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小说

合集下载

唐代小说书目及论文索引

唐代小说书目及论文索引

唐代小说书目及论文索引唐代传奇研究吴庚舜唐代文学研究年鉴 1985年卷 P.420略述唐代小说的整理工作程毅中唐代文学研究年鉴 1986年卷 P.294唐代传奇选译 / 施瑛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第三函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唐代传奇选译 / 周楞伽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4唐宋传奇集 / 鲁迅校录北京文学古籍刊行 1956唐宋传奇集 / 鲁迅 1881-1936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2唐宋传奇集 / 鲁迅, 1881-1936 齐鲁书社 1997唐宋传奇选 / 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唐人传奇 / 吴志达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唐人传奇 / 李宗为中华书局 1985小豆棚 / 元_ 原著 ,周晨译注齐鲁书社 1991唐人传奇选译 / 元稹 ,周晨巴蜀书社 1990唐人小说 / 桃源居士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唐人小说 / 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唐人小说 / 汪辟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5唐人小说选 / 陈周昌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唐代小说史话 / 程毅中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唐代小说研究 / 刘开荣商务印书馆 1956唐代小说嬗变研究 / 程国赋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隋唐五代小说史 / 侯忠义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7唐代小说研究刘开荣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7,11 又修订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 5,6唐宋传奇作者暨其时代张长弓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1,2游仙窟方诗铭校注上海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5,3唐宋传奇选译第一辑崔巍选译上海四联出版社 1955,4唐人小说汪国垣校录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5,1论崔莺莺戴不凡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3,10唐人小说研究一纂异记与传奇校释王梦鸥台北艺文印书馆 1971,12唐人小说研究二集--陈翰异闻集校补考释王梦鸥台北艺文印书馆 1973,3唐人小说研究三集一本事诗校补考释王梦鸥台北·艺文印书馆 1974,11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王季思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唐人小说选析上海书局编辑部上海书局1963.12唐代传奇选译施瑛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唐人传奇吴志达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唐代小说选徐士年中州书画社 1982年版唐宋传奇故事(一)吕苹王荣初选译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3年1月版唐传奇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2月版唐宋传奇选(注译本)张文潜等编注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插图本唐代传奇选译(上、下卷)周楞枷编译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4年7月版唐宋传奇选(朝鲜文)张友鹤选注南永前译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年1月版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1月版唐人传奇李宗为中华书局 1985年8月版唐代志怪小说选译王汝涛主编齐鲁书社 