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M1927式85毫米野战炮

合集下载

二战德国火炮

二战德国火炮

一些二战德国火炮介绍步兵炮(一)75毫米步兵炮系列75毫米步兵炮的主要型号:IG 37、IG 4275mm le.IG18口径:75mm长度:0.88m抛掷重量:5.44kg出膛速度:259m/s射程:3793m火炮俯仰角:-10度~+73度火炮方向射界:左右12度战斗全重:400公斤Inf. shell 18:5.45公斤(一般炮弹)Inf. shell 38 HL/A:3.1公斤(空芯装药穿甲弹)Inf. Shell 38 HL/B:3.5公斤 (高爆榴弹)6700德国马克/每门(1939年造价)总产量:8266门75毫米le. IG 18步兵炮是德国国防军装备的标准步兵炮,主要用来用于直瞄支援步兵作战。

该炮是1932年开始研制,1937年定型量产。

二战后期使用空芯装药穿甲炮弹还具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

1939年9月,有3000门75毫米le. IG 18步兵炮进入德国国防军中服役,二战中后期被更大口径的步兵炮所取代。

leichteInfanterie-Geschütz轻步兵炮直到1945年3月,还有2549门在德军中服役。

75毫米le. IG 18步兵炮的发展型号有:75毫米le. Gebirg IG 18 山炮、75毫米le. IG 18F 步兵炮。

75毫米le. IG18F步兵炮是75毫米le. IG 18的伞兵型号,比le. IG18的重量更轻,炮轮更小,方便伞兵的快速机动作战。

1939年开始研制生产。

德军很快以一种轻便的无后座力炮来取代了75毫米le. IG18F步兵炮在伞兵火炮中的位置,所以该炮仅生产了6门后就停产了。

75mm le.IG 37口径:75mm抛掷重量:6.46kg长度:1.8m出膛速度:280m/s火炮俯视仰角:-10度~+40度射程:5150m总产量:2279门75毫米IG 37 步兵炮是1937年进入德军服役,其后续发展型号有75毫米IG 42步兵炮是1942年进入德军服役的。

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

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

M2迫击炮类型迫击炮原产国美国服役记录服役期间1938-1970年代用户美国参与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韩战越战生产历史研发者美国研发日期1920年代基本规格总重19.05公斤枪管长度72.6厘米(12.1倍径)炮弹60公厘炮架或载具种类圆形底板式三脚炮架最大射击仰角+40 - +85度最大回旋角度中心线左右7度发射速率18发/分枪口初速158米/秒有效射程91米最大射程1815米装药类型M49A2榴弹(1.33kg)M302白磷弹(1.8kg)M83照明弹(1.68kg)美国于1920年代开始进行迫击炮规格审查,主要目的为进行新型步兵轻型支援武器测试,在经过各种迫炮的测试以后决定购买法国兵器工程师Edgar Brandt设计的轻型迫击炮,1940年1月第一批1500门迫击炮交付美军服役,由于这是美国陆军第二种采用的迫击炮,因此正式代号为M2迫击炮。

二战美军标准编制一个步兵团下辖27门60迫炮,使用单位除了团直属迫炮连之外,各步兵排也有直属迫炮班配发3门60迫炮提供火力支援。

二战中,M2迫击炮的地位为步兵排级支援武器,介于82迫击炮与手榴弹间的火力空白地带。

二战后到韩战期间M19迫击炮开始换装,不过M19的弹著精度美军认为不如M2,因此M2迫击炮一直留用到越战时期,到1980年代后才以M224迫击炮取代。

M2迫击炮于1940年装备部队,由于这是美军装备的第二种迫击炮,因此被命名为M2。

二战美军标准编制一个步兵团下辖27门60迫炮,使用单位除了团直属迫炮连之外,各步兵排也有直属迫炮班配发3门60迫炮提供火力支援。

重量:19.05kg身管长度:72.6cm(12.1倍口径)口径:60mm 炮架或载具种类:圆形底板式三脚炮架最大射击仰角:+40 - +85度最大回旋角度:中心线左右7度有效射程:91.5m最大射程:1815m使用弹种:M49A2榴弹,M302白磷弹,M83照明弹,训练时使用用M69训练弹M2化学迫击炮是在1928年定型的M1化学迫击炮基础上,参考了英国的Mk.I 4英寸迫击炮之后设计出的一种口径为4.2英寸的线膛迫击炮。

