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图像题
2020届高考政治专题三:经济生活曲线图题型专项训练

专题三经济生活曲线题专项训练一、单类型曲线:(一个坐标内只包含供给曲线,或者是需求曲线)1.假设在一个成本相对稳定行业的市场中,只有甲乙两个企业生产同种商品。
若甲企业在价格为P1时提价,乙企业不会跟随提价以抢夺市场份额;相反,若甲企业降价,则乙企业会跟随其降价以免顾客被抢走。
其他条件不变,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甲企业产品市场变化的是 ( )A B C D2.如右图所示,X与Y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那么X与Y有可能是 (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②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供给③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价值④货币的价值与商品的价格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3.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小型汽车需求曲线由D1向D2变化的因素是 ( )①国家的小型汽车购置税的减免政策②部分汽车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产扩能③汽油价格的下降④优先发展公共交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4. 北宋庆历七年,江南地区127个县因雨受灾,米价持续上涨,老百姓苦不堪言。
鄞县县令王安石不但不抑制米价,反而发出公文规定鄞县境内米价每石3000文。
全国各地的商人听说鄞县米价高昂,纷纷把米贩到鄞县,导致鄞县的米粮越积越多,米价竟然慢慢降到了1500文一石。
下列四幅图中 (P 为价格,Q 为数量,E为市场均衡点,E,为变化后的市场均衡点 )能正确反映王安石施政意图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图中D1为政策出台前相关物品的需求量,D2为政策出台后的需求量,下列曲线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W市实行医改新政,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②国务院确定,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③财政部通知,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税率由5%调整为7.5%④W市出台相关规定,本地人购买第二套房首付比例由30%提高至50%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表示,2017年9月1日起全面实施取消手机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
经济生活函数图像题(教师版)

• 33.A2[2014· 福建卷] M商品的价格与需求 量之间的关系如右侧图所示。在一般情况 下,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导致曲线S1向S2平 移( ) • ①M商品是汽车,汽油价格上涨 ②M商品 是大米,面粉价格下降 ③M商品是商品房, 房贷利率下调 • ④M商品的供给量不变,M商品供不应求 • A.①② B.②④ • C.①③ D.③④
右图描述的是某燃油汽车的需求曲线由 D1平行左移到D2。下列事件中能导致 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 • • • • • • • •
①该汽车经销商降低其售价 ②该汽车行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当地实施机动车“限牌令” ④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实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C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价格的 因素。材料表明汽车的需求量减 少的原因,①②与题意无关;故 选C。
• A.D是汽车需求盐线,受油价下调 政策的影响,D可能向右平移 • B.D1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油价下调 政策影响,D1可能向右平移 • C.D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油价下调 政策的影响,D可能向左平移 • D.D1是汽车需求曲线,受油价下调 政策影响,D1可能向左平移 •
• B • 解析: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 度不同,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对生活必需 品的影响较小。汽车属于高档耐用品,故D1是 汽车需求曲线,D是生活必需品的曲线,排除 AC选项;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商品,油价下调, 对汽车的需求量会增加,故曲线会向右移动,B 正确,D错误。 • 【思路点拨】先判断哪个曲线是汽车需求曲线, 再判断曲线向哪移动。 • 【知识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
2014年10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 知,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 300元和29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 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 低0.22元和0.25元。假设D和D1中 有一条是汽车需求曲线,另一条是某生 活必需品需求曲线,在价格及其他因素 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 )
经济生活图表专题训练

经济生活图表专题训练1.(2019•海南)甲是市场上的一种畅销品。
随着技术发展,作为甲的替代品且性价比更高的乙商品面世。
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正确反映甲的价格变动的是()A. AB. BC. CD. D2.(2019·卷Ⅱ)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4所示。
这表明()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③甲与丙是替代品④甲与丙是互补品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A. ①③B. ②④C. ②⑤D. ④⑥3.(2019·卷Ⅰ)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表1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表1A. ①B. ②C. ③D. ④4.(2019·卷Ⅰ)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9年降至12.37元。
