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5年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15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湖南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答案】B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比喻“一带清流”,对偶“佳木茏葱,奇花熌灼”“清溪泻雪,石磴穿云”。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曲折qŭ山坳ào 石磴chéngB.熌灼shuò曲折qū山坳yòu 石磴děngC.熌灼zhuó曲折qŭ山坳yòu 石磴chéngD.熌灼zhuó曲折qū山坳ào 石磴děn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多音字和形声字测读音。

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前后句的照应和句式的选择。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和答案解析湖南卷语文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和答案解析湖南卷语文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语文1.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 比喻排比B. 对偶比喻C. 排比夸张D. 夸张对偶2.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 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 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三事忠告》二则张养浩治官如治家治官如治家,古人尝有是训.矣。

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

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

相.时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禁家人侵渔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

(完整word版)2015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完整word版)2015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章填写成语的题目,成语的意识都很好理解,关键注意上下文,第一个空注意前面的“梦想”,“只能用坚定不移",第二个后面是“精神”,只能用“自强不息",第三个空前面是“成立之秋”,所以用“百废待兴”,最后一空后面是“困难和挑战”只能用“奋发图强”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比喻“一带清流”,对偶“佳木茏葱,奇花熌灼”“清溪泻雪,石磴穿云”.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 曲.折qŭ山坳ào 石磴chéngB.熌灼.shuò 曲.折qū 山坳yòu 石磴děngC.熌灼.zhuó 曲.折qŭ山坳yòu 石磴chéngD.熌灼.zhuó 曲.折qū 山坳ào 石磴děn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多音字和形声字测读音.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前后句的照应和句式的选择。

2015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5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章填写成语的题目,成语的意识都很好理解,关键注意上下文,第一个空注意前面的“梦想”,“只能用坚定不移”,第二个后面是“精神”,只能用“自强不息”,第三个空前面是“成立之秋”,所以用“百废待兴”,最后一空后面是“困难和挑战”只能用“奋发图强”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D.夸张对偶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比喻“一带清流”,对偶“佳木茏葱,奇花熌灼”“清溪泻雪,石磴穿云”。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曲.折qŭ 山坳ào 石磴chéngB.熌灼.shuò曲.折qū 山坳yòu 石磴děngC.熌灼.zhuó曲.折qŭ 山坳yòu 石磴chéngD.熌灼.zhuó曲.折qū 山坳ào 石磴děn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多音字和形声字测读音。

2015年高考语文湖南卷(附答案)

2015年高考语文湖南卷(附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_________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_________、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_________,中国人民_________;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1. 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A. 坚贞不屈 自强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B. 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C. 坚贞不屈 生生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D. 坚定不移 生生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2. 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 比喻 排比B. 对偶 比喻C. 排比 夸张D. 夸张 对偶说着,进入石洞来。

只见佳木茏葱,奇花 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__________________,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3. 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灼.(shuò) 曲.(q ŭ)折 山坳.(ào ) 石磴.(chén g ) B. 灼.(shu ò) 曲.(q ū)折 山坳.(y òu ) 石磴.(d èn g ) C. 灼.(zhuó) 曲.(q ŭ)折 山坳.(yòu) 石磴.(chén g ) D. 灼.(zhu ó) 曲.(q ū)折 山坳.(ào ) 石磴.(d èn g ) 4. 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 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 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二、文言文阅读(22分。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恪守kè一叶扁舟piānB、叱咤chà亲密无间jiānC、辟邪pì处心积虑chùD、粗糙cāo矫枉过正qi 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润饰恃材傲物B、漠视所向披靡C、和霭见风使舵D、伺候冒然行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倏忽之间三年已经过去,回望校园,真令人百感交集。

B、王学苓长期无微不致地照顾邻居亢德馨老人,因而得到群众称赞,政府褒奖。

C、反映现实的电视剧《蜗居》一炮打响,收视率节节飙升,观众纷纷拍手称快。

D、一开春,村里的青壮年又成群结队出去打工了,只留下几个老人小孩在家守着。

4、下列各句中,有病句的一项是()A、把文学作为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站在中间,充当介绍人的角色。

B、北宋哲宗时期,苏轼被贬谪到南方,羁宦于千里之外,经历了数度转徙,徽宗即位之后才从南疆回来。

C、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是衡量文艺作品好坏的标准,也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对象,由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

5、下列作家与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师说》B、曹禺——《四世同堂》C、鲁迅——《故乡》D、雨果——《悲惨世界》6、下面联语中,不属于对仗的一联是()A、俯海古边州,云销见戍楼。

B、涨退山溪水,反复小人心。

C、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7-8题。

(6分,每小题3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对这首诗的一、二句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对比的手法,诗人颂秋与前人悲秋对比。

