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与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对本册书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数学广角等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理清脉络。
教材在编写时重点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经验,以及初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奠定了基础。
需要教师根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复习,把这本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2.更好地理解一些概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提高想象力。
4.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一、复习内容。
本册复习内容分为三大板快:、数及运算。
整数、小数、分数以及四那么混合运算。
每种运算的意义及其运算方法。
、空间及图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展开及折叠、露在外面的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计算及其实际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容积计算,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统计及概率。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选择;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会找出一组数列中的中位数、众数。
二、复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那么,并能正确计算。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能正确用百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地进展小数、分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题能用方程解。
3、能正确地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认识简单的长〔正〕方体的展开图。
能计算他们的外表积。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
掌握体积、容积常用的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掌握体积容积的单位换算。
掌握长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读懂简单的统计图;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众数;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量来表示数据。
三、复习重点。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那么,并能正确计算。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能正确用百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地进展小数、分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题能用方程解。
3、能正确地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认识简单的长〔正〕方体的展开图。
能计算他们的外表积。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
掌握体积、容积常用的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课题:总复习观察物体第1课时三折线统计图授课时间:【研究目标】1、能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几何体,并得到相应的形状。
反过来,根据从这三个不同方向得到的形状,能推测出所摆几何体的形状。
2、能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它解决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3、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
【研究流程】■自主复习:知识梳理: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还能清楚地看出()。
3、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合作探究:1、把5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右侧的样子。
从哪两面看到的外形相同?分组说一说。
2、照样子,用5个正方体,搭成从上面看是4个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正方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从右面看也是3个正课题:,因数和倍数第2课时授课时间:方形的立体图形。
试试看!数学广角-找次品(组内比赛,看谁搭得符合条件的情况最多)3、小明从家出发到书店买书,当他快到书店时,想起忘了带钱。
于是回家取钱,然后到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
下面()比较准确地描述了上面的情景。
■展示交流:对合作研究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总结提升:完成课本第116页的第2题和第117页的第4题。
【自主反思】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研究目标】1、能熟练地说出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能熟记奇数与偶数加法、乘法运算的规律。
4、能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找次品”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构成本人的认知结构。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2、判断:
判断
(1)、棱长 6 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2)、把一个长方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它的体积大小
不变,所以表面积不变。
(3)、正方体的 6 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 )
(4)、3、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3、应用:
不同之处?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既可以看出每组数
据变化的整体趋势,还能对每组数据的差异进行分析、
比较,并通过所获得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进行推测。)
的兴趣。
学习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能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
面积和体积。
学习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
复习第一、三单元知识点。
教学程序(第 1、2 课时)
课时 1
一、整理知识、构建网络
(一)小组间交流,补充整理知识
4、用简便方法计算
1/7+3/5+6/7=
2/11+8/15+9/11+7/15=
1/2-1/12-5/12=
7/8+1/9-7/8=
5、一段红布,做红领巾用去了 3/10 米,做小红旗用去
了 5/8 米,还剩下 7 /10 米,这段红布原来长多少米?
提高练习:
哪两个分数相加的和或相减的差是 11/12?
教学程序
教学策略
交流 归纳 集体补充 汇报
交流
教学策略
教后记 (基础提醒针对 一些学困生点名 回答例如:黄子 怡、宋丽佳、林 博文、莫浩远、 庞钰泓、凌凯宏、 罗依素、潘昱嘉、 樊瀚文。)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的认识与运算1.1 整数:复习万以内的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千以内的整数加减法、乘除法。
1.2 小数:复习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3 分数: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 第二章:几何图形2.1 平面图形: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2.2 立体图形:复习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
3. 第三章:量的计量3.1 时间:复习年、月、日、时的认识与计算。
3.2 货币:复习人民币的认识与计算。
3.3 长度、面积、体积:复习长度、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
4.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4.1 统计:复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识别与分析。
4.2 概率:复习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简单概率的计算。
5. 第五章:解决问题与数学应用5.1 方程与方程组: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5.2 比例与应用:复习比例尺、实际距离、单价、总价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
2. 练习与作业:评价学生在课后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每章内容安排2-3课时进行复习。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总复习教案第一课时:因数与倍数复习内容因数与倍数的含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因数,倍数的特征,能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利用特征解决一些问题。
3.进一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
4.通过复习,能发现不懂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因数与倍数。
(1)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请举例说明。
如:3×4=12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2)你对因数和倍数还有哪些了解?①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本身。
