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乙炔建设项目安全对策实用版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检查规程》第50条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检查规程》第50条(原创实用版)目录1.溶解乙炔气瓶的安全检查规程概述2.溶解乙炔气瓶的采购与运输要求3.溶解乙炔气瓶的储存与使用要求4.溶解乙炔气瓶的充装规定5.《溶解乙炔气瓶安全检查规程》第 50 条的具体内容正文一、溶解乙炔气瓶的安全检查规程概述《溶解乙炔气瓶安全检查规程》是对乙炔瓶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钢质瓶体内装有多孔填料和溶剂、可重复充装乙炔气的移动式乙炔瓶。
该规程对乙炔瓶的设计、制造、充装、检验、运输、储存和使用等均提出了详细的要求,以确保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
二、溶解乙炔气瓶的采购与运输要求1.采购时,需到持有市消防局核发的化学危险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购买,气瓶外必须喷涂白色漆及产品名称和生产厂家名称,产品必须附有灌装日期合格证。
2.运输时,需旋紧瓶帽,轻装轻卸,禁止抛、滑、滚、碰。
3.装运乙炔瓶时,在车上应妥善固定、横向排放、头部朝向一方,且不得超过车厢高度。
4.夏季运输时,应注意防晒和防潮。
三、溶解乙炔气瓶的储存与使用要求1.储存时,需放置在通风、干燥、取用方便的地方,并远离热源、火源、易燃易爆物品。
2.使用时,应确保气瓶内的乙炔气体充足,避免空瓶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爆炸。
3.严禁在使用时将气瓶倒置或横卧,以免损坏气瓶。
四、溶解乙炔气瓶的充装规定《溶解乙炔气瓶充装规定》对充装站的设立、充装设备、充装人员、充装操作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乙炔气瓶的安全充装。
五、《溶解乙炔气瓶安全检查规程》第 50 条的具体内容《溶解乙炔气瓶安全检查规程》第 50 条规定:乙炔气瓶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瓶体是否有裂纹、变形、腐蚀等缺陷,瓶帽、阀门等附件是否完好。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更换气瓶。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气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溶解乙炔气瓶在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和充装等方面的详细要求,以及《溶解乙炔气瓶安全检查规程》第 50 条的具体内容。
溶解乙炔安全生产的工艺性分析

安 全 生产 首先要 透 彻地 了解产 品和生产 用原辅
材料 的理 化 性 质 。要 从 它们 的理化性 质着手 ,分 析 清楚 生 产 的工 艺 、设 备及 所制 定 的操 作规程 等方 面
乙炔属第 2类 危 险化学 品 ,危 险性 类别 是易燃 气体 ,危 险特性 5 3 .3 .3 . ,5 1 ,54 。乙 炔是 不 饱 和 烃 ,不稳定 ,易 于发 生分 解 、聚合 、加 成 等 反应 , 极易爆 炸 、燃烧 。其 爆 炸 特 性不 仅 仅 是 氧化 爆 炸 , 还有 化 合 爆 炸 和 分 解 爆 炸 ,危 险 性 很 大 。引燃 温 度 :35℃ ,点火 能极小 ,乙炔气 体 在 空气 中浓度 0 77 ( V 时 ,其最 小 点火 能 :00 ,爆 炸 .% W ) .2mJ 上 限 ( ) ( / ) 00,爆 炸 下 限 ( ) ( % V V :8 . %
Ke r s i s ov d a ey e e rc s p rt n;s f t n a e n y wo d :d s l e c tln ;p o e s o e a o i aey ma g me t
溶解 乙炔是碳化钙 ( 电石 ) 在 乙 炔发 生,经过 洗 涤 、净 化 、压 缩 、
收 稿 日期 :2 1。71 0 0 0 .2
第 5期
单 土根 :溶解 乙炔 安全 生 产的 工 艺性 分析
4 5
12 粗 乙炔 气 中的杂 质气 体硫 化氢 与磷化 氢 .
