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表

合集下载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一、确定计算配合比1. 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o)f cu,o =f cu,k+1.645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σ可按表6.8.1取值。

表6.8.1 混凝土σ取值混凝土强度<C20 C20~C35 >C35 等级σ(MPa) 4.0 5.0 6.0 2.确定水灰比(W/C)αa、αb----回归系数,可按表6.8.2采用。

表6.8.2 回归系数αa和αb选用表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还不得大于表6.18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如计算所得的水灰比大于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 选定砼单位拌和用水量(m w0)(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根据所用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值,查表6.8.3、6.8.4选取1m3混凝土的用水量。

表6.8.3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表6.8.4 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a.以表6.8.4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

b.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按下式计算:m wa=m w0(1-β)式中m wa——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 ;m w0——未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 m c0)未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上式计算求得的 m c0还应满足表6.6.1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如计算所得的水泥用量小于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时,应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值。

5. 确定砂率(ßs)(1)查表法—根据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水灰比按表6.8.5选用。

表6.8.5 混凝土的砂率(%)水灰比(w/c)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10 20 40 16 20 400.40 26~32 25~31 24~30 30~35 29~34 27~32 0.50 30~35 29~34 28~33 33~38 32~37 30~350.60 33~38 32~37 31~36 36~41 35~40 33~380.70 36~41 35~40 34~39 39~44 38~43 36~41 (2)计算法α:拨开系数。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 cu,o≥ f cu,k+1.645σ式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 = 6.00;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 cu,k = 50.00;经过计算得:f cu,0 = 50.00 + 1.645 × 6.00 = 59.87(N/mm2)。

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W/C=αa×f ce/(f cu,0+αa×αb×f ce)式中:αa,α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αa = 0.46,αb = 0.07;f ce──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取59.33;经过计算得:W/C=0.46 × 59.33/(59.87 + 0.46 × 0.07 × 59.33) = 0.44。

实际取水灰比:W/C=0.44.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表选取:2)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 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m wa= m w0(1-β)式中:m 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 w0──未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10.00%。

干硬性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的研究[建筑工程]

干硬性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的研究[建筑工程]

干硬性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的研究[建筑工程]干硬性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的研究,建筑工程,宋功业杨梅刘瑛黄新刘存约3749字摘要:干硬性混凝土用水量少,可以用少量的水泥作胶结料,可以节约水泥。

但是,干硬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检测方法一直未能很好解决。

本文就目前采用的几种干硬性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思考着新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干硬性混凝土试块留置方法1 干硬性混凝土的性能研究1.1 塑性混凝土的主要性能在混凝土建筑物中,由于各个部位所处的环境不同,工作条件也不相同,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也不一样,故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性能的混凝土,达到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经济效益显著的目的。

混凝土的主要性能包括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和易性和混凝土的其它性能等。

1.1.1 塑性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中是否易于操作,是否具有能使所浇筑的构件质量均匀、成型易于密实的性能[1]。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能,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

1.1.2 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弯和抗剪,其中以抗压强度为最高,所以混凝土主要用来抗压。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一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按照国家规定,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28d,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称为立方抗压强度fcu。

1.1.3 混凝土的其它性能除了强度、和易性外,还有混凝土的变形性质以及混凝土的耐久性等[2],这里不再赘述。

1.2 干硬性混凝土及其稠度1.2.1 干硬性混凝土的稠度所谓干硬性混凝土,就是拌和物的坍落度小于10mm且需用维勃稠度来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混凝土的稠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对于塑性混凝土,一般用坍落度(单位:毫米或厘米)表示。

对于干硬性混凝土一般用维勃稠度表示(单位:s)。

见表1。

干硬性混凝土用水量非常少,几乎没有什么流动性,其工作性能可以通过调整水灰比W/C及加减水济等来实现。

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表

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表
返回
第一 章《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编制说明
二、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表
单位: m3
定额编号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项 目
碎石 (最大粒径lO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粗砂)
C15
C20
C25
C30
C35
P.S32.5
P.S32.5
P.S42.5
P.S42.5
P.052.5
P.S42.5
P.Ⅱ62.5
P.Ⅱ62.5
P.Ⅱ62.5
P.Ⅱ7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P.052.5
t
O.317
-
0.360
0.18
0.18
0.18
O.18
O.18
单位: m3
定额编号
356
357
358
359
360
项 目
碎石 (最大粒径lO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粗砂)
C65
C7O
C75
C80
P.Ⅱ62.5
P.Ⅱ72.5
P.Ⅱ72.5
P.Ⅱ72.5
P.Ⅱ72.5


