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钟》教学图片
幼儿园幼儿儿童、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认识时钟

(半点分针都指向6,代表30分钟(30小格),时针指向各数字 中间) • 复习5分钟及5倍数,时针、分针的位置,能正确读时间 • 复习任意时间的时针、分针读数,能正确读时间
• 1.将大头针订上表盘,时针、分针,然后订到快递盒或塑料泡沫上,制 作成简单的时钟。
• 2.分针数小格,3分钟就数3小格,11分钟就数11小格 • 3.指导小朋友分别拨动时针、分针到正确的位置 • 4.总结不同时间时针、分针位置,例如8点13分,时针指向8、9之间,靠
近5的位置,分针指向13(第2大格多3小格或者13个小格);6点22分, 时针指向6、7之间,分针指向22(第4大格多2小格或者22个小格)
写出1-12数 字的位置 拨动出任意 时间的时针、 分针位置
写出1-12 数字的位 置 拨动出任 意时间的 时针、分 针位置
第五天:总结复习
• 复习表盘上的数字、小格子、大格子 • 复习时针走动一大格、分针走动一小格分别代表的时间是多少 • 复习整点时针、分针的位置,总结整点时针、分针的位置关系
• 2.指导小朋友分别拨动时针、分针到正确的位置 • 3.总结不同半点,时针、分针位置,例如5点半,时针指向5、6之间,分
针指向6 • 4.总结半点和整点的关系,半点是30分钟的简称,整点是60分钟的简称
第三天:认识5、10、15、20等时钟
• 练习5分钟倍数的时针、分针位置 • ---》用具:第四页PPT,大头针,快递盒压扁或塑料泡沫 • ---》方法:
• 1.将大头针订上表盘,时针、分针,然后订到快递盒或塑料泡沫上,制 作成简单的时钟。
• 2.分针数小格,5分钟就数5小格 • 3.指导小朋友分别拨动时针、分针到正确的位置 • 4.总结不同时间时针、分针位置,例如5点05分,时针指向5、6之间,靠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1、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座大钟(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针上有一只小乌龟)。
2、为每个幼儿准备硬纸片做的钟一个。
3、龟兔赛跑课件,幼儿一日作息图片5张,小猴、小老鼠、奥特曼、大灰狼等布动物。
教学过程:一、教师出示挂钟1、提问:它叫什么?家里还有哪些钟(大座钟,催我们早早起的小闹钟,还有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将钟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大挂钟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小朋友们还看见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教师讲解钟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三、放龟兔赛跑课件给幼儿看,帮助幼儿认识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课件的内容是:兔子的脚长,跑得快,乌龟的脚短,跑得慢。
有一天,兔子和乌龟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兔子跑了一圈,乌龟才跑一点点远。
四、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五、教师继续拨长针。
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
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六、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反思教案反思:《认识时钟》是一节针对大班数学的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时钟,并学习时间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学生应该能够知道时钟的结构、如何读取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的描述。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时钟。
我使用了图片和实物时钟,让学生观察时钟的结构和指针的运动。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时钟,能够更好地理解时钟的工作原理。
我设计了一些互动的活动来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
我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能够快速准确地读取出指定的时间。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我还设计了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给学生出示不同的时钟图案,要求他们读出对应的时间。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时间概念和读时能力。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他们积极地参与互动活动,并且能够准确地读出不同的时间。
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读时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
下次课我会加强对于时间读取的训练,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读出不同的时间。
我还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时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不同时间的描述。
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节课对于学生认识时钟和学习时间的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时钟的工作原理,并且能够准确地读出不同的时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时间概念和读时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课程中,我会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于时间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时间概念和读时能力。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数学课就到这里了。
希望你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对时钟的工作原理和时间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次课我们将学习关于时间的描述,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谢谢!。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教学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时间》,具体内容为第一课时《认识时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时钟的三个指针(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学会读取时钟上的时间,理解小时与分钟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时钟,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学会读取时间。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通过对时间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学会读取时间。
难点:理解小时与分钟之间的关系,准确读取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时钟模型、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个场景的时间。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时钟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三个指针。
(2)讲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让学生动手操作时钟模型,感受指针的运转。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读取时间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时钟模型,学会读取整点和半点时间。
(2)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读取任意时间。
4. 随堂练习(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时钟图片,让学生读取时间。
(2)学生互相交换时钟模型,互相读取时间,检查对方是否正确。
(2)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一天的时间分配得更合理。
六、板书设计1. 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2. 读取时间的方法3.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认识时间的方法。
课后反思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读取时间时是否准确,针对个别学生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对时间场景的观察和表达。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时钟》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时钟》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时钟》「篇一」目标:1.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
2.通过辨一辨、说一说、拨一拨等形式,能正确辨认整点与半点。
3.感受时钟与人们生活、学习的关系,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能正确辨认整点和半点难点:在正确区分时针、分针的基础上准确拨出整点与半点准备:ppt、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老狼图片过程:1.认识时钟,知道时钟名称及用途。
(1)猜谜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答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你猜是什么?(2)教师出示钟的图片。
师:谜底是什么呀?你们在哪里见到过时钟?它有什么用呢?2.观察认识钟面。
师:你们想和时钟做朋友吗?一起看看钟面上有什么?(数字、刻度、时针、分针、秒针)师:钟面上的指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师:最短的指针叫时针,粗粗长长的指针叫分针,又细又长指针叫秒针。
3.探索时针及分针的运转规律。
(1)播放课件《龟兔赛跑》师:今天我们来看一场比赛,(放课件)兔子和乌龟要在这个圆形的跑道上赛跑,现在它们在最上面的一棵树的起跑线上,你们猜谁会赢?(幼儿猜)究竟谁会赢呢?好,比赛开始了,预备开始。
师:比赛的结果谁赢了?(2)讨论:龟兔赛跑时,兔子跑了一圈又回到起跑线上,乌龟跑了多远?(一颗树远)(3)继续播放课件,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告诉你们哦!这个圆还会变魔法呢。
瞧!每一棵树变成了一个数字,兔子变成了分针,乌龟变成了时针,时针和分针都是朝一个方向顺时针走的,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也就是说分针跑一圈,回到起点12上,时针才跑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4.认识整点。
(1)出示两个整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整点时分针、时针的特点。
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师: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认识钟表》大班教案1