军兵种知识教案

军兵种知识教案

军兵种知识教案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是一种轻型、单兵武器,重量约为4.2公斤,长约1.0米,采用半自动射击方式,具有精度高、射速快、可靠性好的特点。

其使用的子弹为5.56毫米口径,弹匣容量为20发或30发。

二)2、82毫米无后座力炮bull;用途bull;82毫米无后座力炮是一种轻型火炮,重量约为7.5公斤,具有便携、射程远、杀伤力强的特点。

主要用于步兵对付坦克、装甲车等目标,也可用于摧毁建筑物、掩体等目标。

三)3、81毫米迫击炮bull;用途bull;81毫米迫击炮是一种轻型迫击炮,重量约为40公斤,具有便携、射程远、射击精度高的特点。

主要用于步兵对付敌人掩体、阵地等目标,也可用于摧毁建筑物、掩体等目标。

四)4、手榴弹bull;用途bull;手榴弹是步兵使用的一种短程杀伤武器,重量约为0.6公斤,具有便携、杀伤力强的特点。

主要用于步兵近距离攻击敌人,摧毁敌人掩体、阵地等目标。

军兵种知识教案目的:通过研究军兵种知识,让同学们了解陆军、海军、空军和等兵器的主要性能,掌握军兵种知识的主要内容,拓展知识面,为树立国防意识打下基础。

陆军陆军是在陆地上作战的军队,是我军的主要军种。

现代陆军主要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空降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工程兵、防化兵、侦察兵、通信兵和汽车兵等兵种组成。

其中,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防空兵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重点。

陆军是陆地战场最后决定胜负的主要力量,能独立作战,也能与海空军协同作战。

步兵是陆军中徒步或搭乘车辆实施机动和作战的兵种,具有夜战、近战和独立战斗的能力,是合同作战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军陆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步兵通常由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和山地步兵组成。

摩托化步兵装备有各种输送汽车,具有快速机动能力,能乘车机动,徒步战斗。

机械化步兵准备有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具有较强的火力和越野机动能力以及装甲防护力,便于和坦克兵配合作战。

山地步兵装备有轻便的武器和山地战斗的特需器材,具有适应山地行军和战斗的能力。

天降奇人布朗德,行业标准九十年,简述二战前的法国迫击炮发展

天降奇人布朗德,行业标准九十年,简述二战前的法国迫击炮发展

天降奇人布朗德,行业标准九十年,简述二战前的法国迫击炮发展这篇文是应读者“守望莱茵”的要求写的,本来并不在我的选题范围之内。

因为迫击炮是一种简单的大路化武器,感兴趣的人不多。

迫击炮也开不出什么无双来,牛都不好吹,实在不是啥好话题。

但既然读者有兴趣,我也就胡扯几句。

在西方类似迫击炮这种大仰角射击的武器由来已久,这种玩意被称为臼炮,外形像个煲汤的罐子,非常笨重。

现代意义上的迫击炮是在日俄战争期间出现,俄军首先用来轰击日本人的战壕。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交战双方打成堑壕战,都变成了掘地老鼠。

