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反射玻璃标准
南玻集团建筑玻璃

遮阳 系数 0.23 0.29 0.28 0.26 0.29 0.28 0.37 0.31 0.46 0.46 0.79 0.59 0.27 0.32 0.26 0.30 0.23 0.25 0.23 0.32 0.37
相对增热 (W/m 2) 184 220 213 199 223 216 278 239 339 339 546 422 206 241 200 228 183 197 185 243 279
灰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浅蓝 浅蓝 蓝色 蓝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29 7 12 17 25 26 31 34 39 23 26 30 33
15 35 30 19 12 27 26 23 20 23 21 19 16
26 48 47 34 26 22 22 22 21 23 22 22 22
南玻集团建筑玻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常用热反射镀膜玻璃性能参数
表1 可见光(%) 可见光(%) 玻璃品种 CCS108S CCS115S CCS116S CCS208M CCS215M CCS216M CGP116S CGP216M CKG120S CKG124S CMG165S CMG265M CPA108S CPA114S CPA208M CPA214M CSS108S CSS208M CSY108S CSY114S CSY120S 基片颜色 透明 透明 透明 魔鬼绿 魔鬼绿 魔鬼绿 透明 魔鬼绿 透明 透明 透明 魔鬼绿 透明 透明 魔鬼绿 魔鬼绿 透明 魔鬼绿 透明 透明 透明 反射颜色 蓝灰 蓝灰 蓝灰 绿色 绿色 绿色 蓝绿 蓝绿 金色 金色 银灰 现代绿 蓝色 蓝色 湖水蓝 湖水蓝 银灰 绿色 银灰 银灰 灰色 透射比 9 15 11 9 13 10 12 11 22 22 64 57 9 13 7 11 8 8 8 14 18 反射比 室外 42 31 35 31 24 28 35 27 33 37 33 26 35 22 26 18 41 31 45 32 26 室内 43 32 37 39 32 37 40 42 51 54 34 32 45 47 44 43 45 43 50 38 35 太阳能(%) 太阳能(%) 透射比 8 12 11 5 7 6 14 9 30 31 65 38 9 12 5 7 7 5 8 14 17 反射比 35 29 29 17 14 15 20 13 35 36 22 14 26 20 14 11 35 17 38 27 22
热反射U型玻璃

热反射U型玻璃这是一种通过化学热分解、真空镀膜等技术,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热反射镀层玻璃。
对来自太阳的红外线,其反射率可达30%~40%,甚至可高达50%~60%。
这种玻璃具有良好的节能和装饰效果。
热反射玻璃属于镀膜玻璃,是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在玻璃表面镀一层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薄膜,对太阳光有较高的反射能力,但仍有良好的透光性。
有较强烈热反射性能,可有效地反射太阳光线,包括大量红外线,因此在日照时,使室内的人感到清凉舒适。
热反射玻璃是有较高的热反射能力而又保持良好透光性的平板玻璃,它是采用热解法、真空蒸镀法、阴极溅射法等,在玻璃表面涂以金、银、铜、铝、铬、镍和铁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薄膜,或采用电浮法等离子交换方法,以金属离子置换玻璃表层原有离子而形成热反射膜。
热反射玻璃也称镜面玻璃,有金色、茶色、灰色、紫色、褐色、青铜色和浅蓝等各色。
热反射玻璃的热反射率高,如6mm厚浮法玻璃的总反射热仅16%,同样条件下,吸热玻璃的总反射热为40%,而热反射玻璃则可高达61%,因而常用它制成中空玻璃或夹层玻璃,以增加其绝热性能。
镀金属膜的热反射玻璃还有单向透像的作用,即白天能在室内看到室外景物,而室外看不到室内的景像。
