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素描手部结构图

合集下载

最全素描基础教程PPT课件

最全素描基础教程PPT课件

质感表现技巧
通过笔触和线条的变化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 ,如光滑、粗糙等。
构图表现技巧
学习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对称、均衡 、对比等。
不同物体的表现方法
几何体表现方法
掌握基本几何体的素描方法,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静物表现方法
学习静物的素描技巧,如水果、器皿、花卉等。
人物表现方法
了解人体结构和比例关系,掌握人物头像和全身像的素描方法。
注意线条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在绘画过程中,要保持线条的连贯性 和流畅性,避免出现断线和抖动。
线条与明暗的关系
明暗交界线
投影线
明暗交界线是物体受光和背光部分的分界 线,也是表现物体立体感的关键所在。
投影线是物体在光源下产生的影子,通过 投影线的描绘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空间位置 和光源方向。
反光线
辅助明暗表现
细节观察法
关注对象的细节部分,如纹理、质 感等。
03
02
比较观察法
通过比较对象的形状、大小、明暗 等特征,找出差异和共同点。
动态观察法
观察对象的动态特征,如运动轨迹 、姿态变化等。
04
表现技巧的学习与实践
线条表现技巧
掌握不同线条的表现力,如直线、曲线、粗 线、细线等。
明暗表现技巧
运用明暗对比表现对象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01
02
03
04
线条
是素描最基本的造型元素,通 过粗细、轻重、缓急等变化表
现对象的形态和质感。
阴影
通过光影效果表现对象的立体 感和空间感,分为高光、亮部 、灰部、暗部和反光等部分。
透视
运用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视 觉原理,表现三维空间中的物
体。

手的专业画法课件

手的专业画法课件

5
PPT学习交流
6
手的比例以及手与腕关节的关系

手部结构包括腕、掌、指三部分。腕部连接手与前臂。
腕部骨骼与手的其他骨骼连在一起,筑成一块体积,腕和手
一起活动。前臂的背面、腕、掌、指呈“降阶式”。要注意
腕部在运动中的形状变化。手部的比例为:

正面手掌长:正面手的中指长=4∶3

正面手掌长:背面手的中指长=1∶1
12
RFID
文章编辑:pptnnchdfr
PPT学习交流
13
PPT学习交流
14
PPT学习交流
15
PPT学习交流
7
助手手不六 线指指同边
的 起形 弧 跑的 形 线手 辅 的掌
PPT学习交流
8
绘降 画阶 方式 式的 :腕 复、 杂手 物掌 体、 简手 单指 化
PPT学习交流
9
不同性别的手
• 女性的手指较纤细,骨节不突出,指甲较长,为了 表现女性手 的细腻、柔软的感觉,所以用线要平滑、有性。
• 男性手掌较宽厚,手指粗壮,关节明显,多以硬线 来表现。 • 儿童的手短而胖 • 老人的手粗糙,关节粗,褶皱多。
PPT学习交流
10
绘画步骤
1、以长方体概括手掌以及手指
2、每个指节弯曲处加弧形辅助线条
3、特别要强调一下拇指和小指的外轮廓线,这样会更 有立体感。画手的背面一侧应以硬线勾出,以表现骨 骼的硬度 ,手掌一面要以软线来画,表现柔软的质 感。五个手指不要分开来观察。
PPT学习交流
11手Βιβλιοθήκη 的举例PPT学习交流影视动画专业设计素描 -----手的画法
PPT学习交流
1
课程知识点回顾

