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选修期末综合试题(选修3-4选修3-5)

合集下载

高二物理选修3-5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物理选修3-5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4分×13=52分)1、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C )A.,是α衰变B.,是β衰变C.,是轻核聚变D.,是重核裂变2、下列观点属于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有:(ACD )A. 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在不同轨道上旋转3、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电子旋转半径增大B.氢原子能量增大C.氢原子电势能增大D.核外电子速率增大4、关于原子核的衰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射线有很强的穿透本领B.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C.γ射线是波长很长的电磁波D.用任何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的半衰期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和质子结合氘核时吸收能量B.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减小C.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D.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6、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D )A.13.6eVB.3.4eVC.10.2eVD.12.09eV7、质量为2kg的小车以2m/s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运动,若将质量为2kg的砂袋以3m/s的速度迎面扔上小车,则砂袋与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C)A.2.6m/s,向右 B.2.6m/s,向左 C.0.5m/s,向左 D.0.8m/s,向右8、下列运动过程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的是( ABD )A.自由落体运动B.平抛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9、核反应方程23592U+n→14156Ba+9236Kr+αX是反应堆中发生的众多核反应的一种,n为中子,X为待求粒子,α为X的个数,则( )A.X为质子α=3 B.X为质子α=2C.X为中子α=2 D.X为中子α=310、在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若质量为m1的赵宏博抱着质量为m2的申雪以v0的速度沿水平冰面做直线运动,某时刻赵宏博突然将申雪向前水平推出,推出后两人仍在原直线上运动,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分离时赵宏博的速度为v1,申雪的速度为v2,则有( )A.m1v0=m1v1+m2v2B.m2v0=m1v1+m2v2C.(m1+m2)v0=m1v1+m2v2D.(m1+m2)v0=m1v111、32He是发生核聚变的极好原料.关于3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He的原子核内有三个中子两个质子B.32He的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两个质子C.32He聚变放出能量,一定发生质量亏损D.32He核内的核子靠万有引力紧密结合在一起12、质量为m、速度为v的A球与质量为3m的静止B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0.6v B.0.4v C.0.2v D.v13、A、B两种放射性元素,原来都静止在同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其中一个放出α粒子,另一个放出β粒子,α与β粒子的运动方向跟磁场方向垂直,图中a、b、c、d分别表示α粒子,β粒子以及两个剩余核的运动轨迹( ) A .a 为α粒子轨迹,c 为β粒子轨迹 B .b 为α粒子轨迹,d 为β粒子轨迹 C .b 为α粒子轨迹,c 为β粒子轨迹 D .a 为α粒子轨迹,d 为β粒子轨迹二、填空题(3分×8=24分)14、 (2013高考)一质子束入射到静止靶核2713Al 上,产生如下核反应:p + 2713Al = X + n式中p 代表质子,n 代表中子,X 代表核反应产生的新核。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二学期期末高二年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二学期期末高二年级

博迪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年级物理学科选修3-4模块结业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简谐运动属于()A、变速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C、曲线运动D、匀变速直线运动2、关于电磁场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场的周围一定存在着由该电场产生的磁场B.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的磁场一定是均匀变化的C.均匀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同周期变化的磁场方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3、如图所示为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波的传播方向沿xA.质点A、D的振幅相等B.该时刻质点B、E的速度大小相等C.该时刻质点D、F的加速度为零D.该时刻质点C正向上运动4、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B、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C、波的频率等于该波中质点振动的频率D、波的传播速度等于该波中质点振动的速度5、下面有关光的干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隔变宽B.白光经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后,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彩色条纹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缝S1射入的是绿光,S2射入的是紫光,则干涉条纹是彩色的D.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波6、一列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发生变化,波长和波速不发生变化B.波长发生变化,频率和波速不发生变化 C.波速发生变化,频率和波长不发生变化 D.波长和波速发生变化,频率不发生变化7、下列各图分别表示一列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小孔(A、B图)或障碍物(C、D图),其中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有()A. B. C. D8、如图所示,是两种介质的界面,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是入射光线的入射点,是法线,i是入射角,r是折射角,且。

