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病人的饮食护理

合集下载

脑卒中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脑卒中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脑卒中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指发生在脑血管中的急性疾病,其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

对脑卒中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观察指标、观察方法以及护理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情观察指标1. 生命体征观察: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基本指标的观察。

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可能会波动较大,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及时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

脑卒中后常常伴有心律失常,因此脉搏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

2. 神经系统观察:脑卒中通常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因此需要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言语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特别关注瘫痪、失语、偏瘫等症状的出现。

3. 疼痛观察:部分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头痛、肢体疼痛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观察病人的疼痛发作情况,以便采取合适的止痛措施。

4. 消化系统观察:由于脑卒中可能会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等问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饮食情况、食欲变化、吞咽功能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

二、病情观察方法1. 日常观察: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等情况,并记录下来,以便于医务人员进行病情评估。

2. 定向观察:通过询问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情况等,了解其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3. 专业检查: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医务人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神经系统检查,如CT扫描、MRI等,以明确病因和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

三、护理要点1. 生命体征监测与控制:脑卒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常常较大,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等指标,并根据医嘱及时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电监测。

2. 床位护理:脑卒中病人常常卧床休息,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压疮的发生。

注意维持适宜的体位,防止肢体僵硬、肌肉萎缩等。

3. 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在身体和精神上都会受到较大的打击,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倾听患者的心声,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神经内科病人的饮食指导与营养支持

神经内科病人的饮食指导与营养支持

神经内科病人的饮食指导与营养支持神经内科疾病是指影响神经系统的一类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神经内科病人的饮食指导与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疾病的特点出发,介绍神经内科病人在饮食方面的相关指导和营养支持。

一、脑卒中病人的饮食指导与营养支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在恢复期间需要特殊的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

首先,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保持适宜的体重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在饮食中,应注意提供足够的蛋白质,以促进肌肉的恢复和维持。

此外,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也是必须的,以提供能量。

同时,脑卒中患者还需要关注摄入钠的量。

高钠饮食会增加血压,进而增加脑卒中再发的风险。

因此,应避免食用高盐或高钠食物,如咸菜、腌制食品等。

此外,还应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以预防动脉堵塞。

二、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指导与营养支持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障碍等。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饮食的选择和营养的摄入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第一,帕金森病患者应保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维持肌肉功能和修复组织的重要营养素,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但是,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也可能干扰药物对身体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

第二,帕金森病患者还应摄入足够的纤维。

纤维有助于保持肠道的正常运转,防止便秘和消化不良。

常见的富含纤维的食物有水果、蔬菜、全谷类等。

此外,帕金森病患者还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6和镁的食物,以缓解症状。

三、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饮食指导与营养支持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肌力减退、感觉障碍等症状。

对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可以帮助调节免疫系统、维持健康状况。

脑卒病人护理措施

脑卒病人护理措施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康复。

以下是脑卒中患者护理的一些建议:
1. 确保安全: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肢体无力、平衡困难等症状,因此需要提供安全的环境。

移除走廊和房间内的障碍物,确保床铺稳固,避免患者摔倒。

2. 翻身护理:脑卒中患者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需要定期翻身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和通风。

3.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提供适合的饮食。

脑卒中患者可能需要软食或液体饮食,以避免吞咽困难。

4. 康复训练:脑卒中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问题。

护士可以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言语训练、肢体运动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5. 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可以提供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6. 药物管理:根据医生的嘱咐,按时给患者服用药物,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和疗效。