第 18卷第 5期 22 1 0 0年 O月
低 温 与 特 气
L w T mp rt r n p c at s s o e e au e a d S e il Ga e y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大纲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大纲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溶解乙炔气瓶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大纲(二)监检内容1.对溶解乙炔气瓶制造过程中涉及产品安全质量的项目进行监督检验。
2.对受检企业质量体系运转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监检项目和方法1.检查乙炔瓶的组批,应符合规程和标准的规定,同一釜或同一装置内的乙炔瓶不充许跨批,同一批中不同釜或不同装置内的乙炔瓶,不应混乱。
同一批中回用钢瓶可以按填料连续生产组批。
2.监检员从每批乙炔瓶中抽选试样瓶一只并做标记,记录样瓶瓶号。
样瓶解剖时,应到现场检查填料与瓶壁间隙、填料外观、表面孔洞,并检查填料试样的制备情况。
3.对试样瓶填料的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孔隙率等,在测试中,应到现场进行抽查,并对检验记录进行审核。
4.审查乙炔瓶肩部轴向间隙、体积密度和孔隙率的检验记录,到现场抽查肩部轴向间隙。
5.审查乙炔瓶气密性试验记录,到现场抽查乙炔瓶装配附件后进行气密性试验的试验压力、试验介质、保压时间和结果。
6.审查乙炔瓶皮重测定记录,到现场抽查乙炔瓶皮重测定结果。
7.抽查乙炔瓶表面质量,重点是外表面损伤情况;测定瓶壁修磨处最小壁厚;钢印标记应齐全、明显、完整、清晰和整齐,钢印字体高度应符合规定;气瓶颜色应与标准色瞳相符。
8.抽查出厂乙炔瓶是否逐只出具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内容应齐全、第 2 页共 4 页正确。
9.审查出厂乙炔瓶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核实无误后,由监检单位人员逐打监检钢印标记。
10.批量检验项目,首次检验不合格时,应按规定要求进行该项目的复试,监检员对重复试验应进行现场监督并记录。
11.监检资料经监检合格的产品,监检人员应当根据《溶解乙炔气瓶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项目表》的要求及时汇总并审核见证资料,并由监检单位出具《溶解乙炔气瓶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12.监检人员应当审查受检单位下列文件:(1)质量手册;(2)质量体系人员任免名单;(3)从事溶解乙炔气瓶质量检验人员名单;(4)溶解乙炔气瓶制造工艺文件和检验资料;(5)溶解乙炔气瓶的生产计划。
溶解乙炔安全评价

溶解乙炔安全评价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规定,溶解乙炔企业必须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的有关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进行安全预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专项安全评价,而危险化学品以国家标准公布为准,根据国家标准GB122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溶于介质的乙炔,即溶解乙炔被列入第2.1类易燃气体。
因此,溶解乙炔企业必须按规定,自主选择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将成为溶解乙炔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为了配合溶解乙炔企业做好安全评价工作,本文将简要介绍安全评价的基本知识及有关安全评价资料模式,并对溶解乙炔危险性进行评估分析,同时提出相应安全防范对策措施。
1 安全评价的基本知识为了使安全评价工作顺利展开,溶解乙炔企业有关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安全评价的基本知识。
1.1 安全评价及其目的安全评价,也称为危险评价,它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通过评价寻求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安全评价也就是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系统地从规划、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中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找出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对潜在事故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求出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评价装置设计是否使收益与危险达到最优组合;在装置试验、使用前或制安完成时,对可能的危险进行评价,以便考核已判定的危险事件是否消除或控制在相应的可接受水平,为所提出的消除危险或将危险减少到可接受水平的措施所需费用和时间提供决策支持;评价装置或生产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1.2 溶解乙炔过程安全评价通过对溶解乙炔的危害辨识,辩识出存在的危险源,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更应按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对比确定;进行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大小,是否可接受;制定相应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程度,使之达到可接受水平。
溶解乙炔气体分析操作规程