美术人体结构图解

美术人体结构图解

1 2 3
现代绘画
现代绘画中的人体结构图解更加注重画面的形式 感和个性化表现,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突出画 面的视觉效果。
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中的人体结构图解常常与现实生活相结 合,通过人体的重组和再造展现艺术的创意和想 象力。
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中的人体结构图解强调人体的动作和姿 态,通过表演者的身体语言和情感表达展现艺术 的内涵和意义。
骨骼作用
骨骼不仅为人体提供支撑,还保护 大脑、脊髓等重要器官,同时作为 肌肉的附着点,支持人体的运动。
骨骼比例
在美术创作中,掌握骨骼的比例关 系对于表现人体的动态和姿态至关 重要。肌肉结构Fra bibliotek0102
03
肌肉构成
人体肌肉分为头部、躯干、 上肢和下肢的肌肉群,每 块肌肉都有其特定的形态 和功能。
肌肉作用
目的和意义
帮助学习者掌握人体结构的基 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绘画技巧 和创作能力。
通过图解的形式,使学习者更 加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加深 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为美术创作提供更加科学、准 确的人体结构依据,提高艺术 作品的真实性和表现力。
02
人体基本结构
骨骼结构
骨骼构成
人体骨骼分为头骨、脊柱、肋骨、 盆骨和四肢骨等部分,每个部分 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
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 力量,使人体能够进行各 种动作和运动。
肌肉形态
肌肉的形态和线条在美术 创作中是表现人体美感和 力量的关键要素。
皮肤与纹理
皮肤功能
皮肤作为人体的最外层, 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感 觉等功能,同时还有丰富 的纹理和色泽。
纹理表现
在美术创作中,通过表现 皮肤的纹理和色泽变化, 可以增加人体的真实感和 立体感。

人体素描和结构的经典方法

人体素描和结构的经典方法

人体素描和结构的经典方法
人体素描和结构的经典方法包括:
1.确定基本形:在画幅的上下轻轻画两条线来拟定全身的高度,使全身的高度充足于画面,
上下很少留出空间。

2.掌握基本结构:人体的基本结构可以用“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予以概括。

一竖是
指人体的脊柱,即通常所说的脊梁骨。

脊柱是垂直的纵轴,连接头颅,胸廓、骨盆。

是人体结构和形态上的主要特征。

二横是指肩线(左右肩峰的连线)与骨髋线(左右髋关节的连线),它们位于躯干的上下两端,是躯干连接四肢的纽带。

二横线除人体在立正姿势时呈水平状平行外,活动时均成相反方向的倾斜。

三体积是指人体头部、胸廓、骨盆分别概括而成的三个立方体体积。

三体积均为不动的整体,由脊椎骨贯穿连接,脊柱的弯曲旋转使三体积呈现出俯仰、倾斜、扭动等不同状态,并产生相应的透视变化,显示人体躯干的基本特征。

3.掌握动态和线条:动态是人体素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掌握好动态就要先理解人体
肌肉的构造和运动规律。

线条是人体素描中重要的表现手段,要掌握好线条的运用,包括线条的方向、粗细、虚实等。

4.注意光影处理:光影处理是人体素描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光影的运用可以增强人体的
立体感和层次感。

5.掌握手部和脚部结构:手部和脚部是人体素描中比较难的部分,需要掌握好其结构和动
态。

6.深入刻画:在掌握好基本形和结构的基础上,深入刻画是让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的关键。

总之,要掌握好人体素描和结构的经典方法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多观察、多画、多思考是提高绘画水平的必经之路。

达芬奇人体解剖素描

达芬奇人体解剖素描

英展出达芬奇人体解剖素描:准确性惊人达芬奇创作的手部解剖素描与现代医学扫描技术获取的手部解剖结构图像,前者拥有怎样的准确性我们一看便知达芬奇创作的手部解剖素描与现代医学扫描技术获取的手部解剖结构图像,前者拥有怎样的准确性我们一看便知达芬奇通过4幅解剖图阐述了手部的成层结构。

他首先从骨骼画起,而后是手掌肌肉,最后是第一层和第二层腱肩部、手臂和颈部肌肉,创作于1510年至1511年之间。

达芬奇的很多人体解剖素描年代可追溯到1510年到1511年,当时他与解剖学教授马肯托尼欧-德拉-托莱合作,在帕维亚大学医学院解剖了大约20具尸体肩部和手臂肌肉以及足部骨骼,创作于1510年至1511年之间。

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举行的一场展览上,参观者将看到一部展示肩部解剖结构的3D影片。

通过这种对比,参观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达芬奇在素描中描绘的肩部关节骨骼、肌肉、神经和腱拥有怎样令人吃惊的准确性展示胸部、肩部和手臂解剖学结构的3D动画的截图,将与达芬奇的素描一同展出在8月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皇家收藏基金会将展出他们收藏的由达芬奇创作的30幅人体解剖素描。

