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小学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小学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小学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小学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一、基础知识1. 理解文章大意: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中,作者会以平实的风格,朴素的表达,用句子按照某种时序或思维逻辑把事件或景物联系起来,适度地放入一些描写性符号。

主要考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和精准把握。

2. 寻找细节:阅读记叙文的时候,要把握文章的大概思路,弄清楚文章的脉络,从而深入学习文章表达的细节,以便把握文章的细节信息,以把握文章的表达的真实性,并以此来应对有关细节信息的考题。

二、答题技巧1. 题中有思维连贯:通读时,要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弄清楚记叙文表达的论点,把握文章的细节信息,以把握文章的论述的真实性,并以此来应对有关细节信息的考题。

2. 题中有名词定义:在记叙文阅读答题时,要把握文章中出现的名词,把握文章中出现的定义性的或描述性的信息,熟悉文章引用的哲学论文、历史文献等,从而应对有关定义的考题。

3. 题中有分析和判断:在记叙文阅读答题中,要仔细观察文章中的人物交往关系,重点挖掘文章中明显和隐晦的人物描写,辨别人物性格和背后蕴藏的思想,从而应对有关文章分析和判断的考题。

三、答题套路1. 词义题套路:(1)把握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读题时,要仔细看题中出现这个词的语句,根据上下文,把握这个词的词义。

(2)重点回忆本文的细节信息:在记叙文阅读答题时,要把握文章的脉络,有效地吸收文章的细节信息,选择性地记忆,以把握文章的细节信息,以此应对有关词义的考题。

2. 细节题套路:(1)熟练掌握文章每一句的意思:读题前要把握全文的大意,回顾文章的每句话,理清文章的衔接性,以便能够通过把握文章的大概思路,深入学习文章表达的细节,以此应对有关细节题的考题。

(2)充分利用关键词把握文章细节:在记叙文阅读答题时,充分利用关键词,仔细观察文中的细节信息,加强把握文章的细节信息,以此应对有关细节题的考题。

3. 分析题套路:(1)记录文章的观点:仔细观察文章的每个描述和表述,从中找出论据和观点,记录文章的观点,以便能够掌握文章的中心,以此应对有关分析题的考题。

记叙文理解答题技巧

记叙文理解答题技巧

记叙文理解答题技巧
记叙文理解答题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是以叙述事件或故事为主要目的的文体,通常包含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

阅读记叙文时,要注意把握故事的起承转合,以及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变化。

2. 关注文章的结构:记叙文通常有引子、主线叙述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子用于引入故事的背景或人物,主线叙述是故事的主体,结尾则总结故事并给出教训或感悟。

了解文章的结构有助于找到关键信息和主题。

3. 注意事件的先后顺序:记叙文通常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因此要注意事件的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

可以通过关键词、时间状语或连接词等来判断事件的顺序。

4. 留意人物的性格与行为:记叙文中的人物是故事的核心,他们的性格和行为往往对故事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要注意描写人物的细节,了解他们的动机和心理变化,以帮助理解故事的发展。

5. 与自身经验和常识联系:记叙文通常以日常生活或社会实践为背景,与读者的经验和常识有一定的联系。

在阅读记叙文时,可以把故事中的情节与自身的经验和常识联系起来,帮助理解文中的隐含意义和作者的观点。

6. 引用具体细节作为支持:在回答记叙文的理解问题时,可以引用具体的细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些细节可以是人物的行为、对话、描写景物等,通过引用细节可以提高回答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7. 注意语气和态度:记叙文中的语气和态度对于理解故事和作者的意图非常重要。

要注意文中的描写手法、语言选择和叙述方式,以帮助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意图。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 哎呀呀,要注意找主旨呀!就像在森林里找最粗的那棵树,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到鲁迅对童年的描写,不就能很快找到文章主旨是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嘛!
2. 嘿,人物描写可得细看呀!这就好比给人画像,得把特点都画出来。

像《阿长与<山海经>》里对阿长的各种描写,不就把阿长的形象鲜活地展现出来了嘛!
3. 哇塞,故事情节要理清呀!这不就跟串珠子一样,得把一颗颗珠子按顺序串好。

读《爸爸的花儿落了》,把英子的经历串起来,故事不就明了啦!
4. 哎呦喂,环境描写别小瞧呀!这就像是给故事搭个舞台,作用可大着呢。

《济南的冬天》里的环境描写,不就让人感受到那份温暖祥和啦!
5. 呀,修辞手法得留意呀!就像给文字穿上漂亮衣服。

《春》里那么多美妙的修辞手法,让文章变得多精彩呀!
6. 嘿嘿,写作顺序要搞清楚呀!这跟搭积木似的,按顺序搭才稳当。

读《背影》,按时间顺序去理解,多清晰呀!
7. 天哪,线索可不能丢呀!那可是串起整篇文章的线呐。

《羚羊木雕》的线索,不就让我们明白各种情节的关联啦!
8. 哇哦,词语理解要精准呀!就像给词语照镜子,得看清它的真面目。

读文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一定要好好琢磨呀!
9. 嗨呀,情感把握很重要呀!得跟作者心连心。

