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钢结构建筑常用楼板的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楼板施工工艺解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楼板施工工艺解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楼板施工工艺解析楼板作为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楼板施工工艺进行详细解析,并探讨其优势和应用。

一、现场准备与预处理在楼板的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准备与预处理。

首先,清理施工区域并测量基底平整度,以确保楼板的安装精度。

同时,进行基础防水及隔热层的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制作模板1. 模板和支撑体系设计装配式建筑采用了模块化构件,在楼板制作中也需要设计和搭建相应的模板和支撑体系。

这一设计应考虑到结构强度、稳定性、可拆卸性以及模板表面平整度等因素。

2. 模板搭建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模板搭建。

保证模板的固定性和稳定性,并使用适当方式进行支撑调整,以便满足不同高程楼层的施工需求。

三、钢筋布置与预埋1. 钢筋加工和验收在楼板制作前,需要对钢筋进行加工和验收。

确保钢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强度、焊接等标准要求。

2. 钢筋预埋根据设计要求,在模板中预留出适当的空间,将钢筋按照规范进行预埋。

预埋位置、数量和直径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保证与其他构件的连接牢固可靠。

四、混凝土浇筑与养护1. 混凝土配制与搅拌选择适宜的混凝土配合比,按要求进行材料配制和搅拌。

同时,控制水灰比、水泥用量和砂浆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可塑性。

2. 浇筑顺序与技术按照预定计划,确定混凝土浇筑顺序,并采取适当的浇注技术。

遵循分层、分段浇注原则,使用Vibration(振动)或自密实混凝土等技术手段,确保楼板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质量。

3. 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稳定性。

养护措施包括覆盖湿布或喷水养护、遮阳避风等,并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养护时间的安排。

五、楼板安装与封顶1. 楼板安装在楼板完成养护后,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使用吊装设备将楼板模块吊装至预定位置。

确保楼板与墙体、柱子等构件的连接牢固可靠。

2. 封顶处理楼板安装完成后,进行封顶处理。

装配钢结构建筑常用楼板的技术分析

装配钢结构建筑常用楼板的技术分析

装配钢结构建筑常用楼板的技术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系统梳理了目前国内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常用的装配式楼板类型,详细分析了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钢筋桁架楼承板、SP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轻钢龙骨楼板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楼板、集成模块楼板等本身的技术特性和在工程应用中的优点及不足,并总结了装配式楼板研发及创新的思路,以期为装配式楼板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楼板;金属楼承板;叠合楼板;集成楼板20 前言2当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流体系之一,在国内进入了研究及工程实践的快速发展阶段。

量大面广的楼板,对于结构安全、功能及建筑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突出表现为对建筑的楼层净高、造价、施工速度及防水、隔声、美观等均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增加了楼板技术创新及应用的难度,而装配式楼板还需考虑产业链上企业及技术的融合,进一步增加了开发难度,因此,实际楼板技术的创新多是改进型创新,鲜有颠覆性创新。

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 T51129-2017)的规定,可认定为装配式楼板的主要情况有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金属楼承板(压型钢板楼板、钢筋桁架楼承板等)等在施工现场免支模的楼(屋)盖体系。

目前,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符合上述装配式楼板要求的常用配套装配式楼板包括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钢筋桁架楼承板、SP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楼板、轻钢龙骨楼板和集成模块楼板等。

以下将结合目前研究及工程应用情况,对上述楼板进行系统的技术分析,以期为装配式楼板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21 金属楼承板21.1 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2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根据压型钢板在使用阶段是否考虑其受力作用,可分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和压型钢板非组合楼板。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是指将压型钢板与混凝土通过某种构造措施组合成整体而共同工作的受力构件。

在楼层施工阶段,压型钢板起着模板作用;待混凝上硬结后,压型钢板又起着替代受拉钢筋的作用;压型钢板非组合楼板是指压型钢板仅当做永久性的模板使用,不考虑压型钢板使用阶段的受力作用,需要在混凝土板底配置受拉钢筋。

浅析钢结构楼板(一)

浅析钢结构楼板(一)

浅析钢结构楼板(一)钢结构楼板(一)引言概述:钢结构楼板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具有高强度、轻质、易安装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

