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之游泳安全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防溺水安全常识3篇

防溺水安全常识3篇

防溺水安全常识防溺水安全常识(一)随着天气逐渐热起来,很多人开始涌向水边游泳、玩耍。

然而,水中的危险也同样不容忽视。

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让大家在水中更加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溺水安全常识:1.掌握游泳技能学会游泳是防止溺水的最好方式之一。

不要认为在浅水区就不需要游泳,一旦水深突然加深或是有水流,就有可能会突然失去平衡而导致意外溺水,因此要提前练习游泳技能。

2.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选择去游泳的场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最好选择正规的游泳场馆或者有专门救护人员现场值守的公共场所。

不要去不熟悉的水域或者深潭。

3.不要单独进入水中不要单独进入水中游泳或玩耍。

如果有同伴在,一旦出现危险可以相互救助。

4.避免酗酒游泳酗酒会导致人的敏感度下降,神经系统受损,增加了溺水的危险性。

因此,饮酒后不要入水游泳和玩耍。

5.了解水情了解游泳场所的水深、波浪、暗流等情况,根据水情况选择游泳和玩耍的方式,切勿贸然冒险。

总之,防止溺水首先要注意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要不断完善自己的防溺水知识,掌握防危知识,保证自己在游泳过程中的安全。

防溺水安全常识(二)在游泳和玩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防意外溺水事故的发生:1.常见的溺水情况人的身体密度小于水,如果不会游泳或是不慎落水,不会自行浮起。

一旦遇到旋涡、暗流、缺氧等问题,就有可能会出现溺水。

此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助,会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2.怎样防止意外溺水在游泳和玩耍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远离深水区,遇到溺水情况时,要迅速自救。

如不能自救,一定要及时呼救或寻求外界支援。

3.如何自我保护发现自己身处危险区域时,必须保持镇静,控制呼吸,尤其是在水中。

如果能寻找到浮动的器具,一定要抓紧使用(如救生圈),尽可能使自己浮起。

不要恐慌和乱抓东西,以免落入更深的水中。

4.如何呼救和求援如果遇到意外情况而不能自救时,应及时呼救或寻求他人的帮助。

可以高声呼救或是挥动手臂示意。

在近水处可以大声喊“救命”。

在游泳池游泳安全常识

在游泳池游泳安全常识

在游泳池游泳安全常识
1.池边不可奔跑或追逐,以免滑倒受伤。

2.池边不可任意推人下水,以免撞到他人或撞到池边受伤。

3.池边严禁跳水,常因水浅,造成颈椎受伤而终生瘫痪。

4.戏水时,不可将他人压入水中不放,以免因呛水而窒息。

5.水中活动时,已感有寒意时,或将有抽筋现象时,应登岸休息。

6.若发现有人溺水时,即刻发出「有人溺水」呼救或打110请求支持,如果自己没有学过水上救生,不可冒然下水施救。

7.若在水中发现自己体力不足,无法游回池边时,应立即举手求救,或大声喊叫「救命」等待救援。

安全常识之游泳遇意外情况的应对措施

安全常识之游泳遇意外情况的应对措施

安全常识之游泳遇意外情况的应对措施在夏天,游泳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

游泳是一项既有益于身体又有趣的活动,但是在游泳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游泳时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及对应的应对措施。

意外情况一:溺水游泳池、海洋、河流、湖泊等水域都存在溺水的危险。

下面是一些遇到溺水时的应对措施:•不要惊慌:溺水是一种突发事件,一旦出现溺水情况,不要惊慌,冷静分析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尽快离开水中:尽快离开水中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会游泳,切勿深入水中,最好找到浅水区,坚持呼吸,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寻求帮助:清醒的自救者应尽快向人群呼喊“救命”,争取现场群众帮助,同时报警或者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技能救援:会游泳的救援者,要本着“求人之下,无事不周”的原则,认真施救,采取有效的救援方法。

意外情况二:中暑在游泳时,由于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时间一长,很容易引发中暑现象。

以下是一些遇到中暑时的应对措施:•立即出水:发现自己中暑了,首先要及时离开水中,找到阴凉处休息。

•补充水分:中暑时,人体的水分流失很快,应及时补充水分。

•冷敷:在高温天气下,中暑的人身体温度很高,应该及时给身体进行冷敷。

意外情况三:游泳池溺水游泳池中也存在溺水危险,有些情况下溺水者就在你身边,以下是一些遇到游泳池溺水时的应对措施:•召唤救援:发现有人溺水,应该尽快拨打报警电话或求救电话,向救援人员求援。

