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版本马王堆导引术.docx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法目录预备势 (2)起势 (2)第一式挽弓 (3)第二式引背 (4)第三式凫浴 (5)第四式龙登 (6)第五式鸟伸 (6)第六式引腹 (7)第七式鸱视 (8)第八式引腰 (8)第九式雁飞 (9)第十式鹤舞 (10)第十一式仰呼 (10)第十二式折阴 (11)收势 (12)预备势没有好的开始,就不会有好的练功效果。
很多练功者不注意练功前的准备工作,往往在听到音乐口令以后才开始站立、起势,或直接跟随口令做动作。
这种做法不利于调节人体进入良好的松静状态。
正确做法是在练功之前首先调整好身体姿势,收腹敛臀,含胸拔背,心无杂念,精神内守,意注丹田,使自己进入到一种安静祥和的心理境界和松沉舒适的身体状况,然后才跟随口令或者音乐翩翩而动。
【技术要领】 并步站立,头正颈直,下颌微收,含胸拔背;两臂自然下垂,周身技术要领】中正;唇齿轻叩,舌抵上腭;目视正前方。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松静站立,自然呼吸;2. 面容安详,内心平静。
】 通过身心调整,渐入练功状态。
【功理作用功理作用】】【動作要點口訣動作要點口訣】兩腳并攏調正身,調整呼吸細長深,目視前方身放鬆,氣沉丹田心安穩;跨步調身肩下沉,旋腕抬掌微提踵,轉掌下按趾抓地,動作緩慢意掌心。
起势【技术要领】技术要领】1. 微展肩,同时两掌外旋,掌心向前;2. 两掌自体侧向前缓缓抬起,掌心斜向上,吸气;同时,微提踵,两掌上抬至与肚脐同高;3. 接上势,转掌心向下,两掌缓缓下按,至两胯旁,呼气,落踵;同时,脚趾微抓地。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百会穴上领,身体保持中正安舒;2.按掌与托掌转换时,注意旋腕。
3.抬掌时意念劳宫穴,按掌时意念下丹田。
【功理作用】通过两掌上抬、下按,配合呼吸,可以引导清气上行,浊气下降,功理作用】使习练者逐步进入练功状态;通过抬掌按掌,提踵抓地的有节律运动,可以改善练习者手足末端的气血物质循环,起到温煦手足的作用。
马王堆导引术口令

马王堆导引术口令◆预备式:并步站立,调匀呼吸,意守丹田。
◆起势:(1)左脚开步,松颈站立,两臂外旋,上托,内旋下按;(2)旋腕,托,按;(3)旋,托,按。
◆一、挽弓:(1)两手上托,胸前合抱,开,合,左转,撑拉,转正合抱;(2)开,合,右转,撑拉,转正合抱;(3)开,合,撑拉,转正合抱;(4)开,合,撑拉,转正还原。
◆二、引背:(1)提踵拱背,磨肋前伸,拱背后坐,按掌翘望,收脚还原;(2)拱背,磨肋,后坐,按掌,收脚;(3)拱背,磨肋,后坐,按掌,收脚;(4)拱背,磨肋,后坐,按掌,收脚并步。
◆三、凫(fú)浴:(1)摆臂顶髋,旋腰后视,两掌下按;(2)摆臂顶髋,旋腰后视,两掌下按;(3)摆臂,旋腰,按掌;(4)摆臂,旋腰,按掌。
◆四、龙登:(1)八字开立,两肘上挤,曲蹲插掌,手捧莲花,伸臂直立,提踵上撑,内合下按,点按大包;(2)曲蹲插掌,手捧莲花,伸臂直立,提踵上撑,内合下按,点按大包,两肘垂落。
◆五、鸟伸:(1)脚跟外旋,旋臂前摆,展臂俯身,卷身,前探,起身;(2)旋臂前摆,展臂俯身,卷身,前探,起身,并步。
◆六、引腹:(1)两臂侧起,旋臂左顶髋;(2)旋臂右顶髋;(3)左顶髋;(4)右顶髋;(5)穿掌,撑按;(6)穿掌,撑按;(7)穿掌,撑按;(8)穿掌,撑按,还原。
◆七、鸱(chī)视(1)上步磨肋,举臂踢脚,勾脚探视,并步还原;(2)摩肋,踢脚,探视,并步;(3)摩肋,踢脚,探视,并步;(4)摩肋,踢脚,探视,开步。
◆八、引腰:(1)摩运带脉,引腰前推,俯身摩运,提肩远观,落肩还原,起身提手,下落分掌(2)摩运,前推,俯身,提肩,落肩,起身,落掌;(3)摩运,前推,俯身,提,落,起,落;(4)摩运,前推,俯身,提,落,起,落。
◆九、雁飞:(1)并步,两臂侧起,翻掌上举,屈膝下蹲,转头下视,转正平举;(2)翻掌上举,屈膝下蹲,转头下视,平举;(3)上举,屈蹲,转头,平举;(4)上举,屈蹲,转头,平举,还原。
体育论文——马王堆导引术

感受马王堆导引术以前经常看见公园里有老人打太极,觉得他们打得很悠闲,很有范儿,就想着自己哪天也一定要学太极,但真当自己开始学了以后,却发现太极真不是简单就能学会的。
上学期看到本学期体育可以选修武术就毫不犹豫的报了,抱着一腔热情就开始了我的马王堆导引术学习之旅。