热反射玻璃与吸热玻璃的区分可用公式表示:S=A/B式中A为整个光通量的吸收系数,B为整个光通量的反射系数. 若S>1时则为吸热玻璃反之S<1则为反射玻璃..热反射玻璃的特点:1)对太阳辐射热有较高的反射能力. 若普通玻璃的辐射热反射率为7%∽8%,而热反射玻璃而达30%左右.2)镀金属膜的热反射玻璃, 具有单透视的特性.热反射玻璃的性能:1) 有较小的遮蔽系数;2) 对太阳能的反射率较高; 如6mm透明浮法玻璃, 第一次反射7%,第二次(吸收后再发射) 为10%,合计17%,而6mm茶色热反射玻璃, 第一次反射30%,第二次反射31%,合计61%.3) 对太阳辐射热的透过率较小; 从太阳辐射的透过率看,6mm热反射玻璃比同厚度的浮法玻璃减少65%以上;4) 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较小: 6mm热反射玻璃比同厚度的浮法玻璃减少75%以上;山东科晶与我公司合作, 代为对U玻进行镀膜, 费用85至95元/平米.。
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

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早期人们对玻璃的要求仅是透光、平整和外观质量好。
随着能源及环境政策的不断深入落实,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环境友好性建筑等概念日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迅速发展起来。
这些类型的建筑都对玻璃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要求,由此也诞生了更多的新型玻璃品种。
在实际选购玻璃时,一方面建筑设计师会提出多项指标要求企业加工玻璃产品,另一方面企业也会尽可能全面地标示出自己产品的光学热工性能供客户选择。
准确地了解和分析这些特性参数,才能选择到适合的玻璃产品,从而使建筑物符合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
但由于光学热工性能指标专业性较强,普及应用时间较短,容易出现理解不清和表达错误。
因此,本文将有关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进行列举和解释,供生产和应用中相关技术人员准确理解及使用。
玻璃表面辐射率:也称为E值。
从Low-E玻璃开始这一词汇就频繁地被使用,是判断是否为Low-E玻璃的标准,也是表征节能特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玻璃传热系数的大小。
定义为玻璃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热量同单位面积黑体在相同温度,相同条件下辐射热量之比,数据范围为0-1。
辐射率越低,玻璃吸收热量的能力越低,反射热量能力越强。
耀华在线Low-E玻璃的辐射率低于0.2,能良好地反射80%以上的远红外热量,具有优良的节能性能;而普通玻璃的辐射率为0.84,仅能反射11%左右的热量。
玻璃的辐射率使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后经计算得出,国内依据的标准是GB/T2680,国际标准是ISO10292。
可见光反射比Lightreflectance:可简写为Rvis,主要用于限制玻璃幕墙的反射“光污染”现象。
在《玻璃幕墙光学性能》标准中做了如下限定:“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30的幕墙玻璃”,“主干道、立交桥、高架路两侧建筑物高20m 以下部分,其余路段高10m以下部分如使用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16的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Lighttransmittance:简写为Tvis,是最早被普及使用的玻璃光学性能参数。
热反射镀膜玻璃(性能 参数 非常难得)

热反射镀膜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又称“阳光控制玻璃”,是在优质浮法玻璃表面用真空磁溅射的方法镀一致多层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而成。
薄膜的主要功能是按需要的比例控制太阳直接辐射的反射、透过和吸收(即对太阳光中的可见光部分保持较高的透过率;对于太阳光中的红外部分有较高的反射率;对太阳光中紫外部分有很高的吸收率),并产生需要的反射颜色。
产品特性:●有效限制太阳直接辐射的入射量,遮阳效果明显。
●丰富多彩的反射色调和极佳的装饰效果。
●对室内物体和建筑构件具有良好的视线遮蔽功能。
●较理想的可见光透过比和反射比。
●减弱紫外光的透过。
功能:建筑美学的不断发展,对建筑玻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即要求它具有适当的采光功能和良好的视线遮蔽效果,又要求它具有一定的节能性和色彩缤纷、绚丽的装饰效果。
