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统计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在调查居民对某企业产品的看法时,居民年龄、性别( C )。

A. 都是数量标志 B. 都是品质标志C. 前者是数量标志,后者是品质标志D. 前者是品质标志,后者是数量标志2. 将调查对象划分为若干类,然后从每一类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进行观察,这称为( C )。

A. 等距抽样 B. 整群抽样 C. 分层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 3.一个统计总体( D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 4.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 C )A .普查和典型调查B .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C .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5.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B )。

A .商品库存量B .出生人数C .月末职工人数D .土地面积6.凡是变量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现象,计算其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应采用( C ) A .算术平均法 B .调和平均法 C .几何平均法 D .中位数法7.若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是低的,则计算的相关系数应接近于( B )。

A.1B.0C.0.5D.-18. 单项式变量数列与组距式变量数列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 C )。

A. 组数和组距B. 组限和组中值C. 变量和次数D. 变量和组限 9. 组距数列中上限与下限之差称为( B )。

A. 全距B. 组距C. 组数D. 极限10. 两个性质不同的指标相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指标是( D )。

A. 比较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比例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11. 按最小平方法估计的回归方程Yˆ= X b a ˆˆ+,b a ˆ,ˆ的实际意义是使( D )。

A.)ˆ(1i i ni Y Y -∑==0 B.)ˆ(1iini X X-∑==0C.21)ˆ(ii ni X X -∑=最小 D.21)ˆ(iini Y Y-∑=最小12.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是以时间单位为年的指标值,则该数列不体现( B )。

南昌大学统计学复习资料

南昌大学统计学复习资料

一、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试举实际例子说明?总体全称是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全体。

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全国工业企业发展情况,那么全国所有的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

注:判断是否总体最重要的是其总体单位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构成总体的每个总体单位至少要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其它方面的性质又是不同的。

什么是指标?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例如上述我们举出的总体例子中的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注:总体单位可以是人、物、企业、机构、地域,也可以是行为或事物二、选择题1单选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主要特点是(AD)A.社会性,总体性B.抽象性,数量性C.抽象性,总体性D.数量性,总体性(2)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总体的必要条件是(B)A.总体单位的大量性B. 总体单位间的同质性C. 总体单位间的差异性D. 总体单位的社会性(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4)已知某位教师的工龄是15年,这里的“工龄”是(AD)A.变量 B.指标 C.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6)某地区商业企业数、商品销售总额是( D)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2.多选题(1)统计的研究方法主要有(BCD)A.实验设计法B.大量观察法C.统计分组法D.综合指标法E.归纳推断法(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CDE)A.全国人口总数是总体B.每一户是总体单位C.人的年龄是变量D.性别男或女是品质标志表现E.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指标(3)下列变量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BCD)A.某高校学生总数B.身高C.某企业固定资产总值D.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E.某市发生的交通事故总数。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是一个广泛的学科领域,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在期末考试前夕,复习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你提供统计学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帮助你更好地准备期末考试。

1.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统计学的基础,它涉及到对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

描述性统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心趋势的测量: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值,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

- 变异性的测量:包括范围、方差和标准差。

范围是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方差是数据偏离平均值的平方和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 分布形状的测量:包括偏度和峰度。

偏度描述了数据的分布形状的对称性,偏度为0表示数据分布是对称的,偏度大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正偏的,偏度小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负偏的。

峰度描述了数据分布的尖峰程度,峰度大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尖峰的,峰度小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平坦的。

2. 概率基础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在统计学中,概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用于计算和预测事件的发生概率。

以下是概率的基本概念:- 随机试验和样本空间:随机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的实验,样本空间是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 事件和事件的概率: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事件的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前提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两个事件是独立的,当且仅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另一事件发生与否的影响。

-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指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与其对应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离散概率分布和连续概率分布。

3.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用于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特征或进行统计推断。

以下是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数值。

统计学总复习

统计学总复习

统计学总复习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2.要研究某地区570家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570家工业企业C.570家工业企业每一件产品 D.570家工业企业全部工业产品3.为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对鞍钢、武钢、宝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的产量进行调查,属于()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简单随机抽样调查 D.整群抽样调查4.某商品销售量的前三个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112%,88%,90%,则第四个季度的季节指数为()。

A.102% B.110% C.98% D.100% 5.某厂2009年完成产值2千万,2010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5% B.5% C.115.5% D.15.5% 6.两个性质不同的指标相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指标是()。

A.比较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7.当相关系数接近于()时,说明两变量间线性相关程度是很低的。

A.1 B.0 C.0.5 D.-18.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A.普查和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9.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10.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A.8年11.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统计学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总论1.现代统计一词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这些数量方面来反映现象变动的规律性。

统计学研究对象具有以下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

3.统计研究找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是指统计研究客观现象和过程,要从总体上进行考察,对总体中的全部单们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并加以综合研究的方法。

4.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所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总体单位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基本单位。

5.统计标志简称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一般用文字表现,如人口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企业的经济类型、行业、地址等;数量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一般用数值表现,如人口的年龄、学生的学习成绩、企业的利润和产量等。

