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湘江水质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湘江水质状况、水质变化趋势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湘江水质的现状和问题,为保护水环境、提高水质提供技术支撑。
2、调查目的本次湘江水质调查的主要目的包括:- 了解湘江水质的基本情况,包括水质参数、污染物排放情况等;- 分析湘江水质的变化趋势,评估水质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研究湘江水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相关风险和潜在问题;- 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治理建议,促进湘江水质的改善和保护。
3、调查方法3.1 数据收集本次调查利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包括水质监测站点的实地采样、水质监测数据的获取、回顾性资料的分析等。
通过多种数据来源的综合分析,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水样采集在湘江沿线设置若干水质监测站点,定期采集水样进行分析。
采样点选择上,考虑途径的主要污染源、地理分布的均匀性以及水域类型的代表性等因素。
根据相关标准,采集各指标的水样,并记录相关环境参数。
3.3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的水样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包括水质参数的汇总统计、相关性分析、时空变化趋势分析等。
借助专业的水质分析软件和模型,对湘江水质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4、湘江水质状况4.1 水质参数通过对水样的分析,得出湘江水质的各项参数指标,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
分析结果显示,湘江水质在部分区域存在严重污染现象,特别是工业废水排放较多的下游地区。
4.2 污染物排放调查显示,湘江水质受到排污口的污染较为严重。
其中,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是主要污染源。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对湘江水质造成了显著影响。
5、湘江水质变化趋势5.1 时序分析通过对历史水质数据的研究,揭示了湘江水质的长期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显示,湘江水质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尤其是对溶解氧、氨氮等指标的恶化。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 引言湘江是中国重要的江河之一,流经湖南省多个城市。
然而,近年来,湘江的水质问题日益严重,给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旨在对湘江的水质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以下方法:1. 采样分析法:在湘江流经的不同地区选取了若干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样,并进行了实验室分析,包括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等指标的测试。
2. 现场观察法:对湘江流域的一些个别区域进行了现场观察,包括河水颜色、水流状况以及附近的生态环境等。
3. 数据收集法:收集了相关的历史数据、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以及相关研究报告,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3. 湘江水质状况分析经过以上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水质下降:湘江的水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水体浑浊、颜色深、气味难闻等问题。
2. 污染源众多:湘江流域的污染源较多,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
3. 生态环境恶化:水质下降直接导致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包括鱼类死亡、湖泊富营养化等现象的增加。
4. 湘江水质问题的原因分析湘江水质问题存在以下原因:1. 工业排污:湘江流域内的工业企业排放大量废水和废气,其中一些企业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直接将废水排放到江河中。
2.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进入湘江河流,导致水中残留物超标,严重影响水质。
3. 生活污水排放:部分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湘江中,加重了水体的污染程度。
5. 湘江水质问题的影响湘江水质问题带来了以下影响:1. 生态环境受损:湘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部分鱼类死亡、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湘江作为当地居民的饮用水来源,其水质问题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了威胁,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3. 经济发展受阻:湘江作为当地的重要水资源,水质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和渔业的发展,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了解湘江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水质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调查过程、结果及建议,希望为相关部门和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查目的与方法1、目的:通过对湘江的水质进行调查,了解其污染状况,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2、方法:在湘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设立监测点,定期采集水样,对各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水质指标总体情况:经过对各监测点的水质进行检测,发现湘江的水质总体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上游水质最好,中游次之,下游最差。
2、污染源分析:湘江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对中游和下游的水质影响较大;农业污水主要是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对上游水质影响较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较大,对中游和下游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3、水质变化趋势: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湘江的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四、结论与建议1、湘江的水质总体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近年来,水质呈下降趋势,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2、建议:a)加强废水排放监管,降低工业废水排放量;b)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c)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水排放;d)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e)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