本文将从构造原理、设计要点、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维护保养等五个大点来浅析钢结构楼板的相关内容。

正文:一、构造原理:1. 钢结构楼板的构造原理是基于钢结构的框架轻量化设计,以保证整个楼板的强度与刚度。

2. 楼板使用梁和板的组合形式,通过横向和纵向的钢筋连接来形成整体结构。

3. 楼板底部采用悬挑或翘口设计,增加承载能力和空间利用率。

二、设计要点:1. 选取合适的楼板厚度和型号,根据设计荷载和跨度来确定合适的尺寸。

2. 考虑楼板的变形控制,采用适当的预应力设计或加强柱、墙的连梁来补偿变形。

3. 设计时需考虑楼板的自重和活荷载,通常采用荷载组合的方式进行设计。

4. 考虑地震和风荷载对楼板的影响,采取合理的剪力墙等防震措施。

三、材料选择:1. 钢材的选择应满足强度要求,一般采用常用的Q235、Q345等钢材。

2. 钢筋的选择应满足抗弯和抗拉要求,一般采用HRB400级别的钢筋。

3. 板材的选择应考虑承载能力和阻燃性能,一般采用热浸锌板或防火板等材料。

四、施工工艺:1. 钢结构楼板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注意楼板与其他构件的连接方式和节点处理。

2. 楼板施工前需进行材料试验,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3. 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楼板变形的措施,如严格控制现浇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和时间。

五、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楼板的连接点,确保连接牢固。

2. 注意观察楼板表面是否有裂缝或变形,及时进行维修。

3. 清洁楼板表面,防止积水、化学物质等对楼板的腐蚀。

总结:本文从构造原理、设计要点、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维护保养五个大点对钢结构楼板进行了浅析。

通过了解钢结构楼板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并确保其安全和可靠性。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新型钢结构与楼板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新型钢结构与楼板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新型钢结构与楼板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施工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开始采用装配式建筑方法。

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新型钢结构和楼板设计是关键要素之一。

一、新型钢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1. 新型钢结构概述新型钢结构是指采用先进技术和材料制作而成的钢结构系统。

相比传统钢结构,新型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

2. 装配式建筑中新型钢结构的优势a. 装配性强:新型钢结构可以预制并进行模数化设计,便于现场安装。

b. 施工效率高:由于预先制作完成,在现场只需要简单组合,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c. 耐震性好:新型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建筑结构。

3. 新型钢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案例a. 新型钢结构应用于住宅楼:通过新型钢结构的使用,可以实现住宅楼的快速、高效施工,并且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b. 新型钢结构应用于公共建筑:以大型体育馆为例,采用新型钢结构可以减少施工时间,增加观众席位,节省成本。

二、楼板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重要性1. 楼板设计的基本原则a. 承载能力强:楼板设计需要考虑到人员和物品的承载能力,确保安全可靠。

b. 抗震性好:楼板设计要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以阻止地震产生破坏性影响。

c. 隔音效果好:楼板设计需要结合消声材料,提供良好的隔音效果。

2. 装配式建筑中常见楼板设计方案a. 钢筋混凝土悬挂楼板:采用悬挂方式安装吊装一体化模数化预制钢筋混凝土悬挂板。

b. 钢格栅板楼板:采用钢格栅板作为楼层结构,提供了较大的通风和明亮度。

3. 楼板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优势a. 连接性好:楼板设计可以通过专门连接件将单个模块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

b. 节约材料:采用装配式建筑中的楼板设计方案可以减少材料浪费和资源消耗。

c. 施工效率高:由于预制完成,在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组合安装,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浅析钢结构楼板(二)2024

