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合集下载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
地月系/行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 →银河系/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
课外观测
月相的位置和形状
课外观测
月相的位置和形状
上半月的月相上半夜看,月面朝西 下半月的月相下半夜看,月面朝东
合作探究
行星地球——普遍性
类地行星
水 星
金 星
地 球
火 星
巨行星
木星
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思维建构
生命星球——特殊性
阅读教材P6“行星地球”最后两自然段内容,归纳整理地球存在生命 的基本条件。
外部
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无明显变化

环境
宇宙环境安全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特 殊
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自身 条件
适合生存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拥有适宜的大气层
星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C )
①火星和地球上的温度都有利于生命起源和发展 →火星温度太低不利于生命起源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和地球都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火星体积质量太小,大气稀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



环 境
行星 地球
普遍性 特殊性
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相似 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生命三要素”
演练提升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此次发射的“天问一号”探 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送入地火转移轨道。经历火星捕获、火星停泊后,着 陆巡视器将与环绕器分离,进入火星大气。2021年5月15日,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 星,之后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搭载的科学载荷开机,开始火星表面巡视探测。读下 表,完成1~2题。

2019(秋)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人教版(新教材)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19(秋)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人教版(新教材)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是太阳系行星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3.太阳辐射是地球光和热的主要源泉,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4.太阳活动释放大量的物质和能量,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给人类活动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5.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

6.地球的演化历史可分为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新生代是人类诞生的时代。

7.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上地幔的上部存在软流层。

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合称岩石圈。

8.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和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天文仪器、简易教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与宇宙、太阳、地球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能够运用宇宙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天文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校及专业《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天文学类专业大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星级1 南京大学★★★★★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 北京师范大学★★★4 北京大学★★★5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观察、识别、描述天体特征,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2.能够描述地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尺度中的位置。

【区域认知】3.能够运用天体系统层次,说明不同天体之间的关系。

【综合思维】4.树立宇宙是物质的和运动的科学宇宙观。

【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分层训练附答案1 宇宙中的地球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分层训练附答案1 宇宙中的地球

课时分层作业(一) 宇宙中的地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银河系、太阳系B.太阳系、地月系C.银河系、地月系D.太阳系、河外星系2.图中A属于( )A.恒星B.星云C.卫星D.行星1.B 2.A[读图可知,月球绕B运转,B应为地球,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B绕A运转,A应为太阳,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与地球组成太阳系。

] 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质B.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为恒星C.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D.天体有很多类型,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4.“冰冻星球”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区域( )A.距太阳比较遥远B.天体的体积过小C.天体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过快D.被冰雪覆盖3.D 4.A[第3题,天体是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不一定是固态,也不一定是球状;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位于太阳系,肯定不是恒星;天体都在不停运动;天体有恒星、行星、卫星等多种类型。

第4题,“冰冻星球”所在区域位于太阳系的边缘,离太阳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故较寒冷。

] 右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开普勒—22b”行星距地球约600光年。

读图,回答5~6题。

5.“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6.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 )A.有肥沃的土壤B.有适宜的温度C.表面比较平坦D.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5.C 6.B[第5题,“开普勒—22b”与地球相距600光年,其距离大大超过了太阳系的范围,但在银河系的范围之内,因此“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并加深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二、作业内容(一)理论复习学生需自行整理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宇宙的基本概念、星体形成及地球的宇宙位置等,并预习下节课的相关内容。

(二)探究活动1. 利用互联网资源或图书资源,查找有关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相关资料,整理并总结行星的特征、组成及其运动规律。

2. 制作一个太阳系模型,按照真实比例展现行星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可以通过橡皮泥、小木块等材料进行制作。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独特性,以及地球环境对生命存在的影响。

(三)书面作业1. 完成一份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的读书笔记,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疑问。

2. 撰写一篇短文,描述对宇宙未来发展的看法或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展望。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复习部分要求条理清晰,知识点准确无误。

2. 探究活动部分需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太阳系模型制作要细致入微,尽可能还原真实情况。

3. 书面作业需结合课程内容,内容充实,逻辑清晰,表达流畅。

读书笔记应真实反映学习过程,短文应体现个人思考和见解。

4. 所有作业均需独立完成,严禁抄袭他人作品。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作业的准确性、创意性和独特性。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详细批改,并给出评分和反馈意见。

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将在课堂上进行作业讲解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作业经验,促进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相关知识点,增强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宇宙环境及宇宙奥秘的兴趣,提高其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1: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1: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单项选择题旅行者1号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

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 )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读下图,据此回答3~5题。

3.根据图中所示内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d是人类已知的宇宙部分②水星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③由b系统示意图可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安全的④北极星与c是同一恒星系统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4.关于b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天体是地球B.c与b中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C.狮子座流星雨现象不会在b系统出现D.迄今我们还未发现b系统存在生命的证据5.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八颗行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组成的B.水星属于类地行星C.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金星D.火星属于巨行星“It's not just planet,It's home.”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据此完成6~7题。

