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假气象学实习报告
气象与气候学实习报告(共3篇)

气象与气候学实习报告〔共3篇〕第1篇:气象气候学见习报告气象学与气候学见习报告一见习目的1对一定范围内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气象设备有所了解。
2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用目测手段对风云变化测量和估计的能力,培养对气候与气象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思维方法,加强对时间概念在气象与气候的数据收集的有效性的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3培养良好的学习、观测,研究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个人素质,激发对气候与气象学的兴趣。
二实习概况本次实习为期一天,2022年11月27日上午在李小刚老师和汤佩玉导员的带着下到了商洛市气象局近距离观看了主要的气象设备,听取了气象站工作人员介绍的工作流程,考前须知,商洛主要的气候灾害和央视天气预报的播报知识,气象学今后开展的主要方向等一系列的知识。
下午在李小刚老师和汤佩玉导员的带着下我们来到了东龙山气象站进行地面气候要素的综合观测和对气象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的了解学习。
三见习内容、过程及完成的任务上午:商洛市气象局参观内容:了解短期天气预报〔天气图法〕、短时预报〔测雨雷达〕和气象预警系统、卫星通讯、网络系统、天气预报影视制作和他们当年的手绘地图。
1:商洛市气象局简介商洛市气象局位于商洛市城区中心,主要承当商洛市各地气象站传输来的数据汇总与分析,负责发布气象天气预报和灾害的预警报告,为人民和政府效劳。
2:根本内容气象网络中心天气预报的形成和发布:这里有全区最好的大型气象计算机,是全区的气象数据库,全区各县市的观测数据都会聚在这里,多个显示终端分别显示着当前时刻的雷达气象回波图、卫星云图和等压线、等温线等图各要素的数据、符号,并且现在在金凤山上还建立了一个气象塔。
一进去我们就看到工作人员正通过气象站的内部数据网查看着昨晚到今天的天气图,观察着一张一张的卫星云图、雷达图,一圈又一圈的等压线,五颜六色的温度分布图、降水分布图,一撇又一捺的高压低压槽中,一堆又一堆填充着“F〞的风向图,并结合所有的图和数据分析和探讨着未来的天气状况。
气象实习报告范文3篇

气象实习报告范文3篇本文书目气象实习报告范文气象学实习报告气象学实习报告范文实习目的: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
它对肯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改变,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视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探讨供应重要依据。
加强对课本学问的相识和理解,培育用目测手段对风、云改变测量和估计的实力熟识室外数据采集过程和对有效数据的整理过程,培育对气象与气候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思维方法,加强时间概念在气象与气候的数据收集的有效性的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培育严谨的科学看法和良好个人素养。
激发对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爱好。
实习概况本次实习为期三天,12月15日在校内气象观测场进行地面气象要素的综合观测;12月16日去参观广西气象台,见习包括短期天气预报、短时预报和气象预警系统、卫星通讯、网络系统、天气预报影视制作;12月17日到吴圩气象站见习参观见习地面要素观测(人工观测、自动观测)、高空观测及人工降雨基地。
实习内容一、校内气象观测场地面要素观测12月15日,我们在校内进行本学期的气象观测的综合实习。
平常我们都是学完一个部分的观测项目就进行这部分的观测,现在可以进行综合的观测我们都很兴奋。
感受一下气象观测员所做的工作。
今日我们要进行三次的气象观测。
气象观测包括百叶箱气温、湿度和最高、最低温度观测,地面0厘米温度和最高、最低温度观测,地中5、10、15、20厘米温度观测,还有降水量、蒸发、日照、风向、风速、气压、云、天气现象等项目的观测。
早上8点我们就起先了第一次观测,我们拿着观测记录本分组去校内气象观测场进行观测。
根据平常老师教育的学问去操作。
首先观测百叶箱,先读干球再读湿球,然后读最高、最低温度表。
最读数时先读干球的小数部分,再读整数部分。
因为在打开百叶箱箱门的时候,温度表感应很快,外界条件会影响温度表。
其他温度表也一样,且动作要快速。
观测记录好后要百叶箱的箱门关上,以避开往后时间的数据的错误。
观测完这些就去观测自记温度继和自记湿度计。
大学生气象站实习报告(2篇)

大学生气象站实习报告一、引言气象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天气状况对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非常重要。
作为大学生,我有幸能够参加气象站的实习,深入了解气象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技术手段,对于提高我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本篇报告将详细介绍我在实习过程中的学习和经历,并总结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二、实习内容1. 气象观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气象观测的工作。
这项工作包括了气温、湿度、气压、风速等指标的观测。
我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到指定的地点进行观测,然后记录数据,并及时上报给上级。
通过观测工作,我学会了使用仪器和设备进行观测,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2. 气象数据分析在观测完成后,我需要将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将数据转化为图表的形式,我可以清晰地了解当前的气象状况,并进行趋势预测。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常见的气象软件和工具,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气象预报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气象预报的工作。
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和当前气象情况,我需要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进行预测。
这项工作需要对气象学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判断。
通过参与气象预报的工作,我提高了自己的预测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实习,我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了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气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过程。
