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实验案例
9个经典小案例,秒懂执行力

9个经典小案例,秒懂“执行力”执行力经典案例一:谁去给猫挂铃铛有一群老鼠开会,研究怎样应对猫的袭击。
一只被认为聪明的老鼠提出,给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
这样,猫行走的时候,铃铛就会响,听到铃声的老鼠不就可以及时跑掉了吗?大家都公认这是一个好主意。
可是,由谁去给猫挂铃铛呢?怎样才能挂得上呢?这些问题一提出,老鼠都哑口无言了。
点评:科学合理的战略部署是执行的前提!战略如果脱离实际,就根本谈不上执行。
执行力经典案例二、忙碌的农夫有一个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40号田地时,却发现耕耘机没有油了;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只猪还没有喂,于是转回家去;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有几条马铃薯,他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于是又走到马铃薯田去;路途中经过木材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当要去取柴的时候,看见了一只生病的鸡躺在地上……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这个农夫从早上一直到太阳落山,油也没加,猪也没喂,田也没耕……很显然,最后他什么事也没有做好。
点评:做好目标设定、计划和预算是执行的基础。
做好时间管理是提升执行效率的保障。
执行力经典案例三、买复印纸的困惑老板叫一员工去买复印纸。
员工就去了,买了三张复印纸回来。
老板大叫,三张复印纸,怎么够,我至少要三摞。
员工第二天就去买了三摞复印纸回来。
老板一看,又叫,你怎么买了B5的,我要的是A4的。
员工过了几天,买了三摞A4的复印纸回来,老板骂道:怎么买了一个星期,才买好?员工回:你又没有说什么时候要。
一个买复印纸的小事,员工跑了三趟,老板气了三次。
老板会摇头叹道,员工执行力太差了!员工心里会说,老板能力欠缺,连个任务都交待不清楚,只会支使下属白忙活!点评:执行事前一定要做讲清结果,讲清后果,沟通到位。
执行力经典案例四、阿诺德和布鲁诺的差距阿诺德和布鲁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著同样的薪水。
可是一段时间以后,阿诺德青云直上,而布鲁诺却仍在原地踏步。
布鲁诺到老板那儿发牢骚。
从众心理的经典案例

从众心理的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一:拉肯定实验。
在拉肯定实验这个案例中,两个实验者A和B同时参加实验。
研究者
先给A礼物,然后问A他觉得礼物是什么价值,A回答的10元。
研究者
传统B礼物,然后向B问他礼物的价值,B给出的价值可能是比A更高或
比A更低。
实验结果发现,B的价值往往与A的价值相似,虽然他无法看
到A的回答,表明人们有时会偏好从众行为,从而忽略自己的见解。
经典案例二: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一个经典的从众心理研究,由Solomon Asch所提出。
在
实验中,有一名受试者,同时另有七名伪装的受试者,他们被要求回答一
些问题。
发现受试者不得不按照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回答来给出自己的回答,即使自己的回答明显不对。
这证明了人们有时会从众行为以便获得社会认可,而忽略自己的见解。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例子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例子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是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人类在特定环境下的学习和行为模式。
下面列举了十个以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为题的例子。
1. 经典条件反射:巴普洛夫的狗实验巴普洛夫的狗实验是经典条件反射的经典案例。
他发现,当将食物与铃声同时呈现给狗时,狗开始将铃声与食物联系起来,最终只要听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即使没有食物的存在。
2. 经典条件反射:小阿尔伯特的恐惧小阿尔伯特是一个11个月大的婴儿,心理学家华生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发现,当将一个可爱的白色兔子与响亮的声音同时呈现给小阿尔伯特时,他会对兔子产生恐惧反应,即使在其他环境中见到兔子,也会感到害怕。
3. 经典条件反射:恐惧症的形成恐惧症的形成也可以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来解释。
当一个人在某个特定环境下经历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事件,他可能会将这个环境与恐惧体验联系在一起,从而在以后的相似环境中感到恐惧。
4. 经典条件反射:口水分泌经典条件反射在生理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当我们闻到食物的香味时,我们的唾液腺会开始分泌唾液,这是因为我们将食物的香味与食物本身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经典条件反射。
5. 操作条件反射:皮亚杰的婴儿实验皮亚杰的婴儿实验是操作条件反射的经典案例。
他发现,婴儿通过操作环境来获取所需的结果,例如,当一个婴儿学会按一个按钮后,就会获得一个玩具,从而形成了按按钮获取玩具的操作条件反射。
6. 操作条件反射:教育训练操作条件反射在教育训练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当我们给孩子奖励来鼓励他们良好的行为时,我们实际上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增强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7. 操作条件反射:自我调节行为操作条件反射也可以用于自我调节行为。
例如,当我们设定目标并制定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时,我们实际上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激励自己并改变自己的行为。
8. 操作条件反射:药物成瘾的形成药物成瘾的形成可以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解释。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案例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案例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有许多经典的实验案例被广泛引用和讨论。
这些实验案例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设计,帮助研究者揭示了人类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机制。
本文将介绍几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案例,包括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以及经典的洗濯女孩实验。
1.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在1971年进行。
该实验旨在研究个体在特定环境下对权威力量的服从程度。
实验中,研究者将参与者随机分为“囚犯”和“狱警”两组,模拟监狱环境。
然而,实验很快失去了对参与者的控制,因为狱警展示出了过度的暴力行为。
这个实验凸显了权威制度和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2. 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于1961年设计的。
该实验旨在研究个体在被认为是合法的权威要求下对他人施加电击的程度。
在实验中,有一名研究者扮演“教师”,另一名扮演“学生”。
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需要施加越来越强的电击。
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者对权威的认可导致了他们对他人施加电击的行为,这一结果引发了对道德伦理的深思。
3. 洗濯女孩实验洗濯女孩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夫莱特在1977年提出。
该实验旨在探究人们对个体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在实验中,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如工人、强盗、母亲等,然后被要求选择男性或女性职业。
实验结果表明,参与者对男孩的期望职业要求较高,为典型的男性职业,而对女孩的期望职业较低,通常为传统的女性职业,这揭示了性别刻板印象对社会角色选择的影响。
这些实验案例在心理学研究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揭示了人类行为中存在的普遍特征和心理机制,促进了人们对社会行为和心理健康的理解。
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心理学家们能够研究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为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和改善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案例在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认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心理实验案例

