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 课件(28张PPT)

• 中心论点: C
分论点:A.B.D
9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 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 “ 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 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 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 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 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 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
了。《怀疑与学问》 自己归纳,结合文中关键语句
上文的论点是: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础。
13
(二)怎样分析、补充论据
14
论据 证明论点的材料
1.辨别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 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
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
(概括:人+事)
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 道理论据 言警句、民间谚语以及公认的
事理等
中心论点: 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
12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 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 “ 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 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 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 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 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 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
翻开中外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 索”结下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 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创立了震惊世界科坛的 “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受了上千次的失败, 终于,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晶。很难想象,他在每一次 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还能发明电灯来造福人类。 《论语》 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
高考专题复习:议论文的常见结构

二、对照式
就是在论证思路中,把 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照, 或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 烘托另一种事物或意见并加 以对照;或者用另一种事物 或意见来烘托某种事物或意 见。
对照式结构模式:
第一段 亮明观点(50字) 第二段 正面剖析(危害、根源)(100字) 第三段 正面举例(点、面)(150字) 第四段 反面阐述(作用、好处、意义)100字 第五段 反面举例(点、面)(150字) 第六段 联系现实(正、反)(200字) 第七段 重申观点(50字)
洪刚,面对歹徒,想到自己是一名
军人,要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毅然挺身而出,演绎了一首正气之歌, 面对选择,他用“忠心”。
用“爱心”选择。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 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歌手用歌 声唱出了“爱心”。平时,也不断 听到
某某人献爱心,捐款助教等 ,当然, 不考虑伦理道他们也可以干些别的 什么事,可是面对“选择”,人们往往 使用“爱心”,有了爱心,世界便充满 了美好。
提醒:概念比较模糊,可以有好几种理解
的,一般要强调在“……的情况下”,否则会 引出不同的看法,立论科学。
也可以简化为问题式的五步法:
1 提出问题(由材料提出,存在什么问题即 是什么)
2 分析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即为什么) 3 问题的严重性(危害即怎样,其实属于分 析问题)
4 解决问题(联系材料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 解决问题 怎么样) 5 说明方法的意义(会怎么样)
用心选择
真的,不是人人都会碰上生死选择,但 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 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到那时 ,我们大家唯一能做的便是用“心”选择 。
用“良心”选择。 电视剧《生死选择》的主人公 面对生与死的选择,毅然将生与死 作为两个砝码放在“良心”这架最 公平的天平上,作出了恰当的选择 ,奏出了反腐倡廉的最强音,使我 们深受教育。面对选择,我们就应 用“良心”作尺度,“三思而后行 。”
2025届高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议论文写作之“六步连珠法”++

四、牛刀初试
用“六步连珠法”构思“逆境与成才”。
佳作展示:逆境与成才
正如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一样,逆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那么应 当怎样正确看待逆境与成才的关系呢?
(点)提出论题——怎样看待逆境与成才的关系。 人生的路很漫长,遇到荆棘、沼泽是很平常的事。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为了逃 避宗教裁判所的追捕,17岁就背井离乡;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年轻 时曾被流放;还有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导弹之父钱学森,他们作出的贡献是 无法估量的,而他们所受的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逆境给予他们的是更坚定的 决心、更顽强的斗志。应该说困难绝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锻炼人才,它可以创造 奇迹。
(正)从正面列举两例名人探索的实例,证明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反之,如果对任何事物只是浅尝辄止,稍有些“小鱼小虾”的收获就洋洋得意, 那么自古至今,就不会取得什么生产上、科技上的进步,人们也不会创造什么现代 化生活了。
(反) 从反面以假设情况举例,与上段形成对比。
也许有人会说:“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不错,“涉 深水”是不如“涉浅水”来得安逸、舒服,有时还有一定的危险,需要付出沉重的 代价。但如果仅因为探索的危险就停止活动,固守在“鱼虾”之上。人类社会的进 步就会成为泡影。 (反)进一步解说涉水“深”“浅”的利弊,引导读者认识
(总)呼应开头,发出号召,指出探索是责任,义务。 使文章显得有高度、深度。
三、“六步连珠法”写作要领
正
点
深 联总
反
说明:本式是根据高考优秀作文的构思总结出来的一种议论文入门的结构样 式。全文分为此六个层次,纵横结合,层层深入。
议论文阅读知识和论点专题复习指导

议论文阅读知识和论点专题复习指导知识归纳一、文体知识〔一〕、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要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
它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效劳的。
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确实凿的事例或史实。
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理论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譬句等。
注意,有的时候道理论据也指作者的推理。
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络的纽带。
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二〕、论证方法。
常见的有以下四种:1.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2.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3. 比照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比照,在比照中证明论点;4.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采证明论点。
〔三〕、议论文的构造。
一般来说,议论文最根本的构造是提出问题(也叫引论)、分析问题(也叫本论)、解决问题(也叫结论)。
又可以分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化的阐述构造,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阐述构造,叫“横式〞。
〔四〕“这〞、“此〞、“那〞等代词的指代。
〔五〕、议论文的语言——准确性、概括性。
二、命题方向考纲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提取、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能辨析论据类型,概括论据,按要求补写论据;能辨识、理解论证的方法和方式,理清论证的构造;能分析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议论性语言准确、严密、生动的特点;能辨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络,并通过自己的考虑,对作者的阐述做出判断。
议论文专题复习