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参与实习,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还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一系列的观测和分析工作,彼此之间相互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力量。
3. 科学素养的提升实习期间,我了解了气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手段,意识到气象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掌握了气象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气象学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气象学是一门研究大气现象、大气运动和大气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象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气象学实践教学活动。
以下是我在本次实践教学中的收获和体会。
二、实践目的1. 深入了解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3. 提高气象观测和分析能力;4.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践内容1. 气象观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和仪器操作方法。
首先,我们了解了气象观测的重要性,它是获取气象信息、预测天气变化的基础。
然后,我们学习了各种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如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计、雨量计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按照规范程序进行观测,记录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2. 气象数据分析在气象数据分析方面,我们学习了气象资料的整理、处理和分析方法。
首先,我们学习了气象资料的分类和整理方法,如气温、降水、气压、湿度等气象要素的统计。
然后,我们学习了气象图的绘制和解读方法,如等温线图、等压线图、风向风速图等。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规律,为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3. 气象预报在气象预报方面,我们学习了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首先,我们了解了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它是保障人们生产、生活和出行安全的重要手段。
然后,我们学习了各种气象预报方法,如数值预报、统计预报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根据气象数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天气预报,提高了预报准确率。
4. 气象灾害预警在气象灾害预警方面,我们学习了气象灾害的特点、成因和预警方法。
首先,我们了解了气象灾害的种类,如暴雨、洪水、干旱、台风等。
然后,我们学习了气象灾害预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预警信号发布、预警信息传播等。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实践体会1. 提高了气象学理论水平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对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气象学实习报告范文

气象学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气象学的相关知识和实际工作,培养我们对气象学的兴趣和专业素养。
通过实地观测仪器操作、数据采集和预报分析等实践活动,提高我们的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气象观测和气象预报。
1.气象观测我们首先参观了当地气象观测站,了解了各种气象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随后,我们进行了自己的观测实验。
我们使用气象探空仪、气象雷达等仪器进行了大气垂直廓线和降水监测。
通过操作这些仪器,我们了解到气象观测对于气象预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气象预报在这部分实习中,我们学习了气象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们使用了一些气象模型、气象预报软件等工具,进行了实际的天气预报分析。
通过对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学会了如何判断天气发生变化的趋势和原因,并进行相应的预报和预警。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1.加深了对气象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我深入了解了气象观测和预报的流程和方法,掌握了一些相关仪器的操作和数据处理技巧。
2.锻炼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气象观测和预报需要对天气要素进行准确的观察和分析,这对我们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实习中,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进行气象观测和预报,共同解决问题,这锻炼了我和他人合作的能力,也增进了我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气象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和从事气象工作的决心。
我将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气象学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观测和预报能力,为国家的气象预报和气象服务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我们的气象服务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我也将积极加入相关的学术组织和科研团队,与众多同行一起探索气象学的更多前沿问题,并为气象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气象学实习报告