1985年12月版古典小说笔记论丛刘叶秋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唐人小说选陈周昌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唐代传奇译注程遥千里译注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唐代小说选译傅继馥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版敦煌传奇许维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唐代笔记选粹隋文昭韩师迁译天津教育出版社 1989年8月版唐代小说史话程毅中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年8月唐代小说嬗变研究程国赋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年1月版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李剑国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唐人笔记小说考索周勋初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6年5月版(97:209)隋唐五代小说史侯忠义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7年6月版唐宋传奇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8月版唐宋传奇集序例周树人北新半月刊1:51,52 1927,10唐人小说在文学上之地位汪辟疆讲演章璠笔记读书杂志1:3 1931,6记「唐人小说」(汪辟疆)任美锷中国新书月报1:6、7 1931,6唐代传奇小说姜亮夫青年界4:4 1933,9小说在唐代的倾向方世琨文艺战线3:1.2 1934唐代传奇文与印度故事霍世休文学(上海)2:6 1934,6唐人小说的史学价值钱卓升遗族校刊3:2 1936,7论唐代传奇周潜广州民钟季刊2:4 1937,12唐传奇作者身分的估计冯沅君文讯月刊9:4 1948,10古小说和唐人传奇--中国小说讲话之一吴小如文艺学习1955年第4期唐代传奇给予後代文学的影响谭正璧见话本与古剧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6唐人小说的近代现实主义特征徐士年奔流1957年第4期唐传奇简述程弘语文学习1957年第4期略谈唐人小说的思想和艺术徐士年教学与研究1957年第5期传奇小说与传奇戏曲宋松筠语文教学通讯1957 年第7期怎样读唐宋传奇陈文坚读书月报19 57 年第9期试论唐传奇与古文运动的关系王运熙光明日报1957年11月10日唐“话本”初探李骞辽宁大学学报1959年第2期唐代传奇的细节描写陈玉璞甘肃师大学报1962年第2期谈唐代的三国故事一粟文学遗产增刊第10辑1962年7月唐代的说话与变文路工民间文学1962年第6期唐小说与科举、古文运动及其他曹家琪北京师院论文选1962年第2集唐代民间、宫廷、寺院中的说话胡士莹光明日报1963年3月24日关于唐代传奇繁荣的原因吴庚舜文学研究集刊第1册1964年6月唐宋传奇本事歌行拾零程毅中文学评论1978年第8期略论唐代爱情小说的阶级局限与糟粕谈凤梁南京师院学报1964年第1期略谈唐传奇中的爱情主题王国安光明日报1978年10月17日唐代传奇小说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探讨王庆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丛 1979年文学第1集唐传奇丛考林冠夫北方论丛1980年第1期史传·志怪·传奇--唐人传奇溯源吴志达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思想解放与唐传奇的繁荣唐异明武汉师院汉口分部校刊1980年第2期唐传奇爱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虞晔如王建明(王建新)广西民院学报1980年第2期唐代小说琐记程毅中文学遗产1980年第2期唐代小说琐记(程毅中)文学遗产(1980.2期)唐宋传奇校勘辨伪邹启茂温州师专学报1980:2敦煌发现的话本一瞥张鸿勋社会科学(甘肃)1980:4现实主义在唐人传奇中的表现吴志达武汉大学学报1981:2试论唐传奇小说的几个特点谈凤梁文艺论丛(第13辑)1981,4试论敦煌话本小说及其成就张锡厚河北师院学报1981:2校勘古籍必须“惟从其是”--试论唐宋传奇的校勘王璞邹启茂学术月刊 1981:5试说唐人小说细节描写的特色徐士年郑州大学学报1981:3宋代“话本”与唐代“说话”、“俗讲”、“变文”、“传奇小说”的关系王庆菽社会科学 82:1传奇的定名及其它历史知识 82:2(83:123)论唐传奇的繁荣与民间文学的关系陈勤建华东师大学报 82:5(83:124)浅谈唐代的爱情小说严正广求是学刊 82:3(83:125)唐代小说琐记程毅中社会科学战线 82:4试谈唐代传奇的演进程毅中古典文学论丛(陕西) 83:2唐代诗歌与小说的关系王运熙杨明文学遗产 83:1 (85:425)唐人传奇与后代戏剧谭正璧谭寻文献第13辑 1983年版门阀观念在唐代小说中的反映劳玉灵南宁师院学报 84:2唐传奇的艺术特色姜云天津师大学报 84:2元剧与唐传奇中的爱情作品特征比较幺书仪文学评论 84:3“传奇四变”说新探廖奔刘彦君光明日报 1984,5,1论唐代的豪侠小说王汝涛南开大学学报 