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古诗三首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出示课件2】(板书:浪淘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领略了黄河宏大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
继续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板书: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
二、学习目标
【出示课件7】《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自学提示:
【出示课件5】课文配套图片 借用图片理解。
四、质疑探究
1.【出示课件6】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品读,深化理解。
牵牛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成牛郎和织女两个人。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生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适时板书: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
五、小结检测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再收集有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第17课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第17课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浪淘沙》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一)直接揭题:浪淘沙(二)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三)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读通读顺三、抓字眼,明诗意(一)初读,理解词义。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二)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

(事物的形状、状态。

)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

)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借用图片理解)(三)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全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全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

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浪淘沙》教案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一)直接揭题:浪淘沙(二)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三)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读通读顺三、抓字眼,明诗意(一)初读,理解词义。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二)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

(事物的形状、状态。

)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

)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借用图片理解)(三)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 《古诗三首 江南春》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 《古诗三首 江南春》教案

《江南春》教案设计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

20.7.27.2.202021:1521:15:24Jul-2021:15
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二〇二〇年七月二日2020年7月2日星期四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21:157.2.202021:157.2.202021:1521:15:247.2.202021:157.2.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7.2.20207.2.202021:1521:1521:15:2421:15:24
5、三军可夺帅也。

Thursday, July 2, 2020July 20Thursday, July 2, 20207/2/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9时15分9时15分2-Jul-207.2.2020
7、人生就是学校。

20.7.220.7.220.7.2。

2020年
7月2日星期四二〇二〇年七月二日 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

21:1521:15:247.2.2020Thursday, July 2, 2020
亲爱的用户: 烟雨江南,画屏如展。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
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课件 第17课 古诗三首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课件 第17课 古诗三首
如果不知道所用典故,势必影响对古诗的理解把握,所以要多 阅读、多积累一些诗歌中常见的历史故事,多记忆一些古诗名句, 这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很有帮助。
运用:查一查本课三首诗中运用到的典故,仔细读一读,体会 作者表达的情感。
指导朗读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自己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的精神。同时让我们感 受到祖国河山的美丽,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 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江南春》 作者:杜牧
走近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 人、散文家。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 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赤壁》《山行》《秋 夕》《江南春》《泊秦淮》等。
书写指导:“厂”要窄 长,里边两个“土”上 下排列,要匀称。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中裹挟的无数砂砾,随同滔滔河水流经万里。 经受了浪涛冲洗和狂风簸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好像又要 直直地飞上高空,飞向浩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同到牛郎和织女 的家里做客吧。
“千里”一词,不仅表现出江南的辽阔,还表现出江南的繁丽不 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铺展在大地上 的,处处都是这样,令人心驰神往。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得思想感情?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
在诗人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描绘了一幅朦胧 迷离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 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 加丰富多彩,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17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17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

品读古诗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给你
什么样的感受?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诗人又 特意让它们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加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 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 朗绚丽相映,使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品读古诗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不仅写出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表达了诗人慨叹南朝 的灭亡,借古喻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品读古诗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下列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 所表达的意象。
千里 辽阔的千里江南 莺啼 黄莺在欢快地歌唱 绿映红 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水村 傍水的村庄
品读古诗
山郭 依山的城郭 酒旗 迎风招展的酒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品读古诗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 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 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 晚相会一次。
品读古诗
浪又高又急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寺 数不清的寺庙 烟雨 迷蒙的烟雨
想象画面
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想象画面
辽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 在欢快地鸣唱,遍地的红花映 衬在绿叶之间,河边的村庄, 山下的小城,酒店的旗子在风 里飘着。南朝时候造起的许多 寺院,如今还有数不清的楼台 掩映在蒙的烟雨中。
诵读古诗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地域辽阔,放眼望去,满目春色。“千里” 之 内,处处杂花生树、 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 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ppt示范课件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ppt示范课件
外来的被灵山 桃人地文的清 源们方人地水江 。心,墨方秀南
目是客,、是 中古美是人是 的往化一杰一 世今了个地个
第四单元 圆 9课时 第 七-九 周1.认 识圆, 掌握圆 的基本 特征, 理解直 径与半 径的相 互关系 ;学会 用圓规 画圆。2.理解圆 周率的 意义, 掌握圆 周率的 近似值 ,理解 和掌提 圆的周 长与面 积的计 算公式 , 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重 点:求 圆的周 长与面 积。难 点:理 解圆周 率的意 义,理 解圆的 面积公 式推导 。计算 公式第 五单元 百分数 15课时 第十-十三周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 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2.能够 进行小 数、分 数和百 分数的 互化。3.理解折 扣、纳 税、利 息的含 义,知 道它们 在生活 中的简 单应用 ,会进 行这方 面的简 单计算 。4.在 理解、 分析数 量关系 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 百分数 的问题 。重点 :理解 百分数 的意义 ,了解 它在实 际中的 应用在 理解、 分析数 量关系 的基础 上,使 学生能 正确地 解答有 关百分 数的问 题。难 点:在 理解、 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 确地解 答有关 百分数 的问题 。
B.扇形 C.折线 D.复式条形3.东兴村有土地200公顷,其中 40公顷 种植果 树,果 树的种 植面积 占总土 地面积 的(
)。A.50%
B.40%
C.30% D.20%4.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200L空 气中含 有(
)L氧气。A.100
B.42 C.21 D.505.永兴超市春节期间共运来水果420千克,其中橘 子运来120千克,香蕉运 来50千 克,橘 子约占
你去过江南吗?
你知道春天的江南是什么样 的吗?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古诗三首》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古诗三首》

