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系列图集讲解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PPT课件

集中标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 配筋(必注),以及基础底面标高和 必要的文字注解(选注)。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6
独立基础配筋注写 p9~11
注写基础底板配筋
1)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2)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两向配筋相 同以X&Y打头注写。
独立基础埋深较大设置短柱时
2)以T打头注写梁顶部贯通纵筋。用“;” 将底部与顶部 贯通纵筋分隔开。
3)当梁顶部或底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各排纵 筋自上而下分开。
4)以大写字母G打头注写梁两侧对称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的
总配筋值;需要配置抗扭纵向钢筋时,梁两个侧面设置的
抗扭纵筋以N打头。(例见下页)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5
基础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基础梁底部、顶部及侧面纵向钢筋:
1)以B打头注写梁底部贯通纵筋。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 肢数时,设置架立筋,用 “+”将贯通纵筋与架立钢筋相 联,架立筋在+后面的括号内(框架结构框架梁里较常见)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将两种直径纵筋相联(没有括号)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1
四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配筋
受力筋方向区别双柱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2
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示例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3
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
梁板式条形基础 板式条形基础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4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材料课件
18
条形基础底板底部及顶部配筋
以B打头,注写条形 基础底板底部的横向 受力钢筋; 以T打头注写条形基 础底板顶部的横向受 力钢筋; 用“/”分隔条形基 础底板的横向受力钢 筋与纵向分布钢筋。
材料课件
19
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示例
材料课件
20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基础 平板等构成。
材料课件
21
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平面注写方式p32
基础主梁JL与基础次梁JCL平面注写方式,分集中标注和原位 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优先。
集中标注内容同条形基础梁
原位标注:
1、梁支座的底部纵筋,系指包含贯通纵筋与非贯通纵筋在内 的所有纵筋。
2、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配置不同时,需在支座两边 分别标注;当梁中间两边的底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一 边标注配筋值。
8
独立基础平面注写方式
材料课件
9
多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注写方式
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配筋,通常对称分布在双柱中心线两侧。 以大写字母T打头,注写为:双柱间纵向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当 纵向受力钢筋在基础底板顶面非满布时,应注明总根数。
材料课件
10
多柱独立基础基础梁注写方式
注写基础梁的编号、几何尺寸和配筋。 如JLxx(1)表示基础梁为1跨,两端无 外伸; JLxx(1A)表示基础梁1跨,一 端有外伸; JLxx(1B)表示基础梁1跨, 两端有外伸。
2、当两向基础梁十字交叉,但交叉位置无柱时,应根据需要设置附加箍 筋或(反扣)吊筋。
3、对于基础梁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的伸出长度a0值:当配置不多于两 排时,取值自柱边向跨内伸出至ln/3位置;多于两排时由设计给出。
《16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讲义(附图)-16g101-1梁

(1)集中标注
•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包括五项 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
• 1)梁编号 • 2)梁截面尺寸b×h(宽×高) • 3)梁箍筋 •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梁下部通
长筋 •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6)梁顶面标高高差
《16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 讲义(附图)-16g101-1梁
左支座截面
跨中截面
《16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 讲义(附图)-16g101-1梁
右支座截面
《16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 讲义(附图)-16g101-1梁
返回
井字梁
框架梁 KL
井字梁(垂直相交的梁尺 寸相《同16G,101-无1》图主集梁次配筋之讲解分培训)
JZL 讲义(附图)-16g101-1梁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架立筋与受力 筋搭接 《16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
讲义(附图)-16g101-1梁
箍筋
下部纵筋
拉筋
构造纵筋 抗扭钢筋
下部纵筋 《16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
讲义(附图)-16g101-1梁
箍筋
《16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 讲义(附图)-16g101-1梁
L X X (X X)、 (X X A)或(X X B) XL X X (X X)、 (X X A)或(X X B) JZL X X (X X)、 (X X A)或(X X B)
《16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 讲义(附图)-16g101-1梁
• 钢筋混凝土梁采用平法表达有 两种方式:
• 平面注写方式 • 截面注写方式
井字梁 JZL
《16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 讲义(附图)-16g101-1梁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ppt课件

阶形独立基础DJj 坡形独立基础DJp
集中标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 配筋(必注),以及基础底面标高和 必要的文字注解(选注)。
6
独立基础配筋注写 p9~11
注写基础底板配筋 1)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2)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两向配筋相
同以X&Y打头注写。 独立基础埋深较大设置短柱时 1)以DZ代表普通独立基础短柱。 2)先注写短柱纵筋,再注写箍筋,最后注写短柱标高范
保护层厚度≤5d时, 设置锚固区横向钢 筋。直径≥d/4,间 距≤10d且≤100。
水平起步筋:
基础顶50 基础内100 基础内部水平筋
间距≤500,且不少 于两道。
34
墙身竖向分布钢筋在基础中构造
1-1剖面,“隔二 下一”。当施工采 取有效措施保证钢 筋定位时,墙身竖 向分布筋深入基础 长度满足直锚即可。
• 独立基础 普通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 • 条形基础 基础梁和基础底板 • 筏形基础 平板式筏形基础和梁板式筏形基础 • 桩基础
3
标高 (基础标高控制是一主要控制项目)
结构层楼面标高系指将建筑图中各层地面和楼 面标高值扣除建筑面层及垫层做法厚度后的标 高,结构层号应与建筑楼层号一致。
当具体工程的全部基础底面标高相同时,基础 底面基准标高即为基础底面标高。当基础底面 标高不同时,应取多数相同的底标高为基础底 面基准标高;对其少数不同标高者应标明范围 并标明标高。
11
四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配筋
受力筋方向区别双柱
12
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示例
13
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
梁板式条形基础 板式条形基础
14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讲义PPT基础楼梯