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选修3-4、选修3-5)

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选修3-4、选修3-5)

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选修3-4、选修3-5)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1. (2分)下列提到的交流电,不是指有效值的有()A . 交流电压表读数B . 保险丝的熔断电流C . 电容器的击穿电压D . 220V交流电压2. (2分) (2017高二下·海南期末) 三束单色光1、2和3的波长分别为λ1、λ2和λ3(λ1>λ2>λ3).分别用这三束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已知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用光束3照射时,一定不能产生光电子B . 用光束1照射时,一定不能产生光电子C . 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D . 用光束1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3. (2分) (2017高二下·宾阳期末) 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两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 He),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 X核比Y核多一个质子B . 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C . 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D . 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4倍4. (2分)如图所示的电流,当这些电流通过电感线圈时(不考虑线圈的电阻),对电流无阻碍作用的是()A .B .C .D .5. (2分)如图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阻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 ,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V降至110V .调节前后()A . 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B . 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C . 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D . 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6. (2分)一粒钢珠在空中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它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过程称为Ⅰ,进入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Ⅱ,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 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B . 过程Ⅱ中钢珠所受阻力的冲量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C . Ⅰ、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D . 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改变量在数值上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7. (2分) (2017高二下·廊坊期末) 有一个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做小摆角振动,周期为2秒.如果从单摆向右运动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在t=1.4秒至t=1.5秒的过程中,摆球的()A . 速度向右在增大,加速度向右在减小B . 速度向左在增大,加速度向左也在增大C . 速度向左在减小,加速度向右在增大D . 速度向右在减小,加速度向左也在减小8. (2分)如图,S是波源,振动频率为100Hz,产生的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40m/s。

2020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选修3-4、选修3-5)

2020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选修3-4、选修3-5)

2020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选修3-4、选修3-5)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1. (2分) (2015高二下·上饶期中) 一交变电流的电动势e=220sin50πt(V).则下列正确的是()A . 频率是25 HzB . 周期是0.02 sC . 有效值是220VD . 最大值是311V2. (2分) (2017高二下·赣州期中) 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A . 延长光照时间B . 增大光的强度C . 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D . 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3. (2分)某核反应方程为。

已知的质量为2.0136u,的质量为3.0180u,的质量为4.0026u,X的质量为1.0087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X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B . X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C . X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D . X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4. (2分)关于线圈的自感系数,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自感电动势一定越大B . 线圈中的电流为零时,自感系数也等于零C . 线圈中电流变化越快,自感系数越大D . 续圈的自感系数是由线圈本身的几何尺寸及铁心情况决定的量5. (2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中) 一理想变压器给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入电压不变,如图所示.如果负载电阻的滑动片向上移动,则图中所有交流电表的读数及输入功率变化情况正确的是(均为理想电表)()A . V1、V2不变,A1增大,A2减小,P增大B . V1、V2不变,A1、A2增大,P增大C . V1、V2不变,A1、A2减小,P减小D . V1不变,V2增大,A1减小,A2减小,P减小6. (2分)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今以恒力F沿水平方向推该物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物体的位移相等B . 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等C . F对物体做的功相等D . 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相等7. (2分) (2017高二下·内蒙古期中) 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 .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B . 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C . 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D . 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8. (2分) B超检测仪可以通过探头发送和接收超声波信号,经过电子电路和计算机的处理形成图像。

高中物理选修3-4全册综合测试(全册)

高中物理选修3-4全册综合测试(全册)

选修3-4综合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共56分)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简谐运动中回复力总指向平衡位置;B.太阳光是偏振光;C.电磁波是横波,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家电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的遥感。

2、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B.均匀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C.稳定的电场一定产生稳定的磁场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3、一列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已知水中声速较大,则( )A.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小B.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大C.声波频率变小,波长变大D.声波频率变大,波长不变4、如图所示,在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悬挂有 a、b、c、d、e五个单摆,让a摆略偏离平衡位置后无初速释放,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振动;接着其余各摆也开始振动。

