历史: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2《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教学设计(共1课时)

3.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完成回答:
(1)梭伦改革中的土地改革措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2)梭伦改革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从梭伦改革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要求回答问题字数不少于200字,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希腊历史文物,加深对古希腊文化的认识。
(3)开展课堂辩论赛,让学生就梭伦改革的影响展开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古希腊雅典社会矛盾为切入点,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古希腊社会的阶级矛盾以及改革的需求。
1.学生对梭伦改革的背景知识掌握程度,适时补充相关史实,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2.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过于表面化,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入挖掘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本质。
3.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可能存在胆怯、不敢发言的现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理解民主政治的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民主生活,提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4.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贡献,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古希腊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意义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够明确。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缺乏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史料阅读、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选修一教学设计1.2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人教版

-教师总结:梳理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历史意义,强调重点知识点。
-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梭伦改革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强调梭伦改革对民主制度发展的贡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作业布置
针对本章节“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的学习内容,为巩固学生对梭伦改革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教学过程: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如梭伦改革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等,展开讨论。
-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问,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梭伦改革的影响。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梭伦改革知识点的掌握。
1.知识点回顾:请学生整理本节课所学的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历史意义等方面的知识点,形成书面笔记。
-目的:巩固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深度分析:选取梭伦改革中的一个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撰写一篇小论文。
-目的: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难点:如何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学生已掌握的历史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史料阅读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史料,提炼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史料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1.2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改革的内容 教案

第二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改革的内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解负令的内容,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方法、标准、权利与义务,以及梭伦改革在发展工商业方面的措施理解梭伦改革应对贵族反对的策略及现实性,财产等级制度改革不能带来真正的平等、以及公民权利提高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外的内容,从多角度认识,解释历史人物,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历史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分析表格观察图片,运用比较的方法正确评价财产等级制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改革背景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顺应潮流,实事求是,改革就能成功。
通过对改革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进行一场社会变革来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而更好的促进生产力发展,联系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同样如此。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梭伦改革的内容2,难点:梭伦改革的评价三:教具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2:制作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方法:采用开放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师中心观,注重师生的交往,树立师生互动的平等观,构建传统经验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的新型历史教学模式。
六、作业布置: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相伴而生。
梭伦当选雅典执政官后,为化解社会矛盾进行了改革。
说说梭伦改革怎样为雅典民主化开辟了道路?七、板书设计:一、改革背景:二、改革内容:1;颁布“解负令”等法令;2;确立财产等级制度;3;改革国家权力机构;4;鼓励发展农工商业;三、特点:八、教学反思: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够抓住重难点,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课程中没有能很好的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1单元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梭伦改革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
3.各小组代表进行课堂分享,阐述本组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对其进行提问、补充。
