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复习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第二章进程和线程复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等待从磁盘上读入数据,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 C )。
A. 从就绪变为运行; B.从运行变为就绪;C.从运行变为阻塞; D.从阻塞变为就绪2.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 D )。
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
3.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D)段。
A、管理信息B、信息存储C、数据D、程序4. 当__ B__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 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B. 时间片到C. 等待某一事件D. 等待的事件发生5. 信箱通信是一种( B )通信方式。
A. 直接通信B. 高级通信C. 低级通信D. 信号量6. 原语是(B)。
A、一条机器指令B、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C、一条特定指令D、中途能打断的指令7. 进程和程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A)。
A.前者为动态的,后者为静态的;B.前者存储在内存,后者存储在外存;C.前者在一个文件中,后者在多个文件中;D.前者分时使用CPU,后者独占CPU。
8. 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存在着(D)的关系。
A.各自完全独立B.拥有共享变量C.必须互斥D.可能相互制约9. 进程从运行态变为等待态可能由于(B )。
A.执行了V操作 B.执行了P 操作C.时间片用完 D.有高优先级进程就绪10. 用PV操作管理互斥使用的资源时,信号量的初值应定义为(B)。
A.任意整数 B.1 C.0 D.-111. 现有n个具有相关临界区的并发进程,如果某进程调用P 操作后变为等待状态,则调用P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必定为(A)。
A.≤0 B.1C.n-1 D.n12. 用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把信号量的初值定义为1,现已有一个进程在临界区,但有n个进程在等待进入临界区,这时信号量的值为(C)。
A.-1 B.1 C.-n D.n13. 用V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应变成(B)状态。
第二章 复习题

17.神经纤维兴奋的标志是: A.极化状态 B.局部电位 C.锋电位 D.局部电流
18.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位是: A.终板电位 B.突触后电位 C.锋电位 D.感受器电位
19.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是: A.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B.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
C.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20.兴奋性为零的时相为: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21.当胞外[K+]↑时,产生: A.RP幅值↑,AP幅值↑ C.RP幅值↓,AP幅值↓ 22.当达到K+ 平衡电位时: A.膜内电位为正 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B.K+ 的净外电流为零 D.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 B.RP幅值↑,AP幅值↓ D.RP幅值↓,AP幅值↑
第二章 细胞生理 (Cell Physiology)
复 习
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单项选择题
1.通道转运的特点: A.逆浓度梯度 B.消耗化学能 C.转运小分子物质 D.以上都不是
2.刺激是:
A.外环境的变化 C.生物体感受的环境变化 B.内环境的变化 D.引起机体兴奋的环境变化
3.兴奋性是机体______的能力。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7.判断组织兴奋性最常用的指标是: A.阈强度 C.强度—时间变化率 B.阈电位 D.刺激频率
8.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的共同特征是: A.反射活动 C.神经传导 B.动作电位 D.肌肉收缩
(人教版)苏州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二章《气体,固体和液体》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端开口、内径均匀的玻璃弯管竖直固定,两段水银柱将空气柱B封闭在玻璃管左侧的竖直部分,左侧水银柱A有一部分在水平管中。
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右管缓缓注入少量水银,则稳定后()A.右侧水银面高度差h1增大B.空气柱B的长度减小C.空气柱B的压强增大D.左侧水银面高度差h2减小2.关于固体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毛细现象是指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B.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产生表面张力3.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中间用长为h的水银柱将空气柱分为两部分,两端分别充有空气,现将玻璃管竖直放置,两段空气柱长度分别为L1,L2,已知L1>L2,如同时对它们均匀加热,使之升高相同的温度,这时出现的情况是()A.水银柱上升B.水银柱下降C.水银柱不动D.无法确定4.房间里气温升高3℃时,房间内的空气将有1%逸出到房间外,由此可计算出房间内原来的温度是()A.-7℃B.7℃C.17℃D.24℃5.如图所示,两端封闭、且长度相等,粗细均匀的U形管,两边封有理想气体,U形管处于竖直平面内,且左管置于容器A中,右管置于容器B中,A、B两边封有温度相等的理,则()想气体,此时右管水银面比左管水银面高h,若同时将A、B温度升高T(1)h一定增加(2)右管气体压强一定增大(3)左管气体压强不一定增大(4)右管气体压强和左管气体压强增加的一样多A.只有(1)(2)是对的B.只有(1)(4)是对的C.只有(3)(4)是对的D.只有(1)(2)和(4)是对的6.图示为竖直放置、上细下粗、两端封闭的玻璃细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成A、B两部分,初始温度相同.