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常见疾病
鸡的常见疾病

鸡的常见疾病:1、马立克氏病马立克氏病为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其易感性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病鸡和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来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病鸡羽毛而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神经型:腿麻痹,呈“劈叉”姿势,翅膀下垂,虹膜混浊,消瘦,可见坐骨神经或翅神经肿大,横纹消失。
②肿瘤型:皮肤形成结节或内脏器官如肝、肾、心脏等处有肿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突然死亡。
防治:①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对种蛋、初生雏、育雏舍进行消毒;②对一日龄雏鸡认真做好接种疫苗工作,种鸡雏最好注射二价或三价疫苗。
2、新城疫鸡新城疫俗称为亚洲鸡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家禽中以鸡最敏感。
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的病鸡、死鸡。
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眼结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体内。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和任何品种的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率高,发病鸡精神萎顿,减食或停食,口鼻中蓄积多量粘液,呼吸困难,常发出咕噜声,排黄绿色或白色稀便。
产蛋母鸡产蛋急剧下降或产软壳蛋。
病程较长的亚急性或慢性病鸡常出现神经症状,腿、翅膀麻痹或头颈歪斜,动作失调。
剖检可见腺胃粘膜乳头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溃疡,小肠粘膜集结腺肿大、出血,胸腺、小胸肌、直肠、盲肠、扁桃体出血等。
防治:①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②切实搞好预防接种;③发生本病后须立即封锁、隔离发病鸡群,并彻底消毒;④病死鸡的尸体及粪便、垫草等应进行焚烧、深埋消毒。
3、禽流感禽流感曾一度称为“鸡瘟”,是感染多种禽类的呼吸道、肠道或神经系统的病毒性疾病,根据病毒血清型的不同有低致病型和高致病型之分。
主要症状和病变:病鸡咳嗽、打喷嚏,气管有罗音,流泪,产蛋下降,下痢,眼睑水肿,并有神经症状。
典型病变是面部发绀和水肿,卵巢充血、出血破裂。
腹部脂肪、各粘膜、浆膜以及腿、爪鳞出血。
内脏器官可能有坏死灶。
防治:该病尚无可靠疫苗,主要靠综合防治及加强检疫,避免鸡群感染。
4、脑脊髓炎禽脑脊髓炎是主要侵害幼鸡的一种病毒病,以运动失调和头颈部震颤为特征。
常见鸡疾病的防治措施 - 鸡病防冶

常见鸡疾病的防治措施-鸡病防冶本文主要介绍了鸡的常见疾病,对鸡新城疫、鸡细菌性呼吸道病、春冬季节鸡常见疾病的种类和防治措施、鸡舍环境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前言我国是鸡的养殖大国,很多生产链及销售链都依靠鸡的养殖来维系。
鸡在生长的过程中常会发现很多疾病,只有加强对常见疾病的防治才能使鸡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
二、鸡新城疫本病的病原体是新城疫病毒。
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种的家禽都可感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90%以上,以春季多见。