先说说我在学习马王堆导引术执之前对马王堆导引术的了解吧,好吧,说实话,在学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马王堆导引术是什么,后来上第一节课听老师说了“马王堆导引术”和“腕功”,当时我甚至不清楚腕功就是马王堆导引术的一部分,由于好奇我在下课后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编创的新功法之一,由上海体育学院承担研究任务。
新编功法依据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以循经导引、行意相随为主要特点,围绕肢体开合提落、旋转屈伸、抻筋拔骨进行动作设计,是一套古朴优美、内外兼修的功法,集修身、养性、娱乐、观赏于一体,动作优美,衔接流畅,简单易学,安全可靠,适合于不同人群习练,具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本书对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的功法源流、特点、基础和技术要领作了全面介绍,是全民健身活动中习练健身气功的统一教材。
”知道这些后,对马王堆更加向往,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学马王堆导引术,太有意义的一件事了啊。
抱着对武术的敬爱,我开始了马王堆导引术的学习之旅,但随着对马王堆导引术学习的增加和深入,我觉得好累啊,动作好多好难做啊,,每做完一个动作都好累啊,做完一遍马王堆就会出一身汗,看来效果真的很明显呢。
但是当课程到一半的时候,每每练习马王堆的的时候我搜会不自觉的想要偷偷懒,貌似我更喜欢骨头懒散的感觉,但是联系马王堆好像可以将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没有每节课都坚持下来好惭愧啊。
快期末考试了,我还没有完全记住马王堆的每一个动作,看来没有听老师的每周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是不行的,看来无数这种东西是需要毅力、坚持和勤练的。
马王堆导引术健身气功带口令

马王堆导引术健身气功带口令:1. 马王堆导引术介绍马王堆导引术是一种以改善人体健康为目的的中国传统健身气功,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经络养生理论,是一种古老的健身方式。
它以控制呼吸、放松肌肉为主要内容,通过改善人体气血循环,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达到调节机体的健康目的。
马王堆导引术的口令也是一种特殊的健身方式,它以口令的形式,结合呼吸、放松肌肉、拉伸身体等技巧,达到健身的效果。
,不少于100字。
2. 健身气功简介健身气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健身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呼吸来调节身体内部的气机,从而达到调节身体健康的目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状况,还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延长寿命,促进身体健康。
健身气功的基本动作包括站立、走路、拉伸、按摩、拳击、拳击、挥拳、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拳击、3. 带口令的操作步骤1. 先站直,双脚分开,膝盖微微弯曲;2. 双手向前伸直,手掌平放,指尖微微弯曲;3. 吸气,口令念出;4. 吐气,双手收回至腹部;5. 重复以上动作,每次口令都要念出。
4. 动作技巧指南• 保持身体稳定:身体要保持站立或坐姿,腰部要挺直,头部要抬高,肩部要放松。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技术要领、注意事项及功理作用(二)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技术要领、注意事项及功理作用(二)马王堆导引术第四式:龙登技术要领:跟为轴外展脚掌,手至腰目视前方,腿下蹲两掌下插,意念想浊气下降。
全蹲转掌心向上,胸前呈莲花形状,起身立缓缓上举,伸头顶看前上方。
指尖朝外外展掌,提踵眼睛前下望,落脚两掌按胸前,翻点大包胸两旁。
一上一下做两遍,最后并跟八字站。
注意事项:下蹲可全也可半,充分展提往下看,隐白上行阴陵泉,直到大包胸两遍。
功理作用:通畅三焦臂撑展,祛除胸闷和气喘,提踵增肌平衡力,改善腰腿和颈肩。
第五式:鸟伸技术要领:脚尖为轴跟外展,平行站立同肩宽,内旋腰带臂外摆,两眼平视往前看。
外旋腰带再外摆,前俯两掌按下来,上体地面要平行,目视前方把头抬。
