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期末复习讲义汇总
三角形讲义(总)

教学过程课前检测1、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0.3 24.2500100.5 752、将下列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50.5060.605 0.056 0.065 0.56()3、把3.33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1位,再向右移动2位,得到的数是()。
4、填入适当的小数或整数。
82厘米=()米 6.14元=6元()角()分9吨145千克 =()吨 5.02千克=()千克()克7平方分米=()平方米5.6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72500= 65200000吨=3200000人=6、把下面各数改写以“亿”作单位的数,再精确到个位。
426000000 24090000000知识纵横知识点一:三角形的特性①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②三角形的底: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性质:①物理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②边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知识点二:三角形的分类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照边长短来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1、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其他两个角必定是锐角)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其他两个角比定是锐角)4、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
知识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18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特点: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度)3、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知识点四:图形的拼组1、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大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期末复习讲义汇总

三角形复习讲义一、知识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范围3.三角形的外角性质4.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性质5.三角形的中线,作用6.三角形的高线;内外之分;三线共同点7.中垂线(垂直平分线),性质8.命题的概念,如果那么;9.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记号,性质;10.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1.尺规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作角平分线(5)过一个已知点作一条直线的垂线1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作法13.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1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类讨论15.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16.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定;逆命题与逆定理17.等腰直角三角形、有30 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18.勾股定理,逆定理内容及作用二、基础题组知识点1-31.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1 和8,若该三角形第三边长为偶数,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2.设△的三边为a、b、c,化简:3.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4.在△中,/ 3/B,// 30°,贝V/度,/ 度.5.已知如图,△为直角三角形,/ 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 C,则/ 1+Z 2 等于知识点4-8D,若/ 128°,/ 36°,则/的度数是1•如图,是△的角平分线,丄于点( )A . 10° B. 12° C. 15D. 18°2.如图,在△中,/ 90°,/ 30°,/的平分线与/的外角平分线交于E点,连接,则/是( )A . 15° B. 20° C.D. 353.如图,△的面积是12, 2,点E是的中点,则△的面积C4. 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线,是一条角平分线,它们交与点P.已知/ 60°. 求/的度数•EB5. 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 / 90°,/ 45°,/ 30°,则/的度数是( )A. 15° B . 25°C . 30°D . 10°7. 能说明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 角” 为 假 命 题 的 两 个 角 是 ( )A . 120°, 60°B .95. 1 °, 104. 9°C . 30°, 60°D. 90°, 90°8.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6.如图,在△中,/ C = 90°,平分/,且/B = 3/,求/的度数 - CAB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一条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分;若a22,则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知识点9-111.若△旦△, A与D, B与E分别是对应顶点,/ 52° ,Z 67°, 15,/ 度,2. 如图,在△中,D,E分别是边,上的点,若△□△□△,则/ 度.3. 如图,点P在/的平分线上,若使△旦△,则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只写一个即可,不添加辅助线)4.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所示,/是一个任意角,在边,上分别取,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即是/的平分线.做法中用到三③0B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A. B . C . D5.如图,点E、F在上,,,// C.求证:D.8.如图,△与△中,与交于点E,且//,(1)求证:△旦△;(2)当/ 50°,求/的度数9. 已知二边及夹角,求做三角形已知:线段a , b ,/a 。
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完

三角形知识点全面总结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判定:SSS、SAS、ASA、AAS、HL (RtA^RtA)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性质:①两腰相等②等边对等角(即“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③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判定:①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结论总结: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即:DE+DF=CP,(D为BC上的任意一点)】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性质:①三条边都相等②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③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 形。
