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与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解释

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解释

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解释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依据。

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指标,从城市环境到社会福利等各个层面进行综合评估,以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具备良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及其解释:1.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衡量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含量的指标,常见的污染物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等。

较低的AQI值表示较好的空气质量。

2. 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指数:考察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交通密度、水电供应可靠性等。

更好的基础设施会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条件。

3. 绿化覆盖率指数:衡量城市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绿化覆盖率高则意味着城市的生态环境较好,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空间。

4. 教育资源指数:评估城市的教育资源是否丰富,包括学校数量、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

更好的教育资源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5. 医疗健康指数:考察城市的医疗设施和健康水平,包括医院数量、医疗资源配备和健康数据等。

更好的医疗健康指数意味着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6. 社会安全指数:评估城市的治安状况和社会稳定性,包括犯罪率、社会秩序等。

较低的社会安全指数表示城市更安全,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平和的生活环境。

7. 经济发展指数: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包括GDP增长率、失业率等。

较高的经济发展指数意味着城市具有更好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8. 社会福利指数:评估城市的社会福利状况,包括社保制度完善程度、社会福利资源覆盖范围等。

更好的社会福利指数可以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实际评价体系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和政府部门了解城市发展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建设和改善,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解释宜居城市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生态城市建设中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以天津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生态城市建设中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以天津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生态城市建设中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以天津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发展面临多种问题,如污染、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等。

目前,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市民对于更高水平的环境保护和生活舒适的追求,因此,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成为新时期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天津市是我国的经济重镇和大港口城市,城市化率高,发展水平较高,但城市环境和资源状况存在巨大的压力和限制。

因此,开展天津市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天津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循环经济体系构建问题,分析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瓶颈,提出适合天津市的循环经济模式,为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分析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2.分析天津市的城市循环经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挖掘城市循环经济的潜力;3.总结国内外典型城市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经验,对比和评估各种模式的适应性和可行性;4.提出适合天津市的循环经济模式和路径,包括资源回收利用、能源利用和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技术和政策措施;5.通过实证研究和数学建模等方法,验证循环经济体系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提出补充和改进建议。

三、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深入分析天津市经济和城市化发展背景,探究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2.准确描述天津市城市循环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发展方向和建议;3.根据国内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模式和规划实践,提出适合天津市的循环经济模式和规划路径;4.通过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估,验证循环经济体系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并提出建议;5.为天津市的城市发展、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提供科学论证和决策支持。

四、拟定研究计划研究时间:2021年9月-2022年6月拟定工作计划:第一章:绪论(2021年9月-10月)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1月)2.1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原理2.2 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和要求2.3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和互动作用第三章:天津市城市循环经济的现状和问题分析(2022年2月-3月)3.1 天津市城市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背景3.2 天津市城市循环经济的默认问题3.3 城市循环经济的潜力分析第四章:国内外典型城市的循环经济模式分析(2022年4月-5月)4.1 国内外典型城市循环经济模式的概述和特点4.2 国内外典型城市循环经济模式的优缺点对比4.3 天津市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第五章:天津市循环经济模式与规划路径(2022年6月)5.1 基于天津市循环经济现状和潜力分析的模式建议5.2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规划和政策研究建议第六章:结论与建议(2022年6月)6.1 研究结果总结6.2 研究成果分析6.3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6.4 可持续城市发展中的启示和建议五、参考文献[1] 贺汉元, 韩裔伊.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新路径: 理论、实践与政策[M]. 北京: 中国气象出版社, 2011.[2] 韩林, 庞树申. 循环经济导论[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3] 王志强. 城市生态建设: 理论与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4] SUN R., LI J., CHEN X. A Review of Urban Metabolism Studies: Methods, Models, and Framework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52(10): 5746-5757.。

