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的临床治疗与对策
偏头痛健康教育

偏头痛健康教育
一、概述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特征多呈单侧分布、中重度、搏动样疼痛,可伴恶心、呕吐。
声、光刺激或日常活动可使疼痛加重,安静环境和休息可使疼痛缓解。
二、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是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和预防复发。
首先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避免各种理化刺激。
1、预防发作对于发作频繁者,可选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首选药物: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抗抑郁药物、抗惊厥药物如丙戊酸盐;钙通道阻滞剂如氟桂利嗪。
2、发作期治疗应根据头痛发作的频率、严重程度和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等选择药物,并在症状起始时立即服用。
3、恶心、呕吐是偏头痛突出的伴随症状,也是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可同时应用胃复安,严重者给予小剂量氯丙嗪等药物。
三、疾病预防
1、告知病人疾病的相关病因,应避免常见诱因。
指导病
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和充足睡眠。
合理饮食,注意气候变化。
2、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告知先兆表现,出现黑蒙、亮点等先兆症状时不要紧张,应卧床休息并保持安静;头痛严重者应及时就医或遵医嘱服用止痛药物。
四、出院指导:
1、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全、安静、温湿度适宜。
2、保持生活规律,适当运动,注意劳逸结合,戒烟限酒。
3、正确口服药物,不能擅自停药或减量。
4、注意监测血压,定期复诊。
5、保持平和心态,避免精神紧张。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第五版拟定人:王**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月拟定日期:2020年月。
偏头痛的案例

偏头痛的案例
小明是一名30岁的白领,最近几个月来频繁出现头痛的情况。
他感觉头痛时非常难受,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小明去了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神经性头痛,常表现为单侧头痛,通常伴随着恶心、呕吐、光和声音过敏,还可能有视力模糊和眩晕的症状。
偏头痛的发作时间不定,有些人每周都会有几次发作,而有些人则很少发作。
由于其发作原因多种多样,如压力、饮食、环境等,因此很难根除。
小明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了以下措施来缓解偏头痛:
1. 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尽量保持作息规律,固定的起床时间和就寝时间可以帮助身体调整自己的节奏,从而减少偏头痛的发作。
2. 饮食调整:避免过度饮酒、吃辛辣食品、高咖啡因、巧克力等易引发偏头痛的食物。
3. 放松技巧:通过深呼吸、放松肌肉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也可以通过冥想或瑜伽等方式来帮助身体放松。
4.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来缓解偏头痛。
这些药物包括预防性药物和急性治疗药物,前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而后者则是在出现偏头痛时立即使用。
通过以上措施,小明的偏头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他意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偏头痛非常关键。
同
时,他也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坚持规律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习惯,以预防偏头痛的发作。
临床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和方法

建议 临床 医师 改用对 胃肠道 菌 群没有杀 灭或抑制作 用 的抗 生 素或改 用 死 菌 及其 代谢 产 物 的制 剂 , 亦可 建议病 人将 两种 药物分 开服 用 或将抗 生素疗 程服完
后再服 用微 生 态制剂 。对联 用 会引起不 良药 物相互 作 用的 消化 系统药 物 的 问题 , 如有些 胃肠 道粘 膜 保 护 剂会 吸 附或 阻碍 联 用 药物 经 胃肠 道 粘 膜的 吸 收 , 胃肠 道动力 药物 由于缩短 了 胃肠 吸收药物 在 胃肠道
维普资讯
药
学
进
展