7. 定期评估: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记录相关数据,及时向医生汇报。

最重要的是,护士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心照顾他们的身心健康。

同时,护士还需要与患者的家属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

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管理

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管理

癌症对人体不仅是躯体上 的创伤,也是一种强烈的精神创 伤 。在癌 症 的诊 断 治疗 过 程 中 ,0 9 %以上 患者 有各 种心 理反 应 , 如烦 躁 、 虑 、 惧 、 绪 低 落 、 观 失 望 , 后 出现 抑 郁 。通 过 焦 恐 情 悲 最 全 程 心 理 护理 对 患 者进 行 护 理 干 预 , 者 的 焦虑 、 郁 状 态 均 患 抑 有所下降 , 能够改善 胃癌患者 的心理健康状况 , 更有利于增强 应激能力 , 提高免疫功能 , 消除焦虑 、 恐惧 、 抑郁 等不 良心理状 态, 减轻不 良情绪对患者躯体状态 的影响 , 而有利于减轻放 从 疗 相 关 的 不 良反应 , 高 化 疗 患 者 的生 存 质 量 , 强 化 疗 的耐 提 增 受性。 参 考文献 [ 冯华扬 , 权珍 , 英 . 干预 对 晚期 胃癌 患者 伴发 焦虑抑 1 ] 余 黄宏 心理 郁 的影 响叨. 实用 医技 杂 志, 0 , . 2 73 0 0 【 魏 道儒 . 2 】 胃癌化 疗 患 者心 理 护理 方法研 究【. 代 护理 , 0, J现 ] 2 71 0 3
3 结 果
心理 护 理 应用 于 胃癌 的新 辅 助 化疗 中 ,0例患 者 受到 满 意 4 效果 , 患者情绪稳定 , 能积级配合治疗护理。主要优点 : ①评估患 者的焦虑程度 , 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护理 ; ②动态观察病人的 情绪 及化 疗反 应 。
4 讨 论
2 化疗前心理护理 : . 1 护理人员要营造 良好的护患关系 , 及时进行 有效的健康教育, 多与病人交流 , 让其倾诉 自己的苦闷, 消除不 良 情绪 , 积极寻求恰当的帮助和支持, 加强病人家属和朋友 的联系 , 护士也应当将家属纳入重点宣教对象 , 使病人得到家属和社会的 关心理解、 尊重和经济方面的支持【 这样才能确保患者积极规范 3 】 。 执行化疗方案, 达到延长寿命 、 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 2 化疗期间的心理护理目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 , . 2 : 细心倾听并引 导患者诉说 , 向患者讲解化疗 的目的和意义 , 耐心 可能出现的不 良反应。 同时关心体贴患者, 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消极心理, 增强对 治疗的信心 , 能够积极配合化疗。 及时与家属沟通, 以取得家属的 配合 ,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 鼓励其克服眼前的困难 , ( : 7 75 . )9 【 刘之超, 3 ] 李锐. U患者的焦虑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叨. I C 南方护理 ・ 江苏省无 锡市第 四人 民医 院 1B病 区(10 2 1 246 ) 2 1 年 8月 2 01 5日收稿 学报, 0 , . 2 51 0 1

脑卒中健康教育

脑卒中健康教育

脑卒中健康教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也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患者可能会失去语言、肢体活动和认知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预防和及时治疗对于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提高治疗成功率十分重要。

以下是脑卒中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1. 预防脑卒中的方法(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定期测量血压并及时调整。

(2)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的摄入会增加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应该尽量避免饮酒和吸烟。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车等;保持健康的体重和心态。

2. 患者的日常护理(1)饮食调控:饮食应营养均衡,避免高脂、高盐、高糖等不良习惯。

病人在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质地柔软、口感良好、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鸡蛋、鱼、鸡肉、豆腐等,避免过于粘糊、硬韧的食物。

(2)保持睡眠质量:保持充足的睡眠,并避免睡眠不足和多梦。

(3)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身体和大脑过度劳累,适当休息保证身体健康。

(4)定期复查:病人应该根据医生的指示,定期进行复查以及听取医生的建议。

3. 如何进行急救(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果发现脑卒中的症状,例如突然出现口眼歪斜、手脚无力,或突然意识不清,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及时的救治。

(2)保持呼吸畅通:将患者放置在平整硬实的地面上,解开衣服和项链等紧身物品,保持呼吸道畅通。

(3)保持患者的身体部位不动: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时,保持患者的身体部位不动,防止加重病情。

(4)尽可能提供必要的信息:在接待急救人员时,尽可能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年龄、过往病史等,以便医生进行快速的处理。