硅酸盐水泥 P.Ⅱ62.5
t
0.466
-
-
-
-
硅酸盐水泥 P.Ⅱ72.5
m3
17
O.17
O.17
O.17
O.17
0.17
O.17
O.17
0.17
单位: m3
定额编号
392
393
394
395

第1章混凝土的灵魂——配合比

第1章混凝土的灵魂——配合比

第1章混凝土的灵魂——配合比配合比是混凝土的灵魂。

混凝土的性能、质量和耐久性的好坏都与配合比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工程的设计强度明确以后,现场工程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做好配合比。

怎样才能做好配合比?做配合比时我们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对现代混凝土来说,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在理论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规范,都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如何解决?这些是当前困扰混凝土科技界最严重的技术难题。

二十年前,配合比的理论基础就是比表面积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的规范,可以说混凝土科学技术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那时,依据理论和规范做具体的配合比工作,基本上满足工程需要,也基本符合工程实际。

但现在,用二十年前的比表面积理论和规范来指导现代混凝土,特别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工作,已经是错误很大,相差千里了。

比如说,二十年前,以比表面积法为理论基础制定的配合比规范认为,提高砂率,强度就必然会相应降低,可对现代高性能混凝土来说,却不是这样;加大水灰比,强度也必然会相应降低。

对现代低水胶比混凝土来说,这个说法也不一定对。

以上种种原因,使现代混凝土的配合比工作,从理论到规范,都出现了混乱和问题,以致现在工地上的配合比工作,主要靠工程师们的经验进行,靠老一代传帮带。

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建立配合比问题的理论基础,使它能和现代混凝土的技术进步相匹配、相适应,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符合工程实际的规范来。

但现代混凝土的配合比工作,受太多的因素影响。

建立新理论,制定新规范,绝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也绝非个人之力所能为。

本章是本人根据个人经验,来讲解现代混凝土的配合比理论问题和在做配合比时应注意的原则及事项。

以抛砖引玉,向各位专家学者请教。

1.1 过去配合比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从世界上第一次发现天然水泥以后,1824年,英国利兹的一个施工人员约瑟夫·阿斯普丁(Joseph Aspdin)提出“波特兰”水泥的一个专利,大家认为这是混凝土技术的开始。

干硬性混凝土的生产与施工

干硬性混凝土的生产与施工

干硬性混凝土的生产与施工【摘要】干硬性混凝土由于其拌合物本身的性能特点,对施工也有较高的要求。

密实成型后的干硬性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好的抗折,耐冲击、耐磨,抗压等显著力学性能。

本文就干硬性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生产及施工方法做以探讨。

关键词:干硬性混凝土生产施工工艺【abstract 】dry, rigid concrete due to the thing itself as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lso had higher requirements. After forming of dry density rigid concrete structure has the very good bending, impact resistance, resistance to wear, compre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other significant. This paper is dry, rigi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of concret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o explore.Keywords: dry, rigid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duction一,干硬性混凝土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干硬性混凝土是: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小于30MM且须用维勃稠度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1、干硬性砼要求维勃度20S--40S,以抗折强度为设计特征值,保证道面砼设计强度在28天龄期抗折强度达到5.0MPa-5.8 MPa。

其相对应的强度等级为C35-C45。

2 、干硬性混凝土的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能的内在规律与普通砼不尽相同,特别是由于水灰比变化较小,因此,水灰比对干硬性砼抗折强度影响不大。

碾压混凝土施工

碾压混凝土施工

碾压混凝土施工碾压混凝土是一种用土石坝碾压机具进行压实施工的干硬性混凝土,它具有水泥用量少、粉煤灰掺量高、可大仓面连续浇筑上升、上升速度快、施工工序简单、造价低等特点,但其对施工工艺要求较严格。

自从20 世纪70 年代出现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以来,许多国家相继应用这种新技术修筑混凝土坝和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物,取得了丰富经验。

我国于1980 年开始进行这种技术的试验,经历了试验、探索、推广应用和创新等过程,在筑坝实践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一、碾压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一)碾压混凝土原材料1.胶凝材料碾压混凝土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