关于天津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天津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05
结论
主要发现
天津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 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定 程度的污染问题,特别是 冬季采暖期。
天津市的土壤质量总体稳 定,但部分地区存在重金 属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
ABCD
天津市的水质总体良好, 但部分河流和湖泊存在富 营养化问题,需加强治理 。
天津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 逐年提高,但城市绿地分 布不均,需加强城市绿化 规划。
农业活动如养殖、种植等产生的废水未经处 理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
城市管网建设不足
部分地区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导致污水无 法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分析
工业排放
天津市重工业发达,部分企业排放的废气中 污染物含量超标。
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废气对大气造 成一定污染。
机动车尾气
土壤生态
土地退化
天津市部分地区存在土地退化问题, 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现象较为严重 。
土壤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土壤质量下 降,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
生物多样性
物种数量
天津市生物多样性总体较高,但部分地区存在物种数量减少的问 题。
生态系统多样性
天津市生态系统多样性较高,但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 响,部分生态系统面临威胁。
研究限制与不足
1
数据来源有限,部分环境指标的数据不够全面。
2
研究方法较为简单,未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
3
未涉及天津市的生物多样性问题,缺乏对生态系 统的综合评估。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01 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提高数据精度和可靠 性。
02
引入先进的定量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天津 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
03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DBT29-204-2010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DBT29-204-2010
4.1.13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
4.1.14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
4.1.15根据天津市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藤、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m2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
4.1.16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4.6.8采用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严格规范农药、杀虫
剂、除草剂、化肥等化学物品的使用制度,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
4.6.9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4.6.10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新。
4.6.11栽种和移植的树木成活率大于90%,植物生长状态良好。
4.2.3采用集中采暖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设施。
一般项
4.2.4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建筑物体形系数、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并根据需要东西向外窗设置遮阳措施。
4.2.5住宅建筑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节能附件,并采用节能控制方式。在有自然采光的区域,应采取合理的人工照明布置及控制措施。
4.1.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m2、多层不高于28m2、中高层不高于24m2、高层不高于15m2
4.1.4住区建筑布局应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4.1.5种植适宜天津市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
4.4.10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

天津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天津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2 0世纪 8 0年代 我国开始 探索生 态
环境 的建设 。19 9 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
批 准建设生态 省 ,0 1年吉林 和黑龙 江 20 又 获得批 准建设 生态省 ,之后 陕西 、 福 建、 山东 、 四川 、 广州 、 海 、 上 天津 、 宁波 、 昆明、 都 、 阳、 沙 、 州 、 海 、 成 贵 长 扬 威 深
20 0 7年 ,天津市 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 通过了 《 天津生态
大成效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天津生态城市
【 区域经济 ]e in l cn m c R go a E o o is
2l 第 6 ( Q 2年 期 总第 38 )卜 9期
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 。天津农村生
人 口生活在城市中 , 预计 2 2 年将会有 23人 口居住 在城市 , 05 / 因此城市 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 的产物 。 城市 中集中了大量 的社会物质财富 、 人类智慧和古 今文 明, 同时也集 中了当代人类 的各种矛盾 , 产生 了所谓 的城市病。诸如城市 的大气污染 、 污染 、 水 垃圾 污染 、 地面沉降 、 噪音污染 、 城市 的基础设施落后 、 资源短 水 缺、 能源紧张 ; 城市的人 口膨胀 、 交通拥挤 、 住宅短缺 、 土地 紧张 , 以及城市 的风景旅游 资源被 污染 、 名城特色被破坏等。这些都严重
R g n l cn mis[域经济 】 ei a E o o c[ o  ̄
21 年 第 6 ( 02 期 总第 3 8 ) 9 期 上
天津生态城市建设问研究
●苏 冰
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和人 口的迅速增长 , 世界城市化 的进程 , 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 的城 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 目前全世界 已有一半

《2024年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评价——以天津市为例》范文

《2024年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评价——以天津市为例》范文

《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评价——以天津市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住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城市,其住区发展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以天津市为例,评价其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策略。

二、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1. 定义与内涵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城市住区发展过程中,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它强调的是在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手段,实现住区的长期稳定发展。

2. 理论基础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人居环境科学等。

这些理论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城市住区发展的综合性、整体性和长期性。

三、天津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1. 现状分析天津市在住区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生态修复等方面均有显著进展。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老旧小区改造难度大、新城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等。

2. 评价方法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天津市住区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绿色建筑比例、居民生活满意度、生态环境质量等。

3. 评价结果通过评价发现,天津市在住区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建筑比例逐年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较高,生态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老旧小区改造、新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等。

四、天津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建议1. 加强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应加强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科学布局住区发展,确保住区发展与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相协调。

2. 推进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加大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的力度,提高绿色建筑的比例,降低住区的能耗和排放。

3. 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加大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天津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天津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天津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天津市作为中国的直辖市之一,是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也是重要的国际门户城市。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天津市面临着一系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并推动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天津市的建设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2. 背景天津市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天津市政府决定开展城市建设项目,以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吸引更多的投资。

3. 目标本文的目标是评估天津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包括项目的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可行性。

通过综合评估,确定是否值得进行该建设项目,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4. 方法为了评估天津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本文采用以下方法: - 收集和分析相关的市场数据,包括人口、经济、投资等方面的数据; - 调查和收集相关的环境数据,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数据; - 进行社会影响评估,包括考虑项目对就业、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 进行经济成本效益分析,包括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回报率等指标; - 制定实施计划和时间表,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推动项目的实施。

