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1-2022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2022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2、以“人”“言”构成的“信”字在商周时期并未出现,到春秋时期才产生。

“信”这个概念也是从记载春秋历史的《左传》一书开始的,该书共有24处记载了诸侯、卿大夫等遵守承诺、盟誓的事例,人言为信在稳定秩序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上述史实的背景是A.重道德的儒家思想被统治者广泛接受 B.王室衰微,礼崩乐坏C.信字在春秋时期出现 D.《左传》作者发明了“信”字3、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是A.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B.“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C.因材施教;有教无类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4、“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

”上述西汉时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5、朱熹批评《资治通鉴》时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潜称王而不正名。

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

此类非一,殊不可晓。

”下列选项与上文观点一致的是A. “天下为主,君为客”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 “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6、元代士人杨维桢认为,元朝是华夏正统,而辽和金不是。

他的理由是,儒家的传承,在朱熹之后一度中断,直到元代大儒许衡才再度延续儒家的“道统”。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月考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不少地方出现借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销售伪劣、扰乱秩序、妨碍公务等现象。

口罩是抗击此次疫情的重要“防护装备”随着疫情的扩散,过去不起眼的口罩成为“抢手货”。

更成为不法分子非法牟利的手段。

不考虑其他因素。

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上述变动情况,正确的是()2、2019年10月底,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明确中央企业所属各级子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首发上市I点向N点移动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有A.在企业激励机制的驱动下,劳动者增加了工作量B.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高涨,创业规模逐步扩大C.劳动报酬高的岗位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能胜任者减少D.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适龄制造业工人数量下降12、随着个人财富的增加,如何使自己的财富跑赢通货膨胀、保值增值成了很多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有人选择银行定期理财,有人选择定期存款,二者区别在于①前者风险小,后者风险大②前者可以提前赎回,后者不能提前支取③前者期限更为灵活,后者期限相对整齐④前者收益率较高,后者相比收益率较低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13、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就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行了顶层设计,分类提出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改革的方向,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