4.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梭伦改革的相关问题。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
2.强调梭伦改革在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梭伦改革学习中的收获与不足,形成持续改进的学习策略。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态度和情感价值观。
3.开展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他人过程中,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
2.问题导向,培养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本案例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梭伦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解读能力。
3.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案例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梭伦改革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小组合作使学生能够在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高对梭伦改革的认识。同时,通过共同完成研究报告、PPT展示等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1.2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教案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课标要求】1、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2、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1.历史解释:目标内容颁布“解负令”义确立财产等级制目的及内容度公民大会建立“四百人会“四百人会议”议”公民陪审法庭2.唯物史观:改革对雅典民主制施及基本特度带来的影响,认识梭伦对希腊不同时期改革的必要的改革进行较为性。
能够运用全面的比较、概括历史知识理论和阐释.3.时空观念:梭伦改革的历史节点分析【导入新课】雅典城邦的危机,归纳起来,是两组矛盾导致的,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和贵族的矛盾,阅读教材P8-P11,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他是如何来解决这两个矛盾的呢?【讲授新课】一、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法令)探究学习一:1.“解负令”的“负”指的是什么?2.“解负令”的内容具体有哪些?3.对“解负令”,贵族和平民的态度各是什么?4.“解负令”实施的结果如何?1、目的:保护平民财产和人身权利,缓和社会矛盾2、内容(1)解负令:“负”指的就是债务,“解负令”就是废除债务的法令。
①颁布“解负令”:法令规定,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做奴隶的公民,由城邦拨款赎回。
“资料回放”(请一学生朗读):废除债务奴隶制的必要性与艰巨性(见“资料回放”,拔掉债权标,归还因债务抵押的土地;赎回被卖到外邦的债务奴隶;解放因欠债卖身为奴的债务奴隶)②废除“六一汉”制度,因规定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还原主;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
③颁布法令,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
④制定“遗嘱法”,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所以恩格斯称它是一场“革命”。
设问:梭伦的经济改革措施遇到来自贵族们的阻力,他是如何应对的?除了依靠平民支持坚持改革外,他还对贵族作出一些让步:(2)对贵族让步①目的:为减轻贵族的反抗,稳定社会秩序。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教案 新人教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教案新人教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教案][新人教]学案2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1.简述梭伦改革在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和推行国家权力机构改革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2.指出梭伦改革呈现的“革命性”与“中庸式”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梭伦改革的内容。
难点:梭伦改革的评价。
梭伦改革的内容(一)颁布“解负令”等法令:(1)——————:含义:“负”指的就是债务,“解负令”就是废除债务的法令。
雅典债的来源:分两种,即因契约而产生的债和因损害而产生的债,亚里士多德在《尼柯马赫伦理学》中称前者为自由之债,后者为不自由之债。
梭伦改革前,雅典农民的境况极其艰苦,借了财主的债若还不起,财主就在借债者的土地上竖起债务碑石,借债者就会沦为“六一汉”,他们为财主做工,收成的六分之五给财主,自己只留六分之一。
如果收成不够缴纳利息,财主便有权在一年后把欠债的农民及其妻、子变卖为奴。
措施:废除所有债务;释放和赎回债务奴隶;废除“六一汉”制度;(2)————————:目的:防止产生新的债务奴隶;内容:规定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3)——————————:目的:杜绝贵族任意侵占平民财产;内容: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4)安抚贵族:目的:减轻贵族的强烈反抗,稳定社会秩序;措施: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使贵族得以继续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
It`s too tate to grieve when the chance is post 错失良机,后悔莫及特点:调整改革措施,有效地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体现了改革的策略性和政策的灵活性。
2结果和意义:(1)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2)促使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扩大了公民的基础: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3)但并未废除奴隶制,——————————。
高中历史第1单元梭伦改革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1.重点:梭伦改革的内容。
2.重难点: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进步的影响。
知识点一颁布解负令1.措施(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2)废除“六一汉”制度。
(3)解决土地问题: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
(4)解决遗产问题:制定“遗嘱法”,杜绝贵族侵占平民财产。
(5)为了减轻贵族的强烈反抗,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
2.影响(1)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逐渐失去扩展势力的物质基础。
(2)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扩大了公民的基础。
(3)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雅典积极向外掠夺奴隶,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深化理解]“限田”和“遗嘱法”的作用有利于保护平民的基本权益,使贵族失去了扩展势力的的物质基础,也防止了新的债务奴隶的产生,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保证。
知识点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1.目的: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2.内容:以财产为依据,划分四个等级。
等级享受的权利应尽的义务(以军事为例) 第一等级担任一切官职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马匹) 第二等级担任除司库外的高级官职第三等级担任低级官职提供重装步兵(自备军械、军装,是构成军队的主要成分)第四等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只有选举权轻装步兵和水手(只带棍棒)(1)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