总之,预防和治疗脑卒中需要社会、医疗机构和个人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注重平时的健康意识,及时控制危险因素,对脑卒中的早期预防和应急救治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康复力度,为自身和家庭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脑卒中病人的健康教育

脑卒中病人的健康教育

脑卒中病人的健康教育脑卒中病人的健康教育简介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脑卒中病人的健康教育是康复治疗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健康教育,病人及其家属可以了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康复方法,提高康复效果,减少复发风险。

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病人和家属正确处理康复期的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内容1. 饮食指导脑卒中病人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糖为原则,多摄入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

病人应避免摄入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适量摄入蛋白质和钙质有助于促进康复和骨骼健康。

病人还应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2. 运动指导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

病人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如步行、瑜伽、理疗等。

运动的频率和强度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阶段来确定,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3. 身体护理脑卒中病人需要特殊的身体护理。

病人和家属要学会正确的翻身和按摩技巧,保持肌肉灵活性和皮肤的健康。

定期进行体检,遵医嘱服药,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水平,有助于控制病情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 心理疏导脑卒中病人往往面临生活困难、社交困难和心理压力等问题。

病人和家属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学会积极应对和调整心态。

参加一些康复小组或社交活动,与其他病人互动交流,共同分享经验和鼓励,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

5. 家庭支持脑卒中病人需要得到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家属要积极参与病人的康复治疗,帮助病人建立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提供适当的鼓励和夸奖,增强病人的康复信心和积极性。

家庭成员可以组织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为病人创造积极乐观的氛围。

脑卒中病人的健康教育是康复治疗的重要一环。

通过正确的饮食、适度的运动、正确的身体护理、心理疏导和家庭支持,病人可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并提高生活质量。

医疗团队和家属应共同努力,为脑卒中病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教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措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措施

脑梗死的护理措施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饮食护理:(1)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和含碘食物,少吃动物内脏和肥肉,适量食用植物油,食物不宜过咸、过甜(2)避免足够的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3)避免热量过剩,肥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4)定时进餐,避免过饱,忌烟酒(5)昏迷、危重病人发病1~2天内禁食,一般48H后可鼻饲流质饮食。

清醒而无吞咽困难者给流质、半流质饮食(6)偏瘫病人患侧面肌无力,舌的搅拌能力减弱,进餐时鼓励病人尽量坐位进食。

若不能坐起,要取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易于咀嚼,避免呛咳休息与活动:(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取平卧头低位,注意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2)若肢体瘫痪,在发病的当天即可为病人做被动运动,并和家属一起制定锻炼计划1)活动原则:从大关节开始逐渐至小关节,幅度由小到大,由轻到重2)指导肢体活动的方法:被动运动应包括患肢所有关节、各方向的运动,重点是肩外展、外旋,前臂外旋,腕及手部各关节的伸展,拇指外展与对掌,髋的伸展及内旋,膝伸及踝的背屈等。

动作平缓柔和,幅度逐步增加.一般每日可2~3次,每次15MIN左右3)按摩的方法:按摩可以活跃肢体的血液循环,放松痉挛的肌肉。

一般采用按摩、揉捏等手法,避免过强刺激,以免引起肌肉痉挛.另外,可配以中医的推拿,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而起作用(3)知道家属语言训练的方法:1)指导语言时,应先以发音开始,如让病人发“啊”音,然后学说常用的最熟悉单词,如“吃"、“喝”、“好”等,再依次学双音、词、短句及长句2)训练时,说话最好与视觉刺激结合起来,如说“喝”字时与看茶杯结合起来,或看图识字,这样收效较快(4)脑血栓病人发病一周,若无肢体瘫痪,可鼓励病人尽早活动(5)神志不清、躁动及颞叶梗死合并精神症状的病人,应加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防止跌伤、伤人或自伤脑梗死的健康教育(1)精神要放松,保持心情开朗,情绪稳定(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脑卒中患者饮食指导