②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③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④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是相互存在的,不能孤立说因数或倍数。
⑤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公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是2的倍数的数称什么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称什么数?举例说明。
(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举例说明。
(3)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6的倍数,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3的倍数一定是6的倍数吗?3.质数和合数。
(1)什么样的数叫做质数?质数又称作什么数(2)什么样的数叫合数(3)1是质数吗?是合数吗二、基础练习1.写出36的所有因数和100以内的倍数,按要求组成三位数。
(1)奇数。
(2)偶数。
(3)5的倍数。
(4)3的倍数。
(5)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
(7)是2,3,5的倍数 。
3.将下列各数归类:1 2 4 8 9 10 12 15 21 57 91 奇数 ,偶数 , 质数 ,合数 。
回答下列问题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剩下的一定是合数吗?为什么?举例 自然数中,除了合数,剩下的一定是质数吗?为什么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为什么 所有的质数都是偶数吗?为什么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吗?为什么第二课时: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 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并能根据意义和性质解决一些问题2.熟练进行约分和通分,认识约分,通分的重要性质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 1.分数意义(1)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 (2)你怎样理解单位”1”? (3)什么是分数单位?举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 练习六|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练习六|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节课教学内容,巩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问题。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40分钟)1. 导入(5分钟)1.复习已学数学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教学讲解(15分钟)1.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给出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3.讲解例题的解法。
3. 巩固练习(15分钟)1.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督促学生完成练习。
4. 总结提高(5分钟)1.教师点评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给学生布置下节课的任务。
第二课时(40分钟)1. 导入(5分钟)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教学讲解(15分钟)1.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给出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3.讲解例题的解法。
3. 巩固练习(15分钟)1.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督促学生完成练习。
4. 总结提高(5分钟)1.教师点评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给学生布置下节课的任务。
四、教学评价方法通过本节课的题目测试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测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得分以及解题的思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方便学生与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后记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深感反思。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融会贯通不同知识点的应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留足思考时间,给予学生足够的启示和思考时间,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随着我们不断地改善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只会越来越好。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和教案一、复习内容本册复习内容分为三大板快:1、数与运算。
整数、小数、分数以及四则混合运算。
每种运算的意义及其运算方法。
2、空间与图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展开与折叠、露在外面的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及其实际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容积计算,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3、统计与概率。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选择;能读折线形统计图;会找出一组数列中的平均数。
二、复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理解分数的意义。
能正确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能正确地读写分数,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分数的互化。
分数的应用题能用方程解。
3、能正确地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认识简单的长(正)方体的展开图。
能计算他们的表面积。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
掌握体积、容积常用的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掌握体积容积的单位换算。
掌握长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读懂简单的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数据中的平均数;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表示数据。
三、复习重点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理解分数的意义。
能正确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能正确地读写分数,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分数的互化。
分数的应用题能用方程解。
3、能正确地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认识简单的长(正)方体的展开图。
能计算他们的表面积。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
掌握体积、容积常用的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掌握体积容积的单位换算。
掌握长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教案与练习题一、因数与倍数:(一)填空:1、有一个算式7×8=56,那么可以说()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是2的倍数的数叫(),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3、凡是个位上是()或()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
4、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也是()的倍数。
5、一个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6、一个数除了()以外还有(),这个数叫做合数。
合数最少有()个因数,质数只有()个因数。
7、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8、写出1-20的所有质数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9、有一个比14大,比19小的奇数,它同时是质数,这个数是()。
10、有一个两位数,它是2的倍数,同时,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积是12,这个两位数可能是()。
(二)判断:1、大于2的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除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3、6的所有倍数都是合数。
()4、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也是3的倍数。
()5、连续的两个自然数相加的和一定是奇数。
()6、8是因数,12是倍数。
()(三)组成符合要求的数:从0、5、6、7四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组成两位数。
1、2的倍数()共5个。
2、3的倍数()共3个。
3、5的倍数()共5个。
4、同时是2和3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四)写出因数与倍数:1、写倍数:(1)写出70以内,所有7的倍数()。
(2)50以内,所有4的倍数()。
(3)100以内所有的8的倍数()。
(4)既是24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
