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代淑君)
朗朗上口的诗句

朗朗上口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朗朗上口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有哪些朗朗上口的古诗词朗朗上口的古诗词有:1. 《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2.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1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2月春风似剪刀。
5. 《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1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 《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1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朗朗上口的古诗词有哪些1. 忽如1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悯农》李绅)3. 10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考,自难忘。
(《江城子》苏轼)4.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仆人》刘长卿)5.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李白)6.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李义山)7. 两个黄鹂鸣翠柳,1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杜甫)8.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江雪》柳宗元)9.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王安石)10.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卢纶)10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无题》李商隐)102.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卜算子》李之仪)103. 洛阳亲友如相问,1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04. 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望月怀远》张9龄)105. 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描写树的古诗100首

1、《柏树》宋祁〔宋代〕翠柏童然杂蘤间,簿书馀暇独来看。
不须更共春葩竞,留取青青待岁寒。
2、《柏树》宋祁〔宋代〕昔托孤根百仞溪,何年移植对芳蹊。
云岩烈麝相思久,怅望清香未满脐。
3、《新柳》杨万里〔宋代〕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4、《新柳》杨万里〔宋代〕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5、《杨柳枝》刘禹锡〔唐代〕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6、《杨柳枝词》白居易〔唐代〕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7、《柳》李商隐〔唐代〕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8、《咏柳》曾巩〔宋代〕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9、《章台柳·寄柳氏》韩翃〔唐代〕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10、《柳枝词》郑文宝〔宋代〕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1、《柳》寇准〔宋代〕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12、《赋得江边柳》鱼玄机〔唐代〕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13、《绿罗裙·东风柳陌长》贺铸〔宋代〕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
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
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14、《柳枝词》何希尧〔唐代〕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
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
15、《冬柳》陆龟蒙〔唐代〕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16、《杨柳枝八首·其七》温庭筠〔唐代〕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17、《洞仙歌·咏柳》苏轼〔宋代〕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怀古诗十首经典诗

怀古诗十首经典诗1、《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7、《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9、《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0、《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姜夔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姜夔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宋代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词作。
此词上阕先写暮春景象:百花与柳絮飘零,帆影在暮色中消失,树木见多了人间离别,也变得麻木起来,所以仍如此青青,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下阕写怀人愁绪,先写行者一直在痴望岸上送行者,再写绝不忘记盟约,最后是写岸上佳人的临别叮嘱及离别后的愁绪。
全词以主客变换和内心独白,表现出行人与送行人的双向感情交流,较有特色。
作品原文:长亭怨慢余颇喜自制曲。
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
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作品注释:⑴长亭怨慢:词牌名,又名“长亭怨”,创自姜夔,调名取自此篇词意。
⑵自制曲:指在旧曲调之外自己新创作的曲调,也叫自度曲。
⑶率意:随意。
长短句:词曲的别称。
词曲的句子,长短不一,因调而异,故称。
⑷前后阕:一首词的一段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或“前阕”,后一段称“下阕”或“后阕”。
⑸桓大司马:即桓温(312~373),字元子,东晋明帝之婿,初为荆州刺史,定蜀,攻前秦,破姚襄,威权日盛,官至大司马。
⑹“昔年种柳”六句:语本出自庾信《枯树赋》,故事见于《世说新语·言语》:“(东晋)桓公北征,经金城,前为琅琊王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依依:轻柔披拂貌。
⑺到处;处处。
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词:“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⑻浦:水边。
萦(yíng)回:盘旋往复。
唐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诗:“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
七言律诗长诗

七言律诗长诗1、《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3、《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唐]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贴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6、《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唐·刘长卿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8、《春思》唐·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9、《宫词》唐·薛逢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言人扫御床。
10、《答丁元珍》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长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关于花的千古名句

关于花的千古名句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画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黄巢《不第后赋菊》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佚名《桃夭》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赠范晔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其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晓景》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刘彻《秋风辞》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春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梅》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一句形容心累无助的诗句

一句形容心累无助的诗句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5.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遣怀》6.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李益《写情》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8.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9.一寸相思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春暮》10.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11.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纳兰性德《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12.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汤显祖《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13.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14.无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还成千万缕。
——晏殊《玉楼春·春恨》1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16.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1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8.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19.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20.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21.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22.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元好问的诗词

元好问的诗词有:1.《摸鱼儿·雁丘词/ 迈陂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2.《论诗三十首(其四)》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3.《论诗三十首(其五)》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4.《论诗三十首(其六)》绮语披纷竟不休,阳台路迥岂无忧。
即今江表尚恬荡,莫倚翩翩欲浪求。
5.《论诗三十首(其七)》梦得池塘生春草,忽闻迁客返长沙。
兔苑为农无日月,龙门点额几风沙。
6.《论诗三十首(其八)》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7.《论诗三十首(其九)》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8.《论诗三十首(其十)》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
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9.《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候馆灯昏雨送凉。
沙河人语喧双桨。
中流忽作断肠声,南人堕泪北人伤。
君莫望乡关,人生世事总无常。
他年君到黄龙府,更看鼓吹入回肠。
10.《鹧鸪天·老去浑身无著处》老去浑身无著处,天教只住古藤州。
道书生计日相就,江郭姓名闲得愁。
桥下龟鱼都自怪,屋头松竹更何求!使君携酒与君语,若不寻君长到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不惊人死不休
——古典诗词中的炼字
一、导入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赋以一字见工拙”等,都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
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
因此,“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古典诗词中的炼字就成为鉴赏古诗词语言的一大切入点。
二、前测
古人作文讲究斟酌字句,能订正一字之误读,能改好一个字,即可为师,即“一字师”。
阅读以下两则故事,思考问题。
1、任翻(人名)题台州寺壁诗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既去,有观者,取笔改“一”为“半”字。
翻(任翻)行数十里,乃得“半”字,亟欲回易之,则见所改字,因叹曰:“台州有人。
”——李东阳《麓堂诗话》
同学们谈谈“一”和“半”哪个更好,为什么?
2、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
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______细柳,淡月________梅花。
”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同学们想一想,苏小妹填了哪两个字受到了苏黄二人的称赞。
三、中测(教学过程)
知识授新:
(一).诗眼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贾岛因为“推”“敲”而冲撞韩愈。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作用:富有动态生动形象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作用:体现意象特点营造意境(形容词)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能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a.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例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写了几种颜色,达到怎样的效果?
b.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例1.“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试着分析“红”和“绿”
(3)数词作用:突出强调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句诗中为什么用一字,而不用数字呢?
(二).炼字型题型的具体分析
1、提问方式:把某某字改为某某字好不好?为什么?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高考链接
例:下列这首诗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高考诗歌鉴赏“诗眼·炼字类”题解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绿”,吹绿。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一个“绿”字,写出了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那种神奇景象。
化静为动,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求品味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三)小练身手
习题1: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题:诗中的“系”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分析
习题2:.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透露出人公的思想感情。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四、后测(巩固训练)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诗中第二句连用了三个“一”字,有何表达效果?
2、2008【全国卷Ⅰ】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