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与流水线比较
流水线和CELL线利弊分析修订稿

流水线和C E L L线利弊分析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流水线和CELL线利弊分析流水线:优点:1拉动激励作用:前工序快了拉动激励下工序加快速度,后工序快了激励上工序加快速度;2.专职的细分动作,能更快速提升作业者的熟练度,并把作业速度提升到极限;3.专职作业,更有利于作业者抓住品质要点;4.每个工位更为简单整洁。
不足:1.不适合工序时间不平衡的作业,产线平衡需花大量时间,因个体不平衡出现工位等待;2.半成品在流动中高频次传递,拿取次数多,故必须尽可能减少在线作业拿放频次(少人化工序编排,降低流水线的排拉长度,减少在制品循环流动周期);3.人员多换线时间长,损失大,故换线前置安排很重要,需最大限度减少换线时间损失;4.当产线一工位出现设备或者品质异常时,整条流水线将停线损失大,需快速处理异常。
cell 线优点:1.作业者对整个产品负责,要求责任感更强,出现品质也更快追溯到责任者,可针对性改善;2.减少了工序之间的搬运,人力安排弹性高。
3.人少,换线损失小。
4.设备小型化,设备导致的停线影响小。
不足:1.缺乏流水线节拍的激励性,动作自由机动空间大,基本靠产量目标和管理激励;2.对作业要求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达到作业熟练度。
3.空间压缩较小,物料摆放困难,现场5S效果不好。
4.个人工具拿放动作多,工具移动或取放浪费大。
我司用工作台式布局的Cell线优点:1、生产的数量和种类灵活多变,能快速适应客户需求。
传统大线有这样两个无法克服的弊病:A.生产线比较长,所以配置的人力相当多,对应产生的问题是,当客户需求低于设备生产能力时浪费较大。
B.当一天的排配有几个类别的产品,进行产品切换时,必然要浪费一定的时间进行换线换模。
而Cell线有效地避免了这种不稳定、产品种类较多的情况,通过随时随调整cell线工作台的开动数量及分配不同,cell进行不同类别产品的同步生产,较好地处理了多品种少批量的现象。
cell线和流水线对比

二、流水线/CELL线应用比较
3、仿TPV制程OD定义
Ø产品:铁盘一体化机种
TPV-V193W
①TPV- V193W(Q系列机种)
制程:仿TPV制程
①前段物料需拆捆:前框、后壳、支架需拆PE包装袋 ②中段测试:BI/AUTO/WB/ HDCP 烧录/DDC/功率/高压/HDCP检验/画面/外观 ③后段:附件需 读码
流水线 & CELL线应用评估
1
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目录
一、TPV/SS制程流程图比较 二、流水线/CELL线应用比较
1、仿SS制程OD定义 2、仿SS制程项目比较 3、仿TPV制程OD定义 4、仿TPV制程项目比较
四、TPV试作CELL线计划
TPV 导入CELL线计划表
项目 1 选机种设计制程、设计线体 必须(★) 非必须(☆) ★ 责任人
2009年2月28日
周期 P/A Wk49 WK50 WK51 WK52 WK01 WK02 WK03 WK06 WK07 WK08 WK09 P A P A P A P A P A P A P A
Ⅱ.针对结构相对“简单”(铁盘一体化)的Monitor产品,CELL线 的有效时间率比流水线 率 更高。 Ⅲ.TPV可选取类似ACER V-193W结构造型的机种,试作CELL线进行 进一步研究。
8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五、TPV可借鉴SS公司项目
ITEM 1 2 项目
中段自动化
L公司Cell生产与流水线生产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L公司Cell生产与流水线生产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各个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纷纷采用自动化生产方式进
行生产,其中流水线生产方式和Cell生产方式是常见的自动化生产方式。
而在L公司
的生产中,也涵盖了这两种生产方式。
因此,研究L公司采用Cell生产方式与流水线
生产方式的具体优缺点,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管理,从而推动公司的可持
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L公司采用Cell生产方式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特点、优缺点