③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结论总结:①高二亘边【即: AD =巨AB 】 2 2②面积二三3边2【即:S=三3AB 2】4 A ABC 4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①两锐角互余②勾股定理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④斜边中 线等于斜边一半判定: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①定义法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③一边中线等于这边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结论总结: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二 直角边的乘积 斜边(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即: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人、B 为圆心, 以大于AB 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乂、N ;作直线MN ,则直线MN 就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三角形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

三角形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图形之一,其性质和特点的掌握对于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非常重要。
以下是对于三角形知识点的复习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三角形: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
2.顶角:三角形的顶点所对应的角。
3.边: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所连接的线段。
4.外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补角。
二、分类:1.按边的关系分类:(1)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相等。
(2)等腰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相等。
(3)普通三角形:三边长度都不相等。
2.按角的关系分类:(1)钝角三角形:一个角度大于90°。
(2)直角三角形:一个角度等于90°。
(3)锐角三角形:三个角度都小于90°。
三、性质与定理:1.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2.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其相邻的外角补角相等。
3.外角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之和。
4.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交于一点。
5.高线定理: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
6.中心定理: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内心、外心和重心都在一条直线上。
7.角平分线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与该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8.边平分线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边平分线交于一点,且与该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成比例。
9. 正弦定理:对于一个三角形ABC,AB=c,BC=a,AC=b,A、B、C分别为三角形的内角,那么有sinA=a/2R,sinB=b/2R,sinC=c/2R,其中R 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10. 余弦定理:对于一个三角形ABC,AB=c,BC=a,AC=b,A、B、C 分别为三角形的内角,那么有c^2=a^2+b^2-2ab*cosC。
11.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2底边乘以高。
12.海伦公式:对于一个三角形ABC,AB=c,BC=a,AC=b,s为三边之和的一半,那么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根号下[s(s-a)(s-b)(s-c)]。
三角形知识点复习经典归纳

三角形知识点复习经典归纳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几何概念之一,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和相关知识,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几何思维的培养都非常关键。
本文将回顾三角形的基本定义、性质和相关公式,帮助读者巩固三角形的知识,同时提供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三角形的定义及基本性质1. 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闭合图形,每条线段都是三角形的一条边,相交的点称为顶点,它们之间称为内角。
2.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即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3. 三角形的分类根据边的长短和内角的大小,三角形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
4. 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且三个内角都是60度。
5.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且两个对应的内角也相等。
6.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90度。
7. 一般三角形一般三角形即除了等腰、等边、直角三角形以外的三角形。
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 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面积 = 底边长 ×高 / 2其中,底边长为任意一条边的长度,高为从底边到对应顶点的垂直距离。
2. 海伦公式当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时,可以使用海伦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面积= √(p × (p - a) × (p - b) × (p - c))其中,p为三角形的半周长,即p = (a + b + c) / 2,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三、三角形的重要性质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 三角形内角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个内角之和等于第三个内角的补角,即α+β=180°-γ。
3. 三角形的外角关系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外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即α=β+γ。