在此背景下,若其它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见图四)的是()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下面是某商品的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的变化图:两条曲线相交于E点(价格均衡点),随着曲线S向曲线S0平行移动,E点移至E0点。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条件中,可能导致该商品供需曲线发生如图变化的有()①该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下降②银行提高了该企业贷款利率③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④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健全和完善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6.下表是英镑兑美元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列说法符合表中汇率变化的是()①有利于美国进口中国粮油②有利于英国人到美国旅游③有利于美国资本回流④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产品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下图为2019年8月至10月美元兑人民币走势图,这种走势带来的影响可能是()A. 形成贸易顺差,增加我国外汇储备B. 提升我国商品出口优势,出口升温C. 刺激居民消费,出国旅游进一步火热D. 对外投资成本下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增加8.2019年10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甚至一度跌破6.8大关,这让“海淘”一族很受伤。
必修一经济生活曲线图像题集锦

2019届高三政治备考:《经济生活》曲线图像题集锦1、(2018全国卷I、14)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
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见图4)的是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8全国卷II、12)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4所示。
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③甲与丙是替代品④甲与丙是互补品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3、(2018江苏、10)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
2017年,我国有22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2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Q代表劳动力数量,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P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4、(2018海南卷、2)甲是市场上的一种畅销品。
随着技术发展,作为甲的替代品且性价比更高的乙商品面世。
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正确反映甲的价格变动的是()5、(2018全国卷I、15)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图5所示。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18全国卷III、13).我国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如图5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A.民间资本投资逐年增长B.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C.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D.新增就业人口与新增就业岗位缺口逐年加大7、(2018全国卷III、15)某国2013~2017年对外贸易差额变化如图6所示,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该国平衡总体贸易收支的是:①降低进口关税,扩大成套设备进口②制定配套政策,引进国外高新技术③完善产业体系,减少关键零部件进口④优化旅游环境,大力吸引海外游客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③④8.当个体或组织在一项任务中习得更多的经验,他们会变得效率更高。
《经济生活》图像、计算题型与方法解析

《经济生活》图像、计算题型与方法解析(一)一、需求弹性例1 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变式训练1】如果家用小汽车的价格(a)和食用油的价格(b)涨幅相同,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二、曲线移动和点在曲线上移动例2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流感特效药的制药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为保证药品的正常供给,政府对该类制药企业实施生产补贴。
若用S、S'表示补贴前后该药品的供给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补贴前后该药品供给变化的图示是()【变式训练2】近期,国内油价迎来了“十一连跌”。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图中( P 为汽车价格,Q 为汽车需求量)能反映油价下跌对汽车消费产生的影响的是()三、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例3 支持价格是指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
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下图。
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A.P0,Q0B.P1,Q2C.P1,Q4D.P2,Q1【变式训练3】在供需平衡的某商品市场上,假设政府基于某种目标,决定对该商品实施价格上限制政策,其他条件不变。
图Ⅰ(P1表示政策实施前价格,P2表示政策实施后价格)中能反映该政策实施后价格变动的是()四、外汇计算例4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的汇率下跌了20%。
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C.损失了美元160元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变式训练4】假设2016年我国单位A商品的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6400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6.4。
高中经济生活计算和函数图像题(20张)

)
例:读下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6年 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 价值总量分别是:
年份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M商品总产量
2015
4
2016
4
4
10
2
20
(1)劳动生产 率提高幅度:
(4-2)÷2=100%
(2)价值总量: 20万×4=80万
例2:下表为M行业及该行业中甲企业近两年 生产W商品情况:
A、约多支付7080元 B、约少支付7080元 C、约少支付4143元 D、约多支付4143元
(100/11.96﹣100/14.32) × 3000 ≈4133.9
例: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 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 年后贬值2%。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从投 资角度看:( )
年份 劳动生产率 单位时间创造的
价值总量
M行业中各企 2015 10件/小时 业的平均值
50元/小时
M行业中 2015 20件/小时
100元/小时
甲企业 2016 80件/小时
200元/小时
(1)2016年M行业和甲企业生产W商品的劳动 生产率与2015年相比分别提高了多少?
(2)若该国2016年货币升值20%,其他条件不 变,则2016年W商品的价格是多少?
