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工艺
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说明书1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设计
题目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生姓名郑柏浩
指导教师王云辉
专业班级11春机制1班
完成时间2013.03.15
设计题目:
用于胶带运输的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传送带允许的速度误差为±5%。
双班制工作,有轻微振动,批量生产。
运动简图:
1—电动机 2—联轴器 3—单级齿轮减速器4—链传动 5—卷筒 6—传送胶带原始数据:
目录:
一、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1)
二、电动机的选择和计算 (4)
三、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5)
四、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6)
五、初选滚动轴承 (9)
六、选择联轴器 (9)
七、轴的设计计算 (9)
八、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7)
九、滚动轴承校核 (18)
十、设计小结 (20)
十一、设计任务书 (20)
十二、参考资料 (24)
5,链轮的传动比范5。
则电动机转速可选的范围为
2335
n n
=min
r
其中,
3
93.4min
r
=。
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论文

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毕业设计论文1.引言2.传动方案的评述3.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4.齿轮减速器的二维平面设计5.结论1.引言齿轮传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传动形式,其特点是效率高、寿命长、维护简便。
本设计主要讲述了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过程。
2.传动方案的评述在传动方案的选择上,我们考虑到带式运输机需要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因此选择了齿轮减速器作为传动装置。
经过对市面上的齿轮减速器进行比较和分析,最终决定采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3.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在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中,我们首先选择了合适的电动机,并进行了齿轮传动、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的选择和验算、联轴器的选择和验算、平键联接的校核、齿轮传动和轴承的润滑方式的设计计算。
这些步骤都是必要的,以确保齿轮减速器的正常运行。
4.齿轮减速器的二维平面设计为了更好地展示齿轮减速器的结构和零件,我们使用AutoCAD软件进行了二维平面设计。
通过绘制二维平面零件图和装配图,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齿轮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结论在本设计中,我们成功地设计出了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通过传动方案的评述、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和二维平面设计,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齿轮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今后的机械设计提供了参考。
1.引言本文旨在介绍电动机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方法,以帮助工程师们在设计电动机传动装置时更加准确、高效地进行计算。
电动机传动装置作为机械传动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电动机的选择2.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在进行电动机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工作环境来选择合适的电动机类型,包括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无刷电机等。
同时,还需考虑电动机的功率、转速等参数。
2.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选择电动机功率时需要根据传动装置的工作负载和传动效率来计算,以确保电动机具有足够的输出功率。
简述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工艺及相关检测方法

简述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工艺及相关检测方法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是一种常用的齿轮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
其装配工艺和相关检测方法对于确保减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工艺:1.准备工作:包括减速器的基础件清洗和查验、零部件的清洗和配套、检查加工尺寸是否合格等。
2.主轴组装:将主轴与轴承一起装入主轴箱体,并进行润滑。
3.齿轮组装:将齿轮轮毂装在主轴上,并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的齿轮间隙进行调整。
4.正平衡测试:对齿轮进行动平衡测试,确保齿轮在运转时没有振动。
5.外齿轮舌组装:将外齿轮舌按照角度和齿数要求装入主轴的齿槽中,并进行润滑。
6.内齿轮舌组装:将内齿轮舌按照角度和齿数要求装在动力输出轴上,并与外齿轮舌啮合。
7.机体组装:将主轴箱体和动力输出轴箱体进行装配,并调整各部件间的配合间隙。
8.润滑系统组装:包括安装油泵、油箱、油管等,并进行润滑油的灌装。
9.传动联轴器组装:将传动联轴器装在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上。
10.整体装配:将各组件进行整体装配,并进行配合间隙调整。
11.检查与试验:对减速器进行参数检查和运转试验,确保减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相关检测方法:1.外观检查:包括检查减速器外观是否完好、零件表面是否有划痕或损坏等。
2.尺寸检测:使用量具和三坐标测量仪等工具,对减速器各零部件的尺寸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准确度符合要求。
3.合格验收试验:对已装配好的减速器进行试验,包括空载试验和满载试验,检测其运行和传动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润滑检测:检测减速器中的润滑油是否达到规定的清洁度和黏度等要求。
5.振动测试:使用振动检测仪器对减速器进行振动测试,以检测是否存在异常振动现象。
6.噪声测试:使用噪声测试仪器对减速器进行噪声测试,以检测减速器的噪声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7.故障分析:对减速器进行故障分析和故障模式识别,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二级减速器装配图(有立体图)

15
浸油深度
中心高H
浸油深度:高速级一个齿高≥10mm(锥齿(0.5~1)b≥10mm)
低速级≤da2低/6
附件设计
视孔盖、通气器 放油螺塞 油标 吊钩 吊环
§8 减速器装配图设计
闷盖 透盖 轴承脂润滑 10 14~17 12 图册P85
起盖螺钉
手册P200/图65
几个常见错误
拆卸空间不足
轴头键槽的长度 键联接
套筒固定
轴头的长度要比毂的长度稍短,保证套筒齿轮的端面可靠固定。齿轮设计成齿轮轴的条件:
轴承定位轴肩
轴承定位轴肩需查轴承手册
带轮缺乏定位轴肩
齿轮缺乏定位轴肩
又要有足够的扳手空间,如何协调?