近年来,低热具有微膨胀性能的硅酸盐水泥及大掺量粉煤灰是碾压混凝土施工的新趋势。

粉煤灰掺用量一般在50%~70%,具体掺用量应按照其质量等级、设计要求等通过试验论证确定。

粉煤灰要求达Ⅰ、Ⅱ级灰的标准。

无粉煤灰资源时,可以采用符合要求的凝灰岩、磷矿渣、高炉矿渣、尾矿渣、石粉等。

2.集料与常态混凝土一样,可采用天然集料或人工集料,碾压混凝土的粗集料最大的粒径为:三级配不大于80 mm;二级配不大于40 mm。

迎水面用碾压混凝土自身作为防渗体时,一般在一定宽度范围内采用二级配碾压混凝土。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一般要求控制在2.2~2.9 (人工砂)或2.0 ~3.0 (天然砂),砂中的石粉(d <0.16mm 的颗粒)含量(占细集料的重量比)以10%~22%为宜,人工砂的含泥量应不大于5%。

骨料应满足SDJ 207—82 《水工混凝土规范》的相关要求。

碾压混凝土对砂子含水率的控制要求比常态混凝土严格,砂子含水量不稳定时,碾压混凝土施工层面易出现局部集中泌水现象。

3.外加剂碾压混凝土的外加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外加剂的性能主要以缓凝作用为主,减水作用为次。

碾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要求大于12h,减水效果一般要求在12%~20%范围内。

碾压混凝土一般应掺用缓凝减水剂,并掺用引气剂,以增强碾压混凝土的抗冻性。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计算一、设计要求及材料情况1、设计要求:C30承台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坍落度120mm~160mm。

2、材料情况:华新P.O42.5水泥,fce=45.0;粗骨料:采用湖北阳新5~25mm及25~31.5mm 的两种碎石进行搭配,组成5~31.5mm的连续级配碎石,按5~25mm: 25~31.5mm=8: 2(重量比)的比例配制;细骨料:浠水巴河Ⅱ区中砂,Mx=2.7;外掺料:武汉青源Ⅱ级粉煤灰;外加剂:山西武鹏WP缓凝高效减水剂。

二、计算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3、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 mW(1-δ)=215×(1-22%)=168kg。

4、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水泥用量:mc0= mc×(1-16.5%)=270 kg。

粉煤灰用量:mf0= mc×16.5%×1.3=69.3kg。

减水剂用量:mFDN0=( mc0+ mf0)×1.7%=5.77 kg。

6、假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则有:mc0+ mf0+ ms0+ mg0+ mW0= mcpmso/(mso+mgo) ×100%=βs得:细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

则混凝土配合比:mc0: ms0: mg0: mf0: mFDN0: mW0=270:757:1136:69.3:5.77:168= 1 : 2.80:4.21:0.26:0.021:0.62三、根据规定,水灰比比基准水灰比减少0.03,则水灰比w/c=0.491、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49=343kg2、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水泥用量:mc1= mc×(1-16.5%)=286 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强度等级 (粗砂)
C65
C70
C75
C80
P.Ⅱ72.5
P.Ⅱ72.5
P.Ⅱ72.5
P.Ⅱ72.5


硅酸盐水泥 P.Ⅱ72.5
t
0.376
O.394
O.414
0.436
碎石 31.5mm
m3
0.95
O.95
O.95
O.95

m3
O.48
O.46
O.45
O.44

m3
O.17
0.17
O.17
0.17
0.18
0.18
0.18
O.18
O.18
单位: m3
定额编号
356
357
358
359
360
项 目
碎石 (最大粒径lO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粗砂)
C65
C7O
C75
C80
P.Ⅱ62.5
P.Ⅱ72.5
P.Ⅱ72.5
P.Ⅱ72.5
P.Ⅱ72.5


硅酸盐水泥 P.Ⅱ62.5
t
0.466
-
-
-
-
硅酸盐水泥 P.Ⅱ7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P.052.5
t
O.336
-
0.382
-
O.409
-
-
-
-
硅酸盐水泥
P.Ⅱ62.5
t
-
0.296
-
0.330
-
0.358
O.392.
O.419
-
硅酸盐水泥
P.Ⅱ72.5
t
-
-
-
-
-
-
-
-
0.366
碎石 20
m3
O.93
O.92
O.94
O.93
O.94
O.94
O.94
O.94
O.94
碎石 (最大粒径2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粗砂)
C15
C20
C25
C30
C35
P.S32.5
P.S32.5
P.S42.5
P.S42.5
P.052.5
P.S42.5
P.052.5
P.052.5
P.052.5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32.5
t
0.260
0.265
--
-
--
-
-
-
-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42.5
52
单位: m3
定额编号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项 目
碎石 (最大粒径4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粗砂)
C15
C20
C25
C30
C35
P.S32.5
P.S32.5
P.S42.5
P.S42.5
P.052.5
P.S42.5
P.052.5
P.052.5
P.052.5