卷身蠕动要体现,腰胸颈椎节节展,双掌摆按体前探,起身重复做一遍。
注意事项:头颈脊柱协调动,极泉少海到少冲。
功理作用:展臂前伸利肩颈,蠕动防治腰背病。
第六式:引腹技术要领:左脚收回并步立,目视前方侧平举,右腿微屈左顶髋,左内右外旋两臂。
左腿微屈右顶髋,右内左外两臂旋,两手掌心都翻转,两只眼睛看向前。
左右顶旋做两遍,左上右下划弧线,胸前交叉穿两掌,左外右内目视前。
右掌旋头右上方,指朝左掌心向上,左指前按左胯旁,髋左顶看左前方。
左右穿撑做两遍,动作相同方向反,做完左掌外划弧,两臂垂落并步站。
注意事项:内旋外展腹放松,上面小指臑俞映,下面拇指对环跳,少泽小海至听宫。
功理作用:两臂内旋和外展,强壮肘手和颈肩,腰髋扭动手臂动,消化不良能改善。
第七式:鸱视技术要领:半面左转上左步,两掌摩肋举划弧,左腿微屈手外勾,右脚绷直缓踢出。
伸臂拉肩头前探,同时右脚勾脚尖,右脚回落看前方,左脚收回并步站。
然后半面向右转,右势动同方向反,一左一右做两遍,最后一动开步站。
注意事项:伸臂勾手头前探,勾脚莫忘用意念,头经后背至委中,下到至阴小趾端。
功理作用:抻拔前探利颈肩,抬踢平衡得改善。
一指禅戳戳戳!。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教案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教案教案标题:马王堆导引术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马王堆导引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学习并掌握马王堆导引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马王堆导引术的历史介绍、基本动作示范和技巧讲解。
2. 马王堆导引术实物或图片:用于示范和展示。
3. 音乐播放器:用于配合学生进行导引术动作练习。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马王堆导引术,向学生介绍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体: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
2. PowerPoint演示:通过演示文稿向学生展示马王堆导引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3. 示范和练习:老师示范一个动作后,学生跟随进行练习,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动作姿势和呼吸方法。
4. 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作为导引者,其他成员作为跟随者,导引者负责带领跟随者进行导引术动作练习。
5. 音乐配合:播放适合的音乐,帮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进行导引术动作练习,增加趣味性和动感。
总结: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感受和体会,鼓励他们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导引术的原理和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调节情绪、放松身心等方面。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文化展览,了解更多关于马王堆导引术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其他传统文化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舞龙舞狮等,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验。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姿势和技巧是否正确。
2. 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学习笔记和分享内容,评估他们对马王堆导引术的理解和认知程度。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导引术教练进行示范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巧水平。
