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掷飞机模型的制作和试飞教学案例精品
五年级下劳动与技术第9课手掷模型飞机教案

五年级下劳动与技术第9课
手掷模型飞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制作飞机模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合作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飞机模型成品一个;
学生准备:制作飞机模型所需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制作过飞机模型吗?制作飞机模型时要注意什么?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手掷模型飞机》。
二、观察思考:
师:出示飞机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个飞机模型各个部分可以用什么材料
制作?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三、设计方案:
师:结合课文内容,带领同学们积极制定飞机模型的制作方案;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制定;
师:及时指出其中的要点并总结;
四、实践展示:
生: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案,以分组合作的形式积极制作;
师:巡视指导;
生:制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
师:带领台下同学积极对作品进行评价;。
手工操作飞机教案

手工操作飞机教案教案标题:手工操作飞机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手工操作飞机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帮助学生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3. 提供学生合作和沟通的机会,促进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教学内容:1. 飞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2. 手工操作飞机的技巧和方法教学准备:1. 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铅笔、彩色笔等。
2. 模板:飞机模板(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并打印)。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飞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并展示一些图片或模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一:制作飞机模型1. 分发飞机模板和所需的材料给学生。
2. 指导学生根据模板剪切和折叠彩纸,制作飞机的主体部分。
3.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使用彩色笔给飞机涂上喜欢的颜色和图案。
4. 指导学生将飞机的各个部分粘合在一起,完成飞机模型。
活动二:飞机比赛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飞机模型。
2. 在教室或操场上设置一个起飞点和一个目标点。
3. 解释比赛规则:每个小组轮流将飞机从起飞点投掷到目标点,距离最远的小组获胜。
4. 提醒学生注意投掷的力度和角度,以及飞机模型的稳定性。
活动三:飞机展示和讨论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飞机模型,并分享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2. 引导学生讨论飞机模型的特点和不同设计的优缺点。
3.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飞机模型的建议,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总结:1. 回顾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的关于飞机的知识和技巧。
2. 强调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技能。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尝试设计和制作其他类型的飞行器,如纸飞机、直升机等。
2. 组织学生参观航空博物馆或进行与飞机相关的实地考察。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制作飞机模型和参与飞机比赛时的表现。
2. 收集学生的飞机模型和讨论中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将手工操作飞机与科学课程结合,深入探讨飞机的飞行原理和空气动力学。
手掷模型滑翔机的调整与试飞[5篇范例]
![手掷模型滑翔机的调整与试飞[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787b9de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4.png)