这一意见()①有利于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②有利于完善现代化要素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③有利于引导数据等各类要素协同向第三产业集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④有利于消除制约土地等各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区域同步发展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近期,上海迪士尼公司关于“游客进入园区必须翻包检查的规定”引起广大游客强烈不满,“禁带食品入园”事件持续引发热议。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附解析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附解析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附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1. 下列关于唐代开元盛世的表述,正确的是()A. 由唐太宗李世民创造B. 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C. 社会经济空前繁荣D. 出现了“均田制”的衰落2. 西汉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了()A. 推恩令B. 分封制C. 郡国并行制D. 礼乐制度3. 在清朝康熙年间,下列哪项政策体现了清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A. 实行流放制度B. 推行军屯政策C. 实行八旗制度D. 设立驻藏大臣4. 下列关于古希腊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荷马史诗是罗马文化的代表B. 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C.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辩证法”D. 斯巴达以民主政治闻名5.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分封制B. 行省制度和中央集权C. 三省六部制D. 郡县制6. 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寇活动猖獗,其主要原因是()A. 日本战国时代动荡不安B.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C. 中国东南沿海经济繁荣D. 倭寇装备精良7.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A. 蒸汽机的发明B. 电力的广泛应用C. 内燃机的发明D. 纺织机的改进8. 英国光荣革命的主要意义在于()A. 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 推翻了查理一世的统治D. 颁布了《权利法案》9.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A. 解决社会矛盾B. 抵抗法西斯势力C. 应对经济大萧条D. 推动美国工业化10. 联合国成立后,为维护世界和平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A. 组织集体防卫 - B. 设立国际法庭 - C. 颁布《人权宣言》 - D. 组织多次维和行动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的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此举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也导致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秦史》材料二:“明中期,由于倭寇的频繁侵扰,东南沿海百姓流离失所,明朝廷一度下令关闭海岸,严禁商贸。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卷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卷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2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2.某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测得50m处的速度为s,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s B.9m/s C.s D.10m/s3.某航母跑道长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A.5m/s B.10m/s C.15m/s D.20m/s4.如图所示,用一根轻质细绳将一幅重力为10N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当绳上的拉力为10N时,两段细绳之间的夹角 为()A.45°B.60°C.90°D.120°5.一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往竖直墙壁上刷涂料,情景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在人缓慢向上推动滚轮刷涂料的过程中,忽略滚轮质量的变化及滚轮相应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轻质细杆对滚轮的弹力逐渐变大B.滚轮受到的合外力逐渐减小C.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大D.人受到摩擦力逐渐变小6.甲、乙两车在一平直路面的两平行车道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d处。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t0内,两车的间距先增加后减少B.t=t0时,乙车可能还处于甲车后方C.0~t0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D.t=t0时,乙车加速度与甲车的加速度相等7.我校高一某同学想进行一项挑战,用两手水平用力地夹起一摞书并保持静止,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物理模型,设手对书施加的水平压力F=220N,若每本书的质量均为,手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该同学()A.最多能夹住16本书B.最多能夹住9本书C.最多能夹住14本书D.最多能夹住19本书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65m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9.如图,两个质量都为m的球A、B用轻绳连接,A球套在水平细杆上(球孔比杆的直径略大),对B球施加水平风力作用,结果A球与B球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此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A.对B球的水平风力大小等于mgsinθB.轻绳的拉力等于mgcosθC.杆对A球的支持力等于2mgD.杆与A球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tanθ10.如图所示,滑轮C用硬杆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滑轮O通过细绳悬挂一物体/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m/s2。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郡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B. 汉朝设立三公九卿制,形成中央官制C. 隋唐时期废除郡县制,推行州县制D. 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2.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主要是()A. 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B. 奠定了统一中国的基础C. 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D. 使贵族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3.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高峰期出现在()A. 战国时期B. 汉代C. 唐代D. 宋代4. 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A. 公民大会B. 民众法庭C. 元老院D. 执政官5. 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A. 波士顿倾茶事件B. 七年战争C. 《不列颠权利法案》D. 北美殖民地的税收问题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集中在()A. 政治上割地赔款B. 经济上控制市场C. 文化上进行侵略D. 军事上进行干涉7. 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A. 推动欧洲的民主化进程B. 建立法兰西共和国C. 扩大法国的领土和势力范围D. 传播启蒙思想8. 以下关于工业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A. 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B.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C. 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取代了手工作坊D. 工业革命直接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9. 《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德国承认战败,赔偿战损B. 德国失去所有殖民地C. 欧洲各国签署永久和平条约D. 划定德国的东部和西部边界10. 冷战时期,欧洲两大军事对峙集团分别是() - A. 北约与华沙条约组织 - B. 联合国与北约 - C. 欧洲共同体与华沙条约组织 - D. 联合国与华沙条约组织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具有超过二百亩田地的地主,均被列入征税名单。

农民必须向地主交纳农产品,税负繁重,以至民不聊生。

2021年高三历史9月基础知识测试试题

2021年高三历史9月基础知识测试试题

2021年高三历史9月基础知识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3.考试结束,只需交机读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722-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33次,朝周王者3次。

这实质上反映出A.中原地区经济发达B.分封制已开始解体C.三国霸主地位确立D.吴越文化的先进性2.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

“郑人买履”和“守株待兔”的典故应出自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3.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A.宰相专权 B.皇权独尊C.分层决策 D.三省分权4.读表1。

从《北宋商税情况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信息有①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②抑商政策被废弃③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④商业经济发展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5. 有史家提出:在晚唐和宋代定型的艺术、文学类型以及社会、政治制度,一直影响着此后1000年的中国。

下列各项史实及其影响,不能论证其观点的是A.分散相权的三省制度B.重视程序的八股取士C.万口相传的李杜诗篇D.豪放婉约的宋代词苑6.下图为“熊”字书法作品。

按其字体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7.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雅典民主制评价道:“这是一种有趣的统治形式,充满多样性和混乱性,把平等不加区别地给予了平等者和和不平等者。

”他批判的主要是雅典民主中的①妇女没有民主权力②抽签选举③解负令④轮流执政A. ①②B.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8.图1是主题为“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的大事年表。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9月月考试题202009170115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9月月考试题202009170115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不少地方出现借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销售伪劣、扰乱秩序、妨碍公务等现象。

口罩是抗击此次疫情的重要“防护装备”。

随着疫情的扩散,过去不起眼的口罩成为“抢手货”。

更成为不法分子非法牟利的手段。

不考虑其他因素。

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上述变动情况,正确的是()2、2019年10月底,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明确中央企业所属各级子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首发上市(IPO)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等方式,引入非公有资本、集体资本,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A.推动国有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B. 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D. 夯实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微观基础3、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7枚,金质纪念币2枚,银质纪念币4枚,双色铜合金纪念币1枚。