他的素描拥有不可思议的准确性,领先于所处的时代在8月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皇家收藏基金会将展出他们收藏的由达芬奇创作的30幅人体解剖素描。

他的素描拥有不可思议的准确性,领先于所处的时代达芬奇描绘的人体骨架,创作于1510年至1511年之间。

达芬奇的解剖学研究在当时的欧洲解剖学领域无异于一场革命。

然而,在他1519年去世时,他的解剖学笔记只是他的“私人收藏”,几百年后才为人所知女性心血管和器官,创作于1510年至1511年之间。

此次展览名为“莱昂纳多-达芬奇:人体机械学”,将于8月2日至11月10日在荷里路德宫的女王艺廊举行。

此次展览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一部分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将举行一场新展览,展出莱昂纳多-达芬奇创作的准确性惊人的人体解剖素描。

手解剖

手解剖

手部解剖特点来自骨质增生网一、掌骨:掌骨有替体部和两骺,近端骺为底,远端为头,头底之间为体,近端,头轻度狭窄为颈,掌骨头两侧有小结节供掌指侧副韧带附着。

第一掌骨通过鞍状关节与大多角骨相关节,其下关节面为凹面,无尺侧关节面,一些来自前臂和鱼际的肌腱附着于第一掌骨,第一掌骨横截面为圆形,而其他掌骨横截面为三角形,有背侧面和两个掌侧面(前外侧和前内侧)。

第二掌骨有三个下关节面,分别与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相关节,尺侧面与第三掌骨相关节,第二掌骨有一小颈突供桡侧腕屈肌掌侧附着。

第三掌骨有两个尺侧面,与第二和第四掌骨相关节,一个近端关节面,与头状骨相关节,其背侧有颈突,供桡侧腕短伸肌附着。

第四掌骨无颈突,有两个尺侧关节面,两个近端关节面与头状骨,钩状骨相关节。

第五掌骨有一尺侧关节面,近端关节面与钩状骨相关节,它有一个小的后内侧茎突为尺侧腕屈肌腱附着。

掌指关节背侧部较薄弱,有伸肌腱及其腱膜所覆盖,在掌侧有坚韧的掌板附着,两侧有副韧带加强。

二、指骨:分为底和头,之间为体连接,头上有滑车。

近节指骨指骨底与掌骨头相关节,头与中节指骨底相关节。

指骨头两侧各有一小结节,有近端指间关节的尺侧副韧带附着。

在掌侧,第一、第二指骨干的尺侧面,指骨边缘上有骨嵴,这些嵴为指纤维鞘提供附着。

中节指骨基底与近节指骨头相关节,有指浅屈肌腱附着,中节指骨头与远节指骨相关节。

中节指骨头也有两个小结节供远端指间关节的尺侧副韧带附着。

指深屈肌腱附着于远节指骨基底,远节指骨头的特点是有指骨粗隆。

拇指的远节指骨有拇长屈肌腱附着。

三、手部皮肤:1、腕横纹:近侧横纹较为恒定,与尺骨小头在同一水平,中间横纹平桡腕关节线,远侧横纹约与屈肌支持带近侧缘平齐,尺侧端深面为豌豆骨。

2、掌横纹:掌近侧横纹为鱼际纹,斜行于鱼际尺侧,掌中间纹从第二掌指关节面平面向内小鱼际外侧缘,掌远侧横纹从第二指噗近侧2cm处向内横行至掌尺侧缘,对应第3-5掌指关节线。