浅析钢结构楼板(二)2024

浅析钢结构楼板(二)引言概述:钢结构楼板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楼板结构,其具有承载力强、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文将对钢结构楼板进行浅析,介绍其设计原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一、设计原则1.1 确定楼板的荷载标准和设计参数1.2 选择合适的楼板型式和板材厚度1.3 考虑楼板与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1.4 优化楼板设计,提高承载力和刚度1.5 考虑楼板的防火性能和声学性能二、施工工艺2.1 钢结构楼板的制作工艺2.1.1 制作楼板型骨架2.1.2 安装楼板板材2.1.3 进行焊接或螺栓连接2.2 楼板的安装过程2.2.1 安装楼板前的准备工作2.2.2 楼板的吊装和定位2.2.3 进行楼板的连接和固定2.3 楼板的防腐处理2.3.1 表面处理2.3.2 防腐涂料的选择和施工2.4 楼板的防火处理2.4.1 使用防火涂料或耐火板进行防火处理2.4.2 配备防火封堵材料2.4.3 加强楼板与结构之间的防火措施三、质量控制3.1 楼板制作前的材料检查3.2 制作过程中的工艺控制3.3 楼板的强度和刚度检测3.4 楼板的防火性能检验3.5 完工后的验收和整改措施四、维护和保养4.1 定期进行楼板的检查和维护4.2 注意楼板的防腐和防火措施4.3 处理楼板的老化和损坏问题4.4 修复和更新楼板的方法4.5 加强楼板的管理和维护,延长使用寿命五、总结本文浅析了钢结构楼板的设计原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施工工艺,可以确保楼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强调了楼板的质量控制和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钢结构楼板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前景广阔,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装配式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分析引言:现代建筑行业迅速发展,传统施工方式逐渐被新兴的装配式建筑取代。

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钢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构件材料,其施工技术对项目质量和进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装配式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一、钢结构施工前期准备1. 施工方案设计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

该方案应包括钢结构图纸分析、设备选型和人员组织等内容,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能够按照规划进行。

2. 材料采购与质量控制钢结构所需材料如钢板、角钢、螺栓等应提前进行采购,并且必须对所采购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只有符合标准要求并具有良好质量的材料才能用于实际施工过程中。

3. 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由于钢结构施工通常需要在高处进行,为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这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进行评估,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围护网、安全带等。

二、钢结构施工技术分析1. 钢材切割与修整在装配式建筑中,钢结构常需进行切割、修整以适应设计要求。

切割方式是通过激光切割、火焰切割或电弧等方法完成。

而且,在切割后会出现毛刺或不规则形状,需要修整加工。

2. 钢材焊接钢结构一般会通过焊接来连接各个构件。

常见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和气体保护焊等。

同时,在进行焊接之前必须对接头进行处理,确保表面洁净无锈蚀以提高焊接质量。

3. 钢柱和钢梁的组装装配式建筑中,钢柱和钢梁是承载结构重量并传递荷载的关键部件。

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标准规范进行定位、对齐和焊接。

同时,还需使用螺栓将构件连接牢固。

4. 钢结构防腐处理由于钢材容易氧化和锈蚀,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必须对钢结构进行防腐处理。

常见的防腐方法包括喷涂防锈漆、热浸镀锌等。

选择适当的防腐方式可以保护钢结构不受外界环境侵蚀。

5. 安装检查与调试在完成钢结构组装后,必须进行安装检查和调试以保证质量。

常用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常用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常用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一、引言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楼板类型,其具有轻质、高强度、施工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了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常用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类型1. 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是利用特殊的钢模具制作而成,其截面呈现出“T”字形,中间为空心。

该类型楼板的主要特点是轻质、高强度、隔音效果好等。

适用于多层住宅及商业建筑。

2. 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是利用特殊的模具制作而成,其截面呈现出矩形或梯形。

该类型楼板的主要特点是承载力强、抗震性能好等。

适用于大跨度和高层建筑。

3. 钢纤维混凝土楼板钢纤维混凝土楼板是将钢纤维掺入到混凝土中制作而成。

该类型楼板的主要特点是轻质、高强度、抗震性能好等。

适用于大跨度和高层建筑。

三、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1. 轻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轻质骨架,其自重较轻,降低了整个建筑的荷载,有利于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2. 高强度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优质材料制作而成,其承载力强,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3. 施工方便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进行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时只需要简单拼接即可完成。

这种施工方式不仅提高了工程效率,还降低了人员安全风险。

4. 隔音效果好由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中间为空心或者是含有空气孔隙,在声波传播时会发生反射和吸收作用,从而达到一定的隔音效果。

