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芳香烃和卤代烃
第七讲-卤代烃和芳香烃

RX + Na CN
+
-
² ¼
RCN + Na+XH2O
RCOOH
该反应是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增加 一个C)
CH2Cl + NaCN
CH2CN + NaCl
H2O H+orOH -
CH2COOH
进行亲核取代反应的RX一般是伯卤烷,而 仲、叔卤烷的反应产物主要是烯烃。
R-C≡N 中有叁键,可以通过一系列 反应制备其它种类的化合物:
RX
[R Nu- + RX
X]
R+ + X[ Nu
d-
R
d-
X]
NuR + X-
极性溶剂中溶剂化, 使Nu-稳定性增加, 反应活性降低
例如,叔丁基氯(3º RX)在25℃时、不同溶 剂中进行溶剂解(SN1)的相对速率:
SN1与SN2的区别
SN1 遵循一级动力学 有外消旋化 S N2
遵循二级动力学
d
+
R£X + Nu£
¬Ë Ô Á Ç º Ê ¼
d
-
R£Nu + X£
ë ¥ ù Å À È » Í
«Ó Î ² ¦ ï ³ Î ¬ï
亲核试剂(Nu - )可进攻 将X-取代。
d
+
R-X
d
-
中的正电中心,
亲核试剂——带有孤对电子或负电荷,对原子核 或正电荷有亲和力的试剂,用Nu:或Nu-表示。
常见的亲核试剂有:OR-、OH-、CN-、NH3、H2O等。
由于SN2反应中,参与形成过渡态的因素 除了离去基团外,还有亲核试剂,所以, 离去基团的离去能力大小对SN1反应的影 响更为突出 离去能力:I->Br->Cl-; 好的离去基团:I-、p-CH3C6H4SO3-; 差的离去基团:OH-、RO-、NH2-
202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十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第33讲烃和卤代烃

202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十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第33讲烃和卤代烃考纲要求 1.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2.掌握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
3.了解烃类物质的重要应用。
1.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2.脂肪烃的物理性质性质变化规律状态常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烃都是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密度均比水小水溶性均难溶于水3.脂肪烃的化学性质(1)烷烃的取代反应①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②烷烃的卤代反应a.反应条件:气态烷烃与气态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反应。
b.产物成分:多种卤代烃混合物(非纯净物)+HX。
c.定量关系:~Cl2~HCl即取代1 mol氢原子,消耗1_mol卤素单质生成1 mol HCl。
(2)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①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加聚反应①丙烯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CH2==CH—CH3――→催化剂。
②乙炔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CH≡CH――→催化剂CH==CH。
(4)二烯烃的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①加成反应②加聚反应:n CH2==CH—CH==CH2――→催化剂CH2—CH==CH—CH2。
(5)脂肪烃的氧化反应烷烃烯烃炔烃燃烧现象燃烧火焰较明亮燃烧火焰明亮,带黑烟燃烧火焰很明亮,带浓黑烟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褪色褪色拓展延伸烯烃、炔烃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产物规律应用举例某烃的分子式为C11H20,1 mol该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吸收2 mol H2;用热的酸性KMnO4溶液氧化,得到丁酮()、琥珀酸()和丙酮()三者的混合物。
该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5第二章_烃和卤代烃(复习课)

催化剂
+ 3H2
Δ
H2 C H2 C C H2
CH2 CH2
3、消去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 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X、NH3等)生 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消去小分子)。
C2H5Br + NaOH
CH2=CH2 + NaBr +H2O
2012-9-11 34
反应:
NaOH CH3CH2Br + HOH △ CH3CH2OH + HBr
NaOH+HBr=NaBr+H2O
CH3CH2Br + NaOH CH3CH2OH + NaBr 水解反应 AgNO3+NaBr=AgBr↓+NaNO3 取代反应
△
C2H5Br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实验的注意事项: 1.反应物: 溴乙烷+氢氧化钠的醇溶液; 2.反应条件:共热 3.反应方程式
2.各类烃及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分类 烷烃 烯烃(环烷烃) 通式 官能团 特点: C—C 一个C=C 化学性质
CnH2n+2 CnH2n (n≥2)
稳定,取代、氧化、 裂化
加成、加聚、氧化
炔烃(二烯烃)
苯及其同系物
CnH2n-2
(n≥2) CnH2n-6 (n≥6)
CnH2n+1X
一个C≡C
1、烃的物理性质: ①密度:所有烃的密度都比水小 ②状态:常温下,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气态 ③熔沸点: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 ; 碳原子数相同,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④含碳量规律: 烷烃<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 烷烃(CnH2n+2):随n值增大,含碳量增大 烯烃(CnH2n) :n值增大,碳的含量为定值; 炔烃(CnH2n-2) :随n值增大,含碳量减小 苯及其同系物:(CnH2n-6):随n值增大含碳量减小
芳香烃与卤代烃 讲义1