溶解乙炔气体分析操作规程1. 背景介绍乙炔气体作为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在生产、实验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乙炔气体的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性质,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和安全规程。
本文档旨在介绍溶解乙炔气体分析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对于乙炔气体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2. 溶解乙炔气体分析溶解乙炔气体的实验方法是通过将乙炔气体在水中溶解,然后测定乙炔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确定乙炔气体中乙炔含量的方法。
溶解乙炔气体是将压缩乙炔气体通过减压装置(例如节流阀等)进入水中,并使用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乙炔气体。
然后利用色谱法或者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分离出来的气体进行测定。
3. 操作规程3.1 设备准备准备好乙炔气体分析仪,包括气体取样器、气体道系统、色谱柱等,以及配套的玻璃设备、器皿、电子天平等试验设备。
3.2 样品制备取合适的加压釜或小试管,加入适量的纯净水,以及标准乙炔气体,通过节流阀等工具使气体以合适的速率溶于水中,当气体停止进入后,将零头乙炔气体清除。
然后将产生的溶液通过气液分离器等工具获取溶解在水中的乙炔气体。
3.3 分析准备使用提前检定的乙炔气体浓度标准溶液,使用色谱法或者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出各个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收度,并记录下其与浓度关系曲线。
获取样品后,分别在样品中生成一定浓度的乙炔气体,然后将乙炔气体在水中溶解,经过气液分离,取出溶解在水中的乙炔气体,使用上述所制备的浓度标准曲线,计算出乙炔气体的质量浓度。
3.4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化学实验安全规程,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3.5 废物处理所有废弃物品和任何有害化学物质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妥善处理。
4. 结论通过本文对于溶解乙炔气体分析的操作规程介绍,我们了解到,在进行乙炔气体的分析实验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同时注意安全工作与废物处理等方面。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的修订说明2003年11月5日为加强溶解乙炔生产的安全管理,1989年2月15日原化学工业部、原劳动部和公安部联合颁布了《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试行)》(〔89〕化工字第0073号)。
从13年的试行情况来看,此规定对规范溶解乙炔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和修订了一些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该规定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需要,有关部门、行业组织、生产经营单位曾多次建议修订。
为此,该规定的修订列入了我局2003年立法计划,我司按照立法计划对该规定进行了修订。
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说明如下:一、修订的必要性溶解乙炔广泛用于金属切割、焊接、特殊加热的燃料等。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推广溶解乙炔以来,迄今已有20多年了,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产业。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合法的溶解乙炔生产企业达1000多家,全国约有在用溶解乙炔气瓶300余万只。
溶解乙炔使用场所非常广泛,随着工程建设和维修改造,溶解乙炔气瓶可以进入到居民社区、生产现场、繁华闹市、展览会场和政治上比较敏感的地方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外国使领馆等各个地方,一旦发生溶解乙炔气瓶爆炸,一只小小的溶解乙炔气瓶爆炸的破坏力,可与一只小型炮弹的破坏力相当,将会造成恶劣影响。
近年来,在溶解乙炔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曾发生20多起重大恶性爆炸火灾事故。
如:1999年3月在哈尔滨某机械工厂的生产车间现场,发生一只溶解乙炔气瓶爆炸和火灾事故。
造成4人死亡、14人重伤、2人轻伤,数十台设备仪表烧坏,厂房也受到极大的破坏,直接损失1000多万元。
由于我国政府机构及职能近年来发生了较大变化,致使溶解乙炔企业的安全监管出现漏洞,企业数量多,生产能力过剩,溶解乙炔气瓶流通极其混乱,违规现象比较普遍。
另外,还有一些非法生产企业在生产。
因此,加强溶解乙炔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修订的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342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通用版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通用版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加强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管理,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据国家溶解乙炔生产法规、标准,结合生产实际,特提出溶解乙炔生产企业防火防爆、生产操作、设备检修等方面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可供相关企业及人员参考。
