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评价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评价耐多药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条件:因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危险性,1)需P2及以上实验室,目前我院实验室条件基本具备即将投入运行,2)日常培养及涂片用的生物安全柜滤膜已超出使用年限,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得不到保障,应定期予以更换。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以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作为其诊断依据。
因此其基础是培养,只有培养出阳性结核分枝杆菌才能进一步通过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诊断是否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1.已进人临床常规应用的测定方法:目前包括绝对浓度法、比例法及应用BACTEC460、BACTEC 960、BacT/ ALERT 3D、ESPII等仪器系统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
其中:绝对浓度法以最低抑菌浓度或以无生长为终点作为判断标准,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比例法以是否能够抑制99%的细菌生长作为判断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方法;后四种仪器方法则是比例法的特化,其特点是以细菌的代谢过程指示细菌生长状况。
2.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的测定方法:此类方法很多,抗性比例法、Etests法、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液体变色培养基测定法、荧光素酶测定法、硝酸盐还原试验等。
3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已有一些进入临床检测。
基因突变是引起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最主要的原因。
多种以PCR 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检测与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作为快速耐药性检测方法在实验室或临床得到开展。
这些方法具体包括:主要是DNA序列分析法,聚合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另外还包括基因芯片技术、异质性双链构象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线性探针杂交技术、RNA/RNA错配检测技术和分子灯塔技术等。
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与基因突变的确切关系未完全阐明,检测耐药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虽然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到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但由于判断药物敏感性时存在固有的缺陷,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基因型鉴定法不能完全替代表型鉴定法。
肺结核实验室检测方法金标准

肺结核实验室检测方法金标准
肺结核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是基于培养和鉴定结核分枝杆菌。
以下是具体步骤:
1.痰液样本收集:患者需要提供早晨醒来时的深咳痰液样本,
以获得有效的细菌数量。
2.痰液预处理:痰液样本经过预处理,包括离心和去除杂质。
这一步通常包括液体化和浓缩痰液。
3.痰液培养:将预处理后的痰液接种到培养基上,通常是液体
培养基。
培养基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将逐渐增殖形成菌落。
4.鉴定:通过常规培养、染色和生化试验等方法,鉴定已培养
的菌落是否为结核分枝杆菌。
5.药敏试验:对已鉴定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
哪些药物对其具有抗菌作用,从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此方法被认为是金标准,因为它能够准确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并且可以确定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结果。
但是,该方法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通常需要几周)来进行培养和鉴定,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可能需要其他更快速的检测方法来尽早确诊结核病。
三种肺结核实验室诊断方法评估

三种肺结核实验室诊断方法评估发布时间:2023-02-24T03:39:06.79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2期作者:赵静2 田敏敏1 邓淑文1 李金方3 赵蓉芬1*[导读] 目的阐明LAMP技术联合痰涂片和培养检测在肺结核确诊诊断的价值,为制定和完善本区肺结核的防控指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送检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563份,进行直接涂片镜检、固体培养和环介导恒温扩增检测(LAMP)检测。
赵静2 田敏敏1 邓淑文1 李金方3 赵蓉芬1*1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 2151292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江苏苏州2151313苏州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科江苏苏州215011【摘要】:目的阐明LAMP技术联合痰涂片和培养检测在肺结核确诊诊断的价值,为制定和完善本区肺结核的防控指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送检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563份,进行直接涂片镜检、固体培养和环介导恒温扩增检测(LAMP)检测。
结果检测563份结核门诊送检痰标本中,257份来自临床诊断肺结核病例痰标本,三种检测方法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分子检测LAMP阳性率最高(53.7%),培养阳性率次之(47.5%),直接涂片阳性率最低(15.2%);35例临床诊断肺结核患者三种方法检测同时阳性,占13.6%,培养和LAMP检测同时阳性率64例,最高(24.9%);306份临床诊断非肺结核病例痰标本,272例三种检测方法检测未检到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查阴性率占88.9%,假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LAMP检测5%,培养4.2%,涂片1%。
