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1_1 中国的疆域教案 (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1.1中国的疆域教案04(湘教版八年级上)

1.1中国的疆域教案04(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3.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领土四至),领海和邻国2.难点: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中国的地理位置】1.引入新课(1)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例如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联系五带划分与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联系大洲与大洋位置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进而分析我国位置在气候、农业、国际交往上的优越性。

(2)直接通过活动教材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一些纬度较高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或纬度较低的国家(例如巴西等),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一些内陆国(例如蒙古等),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一些岛国(例如日本等),由于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通过与世界上一些著名国家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的理解,并为今后教学对外贸易、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作好必要的铺垫。

八年级地理上册 1.1 中国的疆域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 1.1 中国的疆域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要求:1 号和 6 号,2 号和 5 号,3 号和 4 号互批
要有批改等级、日期、批改人
(二)订正错题 六、在帮作困业、本加上速用红笔订正错题,并在探究与训练上做错题标记。通过
1.集对中课帮堂困作(业教的师交或流知、者互负阅责、)更正、标记,达到巩固的目的。
要求学生做好 笔记
2.分散帮困(同伴互帮)
尤其关注各组 1、2 号同学, 讲解同时引导 学生掌握描述 中国地理位置 的方法,尝试 自己描述我国 的地理位置。
互帮互助 组间竞赛
2/4
wor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讲解释疑
1.我国的地理位置(半球、大洲大洋、经纬度)均需要落实在地图上。
2.为加深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可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
地理位
置进行比较。
潮,民时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
极、主动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1/4
word
二、自学互帮 自学内容 主题一【伟大的祖国】 (一)自学提示
1.利用地图,思考: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加 以描述?
2.从地图中你能得到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哪些信息? 3.请同学们对照“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 图”、地球仪,分小组 完成教材 P2 教学活动。 4.知道了祖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所处的位置有何优越性? 自学过程 1.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方面。 2.中国在世界的北半球、东半球,面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3.合作交流:分组完成 P2 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 20 度和东经 160 度,用不同于书上颜色笔在相应位置上画出来;找出赤道;在地球仪 上找到中国,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在“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 图”、“中国疆域示意图”,找到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看中国 的 知纬 者度 加位速置。 主 自题 学二 完【毕辽的阔同的学疆思域考】: ( 我一 国) 地理自位学置提的示优越性。 1自.首学先过在程“中国疆域示意图”上找到我国的四至点? 2.阅从读地教图材中,你结能合得之到前关所于学中,国结的合哪课些本信地息图?,以图析文。 自学过程 小组互助 1.读出四至点所在的经度(或纬度)? 小组内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果。 课堂活动限时进行,分小组合作开 2.四至点的具体位置? 展,通过 6—1,5—2,4—3 号学生结对子,互助完成。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设计《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设计《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中国的疆域》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的第一节。

本章以中国作为一个大区域,展示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而国土辽阔、疆界绵长是我国人文环境特点的地理基础。

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深入理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各地人们生活习俗的不同。

因此,本节具有总领下文的作用。

【学情分析】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和个人的常识积累,对我国的国土面积和领国会有初步的了解,因此学习兴趣会比较浓厚;同时由于其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对我国海陆位置及其优势的学习会有一定难度。

本节的学习障碍主要由于大量的地图和地理名称,学生也许会有产生些许的烦躁感。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根据材料,总结出我国的海陆位置,理解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及优越性。

【教学方法】比较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图片集。

图片集中展示了中国的不同地方的美丽景观:西安兵马俑,八达岭万里长城,拉萨布达拉宫,广西桂林山水,四川九寨沟,敦煌的沙漠。

大美中国,我们每个人都为出生和成长在这个伟大的国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从今天开始,我们地理课开始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先认识其辽阔的疆域。

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我们在学习世界地理时知道,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知识回顾:描述一个国家的位置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一般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方面入手)任务1 自学教材[优越的地理位置],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学生自主学习,限时3分钟完成。

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八年级地理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案1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案1湘教版

中国的疆域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以及省级行政区划等基本地理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表和文字,展现了中国的辽阔疆域和丰富地理特色。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为今后学习各省份地理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在理解较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分析地理问题时,仍需要具体的形象和实例作为支持。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兴趣,以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基本地理信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各省区的地理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文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疆域的辽阔和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以及省级行政区划等基本地理信息。

2.教学难点:对中国疆域范围的理解和各省区地理位置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表等教学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省份为例,让学生了解其地理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中国地图、图表等课件,展示各省区的地理位置、特色等。

2.教学素材:收集各省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素材,用于教学展示。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我国最大的省是哪个吗?”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入新课。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是本册的开篇,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我国疆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我国疆域的完整性、地理位置的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尚不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我国的疆域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国家领土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难点: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引导学生掌握我国的疆域知识。

2.案例分析法:结合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疆域的相关知识。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我国疆域的相关地图,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2.收集我国疆域的典型事例,如领土争端、行政区划调整等。

3.分组讨论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4.教学课件的制作: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观察我国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湘教版初二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

湘教版初二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

湘教版初二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导语:学习地理,既要了解课本中的内容,学会浏览、使用、绘制地理图表等技能,还要留意视察自然和社会,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湘教版初二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期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两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视察地球仪及浏览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酷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学会浏览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用具:《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地球仪、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板书设计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二、广阔的国土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教学进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惯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愿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由使我们产生无穷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1.1中国的疆域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1.1中国的疆域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于_______时区,最西端位于 _______时区,东西跨 _______个时区,相差 _______
小时。
(4)我国南北大致跨 _______个纬度,在地球“五带”中,我国领土大部分位
于_______带。
2、海洋大国
(1)领海多:我国管辖的海域约
平方千米。我国东部所濒临的海洋
从北到南为