板书
蜿蜒曲折


浪淘沙
河流漫长 波涛汹涌
好 生 活 的
静谧美好
向 往
主题
这首诗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 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 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 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 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读诗句 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解诗意
注释
江南春
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映衬。
水村山郭:依山傍水的村镇。
千里莺啼绿映红, 酒旗风:酒家的九幌子在风中摇动。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指曾经建都在江
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南朝四百八十寺, 楼台:指佛寺中的建筑。 多少楼台烟雨中。 烟雨: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万里黄河弯弯曲 曲夹带着泥沙。
像巨龙盘旋
浪淘风簸自天涯。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波涛汹涌 气势磅礴
惊涛骇浪 气吞山河
同学们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一同到黄河 边去亲临其境吧!
这是黄河源头,发源于 青藏高原,经过一段平缓 的河流,穿越峡谷,劈开 万仞山,波涛滚滚向东流, 惊涛骇浪,巨浪滔天如千 万匹骏马奔腾,多么惊心 动魄的气势!多么雄伟壮 丽的奇观!
扫清字词拦路虎

簸 ⺮+其+皮

涯 涯 天涯 崖 悬崖
读诗句 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解诗意
浪淘沙:唐代曲名。
浪淘沙
九曲: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九曲黄河万里沙,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 的银河相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唐杜甫)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唐韩愈)
走近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
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 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 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 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 有《樊川文集》。
2、《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那些 特点?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书湖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 年居住金陵(今南京市)时的意味邻里好友。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 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
走进作者:
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
(公元1021年),卒于元佑元
这触发了诗人的豪情,从而产生了浪漫的想象。 使他从黄河想到天边,想到天上的银河,想到隔河 相望的牛郎、织女。后两句夸张地写黄河源远流长, 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和无穷的韵味。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 《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 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 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 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 化静为动,显得自然而生动,既生 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这首诗作者的视线由内而外,先写湖阴 先生家的庭院,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 趣的高雅;后写院外的山水对主人的深情, 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情感的形 象。应是主人情怀高洁,引得山水主动与之 相亲。
年5月21日(公元1086年)。字
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
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
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
村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
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不可以在以下情况使用
用于任何形式的在线付费下载。 收集整理我们发布的免费资源后,刻录光碟销售。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 /ziliao/ 范文下载: /fanwen/ 教案下载: /jiaoan/
从公元420年至589年,在我国长江以 南先后存在过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总称南朝。南朝历代皇帝和大官都崇信佛 教,修建了许多寺院,祈求神明保佑。京 城健康(今南京市)尤多,据说有500余座。 这里所说的“四百八十寺”可能就是当时 存留下来的概数而言。
想一想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南春》可谓是描写春天景物的千古名篇, 里面用到很多映衬的手法,使得作者笔下的春天 多姿多彩,意趣盎然。你能找出哪些?
有(红绿色彩)的映衬 有(山水)的映衬 有(村庄和城郭)的映衬 有(动静)的映衬 有(声色)的映衬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 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 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中,这就更增加 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 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 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 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人惊叹 流连。
同到牵牛织女家。
他们的家:男耕女织、宁静祥和,是那 样安宁美好,难怪作者想“同到牵织女家”。
诗人刘禹锡用精练的语言,将现实中汹涌 的黄河与想象中静谧的银河相融,寄托了作者 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憧憬。这是多么奇伟的 想象。
全诗赏析
这首诗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描写与夸张相映照。 前两句写实,描写了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 “九曲黄河”,泥沙万里描其形,“浪淘风簸”绘 其声。好一派“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和同时代的另一 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现今存诗500首。他的诗或感怀时事、忧虑 朝政,或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与同情, 或抒写对历史兴亡成败的深沉感慨,或借 题发挥讽刺现实,或寓于着深刻的历史和 政治见识。
注释:
绿映红: 依山傍水的村镇。 水村山郭: 酒家的酒幌子在风中摇动。 酒旗风: 绿树红花相互映衬。 南朝: 指曾经建都在江苏南京的宋、齐、梁、
