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配中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机器装配

机器装配
A2 A1 A3
A0
A5 A4
图6-5 齿轮与轴部件 装配尺寸链
A4 为标准尺寸,公差确定:T4 = 0.05 A1、A2、A5 公差取经济公差:T1 = 0.1, T2 = T5 = 0.025 有:
T 0 k T1 T 2 T3 T 4 T5
2 2 2 2 2
取k=1.4,将T1 、T2 、T4 、 T5 及T0 值代入,可求出:T3 = 0.135 ◆ 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 0 A 取A5为协调环。A4为标准尺寸,公差带位置确定: 4 3 0 .0 5 0.135 除协调环外各组成环公差入体标注: A3 43 0 , A2 5 0 , A1 30 0 0.02 0.1 计算协调环的偏差:得到:A5M = 4.93
19
20
21
第6章 机器装配
Machine Assembling
6.3 装配方法与装配尺寸链
Assembling Methods and Assembling Dimensional Chain
22
6.3.1 装配尺寸链
装配精度 相互位置精度: 距离、位置 相互运动精度:运动方向、运动速度 相互配合精度:配合质量、接触刚度 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之间的关系 单件自保 多件保证 ---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概念及分类 定义: 分类:
划分装配工序
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13
6.2.3 装配系统图
床身部件装配系统图
1002 1 1005 1 油盘总成 P01 1 2002 8
床 身 1003 1 垫板上涂铅油 2001 8 1001 1
车床床身装配简图
1004 1
2004 4
2003 4 2006 4

机械设备装配精度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分析

机械设备装配精度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分析

设备管理—206—机械设备装配精度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分析白传磊 张振峰(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 德州 253034)1 机械设备装配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方法机械设备装配主要有两种装配方式,分别是固定式以及移动式。

在这当中,固定式装配主要就是对相关的机械装配所需零部件放置在合理的位置进行装配,一般小批量的生产装配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对于移动式装配,主要就是讲机械设备选取在装配车间,和固定的相关装配人员进行装配,采用这种方式一般在大规模的装配生产活动中进行应用。

除此之外,机械设备装配中的方法也不同,主要有修配法和互配法,需要根据机械设备加工精度以及所涉及到的相关零部件精度要求合理选取,修配法主要在装配精度要求非常严格的场所进行应用,但是,针对修配法来讲不能实现零件的互换,采用这种方式一般需要预留相应的修配余量。

对于互换法一般比较常见,主要应用在一些对工件要求比较苛刻,对于装配效率要求比较高的活动当中,因此,在实际的应用生产中需要结合实际要求来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2机械设备装配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2.1基础、灌浆、垫铁以及地脚螺栓的影响 首先,机械设备的基础强度比较弱以及沉降不均匀和抗震性能不强等对于安装精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确保设备找平以及安装检验符合要求之后,若是基础强度不符合要求以及持续性的沉降,在安装中就会产生偏差,使得机械设备的安装精度会降低。

因此,在安装操作前,需要对基础强度认真检测以及测试,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还需要对基础沉降的可靠性进行观察,在确保合格之后才能够调整和固定。

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往往会产生相应的动荷载,同时也会产生冲击荷载,若是基础抗震性能不好,就会对安装精度产生影响。

其次,在针对机械设备实施二次灌浆和垫铁区域进行安装中,若是垫铁产生二次灌浆以及基础和自身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时,就会对于设备的装配江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后,机械设备在安装中很容易受到地脚螺栓自身的紧固力以及垂直和标高等方面因素对其的影响,在安装中,若是地脚螺栓的安装垂直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在浇筑中就会使得其产生偏移,严重的还会产生局部缝隙情况,从而对机械设备的装配精度大大的降低;所以,在设备安装前,在针对地脚螺栓埋设之后需要实施调整处理,若是产生偏移,就需要结合设备实际情况采用相对应的处理方式。

论机械加工及其加工精度质量技术控制

论机械加工及其加工精度质量技术控制

论机械加工及其加工精度质量技术控制摘要:机械加工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制造行业的工艺,其加工精度和质量对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机械加工及其加工精度质量技术的控制方法。

首先,介绍了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铣削、钻孔、车削等。

随后,重点讨论了加工精度的评估与控制,涵盖了尺寸精度、形位精度以及表面质量等方面。

在技术控制方面,提出了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以及先进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以提升加工精度和质量。