则:原价格总额G,相当于现1.1X × 0.8Y。
即原G元商品,现售价为0.88XY元。
故,原100元商品现售价为88元
二、汇率变动的相关计算
令,甲国货币︰乙国货币=M︰N
(1)货币升贬值与汇率变化(升贬值率用X表 示;升值用加,贬值用减)
甲国货币 升贬值
M 1±X ︰N
《经济生活》图表题专项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 系分析,结合图表阐述
奥肯定律的应用。
案例二
某商品价格波动对消费 者和生产者的影响,利 用供求曲线进行解释。
案例三
某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探讨贸易顺差/逆差对汇 率和国内经济的影响。
案例四
某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 优化,分析政策调整对 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题思路梳理与总结
图形类
单式图表要注意整体和部分,一般是图的标题决定了整体,图中的文字和一些相关细节往 往起到提示作用,即部分的作用。解题时,要注意将图和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解题步骤与策略
审设问
审图表
审联系
作答案
明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方向 。
明确图表的指向,带着问题和 图表的指向,审读图表。
图表直接表明的是表面联系, 要找到问题的本质,还需要运 用政治学科知识。我们前面学 过的知识是解题的依据,熟悉 课本中的知识结构是解题的关 键。
国民收入核算
利用图表展示GDP、GNP等指标, 分析经济增长及波动。
货币银行学
通过图表展示货币供应量、利率等, 分析货币政策效果及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分析
利用图表展示政府收支、赤字等,分 析财政政策对经济影响。
经济周期与失业
通过图表展示经济周期阶段、失业率 等,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及政策应对。
国际经济学知识补充
• 对图表要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注意不同年份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图表的实质。 • 图表题的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不同的设问,不同的要求,材料提供的同一信息,可能具有不同的性
质。因此,在审题时,要准确地把握“设问”所要求回答的是属于材料共同体现的哲理,还是材料所反映的各 自哲理。 • 图表题的题干“图表部分”的作用只是为单选题题干中的“文字部分”提供佐证而已,换句话说,理解题干的 “文字部分”就基本上做好了该题,因此,在回答选择题时,一定要阅读题干的“文字部分”,这是做好图表 题的关键。
经济生活图象题

④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解析: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错误,财政收入与税率 在一定阶段成正比,一定阶段成反比。④说法正确,与题意无关。
选B 。难易程度:中等。
五、具体释例——第二类曲线图选择题
所考知识点:库兹涅茨曲线(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
解析: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扩大生产规模并不 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吸 引投资分为两种,另一种是污染环境的。选C 。难易程度:中等。
五、具体释例——第四类曲线图选择题
所考知识点:收入与需求关系(增减幅度)
4、
解析:通过图像判断,A商品收入与需求量成正比,正确错误。 A商品的需求增加幅度在递减,即线段X1·X2大于X2X3。故排除 选B答案。难易程度:中等。
五、具体释例——第四类曲线图选择题
所考知识点:劳动力供给变化曲线
5、如下图所示,横轴Q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P表示工资水平。AS
所考知识点:分配结构(洛伦茨曲线)
2、
解析:主要考查分配公平问题。A/A+B为基尼系数,这个系数越 小越好。④说法正确,扩大A的面积意味着不平等程度提高, 故排除。选D答案。难易程度:中等。
五、具体释例——第四类曲线图选择题
第四类是趋势类:即主要考查纵坐标随着横坐标的变化会 带来的影响。这种题需要结合选项正确判断,难度一般不 大。
三、命题规律
曲线图整体上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正反比关系类:即考查坐标横轴与纵轴之间的正反比 关系。
第二类是抛物线类:即考查坐标横轴与纵轴之间的在不同阶段 的不同关系。
第三类是结构类:即考查坐标横轴与纵轴的变化会影响二者共 同构成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曲线图类选择题类型分析数据、图形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现行高中政治教材《经济生活》引入供给法则、需求法则、需求弹性、互补品与替代品等西方经济学理论,相关的曲线图在教与学中变得必不可少。
自2008年高考山东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5题以来,曲线图类选择题逐渐成为高考政治试题的一个重要类型。
如2012年、2013年高考,都有多套试卷出现此类题目。
2013年高考有新题型出现,且试题的综合性明显增强。
一、问题设置的两种类型1.以图求文:以一幅(个别题目也有两幅的)曲线图作为题干,辅之以简短的文字说明,展现某一经济现象、经济规律,如数值变化、数量关系;四个选择肢则以文字形式呈现,涉及对相应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识认、理解。
