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角的分类》导学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分类》教案三篇

【导语】⾓的度量,⼀直是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个知识点。
数学概念多,(如中⼼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些抽象的纯数学语⾔)知识盲点多,⼏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来说,是⼀次关于⼿与脑的挑战。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经历量⾓器的形成过程,认识量⾓器。
2.会使⽤量⾓器正确测量⾓的度数。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量⾓的⽅法,能够正确使⽤量⾓器量⾓。
教学难点: 1.灵活使⽤量⾓器。
2.能根据测量的情况,区分内、外刻度,正确读出⾓的度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张练习纸,两种量⾓⼯具(单个⼩⾓和半圆量⾓⼯具),量⾓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新课 (出⽰两个⾓,⾓⼀和⾓⼆)课前纪翔和李毅画了两个⾓,让我帮忙⽐较⼤⼩,现在⽼师想请⼤家来帮他俩⽐较⼀下,哪⼀个⾓⼤?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的度量”。
⾓的度量 (此处更改为直接⽐较两个⾓的⼤⼩,⽬的是更贴近⽣活,引出⽭盾冲突,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 ⼆、讲授新课 1.测量⼯具的选择 看到这四个字,你有什么问题?(⽤什么量?怎么量?……)咱们⼀个个的来解决,先看第⼀个问题“⽤什么量?”谁来猜猜看?(尺⼦……)这都是⼤家的猜想,究竟谁说的对呢?咱们⼀起想⼀下以前学过的有关测量的知识,能不能有所启发。
(课件)线段的测量和⾯积的测量。
⼤家想想看,⽤什么来测量⾓的⼤⼩呢?(⽤⼩线段的长度测量⼤线段的长度,⽤⼩正⽅形的⾯积来测量⼤图形的⾯积,应该⽤⼩⾓来测量⼤⾓。
) 2.两种量⾓⼯具的选择 (1)⽤单个⼩⾓量⾓ ⽤单个⼩⾓量⼀量练习纸⼀上的⾓⼀是⼏个⼩⾓?(先⾃⼰量,然后⽣演⽰操作,是两个⼩⾓。
)那么⾓⼆是⼏个⼩⾓呢?试着量⼀量。
(学⽣演⽰)这次需要四个⼩⾓,有没有⽐较简便快捷的⽅法,⼀下就能量出来呢? (此处,更改为量取四个⼩⾓的⾓,⽐较⿇烦,从⽽引出半圆量⾓⼯具。
四个⼩⾓的⽬的让学⽣知道每个⼩⾓的顶点都聚在⼀个点上,就是半圆量⾓⼯具的中⼼,为后续⾓的度量打下基础。
角的分类教案(优秀4篇)

角的分类教案(优秀4篇)角的分类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二、探究新知: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
?为什么这样分?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
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角?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
(出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周角有什么认识?打开书P41,自学例2、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1平角=2个直角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师:那我们来看钝角。
3.3《角的分类》(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3《角的分类》(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角的分类。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3.3节《角的分类》。
我们将学习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并能够识别和区分它们。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能够识别各种类型的角,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角的分类,能够正确识别各种类型的角。
难点是区分平角和周角,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角的模型、量角器、直尺、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角,然后提问学生们,他们能从这个角中识别出什么信息。
2. 讲解:我会使用角的模型和教具,向学生们解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并展示如何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
3. 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使用量角器来测量不同类型的角,并记录下来。
4. 应用:我会给学生们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例如,设计一个直角三角形等。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量角器测量并记录下你周围环境中不同类型的角。
答案:略2. 题目:请设计一个直角三角形,并计算其面积。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角的分类,以及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
对于那些仍然有困难的学生,我会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支持。
对于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识别各种类型的角,并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例如,设计一个四边形,其中包含不同类型的角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设计(优秀10篇)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设计(优秀10篇)对于数学课程,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角的认识加深印象,特此展开教学班会。