凸台
箱盖
箱座
剖分面
C1
C2
C1
C2
具体步骤
轴承旁螺栓凸台尺寸确定;
大、小齿轮端盖外表面圆弧R底确定;
箱体螺栓布局(注意:不能布置在剖分面上)
油面高度及箱座中心高度H
定油沟尺寸(油润滑)
油标凸台结构(一般倾斜45°)
其它附件设计:作用、位置、大小
C2
C2
C1
A
轴承旁螺栓凸台高度线
u
二级
一、结构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应表达内容 工作原理; 各零件装配关系; 各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装配图设计步骤——“三先三后” 准备阶段 布置图面: 比例1:1;(2)三视图;
8~12
△1
△2
△2
3、在主、俯视图上画出传动件中心线、 轮廓线及其箱体内壁线
a1
a2
注意:箱体尺寸应取整。
(2)确定轴承孔外端面的位置L
齿轮减速器装配工艺规程

齿轮减速器装配工艺规程一、一般要求1、减速器装配必须按生产合同的型号、规格、安装尺寸等要求组装,并符合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2、装配的零部件,必须是经检验部门检验后的合格件,在装配前对准备装配的零件还应进行全面检查(着重检查主要配合尺寸),确认无误时再进行装配。
3、在装配前,对所有零部件的外表面的毛刺、切屑、油污等赃物必须清楚干净,对未加工表面的箱体、齿轮、蜗杆、蜗轮、压盖等表面残余物清楚干净,并涂以防锈漆。
4、各零件的配合及齿轮、蜗轮蜗杆啮合处不允许有碰伤、损伤情况,如有轻微擦伤,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情况下,经技术部门同意后,允许用油石或刮刀修理。
5、在装配时,对齿轮及配合轴、齿轴等必须擦洗干净,用压机或温差法装配,在不破坏轴径及中心孔的情况下,可用锤装配。
6、装配时,应检查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间隙(按产品标准要求)及运转是否平稳、轴承间隙等。
7、装配过程中试运行,需将箱盖合上,运行时绝对禁止敲击减速机零件。
8、装配调试结束后,应将所有零件重新清洗一遍,并涂润滑油脂,在箱体、箱盖及压盖接合面处,涂以密封胶,结合后,用螺栓拧紧,上好油封。
9、装配好后,加油试车运行,待正、反运行20min后,如无异常声音,交检验员检验油漆后入库。
二、对滚动轴承的装配要求1、装配前必须除掉轴与轴承配合面上的毛刺、锈蚀、斑点等缺陷。
2、如果采用刮刀或锉刀修理轴承的配合表面时,必须达到原加工精度的要求,保证其形状偏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3、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清洗干净。
装配后须注入适量的润滑油。
4、轴承在装配时,方可打开包装纸。
所有装在轴上的轴承,在不能即刻装配好后,应用干净的油纸遮盖好,以防铁屑、砂子等物侵入轴承中。
轴及轴承清洗后,应在其装配面上涂一层清洁的油,然后进行装配。
5、带过盈的轴承装配时,最好用温差法或无冲击负荷的机械装置进行安装,如需用锤打击时,严禁直接打击轴承圈,应垫以铜棒或软铁管打击力必须均匀分布在被装配的带过盈的座圈上,不许通过球或滚柱传递打击力。
完整版减速器装配

实训项目四减速器的拆卸与装置及其轴系部件的解析一、实验目的1.经过对减速器的拆装与观察,认识减速器的整体结构、功能及设计布局。
2.经过减速器的结构解析,认识其如何满足功能要求和强度、刚度要求、工艺(加工与装置)要求及润滑与密封等要求。
3.经过对减速器中某轴系部件拆装与解析,认识轴上部件的定位方式、轴系与箱体的定位方式、轴承及其缝隙调整方法、密封装置等;观察与解析轴的工艺结构。
4.经过对不同样种类减速器的解析比较,加深对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的感性认识,为机械零、部件设计打下基础。