6.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范畴和具体数值。

7.统计指标的分类: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和工作问题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如职工人数、工业总产值、资总额等;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相对数和平均数表示,如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工资等。

8.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指标和标志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指标和标志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指标和标志说明的对象不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其次,所有指标都必须用数值表示,而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

指标和标志又存在着联系:第一,大多数指标都数值都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得到的;第二,指标和标志的确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总体和总体单位随研究目的的发生变化时,指标和标志也必然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9.变量按其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大学生期末统计学复习题,及资料

大学生期末统计学复习题,及资料

大学生期末统计学复习题,及资料统计学第一章总则一、统计的内涵有哪三层含义?这三层含义之间有什么关系?哪个是最基础的?1)统计学的内涵:统计数据、统计工作和统计2)三者的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关系而统计工作的成果便是统计资布料3)基础:统计资料二、统计工作分为哪些阶段?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三、总的来说?整体单元是什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的个别单位3)总体统计特征:同质性、可变性和丰度四、什么是标志?什么是指标?1) Flag是描述整个单元特征的名称。

2)指标是整个单位的综合量化特征五、什么是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如何区分?1)定量指标:描述总体规模和水平的各种总指标(班级数量、学生人数、销售量)。

2)质量指标:反映现象整体社会经济效益和工作质量的各种相对和平均指标(出勤率,合格品率,职工平均工资,平均成绩)第二章统计调查一、什么是统计调查?它在整个统计工作中有什么作用?统计调查: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数据计数据资料的过程.功能:基础和前提二、什么是时期指标?什么是时点指标?如何区分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1)期间指标反映了一段时间内整个活动过程的总量。

2)时间点指标反映了特定时间(瞬间)的总金额。

3)区分:a时期指数可连续计数,与时间长短有关的累计结果。

B时点指数的间歇性计数,与时间间隔无关,不能累加三、统计调查的方式有哪些?哪些是全面调查方式?哪些是非全面调查方式?方法:1.综合统计报告2.普查3.抽样调查4.重点调查5.典型调查全面调查:普查、全面统计报表非综合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第三章统计整理一、什么是统计整理?它在整个统计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1)统计整理:既是统计调查工作的继续和深化,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

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

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

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

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

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统计学期末复习

统计学期末复习

1、闭区间
组中值=
上限下限 2
2、开区间
组中值=
上限
邻近组组距 2
或组中值=
下限


组组距 2
四、频数和频率
1、频数:各组所包含的单位数。 2、频率: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
频率=(该组次数/总次数)×100%
五、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
1、向上累计:把变量值按照变量数列从小到大顺 序排列,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逐组累计 的过程; 某组的向上累计频数(频率)等于该组和该组之 上的所有组别的频数(频率)之和。
“统计”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 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2、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最基本的特点。 (2)总体性 (3)具体性
三、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 研究事物的全体。
3、重点调查:指在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 单位进行调查,以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重点单位:指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 很大的单位。
4、典型调查:在总体中有意识地选择若 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式。
5、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 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 调查,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统 计调查方法。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 面统计报表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一、统计分组的种类 二、统计分组的过程 三、组中值的确定 四、频数和频率 五、向上和向下累计 六、统计表的种类
一、统计分组的种类
1、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 合分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总量指标的表示形式是:A.平均数B.相对数C.绝对数D.整数2.反映现象一般水平的指标是: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其它条件不变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精确程度会:A.扩大B.不变C.缩小D.无法确定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C.标志值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5.商品的需求量随物价上涨而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间的关系为:A.不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复相关6.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D、工人体重7.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B、总体单位C、调查对象D、填报单位8.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9.工厂对生产的一批零件进行检查,通常采用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10.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它们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二、多项选择题: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C、全部女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每个人是总体单位E、人的年龄是变量2.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毕业学生数B.出生人口数C.钢材库存量D.粮食产量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A.强度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的正指标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4.下列平均数中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有:A.算术平均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中位数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A.平均工资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D.进出口总额6.质量指标A、可以用绝对数表示B、可以用相对数表示C、可以用平均数表示D、不能用平均数或平均数表示7.普查属于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E、专门组织的调查8.常用的相对指标有A、动态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与比例相对指标E、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三、判断题1.对破坏性试验的调查,一般采用典型调查方法。

2.标志根据说明现象的性质可以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指标。

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4.调查单位是调查标志的承担者。

5.结构相对数是用有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四、简答题1.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2.总指数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各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有什么关系?4.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是什么?5.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关系?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60分,要求有计算过程,按步骤得分)1试根据上表计算:(1) 该企业计划和实际的平均一级品率;(2) 该企业全部产品产值和一级品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2、某区2004年实现财政收入30亿元,(1)该区财政收入年平均递增10%,2009年财政收入应达到多少?(2)该地区2009年财政收入实现56亿元,试计算该地区财政收入年平均发展速度?3试根据资料计算:(1)产品单位成本指数和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绝对额; (2)产量指数以及产量变动的影响绝对额;(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

