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美学00037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章节练习题

美学00037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章节练习题

汉语言文学——美学第四章审美经验论一、单项选择题1.古希腊时期美学的核心是()A.关的本质B.美的特性C.美的内容D.美的形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与之相应,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

分值:1.02.中世纪美学的代表人物是()A.托马斯·门罗B.柏格森C.瑞恰兹D.奥古斯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中世纪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我爱我的天主,就是爱这一切。

”实际上,奥斯丁所说的对上帝的爱其实是宗教信仰而不是审美经验,因此它与感官知觉无关,是一种纯的心灵活动。

3.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A.休谟B.洛克C.荷加斯D.夏夫兹博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荷加斯提出,美的对象一般总是体积较小,造型流畅,因为只有这样才体现出它是按自身的规律发展而不受外力的强制,也才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他还通过比较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分值:1.04.夏夫兹博里把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归结于()A.视觉器官B.听觉器官C.内在感官D.外在感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

在他看来,这是五官之外的另一种感官,它可以通过直觉把握到对象的美,而不必经过思考和推理。

5.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A.哈奇生B.休谟C.康德D.黑格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或鉴赏判断的根本特征在于“要求两种表象能力的协调一致,也就是想象力(为了直观和直观的多样性的复合)和知性(为了作为这种复合的统一性表象的概念)的协调一致”。

这就是说,审美经验能够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因而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00037-多项选择题(完整版)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00037-多项选择题(完整版)

1.1.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维特根斯坦,杜威,李泽厚)。

1.2.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费希纳,弗洛伊德,荣格,布洛)。

1.3.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科技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1.4.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哲学,心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1.5.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1.6.下列作品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牡丹亭》,《红楼梦》,《俄狄浦斯王》,贝多芬的交响曲)。

1.7.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别有(西方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有关,中国的则没有直接联系;悲剧结局不同,西方残缺,中国大团圆)。

1.8.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1.9.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生成性;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

1.10.马克思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即(自我意识,人自身,现实的人)。

1.11.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人与他人及自我关系中的自由)。

1.1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生成性)。

1.1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14.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艺术境界)。

1.15.审美境界的特点是(从心境上看,超越功利,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1.1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在(审美主体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超功利性;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交流)。

1.17.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崇高、喜剧和悲剧、丑和荒诞)。

1.18.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在于(以感性方式打动人心;提升人,使人本质力量得到揭示)。

汉语言本科自考课程之美学(课程代码00037)

汉语言本科自考课程之美学(课程代码00037)

美学(课程代码00037)第一大题:单选1、在西方美学史上,“迷狂说”的创始人是:C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2、从艺术鉴赏的过程来看,中国美学认为艺术鉴赏(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是:BA.观B.悟C.品D.味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类型,据此,“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属于:AA.有我之境B.无我之境C.意境D.物境4、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著作是:AA.《诗学》B.《理想国》C.《诗艺》D.《论崇高》5、在西方早期,狭义的美主要指的是:CA.崇高B.滑稽C.优美D.喜剧6、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AA.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B.以人为本C.阶级性D.系统性7、把美育目标的实现称为“消融渣滓”的是:CA.孔子B.孟子C.朱熹D.柳宗元8、强调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种美育”功能的是:CA.王夫之B.叶燮C.梁启超D.鲁迅9、在艺术品结构层次的构成要素中,能集中体现艺术品之审美特质的要素是:CA.艺术形式B.艺术内容C.艺术意象D.艺术符号10、美学的哲学基础应是马克思主义的:AA.实践存在论B.实践论C.存在论D.辩证法11、在西方美学史上,审美“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DA.布洛B.博克C.荷加兹D.立普斯12、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CA.康德B.席勒C.布洛D.叔本华13、“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的人。