4.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顶角的平分线也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5.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补角,且斜边是锐角的对边中最长的一边。
三角形知识总复习

折叠纸盒
折叠纸盒的构造中,常常 可以看到三角形的应用, 它们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 保持纸盒的形状。
三角形在数学与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几何学
三角形是几何学中基础图形之一, 研究三角形的性质、面积和周长
等基础知识是几何学的重要内容。
工程学
在工程设计中,三角形的应用非常 广泛,如结构设计、机械零件设计 等。
详细描述
根据三角形的角度和边长,可以将三角形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度;等腰三角形 两边相等,两个角相等;直角三角形有一个90度的角等。这 些分类有助于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和性质。
02 三角形的面积与周长
CHAPTER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01
02
03
公式法
使用三角形面积公式(面 积 = (底 × 高) ÷ 2)计算 面积。
三角形知识总复习
目录
CONTENTS
•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 三角形的面积与周长 • 三角形的角度与勾股定理 • 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01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CHAPTER
三角形的基本定义
总结词
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构成的闭合二维图形。
详细描述
三角形的基本定义包括其构成的要素,即三条边和三个角。这三条边在平面几 何中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的二维图形,而三个角则定义了三角形的角度大 小。
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相等,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 (√3/4) × a^2),其中a是等边三 角形的边长。周长计算公式为(周长 = 3a)。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度相等,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 (底 × 高) ÷ 2),周长计算公式为 (周长 = a + b + c),其中a、b和c分别是三角形的底、相等的两边和另一条边。
(完整版)第十八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第十八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所围成的封闭图形,它是几何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研究三角形知识时,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概念:1. 三边: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分别称为三边。
记作AB、BC、CA,也可以用小写字母a、b、c表示。
三边: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分别称为三边。
记作AB、BC、CA,也可以用小写字母a、b、c表示。
2. 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的一个角的顶点叫做该三角形的顶点,记作A。
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的一个角的顶点叫做该三角形的顶点,记作A。
3. 三个内角:三角形内部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记作∠B、∠C、∠A,也可以用小写字母α、β、γ表示。
三个内角:三角形内部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记作∠B、∠C、∠A,也可以用小写字母α、β、γ表示。
4. 三个外角:三角形内部每个内角的补角叫做该内角的外角。
记作∠∠B、∠∠C、∠∠A。
三个外角:三角形内部每个内角的补角叫做该内角的外角。
记作∠∠B、∠∠C、∠∠A。
二、三角形的分类根据三边的关系,三角形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相等,记作ABC。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60°,每个外角都是120°。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相等,记作ABC。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60°,每个外角都是120°。
2.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边长相等,记作ABC。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两个角是等角。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边长相等,记作ABC。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两个角是等角。
3. 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直角(90°),记作ABC。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其他两条边的最长边。
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直角(90°),记作ABC。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其他两条边的最长边。
4.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小于90°)的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小于90°)的三角形。
三角形复习讲义

7-7第七章《三角形》专题复习 姓名:第一部分、知识网络结构图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①边:AB,BC,CA 或a,b,c ②顶点:A,B,C ③角:C B A ∠∠∠,, (2)三角形的分类①⎪⎩⎪⎨⎧⎩⎨⎧等边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按边)(②⎪⎩⎪⎨⎧⎩⎨⎧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角(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①三角形的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三中线交点叫重心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内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三角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内心③三角形的高: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三条高的交点叫垂心(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交点的位置不同) (4)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 ①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b a c a c b c b a >+>+>+,,②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a