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导方向)辅修专业

合集下载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双学位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双学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双学位篇一:中国传媒大学20xx年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招生简章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20xx年秋季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熟悉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流程、了解数字化后期编辑设备、并且具有较强艺术创作能力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专门人才。

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

通过该专业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驾驭多种非线性编辑软件,并能在涉及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实用理念与操作技能上的双重训练,成为适应电视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1.招生对象:本校20xx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

(20xx级学生仅允许修读一年辅修)2.招生条件: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全部必修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

如成绩达到要求者仍超过招生人数,将根据具体学习成绩设条件筛选。

三、修业年限:两年四、免修公共选修课本校学生所学辅修/双学位学分可计入公共选修课学分。

五、授予证书:两年学习完毕,成绩合格,在主修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时,授予中国传媒大学辅修/双学位学士学位证书。

六、招生时间安排及咨询电话:(见附件8)七、授课时间:20xx年9月至20xx年6月,每周六、日上课(寒、暑假除外)八、辅修学费:参照本科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分收取费用。

课程每学分380元,论文每学分340元,共计16780元。

第一学期4940元。

(具体将根据课程安排进行调整)九、课程安排及课程简介:(见附表1)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20xx年7月附表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方向)备注:从17门课程中选择15门课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方向)辅修/双学位课程简介视听语言本课程从视听语言的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展望入手,学习具体的视听元素,镜头构成乃至镜头语言,拍摄和剪辑的基本技法等基础视听理论,构成学生的编辑意识和知识的基础。

4.电视编导、节目制作研修班招生简章

4.电视编导、节目制作研修班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原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编导、节目制作研修班招生简章为培养电视艺术人才,提高我国电视作品的艺术水平,尽快适应电视高科技的发展给电视艺术带来的变化,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在国内开办“电视编导、节目制作研修班”。

部分课程和授课教师:(所列课程和教师常年不变,详细课程请查看简章上各进修班的主要课程设置)一、培训方向及目标电视技术与艺术的发展使电视节目创作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电视行业迫切需要既通晓电视编导艺术又能够掌握制作手段的专业人才。

为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本研修班强化实践环节,在学习电视节目创作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校期间要进行短剧拍摄制作、电视新闻拍摄制作、现场报道拍摄制作、演播厅导播实践等一系列实践课,本研修班的目标就是为电视部门培养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编导、节目摄制专业人才。

二、主要课程设置电视节目策划、视听语言、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电视新闻专题、画面构图艺术、电视照明艺术、摄像艺术、摄像实践及讲评(实景拍摄)、电视节目创作、画面剪辑艺术、影视声音创作、电视栏目策划、电视人物专题节目创作、数字非线性编辑(机房上课,人手一机。

)、电视节目导播(理论课与演播厅现场导播切换实践课相结合授课)、演播厅灯光设计(理论课与演播厅现场实践课相结合授课)、短片拍摄制作实践课及讲评、电视文艺晚会策划、电视新闻写作、短新闻拍摄制作实践、深度报道新闻的采写、深度报道新闻拍摄制作实践、电视新闻拍摄制作作业讲评、电视娱乐新闻采访写作。

三、招生对象:全国省市各级电视台及电视节目制作部门的编导、记者、编辑、摄像、照明、节目制作、播音主持人员,以及社会各行业有志于从事电视工作的人士和大学生。

四、学习时间:学制一年(在校学习一学期课程,实习一学期)。

每年两期:第一期4月6日报到,7日开课。

第二期9月6日报到,7日开课。

五、招生人数:为保证教学质量,每期班招收25人。

六、上课地点:中国传媒大学校内七、学员待遇:学习期满,颁发“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研修证书,以供晋升职称职务参考。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专业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专业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专业介绍广告学(创意营销)专业代码:050303(一)培养目标:面向各类传播媒介的广告部门、各类广告公司和企业营销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的人文社科理论基础,掌握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操作技能,能够从事广告策划、文案写作、创意设计、制作及营销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整合营销传播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广告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广告及传播理论前沿及网络传播发展动态;熟悉党和政府关于广告、新闻、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中外广告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了解企业公关、宣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具备宽厚的人文社科理论基础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3.系统掌握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媒介运营理论、广告运作原理与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创造性整合能力;具有对广告法规及行业政策的理解与执行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广告策划、创意、设计、制作、发布的基本技能以及公关沟通艺术。

4.适应广告业“探索、创新”和传媒业“快速反应、主动进取、灵活应变”的竞争要求;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拥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5.英语四级以上,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满足广告及传媒业对英语交流和国际视野的要求。

