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双机热备
oracle11g双机热备方案

oracle11g双机热备方案Oracle 11g双机热备方案随着企业对数据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需求越来越高,数据库热备方案成为了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Oracle 11g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双机热备方案,能够实现主机到备机的实时数据同步和快速故障转移。
本文将介绍如何实施Oracle 11g双机热备方案。
1. 概述Oracle 11g双机热备方案通过使用Data Guard技术实现。
Data Guard 是Oracle数据库的可选组件,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护、高可用性和故障转移能力。
通过主备关系,可以实现主机与备机之间的数据同步,以及在主机宕机时自动切换到备机。
2. 硬件和网络要求在实施双机热备方案之前,需要确保主备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稳定可靠。
另外,为了保证数据同步的效率,建议主备机具备相同的硬件配置,包括CPU、内存和存储。
3. 配置主备服务器首先,在主服务器上创建一个主要数据库实例,配置主库参数文件(init.ora)和监听器(listener.ora)。
然后,在备服务器上创建一个备库实例,同样配置备库参数文件和监听器。
确保主服务器和备服务器之间可以相互访问。
4. 配置数据同步配置主备服务器之后,需要设置主备关系,开始数据同步。
在主服务器上创建一个备用数据库,即填写一个备机标识符,然后将主数据库的归档日志传输到备机。
可以通过Data Guard Broker工具来自动管理主备关系和数据同步。
5. 监控与故障转移在正常运行时,可以通过Data Guard Broker监控主备服务器的状态,包括数据同步进度和网络延迟等。
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可以手动或自动切换到备服务器。
在切换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文件和控制文件的一致性,以及及时地恢复日志文件。
6. 测试与维护为了确保Oracle 11g双机热备方案的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测试和维护工作。
可以通过模拟故障情况来测试备机的可用性和数据恢复能力。
oracle双机热备

标题 : ORACLE 双机热备份[转帖 ]
关键字:
分类 : 个人专区
密级 : 公开
(评分: , 回复: 0, 阅读: 833) ??
第三部 安装 oracle
------------------------------------
1.关B 机,在A机上装ORACLE,自定义,不装实例,装完后再装实例,路径在阵列上。(也就是\ORACLE\oradata\所有文件都应安装到阵列柜的盘上)
2.配置数据库监听服务.(例如:监听名为Listener 监听地址:192.168.0.1 监听地址为群集的对外地址.)
第四部分 把oracle服务和监听服务加到cluster 中
1.如果A机oracle服务可以启动.那么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把oracle服务和监听服务加到群集服务中点击在A机得集管理中组。我们可以看到群集默认的组cluster.
2.在组上点击右键→选择新建→资源
3.在名称中输入我们要添加的名称(例如名称为Oracle)在描述中输入该资源的描述.可以不输入.资源类型选择“通用服务”然后点击下一步。
12.第二个网卡选为内部网集群连接(私网). 点击[下一步].
13. 点击[确定].
14.为集群IP输入一个预计的公网IP地址(比如192.168.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15. 点击[完成].
#在B配置集群节点.