”这是( B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学观点。

A.列宁B.马克思C.恩格斯D.毛泽东14、把艺术品的结构划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示层、客体层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AA.英伽登B.布隆博格C.汉斯立克D.克罗齐15、在西方美学史上,发过美学家( A )提出了“美是关系”的学说A.狄德罗B.黑格尔C.康德D.布洛16、商业广告所表现的艺术功能是(C )A.教化功能B.核心功能C.外围功能D.启迪功能17、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有“现代美学之父”称号的美学家是:CA.黑格尔B.鲍姆嘉通C.费希纳D.康德18、艺术的形成主要由于:DA.超群的理性思维与敏锐的感性能力B.自然生理机制和超群的思维能力C.先天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机遇D.先天的生理心理与后天的实践19、在美学史上,“美食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D )提出的A.柏拉图B.马克思C.苏格拉底D.黑格尔20、西方创立“美学”学科的美学家是:CA.柏拉图B.狄德罗C.鲍姆加登D.黑格尔21、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DA.功利B.逻辑C.日常自我D.自由22、《红楼梦》比《金瓶梅》有更高的艺术价值主要是因为《红楼梦》DA.更具有道德意义B.更具有历史内涵C.所表现的题材更广大D.体现出更高的美学理想23、美感开始于:C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祀的崇拜24、中国美学中所谓的“外师造化”指的是BA.创造自然B.感受自然C.学习自然D.师承自然25、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BA.感官B.审美能力C.想象D.灵性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缺陷的是:AA.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B.切断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C.陷入了形式主义D.陷入了神秘主义27、在各路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B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28、只有通过欣赏,艺术品潜在的审美特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的DA.审美活动B.审美精神C.审美需要D.审美价值29、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与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C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人工制品D.自然物30、艺术品不同于非艺术品,最关键的在于它涵有BA.形式B.意向C.语言D.情感31、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D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32、马克思主义的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新的逻辑起点是:BA.自然化了的人的审美需要B.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C.情感化了的人的审美理想D.个性化了的人的审美创造33、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C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嘉登《美学》D.黑格尔《美学》34、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CA.突出了美的感性因素B.强调了美的理性内容C.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D.更具有思辨的意味35、大自然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直接前提是:CA.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B.人类社会初步形成C.人类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D.人类具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36、“人闲桂花落”和“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A.优美和崇高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D.均为优美37、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B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38、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人是:BA.孟子B.武举C.楚灵王D.王充39、美感产生于:DA.游戏B.模仿C.巫术D.社会实践40、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BA.意在强调慈母与游子的个别直观形象B.虽然写的是个别慈母和游子,却表现了天下父母心和游子意C.没有个别直观的形象,只是讲普天下的慈母与游子D.看似说慈母,实际上是说游子41、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美学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AA.哲学方法B.社会学方法C.心理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4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B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解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43、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CA.十六世纪B.十七世纪C.十八世纪D.十九世纪4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自考美学00037 单选题 1-7章全

自考美学00037  单选题 1-7章全

1.1.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的是(柏拉图)1.2.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1.3.维特根斯坦是的代表人物。

(分析哲学)1.4.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1.5.曾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从恋母情结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是(弗洛伊德)1.6.在心理学领域,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观点的是(荣格)1.7.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1.8.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是(艺术美)1.9.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审美对象是欣赏者与艺术品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是(英伽登)1.10.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是(科技美)1.11.人类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哲学学科)1.12.美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人文学科)1.13.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审美活动)1.14.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1.15.于1750年创立了美学的是(鲍姆加登)1.16.美学演变的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审美意识)1.17.悲剧意识属于(高级审美意识)1.18.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1.19.蒋孔阳认为,美学从哲学与文艺理论中独立出来是在(文艺复习之后)1.20.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低级的感性认识)的学科。

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1.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黑格尔)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自由)1.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共产主义社会)1.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单面人)1.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觉解)1.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1.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最高的是(天地境界)1.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艺术境界)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体验)1.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00037] 美学 - 副本

[00037] 美学 - 副本

1.()认为判断力就是在普遍与特殊之间寻求关系的一种心理功能。

A 康德2.()认为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就是美的本质。

C 克莱夫贝尔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 ) B 兴象4.“美学研究艺术”这个观点来自于( ) B 黑格尔5.“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这句话说明 ( D 审美活动和人生实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6.“载道说”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D 沈括7.《圣经》中的许多故事,不仅感动了教徒,亦感动了许多非教徒,这些非人间的事例,在艺术品中却具有了精神渗透的作用。