。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
1. 我国频临的海洋: ①渤海、 ②黄海、 ③东海、 ④南海、 ⑤太 平洋、 ⑥台湾海峡、 ⑦琼州海峡
2. 我国著名的群岛岛屿和半岛:Ⅰ台湾岛、Ⅱ海南岛、Ⅲ崇明岛 3. 我国 14 个陆上邻国 : A 朝鲜、 B 俄罗斯、 C 蒙古、 D 哈萨克斯坦、 E 吉尔吉斯斯坦、 F 塔吉克斯坦、 G 阿富汗、 H 巴基斯坦、 I 印度、 J 不丹、 K 尼 泊尔、 L 缅甸、 M 老挝、 N 越南, 6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O 日本, P 菲律宾, Q 韩国, R 马来西亚, S 印度尼西亚, T 文莱 .
课题
教 学 目 标
中国的疆域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时间
知识与能力:
( 1)知道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
( 2)记住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 3)记住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
( 4)记住我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过程与方法
( 1)根据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能正确描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位置的优越性。
大屏幕投影展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
★★激情互动
活动一、探究与合作 (15 分钟 )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不同?说说我国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疆域
课题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课时 1.5课时
学习目标1、据图说出中国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记住领土四端的位置名称;了解我国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

3、记住中国的陆地面积及在世界的位次;陆疆及海疆的长度。

4、记住中国海域面积,分析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特殊性。

5、据图说出陆上邻国,并能在空白图填出邻海、岛屿、邻国。

学习重点目标1、3、5
学习难点目标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
教具准备班班通、世界全图;中国简图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应注重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
教学内容过程反思及备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初一我们学习了世界地理,对我们生活
的地理空间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作为一个
中国人,我们同样应该对我们的祖国有一个
全面的了解,在初二的一年中我们就来了解
我们的祖国。

介绍本学期的内容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章中国的资源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导入新课:
简介第一章节的作用。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从南、北半球看在北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在东半球。

2、经纬度位置:
(1)领土四端: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
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最南端:曾母暗沙
使学生会比较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东西部的晨昏差异。

(2)优越性
东西跨越经度约为60°经度,近5000KM;导致了时差及湿差(干湿程度的差异)
南北跨越纬度约为50°纬度,近5500KM;导致了温度的差异。

3、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a、东部北向南濒临渤海、黄
海、东海、南海(最大边缘海)。

中国在世界中的
地位
要求学生说明判
断依据。

要求学生记住领
土四端。

东西跨越经度约
为多少?产生了
何种差异?
南北跨越纬度约
为多少?产生了
何种差异?
学生讨论课
本P2的活动
练习1、2。

描红赤道线、
东西半球的
分界线、北回
归线。

约73°E—
135°E
约4°N——
53°N
学生讨论课
本P3的活动
练习1、2。

并分析纬度
位置的优越

复习提问:划分
南北半球、东西
半球的依据?南
北半球:赤道
东西半球:20°
E、160°W
东5区至东9区
热带和北温带
b、岛屿、海峡
海峡:渤海、琼洲海峡
4、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a发展海洋事业
b海陆交通便利
c农作物多样
指导学生分析优越性:
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无寒带南北的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特殊性:位于世界两个最大洋之间,海陆差异最明显,季风气候最典型。

二、辽阔的疆域,众多的邻国
1、领土面积960万KM2 ,居世界第三,是领土大国。

蓝色国土(领海)有300多万KM2,同时还是海洋大国。

2、陆界线长达2万多KM,陆上邻国15个。

海疆长达18000多KM,海上邻国有日本、韩国等6个。

3、领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

4、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5、大陆架都在我国境内的:渤海、黄
海台湾岛、海南岛、
崇明岛
简介:四大海区的
界线。

渤海:古称沧海。

简介疆域的含义。

读P4图1--4
回答
问题
学生完成课
本P4的活动
练习1、2。

你还能说出
位于太平洋
沿岸的亚洲
国有谁吗?
中国海陆兼备,
与日本国有何不
同?(岛国)
蒙古(内陆国)
美国(临海国)
布置作业:完成同步目标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随时学生
可以据图说出中国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记住领土四端的位置名称;了解我国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记住中国的陆地面积及在世界的位次;陆疆及海疆的长度;记住中国海域面积,分析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特殊性;据图说出陆上邻国,并能在空白图填出邻海、岛屿、邻国。

完成课本P5
的活动练习。

学生读图
1—5,完成课
本P5的活动
练习 1、2。

回忆、小结
朝鲜、俄罗斯、
蒙古、哈萨克斯
坦、吉尔吉斯斯
坦、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巴基斯
坦、印度、尼泊
尔、锡金、不丹、
缅甸、老挝、越
南。

板书设计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纬度位置:
(1)领土四端:
(2)优越性
3、海陆位置:
4、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二、辽阔的疆域,众多的邻国
1、领土面积960万KM2 ,
2、陆界线长达2万多KM,陆上邻国15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3、领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

4、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5、大陆架都在我国境内的:渤海、黄海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但学生对经线和纬线的认识还是不足,因此在教学上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还的加强经纬网的学习。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