系列图集培训
授课模式
•将以往的精讲、串讲模式,改为“勾重点”模式,将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集中讲解。
•第一部分平法制图规则(识图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有不明白的标注参照这部分)•第二部分标注构造详图(结合钢筋排布规则和常见问题解答细述)
•独立基础杯口独立基础•条形基础
•筏形基础
•桩基础
标高(基础标高控制是一主要控制项目)
n结构层楼面标高系指将建筑图中各层地面和楼面标高值扣除建筑面层及垫层做法厚度后的标高,结构层号应与建筑楼层号一致。
n当具体工程的全部基础底面标高相同时,基础底面基准标高即为基础底面标高。
当基础底面标高不同时,应取多数相同的底标高为基础底面基准标高;对其少数不同标高者应标明范围并标明标高。
n基础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注写时将基础底面标高直接注写再“()”内
结构平面的坐标方向
n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
n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向,径向为Y向。
n对于平面布置比较复杂的区域,其平面方向由设计另行规定并加以图示。
详解钢筋16G101图集(02)--柱和节点构造

详解钢筋16G101图集(02)--柱和节点构造问题1:框架柱与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如何处理?问题2:框架柱节点核心区水平箍筋配置太密集时,施工很不方便,是否必须按柱端箍筋加密区的要求配置?问题3: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如何注写框架柱嵌固部位,其箍筋加密区如何设置?框架柱嵌固部位箍筋加密区高度为什么比其他楼层大?当嵌固部位在首层时,地下一层柱每侧纵筋为什么要多10%且不能伸至嵌固部位以上?问题4: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位置有何要求?问题5:钢筋混凝土柱要求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范围内箍筋加密,如何理解“刚性”地面?当柱仅一侧为刚性地面时,是否也需要箍筋加密?当与柱根部箍筋加密区重叠时,是否要重叠设置箍筋加密?问题6:框架梁、柱在顶层端节点(边节点和角节点)处钢筋的构造有何要求?图集中构造做法如何选择?问题7:框架柱在顶层端节点处,柱外侧纵向受力钢筋的弯弧内半径比其他部位的要大,是如何考虑的?加大弯弧内半径后还要增加附加钢筋,可否取消?问题8:框架短柱的定义及箍筋沿竖向配置有何要求?问题9:框架芯柱的截面尺寸如何确定?芯柱的纵筋和箍筋的构造要求?问题10:转换梁、转换柱构造措施有何要求?框支梁上部剪力墙开洞时,洞边的加强措施及框支梁在洞口处的构造要求?问题11:框架柱纵向钢筋在顶层中节点的锚固方法?顶层框架梁的底标高不同或者为竖向加腋梁时,柱纵向钢筋的锚固起算点如何确定?无梁楼盖的柱纵向钢筋在顶层中节点的锚固方法?问题12:框架柱上下层钢筋数量不同或者直径不同时的处理措施?问题13:当框架柱X或Y方向无梁且无板时(简称单方向跃层柱),柱端箍筋加密范围如何计算?问题14:框架柱、转换柱纵向钢筋间距有何要求?问题15:框架柱箍筋加密区肢距构造有何要求?。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贯通钢筋采用两种规格钢筋“隔一布一”方式时,φ
xx/yy@xxx两种不同直径钢筋间距为xxx,相同直径间 距是xxx的2倍。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原位标注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原位标注主要表达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 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自支座中线向两边跨内的伸出长度注写在线段的 下方。当该筋两侧对称伸出时,可仅标注在一侧,另一侧不注。 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不受集中标注贯通纵筋的 板区限制。
· 3、注写配筋。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p57
· 基础底部钢筋砼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 起,且应小于40;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
(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 labe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 lae p58 59
· 两者的区别:直锚时采用la lae;弯锚或机械锚固时采用lab labe。(直接查表计算)
16G101系列图集培训(基础、楼梯)
授课模式
· 将以往的精讲、串讲模式,改为“勾重点” 模式,将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 集中讲解。
· 第一部分平法制图规则(识图的一些基本知 识,如有不明白的标注参照这部分)
· 第二部分标注构造详图(结合钢筋排布规则 和常见问题解答细述)
16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 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3、当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全部纵筋与集中注写过的贯通 纵筋相同时,可不重复原位标注。
4、竖向加腋梁加腋部位钢筋,需在设置的支座处以Y打头注 写再括号内。
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标注:
平法图集16G101—3深度解读

平法图集16G101—3深度解读16G101-3在11G101-3的基础上做了修改,增加和变化了部分内容。
本文对比新旧图集,对新增加和变化的内容做了深度解读,为建筑行业技术人员重新学习新图集提供了方便,有助于更加深刻理解和运用16G101-3图集,指导现场施工与验收。
标签:平法图集;16G101-3;变化0 引言混凝土结构施工图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有利于规范和统一全国制图规则,提高图纸的标准化和规范法,减少设计人员的绘图工作量,同时为施工、监理、造价计算的使用提供方便。
1 修订的背景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新的建筑理念和建筑型式广泛应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GB 50010-201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相继实施。
同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已于2016年8月1日起实行。
新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自2016年6月1日起实行,该标准中取消不设防区,且适当调整提高部分城镇的地震基本烈度。
为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更好地与新规范衔接,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使用要求,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对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系列图集进行了全面修编,16G101系列图集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批准,已于2016年9月1日起实行。
新的平法图集是对国家现行标准内容的落地、细化、延伸与补充。
2011年9月,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替代了原来的04G101-3、08G101-5和06G101-6,变化较大。
2016年9月,16G101-3替代11G101-3,增加了新的内容,局部有些变化,本文对16G101-3中新增或变化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学习和理解图集。
2 变化或新增的内容基础构件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