1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1.1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必须每两年自主选择由评价资质的机构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现状进行安全评价,对提出的整改意见逐项落实整改完善。
1.2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应根据场所火灾和爆炸危险等级划定禁火区,设置明显标志,严禁烟火,严格管理。
1.3乙炔生产装置、设备及厂房的防雷设施,应在雷雨季节前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
1.4乙炔设备、管道及物料等导除静电接地装置应在设备检修后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操作人员必须穿防静电服和导静电鞋。
1.5乙炔厂(站)内设置的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应在设备检修前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
1.6乙炔厂(站)充装间设置的紧急喷淋装置,应每周启动检查一次。
1.7乙炔厂(站)的设备及管理系统除应有惰性气体( 一般用氮气)置换设施外,还应有供灭火用的惰性气体设施,此两种设置可共用。
浅析溶解乙炔的设备安全生产管理

第5 期
浅析溶解 乙炔 的设备安全生产管理
李庆喜
( 新 疆有 色冶金 设计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乌鲁 木 齐 8 3 0 0 0 0 )
摘 要 我从事乙炔危化品生产经营管理近 2 ( ) 年, 公 司乙炔 生产从小 规模 到现在 规模化生产 以及 同时进行其他 多种气体的安全
式 ,各 种危 险状 态 的应 急处 置 方案 程 序 ,人 员撤 离 有毒 、有害等危 险 、危 害特性 和不安全 因素 , 为
多 生产 充装 企 业 ,当生产 与 安全 发 生矛 盾 时 ,确 实 存 时 间短 ,分 解所 产 生 的氯 气 属 高 毒 窒息 性 气 体 ,
存在 着 重 生产 、轻 安 全 的现 象 ,忽 视 了安 全 的重 要 与 乙炔 会发 生氯化 反应会 引起 爆炸 。 性 ,容 易 导致 事故 的发生 ,加 大 了安全 生 产 的风 险 性 。本 文通 过 分析 溶解 乙炔 生产 过 程 的危 险 、危 害 特性 和不 安全 因素 ,按照 国家相 应 的安全 防范要求 , 提 出实 际设 备 安全 生 产管 理 的相 应对 策 建 议 ,供 气 体 同行 管 理者 参考 。
( 1 ) 电石作 为乙炔 生产 的主 要原 料 ,属 遇湿 易燃 言 ,保 持 通风装 置 良好 非 常 重要 ,加 料 时应 避 免 电
物品。它本身不会燃烧 ,但遇水或受潮时能产生乙 石相 互撞 击 。采 取 的相应 防护措 施 。
炔 ,存 在 燃烧 或爆 炸 危 险 l 生。 电石 粉尘 对 人 体 同样 2 . 3 乙炔 的净化 过 程 有害。 根 据 乙炔净 化 所采 用 的 净化 剂 种类 不 同 ,生 产 ( 2 ) 丙 酮 为溶解 乙炔气瓶 充装 必 裔 的溶剂 ,属低 操 作 时 的要 求 也有 所 区别 。常 见 的净 化 工 艺有 浓 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7212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溶解乙炔建设项目安全对
策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溶解乙炔建设项目安全对策实用
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目前,溶解乙炔生产厂(站)急需通过改
(扩)建来完善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扩大
生产规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企
业经济效益。
但在溶解乙炔建设项目实施过程
中,许多厂仅注重于建设项目的单纯经济性,
却忽视其安全可靠性,给溶解乙炔生产留下不
少安全隐患,对员工人身和企业财产安全构成
严重威胁。
本文拟对溶解乙炔建设项目的设
计、施工、安装、调试、试车运行等方面进行
安全对策研究,并提出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设
备,落实安全防范“三同时”措施,确保溶解乙炔建设项目既具经济合理性,又有安全可靠性。
1设计施工安全对策
1.1溶解乙炔建设项目的设计内容
溶解乙炔建设项目的设计包括总平面布置及土建设计、工艺及设备布置设计、电气及仪表控制设汁、消防安全卫生设计等。
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具有溶解乙炔工程设计施工相应资质,且必须依据国家标准GB 50031-1991(乙炔站设计规范)、GB 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17266-1998{溶解乙炔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J16-87(2001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JB/T ~IM-2001(溶解乙炔设备)
等进行设计施工,才能满足项目安全性要求。
1.2选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根据溶解乙炔生产特点,选用成热、可靠、先进的工艺流程。
生产装置的关键部位设置先进的自动控制装置,将乙炔系统置于严密可靠的设备和管道中,且在工艺管路流程中设置安全水封、阻火器、爆破片、散放管等安全附屑设施。
生产装置各设备之间和建(构)筑物的布置间距,均应考虑防火间距及安全疏散通道,且有足够的道路及空间便于安全作业及应急处理。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流程以乙炔发生为基点,辅以净化、压缩、干燥,将乙炔充装入含有丙酮的乙炔瓶内。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流程虽短,但生产工艺条件极为苛刻,生产过程危险