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加工工具和设备,如刀具、夹具和测量仪器,它们对加工质量的影响也得到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机械加工;几何误差;定位误差;工艺方法引言:机械加工作为制造行业的核心工艺之一,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加工精度和质量方面。

因此,探究机械加工及其加工精度质量技术的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当前机械加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加工精度和质量的评估与控制方法,并展望未来机械加工领域的发展潜力。

1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及内容机械加工精度是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所得到的零件或工件与其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程度。

精度是评价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证零件或工件的性能、可靠性和互换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械加工精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尺寸精度:反映了加工零件或工件尺寸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程度。

常见的尺寸精度指标有线性尺寸偏差、角度偏差、圆度、平面度等。

形位精度:指加工零件或工件的表面形状、轮廓及其与其他零件或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常见的形位精度指标有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圆柱度等。

表面粗糙度:反映了加工表面的光洁度和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对于零件或工件的摩擦、密封、润滑、光学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常见的表面粗糙度指标有光洁度、高低差、浮动均匀度等。

位置精度:指加工零件或工件的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主要包括平面位置精度和轴向位置精度。

SolidWorks装配体的误差分析和校正方法

SolidWorks装配体的误差分析和校正方法

SolidWorks装配体的误差分析和校正方法SolidWorks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和制造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

在使用SolidWorks进行装配体设计时,难免会面临各种误差的出现。

本文将介绍SolidWorks装配体的误差分析和校正方法,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处理装配过程中的误差。

误差是指设计图纸和实际加工制造之间存在的差异。

装配体的误差主要分为几个方面:尺寸误差、形位误差和机械误差。

首先,尺寸误差是因为测量误差、机床偏差等原因导致的,它会对装配体的功能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准确评估尺寸误差,可以使用SolidWorks的测量工具,对装配体的各个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并与设计规格进行比较。

如果发现某些尺寸超出了允许范围,就需要对装配体进行校正。

其次,形位误差是由于工艺、装夹、测量等环节的误差引起的。

例如,磨削加工这种工序常常会引起形位误差。

为了分析和校正形位误差,可以使用SolidWorks的坐标测量工具,对装配体的关键特征进行测量,并与设计规格进行比较。

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工艺或装夹的调整,以减小形位误差并达到设计要求。

最后,机械误差是由于装配体本身的制造和装配过程的不完美引起的。

例如,由于零件制造精度问题,装配体可能无法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为了分析和校正机械误差,可以使用SolidWorks的装配分析工具。

通过对装配体进行刚体运动和应力分析,可以评估装配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调整。

此外,SolidWorks还提供了装配自由度分析功能,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找到装配体组件之间的干涉和限制,以更好地解决机械误差。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实际经验和技巧可以避免和校正SolidWorks装配体的误差。

首先,合理安排装配顺序。

对于多部件的装配体,正确的装配顺序有助于减小误差和简化校正过程。

其次,准确标记装配体的关键特征和配合关系。

这有助于组装和校正过程中的定位和调整。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及改善对策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及改善对策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及改善对策在机械加工工艺中,误差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无论是人为因素还是机械设备的精度,都可能导致加工件的尺寸或形状出现偏差。

如何降低误差、提高加工精度,是每个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人员都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中的误差及改善对策,希望能给广大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人员一些参考。

一、误差的类型1.尺寸误差尺寸误差是指加工件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

尺寸误差通常是由刀具磨损、刀具偏差、材料变形等因素引起的。

若尺寸误差不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将直接影响加工件的装配和使用。

2.形状误差形状误差是指加工件的实际形状与设计形状之间的偏差。

形状误差通常是由夹具变形、工件振动、加工参数设定不合理等因素引起的。

形状误差会使得加工件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3.表面质量误差表面质量误差是指加工件表面粗糙度、毛刺、磨痕等问题。

表面质量误差通常是由切削参数选择不合理、切削润滑不良等因素引起的。

表面质量误差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功能,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

二、改善对策1.精确的工艺规程制定精确的工艺规程是减少误差的第一步。

工艺规程包括刀具选择、切削参数、夹具设计、工艺路线等内容。

只有在工艺规程明确、准确的情况下,才能有效降低误差的产生。

2.精准的加工设备精准的加工设备是减少误差的关键。

先进的数控机床、高精度的刀具、灵活可靠的夹具,能够提高加工的精度,减少误差的产生。

3.优化的加工参数合理的加工参数能够降低误差的产生。

比如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可以有效控制加工件的表面质量误差;合理的切削参数选择,可以减少刀具的磨损和偏差,降低尺寸误差的产生。