手掷模型滑翔机的调整与试飞[5篇范例]第一篇:手掷模型滑翔机的调整与试飞手掷模型滑翔机的调整与试飞一、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飞机模型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强烈追求欲。
2、懂得并初步掌握手掷模型调试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懂得并初步掌握手掷模型调试的基本方法。
2、难点学会根据对模型飞行姿态的综合分析和判断,确定调整手段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1、回顾复习:模型飞机各操纵舵面的名称与作用1)副翼——机翼后缘靠外侧的活动部分,左边的称左副翼,右边的称右副翼。
它们的作用是对飞机作横向转动操纵。
2)襟翼——机翼后缘靠内侧的活动部分,左边的称左襟翼、右边的称右襟翼。
它的作用是增加机翼的升力。
3)升降舵——水平尾翼后缘的活动部分,一般没有左右之分。
它的作用是对飞机作俯仰转动操纵。
4)方向舵——是指飞机垂直尾翼后缘的活动部分。
它的作用是对飞机作方向转动操纵。
2、直线飞行调试示范活动过程介绍:手掷起飞→飞行观察(轨迹、姿态)→分析原因→调整→再试飞,观察效果示范步骤:1)小动力手掷模型。
2)观察模型飞行轨迹和姿态。
假设模型偏航,同时快速下沉。
3)分析原因偏航的可能原因:1横侧不平衡;2方向不平衡⌝下沉的可能原因:1重心位置太靠前;2水平尾翼安装角太大 4)调整方法探讨⌝在实施调整前,必须先制定调整方案。
当模型同时存在几个问题时,首先要分清主次,找出主要问题,即主要矛盾,先行解决。
其它次要的问题暂时撇开。
⌝等主要牙盾解决后,再看留下的问题。
如果问题还不止一个,那么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分清主次矛盾,按照先主后次的步骤,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模型飞行调试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5)实施调整措施。
6)再试飞,观察调整结果。
7)把调试过程填入下表飞行调试实验情况记录表3、学生操练活动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共性问题集体解剖4、效果检验组织若干学生飞行演示5、教师总结调试的步骤和方法6、课后探究探索盘旋飞行的调试方法,自制飞行调试实验表,把调试内容、方法、过程记载清楚。
模型范例第一课手掷飞机

科技教育之《模型》课程范例第一课手掷飞机自古以来,人们就梦想能像鸟一样在空中自由地翱翔。
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俩设计制造的“飞行者”号飞机在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试飞成功,这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架飞上天空的可操纵载人动力飞机,人类飞行的梦想也得以实现。
那么,你是否想过,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现在就让我们用美工刀、桐木片、胶水、砂纸这些简单的工具及材料亲手制作一架手掷飞机,同时探究飞机飞行的奥秘。
一、任务导航●工具材料美工刀、桐木片、胶水、砂纸、笔、尺●学会识图正确识图,正确作图,作图时精度要高●制作手掷飞机(1)按图纸在桐木板上画出机身、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用美工刀切割;(2)打磨机翼、机身、尾翼,并用胶水粘合。
飞机配重,美化飞机。
二、学习引领飞机为什么会飞?飞机的机翼如何提供升力使飞机起飞?机翼剖面示意图伯奴利定理简单了解几种模型飞机翼型的种类,查一查各自有什么特点。
平凸翼型具有阻力小,稳定性好,制作和调整较容易等特点。
那么,它各部位的名称是什么呢?认识手掷飞机的一般结构,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1、画图:按图纸在桐木板上画出机身、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
图纸上均已标好尺寸,单位是毫米,用铅笔按要求构图。
2、切割:图示所有颜色线条按要求画好,红色线条需用美工刀切割。
黄色线条为机翼前缘1/3处。
用美工刀切出机身、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切割桐木板时用尺紧靠需切割线条旁,用刀沿尺边缘切割。
下刀要轻然后逐渐加重用刀力度。
使用美工刀时请3、 打磨: ①打磨机翼用砂纸打磨出翼形,并把机翼前缘和后缘的棱角用砂纸磨圆。
沿机翼两侧8cm 处用美工刀切开翼尖,按图纸中的尺寸打磨出粘合角度。
②打磨粗糙部位用砂纸轻轻打磨机身、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粗糙的部位。
4、 装配模型:按图纸中的尺寸粘合出机翼上反角,注意两边的上反角要一致,可用物体(电池)作支撑。
放在一边等待胶水完全粘合。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木制手掷飞机制作教学学设计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木制手掷飞机制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飞机的基本结构和飞行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飞机的基本结构:机翼、机身、尾翼、螺旋桨。
