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规则——员工和承包商安全指引
壳牌十二条救命规则

应该
在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 进行询问 同意遵守规则,观察、 干预和报告违规行为 以团队讨论的形式,探讨 如何预防违反救命规则行 为的发生 视需要尝试报告系统
自 2009 年推出救命规则以来…
42%
损失工时的受伤 事故减少了
75%
这意味着,
死亡事故 减少了
自从救命规
则实施以来, 已经拯救了 超过 30 条 生命。
气体测试员应该:
理解工作许可证要求做哪些测试以及测 试时间间隔 使用有合格证的设备进行测试
如果你是主管或工作负责人,你应该
确认已按工作许可证要求开展气体测试 必要时请求增加气体测试次数以保证工 作人员安全
确认可以安全开始工作了
1
工作开始之前检查安全隔离情况并使用指定防护设备
安全隔离措施可使你与危险隔开,如电、压力、有毒物质、有毒气体、化学品、热液体或辐射,保证安全。 工作许可证上指定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械、电弧火花保护或抗化学腐蚀防护服可保护你不接触危险。
报告并不是责难。它是为了收集信息来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规则会被违反,以及我们需要做什么来确 保其不会再次发生。
现实情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结
救命规则已经拯救了 生命
我们需要相互留意,并无一 例外地遵守救命规则
制订这些规则是为了拯救我 们以及他人的生命
让我们坚守承诺,而不仅仅 是遵守
如果您在 Shell 工作,您就 必须遵守救命规则
当你看见滥用酒精或药物的情况时,要 阻止
1
驾驶时不要使用手机,不要超速
驾驶时超速或使用手机可增大对车辆失去控制的风险。
司机应该...
不使用手机或传呼机、发送或阅读短信 息、或使用手机免提装置 驾驶时不要超过道路指示牌上的限速或 行程管理规定 不要超过所驾驶车辆所允许的最大限速
十二条救命规则

你应该...
在取消或关闭安全关键设备之前,获得 主管或工作负责人的批准
如果你是主管或负责人,你应该
指出在你的工作场所里的安全关键设备 确认批准来自相应级别的人员
1
高空作业时要防止跌落
当你在受保护区域的外侧工作,有可能从1.8米以上的地方跌落时,要使用防跌落设备,以保证安全 。 受保护区域包括经过批准的脚手架、有护栏的台阶以及运人电梯。
重申 救命规则
培训材料
零事故目标。 无伤害。 无泄漏。
救命规则重申—沟通目标
了解
该培训结束后,您应该:
救命规则 这些规则可以拯救生命 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并遵 守它们 当您观察到违规时,如何 进行干预和报告
觉得
应该遵守《救命规则》 —这些规则确实能拯救 生命。 干预是出于关心,而不是 指责 干预可能将拯救同事的 生命
具备与密闭空间里的人进行通信的工具
如果你是主管或工作负责人,你应该
确认工作许可证上要求的事项都已到位 确认当有人在密闭空间里面时,一定始 终有一位合格的设备看护人在场 确认已按工作许可证要求开展气体测试 确认可以安全开始工作了
1
取消或关闭安全关键设备之前需获得批准
安全关键设备必须能正常工作以保证你的安全。 安全关键设备包括安全隔离装置/紧急截止阀、闭锁装置/阀门关闭装置 跳脱系统、泄压阀、烟气报警系统、级别控制器、报警器、起重机电脑 、车载监控系统。
7. 关注行为,而非个人 为什么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进行干预?
相互关爱,拯救生命并预防伤害,营造一 个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
您和我都有责任相互进行干 预。未能进行干预,便如同 采取了不安全的行为。
无论何时有人对您进行干预,对此都 只有一个正确的回答 - 谢谢您!
工程项目职工安全生产守则

工程项目职工安全生产守则
1. 安全第一:职工安全生产应始终把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绝不能以牺牲职工的安全为代价来完成工程项目。
2. 预防为主:职工安全生产要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科学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3. 遵守规章制度:职工要遵守工程项目的相关规章制度,按程序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4. 安全技术措施:职工要熟悉并正确使用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设备,如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护服等。
5. 预见危险:职工要时刻保持警觉,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要及时报告,避免事故的发生。
6. 紧急避险措施:职工要熟悉紧急避险措施和逃生通道,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避险措施。
7. 环境卫生:职工要保持工作环境卫生,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干净,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8. 安全培训:职工要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9. 安全检查:职工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10. 安全举报:职工要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发现违法行为或安全隐患,及时进行举报。
以上是工程项目职工安全生产的守则,只有职工们始终遵守,并且加强安全意识和培训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进行。
救命规则培训教材