20年 02
第 2 6卷
第 3 期
条件 的医院 应在 医师诊 问安 装 网络化 的合理 用药软 件, 减少 不合 理 用药处 方 。 且 临床药师 也应 主动 了 而 解临床 各 专 科的 医学和 药 物 治疗 学 等 方面 的 知识 , 起到为 临床 医师 和病 人提 供 合理 用药 的监督和 服务 的作用 ,在工 作 中遇到 不合理 用 药问题 时应 当及时 向临床 医师提 出 , 议修 改 并 向病 人交 待正 确 的使 建 用方 法 。 如偶 尔会遇 到医师 拒绝 修改 的情况 , 应要 求 处方 医师 对 此 签字 后 , 将药 物 按处 方调 配发 给病 才 人使 用 。 3 3 对可 能 引 起不 良药 物相 互作 用 的 处 方应根 据 . 实际 情况 建议 医生 作相 应 修 正 、 调整 或 建议 病 人在 服 用 时间上作 合理 安 排 。如病 人 感染 的致病 菌确 实 需要 联 用那 些 可能 出现 不 良相互 作 用 的抗 生 素时 , 应建议 病人 分 开服用 : 先服 杀 菌剂 , 间隔一段 时 间再 服抑 菌剂 。同样 , 当抗 生 素与微 生态制 剂合 用时 , 应
偏头痛药物临床治疗与分析

偏头痛药物临床治疗与分析发表时间:2016-11-25T16:03:12.4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作者:韩睿[导读] 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药物不断涌现。
下面就成人偏头痛的药物治疗策略及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南通 226000[摘要]偏头痛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全球20大致残疾病之一。
药物治疗是偏头痛治疗的基石。
本文回顾了成人偏头痛发作期治疗及预防用药的目的、选药原则、常用药物、疗效判定指标,重点介绍了成人偏头痛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包括传统药物的新剂型如舒马曲坦透皮贴剂、舒马曲坦鼻腔喷雾剂、佐米曲坦口崩片、双氢麦角胺口腔喷雾剂及基于新近发现的治疗靶点研发的新药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1F受体拮抗剂等。
此外,还总结了急性期治疗和预防发作的推荐药物种类,并指出未来几年药物治疗的发展,期望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偏头痛是原发性头痛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单侧多见,可为双侧交替发作或累及双侧,发作时可伴随一些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气味恐怖。
偏头痛可导致失能,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并引起生活质量下降、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承认偏头痛是一种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疾病。
WHO发布的2012年世界卫生报告将常见疾病按健康寿命损失年进行排序,偏头痛位列第7位。
西方国家偏头痛的患病率约为20%,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偏头痛年患病率为9.3%。
药物治疗是偏头痛治疗的基石。
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药物不断涌现。
下面就成人偏头痛的药物治疗策略及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1发作期药物治疗1.1治疗目的快速、持续止痛、减少头痛再发、恢复患者的功能。
1.2选药原则应根据头痛的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及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
药物选择的方法有:①分层法:基于头痛程度、功能受损程度及之前对药物的反应选药。
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

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偏头痛治疗和缓解方法:
1.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三叉神经阻滞剂和肌肉松弛剂等,需要根据严重程度和个人情况定制用药方案。
2. 减轻头痛进展:保持充分的休息、减少压力、避免食用会诱发偏头痛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等)、避免刺激性气味(如香水等)。
3. 调整生活习惯:适当运动、保持规律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少吃含有酪氨酸的食品(如奶类、起司、红酒等)。
4. 治疗共病症:一些偏头痛发作与其他病症有关,如抑郁症、焦虑症、高血压等,需要治疗相关疾病。
5. 特殊治疗:对于严重偏头痛患者可以采用神经阻断术或者治疗原发病(如颈椎病等)等方法。
请注意,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应当咨询医生的建议。