结论 LAMP(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可以作为培养方法的替代技术,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诊断,确诊肺结核,并进行抗结核治疗。
【关键词】肺结核;涂片;固体培养;lamp2020 年苏州高新区发病率为 49.13/10 万,肺结核仍居苏州市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首位,防控形势仍旧严峻。
急需快速、准确、简便的诊断技术和预防结核病感染新疫苗、新药品的出现[1]。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理;2. 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及检测方法;3. 增强实验室操作技能,提高对结核病的防控能力。
二、实验原理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
本实验通过培养、分离、鉴定及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结核分枝杆菌菌种;(2)牛肉浸液;(3)鸡蛋;(4)石炭酸复红染液;(5)无菌生理盐水;(6)无菌试管;(7)酒精灯;(8)高压蒸汽灭菌器;(9)显微镜;(10)生物安全柜。
2. 实验仪器:(1)恒温培养箱;(2)电热恒温水浴锅;(3)无菌操作台;(4)超净工作台;(5)显微镜。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菌种复苏(1)将冷冻保存的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复苏于牛肉浸液中,37℃恒温培养24小时;(2)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记录结果。
2. 分离纯化(1)将复苏后的菌液涂布于牛肉浸液琼脂平板上,37℃恒温培养24小时;(2)挑取单菌落进行纯化,重复涂布、培养,直至获得纯化菌落。
3. 鉴定(1)挑取纯化菌落,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制成菌悬液;(2)将菌悬液滴加于石炭酸复红染液中,37℃恒温染色30分钟;(3)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观察菌体形态及染色特性;(4)挑取染色阳性菌落,进行生化试验,如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等,以鉴定结核分枝杆菌。
4. 检测(1)挑取纯化菌落,制成菌悬液;(2)将菌悬液滴加于含有药物的琼脂平板上,37℃恒温培养24小时;(3)观察药物对菌落的抑制作用,判断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菌种复苏:复苏后的菌落呈白色,表面光滑,呈干燥状,有明显的溶血现象。
2. 分离纯化:纯化后的菌落呈白色,表面光滑,呈干燥状,有明显的溶血现象。
3. 鉴定:挑取染色阳性菌落,进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均为阳性,符合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介绍

1.结核分枝杆菌鉴定方法1. 1萋尼氏抗酸染色痰涂片显微镜检查目前萋尼氏抗酸染色痰涂片显微镜检查是我国结核病实验室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快捷,特异性高,设备要求低,但是灵敏度较低,不能及时发现病人。
1.2 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LED荧光显微镜)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管利用二极管光源,延长了显微镜使用寿命,不需要暗室,且价格低廉,可以提高涂片的阳性检出率。
目前在国内应用评估结果显示灵敏度较明场显微镜明显提高,已在部分区县开始使用。
1.3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结核病诊断技术在恒定温度下,特殊的引物和特异性探针在酶的作用下,反应体系在一个密闭的反应管内反应。
扩增反应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最短半小时。
目前应用玻璃化试剂,稳定性好,便于运输。
目前在国内区县级应用评估。
1.4 夹层杯结核病诊断方法将痰标本(或其它标本)用专用消化灭活液充分消化,完全暴露并保留抗酸杆菌,通过自动离心涂片机(或半自动制片染色机)对消化后的标本进行充分集菌。
直接在夹层杯装置中进行抗酸染色,取出基片或膜片置于普通显微镜进行观察。
夹层杯法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标准化操作,通过消化灭活,安全性改善,阳性检出率也比直接涂片法大大提高。
夹层杯的装置有沉降式和虑过式,适用于不同工作量的医疗机构。
1.5 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采用2对引物在等温条件下即可完成DNA的扩增,扩增结果通过肉眼观察荧光进行判定,诊断是否为结核病。
同时整个反应体系采用封闭系统减少了工作区域扩增子的污染,整个反应过程只需一个小时即可完成,通过肉眼观察荧光判读结果。
2.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2.1 固体培养培养是结核病诊断的精标准,也是获得分离菌株开展耐药检测的前提,我国结核病实验室最常用的是固体罗氏培养法,包括简单法和中和离心法。
虽然培养是诊断的精标准,但是花费时间长,需要4-8周时间。
2.2 液体培养液体培养通过添加生长刺激剂,改变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灵敏度等方式缩短了阳性报告时间。
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流程标准

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流程标准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为了及时发现和诊断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从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和结果判读三个方面,介绍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流程标准。
一、标本采集结核病的标本采集是实验室检测的第一步,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标本采集应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采集的标本应包括痰液、胸腔积液、尿液、脑脊液等。
在采集痰液时,应让患者深呼吸数次,然后咳出痰液,避免口腔分泌物的污染。
采集胸腔积液时,应在穿刺前进行消毒,并在穿刺后立即将标本送至实验室。
采集尿液时,应让患者在清晨第一次排尿时采集,避免尿液的稀释。
采集脑脊液时,应在穿刺前进行消毒,并在穿刺后立即将标本送至实验室。
二、实验室检测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涂片法、培养法、PCR法等。
涂片法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其操作简单、快速,但灵敏度较低。