2、写出下列数的所有因数16()87()24()45()81()14()(五)分一分(把下列数填入合适的圆圈内):2、4、5、7、9、31、42、57、61、70、83、102、1317、9453、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六)综合应用:1、食品店运来7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3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2、早晨,五(1)班同学们排队做操,7人一排,8人一排都没有剩余。
五(1)班最少有多少人?3、小红说:“一个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的倍数,它一定是9”,你认为她说得对吗?还可能是几呢?4、五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人数在30~50之间。
如果分成3人一组,4人一组,6人一组或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
五年级参加植树活动的学生有多少人?5、体育场是1路和13路汽车的起点站。
1路汽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13路汽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
这两路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同时发车?二、长方体与正方体:(一)填一填: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面,()条棱,()个顶点。
2、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形,每条棱长都()。
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
3、生活中常用的容积单位是()和()。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4m3=()dm3 4.5dm3=()cm350 cm3=()ml=()L 6.7L=()ml2.03 dm3=()L=()ml 800ml=()L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1)一个油箱的体积是()(2)一间教室的空间大小约是220()(3)一瓶墨水的容积是50()(4)一本数学书和体积约是230()6、有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10cm,5cm,6cm,它的棱长和是()cm。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2cm,它的棱长和是()cm,表面积是()cm2,体积是()cm3。
8、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cm,宽是3cm,高是4cm,它的上下两个面的面积是()cm2,前后每个面的面积是()cm2,左右每个面的面积是()cm 2,表面积是()cm2,体积是()cm3。
9、一根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6400 cm3,底面积是64cm2,高是()cm。
10、有一块长方体大蛋糕长3dm,宽3dm,高2dm。
把它切成体积为1dm3的小方块,可以切成()块。
11、用一根12d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形状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dm3。
12、在括号里填上“>”、“<”或“=”。
300dm3()3m34500ml()45L 800dm3()80L 5400cm3()54dm34L200ml()42L13、一段钢材长15dm,横截面积是1.2dm2。
如果把它煅烧成一横截面面积是0.1dm2的钢筋,这根钢筋的长是()dm。
(二)判一判:1、每个苹果、梨、黄豆、花生、蚕豆、玉米粒的体积都小于1 cm3。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3、一个观赏鱼缸盛水816L,相当于81.6万ml。
()4、求加工一个长方体油箱要用多少铁皮,就是求这个油箱的表面积。
()5、棱长2dm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与它的表面积相等。
()6、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三)选一选:1、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 )个面的面积相等。
A.2B.3C.42、制作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要用多少玻璃,是求这个鱼缸的( )。
A. 表面积B.体积C.容积 3、下列图形中,不能拼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4、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25m ,宽10m ,深1.5m ,占地( )m 2。
A.37.5B.250C.605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则表面积扩大( )倍,体积扩大( )倍。
A.3B.9C.27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cm ,它的表面积是( )。
A.21600cm 2B.150cm 2C.125cm 27、把一根长1m 的长方体木材锯成2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2 cm 2,这根木材原来的体积是( )。
A.700cm 3B.800cm 3C.600cm 3(四)求下面各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 2.(五)仔细观察,连一连:从上面看 从正面看 从右面看(六)应用题:5cm 3cm12cm1.2dm1.2dm 1.2dm1、为了让福利院的孩子们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福利院的叔叔、阿姨们把特设的“小剧场”四周装上了各种颜色的彩灯(地面的四边不装)。
已知小剧场的长是90m,宽是55m,高是20m,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2、据相关资料显示,一名成年女性最好每天饮用8杯200mL的水,这相当于多少升?照此计算,1个月(30天)大约应喝水多少升?3、丹丹的房间长4m,宽3.5m,高2.8m,门窗面积是4m2。
现在要粉刷这个房间的四壁和天花板。
(1)粉刷的面积是多少?(2)如果每平方米需涂料0.3kg,一共需要涂料多少kg?4、希望小学用长20cm,宽10cm,高5cm的砖在操场上砌了一个升旗用的方台,棱长为1m。
这个方台共用砖多少块?三、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一)填空:(1) 下图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读作( ),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等于1。
(2)74是4个( ) 254里面有( )个51 6个31 是( ) 21里面有( )个81(3)用最简分数表示:45分=( )时 380千克=( )吨13时=( )日 4平方米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在括号里添上“﹥”、“﹤”、“=”:53( )54 74( )94 4( )314 83( )0.375 722( )825 (5) 4 =()4 =() 4 =3()583=6÷( )=()24=( )←(小数) (6)在0.75、87、43、0.7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相等的数是( )和( )。
(7)5千克糖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5千克的( ),每份是( )千克。
(8)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9)分数5x,当x =(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当x =( )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当x =(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当x =( )时,它的分数值为0。
(10)43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11)在下图的 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带分数。
(12)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2、18的最大公约数,分母是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个分数是( ),化成最简分数是( )。
(13)把下列各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
①43、 52、 53 ② 74、 54、 83﹙ ﹚﹤﹙ ﹚﹤﹙ ﹚ ( )﹤( )﹤(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3米的51和1米的53一样长。
( )2、假分数都大于1 。
( )3、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大。
( )4、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上或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5、分数都比整数小。
( ) (三)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 1、和94相等的分数是( )。
A 、32 B 、188 C 、36122、在73、129、87、3625、9113中,最简分数有( )个。
A 、4B 、3C 、23、A 是大于10的自然数,下列分数中,分数值最小的是( )A 、A 10B 、10A C 、A 11(四)计算题:1、约分:(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129=( ) 8534=( ) 3272=( ) 160180=( )2、通分:87和65 3625和181332、87和1211 203、85和543、把下列各小数化成分数。
0.875=( ) 4.75=( ) 3.125=( ) 4、 把下列各分数化成小数。
2013=( ) 285=( ) 512=( ) (五)应用题:1、工程队15天完成一项工程,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7天可以完 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2、一个榨油厂用100千克花生榨了42千克花生油,平均榨1千克花生油要用多少千克花生仁? 一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花生?3、一根电线分成三段,第一段长3米,第二段长4米,第三段长5米,每段线各占总长度的几分之几?4、新华农具厂计划生产一批农具,已经生产了360件,还剩900件,还剩全年计划的几分之几没有完成?5、加工同样多的零件,王师傅用了43小时,张师傅用了65小时,李师傅用了54小时,他们谁做得快一些?6、同学们采集树种,第一组5人拾了4千克,第二组6人拾了5千克,第三组7人拾了6千克,按人数平均,哪一组拾得最多?四、分数加减法: (一)口算:=+5251 =-8385 =+3121 =-2143 =+8381 =+3195 =-10121 =+15153 =+18198 =+114117 =-3265 =-411(二)填空:(1)2个101是( ),107里面有( )个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