1.临床症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废绝,垂头缩颈,鸡冠和肉鬓明显发苷,呼吸困难,张口呼吸,饮水增多,口鼻多有粘液流出,倒提病鸡,嗉囊内流出酸臭浑浊粘液。
后期有神经症状,如摇头、瘫痪、扭脖子如观星状,排黄绿色的稀便,产蛋下降,产软壳蛋。
2.剖检病理变化腺胃乳头明显出血,肌胃角质层下出血,肠壁不同程度的坏死,枣核样溃疡灶,突出于粘膜表面,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卵巢变形,坏死。
泄殖腔粘膜严重出血和充血,直肠有明显的出血带。
鼻腔、喉头、气管内有浆液性、渗出物和出血,蛋鸡多见卵泡出血,坏死及破裂,进而形成卵黄性膜炎。
3.防治措施一旦发生疫情,可及时注射鸡新城疫,高免蛋黄抗体,或用4倍剂量Ⅳ系苗紧急接种。
三、鸡细菌性呼吸道病1.鸡呼吸道疾病有很多种原因,其临床实践往往是多病因。
主要病原包括细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曲霉属、某些病毒和寄生虫。
除此之外,环境潮湿、通风不良、养殖密度过大等不良环境因素也是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1.1雏鸡沙门氏杆菌病。
雏鸡沙门氏菌病是通过卵孵化感染常见的传染病,在南方一些地区目前的这种疾病有增加的趋势。
个体养殖过程中的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死亡率甚至达到30%。
本病的特点是排便为白色糊状,养殖户一般称该种病为白痢。
这种疾病更多发生在雏鸡中,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
雏鸡染病之后羽毛相对蓬松,临床表现为翅膀打开、提腹式呼吸动作加快,并且伴有咳嗽声。
鸡病特效药,鸡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鸡病特效药,鸡常见的疾病有哪些一、鸡病特效药1、鸡瘟(1)预防接种:雏鸡达到1-2周龄后,用稀释10倍的鸡新城疫Ⅱ系苗进行滴鼻,经过一段时间后再重复滴鼻1次。
对于2月龄以上的中、大鸡,用稀释1000倍的Ⅱ系苗进行肌注,用量为1亳升/只,注射后可免疫12个月左右。
(2)饮水免疫法:将鸡新城疫Ⅱ系(f系)疫苗稀释成0.1-0.3%水溶液,然后让鸡群自由饮用,经过10-30天后再饮用1次,免疫期可达到7个月左右。
2、禽霍乱(1)肌肉注射青霉素,用量为3-5万国际单位/只,每天3次。
(2)肌肉注射磺胺噻唑钠,或磺胺嘧啶钠,每次的用量为1克/只(每片药含量250毫克),每天2-3次。
(3)预防时,对于2月龄以上的鸡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禽出败菌苗,用量为2毫升/只,每隔4-6个月防疫注射1次;在饮水中加入0.01%的高锰酸钾(灰锰氧)或0.2%的磺胺二甲基嘧啶钠水溶液也可以起到预防效果。
3、鸡白痢(1)拌料喂服青霉素,每只鸡每天使用2000国际单位,连用1周。
(2)拌料使用痢特灵,用量为200-400毫克(即2-4片)/公斤饲料,先连用7天,再停用3天,然后再喂7天。
(3)给鸡喂服土霉素或金霉素、四环素,用量为200毫克/公斤体重(每片药含量250毫克),或向每公斤饮水中添加2-3克土霉素(即8-12片),拌匀后饲喂,连用3-4天。
(4)拌料使用磺胺脒或碘胺嘧啶,用量为10克(即20片)/公斤,或拌料使用磺胺二甲基嘧啶,用量为50克(即10片)/公斤,连续使用5天。
(5)在饮水中添加链霉素或氯霉素,添加量为0.1-0.2%,连用1周。
(6)上述药物交替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4、慢性呼吸道病(1)肌肉注射链霉素,小鸡用9万单位,中鸡用10万单位,大鸡用20万单位,每天3次,连续使用3-5天。
(2)向每公斤饮水中添加400-800毫克土霉素或四环素(每片药含量250毫克),待拌匀后再饲喂。
(3)预防时,可对每只出壳雏鸡用2000单位链霉素做滴鼻处理。
0~3周龄雏鸡几种易发疾病的预防措施

鼻孔 , 向另一侧鼻孔内滴人疫苗液。点眼接种时应侧 位保定鸡只 , 向睁开的眼中滴人 1 滴疫苗液 , 待疫苗 液吸 收后放 开鸡 只 。
免疫时注意要用专用 的疫苗滴瓶 ,使用前高温
消毒 ; 用专用稀释液或灭菌蒸馏水稀释疫苗 , 疫苗要
充分溶解 ; 滴嘴离鸡眼或鼻孔 0 厘米 , . 5 不能直接接 触; 保证疫苗完全吸收后再放开鸡只; 稀释好 的疫苗 液在 3 分钟内用完 ;免疫完成后对剩余的疫苗液 、 O