4.严格的质量控制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减少误差的保障。

通过检测、测量、校正等手段,及时发现并纠正加工误差,确保产品的质量达标。

5.人员的技术培训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是减少误差的基础。

只有技术人员具备足够的加工技术知识、操作技能,才能正确使用加工设备,合理制定工艺规程,有效控制误差的产生。

机床装配调试实验报告

机床装配调试实验报告
轴孔插入一根检验心轴,百分表吸在刀架滑板上,分别在上母线和侧
母线上测量,百分表在全长范围内的读数差就是平行度的误差值。安
装要求:上母线为0.03 mm/300 mm,只许偏向操作者方向(里勾),
如超差,通过对凸块的刮研来达到要求。
4、尾座的装配与调试
调整尾座的安装位置:以床身上尾座导轨为基准,配刮尾座底板
心孔上用黄油粘一钢球,平头百分表顶在钢球上,合上开合螺母,使
丝杠转动,百分表的读数差就是丝杠轴向窜动误差,最大不应超过
0.02 mm。
6、刀架的装配
小刀架安装在刀架中滑板上,将百分表放在刀架上,主轴孔插人
心轴,用手转动小拖板手把,可以测量小刀架移动对主轴中心线的平
行度,若超差,通过刮削小刀架拖板与刀架中拖板的结合面来调整。
度校正后,和床鞍配钻,铰削定位销孔并配作锥销以实现最后定位。
2、装配进给箱和丝杠后托架
安装进给箱和后托架应保证进给箱、溜板箱、后支架上安装丝杠
孔这三孔同轴度,并保证丝杠和床身导轨的平行度,安装时即在进给
箱、溜板箱和后支架的丝杠支承孑L中各装入一根配合间隙不大0.005
mm的检验心轴,3根轴外伸测量端的外径相等,以开合螺母孑L中心线
主轴箱是以底平面和凸块侧面来与床身接触以保证正确的安装位主轴箱是以底平面和凸块侧面来与床身接触以保证正确的安装位主轴箱是以底平面和凸块侧面来与床身接触以保证正确的安装位置底面是用来控制主轴轴线与床身导轨在铅垂平面内的平行度底面是用来控制主轴轴线与床身导轨在铅垂平面内的平行度底面是用来控制主轴轴线与床身导轨在铅垂平面内的平行度凸凸块侧面是控制主轴轴线在水平面内与床身导轨的平行度块侧面是控制主轴轴线在水平面内与床身导轨的平行度块侧面是控制主轴轴线在水平面内与床身导轨的平行度安装时在主安装时在主安装时在主轴孔插入一根检验心轴轴孔插入一根检验心轴轴孔插入一根检验心轴百分表吸在刀架滑板上百分表吸在刀架滑板上百分表吸在刀架滑板上分别在上母线和侧分别在上母线和侧分别在上母线和侧母线上测量母线上测量母线上测量百分表在全长范围内的读数差就是平行度的误差值

机械装配工艺方案[精]

机械装配工艺方案[精]
组成环数等于相关零件数,即一件一环
一件一环原则(b错)
精度低时适当简化 精度高时考虑配合间隙和形位公差

最短路线原则
装配方法的 选择
(保证装配 精度的
工艺方法)
1、互换法
在装配过程中,零件互换后仍能达到装配 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
实质
其实质是用控制零件加工误差来 保证装配精度。
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不同,互换法又可分为完全互 换法和不完全互换法
按加工难易,调整各组成环公差:
T1=0.4,T2=0.2, T3= T5=0.08 ,按入体原则分配公差
② 确定协调环公差及上下偏差
0.52= 0.42+ 0.22+ 0.082+ T42+ 0.082
T4=0.192
中间偏差Δ0=(Δ1+Δ2)-(Δ3+Δ4+Δ5) Δi=(ESi+EIi)/2
Δ4=-0.07
装配 尺寸链
目的:
1、机械产品、工装夹具等设计过程中,从装 配图拆画零件图时,确定每个零件的尺寸公 差和偏差
2、确定用什么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
重点:装配尺寸链的解算与应用
车床尾座部 件:要保证 装配间隙A0, 标注零件尺 寸公差和偏 差
A1
C1
C2
A3
A2
B1
B2
装配尺寸链的 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例:齿轮箱部件中,要求装配后的轴向间隙 0.2~0.7mm 。有关零件基本尺
寸是:A1=122,A2=28,A3=5,A4=140,A5=5。分别按极值法和概率法确定 各组成环零件尺寸的公差及上下偏差。
解:1、完全互换法 ① 画出装配尺寸链图,其中 A1 A2为增环,A3、A4 A5为 减环,A0为封闭环。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七章装配与调整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七章装配与调整

