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1. 设计任务和要求1.1 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让学生掌握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选型依据及系统设计方法。

设计内容包括:•确定液压系统的类型和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设计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流程;•计算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液压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分析液压系统的性能和优缺点;•编写设计说明书。

1.2 设计要求•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系统应具备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系统应具备的节能和环保特性;•系统应具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便性。

2.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2.1 分析系统需求了解液压系统的应用场合、功能要求和工作原理,明确设计的目标和内容。

2.2 选择液压元件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等元件,并确定其规格和性能参数。

2.3 设计液压系统原理图根据元件选型,绘制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包括系统的布局、连接方式、控制逻辑等。

2.4 计算液压系统主要参数依据系统需求和元件性能,计算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如流量、压力、功率等。

2.5 设计液压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流程,设计相应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传感器、执行器等。

2.6 分析液压系统的性能和优缺点对设计的液压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评价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2.7 编写设计说明书整理设计过程的相关资料,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任务、设计要求、设计步骤、系统原理、元件选型、参数计算、电气控制、性能分析等内容。

3. 液压系统设计注意事项•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故障和事故;•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易损件的更换方便性;•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尽量减少成本;•注重系统性能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设计成果评价•完成设计说明书的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正确,符号规范;•计算数据准确,公式引用正确;•性能分析合理,能够反映系统的优缺点;•设计过程中能够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机床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描述机床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流速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3. 学生能掌握机床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液压元件,如泵、阀门、缸等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机床液压系统的简单故障,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2.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机床液压系统,完成系统图的绘制,并进行基本参数的计算。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机床液压系统的调试和维修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机床液压系统,培养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探究精神。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通过了解机床液压系统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但对液压系统的了解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其专业素养。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机床液压系统原理:介绍机床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等元件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系统基本原理2. 液压元件类型及工作原理:详细讲解各类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床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元件3. 液压系统参数计算:分析机床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流速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例讲解。

教材章节:第四章 液压系统参数计算4. 液压系统设计与绘图:介绍机床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教授学生如何绘制系统图,并进行基本参数计算。

液压课程设计教案

液压课程设计教案

液压课程设计教案第一篇:液压课程设计教案一、设计目的:《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液压传动课程后进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它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进一步巩固、深化、扩展本课程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通过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为以后的毕业设计乃至实际工程设计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内容:本设计共有多个题目供学生选作。

每组学生选择一个课程设计题目,并按题目要求认真完成。

主要内容: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2、完成油缸或油箱的结构设计3、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绘制电磁铁动作表4、计算液压系统及其有关元件参数,选择液压元件5、整理设计计算说明书三、设计要求:1、设计时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操作方便和结构简单,多设想几种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后确定最满意的一个。

2、独立完成作业,设计时可参考同类机械,但必须在深入理解和消化后借鉴,不要简单地抄袭。

3、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随时复习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基本回路及典型液压系统的实例,积极思考、认真完成、不要直接向教师索取答案。

4、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注意深化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使自己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四、设计安排:本设计共两周,具体安排如下:周一:任务、学生借手册、教师讲解设计内容地点:多媒体教室周二:学生作任务分析地点:118教室周三:教师讲解有关设计计算,学生根据课题任务进行设计计算地点:多媒体教室周四:学生进行设计计算,教师辅导地点:118教室周五:教师讲解油缸设计方法,学生进行油缸的结构设计计算元件参数地点:多媒体教室周一:学生进行油缸的结构设计,绘制液压缸结构草图地点:118教室周二:教师讲解拟定方案设计内容,学生根据计算拟定液压原理图初稿地点:多媒体教室周三:教师讲解模拟软件使用,在模拟软件上验证液压原理图,并进行修改完善地点:机房周四:教师讲解液压元件的选取方法原则,学生根据自己设计选取液压元件地点:118教室周五:整理资料完成设计地点:机房五、设计评定:设计成绩评定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以及设计结果况为依据。

压装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压装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压装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压装机液压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