古代健身养生方法马王堆导引图集

古代健身养生方法马王堆导引图集
《马王堆导引图》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
为西汉早期作品,是现存最早的导引图谱。
原帛画长约100厘米,高40厘米,分上下4层绘有44个各种人物的导引图式。
“导引”是中国古代的健身、养生方法。
古人对导引的要求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即通过运动形体、调整呼吸等手段,使人的气机和缓通畅,形体柔软圆活。
《马王堆导引图》给我们如下提示:1.古人的健身方式比较全面,既有运动形体也有调整呼吸,而且不限于徒手,还有器械运动。
2.知道导引与治病的关系,图中有治病的文字,如“烦”、“痛明”、“引聋”、“引温病”等。
3.从人物的形态和服饰来看,图中人物主要是庶民阶层,说明早在秦汉时期,导引术已经在社会上流行。
4.为中国是医疗、健身体操的发源地提供了证据。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经认为,西方现代的医疗体操实际上是从中国早期的体操传入欧洲演变而成的。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中医理论诠释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中医理论诠释马王堆导引术,是根据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批珍贵医学养生帛书中的《导引图》创编的一套健身功法。
此功法既承前人之养生精华,又代表了健身气功工作者追求健康、服务大众的心愿。
此功法对于身体保健、增进健康、防治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对本功法的功理作用进行诠释。
预备势本式通过对形体的调节,进而达到对心神的调节,可使身心放松,行正意充。
舌抵上腭,俗称“搭鹊桥”,可以使任督二脉的经气更好的交通运行,同时有助于咀嚼肌以及牙根膜的放松,增强津液的分泌,从而达到填补肾脏津液的作用,以顾护人体真阴真阳。
目视前方,可以使目不乱视而扰神,起到敛神的作用,使形、气、神三位一体,更快地进入练功的境界。
起势两掌抬起,配合吸气,同时,微提踵,这样可以引导清气上行。
两掌缓缓下按,呼气,落踵,同时两脚趾微抓地,可以引导浊气下降。
抬掌按掌、提踵抓地等有节律的运动,可以改善练习者手足末端的经气的流通,起到温煦手足的作用。
按掌与托掌转换时的旋腕,可以刺激手三阴经、手三阳经的经穴,可达到通经活络,颐养心肺,疏导三焦的作用。
第一式挽弓扩胸展肩,松肩含胸,可以有效刺激内脏及拉伸颈肩部经脉,对于因经脉不利引起的肩部运动不适,有很好的预防与调治作用。
左右顶髋可以使尾闾得到有效的活动,起到松尾闾的作用(松尾闾,古人视为练功的诀窍,一向是秘而不宣的)。
同时也能对足太阳膀胱经进行牵拉刺激,中医认为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所以此经经气畅通对于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很大的帮助。
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有利于祛除胸闷,改善气喘等身体不适。
第二式引背两臂内旋、外旋,可以加强对神经、骨骼、肌肉、关节的刺激。
中医理论认为有规律地旋臂,可以加强对手三阴、手三阳经脉上五腧穴的刺激。
有利于加强心经、心包经、肺经和与其相表里的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的经气的流通,因此起到强心益肺、润肠化结、通调三焦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动作名称与十二经络对照表
动作顺序功法名称十二经络对应时辰起止穴位起势预备势
第一式挽弓手太阴肺经3:00-5: 00中府—少商第二式引背手阳明大肠经5:00-7: 00商阳—迎香第三式凫浴足阳明胃经7:00-9: 00承泣—厉兑第四式龙登足太阴脾经9:00-11 : 00隐白—大包第五式鸟伸手少阴心经11: 00-13: 00极泉—少冲第六式引腹手太阳小肠经13: 00-15: 00少泽—听宫第七式鸱视足太阳膀胱经15: 00-17: 00睛明—至阴第八式引腰足少阴肾经17:00-19 : 00涌泉—俞府第九式雁飞手厥阴心包经19: 00-21: 00天池—中冲第十式鹤舞手少阳三焦经21: 00-23: 00关冲—丝竹空第十一式仰呼足少阳胆经23: 00-1: 00瞳子髎—足窍阴第十二式折阴足厥阴肝经1:00-03 : 00大敦—期门收势收势