下列关于其余各摆说法中正确的有()A.各摆均做自由振动B. c摆的振幅最大C.摆长与a相差越大的,振幅越小D.各摆的振动周期与a摆相同5、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侧是红色光,b 侧是紫色光B .在真空中a 侧光的波长小于b 侧光的波长C .三棱镜对a 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 侧光的折射率D .在三棱镜中a 侧光的传播速率大于b 侧光的传播速率6、如图所示,表示横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其波速是8m/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波的周期为0.5sB .该波的振幅是5mC .从这一时刻开始经过1.75s ,质点a 经过的路程是70cmD . 从这一刻开始经过1.75s ,质点a 向右移动的距离为14m7、 一束可见光射到置于空气中的平行玻璃砖上,穿过玻璃砖后从下表面射出,变为a 、b 两束平行单色光,如图所示。

物理人教版选修34选修35综合试题

物理人教版选修34选修35综合试题

高二物理选修期末综合试题(选修3-4选修3-5)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

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42分)一、选择题(此题共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

所有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1 .以下图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在 t=4s 时,质点的()x/cm A.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快度为零B.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快度为零C.速度为零,加快度为正的最大值D.速度为零,加快度为负的最大值O12 3 4 t/s2 .光从空气进入某介质,当入射角是53°时,折射角为 37°;则当入射角为0°时的折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分别是(sin37 °=0.6 , sin53 °=0.8 )()A .0°和 0B. 0°和 1 C .0°和 D .90°和3 .心电图是现代医疗诊疗的重要手段,医生从心电图上丈量出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为心动周期,由此可计算1min 心里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甲、乙两人在同一台心电图仪上做出的心电图分别如图a、b 所示,医生经过丈量后记下甲的心率是60次 /min ,则心电图仪图纸挪动的速度v 以及乙的心率为()→ 25mm→ 25mmA .25mm/s , 48次 /min aB .25mm/min,75 次 /minC. 25mm/s , 75次 /min→20mm→20mm →20mm D. 25mm/min,48 次 /min b4 .以下图,沿x 轴正方向流传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辰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若波速为200m/s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从图示时辰开始,质点 b 的加快度将增大B .图示时辰,质点 b 的振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C.若此波碰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固干预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次为 50HzD.从图示时辰开始,经过0.01s ,质点 a 沿波流传方向迁徙了2my/cm20Ox/m -205 .虹是由阳光射人雨滴(视为球形)时,经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而产生色散形成的。

高二物理选修3-4期末考试试卷(定稿) 3

高二物理选修3-4期末考试试卷(定稿) 3

高二物理选修 3-4 复习测试题(绝密)高二物理选修3-4部分课后习题及导与练习题改编,题型简单,试题创新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下列有关光的概念叙述中正确的有( ) A .雨后彩虹是光的全反射现象产生的B .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下呈彩色可以用光的薄膜干涉现象解释C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纵波D .当观察者向波源靠近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减小,但波源自身的频率不变2.下列关于电场、磁场及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B .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与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等时,接收电路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 C .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充电时,电场能减小磁场能增大D .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时波长变长3.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声波才能产生多普勒效应B 、当火车进站时,由于多普勒效应,火车的鸣笛声变低了C 、当观察者靠近声源时,听到声音的声调升高,说明声源的频率升高了D 、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4.图所示为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振动频率是0.25 Hz ;B .振幅是2cm ;C .4s 末质点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零;D .10s 末质点的加速度为正,速度最大.5.如图所示,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若波速为200m/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 的加速度将减小B .图示时刻,质点b 的振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C .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D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 ,质点a 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2m6.图为同一实验中甲、乙两个单摆的振动图象,从图象可知( ) A .两摆球质量相等 B .两单摆的摆长相等 C .两单摆的振动频率不相等D .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摆球通过的位移总有s 甲=2s 乙 7.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是同一个单摆在A 、B 两个大小相同的星球表面的振动图象,其中实线是A 星球上的,虚线是B 星球上的,则两星球的重力加速之比是( ) A .1∶2 B.2∶1 C .4∶1 D .8∶1 8.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a 、b 两点相距4.42m .图中实、虚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a 、b 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由此可知( ) A .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10 Hz B .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0.1 m C .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 m/s D .a 点一定比b 点距波源近 9.在双缝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 点的距离之差d =0.6μm.若分别用频率为f 1=5.0×1014 Hz 和频率为f 2=7.5×1014Hz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 点出现条纹的情况是:( ) A .用频率为f 1的单色光照射时,P 点出现明条纹 B .用频率为f 2的单色光照射时,P 点出现明条纹 C .用频率为f 1的单色光照射时,P 点出现暗条纹 D .用频率为f 2的单色光照射时,P 点出现暗条纹 10.质点在平衡位置0点附近做简谐运动从0点开始记时,振子第一次到 达M 点用了4s,又经过1s 第二次通过M 点则振子第三次通过M 点要经过的时间可能是 ( ) A 5s B 12s C 17s D 20s 11.如下图所示.甲为沿x 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动图象,乙图为参与波动质点P 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波的传播速率为4 cm/sB .该波的传播方向沿x 轴负方向C .经过0.5 s 时间,质点P 沿波的传播方向向前传播2 mD .该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4 m 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12.如图所示,MM ′是空气与某种介质的界面,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入介质的光路如图所示,c 为真空中的光速,那么根据该光路图做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介质的折射率为22B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c 32C .光线从介质射向空气时有可能发生全反射D .光线由介质射向空气时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45°二、填空(18分)13.如右下图中,若质点在A 对应的时刻开始计时,质点A 振动的速度v 、加速度a 。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5综合测试题及答案1.原子核式结构理论认为,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在不同轨道上旋转。