•拉人上岸:在没有救援人员的情况下,应该立即进入水中,将溺水者及时拉上岸。

•施救技能:如果您懂得施救技能,可以进行相应急救,使溺水者尽快恢复意识。

意外情况四:游泳池感染游泳池中富含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如果不注意卫生,容易引起皮肤、眼部、呼吸道等部位感染,以下是一些遇到游泳池感染时的应对措施:•注意卫生:进入游泳池前,应该进行清洁,并穿上泳衣,可以有效杀灭病毒、细菌等微生物。

•及时洗澡:游泳后要及时洗澡,并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患上皮肤病。

游泳安全常识与防范应急措施

游泳安全常识与防范应急措施

游泳安全常识与防范应急措施1、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不要到江河湖海去游泳。

下水前要做准备活动,可以跑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等现象。

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后不要游泳。

3、游泳发生抽筋时,如果离岸很近,应立即出水,到岸上进行按摩;如果离岸较远,可以采取仰泳姿势,仰浮在水面上尽量对抽筋的肢体进行牵引、按摩,以求缓解;如果自行救治不见效,就应尽量利用未抽筋的肢体划水靠岸。

4、游泳时如果出现体力不支、过度疲劳的情况,应停止游动,仰浮在水面上恢复体力,待体力恢复后及时返回岸边。

5、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救。

6、初冬和初春时节,冰面尚未冻结实或已经开始融化,千万不要去滑冰,以免冰面断裂而发生事故。

7、冬季,滑冰或者在冰面上行走,万一冰面破裂,就有可能掉进冰窟之中。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要保持镇定,要大声呼救。

8、万一掉进冰窟,应尽量使身体上浮,保持头部露出水面。

不要乱扑乱打,这样会使冰面破裂加大,要镇静观察寻求冰面较厚、裂纹较小的地点脱险。

此时,身体应尽量靠近冰面边缘,双手伏在冰面上双足打水,使身体上浮,全身呈俯卧姿势。

离开冰窟口,千万不要立即站立,要卧在冰面上,用滚动爬行的方式到岸边在站立,以防冰面再次破裂。

9、年龄较小的学生发现有人调入冰窟,不可贸然去救,应高声呼喊成年人相助。

在紧急情况下,救人的正确方法是将木棍、绳索等伸给落水者,自己趴在冰面上进行营救,要防止营救他人时冰面破裂致使自己落水。

室外游泳的安全常识范文

室外游泳的安全常识范文

室外游泳的安全常识范文游泳是夏季炎热天气中最受欢迎的户外活动之一,而在室外游泳时保证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室外游泳的安全常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享受游泳乐趣的同时确保自己的安全。

1.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

在选择室外游泳场所时,要确保水质良好、无明显的水污染以及适当的深度和足够的救生设施。

最好选择有专业救生员的游泳场所,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获得及时的救助。

2.了解自己的游泳能力。

在室外游泳之前,要对自己的游泳能力有一个准确的评估。

如果你不是一个熟练的游泳者,最好在有救生员的地方游泳或者随同有经验的游泳者一起游泳。

3.适时休息和补充水分。

在炎热的夏天,游泳容易出汗,身体容易出现脱水现象。

因此,要定时休息,补充水分。

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或者有不适的症状,应该立即停止游泳并就医。

4.穿戴适当的游泳装备。

在室外游泳时,要穿戴适合的游泳装备,如泳衣或泳裤以及防晒霜、泳帽和太阳镜等。

防晒霜可以保护皮肤免受太阳的伤害,而泳帽可以保护头部不受水中物体的伤害。

5.遵守游泳规则。

在室外游泳时,要严格遵守游泳场所的规则和安全提示。

不随意跳水或者从高处跳入水中,不靠近游泳池边缘或者其他危险区域。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要冷静并按照救生员的指示做出反应。

6.不随意游泳在野外水域。

在野外水域游泳时要格外谨慎,因为这些区域通常没有救生员和安全设施,并且可能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