2. 学生能够了解液压油的选择、维护及液压元件的常见故障分析。

3. 学生掌握压装机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具备分析简单液压系统设计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压装机液压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绘图软件,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和装配图。

3. 学生具备一定的液压系统故障排除能力,能够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液压技术的兴趣,提高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了解液压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液压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适用于具有一定机械基础和液压基础的学生。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二年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已学习相关机械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压装机液压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任务,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基础知识- 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对应教材第2章)- 液压油的选择、维护及液压元件功能(对应教材第3章)2. 液压系统设计方法与流程- 压装机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步骤(对应教材第5章)- 液压系统原理图、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对应教材第6章)3. 液压系统元件选型与计算- 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等元件的选型计算(对应教材第7章)- 液压阀的类型及选用方法(对应教材第8章)4.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维护- 常见液压系统故障类型及原因(对应教材第9章)- 液压系统维护方法及故障排除(对应教材第10章)5. 实践教学环节- 压装机液压系统设计实例分析(结合教材实例)- 相关绘图软件操作培训(CAD软件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液压系统基础知识学习第2周:液压系统设计方法与流程学习第3周:液压系统元件选型与计算第4周: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维护第5-6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实例分析与绘图软件操作培训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液压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方法与流程等抽象、概念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液压系统相关知识点。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要求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要求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要求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液压元件的结构、功能及其工作原理,并能够列举常见的液压元件。

3. 学生能够解释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与功率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液压系统,并进行模拟分析,验证其功能与性能。

2. 学生能够运用液压原理图识别和绘制简单的液压系统图,并进行液压元件的选型。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仪器对液压系统进行调试和故障诊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液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了解液压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和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对液压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对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原理:流体力学基础,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液压油性质与选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液压系统概述2. 液压元件: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控制阀等元件的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元件3. 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设计步骤,系统压力、流量计算,液压元件选型。

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系统设计4. 液压系统模拟与仿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液压系统模拟分析,验证系统性能。

教材章节:第四章 液压系统模拟与仿真5. 液压系统调试与故障诊断:液压系统调试方法,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

液压教案设计模板

液压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学科:物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液压系统中压力、流量和功率的基本概念;(3)学会分析液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4)了解液压系统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演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液压系统原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对液压系统在各个领域应用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和功率计算。

教学难点:1. 液压系统中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的理解;2. 液压系统在不同领域应用的拓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入液压系统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液压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有哪些基本组成?二、讲授新课1. 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1)液压泵: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2)液压缸: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3)液压阀:控制液压系统中流体流向和压力;(4)管道:连接各个液压元件,输送液压流体。

2.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1)液压泵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通过管道输送到液压缸;(2)液压缸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工作要求。

3. 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和功率:(1)压力: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2)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流体体积;(3)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4. 液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1)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2)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

三、实验演示1. 实验一: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基本元件的识别与功能介绍;2. 实验二: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和功率计算;3. 实验三:液压系统在不同领域应用的演示。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过程;2. 强调液压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设计液压

课程设计液压

10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10.1 液压系统的传统设计步骤和内容液压系统的设计是整体设计的一部分,它的任务是根据机器的用途、特点和要求、利用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拟定出合理的液压系统图,在经过必要的计算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然后按照这些参数来选用液压元件的规格和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如下:10.1.1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液压系统的工况分析在开始设计液压系统时,首先应明确设计要求,对机器的工作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一般要考虑下面几个问题:(1)明确主机的动作要求,确定那些运动需要液压传动来完成。

(2)确定各运动的工作顺序和各执行元件的工作循环。

(3)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工作性能。

例如: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调速范围、最大行程以及对运动的平稳性要求等。

(4)明确主机的工作条件,以便正确选择液压元件和液压油。

(5)确定各执行元件所承受的负载及变化范围。

10.1.2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是整个液压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采用何种形式的执行机构和供油方式。