脑卒中患者饮食指导
• 地中海饮食是泛指希腊、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南部等处于地中海 沿岸的南欧各国的饮食风格。是指食用大量水果、蔬菜、豆类、谷 类和摄入橄榄油之类的非饱和脂肪酸,吃少量的乳类产品、肉类、 鸡鸭,“适量地”多吃鱼类,以及用餐时少量摄入葡萄酒的饮食结 构。西班牙一项地中海饮食与低脂饮食对心血管初级预防的比较研 究报道,地中海饮食可减少30%的心血管事件,5年内卒中的发病率 降低47%[3]。地中海饮食的整体特点正好符合预防脑卒中的膳食营 养要求;不仅可以用来促进脑卒中患者恢复,健康人群也可以参考 这种饮食模式来预防脑卒中[4]。
• 根据《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病目前已 跃升为我国国民死亡原因之首,其中脑卒中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 疾病[8]。研究表明,针对脑卒中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可 预防80%以上的脑卒中发生。目前,我国卒中高危人群健康观念薄弱 ,对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先兆症状和不良生活方式危害的知晓 率低,防治行为依从性和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较差。
• [7]《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编写组.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 017(005):24.
• [8]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
• 脑卒中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和可干预性两项。不可干预性危险因 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脑卒中预防 主要控制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 吸烟、酒精摄入、饮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来 自全世界32个国家的INTERSTROKE研究结果显示:世界范围内90.7% 的脑卒中与以上10项可干预性危险因素相关[2]。
• 40岁以上中年人把握膳食结构与数量的“十个网球原则”:不超过 一个网球大小的肉类;相当于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要保证 三个 网球大小的水果;不少于四个网球大小的蔬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饮食与脑卒中有密切关系。
饮食环境和状态
• • 创造安静、整洁、舒适的进餐环境。温度适宜,空气 • 清新,让患者在安静的状态下进食,并且精力集中,进
餐时不要和人谈话,以免分散注意力,影响吞咽。对于 • 刚清醒患者,其味觉和吞咽反射都很迟钝,因此,护理 • 人员要给患者适当刺激,使其在觉醒的状态下进食。 • 工作人员或家属在喂饭前应洗净双手,喂食勿过快,每
膳食,保证摄入足量的热量和营养素,食物形态应根据
患者吞咽困难的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
择。
• 磨烂食物最易吞咽,正常食物最难。糊最不易吸入气管
,稀液最易。所以通常给脑卒中病人进食的程序依次为
: 磨烂食物加糊,剁碎食物加浓液,最后是

正常食物与稀液。
食物的选择
• 吞咽障碍患者的食物应以半流质为主,食物的种类以高 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选择有适当粘 性,不易松散,通过食道时容易变形且不易在黏膜上残留的 食物。
• 在进食过程中,适当给患者喝一点白开水,一般不用吸 管,以免液体误入气管。
• 喂食时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勿催促患者。
,晚餐吃少为原则。 对昏睡和嗜睡患者,应边进食
边鼓励,给予一定的刺激,保持 在清醒状态下进食。
清醒患者只需指导其进食方法
,并严格控制摄入量,一般情况 下控制一口量为平时的1/2,进 食速度缓卒中的急性期 • 这时的饮食应该由医生控制 ,有的病人要
禁食 ,有的病人只能给予流质或半流质 。 糖尿病病人要控制热量 ,高血压病人应吃 忌盐饮食。
脑卒中患者饮食护理
• 病情如已稳定,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
困难时:
• 应采用鼻饲饮食,将易消化的流汁状饮食,如浓
米汤、豆浆、牛奶、新鲜蔬菜汁、果汁等分次灌
病情较轻的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宜遵下列原则: 限制总热量,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选择复
合碳水化合物,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粗细粮 搭配。限制动物内脏、脂肪、忌食肥肉,烹调用 植物油,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适当增加 蛋白质量,多食鱼类和豆类及其制品,摄入优质 蛋白的同时增加不饱和脂肪酸,
降低胆固醇。适当限制胆固醇摄入,高胆固 醇血症者,每日摄入 量约80g,合并高胆固醇血症者应低于30g,每 天不能超过一个蛋黄。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适当选吃香菇、木耳、紫菜、海带等食物,以补 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降低血脂有益。限制钠盐 摄入,每天应在5g以下。
• 给合理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饪和精心制作,使食物色香 味俱全,同时注意保留纤维素,每次摄食入口量约5,固体食 物应切成小块,餐具选择薄而小的长柄勺为宜。
• 脑卒中急性期易并发应激性溃疡,因此应避免过热、过 硬、刺激性强的食物。同时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 、家庭经济状况,尽量将食物制作得适合患者的口味,让患 者有良好的进餐感觉,以满足其饮食需要,促进患者康复。
脑卒中患者的饮食护理
康复科 王晓娟
疾病介绍
• 脑卒中是中老年的高发病,并有较高的致残率、复发
率、病死率,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随着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发病率不断提
高,发病趋于年轻化。青年人发病主要与高血压、高
血脂、吸烟、酗酒等不良个人生活习惯有关,中老年