以及适用范围,以期为企业科学制定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经验范例与参考。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L公司采用Cell生产方式
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生产线进行实地观察,收集公司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搜集相关资料,对各方面进行科学地分析比较,以综合评价两种生产方式的优缺点。
四、研究范围:
本研究主要针对L公司采用Cell生产方式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生产线展开分析、比较
与研究。
五、预期结果与意义:
本研究预期的结果是:1.深入了解L公司采用Cell生产方式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实际
情况,找出两种生产方式的特点、优缺点;2.能够为L公司提供关于生产管理、生产
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可行性建议;3.为其他采用过类似生产方式的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综上所述,针对L公司采用Cell生产方式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比较研究对于优化企业
生产过程和提高生产效率意义重大,并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CELL线

CELL线一、什么是CELL:CELL又称单元生产,是精益生产的一个模块。
它是当代最新、最有效的生产线设置方式之一,为日本以及欧美企业所广泛采用。
这种方式使得小批多种生产残酷环境下的生产线几乎比流水线效果还好,因此被誉为“看不见的传送带”。
要理解单元生产,首先就要理解“一个流”。
所谓“一个流”,是指产品在生产时,每个工序只有一个半成品。
“一个流”是一个物流概念。
很多厂都存在“批量加工”和“批量转移”的现象。
批量有大有小,最小的单位就是“一个”了。
这种“一个”的物流,就叫“一个流”。
单元生产则是一种生产线设置方法。
指生产线按照流程布局成一个完整的作业单元,作业员在单元内进行目标为“一个流”的作业。
二、cell生产方式的价值:1、人力,设备或者是在流程所需的工作站组成了单元生产﹐而他们的排列都是依为满足流程而安排的设备的顺序而定。
安排人和设备在同一个单元中有利于公司达到单件流和弹性生产的目的。
2、作业有利于公司快速出货给给客户,减少了存储和传输需求,减少了被损坏的危险,快速暴露问题以便得到重视。
3、单元生产能够节省不必要的材料和中间组装环节,并为同一单元生产线中的员工提供一个实施的过程和质量反馈生产环境。
单元生产经实践证明,它不仅提升生产效率,而且提高生产线对于变更的适应性。
4、单元生产使公司在提供客户需求的产品方面更加灵活。
他可以把使用相同设备的相似产品进行分类,他也鼓励公司减少换线的时间,可以更加频繁地改变产品类型。
5、把工厂转换成单元生产意味着减少在流程上和作业上的浪费。
流程其实就是一个持续的流动过程,在此期间,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作业转换为成品。
流程的重点在于它是把材料变成最终的卖品的路径。
作业是工人或者设备把原材料、WIP(半成品)等转变为成品的所有活动。
6、单元生产中通过减少生产过程中耗费巨大的运输和延迟、缩短产品交期、节约工厂的空间,使其能被用于其它有附加价值的目的、以及通过迫使公司重视解决高库存的问题,来使公司更加具有竞争力。
CELL生产模式

C5
C11
C12
C13
II. CELL生产方式的优点 生产方式的优点 生产方式的
1. 作业员少 2. WIP少 3. 灵活 4. 高效 5. 治工具需求量少(仅在订单量少时)
9
II. CELL生产方式的优点 生产方式的优点 生产方式的
1. 作业员少有哪些优势? 作业员少有哪些优势? 传递及转手次数少,减少操作浪费; 减少准备动作的浪费 传递次数减少,外观不良减少; 增进沟通和相互协助,且容易管理; 生产出现停顿,受影响人数少.
5
I. 全新的生产概念 全新的生产概念
CELL产出速度慢,但并没有意 味著效率低,相反它将因为浪费的减 少而使效率大幅提升.而且可以通 过改变CELL的数量与大小,合理调 控产出速度.
慢
快
CELL可以通过调整拉的数量来调节产出速度
6
I. 全新的生产概念 全新的生产概念
在传递方面,由于复式产线常使用批量加工 批量传送方式(即分散加工中心)进行传递,因此 传递距离和位置不受限制.但也将大量增加WIP 给生产管理带来麻烦. CELL能很好的解决WIP问 题,但传递问题如何处理呢?