84:5唐人爱情悲剧小说初探费秉勋唐代文学论丛总第5辑 1984年版唐传奇行卷说质疑袁维国唐代文学论丛总第5辑 1984年版唐代传奇与日本文学张慧琴文学比较研究通讯(广州) 84:4文言小说肖像描写浅议唐富龄武汉大学学报 84:6《史记》纪传体对唐传奇的影响李少雍文学评论丛刊第18辑 1984年版唐代传奇小说简论刘彦钊山西师大学报 85:1唐代小说与政治卞孝萱中华文史论丛 85:1论唐人对小说本质的全面把握胡大雷广西师大学报 85:4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王枝忠社会科学研究 85:6“传奇”一词的含义与衍变罗德荣文史知识 85:6《聊斋志异》和唐传奇的比较――从《枕中记》和《续黄粱》谈起谭兴戎新乡师院学报 85:1唐宋文学和《董解元西厢记》吴庚舜河北师院学报 85:3中国短篇小说源流发微何满子文史知识 85:8唐宋传奇和西域文化陈珏解放日报 1985,12,22试论唐传奇的独创性汤积庆四川师大学报 86:1浅谈唐传奇对六朝志怪的继承和发展黄福康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86:1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略说唐代小说家的小说观马成生北方论丛 86:1志怪·传奇·志异――文言小说流变述略王枝忠宁夏教育学院学报 86:1中唐政治斗争在小说中的反映卞孝萱中华文史论丛第2辑 1986年版唐宋小说理论述略王开富重庆师院学报 86:3 (87:127)唐传奇情节结构安排的结构艺术康纲联等西南民院学报 86:3传记,还是传奇――论韩、柳“传”作兼谈唐传奇的风格类型高培华等中州学刊 86:4略论唐代小说的景物描写刘宏阜阳师院学报 86:4唐小说二札王枝忠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86:4繁盛期唐人传奇“不甚讲鬼神”原因试探王枝忠宁夏社会科学 86:5 (87:2 22)唐代小说琐记程毅中文史第26辑 1986年版研究唐人小说的重要参考书――《唐人小说》吕艺文史知识 86:3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刍议韩黎范古典文学理论研究第11辑 1986年版论唐传奇对唐代叙事诗的影响何丹尼上海师大学报 87:1唐宋笔记语词释义王瑛中国语文 87:1唐代小说三题冯国凡西部学坛 87:3读《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札记钟振振齐齐哈尔师院学报 87:3论唐代武侠小说罗立群临沂师专学报 87:4论唐代小说的演进之迹程毅中文学遗产 87:5 (88:187)唐代小说的发达与行卷无关涉于天池文学遗产 87:5 (88:191)关于唐代传奇和话本的比较研究王枝忠社会科学 87:5论隋唐佛教小说杜贵晨曲靖师专学报 88:1论唐传奇的素材来源及演变李宗为唐代文学研究第1辑 1988年版由“辅教”到“示人”――唐人小说观念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吴新生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88:1“温卷”说讨论综述徐素风文教资料 88:2一条唐“话本”资料的探考张兵文学遗产 88:3什么是唐传奇?――唐传奇的体制特征及其渊源朱迎平文史知识 88:3 (89:82)唐代传奇的美学成就论略张宝坤人文杂志 88:4 (89:82)兼论中唐爱情小说刘智亭陕西师大学报 88:4悲剧性格的崇高与优美――试论唐传奇爱情王国里的女性形象啸马江西社会科学 88:1(89:83)简论唐代狐精题材小说杨棣齐鲁学刊 89:2唐人小说中的爱情文化信息郝在今等未定稿 89:9 (90:90)唐代小说史探疑董国炎中州学刊 89:6唐传奇中的男主角王枝忠中州学刊 89:4试论唐传奇爱情故事的几种结局任洪杰辽宁大学学报 89:4略论神话传说对唐传奇的影响邓裕华民间文艺季刊 89:4《青琐高议》有关唐代传奇本考略黄震云汉中师院学报 90:1论唐人传奇之“奇”江汉论坛 90:11 (91:90)论唐代小说中的荒诞派作品王汝涛曲靖师专学报 90:2 (91:90)谈谈唐代轶事小说中抨击科举制度的作品杨民苏昆明师专学报 90:2江湖仗剑远行游――唐宋传奇中的侠陈平原文艺评论 90:2(91:98)唐代游侠小说简评褚荣昌上海师大学报 90:3 (91:97)浅谈唐代神仙小说李献芳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90:3唐传奇中人神恋现象的思考陈节福建学刊 90:4论唐人传奇的文体规范陈文新中州学刊 90:4论道教对唐代传奇创作的影响胥洪泉四川师大学报 90:4唐代小说与诗“并称奇作”原因考――兼论小说发展中的重史倾向梁榆霞唐都学刊 90:4从史的政事纪要式到小说细节化――论唐传奇与小说文体的独立董乃斌文学评论 90:5唐代武侠小说与社会生活、文化思想之关系刘荫柏文史知识 90:9 (91:97)唐代狐狸精迷信盛行原因初探段塔丽陕西师大学报 91:1 (92:54)唐代小说二题孟祥荣文学遗产 91:1(92:54)叙事方式和结构的新变董乃斌文学遗产 91:5(92:55)唐代小说与道教陈辽上海道教 91:3论古代文言短片小说的史传性陈炳熙华东师大学报 91:3唐代传奇与士子心态瑜鸾湖北大学学报 91:1唐传奇小说与日本近代文学马兴国日本研究 91:3唐传奇与日本江户文学马兴国日本研究 91:4传奇心态的形成与发展卢敦基广东社会科学 