浅谈偏头疼的病因和治疗措施

2 .苯噻啶 ( io ie , a dm g a ) 5 H 拮抗剂 , p zt f n s no ir n - T 也有 抗组胺 、抗胆碱 能及抗缓激肽作用。常用剂量为 O 5 g . m ,每 日 1 次,缓慢增加到每 日 3次。持续治疗 4 ~6月,8% 0病人头痛改 善或停止发作 。副作用有嗜 睡和疲 劳感 ,能增加食欲 ,长期服
一
、
偏头痛的病 因分析
1 、内因。偏头痛具有遗传易感性 ,约百分之六十的偏头痛
偏 头 痛 持 续 状 态 和 严 重偏 头 痛 可 口服 或 肌 注 氯 丙 嗪
患者有家族史 , 其亲属出现偏头痛的风险是 一般人群的 3 6 。 倍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呈高度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F M I H —
效 。若有效应持续服用 6个 月,随后逐渐减量到停药。 1 .普萘洛尔 为 B一 肾上腺能受体阻断剂。约对 5 % o 0 ~7% 病人有效 ,13病人的发作次数可减少~半 以上。一般用量为 / l  ̄4m ,1目3次 。副作用小 ,逐渐增量可减少恶心、共济 失 O 0g
调 及 肢 体痛 性 痉 挛 等 不 良反 应 。
用。
脉及其分支痉挛变细 ,头痛期 出现动脉怒张、充盈、搏动增强。
吃冷饮后 ,冷饮对舌和 口腔粘膜的冷刺激,反射性引起颢动脉 ・ 痉挛 ,当痉挛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转为被动性扩张 ,血流冲击
扩张的动脉壁上痛觉神经末梢,引发头痛。总之,身体外部受
冷 或 吃 冷 饮 是 冷 刺 激 性 头 痛 的 条 件 , 发 病基 础 与血 管 容 易 诱 发
注意适当补液 ,纠 正水及电解质紊 乱。
变, 定位在 12 - 1 F M I I SN A基因突变,定位在 2 2 。 Q 13 ; H — I 为 C 1 Q 4
(完整版)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偏头痛诊治指南目录一、背景(一) 流行病学1. 患病率2. 疾病负担(二) 历史与现状1. 历史2. 现状(三) 关于本指南的说明二、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一) 临床表现(二) 诱发因素三、偏头痛的分类和诊断(一) 国际头痛及偏头痛分类(二) 偏头痛的诊断1. 诊断流程2. 病史采集3. 体格检查4. 预警信号与辅助检查5. 偏头痛诊断标准6. 辅助检查及鉴别继发性头痛7.与其他原发性头痛的鉴别诊断(三)评估四、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一) 防治原则1. 基本原则2. 患者教育3. 头痛门诊(中心)的建立及转诊(二) 急性期药物治疗1. 急性期治疗目的2. 急性期治疗有效性指标3. 急性期治疗药物评价1) 非特异性治疗a) NSAIDSb) 其他药物2) 特异性治疗a) 麦角胺类b) 曲谱坦类c) Gepant类药物3)复方制剂4. 急性期治疗药物推荐5. 急性期治疗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6. 部分特殊情况的急性期药物治疗1) 严重偏头痛发作或偏头痛持续状态2) 偏头痛缓解后再发3) 儿童偏头痛4) 妊娠、哺乳期偏头痛(三) 预防性药物治疗1. 预防性治疗目的2. 预防性治疗有效性指标3. 预防性药物治疗指证4. 预防性治疗药物评价1) β受体阻滞剂2) 钙离子拮抗剂3) 抗癫痫药4) 抗抑郁药5) 肉毒毒素6) 其他药物5. 预防性治疗药物推荐6. 预防性治疗药物选择和使用原则7. 部分特殊情况的偏头痛预防治疗1) 儿童偏头痛2) 月经期及月经相关偏头痛3) 妊娠及哺乳期偏头痛4) 慢性偏头痛(四) 其他(替代)治疗1. 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2. 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3. 外科治疗偏头痛诊治指南一、背景(一) 流行病学1. 患病率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各国报道的年患病率女性为3.3% ~32.6%,男性为0.7%~16.1%[1]。
美国的偏头痛年患病率较高,约为12%,18%的妇女和6%的男性在前一年中至少有一次偏头痛发作。
如何治疗偏头痛

如何治疗偏头痛目前,临床上对偏头痛的治疗主要可分为对急性发作期的应急治疗和平时的预防治疗。
一、急性发作期的应急治疗:偏头痛发作时,患者应尽量呆在安静避光的房间里休息。
头痛症状较轻者可服用一般的止痛药,如布洛芬等。
症状较重者可服用以下止痛药进行治疗:1.麦角胺咖啡因片:该药的主要成分为咖啡因和酒石酸麦角胺,属于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
它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
偏头痛患者可在出现头痛先兆或刚开始头痛时立即服用1~2片麦角胺咖啡因片。
需要注意的是,过量地摄入麦角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肌肉痛和周围血管痉挛等不良反应。
因此,偏头痛患者在每次头痛发作时服用麦角胺咖啡因片的剂量不应超过4片,每周服用该药的总量不应超过8片。
有严重心血管病、肝病、肾病者及孕妇应禁服此药。