例1(2010年山东文综-19):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1所示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曲线图显示,Q乙(乙商品需求量)与P甲(甲商品价格)存在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作出判断:甲、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四个题肢中作出选择。
2.以文求图:题干以文字形式描述某一经济现象、经济规律,而以四幅曲线图作为选择肢,要求考生从中选出符合题干文字描述的一幅。
例2(2008年山东文综-15):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
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C】图2解析:依据相关经济规律及题干文字描述,需求量与价格为负相关关系,需求曲线应从左上画至右下;补贴后同样价格下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应向右平移,从而选出正确选项为C。
2013年四川卷第10题成为2013年度出现的一种新类型——4选2组合题:例3(2013年四川卷-10):近两年,免费的互联网微信用户快速增长,这对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发送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近来有“微信向用户收费”的声音,但网络调查表明,如果微信收费,有近九成的用户表示将改用其他免费社交软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映上述信息的图示是【C】图3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四幅图分为两组:①②为一组,考查微信免费对短信需求的影响;③④为一组,考查微信价格对微信发送量的影响。
考生需对两组分别作出选择。
比较另类的是2011年山东文综卷18题,涉及对四幅曲线图的选择、排序,近年高考仅此一例。
例4(2011年山东文综-18):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图4若社会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D】A.①→③→④B.②→①→③C.①→②→④D.②→④→③解析:题目涉及的四个变量,依其直接关系,依次应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影响价值量、价值量影响价格、价格影响需求量,即L→ V→ P→ D,这样最后选出正确选项为D。
二、曲线的几种情况从曲线图中曲线的不同形式、呈现信息的内容差异等角度,可以将题目划分为以下这样几种类型:1.数值的变化曲线这类题目都属于“以图求文”题,曲线图展示某一数值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变动情况。
(当然,也可以把这类题目归入下述数量关系曲线类,以时间为自变量,相应数值为因变量。
不过没有必要弄得如此繁琐。
)这类题目较少,近年的题目能找到的有这样5道:2011年安徽卷2题、2012年北京卷33题、2009年广东政治卷8题、2011年上海文综6题、2010年北京卷35题。
2011年安徽卷2题(图5)、2012年北京卷33题(图6),以曲线图表示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的走势:图5 图6从图中能够很容易地看出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呈下降或上扬走势,由此进行判断、推理,从而在四个选项中作出正确选择。
实事求是地说,这两道题的曲线图意义不大,只不过是把简单的经济现象以简单的图像形式展现出来而已,曲线图有“应景”、“凑数”之嫌。
这样的题目,考生如果出错的话,也是缘于对供给法则、需求法则、互补与替代商品等相关知识把握不牢、判断不清,而读图环节几乎没有任何障碍。
过于简单的曲线图反而给一些考生造成误导——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自寻烦恼。
其他三道题的曲线图,展示的都是汇率变化,如2009年广东政治卷8题:例5(2009年广东政治卷-8):图7(人民币元/100美元)表明【D】①A点到B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②B点到C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③A点到B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④B点到C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这一类题目解题的关键,在于看清括号里的那几个字,弄懂汇率的表示方法,是直接标价法还是间接标价法,不可搞错方向。
如上题中,美元的汇率用直接标价法:人民币元/100美元,明确了这一点,很容易进行如下判断:曲线图中,A点到B点,同样多的100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数量在增加,故是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而B点到C点,情况正好相反,同样多的100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数量在减少,故是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
如果考生不理解、不注意图中美元汇率的表示方法,一看图像标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想当然地认为曲线表示的是同样多的人民币兑换美元数量的变化,那就极有可能出现误判。
2.数量关系曲线以曲线图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以文求图类,也有以图求文类。
