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画布上的阳光课件3湘美版(1)

合集下载

新湘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画布上的阳光》课件

新湘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美术《画布上的阳光》课件
色彩丰富 鲜艳 强烈
色调 色彩 光感
单一深棕色 深沉 弱
笔触
题材
不明显
宗教 历史 战争
明显
寻常生活风景
如果你是当时备受争议的印象派的一员 , 1876年举办第二次展览,有20位画家参 面对质疑和批判,你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加,这次展览干脆打出了“印象主义画展” 是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我? 的旗号,从此印象派登上了法国画坛,扩 及欧洲,影响世界。
如果你是当时的观众或者评论家, 一名记者讽刺莫奈的画“对美与真实的否定 , 你会如何来评价这幅画呢? 只能给人一种印象”.
印象派
︽ 日 出 印 象 ︾ 莫 奈

• 有些评论家甚至挖苦这些青年画家把画稿拿出来展览, 是在捉弄老实人。 • 群众不但前往嘲笑,甚或向画布唾啐。 • 思想保守的评论界曾攻击他们的作品是“信手涂鸦”的 “儿戏”,是“把颜料甩到画布上去”的“胡闹”。 • 在当时的一份报纸上,登出了这样一幅嘲笑印象派的漫 画:在“印象派画展”的门前,一位怀孕的大肚子妇女 要进去参观。一个门卫拦住她,说:“请考虑一下您后 代的健康。” • 当法国总统进入世界博览会中印象主义作品展时,有人 竟然说:“留步,总统先生!这是法国的耻辱!”
?2010年6月24日莫奈的睡莲池更以4100万英镑的天价拍卖成为当年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最大看点?印象派大师的作品长期以来被奉为顶级藏品也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一幅莫奈中等尺寸的非知名油画通常会成交在3千万美元以上这就足以证明印象派原创画作绝无仅有的稀缺性
17世纪六十年代,牛顿通过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七 色的彩虹,19世纪人们开始懂得物体的色彩取决于 照射的光源,这激发了印象派画家的兴趣。
复 杂 环 境 下 的 光 和 色
红磨坊的舞会 雷诺阿

画布上的阳光第1、2课时 -完整获奖版

画布上的阳光第1、2课时 -完整获奖版

第1课画布上的阳光第1 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多作品的直观比较,找到不同流派作品的基本艺术特点。

2、通过欣赏、观察比较,对不同风格作品的异同进行简要的表述。

3、能够尝试从题材、色彩、用笔等方面入手,对作品差异进行归纳总结。

重点难点掌握印象派的艺术特点与其它绘画流派之间的内在区别。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盛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就是这种绘画风格最为极致的一种追求与表现。

极其崇尚素描的安格尔,在笔下塑造的形象已经极为逼真。

19世纪后半叶活跃起来的印象派,就是在古典绘画风格达到极致高度背景下产生的。

它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色彩的表现力,给西方油画带来了绚丽的光与色。

二、欣赏与比较1、学生欣赏印象派的作品与印象派前的作品。

印象派前的作品《牧羊女》米勒法国《奥尔南的少女》库尔贝法国《森林风》雷斯达尔荷兰印象派的作品《农家女》毕沙罗法国《阿戎堆的桥》莫奈《布吉瓦尔的塞纳河》西斯莱法国2、观察比较印象派的作品与印象派前的作品印象派前的作品:棕褐色调明暗突出无笔触感画面厚重印象派的作品:色彩绚丽阳光感强笔触明显画面轻松与古典绘画传统相比,而是更注重画面色彩的丰富多变,印象派画家对于造型的精准似乎并不在意。

不难发现,印象派画面上笔触开始明显起来,除了明暗的变化,色彩的更多变化越来越凸显在画面中。

三、探究与学习印象派的艺术特点⑴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彻底打破了传统固有色和棕色调的造型观念。

⑵用明确的笔触画出交织融会的色点和色束,强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

⑶关注色彩、线条给视觉造成的印象和刺激,而不在乎其内容或画什么,重复地对同一题材和同一对象进行描绘。

四、学习活动比较米勒的《牧羊女》和毕沙罗的《农家女》,从题材、构图、色彩等方面说一说它们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第1课画布上的阳光第2 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多作品的直观比较,找到不同流派作品的基本艺术特点。

2、能够尝试从题材、色彩、用笔等方面入手,对作品差异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课 画布上的阳光-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一课 画布上的阳光-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一课画布上的阳光-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绘画中的光影和主次感的运用。