气象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背景本次实习是为了深入了解气象学相关知识,加强对气象观测和预报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参与气象站工作,掌握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日常观测操作流程,了解气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过程。
同时,实习还旨在提高实地观测和气象预报能力,锻炼自己在气象灾害应对和预警工作中的应变能力。
二、实习过程与学习收获1. 气象观测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气象观测工作。
首先,了解并掌握了常见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如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熟悉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
其次,我学习了如何进行准确的观测记录,包括观测时间、气象要素数值、观测仪器的校准等。
通过反复练习,我逐渐提高了观测的准确性和记录的规范性。
2. 气象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气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和统计,我了解了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例如,通过分析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天气的变化情况;通过观测和分析气压的变化,可以预测气候的发展趋势。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气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3. 实地观测与气象预报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气象预报和实地观测工作。
通过实地观测,我学习了如何判断天气状况和气象要素的变化。
例如,通过观察云的形态和移动方向,可以初步判断天气的变化趋势;通过观测风向和风力,可以预测风的变化和强度。
通过实际操作,我逐渐提高了实地观测的准确性和预报的准确性。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通过这次气象学实习,我深刻体会到气象观测和预报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气象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习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的气象知识,还锻炼了实际操作和应变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对气象观测和预报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实习总结本次气象学实习让我对气象观测和预报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通过参与实际工作,我了解了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了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技巧,提高了实地观测和气象预报能力。
气象学实习报告总结

气象学实习报告总结尊敬的领导:我通过参加气象学实习,深入了解了气象观测、预报、应用等相关知识,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在此,我将对我的实习经历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实习内容及收获在气象学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气象观测、数据处理以及气象预报工作。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技巧。
在气象预报方面,我学习了气象资料的解读和预报技巧,提高了对天气变化的把握能力。
通过实习,我对气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巧。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气象仪器进行观测,掌握了天气数据的处理方法,提高了数据分析和预报的准确性。
此外,实习期间与同事的合作,让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在实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象观测准确性不足。
气象观测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在特殊天气条件下,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
建议在实习中加强对观测技巧的培训,并加强对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
2.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气象数据处理和分析是气象预报的基础,对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要求较高。
建议加强对数据处理软件的培训,并提供更多实际案例进行练习。
3. 组织协调能力有待加强。
在实习中,我发现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还有待提高,有时在处理多个任务时会出现疏忽或者安排不当的情况。
建议在实习过程中加强对组织和协调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时间管理和任务分配。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实习前的理论培训,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包括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软件的应用。
3. 加强团队协作的实践训练,提高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三、实习总结通过这次气象学实习,我增强了对气象学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实习期间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和认识。
气象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气象学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和目的作为一名气象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实践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重要性。