2.英明格:英明格又叫琥珀酸舒马普坦、舒马普坦、磺马曲坦等。
该药属于5-羟色胺1D受体激动剂。
它对脑血管有高度的选择作用。
成年偏头痛患者可在发病后口服100毫克的英明格,一般30分钟后其头痛的症状即可得到缓解,4个小时后头痛的症状可基本消失。
若24小时内头痛的症状复发,患者可再加服100毫克的英明格,但两次服药的时间应间隔8个小时以上,24小时内的用药量最多不得超过300毫克。
人们在服用英明格后可出现一过性全身发热、胸闷、胸痛、心悸、口干、头部有压迫感和关节酸痛等不良反应,但这些症状一般在停药后即可消失。
另外,偏头痛持续的时间特别长或疼痛特别剧烈的患者可口服或肌注氯丙嗪,也可口服泼尼松进行治疗。
伴有恶心、呕吐者可服用止吐药等进行治疗。
二、平时的预防治疗:每月偏头痛至少发作2~3次者应考虑长期服用以下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1.盐酸普萘洛尔(心得安):该药为β受体阻滞剂,可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
据调查资料显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偏头痛患者在服用该药后,其头痛的发作次数会明显减少。
该药的用法为每日服三次,每次服10~40毫克。
个别患者在服用该药后可出现恶心、共济失调及肢体痉挛等不良反应,但停药后这些症状即可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头痛的临床治疗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3-06-08T16:39:22.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苗希圣
[导读] 治疗偏头疼还要注重全身治疗。
通过调、补、平衡、通等达到治疗、预防、康复的效果。
苗希圣 (山西省洪洞县人民医院 041600)
【摘要】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头痛类型,目前,临床上对其发病机制尚在进一步研究之中,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明确,所以,对偏头疼的治疗效果也不尽如意,往往易反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偏头疼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病痛,作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偏头痛临床治疗方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014-02 偏头痛属于神经系统疾病。
在众多头疼类型疾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于1991年流行病学调查偏头疼患病率为985。
2/10万,而且,近年又有所上升趋势。
患有偏头疼的病人,轻者表现为视物模糊、肢体麻木,伴有轻度头痛、恶心与呕吐,病情稍重者往往累及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 病情较重者可导致失眠、健忘等。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的发作性头痛,临床主要表现为偏侧头部搏动性头痛或胀痛,可持续4~72小时,如遇到光、声刺激或生活压力等引起精神紧张等可加重头痛,舒缓情绪,安静休息则可缓解疼痛程度。
偏头疼还可以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如在偏头痛先兆症状后出现颅内相应供血区域的缺血性梗死,此先兆症状常持续60分钟以上,而且缺血性梗死病灶为神经影像学所证实,就被确证为偏头痛性梗死;再比如偏头痛先兆症状中或后1小时以内,患者触发痫性发作,被称之谓偏头痛诱发的痫样发作。
可见偏头痛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患有偏头疼的病人正常日常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笔者就多年临床诊治过程中,细心研究,对偏头疼的病情及治疗有简单的看法,现汇总如下。
一、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 血管学说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类型,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神经、神经递质之间的互相影响所致。
一般认为颅内血管(颅内痛觉敏感组织如脑血管、脑膜血管、静脉窦)收缩引起偏头痛先兆症状,同时颅外、颅内血管扩张导致波动性的头痛产生[1]。
现代影像学的发展给这一学说提供了支持,并进一步提出由于血管痉挛程度不同可将此疾病分为先兆型和无先兆型偏头痛。
(2)神经学说
持神经学说者认为偏头痛是神经功能紊乱参与了偏头痛的发作过程。
调节神经的曲坦类药物对神经性头疼有显著疗效证明了此学说。
偏头疼发作时神经功能发生变化,扩展性皮层抑制csd引发偏头疼先兆,发作时csd向邻近皮质扩展,并伴随出现扩展性血量减少。
(3)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该类学说者认为,三叉神经节损害可能引起偏头痛。