湖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20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A、静谧.mì风驰电掣.zhìB、呵.护kē暴殄.天物tiǎnC、果脯.fǔ独辟蹊.径xīD、戒.备gài 朝.思暮想zh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A、松驰谈笑风声B、熨贴金榜提名C、诀择仗义直言D、安详泾渭分明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A、为了演好剧中角色,他每天清晨都要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B、古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大雪纷纷扬扬....,把树木和房屋装点得格外美丽。

C、近日热播的反映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观众耳目一新....。

D、他在校园论坛上的演讲深入浅出....地阐明了青年的理想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B)A、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一般不要让未成年的孩子过早地远离自己,否则,孩子的心理、性格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

B、同学们自发组织了志愿者团队去校外服务,几年中,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C、认识沙尘暴的特点,了解沙尘暴的成因,有助于更好地治理沙尘暴,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D、正是因为成千上万人的不断努力,整个社会才充满了活力与朝气,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5、下列作家、作品、体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B)A、郁达夫——《故都的秋》——散文B、莫泊桑——《项链》——戏剧C、曹雪芹——《红楼梦》——小说D、舒婷——《致橡树》——诗歌6、下列诗句,与迎接客人来访相关的一项是(B)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题。

2015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真题(下)

2015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真题(下)

导读:不管遇到怎么样的困难,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人总要活在希望里,哀莫大于心死,要在困境中奋起,在失望中充满希望。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湖南卷)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8分)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

鄴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鄴都引》,选自《全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注】虚:废墟。

(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分)(2)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6分)答:11.古诗文默写。

(5分,每空1分)(1)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观流水兮潺湲。

(屈原《湘夫人》)(2)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生物电池可以利用蜗牛体内葡萄糖发电。

我们在蜗牛壳上钻孔,把覆盖着酶的电极植入聚集在蜗牛身体和壳之间的血淋巴,也就是蜗牛的血液中。

与其他类型的电池类似,我们的电池也是基于化学反应来让电子流动的;一个电极捕获血淋巴中葡萄糖的电子,之后这些电子会通过外部回路——包括我们想要供电的任何设备——抵达相对的电极。

在那里,电子与血淋巴中的氧反应形成水,输出的电力很微弱,在微瓦的量级上,而且在数分钟后会因葡萄糖耗尽而断电。

收获能量之后,蜗牛通过吃喝会恢复体内的葡萄糖水平,就可以再次发电了。

而蜗牛看来并没有受到生物电池的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密★启用前
湖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文(对口)试题
本试题卷共六道大题,20道小题,共5页。

时量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清华园里谈不上什么景致,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茵,校舍.十分(),但是一尘不染。

工字厅后面是荷花池,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魁。

我在这个地方不知()了多少黄昏。

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登高西望,圆明园的断垣残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引人沉思。

荷花池北岸上,可遥见一排高低起伏的土山,。

,。

这一带景色宜人,是同学们常来读书游憩而流连忘返的去处……园中的荷花池,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更是振聋发聩,令莘莘学子不免心生神往,希冀也能漫步在这荷花池畔,沐朝.霞,送夕阳,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倩影共舞荷同妍,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

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校舍.shè
B. 池畔.pàn
C.参.天cān
D. 朝.霞cháo
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一尘不染
B. 当之无魁
C. 断垣残石
D. 俯仰苍茫
3、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恬当的一项是()
A. 简朴消磨
B. 俭朴消耗
C. 俭朴消磨
D. 简朴消耗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绿草如茵
B.流连忘返
C. 振聋发聩
D. 莘莘学子
5、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土山的背后,缓缓地流动着一条小河。

②. 两岸微风拂柳,又是一方胜境。

③. 山上松柏茂盛,树下花草丛生,别有一番风致。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6、语段中“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倩影共舞荷同妍”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对偶
B.比喻
C. 排比
D. 夸张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题。

(6分,每小题3分)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7、这首诗的作者是
A. 王维
B. 王昌龄
C. 白居易
D. 杜牧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 首联“枯荣”一词表现的是“原上草”自然的生命特征。

B. 第二联“烧不尽”“吹又生”表现了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C. 第三联的“侵”“接”二字写出了春草的蔓延扩展之势。

D. 尾联用草之“萋萋”形容王孙送人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9分,每小题3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君与家君期.日中期:约定 B.则是无信.信:信用
C.下车引.之引:引起 D.入门不顾.顾.:回头
10、下列选项中,与“去后乃至”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
B.乃.重修岳阳楼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蒙乃.始就学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

(三)古诗文默写(3分,每空1分)
12、⑴冰,水为之,。

(《劝学》)
⑵不见复关,涕泣涟涟。

,。

(《氓》)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每小题6分)
水啊
在水边筑屋可能是人生的又一个梦想。