因此,我利用暑假期间,前往我国一家气象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气象学理论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气象资料整理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1. 气象观测我跟随观测员进行了地面气象观测,学习了各种气象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了气象观测规范和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气象观测的重要性,掌握了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
2. 气象预报在气象预报方面,我学习了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了解了气象预报中所使用的各种气象资料和工具。
在预报员的指导下,我尝试进行了简单的天气预报制作,通过这个过程,我对气象预报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气象资料整理我参与了气象资料的整理工作,学习了气象资料的分类、存储和检索方法。
通过这个工作,我掌握了气象资料的重要性,了解了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气象资料。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气象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收获颇丰。
1. 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我对气象观测、气象预报等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工作责任感的增强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气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工作责任感。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气象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我深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今后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暑假气象学实习报告大学生暑假气象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
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用目测手段对风、云变化测量和估计的能力熟悉室外数据采集过程和对有效数据的整理过程,培养对气象与气候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思维方法,加强时间概念在气象与气候的数据收集的有效性的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个人素质。
激发对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兴趣。
二、实习概况:本次实习为期两天,202x年12月8日中午两点在刘燕和张雁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商洛气象台,见习包括短期天气预报、短时预报和气象预警系统、卫星通讯、网络系统、天气预报影视制作;12月9日中午两点半在张孝存和刘燕老师的带领下到东龙山气象站见习参观见习地面要素观测(人工观测、自动观测)。
三、实习内容:一、商洛市气象局12月8日,中午两点我们班乘8路公交朝商洛气象台进发。
了解了商洛市气象灾害的主要种类及特点以及气象网络中心天气预报的形成与发布。
商洛市气象局简介商洛市气象局位于商洛市城区中心,主要承担商洛市各地气象站传输来的数据汇总与分析,并负责发布气象天气预报和灾害的预警报告。
在气象台我们首先向我们讲解了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主要从商洛地形与气候特点,商洛市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各类灾害在不同季节中分布特征及防御重点,如何应对气候变暖,气象预报主要手段。
我市地处秦岭山脉东段,位于陕西东南部,地形起伏较大,岭谷相间,峰峦叠嶂,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处牛背梁海拔2802.1m,最低处商南梳洗楼附近海拔215.4m,相对高差2586.7m。
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形似手掌,由北而有秦岭主脊,蟒岭、流岭、新开岭、鹘岭、郧西大梁都是典型的掀斜断块山,这些断块山发肓着不对称水系,境内沟壑交织,河流密布,在19293km2 的地域内,分布流长在10km 以上的河流240多条,主要有: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等五大河流,这些河流从秦岭主脊开始分别向东、东南和南、方向注入黄河、汉江等流域。
这些河流对我市气候调节、水汽供应以及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影响较大。
另外我市这种结构复杂、山岭纵横交错、千沟万壑、浪起伏特殊的地形地貌,有利于西南暖湿空气流入和水汽的堆积。
1.2地质结构商洛市按区域地质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震旦纪海侵之后,经印支运动,自北向南分阶段结束海侵,三迭纪末期受印支运动影响,秦岭整体隆升,地槽结束。
燕山运动时期,沿西北—东南向断裂,形成一些断陷盆地,白恶纪末和新生代时期,发生了继承性断块差异运动,在山间形成了红色盆地,第四纪受新构造影响又发生断裂,盆地里红层发生断错和褶皱。
这些间歇性断块分异运动特点,同时遭受长期风化、剥蚀,且受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等五大河流及其它大小支流长期切割,形成结构复杂、山岭纵横交错,千沟万壑的山地地貌与断块掀升地质结构。
外露基岩主要为片岩、板岩、千枚岩、片状灰岩、白云岩、砂岩、侵入岩第四系结构,散碎石岩广泛分布。
由于地质作用,岩体呈裂隙发育,风化破碎,力学强度低,在降水和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影响下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 气候特点我市从气候带上分析,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由于地形、地貌、构造复杂,山地起伏落差大,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山地立体气候和局地小气候明显,我市自北向南年平均气温11.0 – 14.0度,极端最高气温40.8度,极端最低气温-22.6度,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06—845毫米;部分县个别年总降水量高达1307mm(商南1964年),每年6—10月间降水量占全年的70%,年日照1870 - 2120小时,无霜期200天。
区内秋季多雨,春冬易干旱,夏季暴雨频繁。
商洛市地处秦岭腹地,位于南北气候分界线边沿,横跨亚热和暧温两个过渡性季风气候带。
辖区内呈垂直差异明显的半湿润山地气候特征。
由于季风性气候具有不稳定特性,加上70年代后期全球气候逐步变暧等诸多因素,造成本市灾害频繁,常发生干旱、暴雨、冰雹、连阴雨、霜冻、寒潮等气象灾害。