培养法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金标准”,其灵敏度高,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
PCR法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支持。
实验室检测应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标本污染和交叉感染。
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报告,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治疗。
三、结果判读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应根据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读。
涂片法和PCR法的阳性结果可以初步诊断结核病,但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培养法的阳性结果可以确诊结核病,但需要排除其他细菌感染。
实验室检测结果应及时通知临床医生,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流程标准包括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和结果判读三个方面。
标本采集应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室检测应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结果判读应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才能确保结核病的及时发现和诊断,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结核分枝杆菌常见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临床带教总结

结核分枝杆菌常见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临床带教总结
张战锋;庞志宇;谢在春;陈久凯
【期刊名称】《医学检验与临床》
【年(卷),期】2022(33)3
【摘要】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本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测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手段。
实验室对该病的检测方法较多,在实际临床带教过程中,这些方法往往不是在一个专业组甚至不是一个时间段内学习,并且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容易忽视同一项目、不同检测方法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够很好掌握不同检测方法的特点。
对此,本文根据实验室目前常用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对临床带教方法进行探讨,为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总页数】3页(P82-84)
【关键词】结核菌;临床带教;教学;检测方法
【作者】张战锋;庞志宇;谢在春;陈久凯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
【相关文献】
1.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临床研究
4.三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
法在高原地区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5.三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在高原地区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种检测技术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效能评价

•240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0 年12 月第1卷第3 期J Tuberc Lung Dis,December 2020, Vol. 1,No. 3•论著.三种检测技术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效能评价易俊莉杨新宇张洁田丽丽丁北川武文清【摘要1目的评价对硝基苯甲酸/噻吩-2-竣酸肼(PNB/T C H)生长试验法、结核分枝杆菌抗原(MPB64)检 测法、PCR-荧光探针法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 TM)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11株 标准菌株包括M T B标准株H37R v及10株N T M标准菌株均来源于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
238株临床分离株为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2019年1一 12月门诊患者培养阳性冻存菌株,经涂片抗酸染色均为阳性。
应用 PNB/T C H生长试验法、MPB64检测法、PCR-荧光探针法及微阵列基因芯片法对11株标准菌株及238株临床分离 株进行鉴定;以微阵列基因芯片法菌种鉴定结果为参照,评价PNB/T C H生长试验法、MPB64检测法、PCR-荧光探 针法鉴别M T B C与N T M的效能。
结果以微阵列基因芯片法菌种鉴定结果为参照,PNB/T C H生长试验法、MPB64检测法、PGR-荧光探针法检测M T B C的敏感度分别为100_ 0%(206/206)、98. 5%(203/206)、100. 0% (206/206);特异度分别为 96. 9%(31/32)、100. 0%(32/32)、100. 0%(32/32);符合率分别为 99. 6%(237/238)、98. 7%(235/238)、100. 0%(238/238); K冲/« 值分别为 0• 98、0. 95、1.00。
PN B/TC H生长试验法、MPB64 检测法、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周期分别为28 d、0. 5 h、0. 5 d,检测平均成本分别为20、40、6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多药结核病做出快速诊断。
➢ 通 量:两个一线抗结核药(MDR) ➢ 速 度:8周(药敏) 6 小时 ➢ 灵敏度:103 个菌/反应
24
五种结核检测方法效果评价
涂片法
MGIT 960 快速培养
斑点层析法
结核组:1260例
非结核组:100例
• 结核分枝杆菌属于缓慢生长分支杆菌
非典型分枝杆菌
• 偶发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龟/脓肿、胞内分枝杆 菌、鸟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 菌、偶然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浅黄分枝杆 菌、土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不产色分枝杆菌、 海-溃疡分枝杆菌、金色分枝杆菌、苏尔加分枝杆 菌、蟾蜍分枝杆菌等
菌时可检出,而培养可检出>10-100条菌.