心理实验案例1. 斯坦福监狱实验: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泽姆巴多斯(Philip Zimbardo)领导的这项经典实验,旨在研究人类的团体行为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权力滥用。
实验由24名正常人随机分成了囚犯和狱卒两组,结果狱卒们开始变得残忍和暴力,囚犯则许多人出现情绪问题。
2. 鲸鱼之歌实验:这个实验是由苏联神经科学家伊万·帕夫洛夫(Ivan Pavlov)的研究团队在20世纪初进行的,他们通过训练鲸鱼,让它们在不同的声音下展现出指定行为。
实验结果显示,鲸鱼能够学会辨别不同的声音,并且能够表现出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
3. 米尔格拉姆实验: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实验,其目的是探究正常人在受权威人士影响下的服从性。
实验结果发现,受试者会继续进行电击过程,即使被试验者显然受到了痛苦和抗议。
4. 斯洛伐克监狱实验:这个实验是在1971年由斯洛伐克一所大学的心理学家团队进行的。
实验对象是21个普通的大学生,他们被分成了狱卒和囚犯两组。
结果发现,狱卒们表现出残忍行为,而囚犯则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实验因违反伦理准则而引起了轩然大波。
5. 维京生产厂实验:这项实验是在1950年代由梅尔文·莱恩(Melvin Lerner)进行的,旨在研究人是否会对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人施加额外的压力。
实验结果发现,受试者在看到一个人被批评或者受到待遇不平等时,会对其进行攻击性的评价和处罚。
6. 斯普林菲尔德犯罪实验:这个实验是由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学家克拉伦斯·希尔丹(Clarence Darrow)提出的。
实验参与者在高度压迫的环境下被迫学习、工作和生活,结果表明,这些条件下的人会开始互相攻击、谎言满天飞等,从而导致瘫痪状态和心理问题的增加。
伦理学经典案例

伦理学经典案例伦理学作为一门关乎人类行为和价值观的学科,其经典案例常常能引发人们对道德、责任和正义的思考。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伦理学经典案例,带领大家一起深入探讨这些案例背后的道德困境和决策挑战。
1. 米勒实验。
在1950年代,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勒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研究了人们对道德选择的反应。
实验中,参与者被告知他们正在参与一项记忆测试,需要给另一名参与者电击作为惩罚。
虽然实际上没有人受到了电击,但参与者并不知晓这一点。
结果显示,许多参与者在被要求给予更高电击强度时,仍然选择服从指令,这引发了人们对道德与服从的思考。
2. 泰坦尼克号沉船。
泰坦尼克号沉船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历史事件,也是一个伦理学经典案例。
在这场灾难中,船上的救生艇数量不足以容纳所有乘客,因此船员们面临了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优先让妇女和儿童上船,还是按照“男士优先”的传统进行救援?这个选择涉及到生命的权衡和道德的决策,引发了人们对于道德与生存的思考。
3. 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一项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进行的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在权力和权威面前的道德行为。
实验中,参与者被分为监狱警卫和囚犯两组,结果显示监狱警卫在权力的驱使下展现出了残酷和不道德的行为。
这个案例引发了人们对于道德与权力的思考,以及个体在群体中的道德选择。
4. 哈佛大学“电击实验”。
哈佛大学的“电击实验”是一项由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在权威面前的服从程度。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给予另一名参与者电击作为惩罚,结果显示许多参与者在被要求继续给予电击时,仍然选择服从指令。
这个案例引发了人们对于道德与权威的思考,以及个体在权威面前的道德选择。
这些伦理学经典案例,都涉及到人们在道德困境中的选择和决策,引发了人们对于道德、责任和正义的深入思考。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道德考量,以及道德选择所面临的挑战。
组织行为学经典案例