缓缓加热气体,使A、B升高相同温度,系统稳定后,A、B两部分气体对液面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F A和△F B,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 A和△p B.则()A.水银柱向下移动了一段距离B.水银柱不发生移动C.△F A<△F BD.△p A=△p B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已知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以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少,布朗运动越明显C.当两个分子的间距从很远处逐渐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等温压缩后,其压强一定增大8.如图所示,两根粗细相同、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A和B,竖直插入同一水银槽中,各用一段水银柱封闭着一定质量同温度的空气,空气柱长度H1>H2,水银柱长度h1>h2,今使封闭气柱降低相同的温度(大气压保持不变),则两管中气柱上方水银柱的运动情况是()A .均向下移动,A 管移动较多B .均向上移动,A 管移动较多C .A 管向上移动,B 管向下移动D .均向下移动,B 管移动较多9.如图所示,只有一端开口的U 形玻璃管,竖直放置,用水银封住两段空气柱I 和II ,大气压为0p ,水银柱高为压强单位,那么空气柱I 的压强p 1为( )A .10p p h =+B .10p p =C .102p p h =+D .10p p h =- 10.如图,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由状态A 沿直线AB 变化到状态B ,A 、C 、B 三点所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分别记为T A 、T C 、T B ,在此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之比T A ∶T B ∶T C 为( )A .1∶1∶1B .1∶2∶3C .3∶3∶4D .4∶4∶31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壶热水的内能一定比一湖冷水的内能大B .当温度等于0℃时,分子动能为零C .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势能为零D .温度相等的氢气和氧气,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1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其p -1V图线如图所示,变化顺序由a→b→c→d→a ,图中ab 线段延长线过坐标原点,cd 线段与p 轴垂直,da 线段与1V 轴垂直.气体在此状态变化过程中( )A.a→b,压强减小、温度不变、体积增大B.b→c,压强增大、温度降低、体积减小C.c→d,压强不变、温度升高、体积减小D.d→a,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体积不变13.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管中有一段水银柱(高为h1)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这时管下端开口处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2,若保持环境温度不变,当外界压强增大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h2变长B.h2变短C.h1上升D.h1下降14.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对应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示意图,认为油酸薄膜厚度等于油酸分子直径B.乙图是研究布朗运动实验时,观察得到的花粉小颗粒的运动轨迹C.丙图是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的实验,说明气体压强是由气体重力引起的D.丁图是蜂蜡涂在单层云母片上融化实验,说明云母片的导热性能各向同性1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导热汽缸内,活塞的质量不可忽略,下列可使被封闭气体压强变大的是()A.环境温度升高B.汽缸向上加速运动C.汽缸自由下落D.将汽缸开口向下放置二、填空题16.如图,气缸内底部面积为0.002m2,被活塞封闭在气缸内的空气温度为-7℃,活塞质量为8kg。
操作系统第二章复习题

操作系统第二章复习题一、选择最合适的答案1. 用P、V 操作管理临界区时,信号量的初值一般应定义为()。
A.–1B.0C.1D.任意值2. 有m 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一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
A.1 至–(m-1)B.1 至m-1C.1 至–mD.1 至m3. 在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临界资源是非共享资源B.临界资源是任意共享资源C.临界资源是互斥共享资源D.临界资源是同时共享资源4. 对进程间互斥地使用临界资源,进程可以()A.互斥地进入临界区B.互斥地进入各自的临界区C.互斥地进入同一临界区D.互斥地进入各自的同类资源的临界区5. 设两个进程共用一个临界资源的互斥信号量mutex,当mutex=1 时表示()。
A.一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B.没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C.两个进程都进入了临界区D.两个进程都在等待6. 设两个进程共用一个临界资源的互斥信号量mutex,当mutex=-1 时表示()。
A.一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B.没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C.两个进程都进入了临界区D.两个进程都在等待7.当一进程因在记录型信号量S 上执行P(S)操作而被阻塞后,S 的值为()。
A.>0B.<0C.≥0D.≤08.当一进程因在记录型信号量S 上执行V(S)操作而导致唤醒另一进程后,S 的值为()。
A.>0B.<0C.≥0D.≤09.如果信号量的当前值为-4,则表示系统中在该信号量上有()个进程等待。
A.4B.3C.5D.010.若有4 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而且每次最多允许3 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则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
A. 3,2,1,0B. 3,2,1,0,-1C. 4,3,2,1,0D. 2,1,0,-1,-211.若信号S 的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 )个等待进程?A.0B.1C.2D.312.如果有三个进程共享同一互斥段,而且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互斥段,则信号量的初值应设置为()。