为此,可以提前制定一个相关主题班会方案。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10篇《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到您,就是最大的乐趣哦。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第二章、第一节、图形分类(教材22页—23页)二、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本节课注重发展学生数学感、空间感。
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能对常见图形进行分类,并能找出三角形及四边形特点。
2、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在一、二年级认识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活动,对常见图形可根据自己想象进行分类。
3、教材分析:本节课学生要对一些图形进行分类,教材安排了三次对图形分类的活动。
第一次是对已经学过的图形按是否是平面图形进行分类,第二次是对平面图形按是否由线段围成进行分类,第三次是按线段所围成的边数进行分类。
教材呈现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供了需要学生分类的直观图形;二是对学生每次的分类结果,让他们说一说分类的标准,体会图形分类的特征;三是通过“找一找”,让学生根据分类标准,重新观察图形,提高对图形类别的认识。
4、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二年级下册对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加深了理解,可以说,这节课接触到的图形,学生都认识过,对它们进行分类,学生思维活跃,可能出现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师要做好引导,帮助学生从本质上去分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学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会说明分类依据。
②、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
③、认识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实际应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实际应用。
1、方法与途径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及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3情感与评价通过认识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分类》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分类》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 1 直角=90°、1 平角=180°、1 周角=360°,以及钝角与锐角的度数范围,了解这几种角的大小关系。
2.经历动态认识各种角的形成过程,结合角的度数建构起各种角的概念表象,完成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探究意识,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前学习任务】1.准备量角器。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这是同学们画出的角。
量一量下面这些角的度数,记录结果,再填一填它们都是什么角。
填完之后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学习任务二:已知∠1= 80°,那么∠2=,∠3=,∠4=。
【作业设计】1.完成数学书第 43 页做一做第 1 题。
2.完成数学书第 45 页第 7 题。
【参考答案】1.数学书第 43 页做一做第 1 题。
解题过程:可以根据角的分类来判断,小于 90°的角是锐角,第 4 个角是锐角;等于90°的是直角,第 2 个角是直角,如果不确定,也可以用量角器去量一量;大于90°且小于 180°的角是钝角,第 1 个角是钝角;等于 180°的角是平角,第 3 个角是平角。
2. 数学书第 45 页第 7 题。
解题过程:这两道小题都要用到 1 平角=180°的知识。
(1)已知∠1=70°,∠1 和∠2 组成一个平角,那么∠2 就用 180°减∠1,∠2=180°-70°=110°。
(2)已知∠1=40°,∠1 和∠2 组成一个平角,那么∠2=180°-40°=140°;∠1 和∠4 也组成一个平角,那么∠4=140°;∠3 和∠4 组成一个平角,那么∠3=40°。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21:角的分类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21:角的分类一、知识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角的分类。
在学习角的分类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1. 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端点组成的图形。
射线的共同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分别叫做角的两条边。
两条边的端点可以被相互对应,叫做角的对顶点。
2. 角的度量我们可以用角的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
一个角的度数是指它所对应的弧度数,其中一个圆周角对应的弧度数为360。
3. 角的分类按照角的大小,我们可以把角分成以下几类:1.零角:度数为0的角。
2.直角:度数为90的角。
3.钝角:度数在90到180之间的角。
4.锐角:度数小于90的角。
5.平角:度数为180的角。
二、学习重点1.掌握角的定义;2.了解角的度量;3.掌握角的分类,并能进行角的判断。
三、学习方法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练习。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分类,你需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练习:1.观看教学视频,了解角的定义和分类;2.观看课堂展示,学习示范;3.设计题目并进行练习。