各类灾害有各自的特点,其灾害比重;危害程度;危害时段均不相同。
由于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交替危害给经济作物生长发育带来严重损害。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约占自然灾害的70﹪以上,有的年份高达80﹪~90﹪。
另外气象灾害又是其它自然灾害源,因为它可以导致洪水泛滥,山体滑坡,还会引起交通事故、森林火灾、以及经济作物的病虫害等。
历年给商洛市造成较大危害的主要是干旱,位列各类灾害之首,占总灾害比重的29.6%,其次是连阴雨,占总灾害比重的24.5%。
位居第二位是暴雨和冰雹,大约占总灾害比重的17%和20%。
第三位是寒潮、霜冻,只占总灾害比重的3.6%和5.0% 由于干旱是一种跨度最长的自然灾害,历年不同季节,不同作物生长时段都可能发生,造成的危害面大,多发生在土地相对集中河谷盆地一带,并且以区域性和全区性干旱为主,占总干旱次数的76.8%,应成为我市各地防御重点。
连阴雨虽属长时间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出现次数较多,但多以局部性灾害为主,全区性连阴雨灾害只占42.7%。
冰雹、暴雨是一种强对流天气过程,由于此类天气来势猛,时间短,分布区域小,所造成的灾害时常以局部毁灭性为主。
寒潮、霜冻,属大范围强冷空气造成的冻害,短时期对部分经济作物生长造成危害较大,但是危害时间短,经济作物生长还有恢复期,出现的机率也小,这对于我市大范围垂直山地气候来说危害较轻,位居各类气象灾害之末。
各类气象灾害有各自的特点,随着历年季节的变化,其分布规律对经济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危害也不相同。
根据上述各节分析,我市六大气象灾害在各季中的分布有如下特征:冬季(前一年12月~次年2月),各类气象灾害出现的频率较少,主要是干旱,虽然在这一季节内气温较低,土壤失墒慢,各类经济作物处于体眠期,需水量小,但遇长时间大范围干旱可造成植物根系干枯,轻者推迟荫发期,重者造成大面积死亡。
根据资料分析,我市每年出现不同性质的冬旱机率为0.5次,出现区域或全区性干旱机率为0.3次. 春季(3~5月)是我市各类气象灾害最为活跃期,特别是3月下旬后全市自南向北各类经济作物陆续进入播种、叶芽荫发、展叶和开花期。
但是在这一季节内随着气温缓慢回升,除区域性暴雨外,其它如:干旱、连阴雨、冰雹、寒潮、霜冻都有交替发生的现象。
根据统计,春季灾害最为严重是霜冻过程,年平均5.6次,大范围全区性霜冻过程年平均2.1次,其次是连阴雨和冰雹;年平均分别为1.7次;0.9次。
另外干旱;暴雨;寒潮虽有交替发生,但机率较小,多属区域与局部性的。
夏季(6~8月)各种经济作物已进入旺盛生长和果实形成期.该时段防御的重点应是伏旱和局部性暴雨与冰雹灾害。
从大量气象资料统计表明,历年共出现全区域性的干旱过程次数146次,其中(5~8月)发生春夏连旱5次,夏旱20次,伏旱45次,共计70次,年平均1.6次,而在该季节三类干旱中,伏旱占全区性干旱的31%,夏旱占13.7%,春夏连旱占3%..伏旱占春夏连旱和夏旱总数的64%,可见危害之大。
连阴雨位居第二位,年平均1.5次,但是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大,土壤水分蒸发快,难以形成低温灾害,对作物的正常生长无大碍。
暴雨、冰雹排列第三位,年平均全区性过程只有0.3次,但是局部性过程特别多,年均分别为3.3次、1.9次。
所以这两种灾害仍是夏季预防中的重点。
秋季(9~11月)该时段正是各种经济作物果实成熟采收期,在这一季内对商洛市影响最大的灾害,第一位是连阴阴雨,第二位是干旱。
有旱有涝,旱涝相间,无固定规律。
其中大范围全区性连阴雨年平均1.4次,干旱1.1次,全市性连阴雨占不同类形连阴雨总次数的17.5%,干旱占25.3%。
由于这两种大范围自然灾害正好位于作物灌浆、收获、播种期,必须采取措施,提前防范,综合预防,减轻危害。
气候变暖是全球现象,是人力不可为的自然现象,如果气候继续变暖,我市各地冬季将逐年缩短,夏季时间将提前并延长,大笵围的干旱和局部洪涝等其它气象灾害与一些不可提前预见性极端气候事件次数增多,历史上用于农事活动的二十四节气临界气候将有所提前,我市独特的垂直立体山地气候略有变化,所以我们要面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现实,做为气象部门应抓住暖头冷尾未来气候变化,充分依托气象现代化优势,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随时随地为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性气象服务与合理化建议。
特别对气象灾害方面的作用。
气象灾害有地震、地质灾害(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干旱、台风、热带气旋、热带风暴、我区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雷雨大风、台风、低温霜冻,因为这些气象灾害造成150多亿年,制作出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让人们提前防范,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所以说作为一个气象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气象预报员更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预报经验。
这样才向各个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各个部门根据这些信息才可以制定正确的措施,才造福人类。
了有关气象发展的纪录片,看完纪录片后,我们分组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参观气象台计算机网络系统、天气预报和天气预报影视制作等。
观看气象纪录片,纪录片主要讲述了气象的发展过程还有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气象从古代就有观测,经过长时间积累的经验才有今天高水平的观测技术,和现在高科技的观测仪器。
气象观测的项目包括云、能见度、温度、气压、湿度、风、降水、蒸发、日照、辐射热强度。
专业气象观测可以分为城市气象观测、船舶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林业气象观测、航空气象观测。
天气预报方法有数值预报法、天气图预报法、雷达卫星预报法。
数值预报法可以预报1―7天,甚至10天的天气;雷达卫星可以预报几小时内的天气,如暴雨、雷雨大风;天气图预报法可以预报1―3天的天气。
天气预报的过程:气象资料的采集――资料的传输――天气预报的制作――做出天气预报产品――气象服务。
影片还讲述了一下气象常识。
看完有关天气预报的影片,首先我们参观的计算机处理中心,这里放置着目前气象台使用的最先进的大型计算机。
这些计算机的工作就是处理广大地区乃至全球的气象资料。
这些气象资料是从分散的气象台站网取的。
因为天气预报和气候分析往往需要,广大地区乃至全球的气象资料,使用时又是集中起来进行比较分析,这就要求各站的记录不仅能够准确,而且基本上代表一个地区的气象情况,还要能够相互之间进行比较。
因此,气象观测的特点是: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同时,气象要素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它的变化只有通过对大气连续观测,并进行天气学分析才能了解。
因此气象观测必须保持连续性,不能中断或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