7.重复上几步操作,把监听服务也加入我们的群集组中。在加入时。它的依存关系中比加Oracle服务时多了一个我们在上一步新建的资源。我们在最后一步设置服务名称框中输入:OracleOraHome81TNSListener。在参数中我们输入Listener。
搭建oracle双机热备系统

搭建oracle双机热备系统1.系统环境:a.安装相同版本的Oracle软件,企业版而非标准版。
b.SUN V245 x 2; Solaris Sparc 10 up 5; Oracle 10G up 2 。
c.建议在之前建立两台机器间Oralce用户的ssh互信认证机制。
d.Oralce官方建议使用交换机连接两台主机,原因是“网卡直连容易因为网卡故障出现问题”。
个人认为一根超5类或者干脆6类线直连两台主机的可以避免交换机的使用,省钱的同时也会提升传输速度。
由于原本服务器还有空闲的网口,这里采用了双机直连的方式做心跳。
2.主数据库操作a.强制数据库执行日志切换,并启动数据库归档模式Alter database force logging;Shutdown abort;<!– @page { margin: 2cm } P { margin-bottom: 0.21cm } –>Startup mount;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1.a.数据库密码文件创建Orapwd file=$ORACLE_HOME/dbs/orapw$ORACLE_SID password=****** entries=5; # for WINorapwd file=$ORACLE_HOME/dbs/orapw$ORACLE_SID password=****** #for Unix, 官方手册竟然没有区分1.a.增加Standby Redo Logfile,建议添加Alter database add standby logfile group 6 ‘/oradata/db/orcl/redo06.log’ size 100M; 1.a.修改主数据库初始化参数:i.create pfile = ””old_setting.ora”” from spfile;ii.修改$ORACLE_HOME/dbs/old_setting.ora文件,增加如下内容:*.db_unique_name=””primary””*.log_archive_config=””DG_CONFIG=(primary,standby)””*.log_archive_dest_1=””LOCATION=/oradata/archiveVALID_FOR=(ALL_LOGFILES,ALL_ROLES)db_unique_name=primary””*.log_archive_dest_2=”’’service=standby LGWR ASYNCVALID_FOR=(ONLINE_LOGFILES,PRIMARY_ROLES)db_unique_name=standby””*.FAL_SERVER=standby*.FAL_CLIENT=primary*.STANDBY_FILE_MANAGEMENT=AUTO1.a.修改主数据库listener.ora、tnsnames.ora,增加两个数据库连接设置,一个为primary,一个为Standby,其中主数据库为Primaryb.create spfile from pfile = ””old_setting.ora””c.备份数据库文件d.创建Standby数据库的控制文件startup mount;Alter database create standby controlfile as ‘standby01.ctl’;1.Standby数据库操作a.从数据库上只需要安装软件,不需要建数据库b.将主数据库的参数文件(old_setting.ora)复制到本地$ORACLE_HOME/dbs,并修改几个数设置*.control_files=””/oradata/db/orcl/standby01.ctl””,””/oradata/db /orcl/standby02.ctl””*.db_unique_name=standby*.log_archive_dest_1=””LOCATION=/oradata/archiveVALID_FOR=(ALL_LOGFILES,ALL_ROLES)db_unique_name=standby””*.log_archive_dest_2=”’’service=primary LGWR ASYNCVALID_FOR=(ONLINE_LOGFILES,PRIMARY_ROLES)db_unique_name=primary””*.FAL_SERVER=primary*.FAL_CLIENT=standby*.STANDBY_FILE_MANAGEMENT=AUTO1.a.设置Standby数据库的密码文件,密码必须与primary数据库一致,Orapwd file=$ORACLE_HOME/dbs/orapw$ORACLE_SID password=****** entries=5; #For Winorapwd file=$ORACLE_HOME/dbs/orapw$ORACLE_SID password=****** #For Unix1.a.将Primary数据库的备份文件复制到Standby数据库的文件目录下面(/oradata/db/orcl/),其中控制文件要用上面第h步创建的文件来代替,并复制成参文件指定的控制文件b.创建Spfile文件。