《经济生活》所涉及的基本数量关系无外乎两种:正相关(两个变量同方向变动,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长而增长)与负相关(两个变量反方向变动,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长而减少),可简单地以曲线图分别表示为:图8即:两个数量正相关,关系曲线由左下画至右上;负相关,关系曲线由左上画至右下。
有几点需要说明的是:①《经济生活》涉及的数量及其图像,只限于坐标系的第一象限;②画成“曲线”还是“直线”,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③横轴与纵轴,哪个表示自变量,哪个表示因变量,详下,这里可暂不考虑。
在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还有“拟合二次函数关系”:(甲)随着自变量的增长,因变量先增长后减少;(乙)随着自变量的增长,因变量先减少后增长。
这样的数量关系以抛物线表示。
⑴如果以纵轴为自变量、横轴为因变量,甲、乙两种“拟合二次函数关系”的图像分别为:图9⑵如果以横轴为自变量、纵轴为因变量,甲、乙两种“拟合二次函数关系”的图像分别为:图10 自然,解决这样“数量关系曲线”类题目,基础和关键在于对相应数量关系的断定。
不论是“以图求文”还是“以文求图”,首要的问题是,弄清两个变量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即曲线的方向是从左下到右上还是左上到右下。
以2009年天津卷3题、2011年重庆卷25题、2011年江苏卷10题为例:例6(2009年天津卷-3):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
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C】图11解析:汽车需求量(Q)与汽车价格(P)负相关、与汽车购置税(T)负相关、与汽油价格(E)负相关、与居民收入(I)正相关,故四幅曲线图中只有C是正确的。
例7(2011年重庆卷-25)工资水平(W)是劳动者选择“工作”或“休闲”的关键因素。
若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此时,劳动力供给量(L)会增加;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以至于劳动者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时,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致使劳动力供给量(L)反而减少。
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规律的图形是【B】图12解析:随着工资水平(W)的提高,劳动力供给量(L)先增加后减少,以纵轴表示W、纵轴表示L,图像自然应该是B。
例8(2011年江苏卷-10)图13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
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
该图表明【D】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图中,随着x的增加,y先增加后降低;选项①明显错误,选项③以偏概全,都不能入选。
3.曲线变动方向在前述数量关系曲线上添画箭头,以明确在一定时期内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增或减)。
前述2011年山东卷18题与2009年北京卷29题属于此类问题。
例9(2009年北京卷-29)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A】图14解析:乘车人次与车票价格负相关,其关系曲线应是从左上到右下;车票价格下调,乘车人次增加,关系曲线上添画的箭头应向右下(在“纵轴为车票价格,横轴为乘车人次”的情况下)。
显而易见,此类题目解题的关键仍然在于前述数量关系的判定,也即曲线方向的判定;至于曲线上添画箭头的方向,并不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只是需要注意自变量与因变量在坐标轴上的位置。
4.曲线的倾斜幅度这是在前述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加进了两个变量变化幅度大小的比较。
如因变量与自变量变化幅度相同,其数量关系曲线应与坐标轴成45°角(取其大概);如因变量与自变量变化幅度不同,其数量关系曲线则会发生倾斜,或更近于水平或更近于垂直。
至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幅度谁大谁小,对应的关系曲线向哪个方向倾斜,还因自变量与因变量在坐标轴上的位置不同而不同。
不必繁琐地一一分析,也不必硬性记忆。
可用数学上的“截距法”,在曲线上选择两点,向因变量所在的数轴上作垂线,比较在自变量变化幅度一定的情况下,因变量的变化幅度大小。
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不同,最适宜用这样的曲线图来表示。
当然,图中应该是两条曲线,比较其倾斜幅度,以判断哪种商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更大,哪种是生活必需品,哪种是高档耐用品。
往年高考见有2010年广东卷24题、2012年福建卷30题、2013年江苏政治卷5题等三题。
例10(2012年福建卷-30)图15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D】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B.N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应减少该商品的生产C.当MN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M商品征收增值税D.当N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解析:比较图中的两条曲线,M曲线较平而N曲线较陡,这表明在纵轴上自变量P(价格)变化幅度相同的情况,M曲线在横轴上因变量Q(需求量)变化幅度较大,而N曲线变化幅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