则与高血压、超重肥胖、高血脂有关。
者应供给高热量、高脂肪混合,保证蛋白质每天摄 入量为90~110g,脂肪100g 碳水化合物300g,鼻 饲时抬高床头15~30°,鼻饲速度宜慢,以防食物 返流至气管,引起窒息。
脑卒中患者饮食
• 目前发现一些食物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一定的 作用 ,如芹菜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度作用 ,韭菜能够 降血脂 ,黄鳝有降血糖的作用 ,这些食物可以适当 地多吃些。但是要强调的是 ,这些食物不可能有代替 药物的作用 ,还是要坚持正规的药物治疗。
次将食物放在舌面上要用汤勺压一下, 促进舌的运动, 等待患者吞咽完毕,再 喂食下一口。一些口唇不能紧 闭,颊肌收缩无力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将调拌好的食物 直接放在舌根附近,以利于食物的下咽。
饮食原则
• 既要保证病人的合理必要的营养, • 又要有利于卒中危险因素和病因的控制, • 以利于病人脑卒中的康复和防止再次脑卒
一致,在实际操作中应因人而 异,予以调整,对卧床患者, 一般取躯干仰卧位,头部前屈 ,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护士 位于患者健侧,食物不易从口 中漏出,利于食物向舌部运送 ,减少逆流和误咽。对尚能下 床者,取坐直、头稍前屈位, 身体亦可倾向健侧30°,可使 食物由健侧咽部进入食管,如
食物的选择
•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量及病情不同选择合适的
入,或5~6次灌入混合奶1000~2000,灌入食物
不宜过热过冷

以37 ~39 ℃为宜。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期
这时的饮食主要由家人控制。除了糖尿病、 高血压和其他疾病的病人需要一定的饮食 控制外,原则上脑卒中病人没有特殊的忌 口。一般病人的饮食可以和家属一样,家 属可以根据病人的口味,安排病人的饮食 。病人处于康复期康复训练也需要一定的 营养保证。所以在饮食安排上,要保证一 定的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牛肉、 鱼类。豆类制品尽管蛋白质含量高, 但是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不如肉类,所以 不能
食物的形态 食物的形态应根据摄食——吞咽障碍的程度而定 。 从流质、半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 对昏睡、嗜睡和吞咽能力较差者,给予易于吞咽 的流食,如鲜牛奶、蔬菜汁、果汁等。 吞咽功能较好者,给予半流质饮食,如米粥、冻
状食物等,其特征密度,易粘而不易松散,通过咽 及食管易时变性
易消化的食物。
协助
• 协助患者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放入食团后可将匙背轻 压舌部一下,以刺激患者吞咽。嘱反复空吞咽数次,确 认完全咽下后再喂进第2口。
病情重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
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在起病的2~3d内,如 有呕吐或出血者应禁食,从静脉补充营养,3d后开 始鼻饲。为适应消化道吸收功能,先以米汤、蔗糖 为主,每次200~250,4~5次,在以耐受的情况下 ,可鼻饲混合奶,如:米汤、牛奶、蔗糖和鸡蛋,
以增加热量、蛋白质和脂肪。时间较长又有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