普通透明玻璃或着色玻璃显然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在烈日如火的夏季,如果采用的是透明玻璃,太阳强烈的热辐射将几乎毫无阻挡地进入室内,室内的生态环境无异于火域。
热反射镀膜玻璃的诞生解决了这一难题。
常用热反射镀膜玻璃性能参数说明:1、以上数据由“Window 4.1”软件计算得出。
2、基片玻璃厚度为6毫米,膜面位于第二面。
3、在选择镀膜玻璃时,除涉及风载荷、门窗尺寸分幅等因素需对基片强化处理外,还必须考虑因玻璃吸热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裂。
基片强化处理选择原则:绿色一可使用退火基片镀膜,也可选用经钢化、半钢化处理的基片镀膜。
4.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如有变动恕不另行通知,最终产品的参数以南玻针对该产品提供的参数表为准。
说明:1、以上数据由“Window 4.1”软件计算得出。
2、计算值均依据ASHRAE标准条件得出,其中太阳光谱范围:300nm至2500nm:可见光谱范围:380nm至780nm;冬季U值的条件:室外气温为-18℃,室内温度为2l℃;风速为67m/s:无阳光。
建筑外墙及屋面用热反射材料技术条件及评价方法

建筑外墙及屋面用热反射材料技术条件及评价方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提高建筑节能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外墙及屋面领域,热反射材料因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外墙及屋面用热反射材料的技术条件及评价方法,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建筑外墙及屋面用热反射材料技术条件1.反射率:热反射材料应具有高反射率,以降低建筑物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
一般要求材料的太阳反射比(SR)≥0.8。
2.隔热性能:热反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以降低建筑物内部温度。
常用指标为热阻(R值),要求R值越大越好。
3.耐候性能:热反射材料应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能,能够在自然环境下长期稳定使用。
要求材料在紫外线、温度变化、湿度等环境因素作用下,性能不发生明显变化。
4.物理力学性能:热反射材料应具备一定的物理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附着力等,以满足施工和使用要求。
5.环保性能:热反射材料应满足环保要求,不含有害物质,可回收利用。
二、建筑外墙及屋面用热反射材料评价方法1.实验室测试:通过实验室测试,评价热反射材料的基本性能,如反射率、隔热性能、物理力学性能等。
(1)反射率测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积分球法等方法进行测试。
(2)隔热性能测试:采用热流计法、热箱法等方法进行测试。
(3)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参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如拉伸强度、附着强度等。
2.模拟评估:通过建立建筑物模型,模拟实际使用环境,评估热反射材料在建筑外墙及屋面的应用效果。
(1)能耗模拟:利用能耗模拟软件,如EnergyPlus、DOE-2等,分析热反射材料对建筑物能耗的影响。
(2)热环境模拟:利用热环境模拟软件,如Fluent、StarCD等,分析热反射材料对建筑物室内外热环境的影响。
3.现场检测:在实际工程中,对热反射材料的应用效果进行现场检测,包括反射率、隔热性能、耐候性能等。
普通玻璃,中等透光热反射镀膜玻璃,Low-E玻璃,区别和不同

普通玻璃,中等透光热反射镀膜玻璃,Low-E玻璃,区别和不同普通玻璃,中等透光热反射镀膜玻璃,Low-E玻璃,区别和不同一、概述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目前全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面对严峻的事实,发展节能建筑刻不容缓。
国家建设部提出:到2010年,新建建筑争取1/3以上能够达到节能建筑标准。
同时,全国城镇建筑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的目标。
