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及存在问题、对策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完善策略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完善策略摘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关键任务,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本论文旨在分析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完善策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威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愈发显得重要。
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但野生动物仍然面临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其保护管理工作也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之处。
本论文将探讨如何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增强执法力度,改进监测与数据收集方法,促进跨部门合作与国际合作,提升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以期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中的不足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不足是影响其有效性和长期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勐腊县是我国热带雨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之一,县辖区内有国家级保护区,州级保护区、县级保护区以及村级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区是我县生态保护的核心部分。
然而,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1.法律法规的缺失和滞后性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存在许多物种未受到充分保护的现象,部分物种的保护状态在法律中没有得到明确规定。
此外,法律法规的制定滞后于新的保护需求和挑战,导致无法迅速应对新出现的保护问题。
2.执法执行中的挑战即使存在一定的法律法规,执法执行也面临许多困难。
执法人员可能缺乏专业知识,导致难以判断违法行为;执法过程中的取证和处罚问题也可能影响到保护措施的实施。
此外,执法中的滥用和不当行为也可能引发争议,削弱了保护的公信力。
(二)执法力度不足1.执法资源有限野生动物保护需要充足的执法人员和资源来实施有效的监管和制裁。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作为拥有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本文将就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一、问题存在1.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严重我国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随着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森林、湿地和草原等野生动物栖息地被破坏和割裂,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失去了生存的栖息地。
2.非法捕猎和贩卖现象严重我国的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一些珍稀野生动物,如华南虎、大熊猫等,它们广受猎杀和贩卖的威胁。
非法捕猎和贩卖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也对生态平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增加随着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接触增加,野生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也在增加。
一些疾病如H5N1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疾病的传播往往与野生动物有关,这些疾病的爆发不仅危害人类健康,也对动植物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二、对策建议1.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为了有效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必须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政府应加大对森林、湿地、草原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划定和保护力度,限制开发和破坏活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加强对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的打击政府应加强对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行为的打击力度,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捕猎和贩卖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切实遏制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的现象。
3.加强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政府应加强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加强对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风险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疫情隐患,加强对野生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疫病的传播。
4.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共同为野生动物保护和疫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
森林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森林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付化瑞(北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总站,辽宁北票 122100)摘 要 森林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元素,森林野生动物的生存与生态系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森林野生动物是人类重要的伙伴,同时也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高度重视森林野生动物保护,认真分析森林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森林野生动物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森林野生动物是指在森林出生且在野外生存的动物,森林野生动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森林野生动物的种类丰富,数量庞大,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森林野生动物有利于森林野动物的开发及利用,并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1 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保护森林野生动动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丰富生物多样性,且关乎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野生动物促进了我国中药、观光旅游和动物养殖行业的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4]。
野生动物是历史文明发展的见证者,同时也是社会经济进步的推动者。
野生动物演变为家禽的过程切实保障了人类的衣食住行。
部分野生动物可作为中药材,促进了我国医学研究的发展。
动物园的收入直接划入公共事业财政中。
可以说,野生动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另外,国际社会也十分关注森林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建立了更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近年来,多个物种濒临灭绝,人们需要更加关注自然生态的长期稳定发展,而森林野生动物对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森林野生动物保护中的问题2.1 自然保护区区域化明显,缺乏多元性 我国森林野生动物保护的区域化尤为明显,保护物种缺乏多样性,在物种保护的过程中,出现了过度依赖人为环境的问题[5-7]。
森林野生动物无法在保护区之外生存,削弱了野生动物的生存能力。
为此,在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环境,基于食物链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还要锻炼其生存本能,以切实维护生态平衡。
野生动物保护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

交流◎野生动物保护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何葆杰(天津市动物园300181)摘要: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其生存发展与人类密切相关。
但人类社会的发展给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困扰,野生动物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我国地理面积非常大,国内有许多种类的野生动物。
使得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遇到的难题更多,本文针对目前野生动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自身经验提出几点管理措施,以求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问题;管理;对策1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1生存面临威胁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日益严重,很多野生动物不得不离开自己常年生存的地区,去寻找更为适宜的生存环境,长途迁徙在很大程度上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影响。