6.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A.质量在八颗行星中最小B.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不同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7.地球上有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条件,是因为( )A.地球的质量适中B.地球的体积适宜C.日地距离适中D.地球的卫星数目适量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

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1. 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宇宙环境的构成。

2. 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和宇宙演化的基本概念。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材料:学生需阅读关于宇宙环境及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相关材料,并记录下关键信息。

2. 绘制天体系统图: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个简单的天体系统图,包括太阳系、银河系等层次。

3. 撰写短文:学生需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的短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4. 观察与实践:学生可自主选择进行与宇宙环境相关的天文观测活动或科学研究项目,并记录下观察或实践过程及结果。

三、作业要求针对本作业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1. 阅读材料:学生在阅读时需保持注意力集中,把握文章重点,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应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理解。

阅读完成后需归纳总结,整理出关键信息。

2. 绘制天体系统图:学生需运用所学知识,绘制一个层次清晰、结构准确的图示。

图中应包括太阳系、银河系等基本天体系统,并使用恰当的标注和说明。

3. 撰写短文:学生应结合所学知识,以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短文内容应包含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的论述。

4. 观察与实践:学生需注意观察的安全性和实践的科学性,选择适合的观察和实践活动项目,详细记录下观察或实践过程及结果,并对所记录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析。

四、作业评价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方面进行:1. 学生是否完成了所有的作业内容;2. 学生在作业中的理解程度和表达水平;3. 学生在绘制天体系统图和撰写短文中的创新性和逻辑性;4. 学生在观察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和作业质量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同时,学生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1地球的宇宙环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1地球的宇宙环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后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人类的家园——地球B.天空中飘动的白云C.轮廓模糊的星云D.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解析] 天空中飘动的白云没有脱离地球大气层,因此不属于天体。

[答案] B双星伴月又称“金木合月”,是指金星、木星和月球同时出现在夜空中。

下图为双星伴月示意图,金星、木星与月球组成了一张笑脸。

读图,完成2~3题。

2.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类型包括( )A.恒星和卫星B.彗星和卫星C.恒星和行星D.行星和卫星[解析] 笑脸中的金星、木星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卫星。

[答案] D3.金星和木星分别属于( )A.类地行星和巨行星B.类地行星和远日行星C.巨行星和类地行星D.远日行星和巨行星[解析] 金星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属于巨行星。

[答案] A2017年10月4日20时9分44秒,我国云南多地观测到“火流星”划破夜空的天文现象,亮度堪比中秋明月。

中国地震台网实时记录了这次流星体坠地撞击事件。

根据初步分析,撞击事件发生在我国云南省香格里拉县西北部40千米处,空爆高度为37千米,相当于一次2.1级地震。

据此,结合下图完成4~5题。

4.流星体属于(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火星公转的天体[解析] 流星体是太阳系中的微小天体,很多都是彗星离开后散落下来的,因此属于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答案] B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月球上的流星现象比地球上的更壮观B.陨星降落在陆地的概率大于海洋C.流星现象减小了天体对地表的撞击力度D.流星体和陨星属于天体[解析] 月球上没有大气,所以无法观察到流星现象,A项错误;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因此陨星降落在陆地的概率小于海洋,B项错误;由于流星体与地球大气摩擦而变小,因此减小了天体对地表的撞击力度,C项正确;到达地面的陨星不属于天体,D项错误。

[答案] C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争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正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

2019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19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地球的宇宙环境
答案 在地面时不是天体。在太空时是天体。
二、行星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思考太阳系周围有几颗行星,它们由近及远的排列分别是什么?
二、行星地球
八大行星(由近及远) :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在火星、木星之间夹有小行星带。
结构特征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巨行星(木土) 远日行星(天海)
日地距离 ≈1.5亿千米
(2)判断某些天体是否构成天体系统,要看它们之间是否相互吸 引、相互绕转,是否有共同的公转中心,即整个系统的重心。
思考
“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发射,搭载 3名宇航员,包括首位女宇航员刘洋,在太空停留13天,于 29日返回。判断“神九”在地面待发射时和在太空遨游时是 否是天体?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从低到高 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 河系和总星系。
太银 总
地月系 阳 河 系系
星 系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补充
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判断依据
(1)天体的判断依据——“三看”:一是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 气层之外,之外则是,而之内则不是;二是看它是不是只附属于天 体的一部分;三是看它是不是有独立的运行轨道,有则是,没有则 不是。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体或类球状天体。
宇宙中一切物质存在形式, 连同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 空间勘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 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
质是氢。
蟹状星云
星云 鹰状星云
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行星
卫星是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一)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基础练]
读天体系统的层次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分别是()
A.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C.太阳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
2.从天体系统级别来看,甲、乙、丙、丁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A.甲与乙B.丙与丁
C.乙与丙D.乙与丁
3.图中天体系统包括()
A.1级B.2级
C.3级D.4级
1.B
2.A
3.D[第1题,读图可知,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分别是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第2题,图中甲代表的是银河系,乙代表的是河外星系,它们属于同一级别。

