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肾内科临床路径(10个)

肾内科临床路径(10个)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

3.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2-6天。

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药时间1-2天。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肾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腹腔镜手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切口愈合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过期肾结石临床路径表单(2010年版)

过期肾结石临床路径表单(2010年版)

过期肾结石临床路径表单(2010年版)过期肾结石临床路径表单 (2010年版)概述本文档为过期肾结石临床路径表单的2010年版。

该表单旨在辅助医务人员诊断和治疗过期肾结石病例,提供规范的临床路径和操作指南。

表单内容该表单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个人资料、病史和过敏史等信息。

2. 临床症状评估: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评估,如腹痛、尿频、尿血等。

3. 影像学检查:记录患者的X光、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

4.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液分析、血液检查等化验结果。

5. 诊断和分期: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给出诊断和分期建议。

6. 治疗方案:提供过期肾结石的治疗方案和措施。

7. 随访和预后评估: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随访情况和预后评估结果。

使用方法医务人员在诊断和治疗过期肾结石病例时,可根据本表单的指引和内容进行操作。

具体步骤包括:1. 完整填写患者基本信息和病史。

2.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评估,记录相应的评分和描述。

3. 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和所见。

4.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填写相应的化验数值。

5. 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给出诊断和分期建议。

6. 根据诊断和分期建议,制定治疗方案并记录。

7.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进行随访,记录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结果。

注意事项在使用本表单时,医务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1. 本表单为2010年版,仅供参考,如有最新版本,请使用最新版表单。

2. 填写时请确保信息准确、完整,避免遗漏和错误。

3. 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和相关法规,保护患者隐私和权益。

4. 如有疑问或需进一步咨询,请与专业医务人员联系。

结论过期肾结石临床路径表单是一份规范的文档,用于辅助医务人员诊断和治疗过期肾结石病例。

使用该表单可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评估。

肾结石临床路径

肾结石临床路径

第 2 页
按泌尿烧伤科全麻下行“左侧 / 右侧PCNL 术” 或“左/右肾盂切开取石”或“左/右肾实质切 开取石术”+输尿管镜检+输尿管支架植入术后 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禁食水 陪护一人 住两/三人间 住院诊查费 医疗废物处置费 心电监护 持续每日 双腔鼻导管吸氧(3L/分) 持续每日 灭菌注射用水 500ml 吸氧用 qd 留置尿管每加一天 qd 尿管护理 qd 一般专项护理 bid 引流管护理(肾造瘘管) bid 引流装置更换 qd 一次性引流袋 qd 气压治疗 bid 双下肢 动静脉置管护理 qd 生理盐水100ml 肝素钠1.25万u 封管用 qd 压缩雾化吸入 tid 生理盐水5ml 氨溴索针30mg 雾化 tid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ivgtt 氯化钾针 10ml qd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ivgtt qd 5%葡萄糖 500ml ivgtt 氯化钾针 10ml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ivgtt qd 果糖注射液 250ml ivgtt qd 复方氨基酸 250ml ivgtt qd 转化糖注射液 250ml ivgtt qd 脂肪乳 250ml ivgtt qd 临时医嘱 在全麻下行“左侧/右侧PCNL术”或“左/右肾 盂切开取石”或“左/右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镜检+输尿管支架植入术后护理常规 血常规 肝素帽 外用 st 第 3 页
卡洛磺钠氯化钠注射液 100ml ivgtt st
在全麻下行“左侧/右侧PCNL术”或“左/右肾 盂切开取石”或“左/右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镜检+输尿管支架植入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流质饮食 陪护一人 住两/三人间 住院诊查费 医疗废物处置费 引流管护理(肾造瘘管) bid 引流装置更换 qd 一次性引流管 外用 qd 气压治疗 bid 双下肢 动静脉置管护理 qd 生理盐水100ml 肝素钠1.25万u 封管用 qd 压缩雾化吸入 tid 生理盐水5ml 氨溴索针30mg 雾化 tid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ivgtt 氯化钾针 10ml qd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ivgtt qd 5%葡萄糖 500ml ivgtt 氯化钾针 10ml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ivgtt qd 葡萄糖酸钙针 40mg qd 果糖注射液 250ml ivgtt qd 第 6 页