2.掌握用画笔和颜料表现光影的方法。

3.学会运用颜色的搭配表现不同的光影效果。

4.了解绘画作品构图原则,掌握画布的划分和安排。

5.培养感受自然光影变化,善于观察的能力。

6.发挥创造性,设计出自己的光影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运用不同的画笔和颜色表现不同的光影效果。

2.了解画布划分和安排,掌握构图原则。

3.培养观察和感受自然光影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光影的表现和画布的构图。

2.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老师通过讲解艺术作品中的主次感和光影的表现方法,让学生了解光影的重要性和表现方法。

然后,老师指导学生在画布上练习用不同的画笔和颜色表现光影效果,并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画布的构图原则和划分方法。

最后,老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光影艺术作品。

四、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几件充满光影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领略光影在艺术中的表现方式。

2.讲解光影的表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画笔和颜料表现不同的光影效果,并理解光影在画面中表现主次感的重要性。

3.画布构图练习(20分钟)老师指导学生在画布上进行画面划分和安排,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画布的构图原则和划分方法。

4.光影表现实践(40分钟)老师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的画笔和颜色,练习在画布上表现自然光影的效果。

5.创作演练(25分钟)老师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在自己的画布上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光影艺术作品,并进行创作演练。

6.总结(5分钟)通过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回顾和思考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资源1.相关教学PPT。

2.几件充满光影感的艺术作品。

3.画布、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六、课后作业1.自由创作一幅充满光影感的艺术作品。

2.设计几个画布构图,并画出光影效果。

第1课画布上的阳光课件 2022—2023学年湘美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

第1课画布上的阳光课件   2022—2023学年湘美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
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 涂式的轮廓线。
印象派
莫奈(法国)--日出·印象
作品分析
这是莫奈描绘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 雾早晨的景象:海水被晨曦染成淡紫色,天 空被各种色块晕染成微红,水的波浪由厚薄、 长短不一的笔触绘就,三只摇曳的小船在薄 涂的色点中显得朦胧模糊,船上人影依稀可 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等若隐 若现。画家把从一个窗口上看到的这一印象 收入画布上,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 示雾气交融的景象,是史无前例的,这幅作 品震撼了画坛。
• 梵高《星月夜》
• 梵高《鸢尾花》
• 梵高《向日葵》
麦田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下
向日葵
向日葵是凡高的崇拜物... 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 的花朵,而是太阳之光, 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 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 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 爱的最强光,《向日葵》 表现出了画家对生命的 热爱。
夜晚的咖啡馆內
触这在的莫
也幅三女奈
更的幅人以

为场画》妻 大景中(子

派更,现卡
伞 的
。有以藏美 戏这美伊 剧一国为

性幅华模

,最盛特 描为顿儿
绘成特,
出功区画

人,国了
奈 (
物比家第 的较画一 奔起廊幅

放另,《
国 )
感外配撑 ,二图阳 笔幅)伞
,。
总结莫奈……
莫奈的画描绘了从大自然中得到的
稍纵即逝的瞬间印象。 在这里,色即是光,空气也具有动感,空间则靠光线 和空气的相互作用来构成。
风格特点
• 印象主义 Impressionnism (1874-1886):以瞬 间的印象做画。画家们 是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 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 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 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 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 法做画。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资料第二周--《画布上的阳光》(第二课时)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资料第二周--《画布上的阳光》(第二课时)

返回
思考·练习∶选项改错题
参考教材关于印象派研究的图表,就其中给你
印象深刻的方面,结合具体作品说说你对印象派的
认识。
返回
作品独立欣赏学习活动:结合课前自己查找的
印象派画家作品资料,从艺术特点、题材、代
表作品三方面,比较与后印象派作家凡·高、 高更、修拉等作品的异同。展示《星月夜》等 几幅相关后印象派画家的典型作品。
返回
谢 谢 观 赏
返回
返回
了解印象派画家群体: 印象派的画家们,有着共同的审美理念和艺术追求,在表现 手法上又有着各自的特点。
《威尼斯大运河》1875