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共4级。

]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据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中各行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在三颗行星中最大
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D.①为金星,②为火星
5.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6.若地球在②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炎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公转方向将发生变化
4.D
5.A
6.B[第4题,根据行星公转轨道可判断,①为火星,②为金星,金星、地球、火星这三颗行星,地球质量最大,它们均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第5题,生命的存在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

第6题,若地球在②行星的轨道上运行,日地距离变小,会导致温度升高,可能变为炎热的“火球”。

]
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

(2)图中共包括____________级天体系统。

(3)彗星的出现与流星现象在我国古代都被认为与吉凶祸福有关,其实它们都是普通的天体,晴朗的夜空中,我们看到一闪即逝的现象是________;拖着长尾的是________。

(4)按结构特征分,木星属于________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________。

(5)如果人类想移居外行星,该行星除了需具备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以外,还需要具备________条件。

[解析]第(1)题,木星绕日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彗星绕日公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第(2)题,图中包括太阳系以及木星和它的卫星组成的次一级的天体系统,共两级天体系统。

第(3)题,天体类型中,一闪即逝的是流星体,拖着长尾的是彗星。

第(4)题,按照结构划分,类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有木星、土星;远日行星有天王星、海王星,故而木星属于巨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土星。

第(5)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液态水、大气层、适宜的温度。

故而,除了适宜的温度、液态水,还需要大气层。

[答案](1)木星绕日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彗星绕日公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2)两(3)流星体彗星
(4)巨土星(5)大气
[等级过关练]
2017年12月1日傍晚,金星、木星与月亮一起在天宇上演“双星拱月”的美妙天象。

在月亮左上方不远处,金星在闪耀,而在金星右上方不远处,明亮的木星像一块宝石。

据此回答8~10题。

8.“双星拱月”时金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应该是()
A B C D
9.金星、木星与月亮()
A.均围绕太阳公转
B.均为太阳系中的天体
C.均为行星
D.均无大气层
10.下列关于材料所涉及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星和木星为巨行星
B.小行星带位于土星和木星之间
C.太阳能量来自核裂变反应
D.哈雷彗星公转周期为76年
8.A9.B10.D[第8题,“双星拱月”天象发生时,在月亮左上方不远处,金星在闪烁。

月球属于地球卫星,所以此时金星应位于地球的左上方位置,图A符合。

第9题,金星、木星均围绕太阳公转,月亮围绕地球公转,均为太阳系中的天体。

第10题,哈雷彗星公转周期为76年。

]
2017年2月23日,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40光年的一颗红矮星(TRAPPIST-1)
有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其中3颗位于“宜居带”内。

下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

据此回答11~13题。

11.红矮星“TRAPPIST-1”属于()
A.卫星B.行星
C.恒星D.星云
12.红矮星“TRAPPIST-1”所在的天体系统位于()
A.②—太阳系B.③—银河系
C.③—河外星系D.④—可观测宇宙
13.材料中所说的“宜居带”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可能是() A.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
B.体积质量适中,可形成大气层
C.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与恒星距离适中,有液态水的存在
11.C12.B13.D[第11题,红矮星(TRAPPIST-1)有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应属于恒星。

第12题,红矮星“TRAPPIST-1”是恒星,不属于太阳系,所在的天体系统应位于③—银河系。

第13题,材料中所说的“宜居带”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可能是根据天文观测,该行星与恒星距离适中,有液态水的存在。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利用各种办法寻找“地外文明”,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
上,携带了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还把各民族的经典音乐放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以引起其他天体上生物的共鸣;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电磁波接收装置,用来捕获来自“地外文明”的电磁波……
2016年是利用科学寻找外星生命的第56年,下列两幅图是英国科学家霍金构想的外星人的样子。

材料二设想在距离地球50万亿千米(5.29光年)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

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们的星球将于10年后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居外星球。

贵星球可以接纳我们吗?”
(1)如果宇宙探测器上向霍金构想的外星人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认为该如何说?
(2)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信息后悲观地说:“我们不用给X星球上的居民发信号了。

”他为什么这样说?(提示:信息用电磁波传递,速度为光速,即3×108m/s)
(3)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该星球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解析]第(1)题,地球的位置可从天体系统等级和在太阳系的具体位置来说明。

第(2)题,可以通过计算看一下信息传递需要的时间。

第(3)题,某星球存在生命,它所具备的条件应和地球相似。

可参照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进行归纳。

[答案](1)地球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由近及
远的第三颗行星。

(2)因为X星球距离地球约5.29光年,信息从该星球传到地球已用了5年多的时间,当地球上的信息传到该星球时,时间已是10年以后了,那时该星球已经毁灭。

(3)该星球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