碍 兽 医 临 床
0 3周 龄 雏 鸡 几 种 易 发 疾 病 的 预 防 措 施 ~
倪 成 于海涛 ( 黑龙江省铁路兽医卫生处 100 ) 501
状, 病雏鸡表现消瘦 、 脚趾发绀 、 卧地不动等特征 , 应
采取 积极措 施 以缓解 脱水 。
1 生殖型传 染性支气 管炎 ( 假母鸡 )
越严重 。最 常见的症状是过度兴奋 , 继之沉郁 , 最终 死亡。为避免 以上情况的发生 ,选择副作用小 的药 物, 拌料或饮水投药时要搅拌均匀 , 而且应严格按药
物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用。严格遵守药物的投药期规 定 , 个疗 程用 完后 ,如 果 疾病 没有 彻底 治愈 可更换 1 其他类药物 ,或停药 3 5 — 天后再继续使用第 当 2 个 疗程 。2 种以上药物 同时使用时 , 注意药物之间的拮 抗或协 同作用。
性支气管炎病毒 ; 鸡场被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 ; 传染
性支气管炎免疫不确实或免疫程序不 当;育雏前 2 星期 内鸡舍 内外 环境控制不好 ;有大肠杆菌及霉菌 毒素继发感染 ; 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 , 造成传染
性 支 气管炎 免疫 失败 。
预 防应加强进雏前鸡舍的清洗、 消毒 , 进雏后鸡 舍 内外环境 的控制 ,每天鸡舍 内外环境彻底消毒 1 次。并加强雏鸡 2星期以内的饲养管理 , 保持温度稳
雏鸡常见病症状识别和防治措施

栗 等 例! 而部 分 鸡 有 自行 啄 肛 现 象 。随
后 病 鸡 排 白色 或 黄 白 色 水 样 便 ,肛 门 周 围羽 毛 被 粪 便 污 染 。急 性 者 出现 症 状后 1 — 2 d内 死 亡 , 死前 拒食 、 羞明、 震 颤 。病 鸡 耐 过 后 出 现 贫 血 、 消瘦 、 生 长缓慢 、 饲 料利 用 率 低 。 4 . 2 防治 措 施
伏地旋转, 一般 l 0 — 2 0 d死 亡 。
1 . 2 防 治 措 施
一
龄雏鸡最易感 。 发病 快 , 发病 率 高, 死 亡
集 中在 几 天 之 内 。
4 . 1 主要 症 状
是 加 强 饲 养 管 理 。提 高 雏 鸡 的
抗病力, 同时严格隔离 消毒。 切 断 病 原
3~ 5 d。
般 2 — 5 d死 亡 。慢 性 型 : 病 初 症 状 与
急 性 型 相 同, 出现神 经症 状, 腿、 翅 麻
痹, 运 动失调, 头 颈 向 后 或 向一 侧 扭 转 ,
病 毒 引 起 的一 种 急 性 、高 度 接 触性 传
染病【 引 。2 ~ 1 5周 龄 鸡 易 感 , 其中3 ~ 5周
1 鸡 新 城 疫
雏鸡常见病症Biblioteka 识别和防治措施 祁 洪兵 王 中梅
鸡 新 城 疫 是 由副 粘 病 毒 引起 的高
度接 触 性 传 染 病 。 多 于春 、 夏两季发病, 雏 鸡 比成 年 鸡 易 感 性 更 高 。
1 . 1 主 要症 状
( 江 苏 省 响水 县 动物 卫 生监 督 所 , 江苏 响水
3 . 1 主 要 症 状
种; 死鸡 、 垫草 、 粪便 应 深 埋 或 烧 毁 。
雏鸡常见疾病

小鸡打喷嚏甩头,伸脖子但叫不出声音是什么病呀,并有些小鸡有拉肚子症状而且还打瞌睡,翅膀下垂提问者:周敏等级:列兵时间:03-24悬赏:50解决时间:2009-04-13 05:19回答共1条根据您的描述可能是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在气温突然改变、舍内鸡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时可促进该病的发生。
当健康鸡吸入病鸡喷出的含有病菌的飞沫时可以染病,同时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用具传染,此病单独发生其病程约3-4周,发病高峰时很少死鸡,但在流行后期鸡群开始好转,产蛋量逐渐回升时,常常继发其它细菌性疾病,使病程延长,死亡增多。
发生特点:潜伏期短,传播迅速,短时间内便可波及全群。
病鸡临床表现为精神委顿,垂头缩颈,食欲明显降低。
最初看到鼻孔流出水样汁液,继而转为浆性粘性分泌物,鸡只有时甩头,打喷嚏。
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有的流泪。
一侧或两侧颜面肿胀。