因素复杂,设计时必须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研究,落实相应防范措施,施工安装时予以实施。
在乙炔发生过程中,碳化钙(电石)加料口是溶解乙炔易发恶性事故的部位。
若乙炔发生的工作压力较高(如中压发生器),加料口严密性差,乙炔泄漏损失较大,其危险性必然增大。
乙炔发生宜采用带安全水封、连续自动排放电石污水、全密封加料的低压发生器组,这对保证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极为重要。
粗乙炔气中有磷化氢存在,会降低乙炔的自燃点,与空气接触有可能发生自燃,从而引起乙炔的爆炸。
因此,粗乙炔气必须经净化处理方可充装。
乙炔净化宜采用工艺技术成熟的次氧酸钠溶液净化装置或浓硫酸净化装置。
高压乙炔易发生泄漏,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而危险性就更大。
在乙炔压缩、干燥过程中,油水撑放必须经分离器回收乙炔气。
原瑞典埃克公司(AGA)引进设备系统中缺少分离器,部分乙炔气随油水排放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存在危险因素。
乙炔充装流速必须受到严格限制,否则会因管道内乙炔流速过快而产生静电积聚等危险因素。
乙炔干燥宜采用容器能承受乙炔分解爆炸压力且系统能自动切换、无热再生干燥的高压乙炔分子筛干燥器。
1.3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施工
溶解乙炔建设项目的建(构)筑物必须按GBJl6-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耐火等级达到二级以上(含),防爆泄压面积必须满足基本要求。
乙炔充装间宜设计成敞开式
或架空式轻质屋顶厂房。
2安装调试安全对策
2.1按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溶解乙炔建设项目必须依据国标GB50231-19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5-19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19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进行安装调试验收,包括土建工程及设备基础验收、设备开箱验收、材料质量保证验证、压力容器及受压元件质量及监检验证、设备安装质量现场检验及压力管道、压力试验等。
2.2特种设备按规定进行验收
根据溶解乙炔生产工艺特点和危险特性确定,高压乙炔工艺管道属于GCI级压力管道,
中压、低压乙炔工艺管道属于C,C2级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压力试验包括管道对按焊缝采用K 射线无损探伤检验(其中高压乙炔管作100%检验、中低压乙炔管作10%抽样检验)和其它焊缝采用着色检验,耐压强度试验佣水为试验介质,高压乙炔管道试验压力为30MPa),严密性试验(用空气或氮气为试验介质)和泄漏试验(压力管道和设备联接且同时采用空气或氮气为介质进行试验)。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和GB50031-]991(乙炔站设计规范)规定,应列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的乙炔管道有中压乙炔管道(P≥0.1MPa,管径∮>,25mm)、压力容器滴压乙炔于燥器、中压乙炔气液分离器)和压力管道(中压乙炔管)等特种设备,安装
验收合格后,应当向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报登记注册,取得合法使用证,方可投入运行。
3 试车运行安全对策
溶解乙炔建设项目必须经严格的试车运行考核,方可正式投人使用。
试车运行考校包括生产装置试车运行、“三同时”设施试车运行和人员及管理试车运行期间的培训考核
3.1试车运行的内容
溶解乙炔建设项目的生产装置试车运行内容有乙炔发生净化系统(即低压乙炔系统)氟气置换及模拟开停车运行、乙炔压缩干燥系统空气成氮气单机调试及负荷试车运行和多机并网切换调试运行、生产装置乙炔发生联动试车调
试等。
试车运行前,必须按溶解乙炔生产工艺要求做好各项工艺准备,包括工艺物料(如碳化钙、工业丙酮、次氧酸钠溶液或浓硫酸等)、工艺控制、工艺配置、工艺规程及操作要令、工艺检测方法等。
试车运行必须做好运行操作记录,试车运行过程中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应及时予以处理。
3.2 进行“同时”试车运行考核
根据(危险化学晶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的规定,溶解乙炔建设项目属于危险化学晶安全生产许可生产企业建设项目,除上述主体工程试车运行合格外,还必须对生产装置安全附属设施泡括自动控制及报警联锁装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紧急自动停
车装置、超压自动泄放装置等)、防爆电气设备和照明、建筑消防设施 (包括充装台紧急水喷淋装置和生产场所备用消防器材等)、防霄设施、防静电设施、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设施(包括碳化钙粉尘清除装置和员工个人劳动保护器具)等进行“三同时”试车运行考核。
上述安全设施,均须经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或具有检测检验资质的单位进行验收合格。
3.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在溶解乙炔建设项目试车运行过程中,建设单位还必须对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相应修订和补充,结合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进行建设项目的管理方式更新,使之适应建设项目正式投入使用。
同
时,必须加强员工继续培训教育及考校,从主要管理人员到各岗位操作人员(包括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都必须结合溶解乙炔建设项目实际进展情况,适时开展岗位练兵(包括危险化学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修订及演练等),从而使溶解乙炔建设项目在竣工投产后能保持长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