3、指横纹:横纹的两侧为手指掌、背侧的交界处。

第七章 人物半身像及全身像素描

第七章  人物半身像及全身像素描
(2)再次确定人物的形体并铺出大体 明暗关系,注意色调不要过深,为后面的塑 造留有余地,如图2所示。
图1
27
图2
LOGO
(3)抓住人物的外貌及精神特征, 从头部开始深入刻画。在刻画的过程中, 应大胆处理、懂得取舍,不要为影响画 面效果的多余细节所累,如图所示。
28
提示
全身像的动态复杂多样,要仔细分清上、下肢及大块体积的动态关系。人物的情绪不 仅体现在面部,也可以从肢体的动作中得以体现,在绘制时要注意面部表情与肢体动 作的统一,从而增强动态的表现力。
1颞肌 2咬肌 3胸锁乳突肌 4斜方肌 5三角肌 6胸大肌 7前锯肌 8肱肌 9肱二头肌 10腹直肌 11腹外斜肌 12肱桡肌 13桡侧腕长伸肌 14桡侧腕短伸肌 15臀中肌 16润筋膜长肌 17耻骨肌 18缝匠肌 19长收肌 20股薄肌 21股外肌 22股直肌 23股内肌 24腓肠肌 25胫骨前肌 26腓骨长肌 27比目鱼肌 28腓骨短肌 29旋前圆肌 30桡侧腕屈肌 31掌长肌 32尺侧腕屈肌
LOGO
二、中年男子半身像
23
如图所示为中年男子半身像的写 生作品。在表现这幅作品时,需要注 意头发与脸部、手部之间以及衣服与 裤子之间的黑白对比。手部的表现在 半身像中十分重要,它不是平坦的, 而是变化无穷的三维形体。手部所呈 现出的外形与结构的每一个部分都相 互关联,描绘男子布满皱纹的手时, 应注意这些皱纹顺着手的结构起伏转 折。
15
LOGO
二、大体明暗
16
用铅笔沿着轮廓线以从头部开始向局部推移的手法画 出细节。在细节处理之前需要找准结构关系和分析必要的 明暗关系并画出比较疏松的明暗,然后再在局部的明暗上 以线为主进行塑造,注意线条与形体的结合。面平线直, 形圆则线弯,完全使线依附在形体上,如图所示。

速写手部教学

速写手部教学

速写手部教学第一篇:速写手部教学手的表现是人物动态速写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与头部一样是一张优秀人物动态速写的基础。

对于初试速写练习的高中学生来说手的表现是比较难的部分。

手的结构复杂,表皮肌肉薄、少,骨头、关节结构明显,所以画手前要先了解手部的骨骼结构特点:一、手可分为手掌和手指两部分,手掌是一个相对静止的部分,而手指则是运动的部分,往往呈现出各样的不同动态。

手在伸直或作有规律的运动时,除大拇指外的其它四根手指的第一、第二、第三指关节总是处于一条弧线上,且中指的各关节处于弧线的顶端;同时没跟指头的关节处稍大些;二、五根手指都是靠近手掌的部分粗,越往指尖走越细。

其中大拇指最粗,中指最长、第二粗,小拇指最短(少有超过无名指第二指关节的),无名指和食指的长度均比中指短但有些人无名指比食指长,有些人食指比无名指长,也有一样长的;三、指甲盖总是被包涵在指头的外轮廓之中,起好形后可以先画指甲盖,在画指头外轮廓。

四、平时练习的时候可先进行一些有效的单独的手的练习,再将手与整幅的人物动态速写结合起来练习。

很多同学单独练习手时画得蛮好,一旦把手放到整个人的表现中画的就是“鸡爪子”了。

如果一张速写30分钟完成,那么手的表现可以占5分钟左右;再熟练地人草草了事也是画不好手的,所以画好手要先克服自身浮躁的心理,让自己静下来。

画得时候时候注意手伸直展开的长度是人物头部长度的三分之二左右,不要画太大或过小。

先用稍尖的笔仔细打好轮廓,尤其是各指关节连起来的弧线一定要轻轻勾勒出来,再将每根手指的轮廓一根一根打好,这个过程要快、准!然后再将每根指头的特点(如上所述)表现清楚,可先画完整的指头,再画被遮盖部分结构的指头。