十二井穴位置对照表
手部井穴位置所属经络少商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寸手太阴肺经商阳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寸手阳明大肠经中冲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手厥阴心包经关冲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寸手少阳三焦经
少冲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寸手少阴心经
少泽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寸手太阳小肠经足部井穴
隐白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寸足太阴脾经
大敦足大趾末节外侧,距指甲角寸足厥阴肝经
厉兑足第二趾末节外侧,距指甲角寸足阳明胃经
足窍阴足第四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寸足少阳胆经
至阴足小趾末节外侧,距指甲角寸足太阳膀胱经
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
涌泉三趾趾纹头与足跟连线的前1/3 与后 2/3 交足少阴肾经
点上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练习注意事项
动作顺序功法名称注意事项
预备势 1.松静站立,自然呼吸。
2.面容安详,内心平静。
1.百会穴上领,身体保持中正安舒。
2.按掌与托掌转换时,注意起势
旋腕。
3.抬掌时意念劳宫穴,按掌时意念下丹田。
1.动作与呼吸配合,开吸合呼。
2.沉肩与顶髋同时进行,不可
第一式挽弓过分牵拉。
3.伸臂时,意念从肩内侧(中府穴:p45),经肘窝
(尺泽穴: p46)注到拇指端(少商穴)。
1.伸臂拱背要充分,注意眼睛近观和远望的变化。
2.拱背时,意第二式引背
念从食指(商阳穴)经肘外侧(曲池穴)到鼻翼两侧(迎香穴)。
1.摆臂动作幅度可由小逐渐加大,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第三式凫浴 2.两臂下落时,意念从面部(承泣穴)经腹侧(天枢穴)、胫骨
外侧(足三里穴)到脚趾端(厉兑穴)。
第四式龙登 1.下蹲时,根据自身年龄及柔韧性状况,可选择全蹲或半蹲。
2.手掌外展提踵下看时,保持重心平衡,全身尽量伸展。
3.两掌
上举时,意想从脚大趾(隐白穴)上行,经膝关节内侧(阴陵
泉穴)至腋下(大包穴 )。
1.注意头颈与脊柱的运动要协调一致。
2.侧摆臂时,意念从腋第五式鸟伸
下(极泉穴)经肘(少海穴)至小指端(少冲穴)。
1.两臂内旋外展时,注意腹部放松。
2.上举时,上面手
naoshu
掌的小指对照肩部后侧(臑俞穴),下面手掌的拇指对照臀部(环第六式引腹
跳穴)。
3.两掌上撑时,意念从小指端(少泽穴)经肘关节内侧
(小海穴)至耳前(听宫穴)。
1.两臂上伸时,掌心向外;头微用力前探。
2.勾脚尖时,意念从第七式鸱视
头经后背、腘窝(委中穴)至脚趾端(至阴穴),勾脚后微停顿。
1.左肩上提,保持右掌不动,转腰抬肩方向与头转的方向要
第八式引腰一致。
前俯时,头部不要低垂。
2.两掌上举时,意念从脚底(涌
泉穴)经膝关节内侧(阴谷穴)至锁骨下沿(俞府穴)
1.动作要徐缓自如,注意抬掌与转头的转换要协调。
2.转头下视第九式雁飞时,意念从胸内 (天池穴 )经肘横纹中(曲泽穴)至中指端(中冲
穴)。
1.整个动作要求舒展圆活,上下协调。
2.按推时,意念从手指
第十式鹤舞
端(关冲穴)经肘外侧(天井穴)至头面部(丝竹空穴)。
1.两臂分落至水平,颈部肌肉放松。
2.掌上举下落时,意念从头第十一式仰呼
面部(瞳子髎穴)经身体外侧(环跳穴)至脚趾端(足窍阴穴)。
1.上步举臂时,尽量拉伸躯干。
2.双掌沿下肢内侧上行时,意第十二式折阴
念从脚趾端(大敦穴)经膝关节(曲泉穴)至腹侧(期门穴)。
1.两掌体前合拢时,身体重心随动微移。
2.两掌心依次对照(膻收势收势中穴)、上腹部(中脘穴)、下腹部(神阙穴),然后按掌。
3.下
按时,意想涌泉穴。
有关穴位位置所属经络.百会穴两耳尖连线与正中线的交点督脉