2. 飞行原理:流体动力学、升力、阻力、推力。
3. 木制手掷飞机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飞机的基本结构、飞行原理和木制手掷飞机的制作过程。
2. 教学难点:飞行原理的理解和手掷飞机的制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飞机模型、图片、视频、木板、剪刀、胶水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块木板、剪刀、胶水、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飞机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飞机的外形和结构。
2. 讲解:介绍飞机的基本结构和飞行原理,解释升力、阻力、推力的概念。
3. 示范:教师演示木制手掷飞机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技巧。
4.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模板,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木制手掷飞机。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心得和飞行体验。
6.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总结飞行原理和制作技巧。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飞机设计,提高飞行距离和稳定性。
六、制作与指导1. 教师提供详细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理解每一步骤。
2. 学生按照模板剪裁木板,注意保持线条平直,避免材料浪费。
3.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胶水,确保飞机结构的稳定性。
4. 强调安全操作,避免使用尖锐工具时造成伤害。
七、飞行原理探索1.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机翼对飞行距离的影响。
2. 讨论流体动力学在飞行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升力和阻力的概念。
3. 分析不同投掷角度和力量对飞行路径和稳定性的影响。
八、实践与调整1. 学生进行多次试飞,记录飞行数据,如飞行距离、飞行时间和稳定性。
2. 学生根据试飞结果,调整飞机的设计,如机翼形状、重量分布等。
设计手掷飞机教案

课题用卡纸设计一架手掷飞机课型理化实验课班级理化试验班425 学生人数18教学目标1、通过教师讲述、学生交流活动、图片、资料展示等多种手段,初步了解一些关于飞机,知道飞机的组成部分和飞机分类等相关的基本知识。
2、通过特定任务的完成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卡纸飞机3、对自己设计的飞机进行调试飞行重点、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飞机飞行的原理。
2、如何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制作一架飞机(其中飞机的机翼制作比较难,需要学生自己想办法固定和调节控制好)。
教学媒介多媒体演示、学生活动与教师讲述相结合。
实验材料卡纸、双面胶、尺,剪刀、橡皮泥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6分钟左右科学视频欣赏、学生点到、小组分组。
利用视频展示一些理化试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学生融入宇宙相关课程做一铺垫。
一、1、提问:学生自己介绍一些了解的制作飞机2通过展示一段飞机频,介绍一些关于大气压的知识,两张纸从中间吹起只会怎么样3、讲述、交流飞机的所包括的基本结构以及飞行的原理学生回答问题和自己的看法学生举手发言对大气压知识了解多少,预测这个实验的结果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调动课堂气氛,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再从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为介绍飞机飞行原理打基础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活跃气氛中学到知识。
4、开始设计飞机,指出设计需要注意的步骤,如何一张纸将整个飞机设计完成5、检查学生设计的飞机,设计合理者发剪刀,开始剪裁,不合理者指出他们的问题进行改正6、对剪好的学生发双面胶,开始黏贴飞机(提出注意项,机身可以先剪一个,另外两个可以直接以第一个为模板裁出来。
提出难点如机翼如何固定,尾翼如何安装等)学生思考,自己动手自己的动手开始在一张纸上设计学生动手开始剪裁学生动手拼接飞机,想办法解决机翼连接问题让学生养成新的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整体规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7、引导学生开始调试自己的飞机,发橡皮泥给他们自己调节飞机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点品,教师指导交流教师总结:这节课大家通过自己动脑设计,将一张白纸变为了一架架手掷飞机,对飞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制作木质手掷两用飞机教案