(2)确定调速方案和速度换接方法。

(3)如何完成执行机构的自动循环和顺序动作。

(4)系统的液压、卸荷及执行机构的换向和安全互锁等要求。

(5)压力测量点的合理选择。

根据以上要求,在综合应用前面各章内容,选择基本回路,然后将各基本回路组合成液压系统。

当液压系统中有多个执行部件时,要注意到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有时要采用防干扰回路。

在液压系统原理图中,应该附有运动部件的动作循环图和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10.1.3 液压系统的计算和液压元件的选择液压系统计算的目的是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以便按照这些参数合理选择液压元件和设计非标准元件。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液压缸的主要尺寸以及所需的压力和流量。

(2)计算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流量和传动功率。

(3)计算液压泵和电动机的类型和规格。

(4)选择阀内元件和辅助元件的规格。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一台校正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一台校正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一台校正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液压元件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了解校正设备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掌握校正的基本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液压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液压系统中的校正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设计简单的液压系统图,并进行校正设备的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计算和仿真软件,对液压系统进行校正分析,提出合理的校正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组装并调试液压校正设备,达到预期的校正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液压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液压校正设备的设计与制作。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液压技术的敬畏之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液压系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设计并制作一台液压校正设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基本原理:液压系统的定义、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教材章节:第一章 液压技术概述2. 液压元件及其功能: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控制阀等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元件3. 校正设备的作用及方法:校正设备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校正方法及其选择。

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系统设计及校正4. 液压系统设计与CAD软件应用:运用CAD软件绘制液压系统图,进行校正设备设计。

教材章节:第四章 液压系统CAD设计5. 校正分析及数学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仿真软件对液压系统进行校正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 液压系统仿真与优化6. 液压校正设备的组装与调试:实际操作,组装并调试液压校正设备,达到预期校正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与工程实际知识,以课程设计为载体,通过液压功能原理及液压装置的设计实践,使理论与工程实际知识密切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与扩展,并培养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设计计算能力。

2、使学生掌握根据设计题目搜集有关设计资料与文献的一般方法与途径,提高学生综合利用设计资料的能力,为独立从事液压传动设计建立良好的基础。

3、在设计实践中学习与掌握方案论证及拟定方法,掌握液压回路的组合方法及液压元件的选用原则、结构形式,深化对液压系统设计特点的认识与了解。

二、液压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驱动它的液压传动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的工作循环。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其垂直上升工作的重力为N 7000,滑台的重量为N 5000,快速上升的行程为mm 450,其最小速度为s mm /55;慢速上升行程为mm 200,其最小速度为mm/s 13;快速下降行程为mm90,滑台与导450,速度要求mm/s55。

滑台采用V型导轨,其导轨面的夹角为2,启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s.50,液压缸的机械效率(考虑密轨的最大间隙为mm封阻力)为0、9。

目录1 前言 (1)2 负载分析 (2)2、1 负载与运动分析 (2)2、2 负载动力分析 (2)2、3负载图与速度图的绘制 (4)3 设计方案拟定 (5)3、1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5)3、2 液压系统原理图 (6)3、3 液压缸的设计 (6)4 主要参数的计算 (8)4、1 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8)4、2 计算液压缸的主要尺寸 (8)4、3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8)4、4计算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与功率 (9)5 液压元件的选用 (10)5、1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0)5、2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1)6 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12)6、1压力损失及调定压力的确定 (12)6、2验算系统的发热与温升 (13)致谢 (15)参考文献 (16)1 前言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驱动它的液压传动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的工作循环。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其垂直上升工作的重力为N 7000,滑台的重量为N 5000,快速上升的行程为mm 450,其最小速度为s mm /55;慢速上升行程为mm 200,其最小速度为s mm /13;快速下降行程为mm 450,速度要求s mm /55。

滑台采用V 型导轨,其导轨面的夹角为 90,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mm 2,启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s 5.0,液压缸的机械效率(考虑密封阻力)为0、9。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1 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2 负载分析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况分析就就是明确各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的速度与负载的变化规律,也就就是进行运动分析与负载分析。

2、1 负载与运动分析根据各执行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绘制其循环图,如下图所示:图2工作循环图2、2 负载动力分析动力分析就就是研究机器在工作中其执行机构的受力情况。