在这些地方游泳前请先了解水域的深度、水流的状况以及是否有水下障碍物等。

7.不要独自游泳。

无论是在游泳池还是在其他水域,都不要一个人游泳。

如果发生意外,有人可以及时提供援助并报警。

8.避免过度疲劳。

游泳虽然是一项健康的活动,但过度疲劳会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

因此,在游泳过程中要适时休息,避免游泳时间太长。

9.做好皮肤防护。

在室外游泳时,阳光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因此要注意做好皮肤防护工作。

涂抹防晒霜、穿戴合适的衣物和帽子等都是保护皮肤的重要措施。

10.学习急救知识。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一、认知溺水的危险性溺水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意外事件,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因此丧生。

认识到溺水的危险性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第一步。

水虽然能够让人感到愉快和放松,但一旦在水中发生危险,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二、充分了解游泳能力在水中游泳需要一定的技能和耐力。

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游泳能力再决定进行水上活动,以免因技能不足导致危险发生。

三、尊重水域规则在游泳池、海滩等水域,通常都有一定的规则和标志。

请遵守这些规则,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四、避免单独游泳尽量不要独自游泳,特别是在没有救生员的地方。

如果发生意外,没有人帮助会增加潜在的风险。

五、了解怎样进行救生学会基本的救生技能,例如悬臂救援、跨手救援等,可以在必要时挽救生命。

这不仅是对自身的保护,也可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六、避免酗酒后游泳在饮酒或者使用药物后,身体的反应能力会下降,这会增加溺水的风险。

请避免在这种状态下尝试游泳。

七、使用救生设备在需要的时候,请务必使用救生设备,例如救生圈、浮板等。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额外的浮力,帮助你在发生意外时保持在水面上。

八、保持镇定如果不慎掉入水中或发生危险情况,保持镇定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惊慌和失控,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九、学会呼救在水上活动过程中,如果遇到危险,及时呼救是至关重要的。

向周围的人求助或者使用吹口哨等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

十、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定期接受溺水安全和救生培训,可以提高自身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升,才能更好地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以上是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的十条要点,希望大家注意这些安全常识,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溺水事故往往发生在不经意间,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规避潜在的危险。

游泳课安全注意小常识

游泳课安全注意小常识

游泳课安全注意小常识
1. 穿合适的泳衣:选择合适大小和材质的泳衣,确保舒适并且
便于游泳动作。

2. 检查游泳池条件:在进入游泳池之前,检查水质是否清澈,
水深是否合适,以及是否有安全设施和救生员在场。

3. 预防溺水:如果你不会游泳或者不太熟悉水性,最好配备救
生衣或使用浮板等救济设备。

4. 熟悉紧急情况处理:了解游泳池附近的紧急出口位置,并熟
悉紧急情况下的游泳池规定和指示。

5. 注意个人卫生:在游泳课前,洗净身体,尤其是头发和脚部,以保持池水的清洁卫生。

6. 避免过度劳累: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能力,合理安排游泳时间
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导致身体不适。

7. 注意保暖:在游泳结束后,尽快穿上干燥的衣物,以免感冒
或受凉。

8. 尊重他人:在游泳课上,要尊重他人的安全和个人空间,避
免过度拥挤或危险动作。

9. 了解个人健康状况:如果有患有健康问题(如心脏疾病、哮
喘等),在参加游泳课之前应先咨询医生的建议。

10. 监督儿童:如果带着孩子参加游泳课程,要时刻监督他们,确保其安全。

通过遵循这些游泳课安全注意小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游
泳课的乐趣,并确保自身的安全。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1. 学会游泳。

学会游泳是预防溺水的最基本方法,只有掌握了游泳技能,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溺水的危险。

因此,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学会游泳,提高自己的水性。

2. 不贪图刺激。

在水域玩耍时,不要贪图刺激,不要进行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水上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3. 注意水质。

在选择游泳场所时,要注意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选择水质好的游泳场所进行游泳活动,避免因水质问题而导致身体不适或意外发生。

4. 不饮酒后游泳。

酒精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反应能力,饮酒后不宜进行游泳活动,以免因酒后失控而发生意外。

5.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在水域活动时,要时刻留意周围的环境,及时发现危险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