(三)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核心课程:广告理论基础、广告策划与文案写作、市场营销学与实务、广告创意与表现、影视广告实务、公共关系实务、传媒伦理与法规、广告综合实训。

传播学(媒介调查与分析)专业代码:050305(一)培养目标:面向媒体机构、媒介调查机构、企业单位等部门,培养具备宽厚的人文社科理论基础,兼备现代传媒人视野和职业素养,以解决问题的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见长,熟练掌握媒介调查理论与调查分析技能、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从事媒介信息的调查统计分析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媒介调查的基本理论,了解媒介调查前沿及发展动态,熟悉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政策素养和媒介素养。

【免费下载】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招生简章

【免费下载】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2015年秋季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熟悉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流程、了解数字化后期编辑设备、并且具有较强艺术创作能力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专门人才。

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

通过该专业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驾驭多种非线性编辑软件,并能在涉及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实用理念与操作技能上的双重训练,成为适应电视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1.招生对象:本校2014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

(2012级学生仅允许修读一年辅修)2.招生条件: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全部必修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

如成绩达到要求者仍超过招生人数,将根据具体学习成绩设条件筛选。

三、修业年限:两年四、免修公共选修课本校学生所学辅修/双学位学分可计入公共选修课学分。

五、授予证书:两年学习完毕,成绩合格,在主修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时,授予中国传媒大学辅修/双学位学士学位证书。

六、招生时间安排及咨询电话:(见附件8)七、授课时间: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每周六、日上课(寒、暑假除外)八、辅修学费:参照本科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分收取费用。

课程每学分380元,论文每学分340元,共计16780元。

第一学期4940元。

(具体将根据课程安排进行调整)九、课程安排及课程简介:(见附表1)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2015年7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方向)辅修/双学位课程简介视听语言本课程从视听语言的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展望入手,学习具体的视听元素,镜头构成乃至镜头语言,拍摄和剪辑的基本技法等基础视听理论,构成学生的编辑意识和知识的基础。

同时,通过对海量电视精品节目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电视艺术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并着重从电视后期编辑和节目包装角度的分析提高学生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艺术创作能力。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11年艺术类招生专业
参加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专业考试对照表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011年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
专业
序号
专业(方向)
专业序号
专业(方向)
专业所在学院
N01
播音与主持艺术
01
播音与主持艺术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N02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导)
N15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特效)
15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特效方向)
动画学院
N22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娱乐)
N23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电影技术)
N16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多媒体)
16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多媒体方向)
N17
动画
17
动画
N24
动画(游戏美术与策划)
\
\
18
数字游戏设计(游戏设计艺术方向)
N18
08
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
N09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09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N10
摄影
10
摄影(电影电视剧、图片摄影方向)
N12
照明艺术
12
照明艺术
N13
戏剧影视文学
13
戏剧影视文学
N11
摄影(电视摄影)
11
摄影(电视摄影方向)
电视与新闻学院
N14
艺术设计
14
艺术设计广告学院N来自0美术学(文物鉴定与保护)
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
仅限在独立考点报考
N19
导演(影视制片管理、文化经纪、艺术管理)

广播电视学辅修与双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

广播电视学辅修与双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

广播电视学辅修与双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一、专业名称:广播电视学专业代码:050302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制:1-2年,广播电视学辅修专业1年,广播电视学双学位2年二、培养对象主修专业课程成绩良好、自学能力强、学有余力的普通本科二、三年级学生。

三、培养目标广播电视学辅修与双学位教育是在学生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培养具备扎实的广播电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能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机构及其他新闻、宣传和文化部门从事策划、采写、摄录、编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四、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1)比较系统扎实的广播电视学和传播学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比较宽广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3)比较扎实的与传媒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

2.能力结构: 掌握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学人才所必备的实践技能,包括:(1)广播电视节目“采写、编导、拍摄、制作”四项核心基本能力;(2)传媒行业需要的口头表达能力、社会调查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新闻分析与评论能力;(3)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网络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4)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3.素质结构:(1)科学的新闻立场和正确的新闻观;(2)较高的专业技能素质;(3)较深的文化素养;(4)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5)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五、学分要求与学位授予学分:学生取得第二专业(广播电视学)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证书,总学分不低于60学分(含学位论文8学分),取得辅修专业(广播电视学)结业证书,总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

学位: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取得主修专业学位资格后,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方可取得第二学士学位。