16
III. 推广应用的方向 推广应用的方向
2. 值得学习之处: 2) 操作模式
One Piece Flow 对於小订单在不影响交货周期基础上采用低速产 出方式
17
III. 推广应用的方向 推广应用的方向
2. 值得学习之处: 3) 思维方式
同一部件或加工位置由同一个工序完成; 使用相同设备/治工具的加工由同一工序完成; 传递与搬运动作越少,越能减少不良;
12
II. CELL生产方式的优点 生产方式的优点 生产方式的
4. Cell的高效表现在哪些方面? 的高效表现在哪些方面? 的高效表现在哪些方面 操作浪费与准备动作时间减少;. 良品率高; WIP浪费少; 切换时间短,次数少; 停线时受影响的工站少;
精益生产Cell单元生产方式的优点(一)

精益生产Cell单元生产方式的优点(一)
1.设备投资规模小。
与需要大规模投资的流水生产线不同,精益生产单元生产方式以手工作业为主,不使用传送带移动生产对象,也不需要与传送带配套的大规模的厂房和专用设备,虽然根据需要也使用少量简单的机械和自动化工具,但价格低廉,投资规模小,因此即便是小批量生产也可望在短期内收回投资。
例如﹕日本山形县的一家零部件工厂的数据表明,淘汰流水生产线,采用单元生产方式以后,设备投资额减少了2/3。
2.建设周期短。
新建或扩建流水生产线时,必须同时新建或扩建相应规模的厂房,配备配套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
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扩大产量开始,到建成流水线投入使用为止,往往需要1年乃至数年时间,很难对市场的需要作出及时迅速的反应。
而且,在市场变化呈加速趋势的信息经济时代,在建设流水生产线期间市场或许已经发生了变化。
对单元生产方式而言,幷不一定需要大规模的厂房,在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厂房的条件下,扩大产量不过是相应地增加一些工作台、简单的机械、自动化工具和作业人员而已(如果采用“巡回方式”则只需增加作业人员),经过几天的准备就能投入生产,迅速满足市场对扩大产量的需要。
3.生产周期短。
由于在流水生产线上的各道工序之间都有等待时间,因而不必要地延长了整个生产周期。
而且流水生产线越长、分工越细、人员越多,等待时间的总和就越大。
而单元生产方式由于单元内的所有工序都由1个人来承担(如果采用“巡回方式”则由少数作业人员来承担),因此等待时间为零,从而缩短了生产周期。
例如﹕松下电器菊水工厂的数据表明,采用单元生产方式后,DVD软盘和CD-R/RW软盘的生产周期分别从9天和5天缩短为1天。
流水线和CELL线利弊分析

流水线和CELL线利弊分析流水线:优点:1拉动激励作用:前工序快了拉动激励下工序加快速度,后工序快了激励上工序加快速度;2.专职的细分动作,能更快速提升作业者的熟练度,并把作业速度提升到极限;3.专职作业,更有利于作业者抓住品质要点;4.每个工位更为简单整洁.不足:1.不适合工序时间不平衡的作业,产线平衡需花大量时间,因个体不平衡出现工位等待;2.半成品在流动中高频次传递,拿取次数多,故必须尽可能减少在线作业拿放频次(少人化工序编排,降低流水线的排拉长度,减少在制品循环流动周期);3.人员多换线时间长,损失大,故换线前置安排很重要,需最大限度减少换线时间损失;4。
当产线一工位出现设备或者品质异常时,整条流水线将停线损失大,需快速处理异常。
cell 线优点:1.作业者对整个产品负责,要求责任感更强,出现品质也更快追溯到责任者,可针对性改善;2。
减少了工序之间的搬运,人力安排弹性高。
3。
人少,换线损失小.4.设备小型化,设备导致的停线影响小。
不足:1.缺乏流水线节拍的激励性,动作自由机动空间大,基本靠产量目标和管理激励;2。
对作业要求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达到作业熟练度。
3。
空间压缩较小,物料摆放困难,现场5S效果不好.4.个人工具拿放动作多,工具移动或取放浪费大.我司用工作台式布局的Cell线优点:1、生产的数量和种类灵活多变,能快速适应客户需求。
传统大线有这样两个无法克服的弊病:A。
生产线比较长,所以配置的人力相当多,对应产生的问题是,当客户需求低于设备生产能力时浪费较大。
B。
当一天的排配有几个类别的产品,进行产品切换时,必然要浪费一定的时间进行换线换模.而Cell线有效地避免了这种不稳定、产品种类较多的情况,通过随时随调整cell线工作台的开动数量及分配不同,cell进行不同类别产品的同步生产,较好地处理了多品种少批量的现象。
2、Cell工作台节约人力和空间。
前面提到的产量调整的变化就已经体现了人力上的节省.另外生产线内部还有细节动作浪费的消除而可节省少量的人力.3、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了库存、提高了质量.减少了开始和结束的取放产品的次数,并减少了操作中从大型设备中取放和工站间走动和动作幅度大的移动,严格规定在制品的数量,整体的生产周期自然缩短。