c b c b a b a c <-<-<-,,(5)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三条边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了,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 的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性质 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2)三角形的外角及外角和①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②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3)多边形及多边形的对角线①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②凸凹多边形:画出多边形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的直线,若整个图形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这样的多边形称为凸多边形;,若整个多边形不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称这样的多边形为凹多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复习讲义一、知识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范围3.三角形的外角性质4.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性质5.三角形的中线,作用6.三角形的高线;内外之分;三线共同点7.中垂线(垂直平分线),性质8.命题的概念,如果那么;9.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记号,性质;10.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1.尺规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作角平分线(5)过一个已知点作一条直线的垂线1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作法13.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1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类讨论15.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16.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定;逆命题与逆定理17. 等腰直角三角形、有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18. 勾股定理,逆定理内容及作用二、基础题组知识点1-31.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1和8,若该三角形第三边长为偶数,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2.设△ABC的三边为a、b、c,化简:|a-b-c|+|b-c-a|+|c-a-b|=3.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4.在△ABC中,∠A=3∠B,∠A-∠C=30°,则∠A= 度,∠C= 度.5.已知如图,△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知识点4-81.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于点D,若∠BAC=128°,∠C=36°,则∠DAE的度数是()A.10°B.12°C.15°D.18°2. 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30°,∠ACB的平分线与∠AB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E点,连接AE,则∠CEB是()A.15°B.20°C.30°D.35°3.如图,△ABC的面积是12,BD=2CD,点E是AD的中点,则△ACE的面积是.4.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线,CE是一条角平分线,它们交与点P. 已知∠APE=60°.求∠DAC的度数.5.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 的度数是( )A .15°B .25°C .30°D .10°6. 如图,在△ABC 中,∠C =90°,AD 平分∠BAC ,且∠B =3∠BAD ,求∠ADC 的度数.7. 能说明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为假命题的两个角是 ( )A .120°,60°B .95.1°,104.9°C .30°,60°D .90°,90°8.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三角形的一条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⑤若a 2=b 2,则a=b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知识点9-111. 若△ABC ≌△DEF ,A 与D ,B 与E 分别是对应顶点,∠A=52°,∠B=67°,BC=15cm ,∠F= 度,FE= cm .2. 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EDC ,则∠C= 度.3. 如图,点P 在∠AOB 的平分线上,若使△AOP ≌△BOP ,则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只写一个即可,不添加辅助线)4.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所示,∠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做法中用到三C A BD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 )A .SSSB .SASC .ASAD .HL5. 如图,点E 、F 在BC 上,BE=FC ,AB=DC ,∠B=∠C .求证:∠A=∠D .6. 如图,△ABC 中,∠BAC=110°,BC=10,若MP 和NQ 分别垂直平分AB 和AC ,求(1)∠PAQ 的度数;(2)△APQ 的周长。
7. 如图,在ABC △中,90C ∠=o ,AD 平分CAB ∠,BC=9cm ,BD=6cm ,那么点D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cm ;8. 如图,△ABC 与△DCB 中,AC 与BD 交于点E ,且∠ABC=∠DCB ,AB=DC .(1)求证:△ABC ≌△DCB ;(2)当∠AEB=50°,求∠EBC 的度数。
9. 已知二边及夹角,求做三角形。
知识点12-151. 已知以下四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图案是__________(只需填入图案代号)2. 如图是4×4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3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现在要在其余13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使整个黑色的小方格图案成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个,请在图中设计出一种方案.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 和4cm ,则它的周长为 ( ) a b 已知:线段a ,b ,∠a 。
求作△ABC ,使 BC=a , AB=b , ∠ABC=∠a 。