四、学习内容1. 角的定义请观看教学视频,了解角的定义。
2. 角的度量请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角的度量?2.一个圆周角对应的弧度数是多少?3. 角的分类请观看教学视频,学习角的分类,并回答以下问题:1.零角的度数是多少?2.直角的度数是多少?3.锐角的度数是多少?4.钝角的度数范围是多少?5.平角的度数是多少?4. 练习题1.判断下列各图形中的角是否为直角、钝角、锐角或平角。
image1image1(1)∠AOC;(2)∠BOD;(3)∠COB;(4)∠AOD;(5)∠AOB2.计算下列角的度数:(1)60° + 30°(2)120° - 45°(3) 3 × 40°(4)360° - 90° - 120°(5)5个直角角度的和五、思考题1.一个角度数为40°的角是什么类型的角?2.建议寻找周围环境中的角,并分别进行角的分类。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角的分类”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学内容,本课的重点是知道周角、平角、直角的度数和锐角、钝角的度数范围,能识别这些角;通对角的分类,能准确地认识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
考虑到分类这一现象生活中到处可见,把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和经验基础上,让数学带上生活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渗透分类的思想;同时通过问题模块,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充分展示和发展他们的思维与语言达能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
2、知道平角、周角、直角、锐角、钝角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理解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
难点:认识平角和周角。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角。
(板书:角)(二)学习新课1、认识平角我们已经知道,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就能形许多不同的角。
现在老师手中有把扇子,当扇子旋转到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时,就隐藏着这样一个图形(多媒体演示折扇图1),它是角吗?请大家谈谈自己观点。
指名回答,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角的概念来分析是否是角。
2认识周角。
老师手中还有一把扇子,扇子的一边继续旋转一周,隐藏着另一个图形,这时还是角吗?同学们再谈谈你的看法。
3、角的分类(1)我们把新认识的角放到角的大家族中,(投影:出示一堆角三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平角、一个周角、三个钝角),让学生感觉凌乱,你想知道些什么?指名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在下面议论什么呢?你现在最想干的是什么?(我想知道它们每个角的度数;还有它们的各自的名称;我觉得很乱,可不可以分一分类等。
)好,今天我们就通过角的分类来进一步了解这些角。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8.4 角的分类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8.4 角的分类丨苏教版1. 角的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部分称为角,其中一个射线为起始射线,另一个射线依次从起始射线旋转得到,旋转路径的端点为角的顶点。
2. 角的分类2.1 钝角当角的度数大于 90 度,小于 180 度时,称该角为钝角。
例如,下图中的角BAC就是一个钝角。
C/|/ |B/ || |A---+2.2 直角当角的度数等于 90 度时,称该角为直角。
例如,下图中的角BAC就是一个直角。
C||B--+--A||2.3 锐角当角的度数大于 0 度,小于 90 度时,称该角为锐角。
例如,下图中的角BAC就是一个锐角。
C/|/ |+--B\\ |\\|A3. 角的性质3.1 角的对立角对立角是指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所组成的角。
在下图中,∠BOC 与∠AOD 互为对立角,∠AOB 与∠COD 互为对立角。
O|C-+--D|B--+--A||3.2 角的补角补角是指两个角度加起来等于 90 度的两个角。
例如如下图中,∠EAB 和∠BAC 两个角是补角,∠EAB 和∠DAC 两个角也是补角。
C|| / EB--+--A| \\| \\D F3.3 角的余角余角是指两个角度加起来等于 180 度的两个角。
例如如下图中,∠EAB 和∠CAD 两个角是余角,∠EAC 和∠DAB 两个角也是余角。
C|| / EB--+--A| \\| \\D F4. 角的应用4.1 角的计算我们可以利用余角、补角的性质来计算角的度数。
例如:已知∠BAC 的补角为 40 度,求∠BAC 的度数。
根据补角的定义,∠BAC 的补角为 90 度,所以∠BAC 的度数为 90 度 - 40 度 = 50 度。
4.2 角的测量我们可以利用量角器等工具对角进行测量,以求得角的度数。
例如,下图中的角度为 45 度。
||+---+/|/ |/ |4.3 角的分类我们可以根据角的性质将角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角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上《角的分类》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认识并能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关系。
理解各类角的意义,初步建立有关角的空间感念。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各种角的概念
难点: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自主学习
课前批改8个角的度数。
课始,评价批改结果,完成较好的小队加2分,都完成的小队加1分。
出示个角度数。
师:哪个小队愿意来展示你们测量的度数结果?