5. 结果经过我们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天津市建设项目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预计将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 项目对天津市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其影响; - 项目对天津市的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和改善居民生活; - 实施该项目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6. 建议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向天津市政府提出以下建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并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以追踪项目的进展和效果; - 持续关注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项目的方向和策略。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城市定位指标体系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城市定位指标体系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城市定位指标体系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15•【字号】津政发[2013]11号•【施行日期】2013.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城市定位指标体系的通知(津政发〔2013〕1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现将《天津城市定位指标体系》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天津市人民政府2013年4月15日天津城市定位指标体系2006年,国家进一步明确了天津的城市定位,即到2020年,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实现这一定位,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责任。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拼搏,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实现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定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后几年是天津加快实现城市定位,向更高水平、更好质量、更强实力迈进的关键时期。

科学制定可量化、可监测、可考核的指标体系,明确奋斗目标,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至关重要。

一、天津城市定位的内涵和主要特征(一)经济中心城市、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

1.经济中心城市。

指在一定经济区域内组织经济活动、主导经济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的大型城市,是区域经济的资源配置中心、经济要素的培育中心、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心,是具有强大的聚集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导向型城市。

经济中心城市一般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经济规模大。

广泛吸引聚合资金、技术、商品、信息、人才等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经济总量或人均水平在区域内处于首位或者前列。

二是服务和辐射功能强。

具有为保障区域经济活动和要素流动所必备的载体、设施、管理、技术的综合服务能力,能够向外输出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带动其他地区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018 0. 132
0. 038 0. 100
0. 249 - 0. 166
0. 235 0. 084
- 0. 127 - 0. 069
0. 149 0. 051
0. 018 0. 120
- 0. 040 - 0. 030
- 0. 141 - 0. 155
- 0. 028 - 0. 030
- 0. 056 0. 224
指标层
人均 GDP; 人均财政收入; 农村 居 民 人 经济实力 均纯收入;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经济 发展
经济结构
恩格尔系数; 第三产业占全市 GDP 比 重; 人均住房面积; 物价及消费水平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万元 GDP 能耗; 万元 经济效益 GDP 水耗
文化
教育结构
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数量; 万人在校 大学生; 学龄儿童入学率
0. 107 - 0. 088
- 0. 070 0. 182
0. 012 - 0. 097
- 0. 522 0. 202
0. 546 0. 185
- 0. 015 - 0. 078
王小双等: 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与评价研究
表 3 主成分特征向量
指标
人均 GDP 人均财政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恩格尔系数 第三产业占全市 GDP 比重 人均住房面积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万元 GDP 能耗 万元 GDP 水耗 百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数量 万人在校大学生 学龄儿童入学率 科教投资占 GDP 比重 燃气普及率 集中供热率 自来水普及率 有线电视入户率 电脑普及率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绿化覆盖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查率 城区噪音平均值 空气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 饮用水水质达标率 近海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人均寿命 千人拥有病床数 社会保障覆盖率 登记失业率 刑事案件破案率 城市生命线完整率
摘要 近年来,城市问题层出不穷,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给人类营造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符合科学发展观,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意
义。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和指标参考值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方向和发展趋势都具有引导作用。本文综合考虑定
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从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用主成分
0. 649 0. 524
0. 270 - 0. 044
- 0. 434 0. 024
0. 231 0. 102
0. 564 - 0. 734
- 0. 199 0. 073
0. 455 0. 359
- 0. 135 - 0. 489
0. 607 0. 499
0. 522 - 0. 202
0. 437 - 0. 388
天 津
教育
科教投资占 GDP 比重; 体育娱乐文化;
教育质量 商品服务; 教育重视程度

生 态 宜 居
基础 设施
生活设施
燃气普及率; 集中供热率; 来水普及率; 有线电视入户率; 因特网入户率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道路网络质量; 城

公共设施 区公共 交 通 质 量; 地 区 和 国 际 交 通 质
- Ci)
( 3)
( 2) 定性指标
将调查问卷进行统计,算出每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
·20·
表 2 初始因子载荷矩阵
指标
人均 GDP 人均财政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恩格尔系数 第三产业占全市 GDP 比重 人均住房面积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万元 GDP 能耗 万元 GDP 水耗 百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数量 万人在校大学生 学龄儿童入学率 科教投资占 GDP 比重 燃气普及率 集中供热率 自来水普及率 有线电视入户率 电脑普及率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绿化覆盖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查率 城区噪音平均值 空气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 饮用水水质达标率 近海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人均寿命 千人拥有病床数 社会保障覆盖率 登记失业率 刑事案件破案率 城市生命线完整率