一方面成群结队的迁徙,野生动物不得不到自己从未到过的环境中生存,使得各种传染疾病的危害性进一步提高,物种灭绝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叫另一方面,野生动物的迁徙活动受到人为影响,在迁徙过程中可能会失去方向,无法在规定季节到达迁徙地区,由于无法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而死亡;而且在迁徙过程中,使得野生动物近亲繁殖概率大大提高,野生动物遗传的多样性逐渐丧失,对野生动物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1.2环境污染工业时代的发展给我国经济添加增速器的同时,也使得生存环境遭到巨大破坏。
各种化学元素向自然蔓延,使得野生动物疾病种类日益复杂。
这些有毒的物质不但有可能会通过各种媒介转移到动物体内,而且会对动物繁殖和健康生长造成极大影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整个野生动物种类灭绝。
自然界生物链一旦断裂,整个生态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行,而人类发展又在不断地压缩着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野生动物的生存面临着极大考验。
其次,由于野生动物活动范围有限,环境污染带来的疾病会造成野生动物大范围死亡,垃圾处理不妥善使得中国黄喉龟在外岀觅食时误食塑料制品,因无法消化导致最终死亡。
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及对策1. 引言1.1 概述野生动物保护是全球环境保护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野生动物保护涉及到众多因素,包括政策法规、教育宣传、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等方面。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和综合应对,才能有效保护和恢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确保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发展。
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生态环境破坏、非法捕杀、商业利用、气候变化等问题。
这些因素导致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生存空间受到威胁,生存状况愈发严峻。
政府、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探索野生动物保护的有效途径,致力于寻找解决之道。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盗猎行为;加强公众教育宣传,提高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野生动物保护的科技含量,提高保护效果和效率。
希望未来能够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实现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1.2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当前,野生动物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生存威胁,主要表现在栖息地破坏、非法狩猎、气候变化等方面。
大量的野生动物种群遭受到严重的威胁,有些濒临灭绝的物种甚至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永久消失。
这不仅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造成危机,也直接影响着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有效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野生动物保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思考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增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护。
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的困境,确保未来世代也能与这些珍贵的生物共生共荣。
2. 正文2.1 影响因素野生动物保护涉及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人类活动、生态环境变化、经济利益等多方面因素。
人类活动是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在当前的现状下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现状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问题和困境。
首先是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遭到了破坏和破坏。
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森林被砍伐,湿地和草原也受到了污染和破坏。
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减少,使得许多珍稀物种的生存面临威胁。
野生动植物面临的非法捕捞和盗猎问题也比较严重。
由于一些珍稀动植物的皮毛、骨头、器官等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成为了非法捕捞和盗猎的对象。
在一些偏远地区,甚至还存在着一些没有严格监管的野生动植物交易市场,这使得相关的非法活动难以被有效打击。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公众的保护意识不足。
很多人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乱砍滥伐、乱捕乱杀的现象。
公众对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不足,也给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来改进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
需要加大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力度。
相关部门需要对森林、湿地、草原等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进行严格的保护,以保障野生动植物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应该加强对非法捕捞和盗猎活动的打击力度。
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非法捕捞和盗猎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加强对野生动植物交易市场的监管,遏制非法活动的发展。
还需要加强对公众的保护意识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使大家都能够意识到保护野生动植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立法力度,针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进行具体的法律规定,并严格执行,使其能够真正发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作用。
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生态平衡、物种多样性以及人类生存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和对策展开,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一、现状分析1.生存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行为导致了许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森林的砍伐、湿地的填海造田、草原的过度放牧等行为都严重影响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使得许多物种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2.非法捕捉和交易野生动植物的非法捕捉和交易是目前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一些珍稀动植物因其药用价值、装饰价值或食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和交易,导致了它们生存受到威胁。
非法的狩猎和捕捉行为也对野生动物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3.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环境污染对野生动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空气、水质的恶化使得很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一些物种甚至因此而灭绝。
4.法律法规不完善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执行力度也不够。
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可以以各种借口逃避法律的制裁,导致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难以进行。
二、对策建议1.加强保护意识加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增强人们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保护活动、开设保护课程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认知和参与意识。
2.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的非法捕捉、交易和破坏行为。
加强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提高非法捕捉和交易的成本,从源头上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
3.保护栖息地加大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力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其造成的破坏。
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基地等,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提供它们生存繁衍的空间。
岐山县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岐山县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 栖息地破坏随着城乡建设不断扩张,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遭到了破坏和破坏。
大量的树木被砍伐,湿地被填埋,这让许多野生动物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导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减少。
2. 盗猎和非法捕捉因为一些人对野生动物的皮毛、骨头、肉等有一定需求,导致野生动物频繁地遭到盗猎和非法捕捉。