Low-E玻璃和热反射镀膜玻璃是建筑节能领域的主要材料,下面把这两种玻璃性能比较一下。
二、热能的形式及玻璃组件的传热自然环境中的最大热能是太阳辐射能,其中可见光的能量仅占约1/3,其余的2/3主要是热辐射能。
自然界另一种热能形式是远红外热辐射能(图1中虚线),其能量分布在4~50μm波长之间。
在室外,这部分热能是由太阳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吸收后再辐射出来的,夏季成为来自室外的主要热源之一。
在室内,这部分热能是由暖气、家用电器、阳光照射后的家具及人体所产生的,冬季成为来自室内的主要热源。
太阳辐射投射到玻璃上,一部分被玻璃吸收或反射,另一部分透过玻璃成为直接透过的能量。
被玻璃吸收太阳能使其温度升高,并通过与空气对流及向外辐射而传递热能,因此最终仍有相当部分透过了物体,这可归结为传导、辐射、对流形式的传递。
对暖气发出的远红外热辐射而言,玻璃不能直接透过,只能反射或吸收它,最终仅以传导、辐射、对流的形式透过玻璃,因此远红外热辐射透过玻璃的传热是通过传导、辐射及与空气对流体现的。
玻璃吸收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玻璃对远红外热能的阻挡效果。
辐射率低的玻璃不易吸收外来的热辐射能量,从而玻璃通过传导、辐射、对流所传递的热能就少,低辐射玻璃正是限制了这一部分的传热。
以上两种形式的热能透过玻璃的传递可归结为两个途径:太阳辐射直接透过传热、对流传导传热。
透过每平方米玻璃传递的总热功率Q可由下式表示:Q=630Sc+U(T内-T外)式中630是透过3mm透明玻璃的太阳能强度,(T内-T外)是玻璃两侧的空气温度,均是与环境有关的参数。
各种玻璃知识参数.

⑤镜面玻璃
⑥装饰-节能型玻璃
(2)建筑艺术玻璃 建筑艺术玻璃是指用玻璃制成的具有建筑艺 术性的屏风、花饰、扶栏、雕塑以及玻璃锦砖等。 (3)玻璃建筑构件 玻璃建筑构件主要有空心玻璃砖、波形瓦、 门、壁板等。 (4)玻璃质绝热、隔声材料
玻璃质绝热、隔声材料主要有泡沫玻璃、玻 璃棉毡、玻璃纤维等。
7.2 平板玻璃
7.1.2 玻璃的基本性质
7.1.2.1 玻璃的密度 玻璃内几乎无孔隙,属于致密材料。玻璃 的密度与其化学组成关系密切,此外还与温度
有一定的关系。在各种实用玻璃中,密度的差
别是很大的,例如石英玻璃的密度最小,仅为
2.2 g/cm3,而含大量氧化铅的重火石玻璃可达
6.5g/cm3,普通玻璃的密度为2.5~2.6g/cm3。
图7.2 有槽引上法成型示意图
图7.3 无槽引上法成型示意图
7.2.2.2 水平引拉法 水平引拉法是将玻璃带自液面引拉700~ 1000mm处,元板通过转向辊改为水平方向引拉, 再经退火冷却而成玻璃板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高大的厂房,可以进行大面
积切割,缺点是玻璃厚薄难以控制,板面易产生
麻点,因此一般只用于小型生产。
7.3.1.3 吸热玻璃的用途
凡是既有采光要求又有隔热要求的场所均可
使用。采用不同颜色的吸热玻璃能合理利用太阳
光,调节室内温度,节省空调费用,而且对建筑
物的外表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一般多用作高档建 筑物的门窗或玻璃幕墙。此外,它还可以按不同 的用途进行加工,制成磨光、夹层、中空玻璃等。
7.3.2 热反射玻璃
玻璃是一种具有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它
没有固定的熔点,在物理和力学性能上表现为均质
的各向同性。
low-e玻璃与热反射镀膜玻璃热学性能的比较

low-e玻璃与热反射镀膜玻璃热学性能的比较一、概述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目前全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面对严峻的事实,发展节能建筑刻不容缓。
国家建设部提出:到2010年,新建建筑争取1/3以上能够达到节能建筑标准。
同时,全国城镇建筑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的目标。
Low-E玻璃和热反射镀膜玻璃是建筑节能领域的主要材料,下面把这两种玻璃性能比较一下。
二、热能的形式及玻璃组件的传热自然环境中的最大热能是太阳辐射能,其中可见光的能量仅占约1/3,其余的2/3主要是热辐射能。
自然界另一种热能形式是远红外热辐射能(图1中虚线),其能量分布在4~50μm波长之间。
在室外,这部分热能是由太阳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吸收后再辐射出来的,夏季成为来自室外的主要热源之一。
在室内,这部分热能是由暖气、家用电器、阳光照射后的家具及人体所产生的,冬季成为来自室内的主要热源。