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LED)
• 荧光显微镜成本高、易损坏、耗电量大、 光源寿命短、显微镜价格昂贵且需要在暗 室内工作等,荧光染色法一直没有在结核 病痰涂片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只需将二极管替换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目镜 就相当于一台荧光显微镜,组装的“荧光 显微镜”结合金胺O染色在结核病痰涂片检 查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2
分枝杆菌菌种鉴定(DNA微阵列芯片法)
检测范围:结核、胞内、鸟、戈登、堪萨斯、偶然、瘰疬、浅黄、 土、龟-脓肿、草、不产色、海-溃疡、金色、苏尔加、蟾蜍、耻垢。
➢ 高 效: 同时检测 17 种分枝杆菌(包括TB) ➢ 快 速:>4周(菌种鉴定) 6 小时 ➢ 灵 敏: 103 个菌/反应
23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试剂盒
• 对活动性结核的诊断灵敏度高达77%,
局限性:
• 假阴性: • 小儿结核、老年人结核、免疫缺陷或免疫
功能低下患者(如合并HIV感染、接受免疫 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 假阳性: • 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也会产生阳性反应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被认为是近十年来结核诊断史上取得的最重 要成就,该检测方法的原理是:结核感染后 体内长期存在抗原特异性的记忆性T 细胞, 当再次遇到抗原刺激时,能迅速活化增值, 释放γ干扰素。 •目前市售两种, QFT-G和T-SPOT.TB,比 较两种方法, T-SPOT.TB更灵敏但QFT-G更 特异,但均优于结核菌素试验,同时也被推 荐用于潜伏结核诊断。
改良罗 氏培养
荧光 PCR
结果比较
高会霞等,五种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对结核病诊断价值的 效果评价.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2,4(3):157-160.
敏感性、特异性比较
罗氏培养和快速培养
快速培养和荧光PCR
总结:
• 涂片简单快速但阳性率较低、难以区分结 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 培养为金标准,但需时较长 • 血清学试验检测结核抗原或抗体不太理想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能较好地为临床服务 • 荧光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敏
培养特性
培养基
• 营养要求高,必须在含血清,卵黄,马铃薯,
甘油及无机盐类的特殊培养基上生长,常用的 有罗氏固体培养基
• 专性需氧,3%-5%CO2能促进其生长最适温 培养条 度为35-37℃,最适pH为6.5-6.8
件
• 菌落粗糙型,表面干燥成颗粒状,不透明,乳
菌落特 点
白色或淡黄色,菜花样
8
实验室检测方法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近年来核酸扩增技术和杂交分析技术的发 展,为分枝杆菌的检测、鉴定和药敏实验 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将诊断时间从几周 降低到几天。研究、应用报道较多的结核 病基因诊断技术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反应 (PCR)、核酸探针杂交、DNA序列测定、基 因芯片、基因分型等。
分枝杆菌分子诊断系统(协和医院)
结核分枝杆菌实 验室检测方法
分枝杆菌属
• 一类细长略带弯曲,有时呈分枝状的杆菌,本属 细菌多具有抗酸性,又称抗酸杆菌(acid-fast bacillus),细菌体内含有分枝菌酸,细胞壁含有 大量脂类,这与分枝杆菌的染色性、抵抗力和致 病性等密切相关。
• 本属细菌已经被鉴定的有70多种,可分为三大类: 结核分枝杆菌、非典型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6
生物学形状
结核分枝杆菌为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有时可见 分枝状,无芽孢和鞭毛,因衰老或抗结核药物的 作用可出现多形态,如球状、串珠状或丝状, 大小为1~4X0.4μm。
细胞壁中含有大量脂质而不易着色,特别是有 大量分枝菌酸包围在肽聚糖层的外面,一般 用抗酸染色。萋尼染色呈红色,背景为蓝色; 荧光染料金胺“O”染色,荧光显微镜下为橘黄色
• 体外不能培养。
结核分枝杆菌
• 全球约有1/3的人口已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有 2000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每年新发病例900万 人,每秒钟有1人感染结核,每年有300万人死 于结核病。
• 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发展和卫生生活状况的 改善,结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曾一度大幅下降
• 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艾滋病和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菌株的出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吸毒、 贫困及人口流动等因素,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的 疫情骤然恶化
感性和特异性,可结合传统方法综合分析
Thank You!