2、2、1工作负载()N N F F G L 1200070005000=+==2、2、2摩擦负载2sinαNfFF f =由于工件为垂直起升,所以垂直作用于导轨的载荷可由其间隙与机构尺寸求得60N F N =,取静摩擦系数为0、2,动摩擦系数为0、1则有静摩擦负载:()N .N .F fs 971645sin 6020=⨯= 动摩擦负载:()N .N.F fd 49845sin 6010=⨯=2、2、3惯性负载惯性负载为运动部件在起动与制动的过程中可按:ΔtΔvg G ma F == G---运动部件的重量(N)g---重力加速度,289s m.g =△v---速度变化值(sm ) △t---起动或制动时间(s)加速: N .N ...Δt Δv g G F a 6913450055089120001=⨯==减速: N .N ....Δt Δv g G F a 56102500130055089120002=-⨯==制动:N .N ...Δt Δv g G F a 843150013089120003=⨯==反向加速: N .N ...Δt Δv g G F a 6913450055089120004=⨯==反向制动: N .a FF a 6913445==根据以上的计算,考虑到液压缸垂直安放,其重量较大,为防止因自重而自行下滑,系统中应设置平衡回路。

则液压缸各阶段中的负载如表1所示(0.9ηm =)表1 液压缸各阶段中的负载2、3负载图与速度图的绘制按照前面的负载分析结果及已知的速度要求、行程限制等,绘制出负载图及速度图如图3所示。

图3速度负载图3 设计方案拟定3、1液压系统图的拟定液压系统图的拟定,主要就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3、1、1供油方式从工况图分析可知,该系统在快上与快下时所需的流量较小,因此从提高系统的效率,节省能源的角度考虑,采用单个定量泵的供油方式显然就是不适合的,宜选用双联式定量叶片泵作为油源。

3、1、2调速回路由工况可知可知,该系统在慢速时速度需要调节,考虑到系统功率小,滑台运动速度需要调节,考虑到系统功率小,滑台运动速度低,工作负载变化小,所以采用调速阀的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3、1、3速度换接回路由于快上与慢上之间速度需要换接,但对换接到位置要求不高,所以采用由行程开关发讯控制二位二通电磁阀来实现速度的换接。

3、1、4平衡及锁紧为防止在上端停留时重物下落与在停留期间内保持重物的位置,特在液压缸的下腔(无杆腔)进油路上设置了液控单向阀;另一方面,为了克服滑台自重在快下过程中的影响,设置了一单向背压阀。

3、1、5 电磁阀本液压系统的换向采用三位四通Y型中位机能的电磁换向阀。

3、2 液压系统原理图图4原理图3、3 液压缸的设计3.3、1液压缸的分类机组成液压缸按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活塞缸、柱塞缸、与摆动缸三类。

活塞缸与柱塞刚实现往复运动,输出推力与速度。

摆动缸则能实现小于360的往复摆动,输出转矩与角速度。

液压缸除单个使用外,还可以几个组合起来与其她机构组合起来,在特殊场合使用,已实现特殊的功能。

液压缸的结构基本上可分成缸筒与缸盖、活塞与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以及排气装置五个部分。

3.3、2液压缸的结构设计缸体与缸盖的连接形式常用的连接方式法兰连接、螺纹连接、外半环连接与内半环连接,其形式与工作压力、缸体材料、工作条件有关。

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结构常见的连接形式有:整体式结构与组合式结构。

组合式结构又分为螺纹连接、半环连接与锥销连接。

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 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包括活塞杆与端盖、导向套的结构,以及密封、防尘、锁紧装置等。

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 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应根据密封部位、使用部位、使用的压力、温度、运动速度的范围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的密封圈。