表现过程中还要注意用线的粗细轻重、力度的强弱变化,力求每根手指都富有节奏变化。

第二篇:风景速写教学现力:一是纸要有一定的厚度,使坚硬的笔尖自由的在其中行走而不至于将纸划破;二是纸要具有足够的硬度,钢笔速写的用纸要特别注意其纸的硬度,这里的硬度主要是指纸的质地要紧、密度要大,否则当钢笔在纸面上行走时,常常会在笔尖的缝隙中夹上纸屑使线条突然变粗,影响画面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描画的手(多角度图)
绘画中对手的研究,除去它的造型结构外,还要研究它的动作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由于手与大脑长期合作的关系,手的动作是可以传达感情信息的。

它的情感表现不像面部表情那样容易被控制,而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这就更能说明手对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手的形体结构:画手首先要加强对手的理解,掌握手的形体特征、解剖结构及其活动规律。

手分为腕、掌、指三部分,前侧为掌心、后侧为掌背,拇指侧在外,小指侧在内,从侧面看,手部的形体呈阶梯状,腕、掌、指逐级下降,拇指侧厚和小指侧,手部掌背微拱,并从食指向小指一侧倾斜(图170 手的形体结构),手腕在造型中十分重要但又极易被忽视,手腕的宽度比其厚度多一倍,在接近手臂处稍窄一些,手指是上粗下细的四方体,不要画成粗细一样的圆柱。

手的骨骼图
手由紧密排列的8块腕骨、5块长形的掌骨和14块指骨构成,整只手共有27块骨骼、16个关节。

手的肌肉图
手的肌肉:手部的肌肉有拇收肌、拇指对掌肌、拇短屈肌、第一骨间备侧肌、掌侧骨肌、小指对掌肌、小指展肌、掌短肌、掌长肌腱、骨间背侧肌、指总伸肌腱。

手的掌面与背面结构差异很大,手指的运动主要是向手掌内弯曲。

手的掌面有三个部分:鱼际、小鱼际和掌丘,三个部分之间是掌心。

手掌的背面是一个整体,呈外弧状,表面可以观察到放射状的掌骨和分布明显的血管.
手的比例图手的比例,在手心一侧,中指为手长的1/2,拇指头接近食指中节,小指头同四指最末一节相齐;手背一侧,中指超过手长的1/2,五指掌部骨点的连线构成手掌的基本形(图172 掌部骨点与掌的基本形)
手的多角度示意图
对手指的表现,要注意它是一个圆柱168体,上面的结构和纹理变化都要符合圆柱体的透视规律。

手指甲也是表现手的一个部分。

手指甲有一定的弧度,它的四边分别与手指有不同的连接方式,里边掩埋在皮肤下,两个侧边镶嵌在手指上,外边是指甲的断面。

画的时候要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

大师素描作品欣赏——大师笔下的手手的腕部表现也很重要。

腕部的8块小骨由韧带包裹着形成一个拱形,这种腕部特有的形态始终是手掌与前臂连接的“桥”。

腕骨一端与前臂的桡骨相连接形成腕关节。

腕关节的动作非常灵活,可以使手屈伸、侧屈和回旋。

手的动作通常是从腕部引发的,如果忽视了腕部的细微变化,就会失去手的生气和活力。

另外,腕部比较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尺骨和桡骨下端的茎突,这两个茎突在手腕的两侧与内收的腕部结合,形成两个明显的骨点,是腕部造型上的一个特征。

----------------------------------------------------------------------------------------------------------------------------手的解剖结构
一、皮肤
1、手部的皮肤在掌侧和背侧是不同的,掌侧比背侧厚。

手掌皮肤与掌腱膜,指骨及腱鞘脂肪组织之间有很多的间隔紧密相连,故掌侧皮肤缺少移动性。

一旦皮肤缺损,则很难采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

2、手掌部有3条横纹:远侧横纹,掌中横纹,近侧横纹。

其中远侧横纹和掌中横纹合称掌指横纹,对应于掌指关节,便于手指和手掌的活动。

近侧横纹便于拇指的対掌对指活动。

3、手指掌侧的横纹有3处:近节指横纹,中节指横纹,远节指横纹。

其中中节指横纹为两条。

3挑指横纹分别对应手指的近中远指间关节。

指横纹下方无脂肪组织,直接与肌腱腱鞘相连,故发生此处切割伤,易造成肌腱断裂。

4、手背皮肤松弛,富有弹性,在发生皮肤缺损时可局部转移皮瓣修复创面。

二、手的姿势
1、手的休息位
(1)定义:是指在自然放松状态下,在不用任何力量时,手的肌群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下手的姿势。