士兵趴在战壕里,上面炸得昏天黑地下面安然无恙。

此时迫击炮才引起各国军方重视,它的高弹道能直接把炮弹吊进战壕里爆炸,当然有效得多。

但这个时期迫击炮的形制和结构都没固定下来,反正军方只是需要一种能打高角的武器,所以各种创意随意挥洒。

大口径的迫击炮采用榴弹炮结构,重达数吨;小的简易迫击炮就是用一个大口径炮弹的空弹壳抛射炸药块;甚至老式的投石机也被造出来投掷炸药。

此时英国出了个奇人,叫温弗雷德·斯托克斯(Wilfred Stokes)。

这位是个土木工程师,学的是桥梁设计,当时是一家造起重机的工程公司的老板。

他看这些外行瞎搞群魔乱舞的,实在忍不住了,干脆直接搞了个设计递上去。

他设计的迫击炮就简单,三大块,一根无缝钢管截的滑膛炮管,一个座钣,一个两脚架。

炮口装弹,炮弹下滑到炮尾的撞针上击发打出去,射程700米左右,爆发射速每分钟30发。

全重47千克,拆开了三个炮兵就扛着跑了。

口径3.2吋(81毫米),大号就叫斯托克斯三吋迫击炮。

斯托克斯和他的迫击炮及炮弹要不怎么说是奇人呢,直至今日传统迫击炮也就这三大件,还是斯托克斯的结构。

一个设计直接就主流经典了,引领时代100年不变,看目前趋势再延长几十年毫无问题(他不会是穿越的吧?)。

斯托克斯的设计完成很早,1915年1月就设计完毕。

但当时英国军方不接受,理由是弹药不通用,买建筑老板设计的炮?你把当兵的真不当人看吗?所以最初斯托克斯迫击炮只是少量试装用来向德国阵地发射烟幕弹。

二战苏联轻型野战火炮

二战苏联轻型野战火炮

“万能火炮” F-22式1936年型76.2mm师属加农炮“万能火炮” F-22式1936年型76.2mm师属加农炮1934年,GVMU设计局(负责人V.G.格拉宾)开发了一个新的76.2mm炮的项目,也就是后来的F-22。

这是该设计局第一次完整地开发火炮。

在V.G.格拉宾地印象里,他把这种炮归类到师属火炮。

实际上,这种炮是被当作师属火炮使用,但一开始它更象个通用的“万能火炮”。

它可以当作高射炮,尽管它并不适合被这样用。

因为它没有高射炮需要的视野。

原本这种火炮可能会派更广泛的用途。

但斯大林亲自指示:“哪些蠢货开发的通用火炮?我们不需要通用火炮,我们要的是师属火炮。

”F-22具有出色的弹道特性,但是也有一系列的缺点:它的瞄准机构分成各自独立的,水平和垂直部分。

必须有两名炮手配合才能转动火炮。

这点使射速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射击快速移动的目标。

在1935年初,第一批3门样炮造了出来。

其中一门装有减少30%后坐力的炮口制退器,但后来被拆除了。

它影响了火炮的隐蔽性,制退器排出的浓烟很容易暴露火炮的位置。

1935年7月10日至12月16日,开始了测试。

1935年7月,92号工厂接到命令,在4个月内生产一批(共10门)F-22。

这批火炮也接收了试验。

最终通过了测试,在1936年5月11日的OK110/SS号命令里,F-22被定型为“1936年型76.2mm师属加农炮”。

该命令规定产量为1936年底前500门,1937年底前2500门。

F-22有着不少缺点,量产中进行过许多的改进。

试验报告中表明:“F-22全长过长,不易操控。

越障高度太低(只有350mm),机动差。

射击时火炮振动很大,影响了射击精度,这种火炮被称作通用火炮,但是它作为任何一种用途时,效果都不理想。

”主要参数炮重1620公斤射速12-15发/分炮手5人穿甲力参数弹种角度距离(米)100 457 915 1372 1829Pz.gr.39 90 133 120 108 9787Pz.gr.39 60 108 98 88 7971Pz.gr.40 90 190 158 130 10684Pz.gr.40 60 152 118 92 7155射击力参数弹种弹重(公斤)初速(米/妙)射程(米)OF-350 6.2 706 13630O-350A 6.21 706 13630D-350 6.45 706 13630BR-350A (AP) ? 690 7000BR-350B (AP) ? 690 7000BR-350SP (AP) ? 690 7000Pz.gr.39 (AP) 7.54 740 4000Pz.gr.40 (APS) 4.05 990 500HL.gr.38 (HEAT) ? 450 1000Sp.gr.39 (Fragm.) 6.2 550 10000来源:本站整理二战苏联轻型野战火炮“除旧立新”-1927年式团属野战炮1926年4月22日,苏维埃炮兵委员会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商讨装备团属火炮的问题。