三叉神经节及其纤维受刺激后,可引起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活性物质释放增加,进而作用于周边脑血管壁,可引起周边脑血管扩张,患者即表现为搏动性头痛,还可使引起无菌性炎症,并刺激痛觉纤维,传入中枢,形成反复性偏头疼。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与预防
1.1偏头痛的西药治疗
1.1.1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断剂。
每次10mg,每日3-4次,治疗偏头疼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使用人群广。
苯噻啶,5-HT拮抗剂,也有抗组胺、抗胆碱能及抗缓激肽作用。
常用剂量为0.5mg,每日1次,缓慢增加到每日3次。
持续治疗4~6月,80%病人头痛改善或停止发作。
副作用有嗜睡和疲劳感,能增加食欲,长期服用会发胖。
1.1.2阿米替林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是较好的抗抑郁药物, 75~150mg/日, 多用于抗抑郁和治疗慢性疼痛,此类药物还有丙米嗪、舍曲林和氟西汀等,对因为精神紧张引发神经紊乱引起的偏头疼疗效显著。
1.1.3丙戊酸钠,广谱抗癫痫药 ,100~400mg,每日3次。
1.1.4其他药物。
一些非类固醇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降压药可乐定等对预防偏头痛发作有一定疗效。
1.2偏头痛的中药治疗
中医将头痛根据病因病机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两大类.外感头痛分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内伤头痛分肝阳头痛、肾虚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瘀血头痛。
从经络方面又分为: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
常用治疗中药有:羌活、蔓荆子、川芎、葛根、白芷、知母、柴胡、黄芩、吴萸、藁本等。
常用方剂有:川芎茶调散、芎芷石膏汤、羌活胜湿汤、天麻钩藤饮、大补元煎加味四物汤、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等方剂加减治疗。
1.3生活调理①注意外界环境变化带来的刺激:强烈的光、吵杂的环境,剧烈变化的温度等都能诱发偏头痛。
②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尤其是长时间坐着工作的朋友,更应该注意给颈部和肩部肌肉减压,否则会加剧偏头疼程度,或者令从未有过偏头疼的人患上慢性偏头痛。
所以,常常绕动颈肩部,着重呼吸训练、调息的运动,可帮助患者减缓焦虑、肌肉紧绷等症状,能有效预防偏头疼。
③注意饮食,暴饮暴食,忌烟戒酒,少食或不食会使血管扩张而刺激神经食物如:巧克力、生乳制品、柠檬汁、酒精饮料等。
④注意药物的影响和其他疾病因素,可诱发偏头痛药物如避孕药、组织胺、利血平、等;而眼、耳、鼻、齿、颈部等病变可刺激神经, 引起反射性或牵涉性偏头痛。
三、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良性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或(和)神经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起病多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表现为偏侧头部疼痛,中青年时期达到患病高潮,60岁以上病情基本自愈消失。
患病人群中女性较多,男性较少,人群患病率5%~10%,有遗传因素。
也有传统血管学说、神经学说和三叉神经血管说。
总之,头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很多患者久治不愈,进而放弃治疗,有的人错误认为此病会不治而愈,可见是不可能的,不予治疗病情只能越来越严重。
那么治疗是采取什么办法呢,临床经验证明,西医、中医、健康行为干预等措
施都对偏头疼有一定的疗效.治疗原则是增加脑部血流量,调节脑微循环,减低大脑缺血缺氧所形成的脑循环障碍,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比粘度和红细胞凝聚指数,清除脑自由基,改善血液流变性,减低血栓形成因素,从而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和脑细胞能量代谢,防止反射性颅内外血管扩张引起的搏动性头疼。
治疗偏头疼还要注重全身治疗。
通过调、补、平衡、通等达到治疗、预防、康复的效果。
本文仅是笔者的一点浅易体会,由于资料来源及学识水平所限,有望同仁指点,至于进行大规模、前瞻性的临床试验,更寄望于诸贤近一步研究,为患者消忧减痛。
参考文献
[1] 匡培根主编.神经内科新进展讲义[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出版社,1992:8-2.
[2] 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1
[3] 王利群,周翠玲,张延霞,等.神经科门诊头痛病人200例临床分析[ 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