像《紫藤萝瀑布》,不就能感受到宗璞那积极向上的情感嘛!总之,掌握这些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那读初中记叙文就轻松多啦!。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引言记叙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文体,也是中学生必须学会的阅读能力。

通过阅读记叙文,学生可以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

本文将介绍记叙文阅读答题的技巧和套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答记叙文阅读题目。

技巧一:理解故事情节记叙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故事情节为主线展开。

要理解记叙文,首先需要理解故事情节。

阅读时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注意故事开头,了解故事的背景信息和主要人物的特点。

2.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掌握故事的主要转折点和关键事件。

3.注意故事的结尾,了解故事的结局和反思。

通过理解故事情节,可以更好地把握记叙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技巧二:抓住关键词在解答记叙文阅读题目时,抓住关键词是关键。

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定位答案和理解文章的重点。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抓住关键词:1.注意文章中出现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它们通常是文章的要点和重点。

2.注意文章中的转折词、因果关系词和递进关系词,它们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3.注意文章中的数字、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

通过抓住关键词,可以更快地找到答案,提高解题效率。

技巧三:分析人物形象记叙文通常涉及到多个人物,理解人物形象对于理解故事情节和解答题目非常重要。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外貌特征:注意人物的外貌描写,如年龄、身高、相貌等。

2.个性特点: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勇敢、聪明、善良等。

3.行为举止: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如语言表达、动作举止等。

4.内心世界: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如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关系和交流。

技巧四:合理利用上下文在阅读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生词或难句,这时可以利用上下文来推测词义或理解句子。

具体做法如下:1.上下文提示:注意前后句的连接词和逻辑关系,有时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暗示推测词义。

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套路_初中记叙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套路_初中记叙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套路_初中记叙文阅读方法和技巧记叙文阅读理解在考试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在答题的时候,要运用哪些方法和技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套路,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技巧【1】1、记叙文的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2、记叙文中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

“叙”主体,“议”是附属成分,不可本末倒置;“议”是“叙”的自然发生,并不是强加上去的。

“议”宜短不宜长,点到为止,不可以“议”代“叙”。

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记叙文中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

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

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记叙文中的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5、记叙文中的过渡及照应。

(1)过渡:过渡是段落层次连接的桥梁。

要求:恰当、巧妙,能够使文章连贯、布局慎密、转承自然。

过渡时一般用词语、句子、段来过渡。

作用:过渡能在段与段、层次与层次之间起到纽带作用或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组织成篇的作用。

(2)照应:照应是指上下文之间的相互照顾和呼应,包括交代和照应两个方面。

交代是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地提示一下;照应是对前面提示的内容的回答。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精选3篇)记叙文是作文的一种,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精选篇1)一、标题:标题的作用、含义答题技巧:(1)是全文的线索;(2)题目点明中心;(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6)点明主要事件;(7)题目有双关义;(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

标题含义往往包含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二、情节:1、概括主要事件答题提示:抓住文中六要素,从主人公的角度表述,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

2、人物感情变化轨迹答题提示:从文中找出描述心理的词语*的线索是什么?作用是什么?(1)题目;(2)时间或空间的变化;(3)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4)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

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条理清晰。

三、主题:概括主题、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作者表达的感情。

四、赏析句子答题技巧:表达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感情)1、某一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衬托、对比、烘托铺垫,表现人物品质、心理、情感,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心理活动:如感动、感激、愧疚、自责、喜悦等,一定要答出原因。

2、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技巧: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其中自然环境(景物)描写主要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如自然环境(或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般是两点以上:(1)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2)渲染某某气氛;(3)反衬(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质。

(4)为下文某某情节发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a.开头的句子:一般从内容、结构两方面作答,如表达了什么意思,点明题旨、引起下文、为下文故事发展做铺垫、设置悬念等。

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记叙文是一种以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展的文体,通过讲述故事来传递信息和感情。

以下是一些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 了解文章结构:在开始阅读之前,先浏览一下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框架和主要段落。

这有助于把握故事发展的脉络和主线。

2. 注意时间和顺序:记叙文通常遵循时间顺序,因此关注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时间线。

注意时间词语,如“之前”、“之后”、“接着”等,帮助你理解事件的发展顺序。

3. 理解角色和动机:注意故事中不同角色的行动和动机,理解他们的目标、冲突和反应。

这有助于你理解事件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4. 注意关键细节:细节是记叙文中重要的线索和信息,帮助你理解情节和主题。