漫谈“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图)

漫谈“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图)

漫谈“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使用远程火炮准确打击坚固工事和移动点目标,一直是困扰炮兵部队的技术难题。

从二战时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常规身管火炮的距离公算偏差都在1/200~1/300之间,方向公算偏差也在1密位左右【注1】,由于目标定位误差和弹丸散步误差的存在,炮弹在20公里射程上,实际弹着点很可能会偏离目标50~100米,要想打出理想精度,就必须使用足够多的弹药,或者反复校射来提高命中率。

二战时期的经验也表明,远程火炮对点目标的命中率只有2%,使用常规弹药远距离精确打击点目标无异于天方夜谭。

随着激光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古老的身管火炮焕发了活力,精确制导炮弹应运而生,通过在弹药系统中引入制导技术,排除了人工操作和射弹散布的偏差,使火炮的射击精度有了质的飞跃,常规火炮开始具有远距离首发命中和有效摧点目标的能力。

1979年美国研制出M712式155mm“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苏联也不甘落后,随后推出以“红土地”(Краснополь/Krasnopol)为代表的制导炮弹,以及9K116“堡垒”(Бастион/Bastion)为代表的炮射导弹。

“红土地”制导炮弹由苏联著名的图拉仪表设计局(KBP/КБП)荣誉出品,仪表设计局1921年成立于图拉市,全称为“国立单一制企业—仪表设计局”(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унитарноепредприятие«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бюроприборостроения»),由1400多个军工企业组成,苏联最大的国防工业托拉斯之一,也是精确制导武器的最大研制和生产单位,苏军大部分枪炮、导弹都出自该设计局的手笔。

仪表设计局这个称呼跟中国国内很多兵工厂叫某某机器厂、某某工具厂一样很低调,从字面并不能看出这个企业是干什么的。

图拉仪表设计局从70年代开始,先后共研制了5种激光制导炮弹,分别是:红土地(Краснополь/Krasnopol)、厘米(Сантиметр/Santimetr)、勇敢者(Смельчак/Smelchak)、基托洛夫(Китолов/Kitolov)-2、基托洛夫(Китолов/Kitolov)-2M、红土地M(Краснополь-М/Krasnopol-M),其性能参数如下表所示:红土地Kr asno pol红土地-MKrasnopol-M基托洛夫-2/2MKitolov-2/2M米尺Santimetr勇敢者Smelchak武器系统型号2K252K25MKM=32K241K113弹径(mm)152155120/122152240配属火炮D-20牵引火炮西方制式155诺娜120mm152mm牵引火2S4式240mm自行迫击炮或2S3式、2S1 9式自行加榴炮mm榴弹炮迫榴炮、D30榴弹炮、120mm迫击炮炮或自行加榴炮弹长(mm)1300955122511951635质量kg全备弹54325/2749.5134.2 战斗部20.5210/27232装药6.365.0/5.56 32战斗部类型杀伤爆破杀伤爆破杀伤爆破杀伤爆破杀伤爆破等效TNT当量(kg)8 8 68.532射程(km)2最大17,可提高至209/122~8/6.5~12(3БОФ63装药)3.6~9.2制导状态初始段制导方式弹道飞行无制导弹道飞行无制导弹道飞行无制导弹道飞行无制导弹道飞行无制导弹道中段制导方式惯性制导惯性制导惯性制导惯性制导惯性制导弹道激激激激激光半主末段制导方式光半主动寻的光半主动寻的光半主动寻的光半主动寻的动寻的寻的制导时间(秒)0.1~30.1~30.1~30.2~30.1~3激光目标指示器/测距机型号1D15法制DHY3071D151D15/1D21D15/1D20质量(kg)6≤8660/3060/30 照射距离(km)5~77 70.2~5.00.2~10照射时间(秒)6~156~156~153 6~15测距精度(米)5~755~75 5同步装置型号1A351A351A351A35AK/1A35I1A35AK/1A35I质量282220装备现状已装备外销外销已装备已装备红土地152毫米制导炮弹红土地155毫米制导炮弹(前端是保护鼻锥)红土地-M制导炮弹红土地M使用的法制DHY307激光照射/测距机基托洛夫120毫米制导炮弹勇敢者240毫米制导炮弹2K24厘米152mm激光制导炮弹系统所使用的30F35炮弹,它与红土地的区别是没有火箭增程发动机。

