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 复习题
最新语言学纲要复习题及答案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导言一.填空题1.____ 、____ 、____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 ____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
3.____ 、____ 、____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____、 ____、____ 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 ____、____ 、____ 、____ 、____ 五个阶段。
二.问答题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2.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具体说明。
3.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4.语言学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5.《语言学纲要》一书讲述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6.查阅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①语言学有哪些分支学科?② "语言学概论"属于语言学中的哪一门学科?③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属于语言学中的那一门学科?④研究言语交际的科学属于语言学的哪一门学科?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填空题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____,这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____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的____,而且也是思维的____。
4.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
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____,摇头表示____,送别时挥手表示____,____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____,手舞足蹈表示____。
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____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____。
6.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____表示,汉语的舅妈、姨妈、姑妈、婶婶,英语用____表示。
7.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____。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语言学纲要复习题一、填空题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罗马2、语言是 19 世纪成为独立学科,其标志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
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4、语言交际可分为哪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5、印度最早的经典实用的语言是:梵语6、中国“小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三方面: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7、语言的功能包括哪两个: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8、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两个: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9、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最基本的手段。
10、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11、儿童语言学习得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12、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13、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4、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15、我们是通过听话认识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心理现实的。
16、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实现的编码。
17、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9、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20、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21、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上看是不具有语言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2、和动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时、体、态和人称。
2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
24、在workers中,worker这一部分可以称为词根或词干。
25、按照词法结构类型,语言可以分为哪四部分: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26、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停顿和一个完整的语调。
27、仅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28、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29、和名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是性、格、数。
语言学纲要试题库及答案

语言学纲要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的哪些方面?A. 语音B. 语法C. 语义D. 所有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A. 语音学B. 社会语言学C. 心理学D. 语用学答案:C3.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什么?A. 音节B. 词C. 语素D. 句子答案:C二、填空题4. 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认为,人类语言能力的基础是____。
答案:普遍语法5. 语言的三种基本功能包括表达功能、指称功能和____。
答案:交际功能6. 语言的两种主要类型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口语、书面语三、简答题7. 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答案:语言是指一个社会群体共同使用的语言系统,它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规则;言语则是个人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行为,它具有创造性和多样性。
8. 描述语言的任意性特征。
答案:语言的任意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任意的,即符号的音形和它所代表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关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四、论述题9. 论述语言的演变过程。
答案:语言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变迁、文化交流、技术进步等。
语言演变可以分为语音演变、词汇演变、语法演变等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会不断吸收新词汇,淘汰旧词汇,语音和语法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以适应社会和文化的需要。
五、翻译题10. 将以下句子从英语翻译成中文。
"Language is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but it is also a mirror of culture."答案: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但它也是文化的镜子。
六、案例分析题11. 分析以下句子的语用含义。
“你今天真漂亮。
”答案:这句话可能在多种情境下使用,其语用含义可能包括赞美、恭维、讽刺等。
具体含义取决于说话人的语气、表情、语境以及与听话者的关系。
七、综合应用题12. 根据所学语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语言学习计划。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

语⾔学纲要复习题语⾔学纲要复习题⼀、⽐较下列术语(30分)1、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内部要素指语⾔系统内符号与符号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对⽴的关系。
外部要素指与语⾔有间接关系的政治、经济、⽂化、宗教、地理、历史等社会因素。
语⾔的⾃主性。
“内部要素”的存在⽆需借助于“外部要素”来解释。
正如植物会因受外部因素如⼟壤、⽓候等的影响⽽改变它的内部机构⼀样,难道语法机构不也经常要依赖于语⾔变化的外部因索吗?外部语⾔现象的研究是富有成果的;但是不能说,没有这些现象就不能认识语⾔的内部机构。
? “为语⾔⽽语⾔”。
“语⾔系统”的⾃主性是“科学抽象”的结果。
建⽴起⼀个性质单纯、界限清晰的“语⾔系统”,以便能够从中总结出严整的结构规律。
2、语素和词语素语素是语⾔单位中最⼩的⾳、义结合体,也是最⼩的语法单位。
根据是否直接成词可分为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两种;根据是否具有词汇意义分实语素和功能语素两类。
词语素是语⾔中最⼩的⾳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的语⾔单位。
语素的作⽤和职能主要是构词。
确定语素的⽅法主要是替代法。
所谓替代法,也就是对某个语⾔⽚段的各个成分进⾏同类替换。
在使⽤替代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先,⼀个双⾳节的语⾔⽚段,在替换时必须是两个或多个成分同时都可以分别被替换,否则这种替换法是不符合要求的。
其次,在替换时,必须保持结构单位意义的基本⼀致。