小队展示,师出示。
90°角的符号表示什么?说明它是:师:在测量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那就是6,7号角比较特殊,谁能向大家介绍它?
【平角】师:听懂刚刚这位同学的介绍了吗?
谁能再来说一说?
那你能用学具小棒演示一个平角给大家看嘛?先自己动手试试看。
谁想来展示给大家看?
能指一指它的边在哪里?还有谁也想来展示一下?
还有谁?
老师用做了一个平角,请大家一起看。
板书平角的定义
【周角】师:听懂刚刚这位同学的介绍了吗?
谁能再来说一说?
那你能用学具小棒演示一个周角给大家看嘛?先自己动手试试看。
谁想来展示给大家看?
能指一指它的边在哪里?还有谁也想来展示一下?
还有谁?
老师用做了一个周角,请大家一起看。
板书周角的定义
师:那你们能画一个周角,一个平角吗?
展示学生作品。
区分周角和射线的区别,平角和直线的区别。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学利用身边有限的学具研究平角与直线,周角与射线的区别,再通过研究讨论得出平角与直线,周角与射线是不同的,然后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
加深学生对平角、周角的理解,掌握平角、周角的度数。
]
分类
师:回到前面8个角你们分成了几类?哪个小队可以来介绍?
鼓励不同的分类方法。
只要理由合理即可。
学生说的时候同时板书锐角、直角、钝角。
教师点评:看来不同的标准下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若学生未得出锐角,钝角的度数范围,师:我们已经知道直角90度,平角,周角,那你们知道锐角的度数吗?那怎么用度数区分这些角?】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并且鼓励同学们的创意分类。
理解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
小结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的关系。
合作探究
我来研究: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把结果写在小黑板上。
小组讨论直角、平角、周角的关系,用一个等式进行联系。
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
可以借助黑板,画一画3个角之间的关系。
老师点评,打分。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过关检测
完成过关检测。
校对。
【我的反思】
这样一节课上下来,基本完成教学任务,过关检测留到了课后进行。
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以下两个知识点:认识直角、平角、周角,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会根据图形或度数判断是哪一类角。
周角的认识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这节课,我把“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作为判断平角和周角的依据,是对学生用角的组成来判断角的一个知识提升,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把这节课分为四个环节进行:1、课前准备,学生量角。
2、认识平角、周角,这个环节我又分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质疑——引出平角、周角——学生用活动角摆出平角、周角——探索平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教师小结。
3、分类,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都给予肯定。
4、合作探究,研究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
系。
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们除了设计以上教学步
骤还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
展示动态的角,学生在小黑板上总结研究方法,和活动角操作来帮助学生认识周角。
在认识周角这个环节,我们为了让学生感受随着边的张开角是由小到大变化的,在用动画展示的时候,在180度和360度之间稍作停留,让学生判断这时的图形是不是角,猜想一下它大于180度还是小于180度,通过判断想加强学生对“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这句话的理解,为周角的认识作铺垫,让学生知道周角是360度,而不是0度,也让学生知道180度和360度之间还有别的的角存在。
纵观整节课,教学目标还是很好的完成了,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1、四人小组活动还是流于形势,没有实质性的训练,学生不能很好的分配工作量,基本上都是成绩较好的几个孩子在说在写,其他孩子参与的很少,这一点需要向生本教育的老师多多请教。
2、时间控制不好,练习时间不足。
3、在判断180度和360度之间的图形是不是角时,教师没有指着角的符号来提问学生,指向不明,导致部分学生出错,这里浪费了一点时间。
4、在语言的组织方面还要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