6. 配备救生设备。

在进行水上活动时,应该配备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以备不时之需。

7. 不单独游泳。

在水域活动时,不要单独进行游泳,尤其是在没有救生设备和救援人员的情况下,更应该避免单独游泳,以免发生意外时无人帮助。

8. 避免游泳疲劳。

在进行长时间游泳时,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游泳疲劳导致身体不适或发生意外。

9. 学会自救。

学会自救是非常重要的,当不慎落水时,要学会保持镇静,尽量采取自救措施,争取时间等待救援。

10. 普及安全知识。

最后,要普及安全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防溺水的方法和常识,共同努力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总之,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只有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救和互救,才能更好地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十条安全常识,保护自己,远离溺水的危险。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的水域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泳安全注意事项壹、身体安全篇游泳最重要的是在健康情况下从事,如果任一环节不注意,可能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意外发生。

在本部分将自我身体安全应注意的环节分为游泳前、游泳中、与游泳后三部份,详述如下:一、游泳前注意事项其身体检查必须先确认以下事项,若有该情形时,应考虑斟酌减少游泳量,或是中止当日的游泳。

应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有心脏病、高血压、传染病、羊癫痫、皮肤病、眼疾等不宜游泳。

或者有无发烧(腋温37度C以上)、心脏是否跳动过快、睡眠是否充足、是否有腹泻的情形、是否有感冒、流鼻水等身体不舒服现象。

在热身运动上要能圆滑、安全、有效率地进行运动,其重点包括从轻微的热身运动至强烈、缓缓提高呼吸、脉搏数。

尽量放松的伸展、动动关节。

在游泳前除了要做好体操热身运动,还要先行淋浴以适应水温,以排除在水中对水的陌生感。

饱食、饥饿、情绪不好、酗酒后不得下水,酒醉是造成溺水的主要因素,酒精会降低体温并且减弱游泳能力,更重要的,酒精和药物都会造成错误的判断,增加溺水机会,一般来说,可在饭后休息1~2小时后再行游泳,较为恰当。

如果是学校游泳课,在下水前需接受指导者或是体育老师点名,并且要提醒学生严禁在池畔嬉戏与跳水。

以上事项都有做到后,才可以放心下水游泳。

二、游泳中注意事项若有打嗝、头痛、或抽筋等身体的异常状况时,应立即向师长或是救生员报告;若发现同学之间有类似情形,也应立即传达给指导者。

如果无法克服对水的恐惧,应该坦白告诉指导者。

另外,若身体无法适应,也要向师长或救生员报告。

建议初学游泳者应在游泳池先行学习正确泳姿。

养成睁眼游泳或戴泳镜的习惯,除可清楚辨识目标,并避免被撞伤或踢伤。

同时要评估自我能力,游泳时不可逞强好胜,量力而为,泳技差者,不可到深水处或离岸太远,参与水上活动要先告知家人并征得同意,且须结伴以便互相照顾。

伴学系统(Buddy System)是初学游泳时最常使用的方式,同学或朋友两人一组在水中练习,让两位体力、游泳能力程度大约相同的人一组,以互相观察切磋,如发现异常情形,可立即通报,确保彼此安全。

在池中如果泳者太多,则要多加留意紧随在身边的人,以免在做游泳动作时,被学员奋力往前游的踢腿或是打水动作击中身体而受伤。

师长并应该留意学童跳水所引发的事故,因为游泳池是以钢筋水泥或不锈钢等坚固的材质所构成,如果以不正确的跳水姿势下水,可能会因为角度的错误,而让头部强烈撞击游泳池底,造成身体受伤。

三、游泳后注意事项一旦突然停止激烈运动,容易在回复安静状态过程中,发生失调状况。

因此在结束后,不可突然停止,必需做一些轻微运动,以慢慢地回复较正常的身体状态。

缓和运动包括水中缓缓地游泳调节呼吸速度、陆地上的收操、以及淋浴。

游泳终了后,同学之间二人一组互相确认,互相观察对方脸色及身体变化,如发现异状应立即告诉师长。

由水中上岸时,必需接受点名。

贰、环境检查篇本部分将游泳环境分为室内与室外两部份,从水的深度、水的动向、水的温度等判断是否适合游泳环境应该达到的安全措施。

一、室内游泳池环境检查1.水的深度:标准游泳池深度,对初学者而言,水深如果超过自身腰部以上即算深水区,一般而言水深在初学者膝盖附近为浅水区;台湾的游泳池大多是日本型的设计,以中央最深,两旁较浅的构造设计。