主要病理变化为鼻腔和眶下窦的急性卡他性炎症,粘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浆液粘液性分泌物。
眼结膜充血、肿胀。
部分病鸡可见下颌及肉髯皮下的水肿。
内脏器官一般不见明显变化。
流行后期死亡鸡只多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和鸡白痢的病理变化。
防治措施:在鸡120-130日龄时接种鸡传染性鼻炎灭活苗,即在每只鸡胸部肌肉注射0.5ml,免疫期为6个月。
发病后,各种磺胺类和抗生素对该病都有效。
一般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增效剂与其它磺胺类药物合用,或用2-3种磺胺类药物组成的联磺制剂均能取得较明显效果。
具体使用时应参照药物说明书。
投喂磺胺类药物应在发病初期使用效果更为明显,在发病初期鸡群食欲尚未明显降低,正是给药的好时机,如若鸡群食欲下降,经饲料给药达不到有效浓度,治疗效果差。
此时可考虑用抗生素采取注射的办法同样可取得满意效果。
一般选用链霉素或青霉素、链霉素合并应用。
红霉素、土霉素也是常用治疗药物。
总之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均可用于治疗,关键是给药方法能否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药物剂量,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雏鸡养殖时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养殖雏鸡的时候病害是主要预防对象,家禽类的养殖密度比较大,不少病害就容易出现,雏鸡在这个方面表现的尤其突出,那么雏鸡养殖时常见的疾病有哪些?1、白痢白痢是一种传染病,属于传染能力较强的一种,这个一般是由于鸡白痢杆菌诱发的,普通的预防靠杀菌消毒,用药的话可以考虑下0.01%灰锰氧溶液或0.01%呋喃唑酮溶液。
其发病时症状比较明显,不愿意走动,粪便臭气严重,还伴随着呼吸困难的情况出现,最明显的表现当属鸡屁股周围有一些灰白色的粘液,尤其是排泄的时候这些粘液会粘附在上面。
2、球虫病这个则是因为寄生虫引起的,一般是卫生方面不合格,导致球虫的幼虫在鸡舍繁殖,最好附着到雏鸡身上引起的。
球虫本身的繁殖是很快的,尤其是外界鸡粪较多的情况下,球虫卵的生长空间足,其产卵扩散都是极其恐怖的。
发病的时候羽毛杂乱、呆立不动、精神状态差,粪便呈现拉稀一样,有时会伴随出血和白色物质一起排出,一般选择磺胺类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3、干腚这个一般就是雏鸡才孵化出来就照顾不周引起的,比如饮水不足、蛋黄吸收差都可能引发这个病害。
其症状主要表现在肛门上面,发病的时候雏鸡的肛门上面干燥且雏鸡不排泄,时间一长还会出现异常的叫声。
出现这个病害时一般先缓解其肛门的干燥,可以考虑用灰锰氧溶液清洗,然后可以适当的喂食一点菜油之类的缓解肠胃,最后在喂水稀释肠胃即可。
4、鸡痘这个病害相信不少人都不陌生,以前是这个可以是高危的鸡病,现在有了对应的疫苗以后危害低了很多,但是出现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病毒侵袭了雏鸡,雏鸡身上很多地方就会出现痘疮,眼睛、食道、嘴角等地方都可能会长痘,威胁到雏鸡的正常生活,这个视长痘位置决定危害程度的。
这个最好早点注射预防疫苗,以免感染,发病后要针对的药物去除痘,然后在抹药在痘疮结痂的位置即可。
小鸡为什么会死,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小鸡为什么会死,常见的疾病有哪些1、雏鸡白痢:由沙门氏菌所引起,前7天内死亡率较高,症状主要表现为病鸡精神萎靡不振,缩头,翅膀下垂,粪便为白色浆糊状,肛门经常被粪便沾污。
2、雏鸡感冒:育雏温度过低,昼夜温差过大,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或突然降温所引起,常见于3-7日龄,症状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减少,伸颈张口,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眼睛肿胀、流泪,排蛋清样稀便。
一、小鸡为什么会死1、雏鸡白痢雏鸡白痢由沙门氏菌所引起,在前7天以内死亡率较高。