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护理路径

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护理路径

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的临床护理路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日期住院第1-2天年月日临床护理路径内容执行时间签名执行医嘱□执行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根据病情或自理能力分级确定护理级别□饮食:普食、低盐低脂半流饮食、糖尿病饮食或其他□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嘱患者午夜禁食,次日晨抽血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讲解检查项目的目的、配合要求及注意事项如:胸片、心心电图。

□手术医嘱□手术用抗菌药物□备术中使用的尿管、D-J管护理与健康指导□入院护理评估。

□监测生命体征。

T ℃P 次/分R 次/分BP mmHg□入院宣教:病房环境、规章制度、自我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贵重物品妥善保管,禁止吸烟,签署相关告知书,告知住院规章制度,介绍病房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佩戴手腕带及宣教□卫生处置:洗澡、更换病员服、修剪指(趾)甲剃胡须。

□注意安全防护、办齐证件(医保、新农合)□讲解手术体位:先截石位,后俯卧位。

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锻炼,同时练习调整呼吸,能配合手术随时屏气,防止术中因不能耐受俯卧位时出现呼吸困难而中止手术□宣教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及其必要性□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围术期注意事项□由医生给患者家属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术前晚行禁饮食宣教□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如备皮、皮试等,准备腹带□术前晚给予清洁灌肠变异□无□有,原因:日期住院第3天(手术日)年临床护理路径内容签名执行医嘱□遵医嘱术前30分钟预防用抗菌药物□手术□术后标本送结石分析(由手术室完成)□PCNL术后护理常规□一级护理□6小时后恢复术前饮食□6小时后恢复基础用药□留置肾造瘘管接无菌引流袋□留置尿管接无菌引流袋□遵医嘱静脉输液以及使用抗菌药物□酌情使用止血药□必要时使用抑酸剂护理与健康指导□术前监测生命体征并登记T ℃P 次/分R 次/分BP mmHg□术晨给予清洁灌肠□继续给予禁饮食宣教□与手术室护士共同用两种以上身份识别进行查对,遵守查对制度。

肾内科临床路径(10个)

肾内科临床路径(10个)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

3.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2-6天。

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药时间1-2天。

泌尿外科个病种临床路径

泌尿外科个病种临床路径

肾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腹腔镜手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切口愈合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临床路径-肾脏内科(4个)(卫办医政发〔2009〕226号)

临床路径-肾脏内科(4个)(卫办医政发〔2009〕226号)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

3.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2-6天。

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药时间1-2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结石临床路径
2009 年版)
一、肾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 :N20.0, N13.201 )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 )(ICD-9-CM-3 :55.0402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7 年)
1. 病史。

2. 体格检查。

3.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7 年)
1. 适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 )。

2. 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 < 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N20.0, N13.201 肾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
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W3天。

必需检查的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
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
3.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 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 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W3天。

1. 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 )。

3. 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 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W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 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 肾造瘘无漏尿。

3. D-J 管位置正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 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 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4. 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二、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 : N20.0, N13.201 )
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 )( ICD-9-CM-3 : 55.0402 )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曰出院日期: 年月曰标准住院日<天
导饮食
主要护理
工作病情变异
记录护士签名医师签名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酌情拔肾造痿管
临时医嘱:
□ 输液
□ 静脉使用抗菌药物
长期医嘱:
口服抗菌药物
酌情拔肾造痿管
酌情拔尿管
出院医嘱:
口服抗菌药物
今日出院
出院带药:抗菌药物、基础药
酌情应用预防结石及排石药物病情观察病情观察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饮食饮水指导
术后活动指导
指导引流管护理方法
□无□有,原因:
术后饮食饮水指导
术后活动指导
□无□有,原因:
指导引流管护理方法
指导办理出院手续
用药指导
遵医嘱定期复查
□无□有,原因: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