oracle双机热备架构方案

Oracle双机热备架构方案一想到Oracle双机热备,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无数个夜晚,灯火通明的数据中心,以及那些为了保证数据安全、系统稳定而奋斗的工程师们。
在这个方案中,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保关键业务数据的实时备份和快速恢复,下面就是我构思这个方案的过程。
我们需要明确Oracle双机热备的架构。
Oracle双机热备,顾名思义,就是两台服务器互为备份,一台为主机,另一台为备机。
当主机发生故障时,备机能够迅速接管主机的业务,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1.架构设计(1)硬件设备我们需要两台性能相近的服务器,最好是同一型号,这样可以减少硬件兼容性问题。
服务器需要具备较高的处理能力,以满足业务需求。
(2)存储设备为了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我们需要使用共享存储设备。
这里有两种选择:磁盘阵列和存储网络。
磁盘阵列可以提供较高的数据读写速度,但成本较高;存储网络则相对便宜,但性能略有不足。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存储方案。
(3)网络设备为了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我们需要搭建一个高速网络。
这里建议使用万兆以太网,以保证数据传输速度。
2.软件配置(1)操作系统(2)Oracle数据库在两台服务器上安装Oracle数据库,并配置好数据库实例。
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我们需要使用OracleDataGuard来实现实时数据备份。
(3)集群管理软件为了实现故障切换,我们需要使用集群管理软件。
这里推荐使用OracleClusterware,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快速的故障切换和恢复。
3.实施步骤(1)搭建硬件环境我们需要将两台服务器连接到共享存储设备,并配置好网络设备。
(2)安装操作系统在两台服务器上安装相同的操作系统,并配置好网络参数。
(3)安装Oracle数据库在两台服务器上安装Oracle数据库,并配置好数据库实例。
(4)配置OracleDataGuard在主机上创建一个物理备份,然后将备份传输到备机。
在备机上配置OracleDataGuard,实现实时数据备份。
oracle数据库双机热备安装——裸设备

一:安装oracle redhat linux 4.5系统,选择全部安装且关闭selinux和防火墙。
主机名分别为node0和node1。
1:所需ip地址设置node0的ip地址分别为:eth0:192.168.88.220eth1:10.0.0.1 (心跳地址)node1的ip地址分别为:eth0:192.168.88.221eth1:10.0.0.2(心跳地址)注意:保证两台电脑每块网卡能够ping通。
2:保证两台电脑以下文件必须相同(root用户)/etc/hosts/etc/host.conf/etc/resolv.conf/etc/sysconfig/network(设置node节点名)#vi /etc/hostsnode0的hosts内容如下:192.168.88.220 node010.0.0.1 node0192.168.88.221 node110.0.0.2 node1#vi /etc/host.conforder hosts,bind#vi /etc/resolv.confnameserver 202.96.209.133(DNS地址如果为空可以根据当地dns输入)node1的hosts内容如下:192.168.88.220 node010.0.0.1 node0192.168.88.221 node110.0.0.2 node1#vi /etc/host.conforder hosts,bind#vi /etc/resolv.confnameserver 202.96.209.133(DNS地址如果为空可以根据当地dns输入)3:在两台电脑上分别安装heartbeat软件包(root用户)。
按如下顺序1:heartbeat-gui-2.1.2-2.el4.centos.i386.rpm2:heartbeat-pils-2.1.2-2.el4.centos.i386.rpm3:heartbeat-stonith-2.1.2-2.el4.centos.i386.rpm4:heartbeat-2.1.2-2.el4.centos.i386.rpm4:在node0和node1上配置文件(root用户)。
双机热备oracle安装步骤

1、确认存储空间已经同时分配给了两台服务器,关闭第二台服务器,只开启第一台安装
oracle,把存储挂载在第一台使用
2、运行setup
安装目录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定,该目录位置为服务器本地硬盘!!!
运行CMD,输入netca,回车,开始创建监听程序,以下操作均默认,下一步即可
点完成
运行cmd,输入dbca,建库