法国炮兵进化史

法国炮兵进化史

法国炮兵进化史查尔斯*马西米兰*拉贡德班戈(Charles, Timothée, Maximilien, Valérand Ragon de Bange ),1833年10月17日生于法国奥布省的巴利尼库特。

于1853年考入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在1855年以少尉军衔毕业,他选择服役于炮兵部队,并在这期间进入梅兹学院(炮兵专科)进修。

在第8炮兵团服役时晋升为中尉,参加了对意大利战争,在巴雷斯托和索勒费利诺战场上表现卓越。

回到法国后,作为优秀的技术人员,他在1860至1862年间,担任布雷斯特军火库的海防武器装备负责人。

1862年12月24日,他被晋升为上尉,并被委任驻纳维尔锻造中心的代表,随后在1864年8月转驻沙泰勒罗军工厂。

到1866年,他就职于梅兹学院的火药实验工场。

在1867至1868年间担任第9炮兵团的指挥官之后,被任命为巴黎火炮储备中心的精密车间主任助理,并于整个战争期间在那里工作了。

1874年2月晋升为少校,1878年1月晋升为中校,1880年11月为上校,到1882年3月11日,他申请退休。

在他担任凯尔工厂(usines Cail)的厂长期间,其发明的成套设备,被格利内尔(Grenelle)、德奈恩(Denain )和杜埃(Douai)用于建立装备生产线。

从刚进入工场一直到1889年,他不断地完善他的设计。

为了将新型的火炮布署到阵地,他甚至还改进了火车头及相关的铁道设备。

在他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后,退休到了凡尔赛附近的切斯特,并于1914年7月9日去世。

拉贡德班戈的主要工作,也是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877至1882年间所建立,由战争部长在1870年法国战败后提出,以针对炮兵部队改革后的-“第一套严密的现代火炮体系”。

这是一套以所有火炮为基础,将钢制炮管、线膛及后膛装填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装备体系。

完整、牢固、非常高的机动性,此体系的装备涵盖了所有的那时期对间接火力的需求,野战加农炮、山地火炮、攻城炮、要塞炮、海岸炮等具有一系列众多的火炮口径范围:80、90、95、120、155、220、240及270mm。

带你了解抗战中国使用的9款大炮,从日制、法制、德制到自制型号

带你了解抗战中国使用的9款大炮,从日制、法制、德制到自制型号

带你了解抗战中国使用的9款大炮,从日制、法制、德制到自制型号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身管火炮主要依赖于进口,这也导致了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的身管火炮型号杂驳且不好分辨。

今天就大致介绍一下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的各种身管火炮及其大致情况,以作科普。

博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博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是当时的国民政府从德国原装进口的20倍径75毫米山炮,前后总共进口了132门,编成2个炮兵旅和3个独立炮兵营,该炮先后参加了华北抗战,徐州会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抗战前期的几乎所有大战,是抗战前期中国军队装备的主要身管火炮。

正在作战的M1930 L/20型75毫米山炮该炮的外形十分好辨认,就是其炮盾的上部和下部是弯曲的,作用是防止流弹和弹片打到炮盾上跳弹后,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伤害。

该炮的上下炮盾都是弯曲的该炮在抗战中对标的是日本的94式75毫米山炮,其最大射程比日本的94式75毫米山炮多出了1公里左右,是少有的在质量上对日军火炮有质量优势的火炮。