精益生产之Cell线介绍

什么是Cell拉/什么是U型生产线/什么是O型生产线什么是Cell拉/什么是U型生产线/什么是O型生产线 cell line(cell拉)源自日本sony,是一种小型的、弹性很大的生产方式,具有建立容易,调整方便,切换时间短,大型设备投资少等优点。
什么是Cell拉/什么是U型生产线/什么是O型生产线 在市场订单增加导致作业工时增加的时候,可以根据作业工时增加的多少,生产线可随时能增插人手。
订单减少时,也可根据作业工时减少的多少,生产线也能随时抽减作业员。
cell line 的生产率提高了很多,机种切换只需要的时间更少,保证了快速制造的要求。
建立CELL LINE后,时间流失最少,物流畅通,也便于管理,还降低了成本,也得到了技术积累。
CELL LINE 将不饱满个人工作量的职能事务合并,达到消减人员,提高效率的目的。
也裁减了行政职能组织及其所带来的沉员----组织扁平化。
也减少了搬运、空间占用,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搬运工具和库存。
并杜绝了订单品种和数量高低起伏变化所带来的产能不足与过剩的损失,实现消减人员从而减低人事费用。
整个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积压较少,获得了快速捕获不合格品的能力,杜绝了不良品的堆积。
当然CELL LINE也有它自身的缺陷,但只要我们肯解决也是有措施的。
因为CELL LINE灵活性很强,所以设备需要两多,且需要适合多品种的设备,而且搬运方便。
可以使用小型的、具有柔性化的设备;由于CELL LINE是一种小型生产线,所以要求作业员有多方面的技能,人员要由专能工向多能工方向培训;因是小批量,每次供应的物料数量少,品种多,物料要求及时供应,这可能就增加了管理难度,但我们还可以推行及时管理,即可解决。
管理幅度大,项目多,材料损耗原因较难把握,我们也可以进行数据库管理啊。
因为经常变更作业方法,所以在制定时要考虑弹性空间,便于修改。
并且应该建立提案改善制度,收集员工的好的构想,不断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ll 与Line 生产模式比较质量工艺/ 工业工程部2008.Aug.20 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企业生产管理部门编制年度、季度和月度厂生产作业计划。
确定车间的生产任务和生产进度。
确定车间生产任务的方法, 如对象专业化车间、工艺专业化车间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车间计划调度组和工段的计划人员编制工段月生产作业计划/ 工段旬生产作业计划/ 工段轮班计划/ 工作地轮班计划生产日程管理要点:全面协调好生产过程七要素(人、设备工装、材料、工艺、资金、生产组织,信息),使不同作业计划的车间能连续地、同步地、均衡地进行生产;有效地进行产品的投入控制、质量控制、产出控制,使生产活动过程良好的运行;包括日程计划/ 企业生产信息系统/ 日程管理的组织系统/ 物流组织系统/ 设备点检系统;现场管理:包括实行标准作业、建立以生产线操作工人为主体的劳动组织、彻底消除无效劳动、目视管理、作业组织的改善、增强设备的自动检测能力、建立安全、文明生产保证体系;单元化生产是精益思想的实践方式之一,是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元化即是将设备和厂房以特定的顺序安排,使材料和零件以最小的搬运完成部分或者全部生产过程. * 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一直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特征。
大规模生产方式是以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
大规模流水生产在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管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社会进入了一个市场需求向多样化发展的新阶段,相应地要求工业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方向发展,单品种、大批量的流水生产方式的弱点就日渐明显了。
为了顺应这样的时代要求,Cell 生产方式便应运而生。
Cell 带来更高的生产柔性、更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及更高生产效率。
