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自然地理学(一)》17春在线作业3

东师《自然地理学(一)》17春在线作业3
东师《自然地理学(一)》17春在线作业3

2017秋17春自然地理学(一)17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达民航班机,飞行时间约3.5小时,该班机返航回到北京只需3小时,原因是()

A. 地球自转的影响

B. 两地时差的关系

C. 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

D. 水平气压梯度力不同的影响

正确答案:

2. 逆温层的出现说明大气是()

A. 不稳定

B. 稳定

C. 中性状态

D. 上层稳定下层不稳定

正确答案:

3. 降水变率小说明()

A. 涝灾可能性大,干旱可能性小

B. 涝灾可能性小,干旱可能性大

C. 旱涝可能性小

D. 旱、涝可能性大

正确答案:

4. 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 太阳辐射使地球各纬度热量不均

C.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正确答案:

5. 当天空出现青蓝色时,说明大气中的微粒直径是()

A. 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

正确答案:

6. 下列辐射中,波长最短的是()

A. 大气逆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太阳可见光

D. 太阳紫外线

正确答案:

7.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要温暖,其原因是()

A. 大气吸收了可见光的缘故

B. 大气逆辐射增强的缘故

C.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D. 地面辐射增强的缘故

正确答案:

8. 如果某干旱地区的盛行西北风,由于风的作用,处于最西北端的荒漠类型是()。

A. 岩漠

B. 砾漠

C. 沙漠

D. 泥漠

正确答案:

9. 下列关于地貌成因的论述,错误的是()

A. 构造运动是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B. 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流水作用是形成地貌的主导外动力

C. 地貌发育是纯自然过程,人类活动无法改变地貌的发育

D. 岩石的硬度、胶结程度、是理性质和结构等都会对地貌的发育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

10. 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太阳辐射

C. 地面状况

D. 人类活动

正确答案:

自然地理学(一)17春在线作业3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多形成连续性降水的天气是()

A. 快行冷锋天气

B. 慢行冷锋天气

C. 反气旋过境天气

D. 暖锋天气

正确答案:

2. 以下属于洞穴喀斯特的有()

A. 石林

B. 石笋

C. 石芽

D. 石钟乳

正确答案:

3. 关于海岸地貌说法正确的有()

A. 当外海的波浪进入深度小于1/2波长的浅水区时,波浪开始变形

B. 海蚀穴的平均位置可以指示海平面的高度

C. 海积地貌成因有泥沙横向运动和与纵向运动之分

D. 基岩海岸以波浪侵蚀作用为主、沙质海岸以波浪堆积作用为主

正确答案:

4. 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A. 石河

B. 石环

C. 石林

D. 石芽

正确答案:

5. 黄土沟间地貌有()

A. 黄土塬

B. 黄土梁

C. 黄土峁

D. 黄土柱

正确答案:

6. 当长江出现伏旱时()

A.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湿季节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E.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F.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G.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南亚地区正值干季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H.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I.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J.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华北、东北进入雨季

正确答案:

7. 关于坡面侵蚀说法正确的有()

A. 降雨量大的地区,坡面侵蚀的强度一定也大

B. 提高植被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坡面侵蚀

C. 土壤透水性强,坡面径流就不会得到强烈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轻坡面侵蚀

D. 坡面坡度越大,城面侵蚀越强

正确答案:

8. 关于沙嘴说法正确的有()

A. 沙嘴主要是波浪堆积作用形成的

B. 沙嘴主要是波浪侵蚀作用形成的

C. 沙嘴主要是由于泥沙纵向运动形成的

D. 沙嘴主要是风沙流的作用形成的

正确答案:

9. 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

A. 我国在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下,天气寒冷

B. 北太平洋上夏威夷高压强盛

C. 大陆等温线向赤道凸

D. 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存在昆明准静止锋

正确答案:

10. 滑坡体上出现的地貌有()

A. 醉树

B. 倒石堆

C. 滑坡阶地

D. 坡积裙

正确答案:

自然地理学(一)17春在线作业3

三、判断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理论上,当波浪入射角与岸线成45°角时,沿岸泥沙流的搬运量最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溶液面的饱和水汽压比纯水面的要小一些,而且溶液的浓度愈大,饱和水汽压愈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会造成上游河段的侵蚀。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负地形是指高度低于海平面的地形。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自由大气中作直线运动的空气,当G与A这二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河谷两侧是对称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大气中的固体杂质有百害而无一利。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等压线横穿锋面时,产生折角,折角的尖端指向低压的一方。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9. 在单一风向的作用下,新月形沙丘的两个翼角指向风的上风向,抛物线沙丘的两个翼角则指向风的下风向。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0. 海陆风的风向特点是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1. 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大陆上多出现在8 月,海洋上多出现在7 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2. 台湾9.21大地震时,中部山区形成了一个新草岭湖,该湖的水面就成为上游河段的终极侵蚀基准面。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3. 构造对地貌有控制作用,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4. 太阳光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到达地面,称为太阳-直接辐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5. 我国北方夏季有云不降水是由于云中缺乏大水滴。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6. 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地转偏向力。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7.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典型的鸟爪形三角洲。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8. 坡面径流在山麓地带形成坡积裙。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9. 由于山谷空气受热不同,山区风向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称为山风。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0. 河水在纵向水流和横向环流作用下,呈螺旋状向下流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自然地理学(一)17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石河是由()作用形成的。

A. 冻融作用

B. 河流搬运

C. 喀斯特作用

D. 风沙侵蚀

正确答案:

2. 崩塌形成的堆积物是()

A. 倒石堆

B. 坡积裙

C. 坡积物

D. 石河

正确答案:

3. 地球辐射是()

A. 有效辐射

B. 生理辐射

C. 长波辐射

D. 短波辐射

正确答案:

4. 珊瑚礁主要在()海域发育。

A. 热带

B. 亚热带

C. 温带

D. 寒带

正确答案:

5. 我国南极中山站升起五星红旗,红旗迎风飘扬的方向是()

A. 向东飘扬

B. 向西飘扬

C. 向南飘扬

D. 向北飘扬

正确答案:

6. 降水变率小说明()

A. 涝灾可能性大,干旱可能性小

B. 涝灾可能性小,干旱可能性大

C. 旱涝可能性小

D. 旱、涝可能性大

正确答案:

7. 河床向上游的加长主要是由()造成的

A.

B. 下蚀作用

C. 侧蚀作用

D. 磨蚀作用

E. 溯源侵蚀作用

正确答案:

8. 我国西藏的小麦能获得优质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日较差大和光照强

B. 空气干燥

C. 气温低,适于小麦生长

D. 气温年较差大

正确答案:

9. 上海某日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高出7℃,其原因最可能是()

A. 9日有寒潮到达

B. 9日有台风影响

C. 9日受梅雨影响

D. 9日受副高控制

正确答案:

10. 逆温层的出现说明大气是()

A. 不稳定

B. 稳定

C. 中性状态

D. 上层稳定下层不稳定

正确答案:

自然地理学(一)17春在线作业3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当长江出现伏旱时()

A.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湿季节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E.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F.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G.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南亚地区正值干季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H.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I.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J.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华北、东北进入雨季

正确答案:

2. 关于沙嘴说法正确的有()

A. 沙嘴主要是波浪堆积作用形成的

B. 沙嘴主要是波浪侵蚀作用形成的

C. 沙嘴主要是由于泥沙纵向运动形成的

D. 沙嘴主要是风沙流的作用形成的

正确答案:

3. 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的地貌有()

A. 牛轭湖

B. 离堆山

C. 滨河床沙坝

D. 天然堤

正确答案:

4. 下列我国天气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北方夏季的暴雨——对流雨

B. “清明时节雨纷纷”——反气旋控制

C. 台风——气旋

D. 冬季寒潮——气旋

正确答案:

5. 有关气旋的正确叙述是()

A. 中心气流下降

B. 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C. 中心气流上升

D. 过境时多晴天

正确答案:

6. 西太平洋副高附近的降水是我国主要的雨带,它位于副高的(),我国梅雨出现在()地区。

A. 西南部

B. 西北部

C. 东北部

D. 南部

E. 黄河流域

F. 长江中下游

G. 长江以南

正确答案:F

7. 关于融冻分选作用说法正确的有()

A. 形成的地貌主要是石环

B. 可以使粒径较大的砾石被分选至地表

C. 主要发生在冻土区

D. 常出现在温暖湿润的地区

正确答案:

8. 因为山顶、山坡、山谷的气温日较差是(),所以出现霜冻最多的是()。

A. 山顶>山坡>山谷

B. 山谷>山坡>山顶

C. 山坡>山顶>山谷

D. 山顶

E. 山坡

F. 山谷

正确答案:

9. 以下关于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有()

A. 顺向坡坡脚的开挖,容易造成滑坡

B. 数日豪雨后,容易造成滑坡

C. “人定胜天”,只要将山坡地绿化植树,便可避免滑坡

D. 大地震会引起滑坡

正确答案:

10. 关于地貌成因说法正确有的()

A. 任何一种地貌都是内力、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 构造上升区一般外力以堆积作用为主

C. 外力作用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D. 内力对大的地貌格局有作用控制

正确答案:

自然地理学(一)17春在线作业3

三、判断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马刀树常出现在滑坡体上。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地质构造虽然对地貌有很大的控制作用,但形成向斜的地方也可能出现山地,出现背斜的地方也可能形成谷地。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我国华北有效辐射春季最大夏季最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溯源侵蚀只发生在河流的源头地区。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锥形火山主要由中、酸性岩浆猛烈中心式喷发而形成。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曲率大的水滴比曲率小的水滴蒸发快。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自然界中水汽不是呈永久性气体存在的气体。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水量平衡是水分循环过程的结果,而水分循环又是通过大气环流来实现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9. 风蚀谷多沿主风向延伸,谷形宽窄均匀,底部平坦。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0. 洪积扇由扇缘相至扇顶相,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1. 大气主要靠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增热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2. 河漫滩沉积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3. 在河口段的水动力呈双向水流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4. 由于山谷空气受热不同,山区风向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称为山风。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5. O3层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很强,由此保护了紫外线对生命的伤害。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6. 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大陆上多出现在8 月,海洋上多出现在7 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7. 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地转偏向力。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8. 由于构造、岩性、气候等原因,河谷两侧常常不对称。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9.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蚀崖后退,海蚀平台变得越来越宽,波浪经过很宽的浅水区,消耗很大的波能,导致海蚀作用减弱,以至完全停止。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0.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增强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自然地理学(一)17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牛轭湖河流()形成的。

A. 裁弯取直

B. 横向环流

C. 河流袭夺

D. 溶蚀

正确答案:

2. 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的是下列中的()

A. 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B.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C. 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D.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正确答案:

3. 菲律宾群岛属于()气候。

A. 热带海洋

B. 热带季风

C. 热带雨林

D. 副热带海洋

正确答案:

4. 当天空出现青蓝色时,说明大气中的微粒直径是()

A. 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

正确答案:

5. 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 太阳辐射使地球各纬度热量不均

C.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正确答案:

6. 喀斯特发育早期的地貌类型主要是()。

A. 干谷与盲谷

B. 溶蚀盆和溶蚀谷

C. 石芽与溶沟

D. 峰林与峰丛

正确答案:

7. 我国南极中山站升起五星红旗,红旗迎风飘扬的方向是()

A. 向东飘扬

B. 向西飘扬

C. 向南飘扬

D. 向北飘扬

正确答案:

8. 下列气候类型中,终年温和湿润的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气候

正确答案:

9. 如果某干旱地区的盛行西北风,由于风的作用,处于最西北端的荒漠类型是()。

A. 岩漠

B. 砾漠

C. 沙漠

D. 泥漠

正确答案:

10. 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

A. 我国在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下,天气寒冷

B. 北太平洋上夏威夷高压强盛

C. 大陆等温线向北凸

D. 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存在昆明准静止锋

正确答案:

自然地理学(一)17春在线作业3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A. 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E.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F.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G.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H.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I.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J.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是维持一切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正确答案:

2. 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基本条件()

A. 可溶性岩石

B. 有溶蚀力的水

C. 岩石多孔隙

D. 水有流动性

正确答案:

3. 副热带高压的不同部位天气是不相同的,晴朗少云的干燥天气主要位于副高的(),南半球受副高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 西南部

B. 西北部

C. 南部

D. 中东部

E. 非洲南部

F. 澳大利亚

G. 南美大部

正确答案:F

4. 冬季北半球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这是因为()的缘过。

A. 凸向赤道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凸向海洋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E.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F.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G.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凸向极地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H.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I.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J.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冷暖洋流影响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K.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L.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M.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海陆热力差异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N.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O.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P.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东西风环流

正确答案:

5. 在大气中空气由不饱和到发生凝结现象的冷却方式,在空中主要是(),而近地面则是()。

A. 混合冷却

B. 平流冷却

C. 绝热冷却

D. 接触冷却

E. 辐射冷却

F. 降温冷却

正确答案:

6. 以下属于我国黄土高原黄土风成说证据的有()

A. 分布在戈壁和沙漠的东南方向,粒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细,与盛行风向一致

B. 黄土中含有陆生草原性动物和植物化石

C. 富含钙质

D. 呈灰黄,棕黄色

正确答案:

7. 在我国陆地地貌分类系统中,基本地貌类型包括()

A. 山地

B. 台地

C. 丘陵

D. 平原

正确答案:

8. 以下关于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有()

A. 顺向坡坡脚的开挖,容易造成滑坡

B. 数日豪雨后,容易造成滑坡

C. “人定胜天”,只要将山坡地绿化植树,便可避免滑坡

D. 大地震会引起滑坡

正确答案:

9. 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南北纬()之间,北半球发生的时间主要是()。

A. 5—10度

B. 10—20度

C. 0—5度

D. 0—10度

E. 6—8月

F. 4—7月

G. 5—8月

H. 7—10月

正确答案:H

10. 关于喀斯特地区地下水分带说法正确有的()

A. 水平流动带只有在降雨或融雪时,才有大量的水从地表渗入地下

B. 季节变动带水流方向呈周期性交替

C. 水平流动带水主要沿水平方向流动,向主河谷排泄

D. 深部滞流带的喀斯特作用微弱

正确答案:

自然地理学(一)17春在线作业3

三、判断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随着纬度的增高气温年较差增大而日较差减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大气热量的来源主要取决于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我国华北有效辐射春季最大夏季最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增加植被覆盖可以有效防止沙丘的流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惯性离心力的方向同空气运动的方向平行。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蚀崖后退,海蚀平台变得越来越宽,波浪经过很宽的浅水区,消耗很大的波能,导致海蚀作用减弱,以至完全停止。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河流通过狭窄的峡谷地段时,会在峡谷上游段——峡谷段——峡谷下游段分别形成深槽

——浅滩——深槽。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单向横向环流的图示表层流由凹岸流向凸岸,底层流由凸岸流向凹岸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9. 沟谷发育至坳沟阶段,侵蚀最强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0. 氟里昂的大量排放,可以破坏大气中O3的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1. 地质构造虽然对地貌有很大的控制作用,但形成向斜的地方也可能出现山地,出现背斜的地方也可能形成谷地。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2. 台湾9.21大地震时,中部山区形成了一个新草岭湖,该湖的水面就成为上游河段的终极侵蚀基准面。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3. 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大陆上多出现在8 月,海洋上多出现在7 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4. 在河口段的水动力呈双向水流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5. 大气主要靠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增热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6. 中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气温的日较差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7. 暖气团中气压随高度递减缓慢,单位气压高度差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8. 河漫滩组成物质的粒度下部细上部粗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9. 坡面径流在山麓地带形成洪积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0. 羊背石的形态迎冰坡圆滑平缓,背冰坡粗糙陡峭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自然地理学(一)17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我国南极中山站升起五星红旗,红旗迎风飘扬的方向是()

A. 向东飘扬

B. 向西飘扬

C. 向南飘扬

D. 向北飘扬

正确答案:

2. 海沟主要分布在()周围与大陆边缘相接地带。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正确答案:

3. 亚洲特有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季风

B. 亚热带季风

C. 温带季风

D. 亚寒带针叶林

正确答案:

4. 河流搬运以()形式为主

A. 跃移

B. 蠕移

C. 悬移

D. 溶移

正确答案:

5. 形似馒头,顶部浑圆上凸,边坡发育大量辐射状沟谷的黄土地貌为()

A. 塬

B. 残塬

C. 梁

D. 峁

正确答案:

6. 秦岭是()的气候分界线。

A. 暖温带与北亚热带

B. 北温带与南亚热带

C. 暖温带与亚热带

D. 温带与亚热带

正确答案:

7. 风口是由于河流()

A. 裁弯取直

B. 袭夺

C. 溯源侵蚀

D. 侧蚀

正确答案:

8.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平原的冲积性河床上,深槽与浅滩交替出现

B. 弯曲河床的水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形成表流向凹岸底流向凸岸的横向环流

C. 岩槛和壶穴是由于河流被火山熔岩阻塞造成的。

D. 边滩与心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正确答案:

9. 当天空出现青蓝色时,说明大气中的微粒直径是()

A. 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

正确答案:

10. 寒潮来临时,可用熏烟的办法防寒,保护农作物,原因是()

A. 熏烟加热大气使气温有所上升

B. 浓烟可阻挡寒潮前进

C. 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

D. 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正确答案:

自然地理学(一)17春在线作业3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由于系统性上升形成的云主要是(),所以降水的性质为()。

A. 地形云

B. 波状云

C. 积状云

D. 层状云

E. 阵性的

F. 连续性的

G. 间歇性的

正确答案:F

2. 以下为干旱区常见的地貌有()

A. 风蚀残丘

B. 峰丛

C. 洪积扇

D. 溶蚀谷

正确答案:

3. 当亚洲低压形成时()

A. 我国南极考察船正在返航途中

B. 渤海湾正是晒盐的好季节

C. 南非开普敦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

D. 北欧北部有极夜现象发生

正确答案:

4. 以下是出现在河漫滩上的次一级地貌有()

A. 滨河床沙坝

B. 迂回扇

C. 沙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