常见的密封圈类型:O 型圈,O 型圈加挡圈,高底唇Y 型圈,Y 型圈,奥米加型等。

液压缸的缓冲装置 液压缸带动工作部件运动时,因运动件的质量大,运动速度较高,则在达到行程终点时,会产生液压冲击,甚至使活塞与缸筒端盖产生机械碰撞。

为防止此现象的发生,在行程末端设置缓冲装置。

常见的缓冲装置有环状间隙节流缓冲装置,三角槽式节流缓冲装置,可调缓冲装置。

液压缸排气装置 对于速度稳定性要求的机床液压缸,则需要设置排气装置。

3.3、3液压缸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尽量使液压缸有不同情况下有不同情况,活塞杆在受拉状态下承受最大负载。

考虑到液压缸有不同行程终了处的制动问题与液压缸的排气问题,缸内如无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系统中需有相应措施。

根据主机的工作要求与结构设计要求,正确确定液压缸的安装、固定方式,但液压缸只能一端定位。

液压缸各部分的结构需根据推荐结构形式与设计标准比较,尽可能做到简单、紧凑、加工、装配与维修方便。

3.3、4液压缸主要零件的材料与技术要求缸体材料---灰铸铁: HT200,HT350;铸钢:ZG25,ZG45ZG230-450就是一种铸造碳钢也叫ZG25或者25号钢。

230就是指铸钢件的屈服强度为230Mpa,450就是指铸钢件的抗拉强度为450Mpa 。

ZG 代表铸钢的拼音缩写,执行GB/T11352标准。

以此种材料为原料生产制造的建筑扣件成为铸钢扣件。

粗糙度---液压缸内圆柱表面粗糙度为0.4μm ~0.2R a =。

技术要求:内径用H8-H9的配合。

缸体与端盖采用螺纹连接,采用6H 精度活塞材料---灰铸铁:HT150,HT200。

粗糙度---活塞外圆柱粗糙度1.6μm ~0.8R a =。

技术要求:活塞外径用橡胶密封即可取f7~f9的配合,内孔与活塞杆的配合可取H8。

活塞杆材料---实心:35钢,45钢;空心:35钢,45钢无缝钢管。

粗糙度---杆外圆柱粗糙度为μm .~.R a 8040=。

技术要求:a 调质20~25HRC 。

b 活塞与导向套用78H 的配合,与活塞的连接可用88h H 。

缸盖材料---35钢,45钢;作导向时用(耐磨)铸铁。

粗糙度---导向表面粗糙度为μm .~.R a 6180=。

技术要求:同轴度不大于μm .030。

导向套材料---青铜,球墨铸铁,粗糙度---导向表面粗糙度为μm .R a 80=,技术要求:a 导向套的长度一般取活塞杆直径的60%~80%。

b 外径D 内孔的同轴度不大于内孔公差之半4 主要参数的计算4、1 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根据分析此设备的负载不大,按类型属机床类,所以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2、5MPa 。

4、2 计算液压缸的主要尺寸pFA =式中; F---液压缸上的外负载 p---液压缸的有效工作压力 A---所求液压缸有有效工作面积2410415325102511913352m .m .P F A -⨯=⨯⨯==m .m ..πAD 210258141593410415344-⨯=-⨯⨯==按标准取:90按标准取mm d 45=。

则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为: 无杆腔面积26263220942411cm .cm .ππD A =⨯==有杆腔面积271472254209422412cm .cm ..πd D πA =⎪⎭⎫ ⎝⎛-=⎪⎭⎫ ⎝⎛-=4、3活塞杆稳定性校核因为活塞杆总行程为650mm,而活塞杆直径为45mm,需进行稳定性校核,m .m ..π[σ]FD 310558235000000141593721349244-⨯=⨯⨯=≥[σ]为材料的许用应力,查材料力学教程用普通碳素钢 所以,满足稳定性条件。

4、4计算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与功率求液压缸的最大流量min942036101034933105541062631L.s m.s m.v A q 快上快上=-⨯=-⨯⨯-⨯== min9643610718233101341062631L .sm .sm .v A q 慢上慢上=-⨯=-⨯⨯-⨯==min741536104126233105541071472L.s m.s m.v A q 快下快下=-⨯=-⨯⨯-⨯==工作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与功率如表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