2.符合物理学史的叙述有:XXX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XXX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XXX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

3.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

4.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发出波长为λ1-λ2的光子。

5.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12.09eV。

6.氢原子的发射光谱不是连续光谱,而是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有关。

7.正确的说法是,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右。

8.水平推力F1和F2合成的力的大小为√(F1²+F2²)。

1.分别作用于水平面上的同一物体,分别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使物体都从静止开始运动到最后停下。

如果物体在两种情况下的总位移相等,且F1>F2,则F2的冲量大。

2.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的是匀速圆周运动。

3.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运动,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于Ftcosθ。

4.质量相等的两个滑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

其中,弹簧两端分别与静止的滑块N和挡板P相连接,弹簧与挡板P的质量均不计;滑块M以初速度V向右运动,它与挡板P碰撞(不粘连)后开始压缩弹簧,最后,滑块N以速度V向右运动。

在此过程中,M的速度为V/2时,弹簧的长度最长。

5.一质量为m=2kg的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受到一个变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则该物体4.0s末的动量大小为40kg.m/s。

6.关于原子核的衰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用任何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的半衰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选修期末综合试题(选修3-4 选修3-5)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在t =4s 时,质点的( )A .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B .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C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2.光从空气进入某介质,当入射角是53°时,折射角为37°;则当入射角为0°时的折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分别是(sin37°=0.6,sin53°=0.8)( )A .0°和0B .0°和1C .0°和1.33D .90°和0.753.心电图是现代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医生从心电图上测量出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为心动周期,由此可计算1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甲、乙两人在同一台心电图仪上做出的心电图分别如图a 、b 所示,医生通过测量后记下甲的心率是60次/min ,则心电图仪图纸移动的速度v 以及乙的心率为( )A .25mm/s ,48次/minB .25mm/min ,75次/minC .25mm/s ,75次/minD .25mm/min ,48次/min 4.如图所示,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若波速为200m/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 的加速度将增大B .图示时刻,质点b 的振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C .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D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 ,质点a 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2m5.虹是由阳光射人雨滴(视为球形)时,经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而产生色散形成的。

现有白光束L 由图示方向射人雨滴,a 、b 是经反射和折射后的其中两条出射光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线b 在水滴中传播时的波长较长B .光线b 在雨滴中的折射率较大C .若分别让a 、b 两色光通过同一双缝装置,则b 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较大D .光线b 在雨滴中的传播速度较大6.利用旋光仪这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测定含糖量。