学生:魏意恒 科目:化学 第 1 阶段第 2 次课 教师: 王江稳课 题芳香烃与卤代烃教学目标1 、掌握芳香族化合物及芳香烃的概念;2 、掌握苯的分子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 ;3 、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4、卤代烃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苯的化学性质:(1)苯的溴代实验(2)苯的硝化实验(3)苯的加氢加成反应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知识梳理:芳香烃——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简称芳香烃或芳烃。
一 苯的结构与性质 1 苯的结构(1)分子式:C 6H 6 (2)结构式:【交流与讨论】那么苯分子的结构是怎样的呢?① 苯的1H 核磁共振谱图(教材P48) 苯分子中6个H 所处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苯分子结构的确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1866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环结构,称为凯库勒式:那么凯库勒式能完全真实的反应苯分子的结构吗?根据以下信息,谈谈你对苯分子结构的认识?② 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种,邻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和 是同一种物质③ 苯不能使溴水腿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腿色④ 碳碳双键加氢时总要放出热量,并且放出的热量与碳碳双键的数目大致成正比。
苯在镍等催化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所放出的热量比环己二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的还要少。
说明苯环中并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因此凯库勒式不能全面的反应苯的结构,只是习惯上沿用至今。
【过渡】那么苯分子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拓展视野:苯环中的碳原子都是采用的sp 2杂化,碳原子之间形成σ(sp 2-sp 2)键,六个C 原子的p 轨道重叠形成一个大π键。
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都是一样长的(1.4×10-10m ),这说明碳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建,所以苯的结构可以表示为: 或 Cl Cl Cl Cl(3)分子空间构型平面正六边形,12个原子共平面。
2 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
密度比水小,与水不互溶。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指导第七章有机化学基础 第3讲烃与卤代烃

第3讲烃与卤代烃【课标要求】1.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掌握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以及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转化。
2.了解烃类及烃的卤代衍生物的重要应用以及烃的卤代衍生物合成方法。
【学科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烃的多样性,并对烃类物质进行分类,能从不同角度认识烃和卤代烃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官能团的性质及结构决定有机物的性质,要建立结构模型。
考点一:烷烃、烯烃与炔烃2021浙江1月选考第6题2020浙江1月选考第10题2019天津高考第1题2019上海等级考第7题2019浙江4月选考第16题2018浙江4月选考第15题2018全国Ⅰ卷第11题2017北京高考第9题考点二:芳香烃2021河北选择性考第8、12题2020天津等级考第9题2019全国Ⅰ卷第8、9题2019全国Ⅲ卷第8题2018全国Ⅲ卷第9题2018浙江4月选考第32题考点三:卤代烃2021湖南选择考第13题2020全国Ⅰ卷第36题2020全国Ⅱ卷第36题2018全国Ⅲ卷第36题2018海南高考第18题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高考命题在本讲有以下规律:1.从考查题型和内容上看,高考命题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呈现,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卤代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
2.从命题思路上看,侧重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考查。
根据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应用。
3.了解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联系。
4.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5.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烷烃、烯烃与炔烃(基础性考点)一、烷烃的结构1.脂肪烃的分类烃是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叫碳氢化合物。
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十一章 第2讲 烃和卤代烃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第2讲 烃和卤代烃[要求]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拟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用。
3.了解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联系。
4.了解加成反、取代反和消去反。
5.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 1.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2.物理性质性质 变化规律状态常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烃都是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相对密度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密度均比水小 水溶性均难溶于水 3.脂肪烃的化学性质(1)烷烃的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如乙烷和氯气生成一氯乙烷: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 +HCl 。
②分解反③与氧气的反燃烧通式为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
(2)烯烃的化学性质 ①与酸性KMnO 4溶液的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
②燃烧燃烧通式为C n H 2n +3n 2O 2――→点燃n CO 2+n H 2O 。
③加成反。
④加聚反如n CH 2===CH —CH 3――→催化剂 。
(3)炔烃的化学性质 ①与酸性KMnO 4溶液的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如: CH≡CH――→KMnO 4H 2SO 4CO 2(主要产物)。
②燃烧燃烧通式为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
③加成反CH≡CH+H 2――→催化剂△CH 2===CH 2, CH≡CH+2H 2――→催化剂△CH 3—CH 3。
④加聚反n CH≡CH ――→引发剂CH===CH 。
2022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2节烃卤代烃学案