排山倒海,滚滚而来。
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浪 涛汹涌)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 迈气概。
3.黄河是雄伟壮阔的,作者为何会 想到银河去寻找牛郎织女的家呢? 他们的家会是怎样的?
牵牛织女: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 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 和牛郎结为夫妇。后来西王母召回 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 隔河相望,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 的夜晚相会一次。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第1句写出了溪水温柔多情,曲折多姿。 第2句写出了青山山势若奔,翠色欲滴。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描写的景物有:干净的庭院、 修整一新的花木、清澈的溪水、 翠色欲滴的青山。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主人家庭的 清幽与洁净,以及对山水的深情, 来衬托主人的生活情趣的高雅。
“无苔”。
3.手自栽可以看出什么?
主人对花木殷勤侍弄。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句意:茅草屋檐下经常打扫,一尘不 染,更没有青苔。屋前一畦一 畦的花木,都是自己亲手栽种 的。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句意:一条曲折的小溪紧紧地围绕着 绿油油的田地,两座青山推门 而入,送来了青翠欲滴的山色。
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唐朝 中晚时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曾 任监察御史。
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一 度奉诏回京,却又因《游玄都观》一诗触 怒当朝权贵,因而再度被贬,后历任和州 刺史。起起落落的人生并没有使作者沉沦, 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浪淘沙》就是他这种不屈命运的写照。
诗中描写了黄莺、绿树、红花、水 村、山郭、酒旗、春风、寺院、楼台。
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 往。
探究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 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后两句却写到了 烟雨,如何理解?矛盾吗?
不矛盾。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 是不尽相同的,作者并非写某一时一地的春景。 虽然如此,但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 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看似矛盾,实则有道理。
课余请大家收集有关刘禹锡的古诗读一读,去 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总结他的诗歌特点:
1.取境优美。 2.精炼含蓄。 3.默写这首诗。 4.积累刘禹锡的诗。
描写春天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唐孟浩然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唐 杜牧)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陈四个朝代。
楼台: 佛寺中的建筑。 烟雨: 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课文解析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春天,江南处处黄莺啼叫叶绿花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水乡村庄山边城郭酒旗随风飘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朝以来兴建的四百八十座寺庙 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多少楼台点缀在烟雨迷蒙之中
辽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在欢快地 鸣唱,遍地的红花映衬在绿叶之间,河 边的村庄,山下的小城,酒店的旗子在 风里飘着。南朝时候建造的许许多多寺 院,如今还有数不清的楼台掩映在迷蒙 的烟雨之中。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 /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 /shiti/ PPT论坛:
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 境,以及田园山水、与平民交往中 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护田”“送青”把山水拟人 化,传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 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 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 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 “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 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 人相亲,正是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诗中虽然没有下面写人,但写山水 就是写人,景与人 处处照应,句 句关联,融化无痕。
诗意: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 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 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家做客。
探究
1.“九曲黄河万里沙”一句,“九曲”极言黄河的 _蜿_蜒_曲_折_,“万里”写出了黄河的_源_远_流_长_。
2.“浪淘风簸自天涯”一句写出了怎样的情状呢? 大风掀起层层巨浪,如万马奔腾,浩浩荡荡,
注释:
①茅檐: 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②无苔: 没有青苔。 ③成畦: 成垄龙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④护田: 这里指护卫、环绕着田园。 ⑤将: 携带。 ⑥绿: 指水色。 ⑦排闼: 开门。闼:小门。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1.谁家的茅檐?
杨德逢的庭院。
2.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庭院的干净?
17 古诗三首
生字过关
簸 [bǒ] 颠簸 簸荡 涯 [yá] 天涯 生涯 绕 [rào] 围绕 环绕
走近黄河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 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 国境内长度仅次于长江的河流。 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 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 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 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 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全诗既赞美了湖阴先生的朴实勤劳,又 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 水和与平民百姓的交往中领略到无穷乐趣。
课后作业:
1.背诵三道古诗,用自己的语言说 说三首诗的意思。 2.比较三首写景诗的不同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