这种行为的存在,进一步地加剧了野生动物的生存压力。
3.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野生动物数量的减少,生态平衡受到了破坏,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4. 缺乏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在岐山县,野生动物保护的管理措施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监测和保护手段。
这导致了一些人对野生动物的捕猎和破坏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管理。
二、管理对策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了解决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的问题,岐山县应该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保护一些重要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湿地、森林等栖息地。
对于已经破坏的栖息地,应该进行恢复和修复工作,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2. 加大法律的力度针对盗猎和非法捕捉的行为,岐山县应该加大法律的力度,加强对盗猎和非法捕捉的打击力度。
对于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让其知道侵害野生动物的行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3.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和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活动等形式,增加对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普及,引导人们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
4. 加强监测和管理岐山县应当建立完善的野生动物监测和管理体系,加强对野生动物数量和分布的监测,及时了解野生动物的状况,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对一些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要加强管理,设立监控点,维护其内部秩序。
5. 加大保护力度岐山县可以增加投入,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投入力度,提高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程度。
可以适当增加保护站的数量和规模,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保护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如:2000年5月20日,发生在陕西省洋县四郎村刘建民 家的野生羚羊顶人致死的事件正是由于严格遵守了野生 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导致的悲剧。保护野生动物是重要的, 但人的生命健康同样应受法律保护,这也许是很多受害 者的心声。 2007年4月12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报道, 2007年2 月22日昆明市动物园内游客小瑞欣在与老虎合影时突然 发生惨剧,老虎将小瑞欣咬死。2007年 4月30日《东方 时空》报道,广西北海市银海区旅游度假村有一个鳄鱼 湖, 9岁的刘海洋在湖边玩耍时被几只食人鳄拖进湖中 吞食。
15
目前我国关于生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范不多,只有国务院 于1985年6月发布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 理办法》和 1994年10月发布的《自然保护区条例》,以 及其他资源法中的一些零星规定。存在着数量少、效力等 级低、规定过于原则化等问题,这对一地域性很强的复杂 的生境管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野外的非家养动物。
④而我国法律对野生动物尚无明确的定义。现行的《野生动
物保护法》仅在总则部分第二条中规定了该法所保护的野 生动物的范围即“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 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
13
(2)野生动物保护等级制存在的弊端,法律保 护野生动物的范围狭窄:
我国目前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实行等级保护制,法律 只保护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有重要经济或科学 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绝大多数野生动物被排除在 法律保护范围之外。 这使得《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法律名称与内容不一 致。法律名称为《野生动物保护法》,而实际内容却仅 为“重点野生动物保护法” 。既然是《野生动物保护 法》,就应该涵盖所有的野生动物。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体系,包括: ⑴ 国际公约、条约: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
及其附录一、附录二; 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关于特别 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中、日保护 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 中、澳大利亚保护候鸟及 其栖息环境的协定。
⑵ 宪法:宪法有关条文。
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 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 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的管辖及其立案标准的规定。
24
谁为野生动物肇事买单??? 25
(7)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的管理漏洞很 大:
一是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种源管理问题很大。 目前,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动物园如果需要从野 外捕捉野生动物, 只要象征性地交一点“资源管理费” 就可以了, 价钱很便宜。而且管理野生动物的过程也没 有执法机关监管, 也不用替死去的野生动物负责。所以 在利益的驱动下, 许多驯养繁殖场、动物园不重视管理, 不在乎动物的损失, 许多动物因而受到了严重的虐待、 伤害甚至折磨致死。
28
(8)承担保护野生动物主要职责的森林公安队伍没 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近年来, 全国森林公安机关长期战斗在野生动物行政 执法和刑事执法的一线,并连续开展了“可可西里一号行 动”、“南方二号行动”、“猎鹰行动”、“候鸟保护行 动”、“春雷行动”等保护野生动物专项行动,破获了大 量野生动物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成为保护野生动物的主 力军。
14
(3) 法律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不力:
在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遭破坏非常严重。有专家指 出:“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野生动物 栖息地的丧失和人为开发活动的干扰。”我国野生动物 资源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野生动 物栖息地不断丧失,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日益减少和恶化。 目前, 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①对森林资源的破坏;②对湖泊、湿地的破 坏;③自然保护区建设质量不高;④正蓬勃发展的森林 旅游业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⑤修水库、大坝、铁 路、公路及采煤采矿等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麋鹿
华南虎
扬子鳄
白鳍豚
指猴
滇金丝猴
大熊猫
黑犀牛
7
二、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野生动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 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对于维护生 态平衡, 改善自然环境, 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 发展意义重大。 保护野生动物,不仅关系到人类的自下而上与发展,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之一。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⑷ 行政法律、法规、规章:野生动物保护法;
⑸ 地方法规、规章。
12
四、我国目前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存 在的问题分析
(1) 野生动物的法律定义不明确:
①狭义:认为野生动物仅包括野生哺乳动物和野生鸟类; ②广义:认为野生动物包括一切野生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
物;
③还有人认为野生动物指生活在野生状态下的动物;生存于
警察查获5只熊掌 重庆长洪山民将捕捉来 的野生动物卖给游客
20
21
(6) 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补救制度操作性不强:
《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均规定, 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 物或者其他损失的, 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补偿办法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但实际上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一是“补偿多少”(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难以操作, 主观随意性很大。实践中往往是象征性地补偿一点, 受损 的往往是林区居民。 二是“由谁补偿”(补偿主体)不明确。法律规定由 “当地政府”给予补偿, 但没有说明到底是由省级、市级 还是县级或乡镇政府, 结果往往是相互推委。而野生动物 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往往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主要 是我国的西部地区,当地政府的财力很有限, 难以支付该 类补偿费。
8
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野生动物
人 不 留 情 刀 枪 留 情 ! ! !