91:4中国市民文学的历史渊源谢桃坊天府新论 92:3从《太平广记》看唐代短篇小说陆惠解漳州师院学报 93:3唐代民间已流传《水浒》中西门庆故事雏形何直刚社会科学论坛(石家庄) 9 2:4唐人小说中的梦陈辽西北师大学报 92:4唐代小说的总体研究――读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卢兴基文学遗产 93:1 由“辅教”到“示人”――唐人小说观念的一个转变吴新生复旦学报 92:5唐代对外交流与小说孙永如扬州师院学报 93:2唐代小说艺术三题宣恒万徐州师院学报 93:3从爱情传奇刊中唐以后市民意识的萌发徐素风扬州师院学报 92:2 (93:78)仙妓合流的文化意蕴――唐代爱情传奇泛论詹丹社会科学战线 92:3(93:78 )论唐代爱情婚姻小说的道德理想程遥辽宁大学学报 92:3唐代传奇的诗韵乐趣杨义中国社会科学 92:6唐人“小说”〖法〗雷威安文学遗产 94:1唐代小说与社会史肖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94:2从唐传奇到三言二拍之嬗变程国赋争鸣 94:2唐传奇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罗南超华中师大学报 94:3唐代文士的史学意识与小说的历史化孙永如扬州师院学报 94:3道教与唐代豪侠小说路云亭晋阳学刊 94:4从神仙小说看唐代文人的精神世界纪德君海南大学学报 94:4晋唐陇右小说王晶波中国典籍与文化 94:4陇土生活与唐小说的繁荣王晶波社科纵横 94:6唐代小说嬗变的成因探讨程国赋社会科学研究 95:1唐传奇叙事模式的演变陈桥生宁夏大学学报 95:1从唐传奇到话本小说之嬗变程国赋江苏社会科学 95:1风流中的超越与固守――从中唐爱情传奇看当时士子的人生观夏晴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95:1唐人传奇中豪侠形象的演变陈文新古典文学知识 95:2论唐代小说中商贾描写的文化意蕴赵维江河北师大学报 95:2论唐传奇的时间结构王明煊浙江师大学报 95:2唐代笔记小说的内涵与特点周勋初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总2 中华书局 1995年2月版论唐代商贾题材小说的道德意识赵维江西北师大学报 95:3仙妓合流现象探因――唐代爱情传奇片论詹丹上海教育学院学报 95:3唐传奇新探卞孝萱扬州师院学报95:3 (96:237)试论唐代婚恋小说的嬗变程国赋齐鲁学刊 95:4浅谈唐传奇与日本平安朝物语文学产生的联系与比较杨再明外国文学研究 95:4中唐传奇小说繁荣原因初探安小兰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95;4唐代小说嬗变研究程国赋古典文学知识 95:5研究唐代小说的遗憾及其他程毅中古典文学知识 95:6浪漫飘逸的风流情怀――唐人小说品格论李钊平社会科学辑刊 96:6唐传奇中爱情婚姻作品的结构因素及其组合模式朱迪光衡阳师专学报 96:4道教与唐传奇张松辉宗教学研究 97:1道教与唐传奇申载春山西师大学报 97:1 又文史哲 97:3唐传奇:模仿的艺术于兴汉山西师大学报 97:2 (98:33)浅论唐传奇中梦幻的艺术构思作用党芳莉西北大学学报 97:1唐传奇与元杂剧相关作品的比较研究程国赋学术研究 97:2(98:35)佛教文化与唐代传奇小说张跃生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97:2以白居易、元稹为核心的中唐小说集团述论苏兴(遗著)明清小说研究 97:3唐豪侠传奇女性观刍议李钊平陕西师大学报 97:2《中国小说史略》的一个独特视角――兼谈《三梦记》的深层心理描写甘建民铁道师院学报 97:3唐代小说创作方法的整体观照程国赋暨南学报 97:3 (98:34)唐代陇右传奇作家作品丁戊文史知识 97:6“游仙窟”解题山田孝雄作谢六逸译文学周报8:2 1929,1记游仙窟起明燕大图书馆学报21 1932游仙窟引高庆丰北平文艺战线3:3 1934唐张鷟事迹考容肇祖广州岭南学报6:4 1941,6张鷟与其朝野佥载冶秋中原月刊2:2 1945,10漫谈《游仙窟》方诗铭文学月刊1955年第5期记重印《游仙窟》川岛人民文学1957年第8期从《游仙窟》说到唐代民间说唱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刘开荣江海学刊 1961年第9 期《游仙窟》的回归与出版倪墨炎文史知识 82:4 (83:127)《游仙窟》与敦煌民间文学张鸿勋关陇文学论丛 82:1中国古代小说发轫的代表作家――张鷟何满子文学遗产 88:3《游仙窟》〖唐〗张鷟著川岛校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9年6月版读莺莺传陈寅恪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0 1948元稹《莺莺传》曹家琪光明日报1954年9月14日略谈《莺莺传》霍松林光明日报1956年5月20日《莺莺传》的生活素材、主题及其他周祖譔学术论坛 