二、设备和工具1. 拆装用减速器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两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锥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下置式)。
2. 观察、比较用减速器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两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上置式),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
3.活动扳手、手锤、铜棒、钢直尺、铅丝、轴承拆卸器、游标卡尺、百分表及表架。
4.煤油若干量、油盘若干只。
三、减速器的种类与结构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箱体内的齿轮、蜗杆蜗轮等传动部件组成的传动装置,装在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用来改变轴的转速和转矩,以适应工作机的需要。
由于减速器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使用保护方便,所以在工业中应用广泛。
1.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2.多级蜗杆减速器下置式蜗杆减速器实训图 4-1减速器的种类在圆柱齿轮减速器中,按齿轮传动级数可分为单级、两级和多级。
蜗杆减速器又可分为蜗杆上置式和蜗杆下置式。
两级和两级以上的减速器的传动部署形式有张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三种形式。
张开式用于载荷平稳的场合,分流式用于变载荷的场合,同轴式用于原动机与工作机同轴的特其他工作场合。
实训图 4-2减速器传动部署形式减速器的结构随其种类和要求的不同样而异,一般由齿轮、轴、轴承、箱体和附件等组成。
箱体为剖分式结构,由箱盖和箱座组成,剖分面经过齿轮轴线平面。
箱体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除合适的壁厚外,还要在轴承座孔处设加强肋以增加支承刚度。
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

23 轴套 1 HT200
2.啮合侧隙大小用铅丝检测,保证侧隙不小于0.16mm。铅丝直径不得大于最小侧隙的两倍
22 齿轮 1 45
。
21 轴套 1 HT200
3.用涂色法检验轮齿接触斑点,要求齿高接触斑点不少于40%,尺宽接触斑点不少于
20 圆锥滚子轴承 2
滚动轴承 30308 GB/T297-94
滚动轴承 30308 GB/T297-94
41 起盖螺钉 2 Q235-A 螺栓 GB5780-86-M12*25
6 轴套 1 HT200
40 通气塞 1 Q235-A
5 键 1 45
键 14*56 GB1095-79
39 视孔盖 1 Q235-A
4 齿轮 1 45
38 螺栓 8 Q235-A 螺栓 GB5780-86-M6*25
46 螺塞 1 Q235-A
螺塞 JB1130-70
11 轴 1 45
7
45 垫片20 1 衬垫石棉板
10 轴承端盖 1 HT200
44 油标 1
组合件 9 调整垫片 2 08F
43 圆柱销 2 35
螺栓 GB117-86-A8-37
8 轴承端盖 1 HT200
8
42 箱盖 1 HT200
7 圆锥滚子轴承 2
∅22n6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45H7/r6
∅40k< ∅80H7/h-
12
11
10
41
42
47