而且,该炮使用的75毫米山炮炮弹当时中国能够自行生产,因此在抗战前期是中国军队师属及一下作战单位的主要身管火炮。

克虏伯1903型L/29型75毫米野战炮这款克虏伯野战炮属于克虏伯开发的一种基本型的75毫米野战炮,主要面对的是当时装备了各种杂牌75毫米火炮的用户,在经过简单的改装之后,就能够使用其他杂牌75毫米野战炮的炮弹,因此十分受到中国等火炮装备型号较多国家的欢迎。

这是一款能简单改装的基本型75毫米炮该炮在中国的使用历史较长,在清政府时期的新军就已经编列和使用该款野战炮。

当时清政府新军一个师拥有36门75毫米野战炮和18门75毫米山炮,这种规格的火炮装备标准,在整个抗战中除了后期中国驻印军之外,都没有中国军队达到或者超越。

正在进行转移的1903型75毫米野战炮该炮对于抗战中的中国军队来说,虽然最大射程只有8公里,但是其重量只有950公斤,能够在简单的分解之后由人力或者畜力进行转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M1927式85毫米野战炮
团级压制火炮可以选择法国85榴弹炮
适合民-国-的交通状况和国-防-军运输条件、国-防-军-团级压制火炮最好选择3英寸级别的,建议全套引进并取得授权生产法国M1927式85毫米野战炮。

M1927式85毫米榴弹炮是法国施耐德公司在1925年研制成功的榴弹炮,1927年希腊购买了此炮,命名为M1927式85毫米榴弹炮,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腊陆军最先进的一款火炮。

M1915/27式85毫米榴弹炮是法国施耐德公司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而研发出来的新式火炮,她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制.造技术——火炮身管自紧技术(现在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也没几个),极大的减轻了火炮的重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榴弹炮多采用的单脚式炮架,射击的角度很窄,而M1925/27式榴弹炮采用了开脚式炮架,使得方向射界高达54度。

此炮还使用了炮口制退器,缩短炮身制退系统所需行程,减轻了炮架的重量。

法国施耐德式M1927式85毫米榴弹炮
口径:85毫米
最大射程:15.15千米
初速:670米/秒
弹丸重量:10千克
高低射界:-6度—65度
方向射界:54度
身管长:2.96米34.8倍口径
战斗全重:1985千克
性能十分优异,完爆德军同口径级别的产品,性能参数比德国105mm口径的榴弹炮差不了多少,重量却轻了一倍半,毛子20年后的D-44以及兔子30多年后山寨毛子的D-44的56式85毫米加农炮仅仅比M1927式榴弹炮射程多了500米,可见这款炮的优秀。

此炮的技术比前代火炮有了质的飞跃主要有自紧式炮身制作技术,使炮身重量减轻开脚式炮架以及驻锄,由于开脚式炮架使得炮身制退行程可以加长,因此可使用更高威力装药以及大仰角设计气压式制退机构的实用化炮口制退器,缩短炮身制退系统所需行程,特别是自紧式炮身制作技术,鬼子在一战后陆军炮兵主力仍然是日俄战争时期向德国购买授权生产的三八式野炮。

由于鬼子国内技术落后且研发进度缓慢不得已向国外买进最新技术来改良日本现有的制炮工艺。

日本陆军本来以法为师,普法战争高卢鸡败了,立马以德为师,一战德国输了个底朝天,本着向最强者看齐,又由德粉变法粉,因此大量从法国购买装备引进技术,鬼子二战中火炮原型大部分来自法国,如开脚式驻锄,火炮自紧法、内镗自由交换法、炮口制退机等。

这次鬼子火炮技术的革新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引进了法国施耐德式M1927式85毫米榴弹炮全套技术进行了山寨开发出了优异的90野炮。

这门跑用途广泛,除开压制用途,还能进行反装甲,堪称法国版ZIS-3,鬼子在诺门坎用山寨的90野炮成功击毁毛子坦克,在太平洋这是唯一的能在500米外击毁“大米”M4后期型并能进行机动的武装,这门炮无论从重量,射程还是威力用作郭芳军师级压制火炮是十分合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