贵阳市十八中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1.我们生活中处处都与化学有密切关系。
22Na CO 、3NaHCO 和食盐等是生活中常见的钠盐。
(1)写出苏打与少量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______。
(3)写出实验室检验氯化钠溶液中Cl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漂白液光照会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写出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氯水与SO 2均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则失去漂白性,请写出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同温同压下,容器A 中充满CO 2气体,容器B 中充满N 2,若V(A):V(B)=3:2,则两容器中的气体密度比为________。
3.“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甲型H1N1等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威露士”牌“84消毒液”,并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84消毒液”:含25%NaClO 、1000mL 、密度1.192g·cm -3,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mol·L -1。
(2)某同学取100mL 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 +)=______mol·L -1。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 固体配制480mL 含NaClO 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C .利用购买的商品NaClO 来配制可能导致结果偏低D .需要称量NaClO 固体的质量为142.8g(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g·cm -3)的浓硫酸配制100mL 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 -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汽车构造上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一、填空题1.汽车的动力源是 ______ 发动机_______ 。
2.热力发动机按燃料燃烧的位置可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_____________ 两种。
3.车用内燃机根据其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主要构件的型式,可分为_活塞式往复发动机______ 和转子发动机两大类。
4.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即—进气、压缩__________ 、—(做功________ 和排气 ____________ 。
5.二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二周_周,进、排气门各开启一次次,活塞在气缸内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行时,完成进气和压缩行程,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行时,完成做功和排气行程。
6.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_____ 动力性指标__________ 和 ___ 经济性指标_______ 。
7.发动机的动力性指标包括_____ 有效功率 _____________ 有效扭矩 ______ 和—升功率等。
8.发动机的经济性指标是指_____ 有效燃油消耗率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1.活塞每走一个行程,相应于曲轴转角(A )。
A.180°B.360°C.540°D.720°2.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来说,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D )。
A.180° B.360°C.540°D.720°3.在同一转速时,节气门的开度越大,则发动机的负荷(A )。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一定4. 6135Q柴油机的缸径是(D )。
A. 61mmB. 613mmC. 13mmD. 135mm 三、判断改错题1.汽油机的压缩比越大,则其动力性越好。
(X )改正:汽油机的压缩比过大,容易产生爆燃,则动力性变坏。
2.当压缩比过大时,柴油机、汽油机都可能产生爆燃。
(X )改正:当压缩比过大时,汽油机可能产生爆燃。
市场营销复习资料带答案---第2章 复习题

第二章市场与市场营销一、单项选择题:1、( B )是指未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
A、欲望B、需要C、需求D、愿望2、( B )是对特定满足需要对象的愿望,即想得到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愿望。
A、需求B、欲望C、需要D、愿望3、( D )是有能力和愿望购买特定产品的欲望。
A、需要B、欲望C、需求D、愿望4、( A )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各种需要的能力的评价。
A、价值B、成本C、满意D、期望5、( D )是指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某人那里取得所要东西的行为。
A、价值创造B、网络C、交易D、交换6、由双方的价值交换所构成的是( C )。
A、关系B、网络C、交易D、交换7、自古至今许多经营者奉行“酒好不怕巷子深”的经商之道,这种市场营销观念属于(B )。
A、推销观念B、产品观念C、生产观念D、市场营销观念8、企业奉行“消费需求导向”的原则,是贯彻(B )。
A、推销观念B、市场营销观念C、产品观念D、生产观念9、夏季,“波司登”羽绒服通过打折等促销措施而出现了淡季热销的局面。
可见,该厂家深刻领悟到羽绒服的需求属于( C )。
A、潜伏需求B、充分需求C、不规则需求D、过量需求10、许多冰箱生产厂家近年来高举“环保”、“健康”旗帜,纷纷推出无氟冰箱。
它们所奉行的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是( D )。
A、推销观念B、生产观念C、市场营销观念D、社会市场营销观11、顾客让渡价值中的顾客总成本是(C )。