四、适用范围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适用于多种建筑类型,如住宅、商业、办公等。

由于其轻质、高强度等特点,适用于大跨度和高层建筑。

同时,由于其施工方便,也适用于需要快速安装的工程。

五、结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楼板类型,具有轻质、高强度、施工方便等优点。

针对不同的建筑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楼层板安装技术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楼层板安装技术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楼层板安装技术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进步,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楼层板是钢结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楼层板安装技术进行详细探讨,并介绍其特点、施工流程、注意事项以及优势。

一、楼层板安装技术的特点在传统的混凝土楼层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模板和人力进行搭建。

而采用钢结构装配式楼层板的安装技术,则能够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人力与资源成本。

1. 快速:采用楼层板模块化设计,可以通过现场拼装快速完成楼层施工,并且可以实现“即拆即用”,节省了很多时间,缩短了整个项目周期。

2. 质量可控:通过预制加工方式生产,楼层板质量可控稳定,从而避免了传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3. 环保节能:使用钢结构材料,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

二、楼层板安装技术的施工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楼层板安装前,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安装方案、制定安全措施和组织方式,并对相关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和准备。

2. 安装支撑架:根据设计要求,在预先浇筑好的地基上搭建起支撑架。

支撑架承受着整个楼层板的重量,在安装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钢结构吊装:在地面或其他适当位置进行钢结构吊装操作,将楼层板从生产车间运输至现场,并与支撑架相连接。

4. 楼层板拼接:通过螺栓等连接方式,将多个楼层板拼接成完整的平面结构。

同时需要注意各个楼层板之间的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对齐度。

5. 固定与调整:完成楼层板的拼接后,需要进行固定与调整工作。

使用螺栓等固定件将楼层板稳固地与支撑架连接,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6. 板面处理:对楼层板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其光洁平整。

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进行加工或涂装等工序,以满足项目的具体要求。

三、楼层板安装技术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并定期检查设备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钢结构建筑常用楼板的技术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系统梳理了目前国内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常用的装配式楼板类型,详细分析了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钢筋桁架楼承板、SP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轻钢龙骨楼板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楼板、集成模块楼板等本身的技术特性和在工程应用中的优点及不足,并总结了装配式楼板研发及创新的思路,以期为装配式楼板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楼板;金属楼承板;叠合楼板;集成楼板20 前言2当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流体系之一,在国内进入了研究及工程实践的快速发展阶段。

量大面广的楼板,对于结构安全、功能及建筑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突出表现为对建筑的楼层净高、造价、施工速度及防水、隔声、美观等均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增加了楼板技术创新及应用的难度,而装配式楼板还需考虑产业链上企业及技术的融合,进一步增加了开发难度,因此,实际楼板技术的创新多是改进型创新,鲜有颠覆性创新。

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 T51129-2017)的规定,可认定为装配式楼板的主要情况有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金属楼承板(压型钢板楼板、钢筋桁架楼承板等)等在施工现场免支模的楼(屋)盖体系。

目前,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符合上述装配式楼板要求的常用配套装配式楼板包括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钢筋桁架楼承板、SP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楼板、轻钢龙骨楼板和集成模块楼板等。

以下将结合目前研究及工程应用情况,对上述楼板进行系统的技术分析,以期为装配式楼板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21 金属楼承板21.1 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2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根据压型钢板在使用阶段是否考虑其受力作用,可分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和压型钢板非组合楼板。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是指将压型钢板与混凝土通过某种构造措施组合成整体而共同工作的受力构件。

在楼层施工阶段,压型钢板起着模板作用;待混凝上硬结后,压型钢板又起着替代受拉钢筋的作用;压型钢板非组合楼板是指压型钢板仅当做永久性的模板使用,不考虑压型钢板使用阶段的受力作用,需要在混凝土板底配置受拉钢筋。

该种形式的楼板从国外引入时间较早,其技术已被较多的公司掌握,已有较完备的图集及标准支撑;该楼板的优点有:技术成熟,供应充足,运输堆放方便,施工中无需模板,施工快捷,有利于缩短工期;压型钢板的凹槽内可铺设通讯、电力、通风、采暖等管线;楼板整体性好。

存在的不足有:楼板造价偏高;板底一般凸凹不平,需做吊顶,降低了楼层净高;无支撑跨度与经济跨度较小,钢次梁布置较多,影响楼层净高及功能布局;压型钢板参与使用阶段受力时,需做防火和防腐蚀处理。