(2)位置:腕关节略背伸10~15°,轻度尺偏;拇指轻度外展屈曲,指腹接近食指远端指间关节(DIP)桡侧,如手握笔姿势;MPJ和PIPJ呈半屈曲,从食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越多,呈阶梯状排列,各指尖端指向舟骨结节。

(3)意义:在手部损伤的诊断上,畸形的矫正时或在肌腱修复手术中都要用到“休息位”这个概念。

2、手的功能位
(1)定义:手处于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的姿势,如握拳、捏持、张手等。

(2)位置:腕关节背伸20~30°;拇指处于対掌位,拇指MPJ和IPJ微屈;其
他手指略微分开,MPJ和IPJ微屈曲,如手中握球姿势。

(3)意义:手的功能位是保持侧副韧带尽量伸展,维持对指,避免短缩后限制关节活动。

对处理手外伤,尤其是骨折固定和包扎时有用。

包扎固定伤手应尽量使手处于功能位,否则将会影响手的功能恢复。

三、掌腱膜
1、掌腱膜位于掌侧皮肤下。

掌腱膜与皮肤有垂直纤维相连,在远端呈梳齿状穿向深面,构成纤维间隔。

屈指肌腱、蚓状肌、血管、神经分别走形在各自的间隔内。

2、手背侧筋膜与伸指肌腱将手背分为2个间隙,与皮肤行成皮下间隙;与掌骨膜骨间肌肉形成手背腱膜下间隙。

四、骨与关节
1、骨
桡骨下端(桡骨茎突、前凹后凸的关节面和尺切迹)和尺骨头(环状关节面和尺骨茎突)。

腕骨8块,排成远近两列(“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掌骨5块,分为掌骨底、体、头三部分。

指骨14块,其中拇指为两节(近节、远节指骨),其余四指各有三节(近节、中节、远节指骨)。

2、关节:手部的关节类型几乎包括人体所有滑膜关节类型。

(1)单轴关节:包括滑车关节和车轴关节。

手指间关节属于单轴滑车关节,远侧桡尺关节属于单轴车轴关节。

(2)双轴关节:包括鞍状关节和椭圆关节。

拇指腕掌关节属于双轴鞍状关节,桡腕关节属于双轴椭圆关节。

(3)三轴关节: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
掌指关节属于三轴球窝关节,腕骨间关节属于三轴平面关节。

五、肌肉
1、分类
手的肌肉分为两种:一种肌肉起于腕以上,通过肌腱止于手,称外在肌;一种肌肉起点与止点均在手部,称内在肌。

2、外在肌
大多数前臂的肌肉通过细长的肌腱最后止于手部的骨头。

前臂肌肉可以分为前后两群,总共有19块肌肉。

前群9块,有4层:
第一层: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
第二层:指浅屈肌
第三层:拇长屈肌、指深屈肌
第四层:旋前方肌
后群10块,有两层:
浅层: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
深层: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
3、内在肌
可以分为外侧、中间、内侧三群。

(1)外侧群: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対掌肌、拇内收肌;
(2)中间群:蚓状肌、背侧骨间肌、掌侧骨间肌
(3)内侧群: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対掌肌
六、神经
手部的神经支配有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1、运动方面
其中桡神经不支配手内在肌,手部内在肌中鱼际肌(除拇收肌外)以及第1、2蚓状肌由正中神经支配,其余内在肌均有尺神经支配。

桡神经支配前臂背侧肌肉,可以引起伸肘、伸腕、及伸指。

前臂屈侧肌肉除了肱桡肌由桡神经支配,指深屈肌尺侧半、尺侧腕屈肌由尺神经支配外,其余肌肉均由正中神经支配。

2、感觉方面
正中神经:掌心、桡侧三个半手指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指骨背面。

尺神经: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及手背尺侧半、小指、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的皮肤。

桡神经: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两个半手指近节指背皮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