4、从4000件产品中不重复抽取200件进行检查,发现废品8件,要求以95.45%的把握程度估计这批产品废品率的可能范围。

5、苏州市某企业销售额与销售费用有关资料如下: n=5 ,∑x =40,∑y =310,∑x 2=370,∑y2=20700,∑xy =2740试根据资料:(1)配合直线回归方程; (2)说明回归系数的含义。

6.有5个工人的日产量分别为(单位:件):6,8,10,12,14。

从中抽取2个工人的日产量,用以代表这5名工人的总体水平。

要求:分别计算重置及不重置抽样的平均误差。

8.某地甲乙两个农贸市场三种主要蔬菜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表: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y )与该商品的价格(x )有关,现对给定时期内的价格与需求量进行观察,得到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要求:①计算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

②拟合需求量对价格的回归直线。

③确定当价格为15元时,需求量的估计值10.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200件,其中废品8件,当概率为0.9545时,试推断该批产品合格率及其可能范围。

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共10分,每小题1分)6、C7、A8、C9、A 10、B11、B 12、B 13、C 14、B 15、D二、多项选择:1、BDE2、ABD3、ABC4、BD5、AB6、BC7、ACE8、ABCDE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1、答:联系:统计指标是建立在标志值的基础上的,它是各个总体单位的数量值的加总。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关系。

区别:(1)统计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的,统计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2)统计指标都是用数量表示的,而统计标志可以用数量表示,也可以不用数量表示;(3)统计指标是由多个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结果,而统计标志是未经任何综合只代表某一个体现象。

2、答: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

其编制要点是:将不能直接加总所研究的现象,通过同度量因素的加入,过渡到能够加总综合的价值指标;用来对比的两个时期的价值指标中,所加入的同度量因素必须令其固定在一个时期的水平上,以此对比得出的总指数就是所研究现象综合变动的程度。

平均指数的特点是先计算出各个项目的个体指数,然后再对这些个体指数进行加权以求得总指数。

3、答:(1)数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用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2)质量指标一般是通过数量指标直接或间接计算而得到的。

4、答:(1)总体单位之间的标志变异程度;(2)样本单位数目(样本容量)的多少;(3)抽样方式的选择;(4)抽样组织形式的影响。

5、答:联系:(1)先进行相关分析再进行回归分析,只有在确定两变量存在着相关分析后,才能分析两变量的回归分析。

两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越大,研究回归才更有意义。

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大致判断现象与现象之间配合什么数学模型建立回归方程。

区别:分析的目的不同,相关分析主要分析变量之间有无关系,使什么样的关系,有多大程度的关系;回归分析用于构建有联系的变量间的回归模型,用于推理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关分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是随机变量。

回归分析中的自变量是确定性的变量。

五、计算题:1、解:(1)计划平均一级品率=100%⨯计划全部产值计划一级品产值 =92.86%实际平均一级品率=100%⨯实际全部产值实际一级品产值=93.08%(2)一级品产值计划完成程度=100%⨯计划一级品产值实际一级品产值=111.69%全部产值计划完成程度=100%⨯计划全部产值实际全部产值=111.43%2、解:(1)2009年年该区财政收入=30×(1+10%)5=48.32(亿元)(2)年平均发展速度=113.3% 3、解: (1)%1001011⨯=∑∑qp q p K p=115.33% ∑∑-=1011q p q p Q p =4000(元)%1000010⨯=∑∑q p q p K q =102.96% 0010q p q p Q q∑∑-==750(元)(2)%1000011⨯=∑∑q p q p K =118.74% 0011q p q p Q ∑∑-==4750(元) K=K p ⅹK q, Q=Q Q +Q p4、解:NN p 1==4% s=0.196 ns p =μ=1.35% p p t μ=∆=2.7%[]p p p p P ∆+∆-∈,1.3%≤P ≤6.7%5、解:(1)配合直线回归方程, 设直线回归方程为y c =a+bx 计算参数a 、b22)(11∑∑∑∑∑-⋅-=x n x yx n xy b 2.5405137********27402=⨯-⨯⨯-=x b y a -=4.2040512.531051=⨯⨯-⨯=直线回归方程为 y c =20.4+5.2x(2)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表示自变量每增加一单位,因变量增加5.2单位。

6、解:重复U X =2件;不重复U X =1.732件7、解:该企业月平均职工人数为230242242250250244244238238236()3()1()3()4()12222231341708+246+741+964+237 =221.5812x +++++⨯+⨯+⨯+⨯+⨯=++++=(人)8、甲市场平均价格=0.32(元/千克) 乙市场平均价格=0.325(元/千克)经计算得知,乙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其原因是乙市场价格较高的蔬菜销售量比重大于甲市场,也可以说,乙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的蔬菜销售额比重大于甲市场。

9、解: (1)r= -0.8538(2)b=-3.1209 a=89.74(3)x=15 时,y=89.74-3.1209×15=42.93(吨)10、解:027.00135.020135.011420081==)-()-(=%=⨯==∆==p p p t Nnn P P n n P μμ 所以,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为(4%±2.7%),即(1.3%,6.7%)。

因此,不能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