(2)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易错警示]财产等级制度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根据财产等级制度,属于同一等级的公民享有均等的权利与义务,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
这是一种有条件的平等,而不是公民的普遍平等。
知识点三建立“四百人会议”1.目的:为了进一步打破贵族的专权。
2.内容(1)机构改革废除了许多严刑峻法,制订了一些新法律。
[深化理解]梭伦改革的特点(1)“革命性”主要表现为触及了土地占有关系,打破了贵族专权。
(2)“中庸式”主要表现为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又推行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特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2除旧布新梭伦改革改革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1.2掌握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3提高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析,探讨梭伦改革的意义。
2.2采用史料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的态度。
3.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
2.教学难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希腊地图,引导学生关注雅典城邦的位置,简要介绍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导入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
2.探讨梭伦改革的背景2.1分析古希腊的社会经济状况,揭示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2介绍梭伦改革的发起者梭伦,引导学生了解其出身、地位和改革动机。
3.分析梭伦改革的内容3.1列举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改革。
3.2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了解梭伦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
4.探讨梭伦改革的影响4.1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
4.2引导学生思考梭伦改革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5.小组讨论5.1分组讨论梭伦改革的意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改革的作用。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7.1列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简述其影响。
7.2思考:梭伦改革对我国当代社会有何启示?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让学生了解了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课后作业旨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4.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5.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梭伦改革的内容。
难点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进步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和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
由于本课着重介绍的是梭伦改革的内容,相关资料比较欠缺,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梭伦改革的有关内容,联系第1课相关知识,围绕“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这一主题,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本课引言主要由文字材料、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三部分组成。
文字材料部分主要介绍了梭伦改革的原因、改革的特点、主要内容和影响。
建议教师将其设计成问题,结合三个“探究的主要问题”和两个“重要概念”,通过置疑的方式,导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颁布‘解负令’”教材以“解负令”为核心内容,主要介绍了“解负令”、占有土地最高限额法和遗嘱法,之后又介绍了梭伦为应对贵族反对而采取的两项措施,最后教材重点介绍了“解负令”实施的结果和意义。
(1)“解负令”由于“解负令”是一个关键概念,建议教师在本目教学时首先要对“负”作出一个简明扼要的解释,即“负”指的就是债务,“解负令”就是废除债务的法令。
雅典债的来源分两种:因契约而产生的债和因损害而产生的债,亚里士多德在《尼柯马赫伦理学》中称前者为自由之债,后者为不自由之债。
梭伦改革前,雅典农民的境况极其艰苦,借了财主的债若还不起,财主就在借债者的土地上竖起债务碑石,借债者就会沦为“六一汉”,他们为财主做工,收成的六分之五给财主,自己只留六分之一。
如果收成不够缴纳利息,财主便有权在一年后把欠债的农民及其妻、子变卖为奴。
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古城雅典的中心广场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农民、手工业者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兴致勃勃的人们正急切地等待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将在此宣布一项重要法律。
当梭伦高声宣读这项旨在打击没落氏族贵族,促进奴隶制经济发展的法律“解负令”,并庄严声明“此法律的有效期为一百年”时,掌声雷动,欢声四起,整个雅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
(2)规定个人所能占有土地的最大限额和遗嘱法为了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防止获得自由的雅典人重新沦为奴隶,梭伦颁布法令,规定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同时,为杜绝贵族任意侵占平民财产,梭伦还制定了“遗嘱法”,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这样就防止了新的债务奴隶的产生。
(3)梭伦应对贵族反对的措施“解负令”无疑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侵犯”,因此必然会遭到贵族的激烈反对,他们四处活动,煽动闹事,围攻梭伦。
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
”他拔掉了竖在被抵押的土地上的债权碑,自然受到了广大平民的爱戴。
因此,梭伦一方面依靠平民的支持,坚持推行改革;另一方面,为了减轻贵族的强烈反对,稳定社会秩序,也对改革措施进行了一些调整。
这两项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改革的成功进行。
(4)结果和意义“解负令”的颁布,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另一方面,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
但雅典并未废除奴隶制,来源于奴隶市场、海外掠夺或战争俘获的非债务奴隶仍然大量存在。
教学建议,可以将本目内容设计成若干问题,采用问题法,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问题。
例如:问题一:雅典的奴隶制是如何废除的?问题二:“解负令”为什么会遭到贵族的反对?平民为什么支持?问题三:“解负令”实施的结果如何?第二目“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本目主要从目的、标准、权利义务和评价等方面介绍了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度。
雅典的私有制相当发达,私有财产受到严格保护。
进入公元前六世纪,依靠工商业强大起来的新兴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对无法参与政治强烈不满。
梭伦根据人口调查的结果,制定了个人权利大小与其所拥有财产成比例的政策,这种政策就是财产等级制。