故在初学阶段或是游泳技术不足者,不要轻易停留在池中央,以免发生溺水事件。

2.水的动向:在室内,游泳池多为静止状态的水流,唯需留意的是游泳池的排水口位置,排水口几乎是在池的中央位置。

关于排水口所引发的意外事故大多是手脚不慎被排水口所吸住,而使得身体被卷入水口。

故在游泳前必需先确实知道排水口位置,以防止意外发生,如意外真的发生,应立即通知安全人员或师长,并马上切掉排水开关。

3.水的温度:适合的水温大约在30度C左右,且外面的气温要比水温高2~3度C。

但是广泛而言,水温在20度C以上皆可以下水,前提是需做好充足的热身运动。

二、海滨、河川、湖泊等天然游泳池环境检查大自然的环境变化莫测,如真的要在户外游泳,首先必需确认是否属可游泳区域,亦或禁止游泳的区域,故应该向当地人或是渔夫、钓鱼者询问水性状况,以确认其安全性,并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水的深度:一般而言,由膝盖至肩部的水深度,应在下水前调查清楚,在海边时应选择水底平坦、由膝至肩部左右之水深、水面起伏不大且无海藻或水母的地方;若是湖泊,如果水底呈泥状,表示容易繁殖微生物,最好要避免;如果是在河川,则应选择具有沙或小石子的水底。

2.水的动向:若是在海上,要考虑涨潮退潮时的动向,及海上潮水的流向和波浪动向;若是湖泊,则应避开汇集河川流入的河口附近,那是水流最急也最危险的地方;若是河川,则需注意河流的速度及漩涡。

如遇天候状况不良,水波开始变化,波浪变大或是突然性的水平面下降,应立即离开水面,因为有可能是台风海啸要来的前兆。

3.水的温度:一般适合游泳的水温大约是30度C左右,若感觉身体寒冷,则需尽速离开。

4.水质状态:若是在工厂排水口附近的湖泊河川,水质容易受到污染,以卫生观点应尽量避免。

5.注意安全人员动向:在场地选择上应在开放浴场或有救生人员值勤的水域活动。

尽量在同伴或是人口聚集处游泳为佳,勿在人烟稀少的水域,以免发生意外事故时无人帮忙急救。

参、工具检查篇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游泳安全该有的措施,则必须对游泳装备、游泳池的设备有所认知,不仅可以防患未然,更能在突发状况发生时,更从容不迫应对。

关于游泳时应该要注意的工具其详述如下:一、游泳装备一般进入游泳池应该有的基本装备,男生应穿合适的泳裤,女生应穿着泳衣;因卫生考虑,泳者必需带泳帽才可下水;带泳镜则可避免眼睛进水,保护眼睛;并且依个人情况带耳塞,保护耳朵进水;且还需带浴巾,游泳完上岸才可擦拭身体,并且达到保暖,以防止感冒。

二、游泳池设备:(一)完善的游泳池应有以下几项附属设施:1.管理中心:可观望游泳池全体的设施,并且控制播音室,另外可负责并指示管理员、救护员、及其它游泳池营运上的所有指示连络工作。

2.救护室:高级的游泳池有救护室帮患者简单处理擦伤、流鼻血及轻伤,并备有医药箱;而学校一般最基本也要有医药箱。

3.更衣室、淋浴、厕所等设备:一般游泳池需在更衣室换好衣服,以及使用过厕所后,再行淋浴,然后才可以进入游泳池。

从卫生观点与安全来看,以上步骤非常重要。

因为淋浴可以先缓和身心所承受水的剌激,习惯水的感觉,另一方面,也是将身体洗净,以保持游泳池水的清洁。

4.游泳池安全用具:与安全相关的用具应包括担架、毯子、急救药品、救生圈或绳索、氧气吸入器、扩音器、麦克风、哨子、管理日志;与卫生相关的用具包括水质测定器、取虫网、清扫用具。

(二)天然游泳池附属设施1.旗帜:若是前往天然海水浴场,应注意安全水域旗的颜色,从颜色的分类判定当天水域的安全情况。

若是出现上红下黄的四角旗,表示在救生员守望范围内,得于水域开放时间下水,泳区开放时,会在泳区范围两侧边界各悬挂一支;若出现色绿色三角旗,代表这范围内的天然浴场是开放的,适宜游泳;若出现黄色三角旗,表示水域状况不佳,游泳时应特别注意安全。