这表现的是艺术的哪个功能(D 宗教感化 )8.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 )B 马克思9.柏格森的喜剧主张是( C 生命的机械化)10.柏拉图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 ) A 理念论11.鲍姆加登的专著《美学》出版于 ( )D 1750年12.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 D鲍姆加登13.比较系统提出游戏理论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美学家是( )C 席勒14.从《乐记》开始,乐和其他艺术的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是因为她们的特征表现为 ( )C 潜移默化15.从美育角度看,中国古代一直强调乐,是因为乐有()C 理性规范的作用16.从审美对象看,审美形态还是一种() A 逻辑分类形式17.对于审美活动的发生,18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的概念是() A 自由游戏说18.对于主体的审美态度进行了最细致分析的是() B 叔本华19.费尔巴哈十分精辟的指出:“只有人,对星星的无目的的仰望能够给他以上天的喜悦”,这句话表明()A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20.冯友兰先生认为高级的人生境界是 ( ) D 天地境界21.符号学美学将艺术品分成符号和() A 意义22.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 A 完形23.根据法国现象学家()的分析,先验想象力具有开拓和后退两种功能。

【00037美学】章节习题

【00037美学】章节习题

00037《美学》章节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A.完全等同B.平行关系C.后者以前者为基础D.前者以后者为基2.开启了关于美的形而上学思考方式的哲学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黑格尔3.美学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A.1765年B.1750年C.1745年D.1730年4.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A.感性学B.理性学C.逻辑学D.艺术学5.1883年从西文翻译《维氏美学》的日本学者是A.中江肇民的义B.花之安形C.今道友信D.小尾郊一6.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美的规律B.审美经验C.审美活动D.艺术7.认为美学应该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中来研究审美关系的美学家是A.李泽厚B.蒋孔阳C.杜威D.荣格8.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A.审美心理B.审美经验C.审美活动D.审美艺术9.艺术本质上是一种A.审美创造B.审美经验C.审美活动D.审美心理10.杨振宁认为,物理学家用数学语言、方程写出了“造物者的不朽诗篇”,这句话谈论的是A.艺术美B.社会美C.自然美D.科技美1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A.社会学方法B.人类学方法C.哲学方法D.心理学方法12.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A.实践存在论B.实践认识论C.科学社会主义D.意识形态论13.美学的学科性质是A.自然科学B.价值学科C.实证学科D.人文学科14.黑格尔的美学代表作是A.《实验美学》B.《判断力批判》C.《艺术哲学》D.《美学》15.《艺术即经验》的作者是A.维特根斯坦B.杜威C.荣格D.托马斯·门罗16.认为美学是“关于快与不快的学说”的是A.维特根斯坦B.荣格C.费希纳D.弗洛伊德17.审美现象背后体现的实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A.审美经验B.审美活动C.审美体验D.审美心理18.认为艺术品必须被以审美的方式知觉才会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的是A.英伽登B.杜夫海纳C.海德格尔D.杜威19.感性个体与人类总体交融、统一的实践,造成了人生世界的日新月异,这说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A.继承和批判西方传统实践观念B.是生成性的C.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20.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的根基是A.唯物论B.实践C.德国古典哲学D.人本身二、多项选择题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确立的标志包括A.有专门的美学著作问世B.有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C.形成了独立的研究对象D.形成了独立的研究范围E.有明确的研究人员2.在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中,重点放在审美的主体方面的是A.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的学科。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审美与自由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自由是进入审美的充分条件B、自由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C、审美是实现自由的唯一途径D、自由与审美无关答案正确答案:B解析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P522、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包括生产劳动、阶级斗争和艺术活动等B、实践具有生成性C、是人的感性活动D、精神生产是最基础的实践活动答案正确答案:D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充分彰显了审美活动的()A、感性特征B、理性特征C、价值特征D、认识特征答案正确答案:C解析“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等,就真实地显露出审美活动的价值特征。

P63-P644、认为审美活动是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的美学家是()A、博克B、达尔文C、弗洛伊德D、荣格答案正确答案:C解析从本能角度探索审美发生问题的,还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性本能。

人的各种本能欲望在平常都被社会所压抑,这种压抑使得人的本能欲望只能通过移置与升华的方式以求发泄。

文化创造实质就是“性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却性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的目标”④。

弗洛伊德认为,审美与艺术的活动,就是人的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种活动中,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想象的替代性满足。

P835、“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A、康德B、席勒C、卢梭D、马克思答案正确答案:B解析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美学试题及答案重点

美学试题及答案重点

自考美学试题〔试题+解析〕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A.确定性B.特别性C.实体性D.放开性2.达尔文认为,雌鸟有能力观赏雄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A.游戏说B.劳动说C.生物本能说D.巫术说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A.人开始直立行走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C.人开始使用言语D.人开始分工合作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A.感情与想象B.知识与信念C.推断与推论D.概括与反思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