其中,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8克,面额100元。

下列关于该套纪念币的认识正确的是()A.100元的面额是8可纯金的实际价值B. 该套纪念币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C. 该套纪念币可以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D.该套纪念币只具有储藏价值,不可以流通4、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存的部分存款。

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纳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这一政策对我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月考化学试卷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月考化学试卷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月考化学试卷(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0题每小题2分,11~16每小题4分,共44分)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丝绸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下列不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A.L浓盐酸C.配制1 L mol·L-1的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 g NaCl固体D.定容时,为防止液滴飞溅,胶头滴管应紧贴容量瓶内壁6、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个氢原子C.标准状况下,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将 mol氯化铁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个Fe3+7、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氮元素位置已经列于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位于第三周期第ⅤA族B.元素X的氢化物水溶液呈酸性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WD.Z的最高化合价为+5价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金属钠与足量盐酸反应:B.醋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实验室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Cl2:D.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9、己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①中KC1是氧化产物,KBr发生还原反应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1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r2>Cl2>KClO310、工业上合成乙苯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甲、乙均可通过石油分馏获取 D.丙的一氯代物有5种11、CsICl2常用于化学上的分子筛技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sICl2有氧化性,是因为Cs显+3价B.CsICl2有还原性,是因为含有较强还原性的I-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CsICl2溶液,溶液褪色D.在CsICl2溶液中滴加HNO3,可生成Cl212、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CO2===NH错误!+HCO错误!B.少量SO2通入CaClO2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C.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错误!===CaSO4↓+H2O1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B、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Br−、SO42−、NH4+C、有较多Fe3+的溶液中:Na+、NH4+、Cl−、HCO3−D、透明溶液中:K+、Fe3+、MnO4−、SO42−14、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FeS2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2FeS2 7O2 2H2O ═ 2Fe2 4SO42− 4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I卷1. 在平定武庚(商纣儿子)叛乱后,周成王、周公旦便将微子启(商纣庶兄)封于宋地,以殷治殷,而将微子启的儿子烈祖封在了西周的王畿之地,并继续担任史官一职。

西周这些做法旨在A. 拓展华夏文明的空间B. 削弱血缘政治影响C. 提高史官的政治地位D. 稳固西周统治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西周在平定武庚叛乱后,将微子启封于宋地,以殷治殷,而将微子启的儿子烈祖封在西周的王畿之地,西周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便于控制微子启和加强对商地的控制,从而稳固西固统治秩序,故选D项;宋地本身属于华夏文明区域,故排除A项;“以殷治殷”利于政权的稳定,并不能削弱血缘政治,故B项错误;微子的儿子烈祖担任史官,并不意味着史官地位的提高,故C项错误。

2. 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

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A. 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B. 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C. 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D. 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来看,战国时期的变法通过改革选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加强君主集权等方式,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准备,故A项正确;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B 项;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秦朝统一后建立起来,故C项排除;西周后期分封制已走向崩溃,排除D项。

3. 汉朝建立初期,封瓯越、闽越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国;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

这些做法表明统治者A. 大体承接了秦朝政制B. 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C. 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D. 大力简化地方行政层级根据“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

”可知汉朝没有,承接了秦朝政制,而是大力简化地方行政层级,故A错误,D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汉初政治形势的变化,看不出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排除B;汉初推行无为而治思想,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C。

故答案选D。

4. 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表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重农抑商是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限制商业活动,而不是禁止”,A错误;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与近代西方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有着本质的不同,近代西方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是为了实现资产阶级民主,B错误;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各省重大民政事务必须上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

因此并没有很大的自主权,C项错误;明朝内阁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对皇帝负责,直接听命于皇帝,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符合史实,D正确。

5. 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废除砸了数十万举贡生员的饭碗,断绝了他们的仕途。

为解决这一窘境,士绅阶层作为历史上地方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借清政府开办新政之机,利用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声望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

这说明科举制的废除A. 使得士人阶层失去参与政权的机遇B. 增强了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地方力量C. 使士人阶层开始涉足地方政治建设D. 削弱了清政府的凝聚力和统治基础由于废除科举制,导致士绅阶层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从而削弱了清政府的凝聚力和统治基础,故答案为D项。

A项说法绝对,士人阶层还有其他的参与政权的机会,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反映的是废除科举制对清朝统治的危害,排除;C项“开始”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