大都市远远地阻隔了人与水的亲近。

那些以水著称的城市,如果实地考察起来,会让人觉得那一点水简直算不了什么,微不足道。

水啊,自然的心灵,大地的眼睛,可以洗涤万物的清澈之源,就这样不见了。

可能由于我出生在大水之滨,所以一离开了水就有一种焦躁不安,总害怕生活变得过
于干枯。

许多年里几乎是一路逐水而行,水在不知不觉间牵引着人生轨迹。

行走在城乡之路,只要是眼前出现一片大水,立刻有一种愉悦和亲近感。

无论在哪里,只要看到一片水被污染了,心头立刻会泛起一种绝望感,这绝望会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人类的恐惧不安和肮脏,这一切都等待水来洗刷,可是人类却先自己动手把水弄脏了。

人的视野里如果能有一泓清水,就成了人生中最质朴最诗意的追求。

在小城南部山区,一个小村向阳一面是深深的大水潭,而且绝无污染,常年清澈。

一个朋友就在那个小村的南端居住,他热情地邀我去住。

这时恰好是我不得不搬离小城居所的日子,内心十分惆怅,所以这邀请就让我分外高兴。

我把简单的用具搬来,然后就在这里住下。

水潭是我的心情,它一直是那么清澈平静。

潭水洁净无污,鱼在深处都看得清楚。

这儿的水鸟总是单独行动,他们的模样在我眼前简直很少重复,每一次都是新的面孔,有的洁白,有的碧绿,有的长长的喙,有的高高的腿。

水鸟在潭边踟蹰的样子优雅之极,它们仿佛没有更多的急切心情,仅以漫步为主,狩猎倒在其次。

我每一次来到潭边都钦羡水鸟,先是盯视一会儿,然后就像它们一样悠闲地走起来。

在南部山区水潭边的幸福仅仅持续了一年,后来就因为具体工作的变更而不得不搬回小城。

可是我仍旧迷恋那里。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小城近郊有一座水库,这儿有一片开阔的大水,有长满了半个堤岸的树和青杨。

主人欢迎我来这儿完成自己的部分工作,这使我满心感激。

这里就像南山的水潭一样,是又一处难得的安居之地。

但这美好的水畔只能让我留恋向往,而不能当成长久的居地。

它吸引我,让我来来去去,乐此不疲,未能割舍。

我向越来越多的朋友引见城郊这片亮水,介绍它奇迹般的沉寂。

也就在这些日子里,我顺着水的流向一直向前,不止一次绕到了小城东郊的一条河边。

我终于在河岸发现了一个小村,并在小村里找到了新的小屋。

我在小屋安居下来。

我常常不无自豪地说:我是河畔人家啊。

这条长满了芦荻的河日夜不息地奔流,它赶路的声音直传到我的窗下。

这是那片大水对于我的问候,是它捎来的讯息。

我相信,即便是更远一些的那个水潭也与水库、与这条河相扯相连,它们是孪生兄弟。

河水在大雨季里咆哮,有时它会淹没河上的那座漫桥。

我曾在夜晚长时间站立在河边,看泛着白沫的水流沖淌而下,想像着远方的大海。

最大的水就是海,我终有一天会临海而居。

苍茫无际的海,水天交接之处藏下了多少幻想,我会更多地停留岸边,去遥望邈远。

(选自《张炜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有删改)
13、全文以逐水而居为线索,从水潭、、写到大海。

(4分)
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6分)
答:
15、综观全文,分析“我常常不无自豪地说:我是河畔人家啊”的含意。

(6分)
答:
16、请谈谈这篇文章对你的启示。

(8分)
答:
四、语文综合实践(8分)
一群人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想去干什么,回答是“逃离城市”。

他们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信直播。

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

有人发了一条微信:“山顶风光真美……面对如此美景,同行的十来个人都在看自己的手机。


17、这一语段可划分为四个语意层次,请参照①②的形式,概括③④的内容。

(4分)
①前往雪峰,逃离城市;②一路攀登,一路直播;
③;④。

18、请写一则短信,谈谈这一语段给你的启示。

(4分)
答:
五、应用文写作(12分)
19、请为小明同学代写一份参加环保志愿者协会的申请书。

(12分)
要求:①写明参加理由;
②要素齐全,格式规范;
③行文不得透露与考生相关的信息。

六、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某公司员工停车,早到的总是停在离公司入口最远的地方。

有人不解,问你们早到的为什么不停在最近的地方,而总是停在最远处呢?那些员工的回答几乎一样:我们早来,有时间走,后来的,一定是很赶,若停在最远处,就可能更迟了……
根据上述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