〞这句话中的“美〞是指A.崇高B.优美C.悲剧D.喜剧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即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A.民族性与世界性B.生成性与历史性C.稳定性与当代性D.连续性与阶段性8.以下关于荒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荒谬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荒谬是人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荒谬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从内容看,荒谬更接近于喜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A.理性主义B.神奇主义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10.里普斯说:“审美的观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观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观赏。

〞这句话所表达的美学观是A.内在感官说B.移情说C.比德说D.畅神说11.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A.模仿说B.游戏说C.劳动说D.集体无意识说12.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A.形式B.意象C.主题D.感情13.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A.艺术观赏B.艺术品C.艺术家D.艺术技巧14.艺术家感受和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根底与起点是A.艺术想象B.艺术鉴赏C.艺术体验D.艺术敏感15.和“艺术操作与技巧〞相关的是A.手中竹B.眼中竹C.胸中竹D.山中竹16.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A.抽象型B.原始型C.写实型D.浪漫型17.提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原则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18.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A.认为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B.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C.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称四育D.提出“寓教于乐〞19.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的理由是A.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B.音乐是古希腊最流行的艺术形式C.只有音乐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D.音乐比其他艺术更易于普及20.认为“艺术对象制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观赏美的群众〞的思想家是A.亚里士多德B.席勒C.马克思D.恩格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最早提出美的本质问题的美学家是(C)A.黑格尔B.马克思C.柏拉图D.鲍姆加登2.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核心内涵是(A)A.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B.人的最基本的精神生产方式C.人的审美存在D. 人的历史存在3.审美理想是一种相对稳定的(B)A.情感结构B.价值取向C.生存状态D.道德修养4.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D)A.生理遗传B.先天气质C.家庭背景D.社会条件5.“和而不同”、“违而不犯”所描述的形式规律是(D)A.整齐一律B.节奏韵律C.对称均衡D.多样统一6.在20世纪我国美学研究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审美发生理论是(D)A.游戏说B.生物本能说C.巫术说D.劳动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优美是阳刚的人生境界B.优美使人感到紧张C.优美是和谐的人生境界D.优美使人感到振奋8.《判断力批判》的作者是(D)A.笛卡尔B.歌德C.莱辛D.康德9.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C)A.紧张和期待突然消失于虚无B.内心突然的荣耀感C.对比较坏的人的摹仿D.把无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0.朗吉弩斯认为(A)A.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B.崇高源于人的安全需要C.崇高令人感到愉悦D.崇高令人感到敬畏11.黑格尔在悲剧研究中引入了(B)A.理性思维B.辩证思维C.抽象思维D.具象思维12. 从内容上看,荒诞更接近于(A)A.悲剧B.喜剧C.滑稽D. 崇高13.下列美学家中不属于经验主义者的是(D)A.夏夫兹博里B.荷加斯C.哈奇生D.奥古斯丁14. 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属于(C)A. 自然主义B.科学主义C.解释学D.存在学15.中国古代诗人常常以香草喻君子,这属于美学理论中的(B)A.畅神说B.比德说C.模仿说D.再现说16.英加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体现了审美经验的(B)A.直观性B.超越性C.直接功利性D.间接功利性17.马克思所说的“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表明,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包括(A)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18.审美经验中的联想活动不包括(D)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创造联想19.钱钟书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