6. 在中国服饰史上,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有着重要地位,它以中西合璧、满汉交融为特色,凸显了人性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

总体来说是朝着自然、简便、时尚、美观的趋势演变。

这主要反映了A. 女性主体意识的强化B. 女性审美意识的提高C. 女性权利意识的强化D. 女性自由意识的强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可知,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演变是由社会的进步与女性主体意识的强化造成的,故A项正确;BD项包含在A项之中,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女性权利意识的增强,故C项排除。

7. 1938年,国民党在武汉成立了国民参政会。

国民参政会容纳了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在内的各抗日党派,也为各党派提供了一个阐述各自政见的、公开的、合法的机会和场所。

国民参政会的设立A. 确保了国共两党的精诚合作B. 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C. 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D. 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材料“国民参政会容纳了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在内的各抗日党派,也为各党派提供了一个阐述各自政见的、公开的、合法的机会和场所”可知当时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排除。

故选D。

8. 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量出制入;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户以户等纳钱,以田亩纳米粟。

此改革A.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 适应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C. 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 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出现的“取消租、庸、调”“大历十四年”“两税户”等关键词,可以推断出题干中描述的是唐代杨炎的两税法。

两税法户税部分的税额是以钱计算,而非实物,因此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故A项错误。

唐初征收赋税实行租庸调制。

租庸调以人丁为依据,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唐朝建国以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增多。

安史之乱以后,国家失去有效地控制户口及田亩籍帐的能力,土地兼并更是剧烈,加上军费急需,各地军政长官任意征税,导致赋税制度非常混乱。

两税法的出现,在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条件下,按照资产的多少来征税,适应了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

故B项正确,D项错误。

两税法实施后,增加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但由于无法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也就无从谈起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故C项错误。

故选B。

点睛:决定社会面貌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基础,即该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

封建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土地归谁所有即土地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历代封建王朝的治乱兴衰无不与土地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赋税制度是由土地制度的变迁而演变。

9.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 自耕农经济盛行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 均田制破坏严重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A【解析】均田制条件下一般的自耕农授田是20亩,一家的几个男丁露田与桑田加在一起应当超过20亩,结合材料中20~130亩占户数比例的74.1%,可推知这部分应该是自耕农土地,所以选A项。

通过对材料数据的分析可知,131亩至300亩以上的土地所占的比例较小,故不能得出B项。

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崩溃,故C 项错误。

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均田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解读图表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学生易错选B、C两项,主要原因是学生忽视了材料数据,不知道多少亩土地算是自耕农。

10. 下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A.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B. 男耕女织模式瓦解C. 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C【解析】【详解】湖州等地从原本的耕织户中逐渐演化出专门的农户、桑蚕织户,而后者进一步分化,最终形成了丝户、织户、饲蚕户,说明手工业生产日渐专业化,C正确;题干涉及的是桑蚕户的分化,其产品不属于农产品,排除A;鸦片战争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排除B;题干内容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D。

11. 下表为中国1843年前后关税税率变化情况,据此表明——《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A. 清政府结束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 标志着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税率普遍降低,这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正确;当时清政府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A排除;自然经济解体的显著标志是耕织分离和传统纺织业的衰败,与材料无关,B排除;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D排除。

故选C。

12. 1881年,上海织布局获得了“如在上海本地零星销售,应照中西通例,免完厘税;如由上海径运内地,及分运通商他口转入内地,应照洋布花色,均在上海新关完一正税,概免内地沿途税厘”的特权。

这一特权在当时A. 利于提高国产“洋布”的竞争力B. 旨在抵制外国棉布在华倾销C. 阻碍了私营棉纺织业的发展D. 表明政府加强了对海关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洋务民用企业的发展。

依据材料可知,上海织布局是使用近代机器生产国产“洋布”的洋务企业,它的商品在本地销售时免征厘税,在外地销售时“概免内地沿途税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形成一定的价格优势,提高国产“洋布”的竞争力,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特权的主观目的是促进洋务民用企业的发展,提高国产“洋布”的竞争力,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棉布在华倾销只是该特权的客观效果,不是主观目的;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给予洋务民用企业减免厘税的特权,并未体现其对私营棉纺织业发展的阻碍,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给予洋务民用企业减免厘税的特权,并未表明政府加强对海关的控制。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3.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齐”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项反映的是专制思想,故排除;C项强调向善的思想,故排除;D项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个人修养的重要想点睛:本题契合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热点,考查考生对个人修养重要性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