第2节烃卤代烃备考要点素养要求1。
掌握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2.掌握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
3。
了解烃类及卤代烃的重要应用以及卤代烃的合成方法.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烃的多样性,并对烃类物质进行分类;能从不同角度认识烃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烃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
能运用有关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考点一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必备知识自主预诊知识梳理1。
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2.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命名(1)烷烃的命名。
ⅰ。
习惯命名法。
ⅱ。
系统命名法.①最长、最多定主链.当有几个相同长度的不同碳链时,选择含支链最多的一个作为主链。
②编号位要遵循“近”“简”“小”原则。
如:,命名为。
微点拨烷烃系统命名中,不能出现“1—甲基”“2-乙基”,若出现,则属于主链选取错误.(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如:的名称为;的名称为。
3.烯烃的顺反异构(1)定义: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
(2)存在条件:每个双键碳原子都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顺—2-丁烯:,反-2-丁烯:。
4。
脂肪烃的物理性质5。
脂肪烃代表物的化学性质(1)烷烃的取代反应。
①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所替代的反应.②烷烃的卤代反应。
a.反应条件:烷烃与卤素单质在下反应。
b.产物成分:多种卤代烃的混合物(非纯净物)及HX。
c。
定量关系:~Cl2~HCl,即每取代1 mol氢原子,消耗卤素单质并生成1 mol HCl。
(2)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①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加聚反应.①丙烯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CH2CH-CH3。
②乙炔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CH≡CH CH CH。
卤代烃芳香烃知识点总结