1957年第3期论崔莺莺南熏文学评论1964年第期重读三篇唐人传奇(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廖仲安光明日报1965年5月2日《莺莺传》新解禹学文吕有宽郑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2期叛逆的贵族少女一试谈唐传奇《莺莺传》中崔莺莺的形象葵生教与学(邵阳)1979:3关于《〈莺莺传)新解》的讨论――致(莺莺传)新解》的作者王季思郑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也谈《莺莺传》中的遗弃问题光宇力建郑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应当公允评价《莺莺传》王世声郑州大学学报l980年第1期是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张清华郑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关于《莺莺传》爱情悲剧的讨论郑州大学光明日报1980年6月8日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看“才子佳人”戏剧模式的形成〖台湾〗朱昆槐河北师院学报 1990年专刊在日本的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关于莺莺诀别诗的解释〖日〗西冈晴产山西大学师院学报 90:1《莺莺传》本事考宋谋瑒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91:3近年来关于《莺莺传》的讨论综述吴在庆社会科学动态(武汉) 91:11读《柳毅传》王运熙语文教学1957年第3期读唐传奇《柳毅传》刘叶秋语文学习1957年第8期唐代传奇作家李朝威李公佐苏丰甘肃日报 1961 年11月8日谈《柳毅传》的写作艺术霍旭东甘肃文艺 1979年第5期龙女的心愿--谈《柳毅传》的主要人物葵生教与学(邵阳) 1979年第4期李公佐魏明安甘肃文艺 1980年第2期论《柳毅传》于天池北京师大学报 89:5龙女报恩的来龙去脉白化文文学遗产 92:3《柳毅传》的演变过程程国赋烟台师院学报 92:4《柳毅传》成本探微程国赋许昌师专学报 94:1唐宋“说话”的演变高思嘉四川师大学报 96:2女权的强化与妇女形象的重塑――唐传奇女性品格刍议李炳海学术交流 96:3论唐代逸事小说的成因及其嬗变程国赋烟台师院学报 96:3鲁迅对唐宋传奇的研究唐骥宁夏大学学报 96:4从北朝骑射女杰到唐代女侠传奇李炳海中国文化研究 96:4唐传奇新考证车宝仁西北大学学报 96:4《目连变》故事型的素材结构与生成时代之推考――以小名“罗卜”问题为中心陈允吉唐研究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12月版古镜记向平新民报晚刊1956年12月31日王度考(上、下)孙望学术月刊1957年第3、4期《古镜记》的作者及其他段熙仲文学遗产增刊第10辑1962年7月关于唐人小说《古镜记》作者考证徐斯年求是学刊 1981年第4期《王度古镜记》是中唐小说段熙仲光明日报 1984,4,1 (85:422)谈《古镜记》及其作者――与段熙仲先生商榷周楞枷光明日报 1984,8,21(85:423)《古镜记》传奇探微王宏钧中华文史论丛 85:1《古镜记》作者辨韩理洲中国文学研究 86:2关于《白猿传》的故事杨宪益人民日报1957年4月2日皇甫枚和三水小犊皇甫枚与《三水小牍》路志霄甘肃师大学报 1981年第1期皇甫枚路志霄中国地方志通讯 1981年7、8合期皇甫枚及其《三水小犊》王枝忠朔方 88:2裴鉶传奇周楞枷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裴鉶《传奇》和浪漫主义周楞伽唐代文学第1期 1981年4月版裴铏及其《传奇》陈君谋苏州大学学报 82:1试论《传奇》的思想和艺术陈周昌人文杂志 83:3李娃形象的塑造及其他李林生沈阳师院学报 1980年第4期《李娃传》的情节和情趣姜汉林贵州文史丛刊 85:1一个精明而善良的妓女形象――《李娃传》中的李娃于天池中文自修 85:8 《李娃传》新论孙丽华唐都学刊 93:1《李娃传》研究综述程国赋江汉论坛 93:4《古镜记》研究综述程国赋晋阳学刊 92:6忠于生活逻辑的性格描写--谈谈《霍小玉传》周先慎甘肃文艺 1980年第2期传奇研究也应知人论世――论蒋防及其《霍小玉传》吴庚舜中国古典文学论丛(北京)第1辑 1984年版(85:421)《霍小玉传》笺证周绍良文学遗产 86:2《霍小玉传》是早期“牛李党争”的产物卞孝萱社会科学战线 86:2 (87:2 22)读《虬髯客传》札记王运熙学林漫录第11集 1986年版《酉阳杂俎》〖唐〗段成式撰金桑选译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7年版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陈寅恪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乙编唐唐临冥报记之复原岑仲勉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17民国37.4一枝花话张政烺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20下民国37.12「会真记」事迹真伪考王桐龄史学年报1:2民国19.11跋缪校宣室志叶德辉图书馆学季刊4:3.4民国19.12四库提要宣室志考证叶德禄辅仁学志10 :1.2民国30.12《纪闻》作者牛肃考卞孝萱江海学刊1962年第7期《长恨歌》与《长恨歌传》詹瑛学林漫录第3集 1981年5月版《(异闻集)考》补(方诗铭)文史(第11辑,1981.3月)(注:程毅中文载《文史》第7辑,1979年12月出版。