1. 前言附件《Cell 与Line 生产模式比较》内容提纲前言流水线的特点及使用环境流水化作业的设计要点流水线作业的计划与管理Cell 生产方式的特点及使用场合Cell 的设计要点Cell 作业计划与管理Cell 及Line 的比较选择要点附件:案例研究与比较 2. Line 的特点及使用环境 2.1 流水线的概念流水线是指加工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过程和生产节拍,连续地从前道工序流到后道工序加工的生产作业方式。
流水线的特点:流水线上固定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零件),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流水线上每个工作地按照产品工艺过程(零件)顺序安排,产品按单向运输路线移动工艺过程是封闭的,工作地按工艺顺序安排为索链形式,劳动对象在工序间作单向流动,自成系统,便于管理和控制生产具有明显的节奏性,生产具有较高连续性流水线上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是平衡的,成比例的; 2. Line 的特点及使用环境 2.2 流水线的分类· 2. Line 的特点及使用环境 2.3 流水线的评价·流水线的优点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合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要求生产率较高,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的占用量和运输工作量作业内容较单一,对作业员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加速资金周转简化生产管理工作;柔性差,工人工作单调、紧张、易疲劳,不利于提高工人生产技术水平需要一定量来支持流水化作业流水线的缺点: 2. Line 的特点及使用环境2.4 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条件流水化作业的条件序号机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3 原材料、协作件标准化,能保证及时供应;2 有一定的生产量支持流水线运作;5 产品检验能也在流水线上进行;4 品种稳定;产品结构基本定型并标准化 1 × √ √ × 华为PCBA 符合程度√ 华为PCBA 按流水线组织生产的符合度为60 %要发挥流水作业的优势,需要满足必要的条件 3. 流水化作业的设计要点 3.1 流水生产线的技术设计工艺路线、工艺规程的制定、操作指导书设计专用设备的设计设备改装设计专用工夹具设计运输传送装置设计信号装置设计即硬件设计设施布局设计 3. 流水化作业的设计要点 3.2 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流水线节拍和生产速度的确定设备需要量和负荷的计算工序同期化设计工人配备运输传送方式的设计流水线平面布置的设计流水线工作制度生产服务工作组织和标准计划图表的制定3. 流水化作业的设计要点3.2.1 节拍设计概念:流水线上连续产出两个或者两批制品的时间间隔计算公式:r =F÷(N÷Q), F=Fo×K r: 节拍,F: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N: 计划期产品产量,F0 : 制度工作时间,K: 时间利用率,Q: 批量。
附件:思考题流水线节拍设计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标准时间如下图所述,要求老化与装配、测试和装在同一流水线上生产。
假设良品率为95%, 要求每天工作8 小时,最少产出170 台合格成品。
请设计一条流水线,该流水线节奏时间是多少? 3. 流水化作业的设计要点 3.2.2 工序同期化主要主要措施:适当分解和合并工序,配置力量,采用高效率工具9 5 、 4 10 、11 WS5 10 7 、3 4 、8 WS4 10 5 、5 3 、9 WS3 7 1 、6 5 、7 WS2 10 6 、2 、2 1 、2 、6 WS1 工位时间工序时间工序号工作地顺序同期化指通过采取技术组织措施调整工序时间,使之尽可能与节拍相等或成整数倍关系的过程。