五、结论湘江作为湖南省的重要水源之一,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次调查发现,虽然湘江的水质总体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好这一宝贵的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加强监管、推广生态农业、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加强宣传教育和完善水质监测体系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湘江的水质得到有效保护,为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e6d4d8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2.png)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湘江水质进行的一次调查,旨在评估湘江的污染程度,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结论。
湘江是中国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其水质的良好与否对于当地居民以及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湘江的水质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调查:- 采样点选择:选择了湘江流经的重要城市和乡村地区作为采样点,包括长沙市、岳阳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
- 水样采集:在每个采样点,我们使用专业的水样采集器具进行水样的采集,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水质监测:将采集到的水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检测水中的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
3.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以下是湘江水质的主要结果:3.1 溶解氧含量湘江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普遍较低,特别是在城市区域,溶解氧含量更为严重下降。
这表明湘江受到了有机物和污染物的影响,对水中生物的生存产生了不利影响。
3.2 氨氮和总磷含量湘江水体中氨氮和总磷含量较高,尤其是在农业区域。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活动过程中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导致了农业产污。
3.3 总氮含量湘江水体中的总氮含量也较高,特别是在城市工业区和农业区域。
工业废水的排放和农业活动的产生的废弃物导致了湘江水质恶化。
4. 结论与建议湘江水质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受到了城市污水、农业活动和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
为了改善湘江水质,以下是我们的建议:- 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加强对工业废水、农业产污的监管,并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
- 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动有机农业发展。
-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并加强对其运行情况的监控。
- 加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鼓励居民从自身做起,减少对湘江的污染。
以上是本次湘江水质调查的详细报告,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公众的关注,共同为改善湘江的水质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1. , . (2020). 湘江水质调查与分析. 湘江环保杂志, 15(2), 12-25.2. 王五, 赵六. (2019). 湘江水污染主要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湘江科技, 10(4), 45-58.。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一、引言湘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在湖南省境内流经长沙市、岳阳市等地。
作为湖南省的重要水源之一,湘江的水质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解湘江水质的现状并提出改善措施,本次调查报告将对湘江水质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
二、调查目的⒈了解湘江水质的主要问题和污染源。
⒉评估湘江水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⒊提出改善湘江水质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查范围和方法⒈调查范围:湘江长沙市段至岳阳市段。
⒉调查方法:a)实地采集水样:采集湘江各个位置的水样,并进行水质参数测试。
b)调查问卷:对沿岸居民、农业生产者、工业企业等进行问卷调查。
c)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水质指标、污染源排放情况等。
四、湘江水质现状分析⒈水质指标分析:a)总悬浮物:分析总悬浮物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b)化学需氧量:评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c)氨氮:分析水体中氨氮含量及其来源。
d)溶解氧:评估水体中溶解氧值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⒉污染源分析:a)农业污染:分析农业活动对湘江水质的影响,包括化肥使用、农药使用等。
b)工业污染:评估工业排污对湘江水质的影响,包括产业结构和废水排放情况等。
c)城市污染:分析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对湘江的影响。
五、水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⒈对水生生物的影响:a)水生植物生长。
b)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繁殖和饵料资源。
c)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a)水源问题和供水安全。