唐传奇代表作品有哪些

唐传奇代表作品有哪些

唐传奇有哪些代表作品唐传奇,也就是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

代表作品列举如下:《古镜记》相传为隋末唐初人王度作。

以古镜为线索,把十多个怪异故事连缀起来组成长篇,叙述较为细致。

《补江总白猿传》作者不详。

内容属志怪一类。

《虬髯客传》相传为张说作。

写隋末李靖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为杨素家妓红拂所倾慕,两人随后出奔,途中结识豪侠张虬髯,后同至太原,通过刘文静会见李世民,虬髯本来有争夺天下的雄心大志,看到李世民神气不凡,知道自己不能和他匹敌,便倾其家财资助李靖,辅佐李世民成就功业,后虬髯入扶余国自立为王。

《枕中记》沈既济作。

写卢生在梦中做了丞相,权势煊赫,梦醒觉悟,皈依佛教,表现人世富贵如梦境之空虚。

《南柯太守传》李公佐作。

主题和《枕中记》类似。

《柳毅传》李朝威作。

写书生柳毅传书搭救洞庭龙女脱离困境后,几经曲折,终于与龙女结为夫妇。

《柳氏传》许尧佐作。

写诗人韩翊与柳氏相爱,经动乱离散,最后团圆。

《李娃传》白行简作。

写荥阳大族郑生热恋长安倡女,屡经波折,终获美好结局。

《霍小玉传》蒋防作。

写陕西李益与长安倡女霍小玉相爱,后登第授官,遂致负心。

《莺莺传》元稹作。

写书生张生与少女崔莺莺从恋爱、结合到离异的悲剧故事。

《长恨歌传》陈鸿作。

写唐玄宗宠幸杨贵妃,招致安史之乱;杨妃死后,玄宗日夜思念,有方士到蓬壶仙山访得杨妃。

故事几乎都是虚构。

《玄怪录》牛僧孺作。

《传奇》裴作。

《集异记》薛用弱作。

以上三种都是专集。

唐传奇除部分记述神灵鬼怪外,大量记载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反映面较过去远为广阔,生活气息也较为浓厚。

在艺术形式上,“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鲁迅语)。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趋于成熟。

唐传奇题材广泛,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

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

这类作品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

唐传奇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唐传奇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唐传奇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一、定义
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

二、内容题材
1. 爱情婚姻类
2. 侠义类
3. 神怪类
4. 历史类
三、艺术特色
1. 情节曲折
2. 人物形象鲜明
3. 结构完整
4. 语言优美
四、地位和影响
1.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它从单纯的搜奇记异发展到有意识地创作小说,在题材、情节、人物塑造和语言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文言小说发展的成熟形态。

2.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唐传奇代表作

唐传奇代表作

唐传奇代表作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其中,唐传奇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部被认为是唐传奇代表作的作品。

1. 《柳毅传》《柳毅传》是唐代传奇小说的开山之作,作者不详。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叫柳毅的年轻人在荒山野外遇到了美丽的女子玉英,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爱情、奇遇和仙侠的故事。

这部作品描写了柳毅品行高尚、机智勇敢的形象,以及他和玉英之间唯美的爱情,被誉为是笔记小说的代表之作。

该作品以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喜欢。

它不仅描绘出了古代社会风貌,还融合了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可以说,《柳毅传》不仅是唐代流传最广的传奇小说,也是后世传奇小说的重要源头之一。