9
三、我国目前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体系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就公布了《稀有生物保护办法》 , 新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工作从此开始; 1962 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 物资源的指示》; 1982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第二款规 定了:“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 植物。” 1985 年,国务院发布了《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管理办法》; 1986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1988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 护法》,从而使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开始步入法制化、规 范化的轨道。 10
18
(5) 消费野生动物普遍, 但没有法律进行规范:
消费野生动物主要体现在吃野生动物、使用野生动物 制品等方面。对普遍存在、危害严重的消费野生动物行为, 我国至今没有相应的法律进行规范。 在吃野生动物方面, 如今的中国人吃蛇、青蛙、鸟、 穿山甲、乌龟、鹰、虎纹蛙等野生动物成风, 已经吃出了 巨大的生态赤字。据统计, 中国现在每年被人吃掉的蛇不 少于6000 吨。2003 年4月10日至19日仅10天时间里,全国 森林公安机关共收缴巨蜥、穿山甲、蛇、虎纹蛙等野生动 物93 万多只(条),其中大部分是从餐馆、酒楼、菜市场收 缴的。 据有关资料统计深圳每天要吃掉10吨蛇。南宁市园湖 路有“雀粥一条街”,一些酒楼推出了麻雀宴、麻雀粥、 烤麻雀来招揽顾客,平均每天约有3000多只麻雀成为南宁 人的腹中物。
26
二是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动物园的监管漏洞很 大, 致使一些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动物园成为破坏 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庇护所。 如:在广西鹿寨县曾发现一个营业执照等证照齐全 的野生动物养殖场, 实际上根本就不从事驯养繁殖, 完 全是野生动物“洗货”的中转站。大批的野生动物运进 该养殖场“洗货”后, 获得了“驯养证” 、“运输 证” , 被“合法”地运往各地。
27
三是一些地方没有设野生动物救护场所, 或者是将 野生动物救护机构与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合而为一, 致使一些应该得到救护后放归大自然的野生动物得不到 救护, 甚至被驯养繁殖场当作驯养繁殖动物给处理掉了。 在有些地方, 一些驯养繁殖场所为了争揽“生意” , 还 竞相给野生动物执法机构回扣以争取执法机构在查获野 生动物后送给他们。 四是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和畜牧管理部门存在管理职 责不清的情况。如北京部分区县在鼓励农民驯养繁殖野 生动物时, 仅把其归入畜牧业的范畴, 没有意识到国家 对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是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来进行 规范的。
22
另外,人对野生动物攻击的“正当防卫”权、“紧急避险” 权也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所以出现了人被动受野生动物 攻击而旁观者不能施救的悲剧。 近年来,部分地区野生动物伤人、伤害家畜和破坏庄稼的 事件时有发生。肇事动物不仅有野猪、狼等动物,甚至包 括黑熊、象、羚羊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这些动物给当 地居民造成的损失常常是惨重的。有时因为肇事动物是国 家级保护动物使人们不能及时解救被伤人员,因此发生的 动物伤人致死事件也时有发生。
3
已灭绝野生动物有哪些? 已灭绝野生动物有哪些?
动物名称 爪哇虎 冠麻鸭 袋狼 普氏野马 红鸭 巴厘虎 国家 年限 印尼 1972 亚洲 1964 澳洲 1948 中国 1947 印度 1942 印尼 1937 动物名称 国家 年限 1917 1914 1893 1883 1876 1844 1800 1799 1681
19
在使用野生动物制品方面, 全世界使用野生动物制 品最严重的, 除了印度人穿藏羚羊绒、一些人使用象牙 外, 应该就算中国人使用虎骨、犀角等中药了。中国每 年因为中药而消耗的野生动物数量相当可观, 制中药而 涉及到的野生动物种类也很广。已被列入保护名录的250 余种野生动物中, 药用野生动物就达160 余种, 作为常 用药材资源的梅花鹿、中华大蟾蜍、大壁虎、林麝、黑 熊、乌梢蛇等均榜上有名。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及存 在问题、对策
1
一、野生动物的一般定义 二、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内 容
三、我国目前野生动物保护的 法律体系 四、我国目前野生动物保护法律 存在的问题分析 五、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