若出现红色三角旗,代表因突发状况或天候因素,必需关闭水域。

2.游泳相关标志:较常出现的标志有「水深危险」和「禁止游泳」,在下水前必需仔细看清楚有无相关标志,以免意外发生。

同时应多留意是否有相关注意事项,必需先确实看过才能下水。

肆、简易自救法尽管做好安全措施,但难保游泳时意外不会发生。

故如果发生一些突发状况时,自我应该具备简单的自救技巧,使自己的生命安全多一分保障。

在本小节列出的自救方法,包括一般常见的水母漂,还有仰漂与韵律呼吸。

除此之外,还要说明当抽筋发生时,应该处理的原则。

其详述如下:一、水母漂深吸气之后,脸向下埋在水中,双足与双手向下自然伸直,与水拉近,无空格、略成垂直,有如蓝水母状之漂浮。

当换气时,双手向下压水,双足前后夹水,再抬头,利用瞬间吸气,继续成漂浮状态;如此在水中便可以持续很长的时间。

练习水母漂浮时,身体应尽量放松,使身体表面积与水之接触面加大,以增加浮力;同时,应将双眼张开,以消除恐惧。

另外,头在水中时,应自然缓慢吐气,不可故意憋气,以节省体力,而在水中维持较长时间。

4-1 水母漂示意图二、仰漂(一)水的比重为l.0,如果人体的比重接近于1.0时便可浮于水面。

因此若身体放松,肺内再充满空气,即很容易浮在水面﹔至于浮起来的程度则决定于体质。

因骨骼和肌肉的比重大于脂肪,骨骼大的肌肉比重大,浮力较小,因而容易下沈。

(二)仰漂的方式很多﹕有垂直漂、大字漂、水平漂等。

其方法为深吸一口气后,头部后仰,双手向两旁成大字状,掌心向上,或双手再慢慢向头上方并拢挺胸,全身放松,头部后仰,加重背部重力更能浮起,以胸部为支持的杠杆。

换气的原则是吸多呼少,且须短促。

吐气之后,马上深吸一口气,不可稍有延迟,嘴巴闭紧,将新鲜空气吸入肺腔内。

*换气时机:1.上升口鼻露出水面,2.口鼻保持在水面时。

(三)初学者,可自垂直漂、大字漂、水平漂由易至难逐渐练习。

三、韵律呼吸此法为有规律之一沈一浮之呼吸,动作宜自然并放松。

方法为吸一口气后,双手上举,掌心向上拨水,双足伸直下沈,下沈之深度约10~20公分即可﹔然后掌心向下,双手由身体两边下压上浮同时吐气,如此反复行之,便可持续一段时间以待救。

四、抽筋自解(一)依据分析,抽筋的原因有下列几种:1.经过长时间的运动而引起肌肉疲劳,未予休息而继续运动时。

2.骤增运动的负荷强度,或突然改变运动的方式而引起肌肉急剧收缩时。

3.运动姿势不正确时。

4.水温太低时。

5.准备运动不足时。

6.情绪过度紧张时。

(二)抽筋的处理方法1.手指抽筋:先用力握拳,然后迅速用力张开,并向后压;如此反复动作至复元为止。

2.手掌抽筋:两掌相合手指交叉,反转掌心向外,用力伸张。

或是用另一手贴置于抽筋的手掌上,用力压,或是握住四指用力后弯,直至复元为止(图4-3)3.上臂抽筋:握拳并尽量屈肘,使前臂贴紧上臂,然后用力伸直,并按摩抽筋部位;如此反复动作直至复元为止。

4.足趾抽筋:将抽筋的足趾抵于另外一脚的足后跟,并用足后跟尽量压迫足趾;或是用手握住足趾,用力向抽筋部位的反方向。

如此虽可暂时复元,但往往会再发生抽筋的现象;如要完全根治,就必须用拇指压住屈趾肌的肌腹,并用力揉捏。

遇腿足任何部位抽筋时,应以水母漂姿势自解或按摩﹔直至复元为止。

(图4-4)5.小腿抽筋:小腿抽筋大部份发生在腓肠肌的部位。

先成水母漂浮姿势,一手握住足趾,另一手顶住膝关,用力拉足趾,使腓肠肌尽量伸直,然后用力揉捏其肌腹。

6.大腿抽筋:(1) 股四头肌抽筋(大腿外侧):先成水母漂浮姿势,然后屈膝抓住足背处后拉,并向臀部压,使足跟及足底尽量靠近臀部,并使抽筋的肌肉尽量伸直再轻轻的加以按摩,使僵硬的部位变软复元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