数据库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此处的口令为sys和system用户的密码,自己设定
选择所有数据库文件使用公共位置,该位置为共享存储挂载的磁盘位置,文件夹名字自己定,然后下一步
默认,下一步
此处要确认默认字符集为ZHS16GBK,如果不是,则选择从字符集列表中选择,选择ZHS16GBK
下一步
然后点确定,开始进入创建数据库
待数据库安装完成后,关闭第一台服务器,然后再开启第二台,把共享存储挂载在第二台上,盘符要和第一台的相同,进入磁盘,找到刚才创建的文件夹,此例中文件夹为orcl,然后重命名orcl为orcl_bak,接着再次重新刚才第一台安装数据库的操作,到最后建库完成,然后可以使用双机软件测试,双机软件没开启使用的时候,不可把存储同时在两台服务器上挂载。
Oracle双机热备方法

Oracle双机热备方法Oracle双机热备方法Standby Database创建Standby Database要求1、Primary与standby数据库所在主机上的oracle server及操作系统版本必须相同,且具有相同的补丁;2、primary数据库必须为archive mode;Standby Database也必须为archive mode;创建standby数据库1、首先查看Primary Database的归档模式(svrmgr>archive log list)若为无归档模式,将数据库转换为自动归档方式,方法如下:先关闭Primary Database:svrmgr>shutdown immediate再以mount方式启动Primary Database:svrmgr>connect internal/passwordsvrmgr>startup mountsvrmgr>alter database<dbname>archivelogsvrmgr>shutdown2、修改init%oracle_sid%.ora文件中的参数,加入:log_archive_start=true#if you want automatic archivinglog_archive_dest=%ORACLE_HOME%\database\archivelog_archive_format=%ORACLE_SID%%S.%T其中log_archive_dest是指归档日志文件存放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如E盘空间较大,可以设为:log_archive_dest=e:\oracle\database\archive3、复制Primary Database的init%oracle_sid%.ora和对应的Password文件到Standby Database上的目录%oracle_home%\database;根据实际情况修改Standby Database上的对应init%oracle_sid%.ora中的参数:log_archive_dest;4、在Standby Database位于的主机上创建实例,实例名称同Primary Database,例如:Oradim80–new–sid SID_NAME–intpwd oracle–startmode auto –pfile=c:\orant\database\init%oracle_sid%.ora;5、在Primary Database上为Standby创建Controlfile,将controlfile拷贝至Standby Database的确定位置,操作如下:svrmgr>alter database create standby controlfile as<filename>;6、在Primary Database上将联机日志归档,svrmgr>alter system archive log current;7、关闭Primary Database,svrmgr>shutdown immediate8、从Primary Database上将所有数据文件、日志文件、归档日志文件(不包括控制文件)拷贝至Standby Database的确定位置;9、以nomount方式启动Standby Database:svrmgr>startup nomountsvrmgr>alter database mount standby database[execlusive/parallel]10、同步Standby Database:svrmgr>recover standby database;11、恢复Primary Database启动状态。
Oracle11G双机热备的配置

Veritas Cluster Server for Oracle双机热备的配置-概述将Oracle的双机放在DB2双机后面讲有两个原因:一是DB2的配置相对于oracle的配置来说比较简单,数据库的模式也比较容易理解,从简单的开始了解有利于用户的学校,而其中相似的地方用户可以参照DB2的配置;二是DB2双机的配置,也只能说是oracle双机配置的子集,用户在学习了DB2的双机之后,oracle双机配置的很多相似的地方简单说明一下即可,不会让用户感觉到重复,但是用户可以比较一下这两种模式的异同,有利于用户选择更合适自己的双机配置模式。
将sybase放在最后并不是因为它更复杂,而是它在这三个数据库之中,用户相对比较少,需要的人不多。
-DB2与Oracle数据库的对比DB2和Oracle有很多的不同,要想了解清楚,那个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了。