4. 流水线生产作业计划及实施管理 4.1 连续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中间休息设置点420 60 6 焊接、热处理420 60 6 机械产品(周期短)440 40 4 机械产品(周期长)450 30 3 装配复杂产品460 20 2 装配简单产品工作时间(min) 间断时间(min) 间断次数8 7 6 5 中间休息 4 3 2 1 工作小时流水线特点 4. 流水线生产作业计划及实施管理 4.2 在制品占用量(定额)在制品: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成品入库为止,处于生产过程各工艺阶段尚未完成的各种制品的总称在制品定额:在一定时间、一定工艺阶段和生产环节、在一定生产组织条件下,为保证生产连续、均衡进行所规定的在制品数量标准流水线内在制品的定额: ①工艺在制品定额Z1 /②工序间周转流动在制品定额Z2 / ③运输在制品定额Z3 / ④保险在制品定额Z4. 流水线间在制品定额: ①周转在制品定额Z5 /②运输在制品储备量Z6 / ③保险在制品定额Z7 4. 流水线生产作业计划及实施管理4.3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主:对象专业化车间:如部件、总测;工艺专业化车间:如SMT 、涂覆、老化 4. 流水线生产作业计划及实施管理 4.4 生产实施管理 5. Cell 生产方式特点及应用场合 5.1 单元化(Cell )生产的概念Cell 的特点:产品不固定、Cell 工位专业化程度低,可以灵活转换生产其他产品;工艺过程封闭,单元内工位可以按工艺顺序安排为流水形式,也可以一个工位独立完成所有工序。
单元内可以有很短小的流水线。
生产没有明显的节奏性。
可以间断,可以连续。
由于Cell 可以独立完成产品,因而Cell 之间的生产能力是不平衡的,相互之间没有牵制。
大大提高了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能力。
5. Cell 生产方式特点及应用场合 5.2 单元化(Cell )模式分类独立作业岛按成组技术的原理,根据零件的分类编号把零件划分为不同零件族,再把一组适合加工若干族零件的机床集中在一起。
形成加工过程相对封闭的单元。
U 形线生产线U 形排列,把操作者的行走路线缩短到最短程度,设备一字摆开,工人从第一台设备到最后一台设备就需要走动很远的距离,它仍以生产节拍为周期,进行多机作业组合的单元。
5. Cell 生产方式特点及应用场合 5.3 单元化(Cell )生产的优点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因为操作工人较少,零部件随时供应。
Cell 的弹性较大可以随时改做其他产品,周期短、投资少。
减少动作上的浪费传统流水线有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如抓取物料,装夹定位等。
而Cell 模式则大大减少。
减少不良品率传统流水线大量重复同样的动作,单调疲倦;容易分神。
而cell 则可以避免这种单调。
使人始终处于一种对新工作的注意之中。
减少设备投入单元化作业强调尽可能使用简单的设备满足生产需求,因而减少大量的流水线设备投资。
Cell 不是彻底颠覆流水化作业,也不是传统的单件加工的重复。
而是强调个性化和多变需求的一种适应变化,使得企业能够对很小的订单也能很快组织起高效的生产. 5.4 Cell 生产的组织条件换线快捷 5 Cell 生产的条件序号机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3 原材料、协作件标准化,能保证及时供应; 2 无固定的生产需求量且批量较小 6 产品检验能也在单元内进行; 4 品种多变;但结构定型并标准化 1 √ × √ √ √ 华为PCBA 符合程度√ 华为PCBA 按流水线组织生产的符合度为83 %要发挥Cell 作业的优势,需要满足必要的条件 5. Cell 生产方式特点及应用场合 6. Cell 生产模式的设计要点 6.1 生产单元化的技术设计Cell 生产方式不值得象传统流水线那样进行较为复杂得工具装备设计工艺路线、工艺规程的制定、操作指导书设计;简易专用工夹具设计简易装载运输工具设计设施布局设计看板设计 6. Cell 生产模式的设计要点 6.2 生产单元化的组织设计U 型线节拍和生产速度的确定简易仪器和设备需要量和负荷的计算工序同期化设计工人配备Cell 平面布置的设计流水线工作制度生产服务工作组织和标准计划图表的制定附件Cell 布局案例7. Cell 生产模式的计划与管理7.1 Cell生产模式的计划(拉式生产计划)把生产计划下达到最后一道工序,最后一道工序对其上游工序提出所需物料的要求一直延续到采购部门对应方法同上在N月21 日确定N+ 1 月生产计N+ 2月生产计划(X±α)N+ 3 月计划(Y±β)月20 日发布计划N+ 2 月定单X±αN+ 3 月定单Y±βN月21 日N月计划必须接受并执行评估N+ 1 月、N+ 2 月的生产任务,自己部门能否承担若N+ 1 月能力不足,必须在N月月底前解决若N+ 2 月能力不足,结合N+ 1 月调整,待N+ 1 月21 日后再详细讨论与对策在21 日确定N月计划提供N+ 1 月计划(X±α)提供N+ 2 月计划(Y±β)20 日发布计划N+ 1 月定单X±αN+ 2 月定单Y±βN- 1 月其它部门主生产计划市场营业部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