症状主要表现为雏鸡精神萎靡不振,缩头,翅膀下垂,粪便为白色浆糊状,肛门经常被粪便沾污。
2、雏鸡感冒(1)雏鸡感冒大多是由育雏温度过低,昼夜温差过大,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或突然降温所引起,常见于3-7日龄,中后期时,死亡率高达30%以上。
(2)症状主要表现为病鸡采食量突然减少,伸颈张口,呼吸极度困难,咳嗽,打喷嚏,眼睛肿胀、流泪,粪便为蛋清样稀便,部分病鸡会出现抽搐,头颈后扭,头颈震颤,运动失调,瘫痪等症状。
3、脐带炎、病弱雏(1)小鸡在出壳后不久,卵黄尚未吸收完毕,脐带就受感染发炎。
(2)饮水量不足,雏鸡群互相挤压导致雏鸡瘫痪。
4、高温、低温雏鸡对于耐受温度的上限和下限比较接近,大约为33-35°C,一旦育雏过程中,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就容易导致雏鸡死亡。
二、小鸡常见的疾病有哪些1、雏鸡白痢(1)症状进食欲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怕冷,身体蜷缩,翅膀下垂,排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处被粪便沾污。
(2)防治方法①每kg饲料中添加200-400mg痢特灵(2-4片)拌料服用,连续饲喂7天,然后停用3天,再继续饲喂7天。
②每kg体重喂服200mg的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或者是每kg 饮用水中添加2-3g的土霉素,饮水服用,连续用药3-4天。
③每只鸡每天拌料喂服2000国际单位的青霉素,连续用药7天。
④每kg饲料中添加10g磺胺脒或磺胺嘧啶,拌料服用,连续用药5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鸡打喷嚏甩头,伸脖子但叫不出声音是什么病呀,并有些小
鸡有拉肚子症状
而且还打瞌睡,翅膀下垂
提问者:周敏
等级:列兵
时间:03-24
悬赏:50
解决时间:2009-04-13 05:19
回答共1 条
根据您的描述可能是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在气温突然改变、舍内鸡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时可促进该病的发生。
当健康鸡吸入病鸡喷出的含有病菌的飞沫时可以染病,同时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用具传染,此病单独发生其病程约3-4周,发病高峰时很少死鸡,但在流行后期鸡群开始好转,产蛋量逐渐回升时,常常继发其它细菌性疾病,使病程延长,死亡增多。
发生特点:潜伏期短,传播迅速,短时间内便可波及全群。
病鸡临床表现为精神委顿,垂头缩颈,食欲明显降低。
最初看到鼻孔流出水样汁液,继而转为浆性粘性分泌物,鸡只有时甩头,打喷嚏。
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有的流泪。
一侧或两侧颜面肿胀。
主要病理变化为鼻腔和眶下窦的急性卡他性炎症,粘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浆液粘液性分泌物。
眼结膜充血、肿胀。
部分病鸡可见下颌及肉髯皮下的水肿。
内脏器官一般不见明显变化。
流行后期死亡鸡只多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和鸡白痢的病理变化。
防治措施:在鸡120-130日龄时接种鸡传染性鼻炎灭活苗,即在每只鸡胸部肌肉注射0.5ml,免疫期为6个月。
发病后,各种磺胺类和抗生素对该病都有效。
一般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增效剂与其它磺胺类药物合用,或用2-3种磺胺类药物组成的联磺制剂均能取得较明显效果。
具体使用时应参照药物说明书。
投喂磺胺类药物应在发病初期使用效果更为明显,在发病初期鸡群食欲尚未明显降低,正是给药的好时机,如若鸡群食欲下降,经饲料给药达不到有效浓度,治疗效果差。
此时可考虑用抗生素采取注射的办法同样可取得满意效果。
一般选用链霉素或青霉素、链霉素合并应用。
红霉素、土霉素也是常用治疗药物。