替代后的语素义同原来的语⾔⽚段的语义要有⼀定的联系。
词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的造句单位。
有两种分类⽅式:1、按构成⽅式分单纯词和合成词;2、按词性分为实词和虚词。
词:语⾔中能独⽴运⽤的最⼩单位。
3、⽚段语素和超⽚段语素4、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语法意义就是语法形式所表⽰的内涵,这是从词的功能划分出来的⼀个类别,与之相对应的是词的词汇意义。
实词既有词汇意义,也有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虚词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不能充当句法成分。
例如,动词“吃、打、⾛、坐”既有具体的含义,⼜能直接在句⼦中做谓语中⼼语,⽽像“的、了、呀”等这些虚词,它们没有实际的词义,只能在句⼦中帮助使句⼦通畅结构完整,或者是表达某种语⽓。
语言学纲要_期末复习资料(题库)

语言学纲要_期末复习资料(题库)语言学概论试题(1)一、填空15%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自由)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10%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D )A、文字学B、语音学C、词汇学D、语法学2、汉语属于(B )A、屈折语B、词根语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3、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B )A、音素B、音位C、语素D、音节4、文字的前身是(C )A、结绳记事B、手势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5、派生词中包含(B )A、词尾B、词根C、虚词D、根词6、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C )A、音素B、义素C、语素D、音位7、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C )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8、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D )A、土话B、客家话C、客套话D、黑话9、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C )A、初B、视C、人D、民10、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D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三、名词解释20%1、专语语言学: 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2、组合关系: 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一、填空题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罗马2、语言是19世纪成为独立学科,其标志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
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着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4、语言交际可分为哪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5、印度最早的经典实用的语言是:梵语、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停顿和一个完整的语调。
27、仅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28、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29、和名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是性、格、数。
30、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属于述宾,“跑得很快”属于述补,“马上出发”属于偏正,“火山爆发”属于主谓。
31、能够改变词类的是派生(构词)词缀。
32、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除了有类的配例之外,还有形态的一致性配合和虚词。
33、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是: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34、多义词有多项意义,最初的那项意义叫本义,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那项意义叫中心意义。
汉语的“老”有“年纪大、经常、陈旧的”等意义,其中“年纪大”是本义,其余是派生意义。
35、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哪四种:苏美尔古文字、埃及古文字、中国的甲骨文、玛雅文36、我国传统文学中的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37、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手形象、泪会意、拖形声、刃指事、其(“其中”的“其”)是假借。
54、“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替换55、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增加音节,用复音词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词为主的格局。
56、研究语音演变的凭借主要是: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借词57、“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是由转喻认知机制引起的。
58、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屈折词缀。
59、方言和亲属语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是由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决定的。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及答案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及答案LT《语言学纲要》复习题导言一.填空题1.____ 、____ 、____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 ____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
3.____ 、____ 、____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____、 ____、____ 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 ____、____ 、____ 、____ 、____ 五个阶段。
二.问答题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2.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具体说明。
3.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4.语言学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5.《语言学纲要》一书讲述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6.查阅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①语言学有哪些分支学科?② "语言学概论"属于语言学中的哪一门学科?③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属于语言学中的那一门学科?④研究言语交际的科学属于语言学的哪一门学科?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填空题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____,这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____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的____,而且也是思维的____。
4.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
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____,摇头表示____,送别时挥手表示____,____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____,手舞足蹈表示____。
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____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____。
6.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____表示,汉语的舅妈、姨妈、姑妈、婶婶,英语用____表示。
语言学纲要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纲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语言的发音B. 语言的语法结构C. 语言的运用D. 语言的发音、语法结构和运用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学的分支?A. 语音学B. 语法学C. 心理学D. 语义学3. 语言学中,研究语言的发音规律的学科被称为什么?A. 语音学B. 音韵学C. 语用学D. 语义学4. 语言学中,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是?A. 语用学B. 语义学C. 语法学D. 词汇学5. 什么是语言的方言?A. 一种语言的变体B. 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C. 一种语言的书面形式D. 一种语言的口头形式6. 语言学中,研究语言随时间变化的学科被称为什么?A. 历史语言学B. 社会语言学C. 比较语言学D. 结构语言学7. 下列哪个选项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学科?A. 社会语言学B. 心理语言学C. 计算语言学D. 应用语言学8. 语言学中,研究语言如何被用来达到交际目的的学科是?A. 语用学B. 语义学C. 语法学D. 语音学9. 什么是语言的同源词?A. 来自不同语言的词B. 来自同一语言的词C. 来自同一词根的词D. 来自同一语言家族的词10. 语言学中,研究语言结构的学科被称为什么?A. 结构语言学B. 语音学C. 语义学D. 语用学答案:1-5 D C A A A 6-10 A A A C 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语言学的四大分支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和______。