马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返回
《舞蹈课》德加(法国)
《红磨坊街的舞会》雷诺阿(法国)
雷诺阿着力刻画闪动的光斑,增添画面快感。德加的作品中闪烁的色光赋予画 面鲜活气氛。马奈断断续续的短笔触与物象融合,使画面充满了自然的生命力!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湘版)九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二课时
画布上的阳光
返回
印象派之前也有不少画家探索光的变化,但一般是依靠明暗变化造成炫目 的效果。而印象派画家们则依靠19世纪光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着重于通 过色彩变化去变现光彩,第一次确立了光和色彩的独立审美价值,深刻影响到 后来的绘画发展。《暴风雨》透纳(英国)
白杨树:夏天 油画 莫奈
白杨树 :沐浴于粉红色光中 油画 莫奈
白杨树 :暮色中 油画 莫奈
返回
研究印象派表现技巧:“物体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 的。” 印象派在作画时要求整体地观察、比较、找出正确的色彩关系,特别是物体亮面和 暗面的微妙变化。
返回
《干草垛》系列作品两张 (四张局部分析放大) 印象派依靠色彩色系、冷暖、鲜灰、明度关系的强弱处理,制造画面 的空间,与传统绘画主要依靠明暗关系体现空间的手法区别巨大。

画布上的阳光课件

画布上的阳光课件

主题聚焦
选择“阳光”作 共鸣和情感体验。
主题深度
在主题选择上,不仅要表现阳光的表面特征,还要挖掘其深层含义,如希望、温 暖、活力等。
素材的收集
实地考察
为了更真实地表现阳光的色彩和光影 效果,创作者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收 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阳光素材。
参考书籍和图片
查阅相关书籍和图片,了解阳光的科 学原理和艺术表现手法,为创作提供 理论支撑和灵感来源。
创意的构思
创意点
在构思阶段,创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将阳光这一主题与课件内容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创意 点。
表现形式
考虑采用何种表现形式来呈现创意,如绘画、摄影、动画等,以使课件更加生动有趣。
04 画布上的阳光的作品展示
细节的描绘
细节的刻画
细节的描绘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细腻。比如,在绘画风景 时,对树木、花草、建筑等细节进行深入刻画,可以使画面 更加生动。
细节的选择
不是所有的细节都需要被详细描绘,选择那些能够突出主题 、增强画面效果的细节进行刻画,可以使画面更加简洁有力 。
03 画布上的阳光的创作思路
主题的选择
色彩的表现。
调整阶段
对作品进行整体审视和 调整,完善细节和构图

05 画布上的阳光的未来发展
技术的进步对画布上的阳光的影响
数字技术的运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画布上的阳光作品将更多地运用数字 技术进行创作和展示,提高作品的视觉效果和互动性。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VR和AR技术的普及将为画布上的阳光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观 众可以更加沉浸地欣赏作品,增强观赏体验。
光影的处理
光源的确定
首先确定光源的方向,然后根据 这个方向合理地处理阴影和光线 的分布,使画面更加立体和真实 。

第一课画布上的阳光

第一课画布上的阳光

印象派前的作品:棕褐色调、明暗突出、 无笔触感、画面厚重。
印象派的创始人——莫奈
莫奈1840年11月4日生于巴黎, 他是自然的观察者,也是人生 的观察者。将人与物象在浩瀚 的自然中视为连带同一的生命, 是他终生的信念。 “印象派” 在大众的心目中几乎代表了整 个欧洲十九世纪末期的艺术潮 流。印象主义包罗了美术、文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主张在 作画时要整体的观察、比较,找出正确的色彩关系,特别是物体亮面和暗面色彩的微妙变化。
印象派画家除了莫奈外,还有马奈、 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等。 后印象派作品有梵高、高更等。
印象派的特点
印象派则开始脱离写实,主要以具象为主。 色彩光影是最大的造型要素。 关心大自然 冷暖的色点与补色关系的小笔触,
画 布 上 的 阳 光
印象派
19世纪后半叶,以莫奈为代表的一批年轻的法国画家 提倡走出画室,奔向大自然的怀抱。由于他们的作品追求 的是光线和色彩的变化,色、调明亮灿烂,造型松散,不求 严谨的笔法,所以被称之为“印象派”。代表人物有莫奈、 雷诺阿 、德加等。后印象派代表人物梵高、塞尚、高更。
印象派的作品:色彩绚丽、阳光感强、 笔触明显、画面轻松。
作业
课后查找印象派画家的相关资料,从艺术特点、题材、代 表作品等方面,比较他们的作品与梵·高或莫奈等的异同。
梵高——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梵·高是荷兰人,他的 性格一直很热情洋溢,充满 着爱心、充满着热情,愿意 用热情对待一切人,他是用 一种跳动的笔触和强烈的色 彩来表现外界的印象。代表 作《向日葵》《星夜》《有 乌鸦的麦田》
梵·高 自画像 1888
梵·高的帽子上包了 一层布。这是曾经他到了 法国的南部约了高更两人 讨论,两个人无休止争论, 最后他精神失常,拿剃须 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了, 把高更吓跑了。所以他是 一个情绪非常强烈的人。