矿渣硅酸盐水泥
定额编号
423
424
425
426
项 目
碎石 (最大粒径4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粗砂)
C65
C70
C75
C80
P.Ⅱ72.5
P.Ⅱ72.5
P.Ⅱ72.5
P.Ⅱ72.5


硅酸盐水泥 P.Ⅱ72.5
t
O.364
O.382
0.401
O.423
碎石 40
m3
O.96
O.96
O.95
0.95 ,

m3
O.47
C55
C60
P.052.5
P.Ⅱ62.5
P.052.5
P.Ⅱ62.5
P.052.5
P.Ⅱ62.5
P.Ⅱ62.5
P.Ⅱ62.5
P.Ⅱ7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P.052.5
t
O.307
-
0.347
-
O.373
-
--
-
-
硅酸盐水泥
P.Ⅱ62.5
t
-
0.270
-
0.301
-
0.3326
0.356
0.382
O.18
O.18
0.18
单位: m3
定额编号
445
446
447
448
项 目
碎石 (最大粒径1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中砂)
C65
C70
C75
C80
P.Ⅱ72.5
P.Ⅱ72.5
P.Ⅱ72.5
P.Ⅱ72.5


硅酸盐水泥 P.Ⅱ72.5
t
0.413
O.433
O.467
0.491
碎石 10
m3
O.94
O.93
-
硅酸盐水泥
P.Ⅱ72.5
t
-
-
-
-
-
-
-
-
O.333
碎石 40
m3
O.95
0.94
O.96
0.95
0.96
O.95
O.96
0.96
O.95

m3
0.51
O.56
0.48
O.52
O.46
0.50
O.47
0.45
O.49

m3
O.16
0.16
O.16
O.16
O.16
O.16
0.16
0.16
O.17
单位: m3
t
-
-
0.260
0.260
-
0.294
-
0.330
-
普通硅酸盐水泥
P.052.5
t
-
-
-
-
0.260
--
0.260
-
0.289
碎石 31.5mm
m3
0.89
0.93
0.89
0.92
0.89
0.94
0.92
0.95
0.94

m3
0.66
0.59
0.67
0.61
0.66
0.55
0.60
0.51
0.56

t
-
0.411
O.431
0.453
0.478
碎石 10
m3
O.92
0.93
0.92
O.92
O.92

m3
O.46
0.49
O.48
O.46
0.45

m3
O.18
O.18
0.18
0.18
O.18
单位: m3
定额编号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项 目
碎石 (最大粒径2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粗砂)
0.94
O.95
0.95
0.95
O.95
O.95
0.95
O.95

m3
0.53
O.57
0.49
O.53
O.47
0.51
O.49
0.46
O.50

m3
O.17
0.17
O.17
O.17
O.17
O.17
0.17
0.17
O.17
单位: m3
定额编号
401
402
403
404
项 目
碎石 (最大粒径3l.5mm)
-
0.340
-
O.369
O.402
O.431
-
硅酸盐水泥
P.Ⅱ72.5
t
-
-
-
-
-
-
-
-
O.376
碎石 10
m3
O.93
O.92
0.93
O.93
0.93
0.93
O.93
O.93
0.93

m3
O.54
O.59
O.50
O.55
O.48
0.52
O.50
O.48
O.52

m3
O.18
O.18
0.18
O.18
P.052.5
P.S42.5
P.052.5
P.S42.5
P.052.5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32.5
t
O.260
O.285
-
-
-
-
-
-
-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42.5
t
-
-
0.260
0.268
-
0.315
-
O.354
-
普通硅酸盐水泥
P.Ⅱ72.5
P.Ⅱ72.5


硅酸盐水泥 P.Ⅱ72.5
t
0.399
0.419
0.440
0.464
碎石 10
m3
0.94
0.94
O.93
O.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