b)水体中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六、改善湘江水质的建议和措施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a)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
b)建立水资源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
⒉完善农业污染防治:a)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b)建立农田水利工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⒊加强工业废水治理:a)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监管,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
b)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排放。
七、附件⒈水质调查数据表。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一、引言湖南省是我国湘江流域的重要区域之一,湘江是湖南省的母亲河,对该省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湘江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给当地经济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湘江水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以保护湘江水质,提升当地环境质量。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样品采集、现场测试、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等。
我们选择了湖南省湘潭市作为调查样本点,对该地区的湘江河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
三、水质调查结果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湘江水质污染情况严重:在我们的调查样本点,湘江水质呈现明显的污染状态,主要表现为水体颜色混浊、气味异味、富营养化现象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农业非点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
2.重金属超标:调查样本中发现,湘江水体的部分重金属元素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其中镉、铅等重金属的超标情况较为突出。
3.水生态系统破坏:湘江的水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水中生物种类明显减少,鱼类数量和品种减少,对湘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原因分析湘江水质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废水排放不达标:湘江流域工业发达,大量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而一部分工业企业对废水处理不力,排放不达标。
2.农业非点源污染严重:湘江流域农业发展较快,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当导致了大量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使得水体受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和农药残留的污染。
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但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对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
五、改善措施为保护湘江水质,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我们提出了以下措施:1.加强工业污水治理: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排污检查力度,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鼓励企业采取先进的净化技术来减少废水排放和净化处理。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 概述本报告是对湘江水质进行调查和评估的结果。
湘江是中国重要的水域之一,对于保障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湘江水质的当前状况,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湘江的不同区域进行了多次采样,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不同位置。
采集水样后,进行了多项水质指标的分析,例如溶解氧、氨氮、总磷和 pH 值等。
3. 调查结果通过对采样水样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果:3.1 溶解氧含量湘江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整体较低。
调查发现,尤其是下游区域的溶解氧含量明显低于上游和中游区域。
这可能与城市化和人为污染有关。
3.2 氨氮含量氨氮是水体中常见的一种污染物,其含量可以作为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调查显示,湘江水体中氨氮的含量普遍较高,尤其是在城市附近的区域。
3.3 总磷含量总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湘江水体中总磷的含量较高,尤其在农业和工业密集的下游区域。
4. 问题分析通过对湘江水质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问题:4.1 污染源调查结果显示,湘江水体存在较高的氨氮和总磷含量,这可能是来自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等方面的污染源。
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确定具体的污染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4.2 水生态环境溶解氧是维持水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湘江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较低,可能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需要加强对湘江流域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5. 和建议,湘江水质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改善。
建议:1. 加强水源保护,控制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2. 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降低城市生活污水对水体的影响。
3. 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定期进行水质调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开展水体生态修复工作,提高水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科学的管理,湘江水质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饮用水和生态环境。