一、苯的物理性质色态 :无色有特别气味的液体熔沸点:低沸点℃熔点℃密度 :比水小,mL,溶解性:不溶于水二、苯的构造最简式:CH (1825年,法拉第)分子式 : : C6H6构造式:(1865 年,凯库勒)构造简式 :苯分子构造小结:1、苯的分子构造可表示为:2、构造特色:分子为平面构造键角 120 °键长×10-10m3、它拥有以下特色:①不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退色②邻二元代替物无同分异构体4、性质展望:构造决定性质,苯的特别构造拥有哪些性质?氢原子的代替:硝化,磺化,溴代苯的特别性质加成反响:与H2,与C l2三、苯的化学性质1.苯的代替反响:2.加成反响3.氧化反响:溴代反响a反响原理b、反响装置c、反响现象d、注意事项现象:①导管口有白雾,锥形瓶内产生浅黄色污浊。
②瓶底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
注意:①铁粉的作用:催化剂(其实是FeBr3) ,若无催化剂则苯与溴水混淆发生的是萃取。
②导管的作用:导气兼冷凝导管尾端不行插入锥形瓶内液面以下,不然将发生倒吸。
③产物:溴苯留在烧瓶中,HBr 挥发出来因为溴苯的沸点较高,℃。
④纯净的溴苯:无色油状液体。
呈褐色的原由:溴苯中含有杂质溴,除杂方法:用稀NaOH溶液和蒸馏水多次清洗产物,分液(2)硝化反响①加液要求:先制混淆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硝酸中,其实不停振荡使之混淆平均, 要冷却到 50~60℃以下,再慢慢滴入苯,边加边振荡,控制温度在50~60℃以下。
冷却原由:反响放热,温度过高,苯易挥发,且硝酸也会分解,苯和浓硫酸在70~80℃时会发生反响。
(图表示硝化反响装置)②加热方式:水浴加热(利处:受热平均、温度恒定)水浴:在100℃以下。
油浴:超出100 ℃,在 0~ 300 ℃沙浴:温度更高。
③温度计的地点,一定放在悬挂在水浴中。
④直玻璃管的作用:冷凝回流。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⑤产物:纯净的硝基苯为无色,有苦杏仁味,比水重的油状液体,不溶解于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烃,芳香烃和卤代烃单元练习
1.下列关于烷烃与烯烃的性质及反应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 .烷烃只含有饱和键,烯烃只含有不饱和键
B .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烯烃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 .烷烃的通式一定是C n H 2n +2,而烯烃的通式一定是C n H 2n
D .烷烃与烯烃相比,发生加成反应的一定是烯烃
2.下面八种物质中,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因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 ①甲烷 ②苯 ③聚乙烯 ④聚异戊二烯
() ⑤2-丁炔 ⑥环己烷 ⑦邻
二甲苯 ⑧环己烯 A .③④⑤⑧
B .④⑤⑦⑧
C .④⑤⑧
D .③④⑤⑦⑧
3.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 3CH===CHCH 3可简写为
,有机物X 的键线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 的化学式为C 8H 8
B .有机物Y 是X 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 的结构简式为
C .X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X 与足量的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 ,Z 的一氯代物有4种
各类烃与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KMnO4酸性溶液反应的比较
液溴
溴水
溴的四氯化碳
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烷烃 与溴蒸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不反应,液态烷烃与溴水可以发生
萃取从而使溴水层褪色
不反应,溶解不
褪色 不反应 烯烃 常温加成褪色 常温加成褪色 常温加成褪色 氧化褪色 炔烃 常温加成褪色 常温加成褪色
常温加成褪色
氧化褪色 苯 催化条件下可取代 不反应,发生萃取而使溴水层褪色
不反应,互溶不
褪色 不反应
苯的同系物
光照条件下发生侧链上的取代,催化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
不反应,发生萃取而使溴水层褪色
不反应,互溶不
褪色
氧化褪色
4.某烃的分子式为C 10H 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5.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B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族化合物有6种
C .含有5个碳原子的某饱和链烃,其一氯取代物可能有3种
D .菲的结构简式为,它与硝酸反应,可生成5种一硝基取代物
6.如图1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
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在NaOH 的醇溶液中加热可转化为醇类
B .该物质能和AgNO 3溶液反应产生AgBr 沉淀
C .该物质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D .该物质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8.已知1 mol 某烃X 能与2 mol Cl 2完全加成得到Y ,1 mol Y 能与4 mol Cl 2完全取代得到Z ,则X 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A .CH 2=CH 2
B .CH≡CH
C .CH≡CCH 3
D .CH 2=CHCl
9.由CH 3CH 2CH 2Br 制备CH 3CH(OH)CH 2OH ,从左至右发生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
A.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KOH 醇溶液/加热、KOH 水溶液/加热、常温
B. 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NaOH 醇溶液/加热、常温、NaOH 水溶液/加热
C. 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加热、KOH 醇溶液/加热、KOH 水溶液/加热
D.
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
NaOH 水溶液/加热、常温、NaOH 醇溶液/加热
10.某烃类化合物A 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________(填“是”或者“不是”)。
(3)在下图中,D 1、D 2互为同分异构体,E 1、E 2互为同分异构体。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的系统命名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 2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⑥的反应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烃,芳香烃和卤代烃单元练习
答案
1. 解析烯烃中含有碳氢饱和键和碳碳饱和键,A项错;烯烃中的氢原子有可能发生取代反应,B项错;环烷烃的通式是CnH2n,只有单烯链烃的通式才是CnH2n,C项错。
答案 D
2. 解析解决此类问题,应先确定各有机物中所含有的官能团,然后根据官能团的性质作出合理的判断。
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⑧环己烯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能与Br2加成而使溴水褪色;⑦邻二甲苯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而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
答案 C
3. 解析由X的键线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8H8,与苯乙烯()互为同分异构
体,X分子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X与足量H2加成生成的环状饱和烃
Z中只有两种不同位置的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两种。
答案 D
4. 解析该烃的分子式为C10H14,符合分子通式CnH2n-6,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它是苯的同系物。
因其分子中只含一个烷基,可推知此烷基为—C4H9,它具有以下四种结构:①—CH2CH2CH2CH3、②—CH(CH3)CH2CH3、③—CH2CH(CH3)2、④—C(CH3)3,其中第④种侧链上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侧链氧化,因此符合条件的烃只有3种。
答案 B
5. 解析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有两种,甲苯苯环上的氢原子有三种,故产物有6种,A项正确;B项中物质的分子式为C7H8O,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族化合物中有一种醇(苯甲醇)、一种醚(苯甲醚)、三种酚(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和对甲基苯酚),总共有5种,B项错;含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有三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其一氯取代物分别为3、4、1种,C项正确;由菲的结构可以看出其结构中含有5种氢原子,可生成5种一硝基取代物,D项正确。
答案 B
6. 解析反应①为氧化反应,产物含有溴原子和羧基两种官能团;反应②为取代反应,产物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反应③为消去反应,产物只含碳碳双键一种官能团;反应④为加成反应,产物只含溴原子一种官能团。
故C项正确。
答案 C
7.解析该物质在NaOH的水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其中—Br被—OH取代,A项错误;该物质中的溴原子必须水解成Br-,才能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Br沉淀,B项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与溴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没有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项错误;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D项正确。
答案 D
8. 解析“1 mol X能与2 mol Cl2完全加成”说明X中含有1个碳碳三键或2个碳碳双键,“1 mol Y能与4 mol Cl2完全取代”说明Y中含有4个氢原子,而X与Cl2加成时没有增加氢原子,则X中也只含有4个氢原子。
答案 C
9. 解析CH3CH2CH2Br―→CH3CH===CH2―→CH3CHXCH2X(X代表卤素原子)―→CH3CH(OH)CH2OH。
依次发生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由对应的反应条件可知B项正确。
答案 B
10. 答案:(1)(2)是
(3)
2,3-二甲基-1,3-丁二烯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