幸运的是,因为我们现在只是需要做双机配置,所以我们只是在可能会影响配置的概念上,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1.配置结构的不同:DB2数据库的双机热备只支持一种模式,就是DB2的程序在两台机器上各有一份,只有数据文件存放在共享存储中,如下图所示:图1,DB2双机配置结构图这种配置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数据库的升级,当其中systemA需要升级的时候,就把服务切换到systemB上运行,升级A的DB2程序,之后还可以把服务切换回到A来,然后升级B的DB2程序。
这个升级过程不会影响用户的DB2使用,因为总有一台机器可以使用DB2程序来响应用户的服务请求。
对于oracle来说不但可以支持这种程序存放在不同机器上的做法,而且支持把oracle的程序文件也同时放在共享盘上,其结构图如下所示:图2,oracle双机结构图-程序在各个服务器上图3,oracle双机结构图-程序和数据都在共享盘上将数据与程序同时放在共享盘上的优点有两个:一是节省磁盘空间,用户只需要保留一份数据库备份;二是有利于程序的一致性,不会因为数据库版本的不同,产生差异,可以避免产生一些莫名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P570G2+msa1000+windows2kads+ORACLE8I 做双机热备1、硬件基础HP 570G2服务器两台,每台两块网卡(自带HP3162/100M网卡,另各添加一块HP3132/100M网卡) 服务器本地各有块SCSI 36G硬盘。
HP SAN磁盘阵列柜型号MSA100 F200 1台Cisco100M交换机1台磁盘系统规划,服务器磁盘分3个区各10G盘符为C、D 、E cd 为NTFS格式C盘为系统D盘为oracle程序目录E为FAT32格式,(做GHOST备份:) )阵列柜为Y盘作为oracle的数据库文件位置,数据库SID为orcl。
2:软件基础:Windows2000 advance serveroracle8i(8.1.7.0.0)企业版oracle failer safe (3.3.2版,oracle网站可下载,本用于oracle9i的,在E文网站看到有人说是兼容8I的,加上老3.2.2版本的oracle install程序打不开,只能用8i的install程序安装,所以......)oracle程序安装在每个服务器的D盘d:\oracle\ora81 下面3、各设备的连接方式和IP地址分配:服务器之间用心跳线(就是双机直连的那种跳线)连接,作用2台机器集群服务的互相监控通信。
服务器分别与交换机连接(我选择HP3162网卡与交换机相连,HP3132网卡作为心跳线的连接)。
连接心跳线的2块HP3132网卡为10.10.10.1010.10.10.11 对外提供服务的2块网卡IP 为192.168.0.10 192.168.0.11 微软集群的虚拟Ip为192.168.0.15服务器分别与阵列柜连接(使用2G光纤跳线),特别注意,SAN阵列柜自带一个FC 口的模组,另选配了一个2/3 FC HUB 模组(就是自带带2个FC口,无其它特别之处。
) 实际我们只是用2/3 FC HUB 模组连接2台服务器,由于我们SAN前面板我们只安装了一个控制模块,后面只有一个模组可用(咨询HP工程师得到的答案)所以,请把安装在后面的2/3 FC HUB模组的位置,对着前面控制模组的位置从后面安装进去,这样就可以了,另外一个不可用的模组上的2个灯为黄色闪烁,呵呵,你可拔下它,扔掉,也可就这样不管,能不能再退给HP啊?哪位告诉我,这样也太浪费了,上万人民币呢!: )4、服务器安装(安装系统) 首先在BIOS中选择OS为windows2000/windows2003,然后用HP服务器自带的BOOT CD引导服务器,出现图形界面的向导,点击Setup图标,选择OS类型,选择OS分区大小,我分了10G空间,选择安装win2kadserver,输入CD-KEY,放入win2kADS安装光盘,剩下的安装过程就都是自动的了。
(安装FC卡驱动和SAN驱动) 安装OS完毕,放入HP SAN的support sofware CD 安装FC卡的驱动程序(不必安装HP的array config utility 因为服务器OS安装时HP已经自动都安装好了,而且是最新版本),reboot,然后使用hp的磁盘阵列柜软件(array config uitly)将阵列柜的磁盘做raid5或使用默认推荐raid ADG格式(advance Data Guard,谁能告诉我这是不是HP公司自己开发的专用阵列格式啊!)。
(配置SAN磁盘) 在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中,看服务器找到的SAN磁盘是否为基本磁盘,如果是动态磁盘,请降级为基本磁盘,然后创建磁盘分区-为主分区-盘符为Y 分区格式为NTFS 使用快速格式化,同时也创建好本地磁盘剩下空间的分区D、E盘,调整好各个光驱和硬盘的盘符。
(配置活动目录) 第一台机器配置成为域管理器,域名。
接交换机HP3262网卡ip设置为192.168.0.10,心跳线HP3132网卡设置为10.10.10.10第二台机器安装win2kadserver,加入到域,也成为域控制器,ip设置为192.168.0.11,及10.10.10.11,同时把在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中把SAN中的磁盘盘符改为和第一台一致Y盘,把本地磁盘同样按照第一台服务器的分区和盘符设置更改为一致。