目前主要在多层和(超)高层的办公和商业建筑等公共建筑中应用较多,在居住建筑中应用较少。

21.2 钢筋桁架楼承板2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在压型钢板砼楼板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其将能够承受荷载的钢筋桁架与其下方的压型薄钢板连接,组成一个在施工阶段能够承受湿砼及施工荷载的结构体系。

在使用阶段,不考虑压型薄钢板的受力作用,钢筋桁架作为混凝土楼板的主要配筋,承受使用荷载。

普通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钢筋桁架与下方的压型薄钢板焊接,压型薄钢板直接作为永久性模板使用;新一代的钢筋桁架楼承板采用可拆卸式的扣件连接,可在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底部的压型薄钢板,便于压型薄钢板的循环利用,免去了遗留钢板的处理,进而可降低成本。

2该种楼板近几年在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发展较快,在获取了许多原本采用压型钢板楼板的市场的同时,开拓了不少居住建筑的市场。

目前,也已具备较完善的图集及标准支撑[1],国内的杭萧钢构、浙江锐博、行家楼承板、江苏元大等许多厂家均掌握了该项技术,其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基数较小,但增速较快。

2其优点在于:该种板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受力钢筋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得到可靠保证,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量减少;现场不需支模,有利于控制工期。

整体性好;压型薄钢板不参与使用阶段的受力,楼板达到强度后可拆下,无需考虑其防火问题;不拆除时,因压型薄钢板底面平整,不需要吊顶,比普通压型钢板楼板每层可增加楼层净高。

不足之处在于:与钢梁连接时,不仅压型薄钢板要与钢梁连接,还要处理好钢筋桁架与钢梁的连接,现场焊接量较大;底部垂直桁架方向的分布筋穿设工作量稍大;混凝土湿作业量大;用钢量和压型钢板相近,价格较高;常规板厚下,无支撑跨度较小;采用拆卸式模板时,其拆除后的板底面一般不够平整,通常还需要处理。

22 SP预应力(叠合)板2SP板系引进美国SPANCRETE公司工艺流程、专利技术和SP商标使用权,在国外已应用数十年,我国自1993年首次引进。

在我国生产的预应力砼空心板,最大允许跨度18m。

本产品包括两个系列,即标准型SP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简称SP板)系列和非标准型SPD叠合预应力混凝土板(简称SPD板)。

SPD板是将SP板顶面在生产时处理成凸凹不小于4mm的粗糙面后,与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粘结成整体而共同受力的板。

2SP板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优异,尺寸误差小(仅在1.5mm内),外观质量好,可省去抹灰。

SP板的孔芯为水滴形,增加了混凝土受压区面积的同时,减少了楼板的自重,并且孔芯模板可及早抽出而不会出现上面混凝土塌落。

2因其轻质、高强、跨度大的优势,该种楼板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从过去几年的低迷(基本只在大型厂房、大跨商业等公共建筑应用)中,重获新生,无论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还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均得到了一些实际应用,也有新的产线建成投产,已有的图集[2]也正在修订中。

2其优点在于:SP板采用C40以上高强混凝土及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使得该板具有轻质、大跨度、高载荷的特点,在大跨度、高载荷的建筑中适用SP板可大大减少建筑结构设计中承重墙体和梁柱的设置数量,在增加建筑结构设计灵活性的同时,还可降低建筑物的综合造价,性价比高。

在高层建筑及强震地区,采用SPD板,在现浇混凝土层内布置分布钢筋和支座处负弯矩钢筋,使得楼盖形成一整体,大大增加了楼盖的承载力和刚度。

SP板结构经受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抗震性能良好,其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防火和隔音性能。

SP板的长度可根据设计者的要求任意切割,宽度也可裁剪,吊装速度快,吊上去的板可作为施工平台,施工方便,有利于缩短工期。

不足之处有:其经济跨度为6~12.6m,而住宅的常用开间比之要小,该板厚度相对较大,不经济;板缝对楼盖整体的平面内刚度有较大影响,缝宽需经特别设计,如处理不好会导致结构整体性差,层间侧移过大,不利于抗震。