制定宣传推广计划:明确 宣传目标、时间、地点、 方式等
制作宣传资料:包括宣传 册、海报、视频等
开展宣传活动:如讲座、 展览、比赛等
利用社交媒体:如微博、 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宣 传
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公众 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宣 传内容
评估宣传效果:通过问卷 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评 估宣传效果
宣传推广效果评估
现场急救操作规则
保持冷静:保持冷静,判断 现场情况,做出正确决策
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寻求 专业救援
添加标题
止血: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 固定: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防止失血过多
防止二次伤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检查伤者:检查伤者生命体 征,判断伤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包扎:对伤口进行包扎,防 止感染
实践操作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观察患者呼吸和脉搏,判断是否停止。
解决方案:按照ABCDE步骤进行,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 压、除颤、评估。
解决方案:按照AED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电极片正确放置,避 免接触水或油脂。
解决方案:根据伤口类型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如绷带包扎、三角 巾包扎等。
维护建议
定期检查培训教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及时更新培训教材,确保内容与最新标准和法规保持一致 妥善保管培训教材,避免损坏和丢失 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教材进行整理和归档,以便下次使用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标受众:明 确宣传推广的 目标受众,如 医护人员、患
者、家属等
宣传渠道:选 择合适的宣传 渠道,如社交 媒体、医院内 部宣传、社区
救命规则培训教材-壳牌原版

你应该 • 与主管或工作负责人确认已进行空气测试 • 与主管或工作负责人确认可以安全开始工作了 • 如果闻到气体味应停止工作
如果你是一位气体测试者,你应该 • 理解工作许可证要求做哪些测试以及测试时间间隔 • 使用有合格证的设备进行测试
如果你是主管或工作负责人,你应该 • 确认已按工作许可证要求开展气体测试 • 必要时请求增加气体测试次数 • 确认可以安全开始工作了
救命规则
概要 救命规则
•目标是防止对员工造成伤害 •工作中的12种高风险操作 •一贯性的规则> 合规文化 • 并非新事物。大多员工每天都在遵守 • 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必须遵守该规则 • 适用于壳牌运营和/或管理的业务机构 • 我们鼓励非壳牌控股合资公司积极参与 • 我们将对上报的每一起不合规行为进行调查 • 不遵守规则将受到纪律处分,对员工而言最 严重的处分包括解聘,对承包商来说则是从壳 牌场地撤出和不再为壳牌工作
驾驶时超速或使用手机可增大对车辆失去 控制的风险。
车辆以每小时70英里速度在你反应前移动的距离
正常
酒后 免提电话
手提电话
如果你是位司机,在驾驶时你应该 • 不使用手机或传呼机、发送或阅读短信 息、或使用手机
免提装置 • 驾驶时不要超过道路指示牌上的限速或 行程管理要求 • 不要超过所驾驶车辆所允许的最大限速 • 按当前情况调整速度
2009年4月1日
行程管理计划是帮助司机安全驾驶和到达的安排计划。
如果你是一位司机,你应该 • 上路前确认是否需要有行程管理计划 • 与经授权的人员讨论行程管理计划中的内容 • 上路前要理解行程管理计划中的内容 • 遵守在行程管理计划中规定的职责、驾驶和休息时
员工救援职责制度内容范本