答案:语用学2. 语言学研究的两个主要领域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3. 语言的方言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区或社会群体中使用的______。
答案:语言变体4. 语言学中,研究语言随时间变化的学科是______。
答案:历史语言学5. 语言学中,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______。
答案:社会语言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纲要》练习(一)参考答案一、填空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渐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9、组合关系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关系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二、判断正误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错)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错)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错)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错)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对)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对)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错)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对)9、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错)10、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对)三、问答题: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为什么说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它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每个社会,无论它是经济发达的社会,还是经济十分落后的社会,都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都离不开语言这个交际工具,语言是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人类与动物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语言,人类无法交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人们在进行社会交际时,除了运用语言传递信息外,也可借助其他手段传递信息,表达思想。
如运动场上,篮球裁判用手势表示谁犯规,谁发球等内容,不用语言;部队用长短不一的号声表示起床、集合、冲锋、撤退等信息;在海上,船与船之间用旗语传递信息等等。
但是,这些交际工具远远没有语言运用那样便捷,而且使用也受到限制,使用范围有限。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什么交际工具它所传递的信息内容都是有限的,而且离不开语言基础。
它们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内代替语言,没有语言的存在,也不可能有这些信息手段的产生,可以说,语言是一切交际工具的基础。
因此,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就毫不奇怪了。
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答: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语言没有阶级性。
(1)它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交际工具,全体成员包括各阶级、阶层的人,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无论什么人,与别人交际都要使用语言。
如它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说不同的话,那么不同阶级之间就无法进行交际(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是一种交际活动)活动了。
(2)语言结构本身,无阶级性可言,如语音,语法规则,就谈不上有阶级性。
(3)语言是伴随着人类同时出现的,而在人类从猿到人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阶级的区分,所以从语言的诞生过程看,它也是无阶级性的。
3、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什么是语言的二层性?举例说明。
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仅指语言产生时具有某种任意性成分,那时用什么语言形式表示客观事物是任意的,或者说是偶然的,但是一定的声音形式一旦和一定的意义内容联系在一起,约定俗成了,得到了社会全体成员的认可,那么它就具有了强制性,社会的全体成员都得这样用一个相对固定的语音表示某个事物,个人无权更改。
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个符号音与义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的,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就不是这样任意的了,而是可以论证可以解释的了。
如“石头”,汉语说“shi·tou”,英语说“stone”;又如“书”,汉语说“shu”,英语说“book”。
所谓语言的二层性:语言的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这个装置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分层。
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
语言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单位,如语素、词、词组、句子,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
低一级的层级单位组成高一级的层级单位,最后组成语言这个复杂的系统。
语言的底层是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
上层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在这个层级装置中,各个层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那就是层次的单位数量逐层增多,从有限到无穷。
最底层的音位置系统,一般只有几十个,它们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音位组合与意义联系构成数千个语素,语素组合构成数万个词,数万个词再组成无数的句子。
在这些组合中,从音位到语是最关键的,因为音位还只是形式,结合成语素后与意义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质的飞跃。
语言二层性的核心就是以少驭多。
4、语言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为什么?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共同语言。
所谓社会,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
总之,语言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5、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它们对于语言运用有什么样的意义?答:组合关系:是指符号和符号互相组合起来的关系。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则的,有选择的,语言中的词组成句子,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的,而是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这里的组合规则就体现了组合的关系,如“饭”“我们”“吃”这三个单位,可以组成“我们吃饭”这个句子,但不能组成“饭吃我们”这样的句子。
聚合关系:指在某一环节上具有相同作用的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处于相同聚合群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互相可以替换,如“我们吃饭”这个句子的三个单位,分别可用“他们”“做”“菜”来代替,代替后组合关系不变。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
如北京话中“ao”有组合关系的有:b,p,m,z,c,s,d,t,n,l,zh,ch,sh,r,g,k,h,与“an”相比,少了一个“f”,由于这些音能在相同的语音结构位置上出现,所以构成一个聚合——声母。
在声母这个大的聚合中,还可以根据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的共同性构成小的聚合,如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表,d,t,n,l,就是根据相同的发音部位排列的,都是舌尖前音(P。
67,一般《现代汉语》都把它们当作“舌尖中音”);b,p,d,t,g,k,就是根据发音方法排列的,都是塞音。
同样,词义的搭配,同义词的选择也反映出意义方面的组合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是我们观察、分析、归纳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我们需要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语言学纲要》练习(二)参考答案一、填空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也具有音质、音高、音重和音长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部分、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有因素决定的。
二、单项选择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C)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
A、u c h;B、y ts‘ x;C、u ch h;D、x y k4、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5、下列说法,只有(D)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C、频率越大,声音就越低;D、频率越大,声音就越高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开头的作用;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C)是正确的。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C)。
A、ê—[e];B、j—[y];C、h—[x];D、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