aA .6cmB .8cmC .10cmD .8cm 或10cm 4.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夹的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A 、60°B 、120°C 、 60°或 150°D 、60°或120°5. 等腰三角形一腰长为5,一边上的高为3,则底边长为______________.6. 如图,线段AB ,BC 有公共点B, ABC ∠=︒110,直线m l ,分别是AB,BC 的中垂线,交与点D ,连接AD 、CD,那么A C=∠+∠ ;7. 如图,在△ABC 中,AB=AC ,∠A=120°,BC=6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M ,交AB于点E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N ,交AC 于点F ,则MN 的长为( )A .4cmB .3cmC .2cmD .1cmmlD B CA8. 如图,在△ABC中,已知∠B和∠C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点F作DE∥BC交AC于E,若BD+CE=12,则线段DE的长为_________.知识点16-181. 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A.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如果两个角都是45°,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 把命题“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的逆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Rt△ABC中,∠C=90º,AC=5,BC=12,则AB边上的中线的长为___________.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则第三边长为5. 如图,△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CDE的周长为()6.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若∠C=90°,D是BC边上的一点,且AD=2CD,则∠ADB的度数是()A.30°B.60°C.120°D.150°7. 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若AB=14c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cm2;8. 如图△ABC中,AB=AC,AB⊥AD,∠C=30°,AD=4cm,则BC=______cm.9. 如图,已知Rt△ABC中,∠C=90º,AC=8cm,BC=6cm,现将△ABC进行折叠,使顶点A、B重合,则△ADB的面积为cm2.10. 如图,要为一段高为5米,长为13米的楼梯铺上红地毯,那么红地毯至少要米;11. 如图,直线l过等腰直角三角形ABC顶点B,A、C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2和3,则AC的长是_____.12.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E,若AC=6,BC=8,CD=3(1)求DE的长;(2)求△ADB的面积.13. 如图,在△ABC中,∠C=2∠B,D是BC上的一点,且AD⊥AB,点E是BD的中点,连接AE.(1)求证:∠AEC=∠C;(2)求证:BD=2AC;(3)若AE=6.5,AD=5,那么△ABE的周长是多少?三、提高题组1. 如图,在△ABC中,∠ACB=60°,∠BAC=75°,AD⊥BC于D,BE⊥AC于E,AD与BE交于H,则∠CHD=______.2. 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2,将腰CD以D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ED,连接AE、DE,△ADE的面积为3,则BC的长为_______.3. 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4. 已知:在△ABC中,AC=BC,∠ACB=90°,点D是AB的中点,点E是AB边上一点.(1)直线BF垂直于直线CE于点F,交CD于点G(如图1),求证:AE=CG;(2)直线AH垂直于直线CE,垂足为点H,交CD的延长线于点M(如图2),找出图中与BE相等的线段,并证明.5. 如图所示,在△ABC中,DE、MN是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其垂足分别为D、M,分别交BC于E、N,且DE和MN交于点F.(1)若∠B=20°求∠BAE的度数,(2)若∠EAN=40°,求∠F的度数,(3)若AB=8,AC=9,求△AEN周长的范围.6. 如图,已知∠MON=50°,P为∠MON内一定点,点A为OM上的点,B为ON上的点,当△PAB的周长取最小值时,则∠APB度数是_______.7. 如图,△ABC 中,AB=AC ,AD=DE ,∠BAD=20°,∠EDC=10°,则∠DAE 的度数为________8. 如图,△ABC 与△ABD 都是等边三角形,点E ,F 分别在BC ,AC 上,BE=CF ,AE 与BF 交于点G .(1)求∠AGB 的度数;(2)连接DG ,求证:DG=AG+BG .9. 如图,在△ABC 中,∠BAD=∠DAC ,DF ⊥AB ,DM ⊥AC ,AF=10cm ,AC=14cm ,动点E 以2cm/s 的速度从A 点向F 点运动,动点G 以1cm/s 的速度从C 点向A 点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1)求证:在运动过程中,不管t 取何值,都有S △AED =2S △DGC .(2)当取何值时,△DFE 与△DMG 全等.(3)在(2)的前提下,若126119 DC BD ,S △AEM =28cm²,求S △BFD10. 如图,点O 是等边△ABC 内一点,D 是△ABC 外的一点,∠AOB=110°,∠BOC=α,△BOC ≌△ADC ,∠OCD=60°,连接OD .(1)求证:△OCD 是等边三角形;(2)当α=150°时,试判断△AO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 是等腰三角形.11.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ADC=90°,点E 、F 分别是对角线AC 、BD 的中点,则( )A .EF ⊥BDB .∠AEF=∠ABDC .EF=21(AB+CD ) D .EF=21(CD-AB )12. 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cm 和4cm ,高为5cm .若一只蚂蚁从P 点开始经过4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Q 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 )A .13cmB .12cmC .10cmD .8cm13. 如图,OM ⊥ON .已知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两顶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滑动,滑动过程中,连接OC ,则OC 的长的最大值是_________.14. 如图,等边△ABC 中,AO 是∠BAC 的角平分线,D 为AO 上一点,以CD 为一边且在CD 下方作等边△CDE ,连接BE .(1)求证:△ACD ≌△BCE ;(2)延长BE 至Q ,P 为BQ 上一点,连接CP 、CQ 使CP=CQ=5,若BC=8时,求PQ 的长.2,则AB=_____.15. 已知:等边△ABC内有一点P,且PC=2,PB=4,PA=316. 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引起很多人的兴趣.1955年希腊发行了二枚以勾股图为背景的邮票.所谓勾股图是指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构成(图1:△ABC中,∠BAC=90°).请解答:(1)如图2,若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则它们的面积S1、S2、S3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3,若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向外作半圆,则它们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请说明理由.(3)如图4,在梯形ABCD中,AD∥BC,∠ABC+∠BCD=90°,BC=2AD,分别以AB、CD、AD为边向梯形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之间的数量关系式为,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