员工救援职责制度内容范本一、总则为确保公司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员工救援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公司稳定运营,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明确了员工救援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救援流程和培训等内容。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员工救援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 设立救援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救援工作。
救援小组成员包括人力资源部、安全部、行政部等部门相关人员。
三、职责分工1. 救援指挥部职责:(1)制定和修订员工救援制度及应急预案;(2)组织救援培训和演练;(3)指导、协调和监督救援工作的开展;(4)处理救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5)定期总结救援工作经验,不断完善救援体系。
2. 救援小组职责:(1)执行救援指挥部的工作部署;(2)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救援工作;(3)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员工的思想稳定工作;(4)及时报告救援进展情况,并提出救援建议;(5)参与救援工作总结和评估。
四、救援流程1. 突发事件发生时,救援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人员赶往现场。
2. 救援小组到达现场后,迅速了解情况,制定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3. 救援指挥部根据救援小组的报告,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
4. 救援结束后,救援小组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并对救援过程进行总结评估。
五、培训与演练1. 救援指挥部定期组织救援培训,提高员工的救援意识和技能。
2. 救援小组定期开展救援演练,检验救援预案的实战效果。
3.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救援培训和演练工作,确保员工熟悉救援流程。
六、奖惩机制1. 对在救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不履行职责、玩忽职守导致救援工作不力的,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员工救援指挥部。
3.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通过以上员工救援职责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公司稳定运营。
12条救命规则

进入封闭空间之前需获得批准
封闭空间,如容器、水箱或管道可留存易爆气体、有毒空气或存在其它危险,如 缺氧、易掉下来砸在你身上的东西或你可能从上面跌落。 获得批准后再进入,这 样可保证你的安全。 你应该
✓ 与主管或工作负责人确认可以安全开始工作了。 ✓ 与设备看护人员确认你可以进入这个封闭空间 ✓ 遵照工作许可证的要求行事
✓ 告知别人指定吸烟区在哪 ✓ 确保指定吸烟区有明显标记
规则9
工作或驾驶时不要喝酒或使用药物
服用酒精或非法药物,或不当使用合法药物或其它物质,可降低你安全 执行工作的能力。 你应该
✓ 如果在服用可能影响你履行工作的能力的药物时,一定要通知主管或负责人 ✓ 如有疑问,一定要征询主管或负责人,他们可寻求医疗建议 ✓ 不使用、保留、出售或分发非法药物 ✓ 当你看见滥用酒精或药物的情况时,要阻止
如果你是主管或工作负责人,你应该
✓ 确认可以安全开始高空作业了
规则7
不要在作业中的起重设备下行走
在悬空载荷的下方工作或走路是不安全的,因为悬空物可能落在你身上
悬空载荷是指之临时被吊起悬在半空的物体。 (钻台不在此规则之列)。
你应该
✓ 未经批准决不要穿过悬空载荷所在区域警戒线 ✓ 按旗号员或电梯负责人的指示行事
如果你是电梯负责人,你应该
✓ 标记不安全区域并设置障碍物 ✓ 确保没有人在悬空载荷下面行走
规则8
不要在非指定区域吸烟
吸烟或使用火柴或打火机可导致易燃物品起火。 指定吸烟区,如吸烟棚 或吸烟间,可以使你避免引起火灾或爆炸。 你应该
✓ 知道指定吸烟区在哪 ✓ 看见有人在非指定区域吸烟时要阻止
如果你是主管或负责人,你应该
如果你是主管或负责人,你应该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南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南一、前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提高应急救援效率,本指南旨在详细介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内容,以指导施工单位和从业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二、应急救援组织与领导1. 应急救援组织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应由项目部或施工单位成立,并包括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技术支持组、应急救援队伍等。
2. 领导体系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体系应明确责任分工,确定专人负责领导和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三、事故应急预案与演练1. 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根据具体施工项目的特点制定,包括应急流程、组织指挥、资源调配和协调等内容。
2. 预案演练为了提高应急救援的实际效果,建议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
四、事故应急救援流程1. 事故发生后一旦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首先要确保人员撤离、安全隐患控制等基本情况。
同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人员展开工作。
2. 救援现场的控制和处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救援现场应建立临时指挥中心,负责统筹协调指挥工作。
同时,应根据事故性质,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并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器材。
3. 伤员救援和医疗处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的伤员应及时得到救治。
应急救援组织应组织医疗人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治,并确保及时转运伤员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4. 事故调查与处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救援结束后,应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并提出相关处理和改进建议,以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五、事故应急救援工具和装备1. 多功能应急救援工具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具包括电动切割机、液压破拆器、救生绳索、应急遮阳棚等,以满足不同救援场景下的需求。
2. 安全防护装备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时,应配备适当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