调查报告湘江

调查报告湘江篇一:湘江水质调查报告马克思实验报告——湘江水质调查一·调查背景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世界是运动的。
确实,当今的社会变化太快,令人人们不得不心生感叹。
然而,在我们取得巨大成就与进步的同时,社会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事物是矛盾的,马克思又一次说对了。
本小组课题研究的命题是“湘江水质调查”,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前往湘江边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湘江,又称湘水,为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被喻之为湖南的“母亲河”。
湘江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等。
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亿立方米。
在水质污染,工业废物大量排放的今天她也没有幸免,臭气熏天代替了以前的鸥翔鱼游。
时隔至今,若毛主席复生,恐怕也无兴致高歌“湘江北去”,真是令人心痛。
二·调查目的1.收集湘江的相关资料,并且组员实地地考察猴子石大桥到橘子洲大桥的河东段的相关情况。
了解湘江现今的水质情况,尤其是湘江的污染情况,引起人们的重视,知道如何去治理及其防治水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旨在提高我们对于资料的收集能力和组合之间的能力,并且树立了自己看待问题的独特角度,同时明白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此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后,可以提出一些切合实际并且可行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2.3.三·小组成员成员:陈佳伟,杨斌,刘嘉佑,史量,岳玮,李昆。
实地考察:杨斌,刘嘉佑。
报告撰写:陈佳伟,史量。
PPT制作:陈佳伟,岳玮,李昆。
上台演讲:杨斌。
三·调查情况调查时间:20XX年5月12日下午3点到下午6点调查地点:猴子石大桥至橘子洲大桥天气状况:烈日炎炎,气温28度左右调查对象:湘江猴子石大桥至橘子洲大桥段水质状况调查方法:观察、取样研究、质询资深钓鱼人士四·实地调查周日下午,我们组成员前往湘江猴子石大桥与橘子洲大桥之间进行了具体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实验报告——湘江水质调查一·调查背景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世界是运动的。
确实,当今的社会变化太快,令人人们不得不心生感叹。
然而,在我们取得巨大成就与进步的同时,社会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事物是矛盾的,马克思又一次说对了。
本小组课题研究的命题是“湘江水质调查”,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前往湘江边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湘江,又称湘水,为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被喻之为湖南的“母亲河”。
湘江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等。
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亿立方米。
在水质污染,工业废物大量排放的今天她也没有幸免,臭气熏天代替了以前的鸥翔鱼游。
时隔至今,若毛主席复生,恐怕也无兴致高歌“湘江北去”,真是令人心痛。
二·调查目的1.收集湘江的相关资料,并且组员实地地考察猴子石大桥到橘子洲大桥的河东段的相关情况。
了解湘江现今的水质情况,尤其是湘江的污染情况,引起人们的重视,知道如何去治理及其防治水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2.旨在提高我们对于资料的收集能力和组合之间的能力,并且树立了自己看待问题的独特角度,同时明白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
3.希望通过此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后,可以提出一些切合实际并且可行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三·小组成员成员:陈佳伟,杨斌,刘嘉佑,史量,岳玮,李昆。
实地考察:杨斌,刘嘉佑。
报告撰写:陈佳伟,史量。
PPT制作:陈佳伟,岳玮,李昆。
上台演讲:杨斌。
三·调查情况调查时间:2013年5月12日下午3点到下午6点调查地点:猴子石大桥至橘子洲大桥天气状况:烈日炎炎,气温28度左右调查对象:湘江猴子石大桥至橘子洲大桥段水质状况调查方法:观察、取样研究、质询资深钓鱼人士四·实地调查周日下午,我们组成员前往湘江猴子石大桥与橘子洲大桥之间进行了具体调查。
适逢烈日,乘公交至湘江边,行人相对稀少,撑伞遮日或漫步树荫下。
有风,颇有凉意。
如此风景,我们开始调查。
此次活动主要围绕湘江水质进行的及其周边生物生长情况和周边环境状况,加上进行环保宣传工作等内容展开。
初,我们沿江行走,观察水质,寻找取样地点。
路上看到了垂钓渔民,上前询问,他告诉我们不知从何下手,满江浊水,找不到一个钓鱼的好地点。
以前尚可以钓到不少鱼,但现在根本钓不到什么了。
他呆了一两个小时,没收获,天气又热,心情也差了。
问他水质情况,他说跟以前的水质比起来,现在差太远了。
之后又碰到一个钓鱼的,他掉到了一条,半斤八两,也是差强人意。
由此我们得知,钓鱼的地方,靠近岸边,水色就越深,取样时可以闻到一丝异味。
随后,我们继续前行,观察同时,问了几个路人。
人们都很配合,说了看法。
现在江边钓鱼的基本早上钓,收成都不好。
岸边不时有一些垃圾堆,要不就是未处理的,要不就是没有完全焚烧的。
接下来,我们认真观察了周边环境,并在不同地点取水样。
岸边种了不少蔬菜,长沙降水多,有的已被淹没。
现在湘江污染严重,重金属的含量远远超标,这样的水源旁边的菜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五·湘江水质状况以及前后比较分析近年来,每年排放入湘江的污水多达30 多亿吨,部分支流和河段由于铅、砷超标造成了水生生物绝迹的现象,部分大型化工集团为了经济利益对高浓度酸性废水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湘江。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即使在枯水期湘江也从未出现过四类以下的水质,而现在丰水期的七八月份四类以下的水质也常有出现。
湖南省水质监测中心对湘江43个河段进行一次监测中,只有11个河段水质在三类标准以内,达标率仅为25.6%。
32个河段水质为4类,属已污染水体,其中湘江干流有2个河段水质为五类,已根本无法饮用。
据报道长沙是全国省会城市中污水处理率最低的城市,湘江流域的县城没有一个有污水处理厂。
湘江的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身体健康。
按现行饮用水源评价标准,湘江几乎全年不能达标,严重影响了正常供水。
由于水污染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时有发生,农田无法耕种、鱼类和家禽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据统计资料显示,湘江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等有机污染。