制作木质手掷飞机步骤1.简单介绍一下飞机2.简单讲解一下木质飞机的飞行原理(飞翔是利用重力与升力的两种力量交互作用形成的.纸飞机本身的重量会牵引机身向下掉落,机翼则会抓住空气,让纸飞机在空气中漂浮.一上一下的两股力量,再加上投掷者帮助纸飞机向前滑行的「动力」--产生惯性运动而顺势滑出,三股力量的平衡,就能飞出优美姿态.)3.如何制作木质手掷飞机:一、材料、工具设计图.大型美工刀、长直尺、量角器、笔.502胶砂纸.(#240,#320,#400或是密度更细的数种砂纸)薄木块二、制作(一)主翼制作要点:根据设计图,以1mm之铜木将翼型裁出,画上翼剖面上之最高线.通常设计图上都有标示最高线所在,若图上没有标示,则可自行将其标在翼弦(Chord)长度之30%~35%处.接着在最高线距翼前缘 1/3 处画上一条线.并与翼前缘后面的顶点连成斜线线.使用美工刀将斜线部份削去.用#240砂纸磨出机翼剖面雏形,接近成形时,再以#320砂纸磨出翼剖面形状.最后以#400砂纸细磨加工,直到感觉滑溜时停止.在此过程中须注意的是,在完成标准翼形前,也就是 #240,#320 砂纸两阶段内,最高线不可磨去.机翼磨好之后,依设计图的要求将机翼切开以制作上反角.将欲制成上反角的机翼部份置于桌边,与桌缘对齐.以#320砂纸包住一个如香烟盒大小般的木块,单方向地在机翼边缘磨动.切记千万不可来回磨动,否则翼缘会被磨成弧形,减少胶合面积,造成该处结构脆弱.上反角的胶合,若是两段式的上反角,则需先黏翼端上反角,务必使两边翘起的上反角度一致.再接合中央.上述之胶合,都是采用502胶.待502胶干固后,将主翼全部以 #400砂纸或是更密的砂纸将毛边整修一翻.(二)垂直、水平尾翼制作要点:垂直尾翼制作.以 2mm厚铜木为材料,依照设计图,裁出垂直尾翼,此步骤最重要的是,垂直尾翼之木纹方向需和飞行方向垂直,否则尾翼将会非常非常容易断裂.原则上,整个尾翼组可以不必作任何之加工打磨;但我的建议最好是将垂直尾翼前后缘及翼面都用细砂纸稍微磨一下,磨成对称翼形.毕竟,阻力这种东西,会让任何飞机都很感冒的.水平尾翼制作.同样以2mm巴沙木为材料,裁出水平尾翼(木纹方向亦需和飞行方向垂直).若是讲究的话;水平尾翼可以仿照主翼剖面的样子磨出升力翼形.(三)机身制作要点:以修理旧式纱窗常用的建材为材料,挑选一段平直而无弯曲之木条,依图画好形状,削掉不要的部份.在此一阶段要注意的是;在机身上之机翼,水平尾翼黏着处不可削成圆弧,以免减少机翼机身胶合时之接触面积.同时,主翼和水平尾翼的两个安装面需保持互相平行(或是在同一水平面).也就是说,主翼不要带有攻角.另外提醒大家一点,使用美工刀削机身时,千万不可因其难削而施以大力道,否则用力过猛的结果,就是您的刀锋会沿着木材之木纹节理而削深过头,甚而将机身削成两截.在航空模型社里,一个晚上削断两三个机身的镜头时常可见,对心理卫生保证有不良影响,不可不注意一下.切削完成后之机身,除了上述两个(主翼、水平尾翼)接合处以外,其它部份可以用粗砂纸将机身大肆减肥一番,尤其是机身的(剖面)厚度,可将其磨到约剩 3mm厚左右(再薄可能就不安全了).如此可大幅地减低飞机重量,又减小了飞机正面的形阻力,一举两得.最后,再用 #400砂纸大略地修磨一下,及告完成.(四)飞机的组合要点:机翼机身的胶合.将胶涂于机身接着面上,并把机翼轻压置上,用手指抹去多余溢出之胶水.等待15分钟胶水干固后即可进行尾翼之装配.尾翼、机身之胶合.将胶涂于接着面上,置上水平尾翼.在这里有一个地方要特别强调,就是倘若您是惯用右手的人,则将水平尾翼的左边翘起约两个一元铜板的高度.也就是从机首往机尾的纵轴看过去时,右边尾翼带有一上反角,左边则有下反角(左撇子则相反).如此做的目的是希望让飞机能做圆周飞行.不这么做的话,在试飞时,会捡飞机捡得很辛苦,而若是正式的手掷飞行,则当您用力往上掷时,飞机可能会作一个斛斗(Loop)而损失大部份的高度,不会在最高点改平滑翔.待水平尾翼牢固后,黏上垂直尾翼,只要让垂直尾翼和主翼确保垂直,就没有甚么问题.指挡、防滑砂底胶合.指挡的功用是避免翼后缘因受投掷时食指之施力而破裂.配重.飞机各翼面组立起来之后,最后就是配重.配重时只有一个要点,就是将橡皮泥缠住机鼻,以食指尖及中指尖顶在两边翼下距翼前缘1/2~2/3的翼弦处,当飞机前后达成水平时即是我们所需的橡皮泥(重量).四、飞行(一)检查飞行检查的内容是模型的几何尺寸和重心位置。
《第九课 手掷模型飞机》参考教案

第9课手掷模型飞机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手掷模型飞机的制作方法,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掌握基本的识图能力。
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善于动脑、克服困难与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
【材料准备】
220毫米长的木筷子、吹塑纸、KT板、橡皮泥、剪刀、裁纸刀、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手掷模型飞机就是利用手掷动力飞行的,我们一起来制作一架吧。
二、观察思考。
观察手掷模型飞机的结构,思考各部分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
(1)木筷子做机身
(2)机翼与尾翼就是用吹塑纸制作的
(3)机头可以用KT板制作
三、设计方案
小组商讨确定手掷模型飞机制作方案
四、动手实践
1、制作机身
(1)在KT板上按尺寸画好机头
(2)把机头裁好后粘在机身上
2、制作机翼:按尺寸裁剪
3、制作水平尾翼与垂直尾翼
4、组装:用双面胶粘好机翼与尾翼
5、配重:机头配上适量橡皮泥
6、试飞:机头略微下倾,向前掷出。
五、分享成果