总之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均可用于治疗,关键是给药方法能否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药物剂量,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另外本病经治疗,鸡群康复,但康复鸡仍可带菌。
带菌鸡作为传染来源,对其它新鸡是一个威胁。
因此鸡场对患过本病康复的鸡群应按时淘汰,严禁在群中挑选尚能下蛋的鸡并入其它鸡群。
病鸡群康复后,鸡舍内外环境应进行彻底消毒。
本病原菌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一般鸡舍内经清扫、水冲、有条件的还可用火焰喷灯消毒,再经消毒药喷洒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后空舍一定时间,进入新鸡群,是安全的。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鸡传染性鼻炎油佐剂灭活苗,经实验和现场应用对本病流行严重地区的鸡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根据本地区情况可自行选用。
雏鸡常见病的防治
文章来源:作者:发布时间:( ) 浏览次数:183
一、雏鸡白痢病:该病是鸡白痢杆菌感染的一种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1.症状:多在出壳后5-7天开始发病。
病雏衰弱、聚集怕冷、闭目垂翅、吃食少或不吃食,肛门周围有灰白色黏附粪便,排粪困难,粪便气味恶臭;呼吸困难,常发现尖叫声。
2.预防:发现病雏及时隔离,并减少蛋白的用量。
因为高蛋白影响消化,会增加雏鸡死亡率。
雏鸡出壳3天后,饮服0.01%灰锰氧溶液或0.01%呋喃唑酮溶液。
3.治疗:用0.02%-0.03%呋喃唑酮拌在中喂服,连服3天。
饮服0.05%-0.1%土霉素溶液,也可拌在中喂服。
每只雏鸡每天用10-20毫克金霉素,拌在中发3
次喂给。
用20%大蒜汁滴服,每次0.5-1毫升,每天2-3次;也可把大蒜捣碎拌在中喂给。
二、雏鸡肺炎:该病主要由于育雏温度太低,昼夜温差太大,温度忽高忽低或突然遇到寒冷而引起,也有的是感冒继发肺炎。
1.症状:多发生于3-7日龄雏鸡,急性患鸡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病程慢的病鸡伸颈张口、呼吸困难、咳嗽、食欲减退或不食,最后因肺充血而死。
2.预防:要掌握好育雏温度,防止忽冷忽热,并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治疗:青霉素片(针剂也可)2周龄内每只鸡每次500单位,溶于水中,每天4次,连喂3天。
磺胺噻唑每只鸡每次25毫克,拌在料内或直接投服,每天4次,连服3天。
土霉素按0.05%溶于水中或拌在中喂给,连喂3-5天。
三、雏鸡干腚病:该病多是由于小鸡刚出壳,蛋黄还没吸收好就急于喂食,或脐带感染、饮水不足等原因所引起的。
1.症状:肛门干、拉不下粪便、翅下垂、尖叫等。
2.预防:要在雏鸡出壳1天后,也就是待蛋黄吸收后再喂食,适当喂给青菜和供给饮水。
3.治疗:用0.1%灰锰氧溶液洗肛门,如脐带感染可涂擦紫药水,内服1-2
滴菜油或香油。
雏鸡常见疾病的防治
信息来源:《新农村》
视力保护色:【】【】【】
新城疫、白痢和球虫病是雏鸡阶段的三种常见疾病,如果不加以认真防治,常会引起大批死亡,导致养鸡场的严重经济损失。
1.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见于春、夏两季发病。
此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
国际上把新城疫列为烈性传染病;我国在畜产品进出口检疫中列为一类传染病。
(1)主要症状鸡新城疫潜伏期一般为3~5天,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最急性型:病鸡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多见于此病流行初期,流行快速,死亡率高。
急性型:病初体温高达43~,突然减食或停食,鸡冠和肉垂呈紫黑色。
精神萎顿,离群呆立,垂头缩颈,双翅下垂。
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混有血液。