重金属污染是湘江最显著的特征,其污染由来已久,1966年检测出Cr、Pb、Mn、Zn、As,1971年部分江段饮用水重金属超标,同年11月衡阳发生了中国环境史上第一次因重金属超标而停水数天的事件;1978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指出,湘江已成为国内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2007年,湘江流域汞、镉、铅、砷的排放量,分别占到了全国排放量的54.5%、37%、6.0%和14.1%。
其造成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
根据1981~2000年湘江的水质监测数据,湘江总体水质在20世纪90年代呈恶化趋势,致使污染加剧的主要因子是总大肠菌群、总磷、石油类和总汞;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近年来生活废水污染日益突出,工业污染中重金属污染明显;在干流不同河段中,株洲、湘潭和长沙河段污染最为严重。
结果湘江长沙段三个断面水质情况污染情况均很严重;造成污染主要为大肠菌群、汞、挥发酚、镉和氨氮等项目;枯水期氨氮、挥发酚、镉、大肠菌群污染显著高于丰水期(P0.01~P0.05),两时期汞污染均严重,但丰水期更甚(P0.01)。
2000年和2005年上游监测点超标指数超过中下游,提示上游城市污染影响严重。
结论湘江长沙段水质污染严重,多项指标超过地表水3类水质标准,应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
2004年3月16日至17日,省水利厅开展了以“人水和谐、保护湘江”为主题的水资源保护督查活动,共对27个水质基本监测断面、31个主要入河排污口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湘江总体污染特征是以有机污染为主的重金属、微生物复合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氮氨、总磷、粪大肠杆菌、汞、砷、镉等,其中,氮氨和总磷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较深,城镇段粪大肠杆菌污染突出,重金属污染也不容忽视。
27个水质监测断面中,二类水质断面仅6个。
衡阳、衡山、株洲、湘潭、长沙四市一县的6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只有衡山一处达标。
大量的污水、废水经过1575个排污口排入湘江,是导致湘江水体有机污染突出、重金属污染严重的直接原因。
株洲市的霞湾港每天排放20多万吨含有挥发酚、铅、镉、六价铬等污染物的工业废水,即使在离港数百米的地方也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
2005 年,城市生活污染排放量达到了惊人的34.33 万吨,严重超出其自我净化和修复的能力。
2006 年造纸业COD 排放量占了湖南省的50%左右。
2007年工业企业向湘江流域排放废水5.70亿吨、沿江城市排放生活污水10.55亿吨。
2004年到2007年,水质均在IV级和V级之间,情况不容乐观。
其中2004、2005、2007 水质均为Ⅴ级,究其原因为农业用水及生活用水严重超标,导致总氮、总磷、氨氮排放量过高,饮用水源水质仍受到威胁。
虽然2007 年对洞庭湖周边的造纸企业进行了整顿,湘江流域水质2008年10月29日据长沙市环境保护局。
27日以前的湘江水质加密监测结果,9项监测指标均达到GB3838-2002Ⅲ类标准,但氨氮指标出现上升趋势,并且在28日的监测结果中出现超标(浓度为1.11毫克/升,标准为1.0毫克/升,超标0.11倍)。
通过对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联动监测的近期结果对比分析,上游的株洲断面的氨氮一直处于超标状态(超标1倍以上);湘潭断面虽然没有出现超标,但也一直处于较高浓度。
因此,长沙段湘江水质氨氮浓度升高主要是受到上游城市的影响。
从我市的监测结果来看,虽然氨氮浓度出现超标,但超标幅度轻微。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饮用水水质准则》(第三版)规定的氨氮限值为1.5毫克/升,“在这样浓度下氨与健康没有直接影响”。
按照我市目前自来水的消毒工艺,是完全可以消除氨氮影响的。
因此,目前出现的氨氮浓度轻微超标,对我市饮用水源水质不构成安全威胁。
六·对防治湘江水污染的对策与建议:1.针对水污染的日益加重,我们应该防治相结合,以防为主,做到污染的程度减到最低。
2.建立健全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严格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并且对生活污水的进行合理的处理,比如:机械处理、物理处理和消毒处理之后再排放。
加快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建立健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确保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例如:加强各个环节的运行管理,确保达到排放标准;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加强收费管理,努力使污水处理系统走向企业化、市场化加强各地区各部门的联系,加强团结合作,共同为保护洞庭湖水体做出贡献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争取多方集资,政府要加强对污水处理系统的资金支持,尽可能建立高效、高标准的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严格按照污水排放标准进行排放,杜绝超标排放或不经处理进行排放,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3.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因为这些东西随着雨水流入到河流中也会造成很大的污染。
比如很多居民在湘江边种植许多菜,每当他们施肥的时候,总会残留一些在土壤中,不可能全部被菜吸收掉,剩下的则会随着雨水一起被冲入到湘江里面,造成水资源的污染。
因此,我们要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4.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加大工业水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促使靠近河湖的各家企业引进先进环保设备,采用循环用水、清洁生产。
改革工业生产、减少有毒原料的使用和流失和将重金属、无机毒物废水与其他废水分流,单独处理。
5.对于城市所产生的垃圾,我们一定要分类回收,并且加以利用;我们在焚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尽量减少空气的污染;在填埋垃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定点填埋,以免防止泄露。
6.对于直接排入河流的废水,我们应该在排污口设置拦截物,使得较大体积的垃圾被截留下来,不至于进入河流,减少对湘江的固体污染。
7.我们应该要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全名的环保意识,湘江的治理与防治是一项长期的略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和支持,需要政府和群众的密切配合。
七·调查总结(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得到一样事物的同时我们往往会付出一些东西,人如此,社会亦如此。
我们发现,在取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环境越来越恶劣,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如同鱼和熊掌一般,我们顾此失彼,总要失去些许,得到了富丽华美的,这,都是值得的吗?破坏生态远比保护生态容易,而破坏之后再去挽回比两者更难。
高额的利润让资本家晕了头脑,钱财的世界没有比金色更动人。
马克思早就说过资本的罪恶,它的肮脏渗透它每一个毛孔。
是了,源源不断财富的创造是用大自然的宝藏铺路,资本家挥舞着货币指挥着劳动者冲向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