5. 操作系统集群两台服务器分别安装window网络集群服务组件(特别注意,请把"添加删除windows 组件" "网络服务"中的“简单TCP/IP服务”一同加上,主要是要使用其中的“windows Time”服务,记得在2台服务器其中都把windows time选为自动启动,主要原因是微软cluster service 的依赖关系中有一项是依赖windows time服务的)不加上windows time 服务系统日志中总会有关于time服务的一些错误。
)第一台配置windows集群服务,将集群名称设为xcluster1。
其中注意选择你做心跳线的hp3132网卡作为集群内部网络的私有通信,选择hp3162网卡作为公共网络访问或者公私混合访问的通信均可。
第二台配置windows集群,加入到集群xcluster1。
对两台机器集群进行简单切换测试。
6.oracle安装两台机器分别安装oracle,,自定义安装,不建立数据库,好像安装到14%就有个错误,忽略掉就可以,不影响使用。
在第一台机器上安装数据库,数据库文件、控制文件、日志文件放在阵列柜(也就是在创建数据库过程中把所有带有路径的都改为Y盘)(我这儿是y:\oracle\data)。
将第一台机器关闭或从集群中脱机,在第二台机器上安装数据库,然后创建数据库等放到同一目录下,此安装路径与创建数据库的参数多要与第一台机器上完全一样(先把Y盘上第一台机器生成的数据库文件删除掉,否则,oracle无法在同一位置创建数据库的)。
7.安装ofs(oracle failer safe)把oracle8i的所有服务都改为手动,因为这些服务将由mscs中的Group来管理两台机器分别安装ofs,安装完毕,reboot。
修改2台服务器win2k系统中的HOSTS文件,里面都增加一行192.168.0.14 cluster1保存退出。
修改安装在D盘的listener.ora 和tnsnames.ora 把其中的HOST后面的参数都换成192.168.0.14确保2台机器的ORCL数据库中的INIT.ORA文件参数一致,如需要修改oracle orcl中internal的账号,请同时修改2台机器的internal账号密码为一致(好像通过拷贝pwdORCL.ora这个密码文件来同步无效,有谁知道原因?)1:需要用专用命令ORAPWD(操作系统级命令)修改internal的密码2:登陆sqlplus,alter user sys identified by <new password>;;在oracle8i的菜单中找到OFS管理器,打开,启动新建组组名oracle,下一步增加虚拟IP地址,NETWORK HOSTNAME中输入cluster1,IP地址192.168.0.14会自动出现在下一列,下一步完成。
在OFS菜单中找到verify 先verify cluster 如果前面集群OK的话,这儿结果应该是OK 的,然后在资源组中的2个单独的节点里选择第一台机器的standalone resources 中的数据库,我这儿是orcl,然后同样选择校验,出现一堆错误添加组建,点击fix按钮修复掉,选中另一台机器的standalone resources 中的数据库,同样校验一次,仍然一堆错误,Fix 掉(我这样来回校验2个独立数据库,好像永远都有需要Fix的错误,谁知道为什么??反正我反复几次以后,就不管了它)然后在刚才新建的oracle组中点击右键,add resources to group 出现向导,选择增加oracle database,然后,在下拉列表中选者一个ORCL 然后下面的所有ORCL的参数都自动出现,点击完成,然后是一堆自动配置过程的进度提示,有什么需要copy数据库的提示之类的,点击YES 创建完成。
2台机器中standalone resources 中的数据库资源都消失掉了,出现在新建的oracle组中,然后在oracle组中添加一项通用服务oracleserviceORCL 进去,然后就一切都好了(特别注意,一定要添加此项oracleserviceORCL服务,否则,远程客户端永远也连不上的,这可是苦熬一天一夜后才找到这个原因的,好痛苦啊:()。
8.调试。
通过netstat -an 来看是192.168.0.14中否有1521的监听用客户端连接测试9.倒数据在这里首先应查看原有库的表空间,而后在双机系统中建立相应的表空间,而后用exp导出原有数据,用imp导入到现有数据库.否则,如果原系统表空间装在d盘,而双机在y盘,那么exp和imp导入导出的数据不完整,imp有大量的错误日志.补充:不用OFS是有问题的,虽然更简单,因为MSCS只探测ORACLE SERVICE,如果手工shutdown 掉ORACLE,MS的SERVICE是不会停止的,这样MSCS依然认为ORACLE是正常的,但是客户端却怎么也连不上数据库了,这样的好处是你可以shutdown数据库然后冷备份:)。
用了OFS就不一样了,OFS启动了一个服务FOR MSCS,这个东西来监听ORACLE INSTANCE,只要实例一出问题,会立刻造成切换,甚至你多次密码错误,也会造成PENDING。
记得有次装了OFS,但没用,然后卸了,但是系统替换掉了MS的一个DLL文件(估计是ORACLE探测器),居然也能管INSTANCE,后来也没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