2. 《玉娇梨》《玉娇梨》是唐代传奇小说中的又一佳作,作者刘兰芳。

故事讲述了女主角玉娇梨因被丈夫抛弃而走上贞烈之路的传奇故事。

玉娇梨出场时是一个美丽、聪明的琴童,可是由于丈夫的背叛,她最终选择了殉情,将自己的痛苦境遇宣扬给世人。

《玉娇梨》以其深入人心的情感描写、富有戏剧张力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备受赞誉。

它通过讲述玉娇梨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遇的不幸和无奈,暗示了封建道德的虚伪和不公。

这部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唐代传奇中具有艺术和思想精深度的代表之作。

3. 《金铃记》《金铃记》是唐代传奇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南朝梁代的刘戡。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策士王维才智过人、机智过人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王维通过智谋和计略,化险为夷,最终战胜了敌人,保卫了国家。

《金铃记》以其精细描写的细节和巧妙安排的情节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这部作品展示了作者深刻的人物描写和精彩的情节设计能力,并在其中融入了一些历史事件和典故,更加丰富了故事的内涵。

4. 《夜行船》《夜行船》是唐代传奇小说中较早的一部作品,作者不详。

故事发生在晋阳城内的胡家大宅中,胡家是一个贵族世家,屋内奢华的装饰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人赞叹。

中国唐代第一传世小说《游仙窟》

中国唐代第一传世小说《游仙窟》

中国唐代第一传世小说《游仙窟》
《游仙窟》是中国唐代第一传世小说,也是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将对《游仙窟》的特点和重要性进行介绍。

特点
1. 神怪元素:《游仙窟》以神仙、怪物、妖精等神怪元素为主要内容,描绘了一个神秘奇幻的世界。

2. 情节曲折:小说中的情节错综复杂,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引人入胜。

3. 艺术表现:小说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出唐代文人的才华和创造力。

4. 寓意深刻:小说通过神怪事物的描写,传递了人生的哲理和道德教育的观念。

重要性
1. 文学价值:《游仙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代表了古代文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

2. 影响力:该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了后来的小说创作,尤其对神怪小说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文化传承:《游仙窟》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 研究价值:《游仙窟》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唐代社会的重要资料,对于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游仙窟》作为中国唐代第一传世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文化意义,对于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及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唐代第一仙侠小说《游仙窟》

中国唐代第一仙侠小说《游仙窟》

中国唐代第一仙侠小说《游仙窟》《游仙窟》是中国唐代第一部仙侠小说,作者是唐代文人李煜。

小说以仙侠为题材,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展现出了仙侠世界的奇幻和神秘。

故事梗概《游仙窟》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剑客张茂才和他的伙伴们在寻找仙境的过程中的冒险故事。

故事以张茂才偶然听到一位仙人的传言为起点,他们踏上了寻找仙境之旅。

在旅途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包括邪恶的魔、迷失的仙境和试炼等。

然而,张茂才和他的伙伴们通过勇气和智慧,克服了一切困难,并最终找到了传说中的仙境。

主题与意义《游仙窟》以仙侠为主题,通过描绘仙境和仙人的形象,展现出了人们对于超越常人的力量和永恒美好的向往。

小说中的主人公通过经历各种磨难和困境,展现了勇气、智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部小说描绘了唐代社会对于超越世俗的追求,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对于灵异、神秘的向往和追求。

它不仅仅是一部冒险小说,更是一部表达人们对于理想境界和美好未来的思考和探索。

影响与价值《游仙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的出现对于仙侠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小说通过将仙境和仙人的形象融入到故事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文学风格和题材。

该作品的创作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情节曲折,对于后来的仙侠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描绘勇气、智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读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游仙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它不仅仅具有文学价值,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思想风貌。

这部小说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仙侠题材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论《游仙窟》是中国唐代第一部仙侠小说,通过描绘一个年轻剑客寻找仙境的冒险故事,展示了仙侠世界的奇幻和神秘。

这部小说对于仙侠题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瑰宝。

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作品

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作品

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作品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

唐传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初兴期、繁盛期和衰落期。

一、初、盛唐时代为唐传奇的初兴期。

即从初唐的武德年间到大历末,是由六朝志怪小说演变为唐人传奇小说的过渡期。

这一时期单篇的传奇文已出现。

《古镜记》是唐代现存最早的一篇小说作品,它是用“古文”体第一人称写成的,结束了以往中国小说一律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的局面。

张鷟的《游仙窟》是唐代传奇初兴期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带有骈体小说的鲜明特征,同时又带有艳遇纪实的性质,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语言浅显通俗,逸趣横生,有不少民间气息很浓的妙语。