病鸡口、鼻、喉头积聚大量粘液,摇头频咽,张口呼吸,发出咯咯喘鸣声和咳嗽。
嗉囊内充满液体和气体。
病程2~5天。
慢性型:病初症状与急性型相同,不久出现神经症状,腿、翅麻痹,跛行或卧地。
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伏地旋转,共济失调,一般经10~20天死亡。
(2)预防措施鸡新城疫预防的关键措施是免疫接种和实施综合防制。
免疫接种:安全区,一般1~3日龄雏鸡可用Ⅱ系疫苗滴鼻或点眼,8周龄时用Ⅰ系疫苗剌种或肌注;疫区或受威胁区,1~3日龄时接种Ⅱ系疫苗,3周龄时接种Ⅰ系疫苗,10~13周龄时再用Ⅰ系疫苗接种1次;紧急预防可用Ⅳ系疫苗肌注。
综合防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抗病力;严格隔离消毒,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大、中型鸡场应实行“全进全出”制,严格检疫制度。
(3)治疗方法此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早期病例可采用高免血清治疗,效果较好。
鸡群一旦发生此病,应立刻封锁鸡场,彻底消毒环境,紧急预防接种;死鸡、垫草、粪便应深埋或烧毁。
2.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2周龄内雏鸡多呈急性败血症型;20~45日龄鸡呈亚急性型;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
(1)主要症状病鸡主要症状表现为腹泻,排出灰白色稀粪,致使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污染;张口呼吸,有时伴有尖叫声。
发病雏鸡多在出壳后1~2周内死亡,5~10天内雏鸡发病的死亡率很高。
(2)预防措施对此病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鸡场或养鸡专业户应严禁引进病鸡和病鸡种蛋,坚持自繁自养原则。
病鸡及带病鸡污染的鸡舍、饲槽、饮水器、孵化器具等,应根据不同对象选用2%福尔马林,或氢氧化钠,或漂白粉等消毒药严格消毒。
育雏室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适宜、稳定。
(3)治疗方法雏鸡出壳后,一般可用0.01%~0.03%高锰酸钾溶液饮水1~2天;饲料中加入土霉素或四环素,连续饲喂6~8天;也可采取每300羽雏鸡用40万单位青霉素加清水,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饮1次,连饮3~5天。
3.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由寄生在雏鸡体内的艾美尔属球虫引起,尤以柔嫩艾美尔幼虫致病力最强,对雏鸡的危害最为严重。
每年5~9月是流行季节,潮湿的雨季为暴发期,一般以15~50日龄的小鸡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可达70%~90%。
(1)主要症状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多见于幼鸡,病初患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饮欲增加,嗉囊积液;腹泻,粪便有白色丝状或肉色血块,逐渐消瘦,最后出现痉挛现象或昏迷状态而很快死亡。
慢性型多见于较大日龄鸡或成年鸡,病程较长,病鸡生长缓慢,羽毛松乱。
(2)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干燥,育雏期或中鸡期最好推行网养,以防饲料和饮水被粪便污染。
药物预防,可从8日龄开始,用0.04%球虫净或增效磺胺类药物拌料喂鸡,每3~5天为一个疗程,隔半个月再用同样方法给药一个疗程,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3)治疗方法治疗可用:①土霉素或金霉素,每羽每天6~8毫克,拌料饲喂5~7天;②磺胺脒,按0.4%比例拌料饲喂,连用5~10天;③磺胺二甲
嘧啶,按0.04%比例拌料饲喂,连喂3天,停喂3天,再喂3天;④青霉素,8~10万单位/羽,肌注,每天1次,连用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