试飞调试后,评价自己的飞机模型,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掷飞机模型的制作和试飞》案例
一、学情分析
学生喜欢飞机,但由于学生初中没有《通用技术》这样动手能力的课,更没有科学和技术作铺垫。
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他们只知道剪、拼、粘等简单组装。
《手掷飞机模型的制作和试飞》是本课的主题。
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和试飞比赛自己的拼粘好的小飞机,在试飞比赛中,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也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
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原有事物的不足、去改进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和实践能力,当学生拿着自己的小飞机进行试飞尝试时,就有几个学生飞的还可以,多数学生不成功,这样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去调试、添加、削减、不断总结,并加以改进,并让学生对比观察飞行好的,远的与飞行近的、不直的飞机的各部分有什么不同,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修改调试,在进行比赛。
总之,给每个学生发展的空间,找到自己的问题,敢于挑战,让他们自主参与,亲身体验并积极实践,是本课程的指导理念。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手掷模型飞机的构造和飞行原理。
2、进一步会看流程图。
3、初步知道副翼、尾翼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正确运用砂皮板打磨加工零部件的技能。
2、在制作手掷小模型飞机的过程中, 掌握副翼、方向舵、升降舵的调整方法。
3、初步掌握手掷直线小模型飞机比赛规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踏实的态度,和对飞机的爱,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飞机制作和调试。
※教学难点:
机头制作和调试
※教学准备:
模型飞机一架,手掷小模型飞机1 套, 胶, 美工刀,砂皮板,剪刀。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出示:手掷小模型飞机
提问:同学们请看,这是一架什么模型飞机?(小模型飞机)
对,小模型飞机
介绍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模型飞机的制作及飞行调整比赛。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架模型飞机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学生观察模型
随学生答问,板书模型各部分名称:机翼、尾翼、机头、机身等
(教学意图: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二)提出新知这架模型飞机,看似简单、容易飞行,但按照竞赛要求飞直线距离,就有相当的难度。
怎样才能让它飞得又直又远而平稳呢?我们一起来进行探讨。
(自由回答)归纳(三个条件):
1、较小的阻力;
2、飞机的重心平衡
3、机头必须插到黑胶头的顶部(教学意图:提出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三)探求新知
如何达到上面三个目标条件,我们逐个进行分析:
1、利用美工刀和砂皮板,将各零部件多余的边角毛刺处理掉,使模型外表面整洁光滑,这样,才能减小飞行阻力。
注意采用单向打磨法(示范)。
2、飞机平稳飞行与和飞机的重心有关。
3、靠机翼和飞机重心平衡把空气排向后方,产生动力,推动飞机前进。
4、模型制作的方法、过程:
提问:机头和机身对接缝隙变大,如何解决?
(5)检查与校正:分别用前视法、侧视法观察检查,并进行调整,做到机翼平整、重心平衡。
(教学意图:在探究学习制作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原有模型不足,然后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制作实践
(五)试飞、调试、
1、场地与飞行区:相当于50 米跑道楼道大小的场地。
在场地的上风区位置放飞。
2、分组:四人一组,互助和交流讨论。
3、飞行调整方法、对比观察飞机飞行的远近
调整重心:
4、讨论、分析飞行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调整。
5、再次试飞,验证调整效果。
6、每人反复试飞3〜4次,争取达到最佳飞行效果。
(学生飞行练习时,)注意:观察小飞机飞行姿态,有问题作出调整。
要养成分析问题、按科学规律解决问题的习惯。
要耐心、仔细地、一点一点调整舵面的角度,只有这样在能达到理想的飞行状态。
※ 课后反思制作和试飞模型,要多动脑、勤练习,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
在遵循科学的前提下,总结经验、大胆创新;精细的做工是良好飞行的前提;一定要养成综合考虑问题和整体考虑问题的习惯。
今天制作和飞行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在今后的活动中改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