量; 通讯基础设施质量


绿化水平 绿化覆盖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 生活垃圾无害
评 价 指
生态 环境
污染治理
化处理率; 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 工业 废水排放达标率;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查


城区噪音平均值; 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
环境质量 天数; 饮用水水质达标率; 近海海域功
分析法进行城市生态宜居程度综合评价,最后认为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以后发展过程中更应注意基础设施、
文化教育方面,并保持经济发展势头。
关键词 生态宜居城市;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评价; 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 F27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2104( 2013) 05 专 - 0019 - 04
Component
2
3
- 0. 085 0. 077
- 0. 068 - 0. 016
- 0. 071 - 0. 010
- 0. 080 0. 034
- 0. 389 - 0. 004
0. 340 - 0. 137
- 0. 079 - 0. 020
- 0. 090 0. 062
0. 002 0. 030
( 1) 指标层权重。对于指标层的 50 项指标,我们考虑 到指标数量过多,各指标间权重数值差距过小,差别甚微, 因此采取等权法。
( 2) 准则层权重。而对于准则层中的 13 现指标,我们 采取层次分析法和德菲尔法对其权重进行确定。即 Wi1 = ( W1 1 ,W2 1 ,W3 1 ,W4 1 ,W5 1 ,W6 1 ,W7 1 ,W8 1 ,W9 1 ,W10 1 ,W11 1 , W12 1 ,W13 1 )
能区水质达标率; 外来者不适度
医疗服务
人均寿命; 千人拥有病床数; 公共医疗 服务; 个人医疗服务
社会
社会保障覆盖率; 登记失业率; 生活压
保障 社会福利 力
公关安全 刑事案件破案率; 城市生命线完整率; 犯罪及恐怖主义
2 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方法
以天津市为例,应用上述指标体系与主成分分析法,
进行生态宜居建设水平评价与分析。
1 0. 974 0. 984 0. 984 0. 981 0. 261 0. 577 0. 983 0. 973 - 0. 996 - 0. 977 - 0. 985 0. 779 0. 816 0. 951 0. 929 0. 978 0. 943 0. 905 0. 995 0. 925 - 0. 520 0. 962 0. 900 0. 952 - 0. 333 0. 885 - 0. 814 - 0. 845 0. 614 0. 779 - 0. 805 0. 990 - 0. 976 0. 994 - 0. 779 0. 799 0. 996
0. 046 - 0. 059
- 0. 030 0. 123
0. 005 - 0. 066
- 0. 226 0. 136
0. 236 0. 125
- 0. 006 - 0. 053
再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 Pi 为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值; Si 为指标的标准值; Ci 为指标的实际值; Cmax 为指标实际值 可选范围中的最大值; Cmin 为指标实际值可选范围中的最 小值。 2. 2 指标权重的确定
Component
2
3
- 0. 197 0. 114
- 0. 157 - 0. 023
- 0. 165 - 0. 015
- 0. 186 0. 050
- 0. 899 - 0. 006
0. 787 - 0. 203
- 0. 182 - 0. 029
- 0. 208 0. 092
0. 005 0. 045
1 5. 344 0. 184 0. 184 0. 183 0. 049 0. 108 0. 184 0. 182 - 0. 186 - 0. 183 - 0. 184 0. 146 0. 153 0. 178 0. 174 0. 183 0. 176 0. 169 0. 186 0. 173 - 0. 097 0. 180 0. 168 0. 178 - 0. 062 0. 165 - 0. 152 - 0. 158 0. 115 0. 146 - 0. 151 0. 185 - 0. 182 0. 186 - 0. 146 0. 149 0. 186
近年来,城 市 环 境 质 量 的 下 降 不 仅 不 利 于 人 类 的 生 活,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生态宜居才是城 市未来应该选择的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不能单 靠理论研究,还得进行量化研究,建立标准化的评价指标 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目 标[1 - 3]是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最 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关于生态城市和宜居城 市的研究较 多,而 关 于 生 态 宜 居 城 市 的 研 究 较 少,薛 梅 等[4]认为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应该在结合城市现状的基 础上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但未对涉及宜居城市的内涵, 梁娟等[5]解析了生态宜居城市的概念,认为中小城市较有 可能建成生态宜居城市,但未涉及其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方法,刘守义等[6]从多方面分析了张家口市生态宜居城市
的重要性,指出张家口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存在的问题并 提出了对策,吴琼,王 如 松 等[7] 构 建 了 扬 州 市 生 态 城 市 指 标体系,并提出了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评价方法,但未涉 及宜居城市,张雪花等[8]建立了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标 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评价。本文在以上研究 的基础上,建立了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并利用主 成分分析法对天津市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进行了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