六、教学计划表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在第四学期进行,共8周,8学分。

八、说明1.本培养方案是依据《重庆三峡学院本科生辅修专业与双学位管理办法法》和《重庆三峡学院学分制条件下人才培养方案模板》的要求,并考虑本专业的实际需要而编制的。

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专业排名_优势重点专业推荐

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专业排名_优势重点专业推荐

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专业排名_优势重点专业推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共有19人认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传播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媒体传播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信息化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掌握现代电子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与网络多媒体传播的基本技能,胜任从事影视传播、新闻传播、网络传播、广告及媒介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可从事新闻媒体机构、出版机构、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广告公司、教育部门、农业技术推广等部门从事编导、记者、主持、制作、广告与文化经济活动策划、计算机网络课件开发制作等工作。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专业名单由本校学长学姐实名推荐:1、播音与主持艺术推荐指数: 4.8(126人推荐)2、广播电视编导推荐指数: 4.8(71人推荐)3、数字媒体艺术推荐指数: 4.4(66人推荐)4、新闻学推荐指数: 4.6(61人推荐)5、摄影推荐指数: 4.4(59人推荐)6、媒体创意推荐指数: 4.3(51人推荐)7、新闻传播学类推荐指数: 4.5(33人推荐)8、表演推荐指数: 4.9(20人推荐)9、传播学推荐指数: 4.6(20人推荐)10、戏剧影视导演推荐指数: 4.4(20人推荐)11、广播电视工程推荐指数: 4.8(19人推荐)12、动画推荐指数: 4.6(18人推荐)【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专业排名_优势重点专业推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共有57人认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摄影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4[满分5.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备电影、电视、广告、图片摄影摄像能力.能在电影厂、电视制作部门、广告宣传部门、音像出版部门从事摄影艺术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摄影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广告公司、影视剧制作公司、新闻媒体、报社杂志期刊社、出版社,婚纱影楼、文化宣传部门和其他有关事业单位,从事摄影摄像、影视制作、计算机平面设计、广告策划与制作、文化宣传、社会教育、商业摄影等工作。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考研各方向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考研各方向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考研各方向介绍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各方向介绍广播电视学(0503Z2)1. 广播电视史方向广播电视史是新闻史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广播电视业发展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而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

我校从建校后即开始广播电视史的教学和研究,并于1979年设立硕士点,1999年设立博士点,是我校的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之一,在国内拥有广泛的影响。

本方向主要研究国内外广播电视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内在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置沿革;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广播电视理论的演化;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重点从史学视角对我国广播电视诸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揭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创建和发展的独特进程和特殊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以指导当下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广播电视史属于专门史,涉及多个学科,涵盖了哲学、历史学和广播电视学等,在研究中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要研究方法是:在大量占有史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去伪存真;利用联系的观点,抓住主要矛盾,通过一系列史实的确认与分析来研究广播电视历史发展脉络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本方向的学生应具备扎实的马列哲学理论基础、丰富的历史学知识储备和系统的广播电视学知识。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媒体实践和研究训练,在理论功底、科研能力、实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应获得显著提高。

毕业后既可进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机构从事新闻采编、经营管理等实际业务工作,可进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也可进入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等工作。

本方向师资力量雄厚,广播电视史学资料丰富完备,拥有专门的广播电视节目片库,在国内拥有独特的优势地位。

2.外国广播电视方向本方向是广播电视学专业下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它建立在外国新闻史研究、外国媒介史研究与广播电视媒介研究的基础上,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而开辟出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导方向)辅修专业
2010年春季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本辅修专业适应电视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确立宽口径、强能力、有专长的教学思路,旨在培养具备传播学、影视语言、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较高的艺术鉴赏力,能够在各级电视台、党政宣传部门和各种影视制作机构,从事电视节目策划、创作、采访、拍摄、制作、编排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2007、2008级学生,无课程考试不合格者可报名学习。

三、招生人数:60人(低于20人不开班)
四、辅修学费
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苏教费[2006]319号)》的文件精神,按学分收取学费。

每学分170元,共计5100元(含教材费)。

五、其他说明
辅修课程可根据学生公选课修课情况,择其部分作为公选课,列入学生主修专业课程成绩单,辅修课学分计入公选课学分。

学生已修读课程如果与辅修课程名称相同、使用同类别同层次教材、教学内容也相同,考试成绩在70分以上,可申请免修。

六、联系人:黄老师联系电话:86179061
七、课程安排(见附表)
附表: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导方向)辅修专业课程计划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