《认识钟表》大班教案《认识钟表》大班教案《认识钟表》大班教案1 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处。
2、培养幼儿观察力、思维力、动手才能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意识。
5、开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6、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整时、半时,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络。
2、整时、半时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活动准备1、《在钟表店里》音乐磁带。
2、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情境。
3、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闹钟。
4、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播放音乐《在钟表店里》,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游戏进入活动室〔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观察活动:1、老师指导幼儿观察这些钟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字、格子、针〕。
2、这两根表针有什么特点?〔一根粗一根细〕师: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3、你能指给大家看吗?〔上台介绍时针、分针〕4、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师重点指导幼儿观察3、6、9、12这几个数。
三、尝试活动。
1、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幼儿每人手里一只时针、分针都指向12的表〕2、请小朋友把自己手中表的分针拨一圈,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3、老师小结: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也就是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1、观察你手中的表〔12点、1点〕,老师: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老师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2、观察你手中的表〔12点半、1点半〕,你又发现了什么?〔分针都指向6〕老师小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数字6上时,就是几时半。
幼儿大班认识时间课件

幼儿大班认识时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教材《认识时间》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学会读时钟上的整点时间;了解时间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读时钟上整点时间的能力,增强时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读时钟上的整点时间,理解时间概念。
教学重点:认识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型时钟模型、磁性教具、卡片、挂图等。
2. 学具:幼儿用时钟、彩色笔、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日常生活场景为例,引导幼儿观察时钟,讨论时钟的用途。
2. 讲解时钟的构成(10分钟)利用大型时钟模型,介绍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及其作用。
3. 学习读时钟(10分钟)通过磁性教具、挂图等展示不同时间的时钟,教授幼儿读时钟的方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几个时钟图,引导幼儿读出时间,并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幼儿练习本,让他们根据挂图上的时钟,写出相应的时间。
6. 互动游戏(10分钟)组织“时钟接力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时钟的构成:时针、分针、秒针2. 读时钟方法:先看时针,再看分针3. 时间的重要性: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时钟,并标出时间。
2. 答案:示例:时钟画(时间:3时30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个别读时钟有困难的幼儿进行辅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时钟,增强亲子关系,同时巩固幼儿对时间知识的掌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读时钟上的整点时间,理解时间概念。
2.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游戏设计,以确保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认识钟表ppt课件]认识钟表ppt
![[认识钟表ppt课件]认识钟表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e678f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9.png)
[认识钟表ppt课件]认识钟表ppt认识钟表ppt篇(一):认识钟表课件【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手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学情分析】《认识钟表》是一年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尽早让学生了解有关时间的知识,能够方便学生的生活。
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游戏激趣和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
同时我还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玩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玩吧!(游戏开始)这个游戏就是与时间有关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间,认识钟表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根据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为了能更好的让他们尽快投入到课堂中来,所以我在引入课题的时候,通过游戏活动,一下子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他们能更快的溶入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