• 按生长速度可分为三类,即缓慢生长菌、迅速生 长菌和不能培养菌三种类型
结核分枝杆菌群
• 结核分枝杆菌,是人和动物结核病的病原体,包 括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牛分支杆菌(M.bovis)、非洲 分支杆菌(M.africanum)和田鼠分枝杆菌 (M.microti),前三种对人类治病,其中人型结 核分枝杆菌感染发病率最高。
性率也只有30%-40%;特异性差.各种分枝杆菌均 可生长。要确定是否为结核菌.需结合分枝杆菌菌 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分枝杆菌快速液体培养技术
• BD公司推出的BACTEC—MGIT 960全自动 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系统,操作简 便,阳性标本检出时间平均为9d:鉴定、 药敏试验时间平均为4d:阳性标本检出率 比传统固体培养提高10%左右
联染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速度快!
抗酸染色局限性
• 抗酸染色对分枝杆菌非特异,其他如 Nocardia(奴卡)、Rhodococcus(红球 菌属)、Legionella micdadei(军团菌)、 cryptosporidium(隐孢子虫)、Isospora (等孢球虫)等有抗酸菌特点
• 不能区分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 不能区分活菌和死菌 • 敏感性差,一般1mL痰中有5000-10000条
田斌等,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在基层实验室诊断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评价. 实用预防医学2012年10月第19卷第10期.
分枝杆菌培养技术
• 结核菌培养仍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尤其是药敏 试验结果在指导临床用药及耐药性检测等方面具 有重要作用, 是鉴定是否为活菌的可靠方法.
• 1、传统的固态培养法 需要4~6周才能检测到结核菌的生长.而且阳
病原学 免疫学 分子生物学
• 萋尼染色+荧光染色 • 罗氏培养+分枝杆菌快速培养
• 抗原抗体检测 • 细胞因子检测
• 荧光定量PCR • 芯片杂交
涂片镜检--抗酸染色
• 抗酸染色是目前为止最快的结核检出方法, 可用来检测病情进展,为感染控制提供参 考依据,可确证培养物为阳性
• 萋尼染色法—红色—普通显微镜(高倍) • 荧光染色—黄或橘色—荧光显微镜(低倍)
实时荧光PCR
基因芯片快速检测平台
分枝杆菌核酸检测
分枝杆菌菌种鉴定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 因检测
筛查、鉴别诊断
菌种鉴定
MDR早期诊断
分枝杆菌核酸检测
功能:TB快速筛查;TB/NTM鉴别诊断
➢ 高 效: 一个样本可同时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和NTM ➢ 快 速: 4周(菌培) 3 小时 ➢ 灵 敏: 10 个菌/反应(TB);102 个菌/反应(NTM)
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优缺点
• 固体培养:污染少,易于进行菌落形态观 察,但是培养时间长
• 液体培养:菌体与培养基充分接触,生长 迅速,但易受到污染
血清学试验
免疫学检测方法
• 1、结核菌素试验 • 凡感染过结核杆菌的机体,会产生相应的
致敏淋巴细胞,具有对结核杆菌的识别能 力,当再次遇到通过皮肤注入的少量的结 核菌素时,致敏T 淋巴细胞受相同抗原再 次刺激会在48-72小时内,产生局部炎症反 应,出现红肿硬节即为阳性反应。
• 偶发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龟亚种、龟分枝杆菌 脓肿亚种属于迅速生长型,鸡蛋培养基上3-5天可 见菌落
麻风分枝杆菌
• 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是麻风病的病原 体,也是抗酸杆菌,但较结核分枝杆菌短 而粗,两端尖细,抗酸染色着色均匀,呈 束状或团状排列,结核分枝杆菌多散在, 偶有聚集。为典型的胞内寄生菌,有麻风 杆菌存在的细胞胞浆呈泡沫状,称麻风细 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