其原理是:偏振光通过→25mm →25mm a →20mm →20mm →20mm b糖的水溶液后,若迎着射来的光线看,偏振方向会以传播方向为轴线,旋转一个角度θ,这一角度称为“旋光角”,θ的值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

将θ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

如图所示,S 是自然光源,A 、B 是偏振片,转动B ,使到达O 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 置于A 、B 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到达O 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B. 到达O 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C. 将偏振片B 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 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B 转过的角度等于θD. 将偏振片A 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 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A 转过的角度等于θ7.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 、b 、c 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把温度计放在c 的下方,示数增加最快B .若分别让a 、b 、c 三色光通过一双缝装置,则a 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

C . a 、b 、c 三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依次越来越小D . 若让a 、b 、c 三色光以同一入射角,从空气中某方向射入一介质,b 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c 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8.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图中质点A 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则( ) A .这列波的波速是25m/sB .这列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C .质点A 在任意的1s 内所通过的路程都是0.4mD .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1.25Hz9.如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 、B 、C 、D 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同时间内放在A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 .相同时间内放在B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A 位置时稍少些。

C .放在D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D .放在C 、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10.“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其内部的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的过程。

中微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的质量,且不带电,很难被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的,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衰变为子核并放出中微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 C .子核的动量与中微子的动量相同B .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D .子核的动能大于中微子的动能11.一群处于n =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发出的光以入射角θ照射到一块平行玻璃砖A 上,经玻璃砖A 后又照射到一块金属板B 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 ─2 3 4 0 1 2 3 4 5 6 7 8 9 0 单位:cm 甲 A .入射光经玻璃砖A 后会分成相互平行的三束光线,从n =3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经玻璃砖A 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距离最大B .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上,从n =3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最窄C .经玻璃砖A 后有些光子的能量将减小,有些光在玻璃砖的下表面会发生全反射D .若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放出的光子刚好能使金属板B 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 =2能级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板B 发生光电效应12.某静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X ,放出一个α粒子后转变成某种新粒子Y ,设衰变过程产生的核能以动能的形式释放,若已知α粒子的动能为E k ,则( )A .Y 的动能为(m -4)E k /4B .Y 的动能为4E k /(m -4)C .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mE k /[(m -4)c 2]D .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m -4)E k /(mc 2)13.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 —3.11e V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处于n = 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B .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 = 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C .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D .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14.某原子核的衰变过程是表示放出一个α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核C 比核B 的中子数少2 B .核C 比核A 的质量数少5C .原子核为A 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比原子核为B 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多1D .核C 比核A 的质子数少1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共26分,每空2分)15.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L 0 = 945.8mm ;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直径d = mm ;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n = 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秒表的示数t = s ;若用给定物理量符号表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则g = 。

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 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填字母代号)A .计算摆长时没有计入摆球的半径B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E /e V 0 -0.85-1.51 -3.4 -13.6 n4 3 21∞C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D .试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数为40次1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 1=100mm ,双缝与屏的距离L 2=700mm ,双缝间距d =0.25mm 。

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

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 1=______________mm 、对准第4条时读数x 2=______________mm(2)写出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λ=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λ=______________nm17.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b 、cd 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

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b 、cd 为界面画光路图。

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8.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 和D 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 和B 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 .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 、B 的质量m A 、m B ;B .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 .在A 和B 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地放置在气垫导轨上;①b a ③光源滤光片图(丙) 第1条时读数 第4条时读数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本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6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来供电,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将采用全玻真空太阳能集热技术.科学研究发现太阳发光是由于其内部不断发生从氢核到氦核的核聚变反应,即在太阳内部4个氢核(H)转化成一个氦核(He)和两个正电子(e)并放出能量.(已知质子质量m P = 1.0073u,α粒子的质量mα = 4.0015u,电子的质量m e = 0.0005u.1u的质量相当于931.MeV的能量.)(1)写出该热核反应方程;(2)一次这样的热核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多少MeV的能量?(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20.(7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以60°的入射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后在上方与平面镜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点P,现在将一块上下两面平行的透明体平放在平面镜上,则进入透明体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从透明体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的P′点,与原来相比向左平移了3.46 cm,已知透明体对光的折射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