板缝处不易振捣密实,需加膨胀剂;生产线造价高,布点有限,导致其覆盖的经济适用区域有限。

23 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2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是指将楼板沿厚度方向分成两部分,底部是预制底板,上部后浇混凝土叠合层。

配置底部钢筋的预制底板作为楼板的一部分,在施工阶段作为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模板承受荷载,与后浇混凝土层形成整体的叠合混凝土构件。

为住建部发布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中推广应用的新技术,目前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多种形式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得到了较多应用,应用前景良好。

23.1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2目前,使用最广的混凝土叠合楼板是在预制底板上设置钢筋桁架[3],既可以增加现浇层和叠合层的整体性,又可为吊装提供吊点,而更为重要的是其可以增加预制板的刚度,减少预制板下施工阶段的临时支撑;工程应用最多的是布置少量钢筋桁架的预制底板,其布置临时支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1.8m;而无临时支撑楼板是解决楼板对钢结构施工速度制约的瓶颈问题的关键,宝钢建筑等企业开发并成功应用的无支撑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改进钢筋桁架布置,使得钢筋桁架和预制底板组成共同受力的梁式单元,可实现楼板施工时无临时支撑的目标,其应用正逐渐增加。

该种楼板的优点有:免模板,免(少)支撑、免板底抹灰;现场湿作业少,钢筋绑扎量少;预制板工厂制作,质量有保证;现场施工速度快,且可实现多层同时施工(无支撑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

2该种楼板的也存在一些不足:标准化设计不充分时,会增加板型(含预留孔洞不同)数量,进而增加每平米造价;当无法现场预制时,造价受构件厂的运输半径影响较大;对预留洞口、预制板加工精度要求高,现场不易变化。

23.2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23.2.1 预制预应力平板底板混凝土叠合板2预应力平板底板混凝土叠合板[4],通过在普通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基础上施加预应力,使得钢筋用量可以减少,楼板的挠度减少,板底的开裂也可减少,但这种楼板存在板底拱度易不一致,必须设置临时支撑,不方便板上开洞,且生产、存放要求较高等不足,因此目前在装配式建筑中推广的也不是很好。

23.2.2 预制预应力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2预制预应力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简称PK板),是在传统预应力叠合板基础上,研发创新形成的一种新型楼板结构[5],该叠合楼板的预制部分为预应力混凝土带肋薄板,肋上预留孔洞。

施工时,将预制带肋薄板作为模板,可通过预制构件板肋孔洞配置横向非预应力钢筋,形成双向叠合板。

2该种叠合板肋孔洞内混凝土可形成“销栓作用”,同时因为板肋的存在加大了新旧混凝土的叠合面积和预制板刚度,使叠合面有更优越的抗剪能力,叠合效果好;预留孔洞内穿横向钢筋,能较好的实现双向受力,整体性好,有效地解决了板底两个方向的开裂问题。

预制预应力带肋底板,适用跨度大(可达6m),现场施工时无临时支撑(跨度不大于3.6m)、无模板,施工方便,质量有保证,工期短。

目前已颁布实施《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 258-2011),有利地推动了其工程应用。

不足之处有:该楼板不便于管线穿设、板上开洞不方便;采用预应力技术,生产成本及难度略高;预制带肋薄板在存放、吊装及运输时易碰损,且所占空间较大,运输存放成本略高。

24 蒸压加气混凝土楼板2蒸压加气混凝土楼板[6]主要用在低层轻型钢结构建筑或钢结构夹层中,其采用轻质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具有装配率高、轻质环保、防火性能好、安装施工方便等优点,但存在板体较脆、板间及板与钢梁间的连接要求高、协调竖向受力构件的能力有限等不足。

25 轻钢龙骨板组合楼板2轻钢龙骨板组合楼板[7],目前主要用在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中,技术成熟。

该楼板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轻质,装配化程度高,运输安装方便,便于布设管线,用于低层建筑中较为方便。

不足是:因防火及楼板平面内刚度等问题,在高层建筑的一般楼板中较难应用;且楼板占用净空高度较多,防振动性也不太好;造价也不低。

26 集成模块楼板2将楼板、钢梁及管线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模块,通过装配与竖向受力构件连接,是一种从宏观层面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