劳宫穴握拳,中指尖处手厥阴心包经中府穴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6 寸手太阴肺经尺泽穴肘横纹桡侧凹陷手太阴肺经少商穴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寸手太阴肺经商阳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寸手阳明大肠经曲池肘横纹外侧端手阳明大肠经迎香鼻翼中点旁开,在鼻唇沟中手阳明大肠经承泣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足阳明胃经天枢脐旁开 2 寸足阳明胃经足三里外膝眼下 3 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足阳明胃经厉兑足第二趾末节外侧,距指甲角寸足阳明胃经
隐白穴足大趾末节内侧,距指甲角寸足太阴脾经
阴陵泉穴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足太阴脾经
大包穴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足太阴脾经
极泉穴腋窝顶点手少阴心经
少海穴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手少阴心经
少冲穴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寸手少阴心经
臑俞穴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寸手太阳小肠经小海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手太阳小肠经听宫耳屏前,张口凹陷处手太阳小肠经
委中腘窝横纹中点足太阳膀胱经
至阴足小趾末节外侧,距指甲角寸足太阳膀胱经
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纹
涌泉足少阴肾经
头与足跟连线的前 1/3 与后 2/3 交点上
阴谷在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腊肌肌腱之间足少阴肾经俞府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 2 寸足少阴肾经天池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5 寸手厥阴心包经曲泽肘横纹,肱二头肌尺侧缘处手厥阴心包经中冲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手厥阴心包经关冲环指末节尺侧缘,距指甲角寸手少阳三焦经天井屈肘时,肘尖直上 1 寸凹陷处手少阳三焦经丝竹空面部,当眉梢凹陷处手少阳三焦经瞳子髎穴在面部,目外眦旁,眶外侧缘处足少阳胆经环跳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中外1/3 处足少阳胆经足窍阴足四趾末节外侧,距指甲角寸足少阳胆经大敦穴足大趾末节外侧,距指甲角寸足厥阴肝经曲泉穴屈膝时,当膝内侧横纹端上方凹陷中足厥阴肝经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4 寸足厥阴肝经膻中穴前正中线上,平第四内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任脉中脘穴前正中线之脐上 4 寸任脉神阙穴脐正中任脉
下丹田
气功学术语。
三丹田之一,丹书中又常简称丹田,又别称气海(气海穴在
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寸)。
在脐下。
具体部位说法不一。
《抱朴
子内篇·地真》谓“在脐下二寸四分”,《医心方》卷二十七:
“脐下三寸为宫,
此下丹田也。
”内丹家历来重视下丹田,故有“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
之根”、“呼吸之门”等称。
丹田原是道教内丹派修炼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
《东医宝鉴》引《仙经》之文,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
能:“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脐下三寸为下丹田。
下丹田,
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古人称精气神为三
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把它看作
是“性命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