这种财产等级制相对于贵族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目的、原则和方法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的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财产的多少;方法是公民每年的总收入折合成农产品计算财产,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2)各等级的权力不同第一等级可以担任一切官职;第二等级可以担任除库司(财政官)以外的所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可以出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有选举权而无被选举权,无权担任公职。
另外,雅典的各级官职都是无津贴制或很少津贴,这种制度也限制了无财产或财产少的人出任公职。
(3)各等级的义务不同第一、二等级提供骑兵兵役,自备军备、军装、马匹;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自备军械与军装(盾、盔、甲、剑),不需提供马匹。
由于当时军队的主力是重装步兵,所以第三等级人数最多;第四等级有义务提供轻装步兵(自带棍棒)或一般水手(不用自备军备)。
城邦所有的公用开支分摊,并随等级的高低增减。
(4)对财产等级制度的评价对财产等级制度的评价,需要从局限性和进步性两个方面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但应以肯定进步性为主。
由于确定财产等级的标准是财产的多少,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力就越大,因此,这一制度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但它意味着身为贵族,如果财产少,也享受不到过去那么多政治权利了,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可以凭借自己的私有财产,跻身于城邦政权。
这就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开辟了参与政治权利的途径。
第三目“建立‘四百人会议’”本目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梭伦推行国家权力机构改革,即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1)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大会是古希腊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主要职权有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并有权利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梭伦改革的最大进步之处就在于将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员扩大到了包含第四等级在内的所有公民,这就打破了公民大会做为贵族政治的附属品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是雅典政治民主的一大进步。
(2)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四百人会议”的设置,即是雅典政治的进步表现,又是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集中体现。
首先,参加“四百人会议”的成员只有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其次,第四等级公民和其他人如奴隶、外来人无权参加“四百人会议”;再次,“四百人会议”实际执掌最高统治权。
所以,“四百人会议”的设置,在雅典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只是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3)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梭伦改革首创陪审法庭制度,这是司法民主化的重要措施,是公民“参与审判”权利的表现,是雅典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陪审法庭有审查任何诉讼案件、起诉已判决案件的权利。
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
这就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梭伦还废除了许多严刑峻法,制订了一些新的法律。
在梭伦改革前,雅典行使的德拉古法以严酷著称,对偷窃水果、懒惰等过失都要判处死刑。
人民指责它不是用墨水所写,而是用血写的。
梭伦改革了这一酷刑,规定除杀人罪外其他罪犯都不得处以死刑。
任何公民皆有权提出控告。
这是古代雅典尊重人权的一个表现。
第四目“鼓励发展农工商业”该目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及生活等方面介绍了梭伦改革在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方面的措施。
这些措施,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归纳:(1)目的: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
(2)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价;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励自给有余的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
(3)发展手工业的措施:规定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
(4)发展商业的措施及其他:改革币制和度量衡;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梭伦改革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条文均刻在木板或石板上,镶在可以转动的长方框子里,公诸于众。
雅典人民不负历史的厚爱,在梭伦之后的二百年间,不断完善着公正的观念,创造了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的希腊文明。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关于颁布“解负令”一目,教师可采用问题教学法,参考本目的“历史纵横”和插图《古代希腊的奴隶市场》,引导学生认识到:第一,雅典的奴隶来源非常广泛;第二,雅典的奴隶制比较完善;第三,雅典的奴隶境况十分悲惨。
以此来了解梭伦改革在废除债务、解放奴隶上的艰巨性和重要意义。
“确定财产等级制度”一目,教师要抓住确定财产等级制度的标准及各等级之间的权力差别,引导学生认识到财产等级制度的不公正性,同时,还要结合“学思之窗”以及不同等级之间的义务,补充“雅典的公职人员无津贴或有限的津贴,并不能使农民、手工业者经常参政”这一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财产等级制度取代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的进步性及现实性原则。
关于建立“四百人会议”一目,教师应对雅典的民主政治做出比较完整的总结,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梭伦改革。
如:雅典政治民主性的表现:第一,形式上承认公民的平等权利;第二,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享有广泛职权;第三,国家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
局限性的主要表现:第一,虽然雅典公民形式上享有平等权利,但享有公民权的人在其人口中只占十分之一。
所以,它的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第二,有限的津贴不能使农民、手工业者经常参政。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一目,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插图《现代仿制的雅典战船》《雅典的商业》《雅典的制陶工场》《雅典的金币》,说明雅典奴隶制经济的高度繁荣。
由于本课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多,最后课堂小结可以将本课内容从“原因目的”、“主要措施”、“结果影响”三个方面设计成表格,由学生回顾完成,从而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教学案例案例一在讲授颁布“解负令”时,教师将课本插图《古代希腊的奴隶市场》制成投影片。
在奴隶市场上,一名年老体弱的奴隶正要被奴隶主卖出,他的脖子上被像牲畜一样拴着缰绳,缰绳的另一端攥在奴隶主的手里,他屈蹲着身体,惊恐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奴隶主手中的木棒,不知何时这根无情的木棒就会沉重地落在他的身上。
有谁能够解救他?梭伦──伟大的改革家梭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