九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画布上的阳光》课件4湘美版

九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画布上的阳光》课件4湘美版

从题材,构图,色彩三个方面 入手,说说两幅作品各自给你
什么样的感受。
安霍 格松 尔维
勒 女 伯 爵
在 阳 台 上 雷 诺 阿
印象派
19世纪后半叶,以莫奈为代表的一批年 轻的法国画家提倡走出画室,奔向大自然的 怀抱。由于他们的作品追求的是光线和色彩 的变化,色调明亮灿烂、 ,造型松散,不求严 谨的笔法,所以被称之为“印象派〞。代表人 物有莫奈、雷诺阿 、德加等。后印象派代表 人物梵高、塞尚、高更。
吹 短 笛 的 男 孩 马 奈
思考.练习
下面两组表述中找出两对描述词语放错了 边的选项。
印象派前的作品
棕褐色调 阳光感强 无笔触感 画面轻松
印象派作品
笔触明显 明暗突出 画面厚重 色彩绚丽
思考.练习
下面两组表述中找出两对描述词语放错了 边的选项。
印象派前的作品
棕褐色调 阳光感强 无笔触感 画面轻松
印象派作品
笔触明显 明暗突出 画面厚重 色彩绚丽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 ,1834—1917〕印象派重要 画家。他出身于金融资本家 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个画家 ,因此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 非常关心艺术的家庭中。德 加富于创新的构图、细致的 描绘和对动作的透彻表达使 他成为19世纪晚期现代艺术 的大师之一
德加:
(Edgar Dagas 1834-1917) 擅于从不寻常的角度描绘对象瞬间
与古典绘画传统相比,而是 更注重画面色彩的丰富多变, 印象派画家对于造型的精准
视乎并不在意。
不难发现,印象派画面 上笔触开场明显起来, 除了明暗变化,色彩的 更多变化越来越凸显在
画面中。
?红磨坊街的露天舞会?一画中,用这种方法表现规模宏大的场面, 透过树丛的星星点点的阳光,洒落在人们的身上、脸上、桌上和草 地上,真正实践了“光是绘画的主人〞这一句印象主义者的口号。 是印象主义绘画在风俗方面的重要代表作。外表上看三描写巴黎一 著名的露天咖啡馆兼舞场热闹和欢快的气氛,实际上真正的主题是 透过树叶间隙照射下来的阳光。这阳光照射在人们的身上,引起了 丰富的光色变化,充分表现了印象主义画家对现实生活的光与色变 化的高度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派时期的作品更注重光和色的表现和运 用。
精选ppt
17
谢谢观赏
精选ppt
18
• 找出下列哪些画属于 印象派的作品
精选ppt
11
知识拓展 印象派: 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
精选ppt
12
《印象·日精选出ppt 》 莫奈
13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修拉
精选ppt
14
《吃土豆的人》 ?
精选ppt
15
《十五朵向日葵》
精选ppt
梵高
16
课堂小结:
通过对比的学习方法对印象派绘画风格有了 简单的认识。
画布上的阳光
精选ppt
1
《青年像》 法 安格尔
19世纪后半叶活跃起来的印象
派,就是在古典绘画风格达到极致
高度背景下产生的。她的出现,极
大地丰富了色彩的表现力,给西方
油画带来了绚丽的光与色。
精选ppt
《吹短笛的男孩》 法 马奈
2
返回
美术比较的学习方法
认识画派的艺术特点,离不开比较的方法。
精选ppt
你喜欢哪组,为什么? 《睡莲》与哪组相近?
精选ppt
8
思考·练习∶选项改错题
通过观察比较印象派与印象派前的两组作品特
点,在下面的两组表述中找出两对描述词语放错了
边的选项。
精选ppt
9
印象派前作品
棕褐色调
阳光感强
无笔触感
画面轻松
精选ppt
印象派作品
笔触明显 明暗突出 画面厚重 色彩绚丽
10
考 考 你~
返回3
欣赏:
B组 A组
《石桥》伦勃朗
《莫瑞桥》西斯莱
精选ppt
4
B组 A组
《草地上的午餐》马奈
《田园合奏》乔尔乔内
精选ppt
5
B组 A组
《夜巡》伦勃朗
精选ppt
《舞蹈课》德加
6
A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组
《蒙娜丽莎》达芬奇 精选ppt 《农家少女》毕沙罗 7
A组
B组
对比.分析
AB两组油画分别给你什么 样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