注意关键环境、人物特征和重要事件等细节。

5. 抓住故事的主题和目的:记叙文往往有一个主题或目的,通过故事传递一种信息或情感。

尝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或情绪,这将有助于你做出正确的回答。

6. 推断和解释:在回答问题时,根据文章中提供的线索,进行推断和解释。

如果代码中没有明确说明的信息,你可以根据前后文的暗示
来做出合理的推断。

7. 注意作者的语气和态度:作者通过语气和态度来影响读者的情感和看法。

注意作者对事件和角色的描写方式,并考虑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8. 多练习和总结经验:通过多次解答记叙文的阅读理解问题,积累经验并总结常见的解题技巧。

逐渐提高对记叙文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以上是一些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通过细心阅读、抓住关键细节和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题,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回答记叙文的问题。

多加练习并不断调整和改进你的解题策略,将会提高你的阅读理解水平。

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

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

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如下:1.快速通读全文:在短时间内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

注意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而是要把握全文的脉络。

2.仔细阅读题目: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重点和要求,例如要求找出主要人物,关键事件,特定细节等。

3.回归原文:大部分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

在找到答案的关键语句后,要仔细阅读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4.理解文章结构:记叙文的常见结构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理解文章结构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节发展。

5.分析人物性格:记叙文中的人物性格往往通过语言、行为、心理描写等方面展现出来。

要注意找出描写人物性格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含义。

6.理解主题思想:主题是文章的核心,理解主题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要注意找出表达主题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含义。

7.注意细节: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可能对理解文章起到重要作用。

要注意观察文中的人物、环境、行为等方面的细节描写。

8.合理推断: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要进行合理的推断。

要注意不要做出过于主观的推断,而要根据原文的线索进行合理推断。

9.组织语言:在答题时,要注意组织语言,使其简洁明了、准确无误。

可以采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改写。

10.检查答案:在完成答题后,要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和原文的线索。

如果发现有不合适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改。

以上就是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的一些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 -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 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请简析上面一段文字的表达效果 答: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乡悲凉萧条的气氛,烘托“我”悲 凉失望的心情,为下文“我”回到故乡看到的故乡的人和事发生 2021/3/9的变化做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1。0
《背影》第六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答:采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走”“探”“穿过”“爬
上”“攀着”“缩”等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穿过月台
为我买柑橘的艰难。
2021/3/9
7
题目:6.文中某句或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 ①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②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 旨(突出)主题;③形式新颖,吸引读者;④反映人物情感 的变化。 (答题时根据需要,不必四个方面全写)
2021/3/9
5
题目:4.文章写作顺序及其作用
顺叙:按时间发展,有条有理。 倒叙:1、强调。
2、制造悬念。 3、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 插叙:1、补充内容,丰富情节。 2、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
5.文中某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6.本文的行文思路
启示感悟 3
对文章内容(包括主旨)有自己的情感体
验,能谈感受、启示等
2021/3/9
2
2021/3/9
3
题目:1.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题目: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要复述文章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情感 。
2021/3/9
12
人物形象分析
常见题型:
×××是一个怎样的人?( ××具有怎样的性格特
征?)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明。
解析:
这是在对人物的内在精神品质,性格特征做分
析,不可理解为描叙人物的外在形象。
答题方法:
1、聚焦事件(从某人做的事看出某人的精神品质)
2、品析细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
2021/3/9
13
开放性试题应注意:
谈看法、读启示、读体验、谈做法等
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避免空泛,“谈”的内 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议论记叙相结合);语言力求简 明扼要(注意文字数量的要求)。
题目: 5.文中人物描写方法辨析及其作用 答题模式:描写方法+效果
2021/3/9
6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 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 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 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 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 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8
题目:7.文中某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①从句子的某个词的角度 ②从修辞的角度 ③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④从景物描写的角度 ⑤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⑥从主旨角度(看看这句话是不是议论或者抒情的句子) ⑦从结构上是否起重要作用
2021/3/9
9
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自然环境或者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的作用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展示社会背景 b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 c为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d突出主题 答题模式 采用……环境描写,写出了……作用
2021/3/9
14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1、可用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 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2、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 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2021/3/9
4
题目:3.文章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①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它字面上的意思,即其本 意。②联系文章的主旨,说出这个词语的寓意,便可得出其 深层含义。
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2021/3/9
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 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5、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
记叙线索:
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
找线索:
▪ ①文章的标题 ▪ 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 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2021/3/9
11
文章线索答题方式:
题型设置及答题规范: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答:线索 是××,本文围绕××写了××(简
记叙文阅读
答题技巧
2021/3/9
1
记叙文考什么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章的思想感情 3.文章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1.文章写作顺序及其作用
2.文中人物描写方法辨析及其作用
写法探究 2
3.文中某句或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及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