48
43
442022Fra bibliotek410
技术特性
3
输入功率 输入转速 KW r/min
减速器的装配工艺流程

轴系部件同轴度检测
轴系部件同轴度的重要性
轴系部件的同轴度直接影响减速器的传动平稳性、噪音和寿命等关 键性能。
轴系部件同轴度的检测方法
使用专门的测量工具或设备,如千分表、测微仪等,对轴系部件的 同轴度进行检测。
轴系部件同轴度的调整方法
根据检测结果,通过调整轴承位置、加减垫片等方法,对轴系部件 的同轴度进行调整,确保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02
装配前准备工作
零件清洗与检查
清洗
所有零件在装配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清 洗,以去除油污、铁屑和其他杂质。 清洗方法可根据零件材质和污染程度 选择,如浸泡清洗、喷洗等。
检查
对清洗后的零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 无裂纹、毛刺、变形等缺陷。同时, 对关键尺寸进行测量,确保符合设计 要求。
工具设备准备
01
02
,以确保装配精度和防止零件锈蚀。
清洁度
02
车间内应保持清洁,地面无油污、铁屑等杂物,以减少装配过
程中的污染。
照明
03
提供充足的照明条件,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零件的细
节和装配位置。
03
装配工艺流程详解
轴承安装与调整
清洁轴承和轴承座
确保轴承和轴承座表面无 杂质、油污等,以免影响 装配精度和使用寿命。
箱体密封性能检测
箱体密封性能的重要性
箱体密封性能直接影响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箱体密封性能的检测方法
使用专门的检测设备或方法,如气压试验、水密试验等,对箱体的 密封性能进行检测。
箱体密封性能的处理措施
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更换密封件、调整密封结 构等,确保箱体的密封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THANK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工艺
一、专用工器具
百分表:2套塞尺:1把
圆柱规:1把夹杆:3把
专用支架:4把4磅榔头:1把
铜棒:1根12"螺丝刀:1把
8"活扳手:2把10"活扳手:2把
12"活扳手:1把
二、特殊材料:
0.05mm铜垫片:1平米0.10mm铜垫片:1平米
0.2mm铜垫片:1平米0.3mm铜垫片:1平米
回丝:5KG 铅丝
三、简略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拆卸减速箱上盖-齿轮检查-吊出齿轮部件-检查齿、键和轴-清理检查轴承、轴承盖及油封-清理检查箱体-减速箱组装-加油-调试-尾工。
四、检修工序
1.工作准备
1)准备工具及材料。
2)向工作人员说明工作步骤中注意事项。
2.拆卸减速箱上盖
1)将减速箱内润滑油放尽存入专用油桶。
2)检查漏油点,并做好记录,对结合面处的漏油点做好明显标记。
3)用柴油或煤油清洗后检查减速箱外壳有无裂纹及异常现象。
4)在减速器各接合面打好装配印记。
5)拆除所有接合面联接螺栓,检查螺栓有无损伤及裂纹。
6)检查确认螺栓已全部拆除后,用起顶螺栓起顶上盖,吊起上盖,放置于准备好的垫板上。
拆卸轴承侧盖。
7)用塞尺测量各轴承间隙(一般指轴向间隙),每套轴承应多侧几点,以最小的数值为该轴承的间隙值,并做好记录。
3.齿轮的检查和拆卸
1)将齿轮清洗干净,转动齿轮,检查各齿面有无裂纹、剥皮、麻坑、崩齿等情况,轻者修理,重者更换。
2)利用千分表、圆柱规和专用支架,测定齿轮的轴向和径向的跳动,如不符要求,应对齿轮和轴进行修理,如是轴承损坏引起的,需对轴承进行更换。