”这说明审美经验中的理解活动具有(A)A.非概念性B.非功利性C.多义性D.超验性20.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所蕴含的意象属于(A)A.抽象B.仿象C.兴象D.喻象21.绘画对于生宣熟宣的严格要求,注重的是艺术的(C)A.意境超验层B.形式符号层C. 物质实在层D.意象世界层22.五四时期的新诗鼓励青年参与社会变革运动,这主要体现的是艺术的(B)A.道德教育功能B.社会千预功能C.宗教感化功能D.娱乐消遣功能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意境是一种形而上的人生境界B.意境是一种形而下的人生境界C.意境与中国人的哲学意识无关D.意境一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出现了24.黑格尔认为,人类最初的艺术类型是(A)A.象征型艺术B.古典型艺术售C.浪漫型艺术D.具象型艺术25.荣格把无意识分为(C)A.民族无意识与人类无意识B.个人无意识与个别无意识C.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D.集体无意识与潜意识26.提出乐教的作用在于“消融渣滓”的美学家是(B)A.孔子B.朱熹C.孟子D.老子27.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美学家是(D)A.毕达哥拉斯B.亚里士多德C.德谟克利特D.柏拉图28.美育的特点是(C)A.诉诸理性、潜移默化、能动性B.强制教育、诉诸感性、潜移默化C.诉诸感性、潜移默化、能动性D.行政命令、诉诸感性、能动性29.美育与德育的关系是(A)A.美育与德育相互促进B.美育与德育相互冲突C.美育等于德育D.美育与德育无关30.对于“美育是情感教育”这种观点,正确的评价是(B)A.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B.体现了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C.对美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做出了正确解释D.对美育的内涵做出了科学理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关于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的正确说法有(ADE)A.审美经验与对象的实际存在无关B.审美经验与对象的实际存在有关C.审美经验的主要功能是让主体产生感官的快适D.审美经验的主要功能不是让主体产生感官的快适E.审美经验能够间接地满足主体的功利需要32.按照布洛的“审美距离说”,在审美经验中作用较大的感觉方式有(AB)A.视觉B.听觉C.触觉D.嗅觉E.味觉33.艺术的非核心功能有(BC)A.审美功能B.娱乐功能C.认识功能D.教育功能E.道德功能34.先秦儒家认为,美育的主要目的是实现(AB)A.天人关系的和谐B.人际关系的和谐C. ;家国关系的和谐D.国家关系的和谐E.人神关系的和谐35.美育根本上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

对于这种观点的正确理解有(ABCD)A.把审美境界看作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B.把造就审美的人作为美育的最高目的C.把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美作为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显现D.恢复了长期以来被遮蔽的美与人生实践的真实关系,E.强调了审美活动与日常活动的不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36.简要说明美学属于人文学科而不属于社会科学的原因。

答:(1) 研究对象不同。

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呈现为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等:人文学科则更多关注非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如精神、理想、信念、价值等。

(3分)(2)研究方式不同。

社会科学力求判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人文学科则不追求研究的客观性,往往要求研究者的参与和投入。

(3分)37.简述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

答:(1)色彩。

是事物各种审美条件中最重要的感性质料。

(2)线条。

是构成客体审美条件的一-种重要的感性材料。

(3)形状。

是一切审美对象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层次。

(4)音响。

是人的一种听觉对象,也是客体审美条件的构成要素。

[评分参考]以上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给6分。

38.简述审美形态的历史性。

答:(1)审美形态的形成是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

(3分)(2)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的。

(3分)39.简述丑成为审美形态的原因。

答:(1)由丑引起的情绪感受与现实的反感不同,它包含着主体对生存实践的观照和体悟,因而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

(3分)(2)丑表现为反常、混乱等形式,但从这些不和谐的形式中,仍能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3分)40.简述审美态度在审美呈现中的作用。

答:(1)审美态度是指主体在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实用态度之后,所建立的一种观照、欣赏的态度。

(3分)(2)审美态度能够改变主体在日常生活中与对象的分离和对立关系,建立起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3分)41.简述理解美育内涵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

答:(1)手段与效果相-致的原则。

(2分)(2)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

(2分)(3)独特性原则,即美育不同于智育、德育等其他教育方式的本质属性。

(2分)四、论述题:本题10分。

42.试论审美对象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答:(1)审美对象尽管并非一种实物而只是一种意象,但都离不开一定的“物”,因而总是具体的、有限的。

(2)审美对象能使人看到更多、更深、更远的东西,因而具有无限性。

(3)审美对象的无限性就寄寓在它的有限性中,审美对象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就根源于它那既与过去沟通又向未来开放的生成性结构之中。

[评分参考](1) (2) (3)各2分,分析深入、论证充分,酌情加1-4分,共10分。

五、分析说明题:本题14分。

43.根据下面张孝祥的词,谈谈你对“艺术的核心功能是审美”这一命题的理解。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答:(1)此词上景下情,萧疏空阔、清澈空灵的景与怡情山水、孤高自傲的情相互交融,意象生动、富有意境;(2)读者从鉴赏中能体验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感受,这是他从词中获得的最重要收获;(3)意象、意境在本质上是虛拟的、审美的,以意象世界作为核心的艺术品的首要功能只能是审美。

[评分参考](1)(2)(3)各3分,分析深入、论证充分,酌情加1-5分,共1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