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
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 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 明确的判断的句子。 例:《谈骨气》 论题:谈谈关于“骨气”的问题。(话题 ) 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 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呢?
❖ 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题目即中心论点。 ❖ 2.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自己的一段经历、发现
一、关于论点:
论点 :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
(正确、鲜明)
形式:完整的表达观点和态度的陈述句。
中考中常见的几种题型: 1、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 2、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5、这篇文章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考题训练:
你觉得下面能成为论点的是(1、4、5、8 )
常考题型: 1、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2、文中加点的词语可否删去? 3、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考题训练:
• 阿西莫夫这一聪明的舍弃,成就了他一 生创作480部科幻著作的辉煌业绩,也为他 赢得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家的荣 誉称号。舍弃有时是痛苦的,但如果不能 忍受一时的痛苦,就有可能招来终生的痛 苦。
这则材料采用事实论据证明了“疑是建 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 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这一观点。
方法指导:
1、论据的作用:支撑、论证作者的观点
2、答题格式:运用(事实/道理)论据,直 接论证 (中心论点/分论点) 。(即跟材料 最近的观点)★
问题:
1、论据有什么作用? ★2、如何辨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本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李冰父子、毕升、司马迁等 人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论证了躬行践履,是一个人有所作为、 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的道理,使论证更具体,有说服力。
初三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知识梳理》

初三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知识梳理》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一、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
(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二、论据(用什么证明)1.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2.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3.次序安排(照应论点);4.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5.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三、论证(怎样证明)1.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事实论据记叙②引用论证: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2.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3.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4.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四、议论文的结构1.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2.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
五、议论文的语言1.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2.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3.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4.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议论文专题复习教案

议论文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技巧。
2. 提高学生分析、评价和使用论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有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议论文进行深入分析。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言、论点、论据、结论。
2. 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权威论据。
3. 论证方法:归纳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
4.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逻辑性、严密性、说服力。
5. 修改和润色议论文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回顾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说明引言、论点、论据和结论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 分析不同类型的论据,让学生学会辨别和运用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和权威论据。
3. 讲解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和比较论证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三种论证方式的差异和适用场景。
4. 引导学生关注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如逻辑性、严密性和说服力,并让学生通过修改和润色自己的作文来提高这些特点。
四、教学评估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议论文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评估学生在分析、评价和使用论据方面的能力。
3. 通过作文和修改过程,评估学生在表达观点和论证方面的进步。
五、教学资源1. 议论文范文:提供一些不同主题和风格的议论文范文,供学生参考和分析。
2. 论据素材库:整理一份包含不同类型论据的素材库,方便学生在写作时查找和使用。
3. 修改和润色指南:提供一份关于如何修改和润色议论文的指南,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质量。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不同类型论据的理解和运用经验。
2. 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辩论中运用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和比较论证。
3. 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写一篇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2023届中职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写作专项复习

1
是什么 → 就内容而言
分论点的确定其本质就是一种造句形式,是对“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韩哦哦样”其中一点或者三点来进行造句。
8
例1:《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6、语言文字规范,文面整洁。 03 7、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8、表述通顺、连贯、得体,力求有文采。 3
01
议论文写作的一般结构
1.引论 2.本论 3.结论
韩哦哦
4
基本模式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
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韩哦哦
练 习:宽 容
02
宽容是一 种智慧
03
宽容是一 种美德
04
宽容是一 种境界
04
02
03
14
再举个
安全
A 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B 没有安全,生命得不到保障。 C 没有安全,目标就无法实现。
因——为什么
爱
A 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不悔。 B 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望。 C 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不息。
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韩哦哦
16
再再举个
法——怎么办
意 A 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气 B 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C 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A 笑对人生,需要潇洒回首,告别昨日的忧伤。 乐 B 笑对人生,需要我们振作精神,接受新的挑战。 观 C 笑对人生,需要我们有虚心的心态面对他人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解题方法
1.找出或归纳中心论点
三看一归法:即看题目、看开头、看结尾
一归即通过
分析各段分论点,从中归纳文章的论点。(主语+谓语 应是
正面陈述性判断语气来表述)
2.分析开头论据的作用
方法:1、结构:开头引出或总领,中间起过渡,结尾作归 纳。
2、内容;强调了什么、是否有趣。 3、论据:作为什么论据来证明论点。
2、段间: 找中心、找标志词
3、段内; 辨识论点和论据,逐句分析找联系。
5、体味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采用三步走法: 第一步,本词语何意?第二步,尝试去掉变何意? 第三步,体现了语言的什么特点?
6、为文章补充一个事实(道理)论据
: 直引不了要自创
7、结合文章内容链接探究和联系生活实际谈看 法、感想、评价;
三.议论文语言有什么基本特点:
严密、 逻辑性强
议论文阅读考查的要点是:
1、 原文找中心论点或概括中心论点; 2、 分析开头论据的作用; 3、 常用论证方法的辨析及其作用; 4、 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思路; 5、 体味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6、为文章补充一个事实(道理)论据; 7、结合文章内容链接探究和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 感想、评价;
3、常用论证方法的作用
举例论证 充分地证明了-----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 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 突出地证明了-----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 生动地证明了-----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证明的观点是“就近”的观点)
4、理清文章结构和论证思路:
1、整章: 三段论
议论文阅读复习
淅川二中
复习导学提纲:
1、熟练掌握议论文文体知识 。
2、熟悉常见的考查题型及其解题思路的方 法。
回顾文体知识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
A.对论点的要求: 论点必须正确、鲜明
B.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 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分论点是对中心
论点的有力证明和补充。
(2) 论据
方法:(1)链接探究“找相交” (2)联系实际“说观点+谈实际”
再见
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事例
和数据;道理论据包括名人名言、科学原理、
民间谚语俗语等 。
(3)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二 议论文的结构
最基本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 (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具体结构形式: 1.横式: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2.纵式:a.层进式 b.起承转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