组织行为学经典案例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及其影响的学科,通过对组织中的个体、团队和领导行为进行研究,来揭示组织内部运作的规律和特点。
经典案例是组织行为学教学和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知识。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经典的组织行为学案例,希望能够为大家深入了解组织行为学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个经典案例是斯坦福监狱实验。
1971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进行了一项著名的监狱实验。
实验中,他招募了一群志愿者,将他们分为监狱警卫和囚犯两组,然后让他们在模拟监狱的环境中生活。
结果发现,原本普通的志愿者在短短几天内就展现出了极端的行为,监狱警卫对囚犯实施了严重的虐待,而囚犯也表现出了极度的恐惧和抵抗。
这个案例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巨大影响,警示我们在组织中需要重视组织文化和环境对员工行为的塑造作用。
第二个经典案例是霍桑实验。
1924年至1932年,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在芝加哥郊区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研究工作环境对员工生产力的影响。
实验结果发现,不论是提高光线、改善工作条件,还是减少光线、恶化工作条件,员工的生产力都有所提高。
这一结果被称为“霍桑效应”,即员工在受到关注和重视时,会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组织需要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和工作环境,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三个经典案例是福特汽车公司的流水线生产。
亨利·福特在20世纪初率先引入了流水线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使得汽车成为了大众商品。
然而,流水线生产也带来了员工的枯燥和单一化,导致员工的工作满足感和创造力下降,进而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组织需要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要重视员工的工作满足感和发展空间,以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双赢。
通过对这些经典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组织管理中。
趣味统计学经典案例

趣味统计学经典案例1. 生日悖论生日悖论是指在一个房间里,只需要23个人,就有50%以上的概率至少有两个人生日相同。
这个案例经典的体现了概率论中的鸽巢原理和生日悖论的概率计算。
2. 蒙提霍尔问题蒙提霍尔问题是指一个选手会面对三扇门,其中一扇门后面有奖品,另外两扇门后面是空的。
选手先选择一扇门,然后主持人会打开剩下两扇门中的一扇门,露出一扇空门。
选手是否应该换门以增加获奖的概率,这个问题引发了很多争议和讨论。
3. 红绿灯问题红绿灯问题是指在一个红绿灯路口,红灯亮的时间为60秒,绿灯亮的时间为90秒。
假设一个人随机到达这个路口,他等待的时间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解答,并且可以拓展到更复杂的情况。
4. 奇偶校验奇偶校验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检测方法,常用于计算机数据传输中。
它利用二进制数中1的个数的奇偶性来检测错误。
比如,一个字节中有奇数个1,则奇偶校验位为1,否则为0。
这个案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错误检测的原理和应用。
5. 投掷硬币投掷硬币是统计学中最基础的实验之一。
通过投掷硬币的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进而进行概率分布的推断和假设检验。
6. 高尔夫球洞问题高尔夫球洞问题是指在一个高尔夫球场上,有一个球洞和一个标杆。
如果球员将球随机击打,求平均击打到球洞的距离。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统计模拟和概率分布计算来解答。
7. 疾病筛查疾病筛查是统计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对人群进行检测和筛查,可以计算出疾病的发病率、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8. 艾滋病传播模型艾滋病传播模型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研究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和预测。
通过对不同人群的感染率、传播速度等指标的估计,可以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9. 电影评分电影评分是一种常见的统计学应用,通过对观众的评分和评论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计算出电影的平均评分、评分分布、观众对电影的满意度等指标,对电影的推广和市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中国有句俗话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某人某天起,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问这个人在以后的第n天中是“打鱼”还是“晒网”。
比较大小
从键盘上输入3个整数,要求从小到大输出。
给定1、2、3、4四个数字,请输出所有由它们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雨或等于6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例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
要求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被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兔子繁衍问题
一对兔子,从出生后第3个月起每个月都生一对兔子。
小兔子长到第3个月后每个月又生一对兔子。
假如兔子不存在死亡问题,请问第1个月出生的一对兔子,至少需要繁衍到第几个月时,兔子总数才能达到R对(R为给定的正整数)?
统计一行文本的单词个数
统计一行字符中单词的个数。
单词之间用空格分隔,空格数可以是多个。
水仙花数
打印输出所有“水仙花”数。
所谓“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的正整数,其各位数字立方和等于该数本身。
打印九九口诀表
猴子吃桃问题
一只猴子第一天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一半,还不过瘾,有多吃了一个;第二天早上又将剩下的桃子吃掉一半,又多吃了一个。
以后每天早上都吃了前一天剩下的一半加一个。
到第n天(n>1)早上想再吃时,见只剩下一个桃子了。
请问:第一天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字符串字母大小写转换
输入一个以#结束的字符串,将小写字母全部转换成大写字母,把大写字母全部转换为小写字母,其他字符不变,然后将结果输出到屏幕。
猴子选大王
一群猴子要选新猴王。
新猴王的选择方法是:让n只候选猴子围成一圈,从某位置起顺序编号为1~~n号。
从第1号开始报数(从1~~3),凡报到3的猴子即退出圈子,接着又从紧邻的下一只猴子开始同样的报数。
如此不断循环,最后身下的一只猴子就选为猴王。
请问原来的第几号猴子当选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