A、时间成本B、产品成本C、货币和非货币成本的总和D、精力成本12、新加坡政府通过定额制度限制新汽车登记,以保证每年固定的汽车增长数量,以此来控制汽车的需求。
这是因为目前新加坡对汽车的需求属于( C )。
A、负需求B、有害需求C、过量需求D、不规则需求13、对于各市场营销观念,错误的是( D )。
A、生产观念注重以产定销,以生产为中心,扩大生产,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引导企业致力于高生产效率和广泛的销售覆盖率面。
B、产品观念是针对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增加,实施提高生产效率,它容易产生“营销近视症”。
高中物理教材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教材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本文档提供了高中物理教材第二章的练题及答案,旨在帮助高中物理学生巩固和复相关知识。
1. 第一节练题
1.1. 问题: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它指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1.2. 问题: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力的合力为零。
1.3. 问题:什么是质量和重量?
答案:质量是一个物体所固有的特性,衡量了物体对于改变其运动状态所需要的力。
重量是物体受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由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计算得出。
...
2. 第二节练题
2.1. 问题:什么是力的合成?
答案:力的合成是将两个或多个力的作用效果用一个等效的单一力表示的方法。
2.2. 问题:如何计算力的合成?
答案:力的合成可以通过将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加来计算。
2.3. 问题:什么是力的分解?
答案: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分力的过程。
...
以上所列为部分练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学生们的物理研究有所帮助。
更多练题和答案请参考教材第二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复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儿童心理的研究要依据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与儿童机体特别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发展,这是遵循儿童心理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
B.实践性原则
C.矛盾性原则
D.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常常在某种条件下引起儿童的某种行为以观察在这种条件下儿童行为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自然观察
C.全面观察
D.实验法
3.儿童心理的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外因和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这是遵循儿童心理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
B.实践性原则
C.矛盾性原则
D.感知性原则
二、名词解释
1.纵向研究
2.矛盾性原则
3.横断研究
4.客观性原则
5.教育心理实验
6.教育性原则
三、简答题
1.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2.简述横断研究设计的内容
3.简述纵向研究设计的内容
4.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5.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参考答案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A
2、D
3、C
二、名词解释
1、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间里对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研究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2、矛盾性原则是指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
因此,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
3、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4、客观性原则要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
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的指标。
5、教育心理实验是自然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
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或改变某种或某些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行为变化的方法。
6、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研究时所选择的方法应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利,应该是道德的。
三、简答题
1、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教育性原则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⑤伦理性原则
2、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3、简述纵向研究设计的内容
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间里对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研究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4、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调查法
5、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第一,选择研究课题
第二,形成假设
第三,标记出假设的变量
第四,变量的控制
第五,实验结果的整理
第六,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