太阳辐射投射到玻璃上,一部分被玻璃吸收或反射,另一部分透过玻璃成为直接透过的能量。
被玻璃吸收太阳能使其温度升高,并通过与空气对流及向外辐射而传递热能,因此最终仍有相当部分透过了物体,这可归结为传导、辐射、对流形式的传递。
对暖气发出的远红外热辐射而言,玻璃不能直接透过,只能反射或吸收它,最终仅以传导、辐射、对流的形式透过玻璃,因此远红外热辐射透过玻璃的传热是通过传导、辐射及与空气对流体现的。
玻璃吸收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玻璃对远红外热能的阻挡效果。
辐射率低的玻璃不易吸收外来的热辐射能量,从而玻璃通过传导、辐射、对流所传递的热能就少,低辐射玻璃正是限制了这一部分的传热。
以上两种形式的热能透过玻璃的传递可归结为两个途径:太阳辐射直接透过传热、对流传导传热。
透过每平方米玻璃传递的总热功率Q可由下式表示:Q=630Sc+U(T内-T外)式中630是透过3mm透明玻璃的太阳能强度,(T内-T外)是玻璃两侧的空气温度,均是与环境有关的参数。
Sc和U是玻璃自身的固有参数,其含义如下:Sc———玻璃的遮阳系数,数值范围0~1,它反映玻璃对太阳直接辐射的遮蔽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反射玻璃标准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除耐辐照性能外,其它光学性能和理化性能等效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R3221-90《热反射玻璃》,且本标准中规定的外观质量指标严于JIS R 3221-90中的规定。
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增加了色差指标。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秦皇岛玻璃研究设计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秦皇岛玻璃设计院、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宏江玻璃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张茁青 刘起英 尹靖宇 张志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反射射玻璃的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适用于建筑及其他方面使用的热反射玻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680-94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GB 5137.1-1996 汽车安全玻璃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 11614-89 浮法玻璃
GB/T 11942-89 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量方法
3 产品分类
3.1 产品按外观质量和理化性能分为优等品和合格品。
3.2 产品按厚度分为5,6,8,10,12mm五类。
4 要求
4.1 尺寸允许偏差(包括偏斜)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尺寸允许偏差 mm
允许偏差
厚度
不大于2000×2000 2000×2000以上 5~6 ±3 ±4
8~10 ±4 ±5
4.2 厚度偏差、裂口、弯曲度和边部凸出或残缺部分及缺角深度应符合GB11614的规定。
4.3 外观质量
热反射玻璃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热反射玻璃的外观质量
缺陷名称说明优等品合格品
直径<1.2mm不允许集中--
1.2mm≤直径
≤1.6mm每平方米允
许个数中部不允许75mm边
部:3
--
1.6mm≤直径
≤2.5mm每平方米允
许个数不允许
75mm边部:8中部:
3
针孔 (孔洞)
直径>2.5mm不允许不允许斑纹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斑点1.6mm<直径≤5.0mm
每平方米允许个数
不允许8
0.1mm<宽度≤0.3mm
每平方米允许条数
长度≤50mm4不限
划伤
宽度>0.3mm每平方米允许条数不允许
宽度<0.8mm长度
≤100mm
2
注:集中针孔(孔洞)是指直径在100mm面积内超过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