采用分组装配法应注意以下事项:
1.配合件(各组成环)的公差应相等,公差增大的方
向要同向,增大的倍数要等于以后分组数。
2.配合件的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必须保持原来的设
计要求。
3.分组后各组内相配合零件的数量要相等。即组成环 的尺寸分布规律要相同。 4.分组数不宜过多;尺寸链组成环环数要少。
分组装配法适合于配合精度很高和相关 零件一般只有两三个的大批量生产中。
装配 : 就是把加工好的零件按一定的顺序和技术要 求连接到一起,成为一部完整的机器(或产品), 它必须可靠地实现为机器(或产品)设计的功能。 机器的装配是整个机器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 阶段。
第一章第四节

机器的装配
机器或产品的质量,是以机器或产品的工作性能、 使用效果和寿命等综合指标来评定的。而这些指标 是在保证零件质量的前提下,由装配工作最终保证 的。因此,装配工作对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装配单元: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 机器划分为若干个能进行独立装配的部分,称为 装配单元。一般情况下装配单元可划分为零件、 套件、组件、部件和机器五个等级。
2、分组装配法
分组装配法是将装配零件放大公差加工, 然后装配时对零件预先进行测量,按尺寸大小 分成几组,然后将相应组零件装配在一起,以 获得高的装配精度。如图
分组前 分组后
T fX
Tf X
'
'
max
X'
min
T H T S
3 T h 3
max
T H X min
例1:内燃机活塞销孔和活塞销的装配
直接选配法 分组装配法
复合选配法
1、直接选配法
从许多待装配的零件中凭经验和必要的判断性测量 挑选合适的零件通过试凑进行装配的方法。 特点:简单,零件不必事先分组,但装配中挑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装配中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研究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装配中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可以减少装配过程中的误差,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机械装配中常用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前景。

一、概述
机械装配中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是指对装配过程中的各个零件进行精确测量和调整,以确保装配件的精度和准确性。

在机械装配过程中,各个零件的尺寸、位置和形状都需要进行精确测量和校正,以满足设计要求和性能要求。

二、精度测量技术
1. 三坐标测量技术
三坐标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它可以同时测量三个坐标轴的位置和形状。

通过将测量仪器与零件进行相互作用,可以得到零件的三维坐标数据。

三坐标测量技术可以用来测量形状复杂的零件,如曲面、非标准曲线等。

2. 光学测量技术
光学测量技术是利用光学原理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通过光学仪器和传感器来测量零件的形状、尺寸和位置。

光学测量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装配过程,如工件的对位、对心和对称性校正。

3. 摄像测量技术
摄像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摄像仪和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测量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摄像仪捕捉到装配过程中的图像,然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和测量。

摄像测
量技术具有快速、非接触、高精度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各种装配过程中的尺寸和形状测量。

三、精度校正技术
1. 调整装置
调整装置是一种用于在装配过程中对零件进行调整和校正的装置。

它可以根据
测量结果进行自动或半自动地校正,以使零件达到设计要求和性能要求。

调整装置可以通过机械、液压、气动等方式来进行调整,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

2. 精确测量工具
精确测量工具是一种用于测量零件尺寸和形状的工具。

它具有高精度、高灵敏
度的特点,可以精确地测量各种不同形状的零件。

常见的精确测量工具包括千分尺、千分表、百分表、卡尺等。

3. 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对装配过程进行调整和校正的控制系统。

它可以根据
测量结果自动地调整装配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以使零件达到设计要求和性能要求。

反馈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装配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挑战与前景
机械装配中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需
要提高测量和校正的精度和准确性,以满足不断提高的产品要求。

另一方面,需要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测量和校正技术,以满足不断发展的装配工艺和技术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装配中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将会迎来更广阔
的发展前景。

新的技术和方法将不断涌现,提高测量和校正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将为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之,机械装配中的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
不断研究和创新,我们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减少装配过程中的误差,提高生产效率。

期待在未来的发展中,精度测量与校正技术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