(齿轮径向轴向跳动:直径在80~800mm时,跳动公差为0.02~0.10mm内,齿轮直径为800~2000mm时,跳动公差为0.10-0.13mm 内。
)
3)观察齿轮啃合情况,用铜棒敲击法检查齿轮啮合的紧固情况。
用涂红丹粉的方法检测齿轮的接触面积。
轮齿上接触面积,沿齿高方向不少于30%-60%,沿齿宽方向不少于40%-90%(随齿轮精度而定)。
分布位置应是自节圆处上下对称分布。
并做好检测记录。
4)压熔丝法或百分表测量齿轮齿顶、齿侧间隙。
齿顶间隙为模数的0.25倍;
①用压熔丝法检验侧隙:齿轮面沿齿宽两端并垂直于齿宽方向,放置两条熔丝,宽齿放3-4 条。
熔丝的直径不大于齿轮副规定的最小极限侧隙的4 倍。
经滚动齿轮挤压后,测量熔丝最薄处的厚度,即为齿轮副的侧隙。
②用百分表检验侧隙:测量时,将一个齿轮固定,在另一个齿轮上装上夹紧杆,并将百分表头打在夹杆上。
由于侧隙荐在,装有夹紧杆的齿轮便可摆动一定的角度,在百分表上可得到读数为C ,则此时齿侧间隙C 。
可通过数学关系得到
另外也可将百分表触头直接抵在未固定的齿轮的齿面上,将可动齿轮从一侧啮合迅速转到另一侧啮合,百分表上的读数差值即为齿轮副的侧隙值。
5)检查平衡块有无脱落。
4.吊出齿轮部件
1)用记号笔在齿轮啮合处做好标记。
2)吊出齿轮组件放于干燥的木板上,排放整齐、稳妥、防止碰伤。
3)取出各处垫片,按组做好标记后放在指定位。
5.齿、键和轴的检查
1)齿轮磨损起过原齿厚的20%应更换。
齿轮端面摆动不超过0.05mm,径向跳动不超过0.02mm,2)键的配合应符合国家标准,键的顶部留有0.10mm-0.40 mm间隙,当键顶间隙过大时,键底不准加垫,必须换合格的键。
3)轴应光滑完好,无裂纹及损伤现象,其椭圆度、圆锥度公差一般应小于0.03mm。
齿轮与轴的配合应符合图纸要求。
6.轴承、轴承盖及油封的清理及检查
1)清洗各轴承、轴承盖及油封。
2)检查各轴承是否良好: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紧密配合,内圈端面应与轴肩结合紧密。
轴承滚子未出现点蚀、游隙符合要求。
3)检查轴承盖,对磨损严重、有裂纹的轴承盖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4)检查油封,对己经老化、歪斜、磨损严重的油封应更换。
7.清理、检查箱体
1)对上、下机盖,先内后外全面清洗,死角、油槽、易积存油垢处,必顺清理干净:清理检查油标,使其标记正确,清晰可辨。
2)清理上、下结合面的残留密封胶或漆片、毛刺等,并检查接触面的平整等。
3)检查壳体是否完好,有无裂纹等缺陷。
机壳油道应畅通无堵塞:清理内壁时若发现油漆剥落,应及时补刷。
8.减速箱的组装
1)组装前应将各部件清洗干净,并擦干。
2)吊起齿轮,装好轴承,平稳就位于箱体,不得碰伤齿轮和轴承。
3)按印记装复各轴承端盖,用垫片调整法调整轴承位置,并作好间隙调整记录。
4)检查齿轮装配质量,径向跳动及中心距在规定范围,两轴不平行度不超过0.05 mm。
用涂色法测量齿轮啮合接触情况,齿轮啮合位置不得超过中线1.5 mm。
用压铅法或塞尺测量齿轮啮合间隙,啮合间隙不得大于0.2个模数。
5)在箱体结合面和轴承外圆上,用压铅法测量轴承紧力。
轴承外套与机壳间隙≤0.1 mm。
6)对机体、机盖结合面进行检查,如局部出现硬痕应及时修刮。
7)合上机盖前,应将各轴承上涂润滑脂。
8)检查减速机内清洁无异物后,在结合面上,螺栓孔内侧呈线状,涂密封胶,然后立即把清理干净的机盖合好,装上定位销,按顺序对称均衡地将全部螺栓紧固至规定力矩。
(用0.03塞尺检查应不得塞入5mm,定位销与接触面应在80%以上。
)
9.加油:将规定牌号润滑油通过加油孔加入箱体至标准油位。
10.调试:
1)齿轮运动平稳,无冲击声和不均匀的音响。
箱体无明显的振动现象。
2)试转不少于30min,轴承温度在规定的数值内。
运行4小时温升不得超过40℃。
11.工完场清:清理工具及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