唐初传奇小说在志怪小说基础上融合史传、辞赋、诗歌、民间说唱艺术等多种叙事文学成分而形成,一开始就显示出风格的多样化。

二、中唐时代是传奇发展的繁盛期。

中唐传奇所存完整作品约近四十种,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涉及爱情、历史、政治、豪侠、梦幻、神仙等诸多方面,其中以爱情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

而且在这一时期产生许多传奇大家,陈玄祐的《离魂记》是唐传奇步入兴盛期的标志性作品。

白行简的《李娃传》是一篇完全摆脱志怪气息的社会人情小说。

元稹的《莺莺传》是作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的爱情小说。

蒋防的《霍小玉传》是一部爱情悲剧,也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

沈既济的《枕中记》也是唐传奇中的名篇。

三、从晚唐到五代,是唐传奇的衰落期。

虽然此期作品数量仍然不少,并出现了较多的传奇集,如牛僧儒的《玄怪录》、袁郊的《甘泽谣》等。

但这些作品大多篇幅短小,内容单薄,或搜奇猎异,或言神志怪,思想和艺术成就都失去了前一个时期的光彩。

而杜光庭的《虬髯客传》是晚唐游侠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故事曲折多变,引人人胜,突出豪侠人物的坚韧刚毅和卓尔不群,展出一种高蹈不羁的生命情渊。

中国唐代第一神奇小说《游仙窟》

中国唐代第一神奇小说《游仙窟》

中国唐代第一神奇小说《游仙窟》
《游仙窟》是中国唐代第一部神奇小说,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胡跃儿。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偶然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仙境,与仙女相爱并经历了一系列奇幻的冒险故事。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唐代,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

一天,他在一次山间探险中意外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洞穴,而这个洞穴竟然通往了一个神奇的仙境,里面居住着各种仙女、仙子和仙人。

主人公在这个神奇的仙境中,遇到了名叫玉真子的仙女,两人迅速相爱并成为了伴侣。

然而,他们的幸福并不长久,因为仙境中有一群妒忌心重的仙人,他们嫉妒主人公和玉真子的美好生活并企图阻止他们。

为了保护自己和玉真子,主人公必须与邪恶的仙人进行一场艰苦的斗争。

他面临各种陷阱、诱惑和困难,但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成功地击败了邪恶的势力,拯救了玉真子和整个仙境。

《游仙窟》以其奇幻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描写,
成为了中国唐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作品中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
力和对仙境的美好向往,同时也融入了对美好与邪恶、爱与嫉妒的
思考。

该小说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后世的文人学
士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想象空间。

它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唐代,而是延续至今,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总之,中国唐代第一神奇小说《游仙窟》以其奇幻的仙境故事
和生动的描写,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美妙的文学体验。

它不仅展现了
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向我们传递了关于美好与邪恶、爱与嫉
妒等主题的思考。

无论是在唐代还是今天,该小说都是不可忽视的
文学经典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小说
传奇小说
1、是小说体裁之一,名称来源可能与晚唐裴铏说集《传奇》有关,以其情节奇特神异而得名。

人用以指称唐、宋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

2、特点:内容上反映生活更为丰富,涉及题材广泛,更接近现实生活;艺术上,结构更为完整,情节更为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创作目的,是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小说创作。

3、唐代传奇发展三阶段:
(1)初盛唐是传奇的产生期。

《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2)中唐是传奇的繁荣期。

佳作涌现,内容丰富,情节曲折。

(3)晚唐是传奇的衰落期。

专集出现。

牛僧儒《玄怪录》、李复言《续玄怪录》。

4、代表作品
(1)关于爱情婚姻,蒋防《霍小玉传》、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2)否定功名利禄、反映官场黑暗,《枕中记》、《南柯太守传》(3)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昏庸以寓惩劝,陈鸿《长恨歌传》、《东城父老传》。

(4)表现豪侠精神,杜光庭《虬髯客传》、薛调《无双传》、《红线传》
5、艺术成就:
1、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妇女形象。

2、形成结构完整,情节曲折的艺术形式。

3、传奇语言精练华美,生动流畅。

唐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是很大的。

首先许多传奇作品成为元明
清三代戏曲的重要题材来源。

《柳毅传书》,《李娃传》,《长恨歌传》等也有一个系列传承。

其次传奇作品对后代小说也有影响。

宋传奇是唐传奇的余波,明清文也小说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是从其中吸取营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